⑴ 前輩您好,投資者關系專員一般需要什麼樣的知識背景啊
最起碼,英文好,其次一點點財務知識,如果懂點法律 最好了。
素質方面是良好的協調溝通能以及應變能力
⑵ 怎樣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
投資者關系管理(IRM),有時也簡稱為投資者關系誕生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後期,它既包括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與股東,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管理,也包括在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管理. 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
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應該堅持三項基本原則:事實第一原則,及時披露的原則,公平對待的原則,這三項原則是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指南和行動准繩。
IRM的工作職責可以總結為:
第一,整合公司內部信息流程,通過建立適當的制度規范,跟蹤研究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狀況、行業動態以及監管部門的法規,及時、准確、完整、合規地披露與投資者投資決策相關的信息。
第二,定期或針對重大事件組織分析師會、網路會議、路演等活動,與投資者進行溝通。
第三,在公司網站中設立IRM專欄,在網上披露公司信息,方便投資者查尋和咨詢。
第四,與機構投資者、證券分析師及中小投資者保持經常聯系,提高市場對公司的關注度。
第五,加強與財經媒體的合作關系,引導媒體的報道,安排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重要人員的采訪、報道。
第六,與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交易所等保持接觸,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
第七,與其他上市公司的IRM部門、專業的IRM咨詢公司、財經公關公司等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
⑶ 財經公關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由紐約州司法部長艾略特·斯皮策推動的所謂「全球解決」方案也使投資者關系向買方傾斜。「在這一解決方案的框架下,華爾街金融公司因為他們的分析師誇大了那些和他們有投資銀行業務往來的公司的業績,而支付了14億美元的罰款。他們也已經把研究部門和投資銀行部門分離,避免今後再受到關於利益沖突的指控。」
這也意味著規模較小,本來就不太受注意的公司一下子就失去了分析師的關注。以前公司如果要想得到一點股票市場的注意,只要和一小部分分析師交流就可以了;但是他們現在必須和潛在的投資者直接溝通。這項任務更耗時,也更耗費財力——如果要聘請好的財經公關公司,小公司一般每年要支付6萬到12萬美金。
湯普森警告說:「雖然大多數CEO會看著他們的財經公關說,『我要你們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但是,財經公關的任務不僅僅是抬高股票價格。你絕不能上這個鉤。你的工作是把公司的信息公平公正地散播出去,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然後由市場來決定公司在股市上到底值多少錢。」
布希警告說,財經公關不是簡單地做廣告。聘請一個財經公關公司時,公司的管理層其實是在向投資者做出一項長期艱巨的承諾,其中包括讓投資者能夠更多地了解公司管理和信息披露。「這可不是你僱用什麼人來抬高股價,然後就會有人來買。」
⑷ 「投資者關系」具體指什麼
投資者關系(Investor Relations,英文縮寫為IR) 誕生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後期,這一名稱包含相當廣泛的意義,它既包回括上市公司(包括擬上答市公司)與股東,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管理,也包括在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管理。 具體而言,投資者關系管理(IRM:Invest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運用財經傳播和營銷的原理,通過管理公司同財經界和其他各界進行信息溝通的內容和渠道,以實現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並如期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同,規范資本市場運作、實現外部對公司經營約束的激勵機制、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緩解監管機構壓力等。IRM還經常被通俗理解為公共關系管理(PRM:Public Relation Management)。在中國,IRM也經常被人稱為財經公關。
⑸ 我女朋友被分配到投資者關系崗,請問這個崗位都做什麼內容,前景,能詳細點嗎本來她是想做財務方面的。
就是維護投資人員的關系,拉攏投資。
吃吃喝喝,玩玩跳跳,關系好了投資自然沒問題!
⑹ 財經公關運作模式的特點及效應 外加幾點建議
所謂財經公關,是指企業(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尋求和維護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和那些對投資者有重要影響的人士心目中的特定形象和價值定位,而展開的一系列設計、展示、推介、解釋和溝通等公關推廣活動,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其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相匹配。
「財經公關」這一概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尤其是創業板上市企業所接受。在注意力和資本高度競爭和換手的時代,他們比以往任何上市板塊都需要加大財經公關的力度——高新科技企業的科技含量,很不容易被市場廣泛理解,需要加強其行業背景、科技知識、市場應用價值等方面的傳播;創業板上市企業的知名度普遍較低,需要在市場上加強對它們品牌的認知與美譽度的認知。
在當今歐美等發達資本市場中,「財經公關」早已深入人心,在美國被稱為投資者關系顧問(Investor Relations Consultant)。所謂財經公關,是指企業(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尋求和維護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和那些對投資者有重要影響的人士心目中的特定形象和價值定位,而展開的一系列設計、展示、推介、解釋和溝通等公關推廣活動,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其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相匹配。
投資者關系對公司的影響
總部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宇航公司,專門為民用和軍用飛機提供專業照明產品。2003年初,當公司高層正准備把其從事印刷和包裝的部門分拆出去,成立MOD-PAC公司的時候,他們幾乎忽視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公司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基金巨頭富達投資公司。如果富達不看好這次分拆,把股票大量拋出,那麼這家小公司(市值:5500萬美元)及其分拆出來的公司股價將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黛博拉·K·帕洛斯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財經公關顧問。她臨危受命,擔任此次分拆的財經公關。她很快就安排了公司高層和富達的投資組合經理會面。這是公司高層第1次會見基金公司的管理層。她還做了其他不少工作,包括確保分拆下來的MOD-PAC公司股票會有市場前景。
最後,富達投資並沒有撤走資金,MOD-PAC公司的股價則以高於5美元的價格上市,這就保證了它能夠在范圍更大的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上進行交易,而不是納斯達克的小型資本市場。當富達拋出MOD-PAC公司股票後,公司的股價升至15美元,而宇航公司的股價則超過7美元,達到了52周以來的最高點。這也滿足了各方人士對分拆的預期,收到了效果。
沃頓商學院會計學教授布萊恩·J·布希和哈佛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格里高利·S·米勒認為,此案例很典型,特別對那些在納斯達克或櫃台交易市場上市的中小型公司尤為如此。這兩位專家最近合著了一篇論文,題為《投資者關系:公司的曝光度與投資者的追隨度》。論文研究了投資者關系對小公司市場表現的影響。
「我們發現這些公司在聘請財經公關公司後,它們在信息披露方面(財務信息和其他公司行為)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媒體報道、交易活動、機構投資者持有量、分析師跟蹤研究以及市值上也有非常大的進步。這種進步不僅體現在絕對數值上,也是和交易所行情、行業、上市時間以及老股東追隨度等方面橫向比較後得出的結論。」作者寫道。
吸引分析師的注意
大多數小公司即使在市場最好的時候仍要付出相當努力才能進入潛在投資者的視線。布希和米勒認為,對這些小公司來說,一系列公司丑聞曝光後引發的更加嚴格的監管,使得財經公關比以前更加重要。這些公司——其中大部分不能負擔在內部聘請專人負責投資者關系——因此就要向專業的財經公關顧問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針對諸如《公平信息披露規則》等新規定,幫助公司「制定更為復雜的信息發布流程」。
上市公司也要比以前有更高的警惕性,他們不僅要留意自己告訴投資者的內容,還要小心披露信息的方式,稍有疏忽就會違反某些條款。調查報告指出:「人們普遍認為,這2部法案都削弱了分析師對中小型企業的興趣,這就更需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途徑來吸引注意力。」
出於利益沖突的矛盾,那些一度追蹤研究小公司、希望能夠拿到一些投資銀行業務的華爾街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們再也不能這樣做了。公司於是也不能在公布公司信息時特別關照某些分析師。最後的結果就是小公司很難贏得分析師的關注。
不少小公司希望在許多同類公司的喧嘩聲中脫穎而出,讓投資者聽到他們的聲音。對於他們來說,從事財經公關工作的專業人士的重要性倍增。
一個好的財經公關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呢?「第一,它和客戶公司密切合作,幫助客戶精製他們想要告訴分析師和投資者的故事。」布希說。這也包括說服公司的管理層提供額外的,更為完整的,超過美國證交會規定的信息披露,無論是財務信息還是非財務信息。比如說,它可以提供與一個客戶長期協議的具體細節,或者是葯物試驗進入了新階段的詳細內容。
財經公關公司也安排客戶公司的管理層與大型機構投資者,或者說「買方」,以及分析師和證券公司,也就是「賣方」的會面。會面的目的是使股票的買家和賣家都能熟悉和喜歡公司的管理團隊。布希補充道,「你不能用市盈率模式來衡量他們的價值,而是要看管理層是否有好的理念,有沒有出色的商業計劃,以及公司是否在採取正確的措施來使其盈利。投資者很大程度上是把寶押在管理層上,而不是財務數據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信譽的財經公關專業人士一般不會接受那些只追求短期股價上升的公司作為客戶。「幾乎所有的財經公關專業人士都表示,他們非常擔心這種情況最後會導致自己無意間被捲入一個『炒高再拋售』的陰謀中去,」布希強調。在「炒高再拋售」的計謀中,喪失道德准則的公司會蓄意在短期內炒高公司的股價,這樣知情人就能從中牟利。
「你的確會有一次機會使用這個方法,」布希說,「你聘請一家財經公關公司,保證會回答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所有問題。如果一旦出現問題,你就一走了之,你就會失去這些投資者,並且再也沒有機會重來一遍。」
財經公關不是簡單做廣告
幫助宇航公司順利渡過分拆危機的財經公關顧問帕洛斯基說,在她任職的凱氏咨詢公司,客戶可以得到1套管理投資者關系的策略,而不僅是技巧。「很多公司覺得投資者都是一樣的。我對他們說,其實有很多單獨的投資者,你們的任務就是發現每個投資者想要聽什麼。」
在帕洛斯基看來,投資者關系包括溝通、市場、財經和法律,各個部分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公司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會成長、進化,有生命周期,所以它的投資者構成也在變化。管理層必須幫助投資者理解公司前進的方向,讓他們知道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會出現什麼變化。」
她補充道,這一行業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了許多變化。財經公關一直在發展進步,以適應不斷加大的機構投資者和基金持股的比重,以及最近監管變革對公司提出的要求。大型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對公司數據和分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導致了選擇性披露行為,並且引發了美國證交會制定新的法規,比如《公平信息披露規則》,來規范投資游戲規則。
與此同時,由紐約州司法部長艾略特·斯皮策推動的所謂「全球解決」方案也使投資者關系向買方傾斜。「在這一解決方案的框架下,華爾街金融公司因為他們的分析師誇大了那些和他們有投資銀行業務往來的公司的業績,而支付了14億美元的罰款。他們也已經把研究部門和投資銀行部門分離,避免今後再受到關於利益沖突的指控。」
這也意味著規模較小,本來就不太受注意的公司一下子就失去了分析師的關注。以前公司如果要想得到一點股票市場的注意,只要和一小部分分析師交流就可以了;但是他們現在必須和潛在的投資者直接溝通。這項任務更耗時,也更耗費財力——如果要聘請好的財經公關公司,小公司一般每年要支付6萬到12萬美金。
湯普森警告說:「雖然大多數CEO會看著他們的財經公關說,『我要你們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但是,財經公關的任務不僅僅是抬高股票價格。你絕不能上這個鉤。你的工作是把公司的信息公平公正地散播出去,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然後由市場來決定公司在股市上到底值多少錢。」
布希警告說,財經公關不是簡單地做廣告。聘請一個財經公關公司時,公司的管理層其實是在向投資者做出一項長期艱巨的承諾,其中包括讓投資者能夠更多地了解公司管理和信息披露。「這可不是你僱用什麼人來抬高股價,然後就會有人來買。」
建議
簡而言之財經公關對上市公司的作用比較大,就是維護聲譽.主要是幫助客戶改善投資者預期,提高評價以及吸引資本促進增長。
財 經 傳 播 之 服 務 范 圍 包 括 :
1)企 業 首 次 上 市 活 動 (IPO)及 市 場 再 融 資 擴 股 計 劃
2)固 定 財 經 公 關 計 劃
3)與 政 府 相 應 管 理 部 門 的 溝 通 策 略
傳 媒 關 系:
1)傳 媒 監 察
2)傳 媒 策 劃 及 專 訪
3)演 講 訓 練
4)新 聞 發 布 會
5)新 聞 稿
6)傳 媒 參 觀
投 資 者 關 系 :
1)直 接 郵 遞 計 劃
2)廠 房 參 觀
3)機 構 投 資 者 溝 通
4)定 向 項 目 投 資 對 象 的 溝 通 策 略
5)對 投 資 銀 行 及 商 業 銀 行 的 溝 通 策 略
制 作:
1)通 告
2)全 年 / 中 期 / 季 度 業 績 公 布
3)背 景 資 料
4)公 關 策 劃 制 作 統 籌
⑺ 未來想做IR投資者關系,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學習哪些專業知識,需要什麼樣的工作履歷
ir在職。乙方ir公司很容易進 做個幾年跳甲方就好。應屆生真的不適合做公關或者咨詢,如果本科或碩士背景夠好,最好從門檻高的職業開始進。
⑻ 財經公關公司的主營業務財經公關的項目經理主要是做什麼的啊待遇、職業發展怎麼樣
財經公關是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橋梁。在中國資本市場向國際化、市場化邁進的過程中,企業新股發行和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以及上市公司之間對市場資金的激烈競爭,都促使上市公司需要在專業財經公關顧問的協助下,樹立良好的資本市場形象和聲譽,建立良好的投資者關系。中國本土較為活躍的財經公關公司有:頤合財經、鹿苑天聞、九富投資等。
所謂財經公關,是指企業(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尋求和維護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和那些對投資者有重要影響的人士心目中的特定形象和價值定位,而展開的一系列設計、展示、推介、解釋和溝通等公關推廣活動,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其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相匹配。
「財經公關」這一概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尤其是創業板上市企業所接受。在注意力和資本高度競爭和換手的時代,他們比以往任何上市板塊都需要加大財經公關的力度——高新科技企業的科技含量,很不容易被市場廣泛理解,需要加強其行業背景、科技知識、市場應用價值等方面的傳播;創業板上市企業的知名度普遍較低,需要在市場上加強對它們品牌的認知與美譽度的認知。
在當今歐美等發達資本市場中,「財經公關」早已深入人心,在美國被稱為投資者關系顧問(Investor Relations Consultant)。所謂財經公關,是指企業(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尋求和維護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和那些對投資者有重要影響的人士心目中的特定形象和價值定位,而展開的一系列設計、展示、推介、解釋和溝通等公關推廣活動,從而增強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使其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相匹配。
隨著資本市場機制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企業融資、收購兼並以及市值管理等需求,必將涌現出巨大的投資者關系和金融公關需求,迎來這個行業的大發展。[1]
投資者關系對公司的影響
總部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宇航公司,專門為民用和軍用飛機提供專業照明產品。2003年初,當公司高層正准備把其從事印刷和包裝的部門分拆出去,成立MOD-PAC公司的時候,他們幾乎忽視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公司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基金巨頭富達投資公司。如果富達不看好這次分拆,把股票大量拋出,那麼這家小公司(市值:5500萬美元)及其分拆出來的公司股價將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黛博拉·K·帕洛斯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財經公關顧問。她臨危受命,擔任此次分拆的財經公關。她很快就安排了公司高層和富達的投資組合經理會面。這是公司高層第1次會見基金公司的管理層。她還做了其他不少工作,包括確保分拆下來的MOD-PAC公司股票會有市場前景。
最後,富達投資並沒有撤走資金,MOD-PAC公司的股價則以高於5美元的價格上市,這就保證了它能夠在范圍更大的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上進行交易,而不是納斯達克的小型資本市場。當富達拋出MOD-PAC公司股票後,公司的股價升至15美元,而宇航公司的股價則超過7美元,達到了52周以來的最高點。這也滿足了各方人士對分拆的預期,收到了效果。
沃頓商學院會計學教授布萊恩·J·布希和哈佛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格里高利·S·米勒認為,此案例很典型,特別對那些在納斯達克或櫃台交易市場上市的中小型公司尤為如此。這兩位專家最近合著了一篇論文,題為《投資者關系:公司的曝光度與投資者的追隨度》。論文研究了投資者關系對小公司市場表現的影響。
「我們發現這些公司在聘請財經公關公司後,它們在信息披露方面(財務信息和其他公司行為)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媒體報道、交易活動、機構投資者持有量、分析師跟蹤研究以及市值上也有非常大的進步。這種進步不僅體現在絕對數值上,也是和交易所行情、行業、上市時間以及老股東追隨度等方面橫向比較後得出的結論。」作者寫道。
吸引分析師的注意
大多數小公司即使在市場最好的時候仍要付出相當努力才能進入潛在投資者的視線。布希和米勒認為,對這些小公司來說,一系列公司丑聞曝光後引發的更加嚴格的監管,使得財經公關比以前更加重要。這些公司——其中大部分不能負擔在內部聘請專人負責投資者關系——因此就要向專業的財經公關顧問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針對諸如《公平信息披露規則》等新規定,幫助公司「制定更為復雜的信息發布流程」。
上市公司也要比以前有更高的警惕性,他們不僅要留意自己告訴投資者的內容,還要小心披露信息的方式,稍有疏忽就會違反某些條款。調查報告指出:「人們普遍認為,這2部法案都削弱了分析師對中小型企業的興趣,這就更需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途徑來吸引注意力。」
出於利益沖突的矛盾,那些一度追蹤研究小公司、希望能夠拿到一些投資銀行業務的華爾街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們再也不能這樣做了。公司於是也不能在公布公司信息時特別關照某些分析師。最後的結果就是小公司很難贏得分析師的關注。
不少小公司希望在許多同類公司的喧嘩聲中脫穎而出,讓投資者聽到他們的聲音。對於他們來說,從事財經公關工作的專業人士的重要性倍增。
一個好的財經公關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呢?「第一,它和客戶公司密切合作,幫助客戶精製他們想要告訴分析師和投資者的故事。」布希說。這也包括說服公司的管理層提供額外的,更為完整的,超過美國證交會規定的信息披露,無論是財務信息還是非財務信息。比如說,它可以提供與一個客戶長期協議的具體細節,或者是葯物試驗進入了新階段的詳細內容。
財經公關公司也安排客戶公司的管理層與大型機構投資者,或者說「買方」,以及分析師和證券公司,也就是「賣方」的會面。會面的目的是使股票的買家和賣家都能熟悉和喜歡公司的管理團隊。布希補充道,「你不能用市盈率模式來衡量他們的價值,而是要看管理層是否有好的理念,有沒有出色的商業計劃,以及公司是否在採取正確的措施來使其盈利。投資者很大程度上是把寶押在管理層上,而不是財務數據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信譽的財經公關專業人士一般不會接受那些只追求短期股價上升的公司作為客戶。「幾乎所有的財經公關專業人士都表示,他們非常擔心這種情況最後會導致自己無意間被捲入一個『炒高再拋售』的陰謀中去,」布希強調。在「炒高再拋售」的計謀中,喪失道德准則的公司會蓄意在短期內炒高公司的股價,這樣知情人就能從中牟利。
「你的確會有一次機會使用這個方法,」布希說,「你聘請一家財經公關公司,保證會回答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所有問題。如果一旦出現問題,你就一走了之,你就會失去這些投資者,並且再也沒有機會重來一遍。」
財經公關不是簡單做廣告
幫助宇航公司順利渡過分拆危機的財經公關顧問帕洛斯基說,在她任職的凱氏咨詢公司,客戶可以得到1套管理投資者關系的策略,而不僅是技巧。「很多公司覺得投資者都是一樣的。我對他們說,其實有很多單獨的投資者,你們的任務就是發現每個投資者想要聽什麼。」
在帕洛斯基看來,投資者關系包括溝通、市場、財經和法律,各個部分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公司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它會成長、進化,有生命周期,所以它的投資者構成也在變化。管理層必須幫助投資者理解公司前進的方向,讓他們知道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會出現什麼變化。」
她補充道,這一行業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經歷了許多變化。財經公關一直在發展進步,以適應不斷加大的機構投資者和基金持股的比重,以及最近監管變革對公司提出的要求。大型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對公司數據和分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導致了選擇性披露行為,並且引發了美國證交會制定新的法規,比如《公平信息披露規則》,來規范投資游戲規則。
與此同時,由紐約州司法部長艾略特·斯皮策推動的所謂「全球解決」方案也使投資者關系向買方傾斜。「在這一解決方案的框架下,華爾街金融公司因為他們的分析師誇大了那些和他們有投資銀行業務往來的公司的業績,而支付了14億美元的罰款。他們也已經把研究部門和投資銀行部門分離,避免今後再受到關於利益沖突的指控。」
這也意味著規模較小,本來就不太受注意的公司一下子就失去了分析師的關注。以前公司如果要想得到一點股票市場的注意,只要和一小部分分析師交流就可以了;但是他們現在必須和潛在的投資者直接溝通。這項任務更耗時,也更耗費財力——如果要聘請好的財經公關公司,小公司一般每年要支付6萬到12萬美金。
湯普森警告說:「雖然大多數CEO會看著他們的財經公關說,『我要你們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但是,財經公關的任務不僅僅是抬高股票價格。你絕不能上這個鉤。你的工作是把公司的信息公平公正地散播出去,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然後由市場來決定公司在股市上到底值多少錢。」
布希警告說,財經公關不是簡單地做廣告。聘請一個財經公關公司時,公司的管理層其實是在向投資者做出一項長期艱巨的承諾,其中包括讓投資者能夠更多地了解公司管理和信息披露。「這可不是你僱用什麼人來抬高股價,然後就會有人來買。」
http://www.everbloom.com.cn/about/index.asp?ListId=2202
⑼ IR的中文具體是什麼投資者關系嗎有沒有更專業的名詞
投資者關系管理誕生的背景
投資者關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英文縮寫為IRM),有時也簡稱為投資者關系(Investor Relations,英文縮寫為IR),誕生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後期,這一名稱包含相當廣泛的意義,它既包括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與股東,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管理,也包括在與投資者溝通過程中,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各類中介機構之間的關系管理。
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含義
具體而言,投資者關系管理(IRM:Investo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運用財經傳播和營銷的原理,通過管理公司同財經界和其他各界進行信息溝通的內容和渠道,以實現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並如期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同,規范資本市場運作、實現外部對公司經營約束的激勵機制、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緩解監管機構壓力等。IRM還經常被通俗理解為公共關系管理(PRM:Public Relation Management)。在中國,IRM也經常被人稱為財經公關。
IRM投資者關系管理涉及的相關對象
據《主板規范運作指引》《中小板規范運作指引》第 5.1.4 條規定,特定對象是指比一般中小投資者更容易接觸到信息披露主體,更具信息優勢且有可能利用有關信息進行證券交易或傳播有關信息的機構和個人,包括:(1)從事證券分析、咨詢及其他證券服務業的機構、個人及其關聯人;(2)從事證券投資的機構、個人及其關聯人;(3)持有、控制上市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關聯人;(4)新聞媒體和新聞從業人員及其關聯人;(5)深圳證券交易所認定的其他單位或個人。(回答內容選自 財看見-《投資者關系管理白皮書》 ,閱讀完整PDF數據,請私信聯系)
IRM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內容
分析研究。它要求對公司的現有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數目、資金量、投資偏好等進行分析和預測,研究證券公司、機構投資者、分析員的需求及其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信息傳播。確定傳播信息的最佳渠道,如投資者路演、行業分析員會議、新聞、報紙、互聯網等。將影響股票價格的信息傳遞給投資者,向他們說明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及競爭優勢,其他公司進入該行業的壁壘,公司近期的業績,行業和經濟環境對公司業務增長的影響,公司如何實現業務增長和建立股東價值等。
溝通和接受反饋。要隨時與投資者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及時解答投資者提出的疑問;同時,接受投資者的信息反饋,包括質量信息反饋(對公司的評論)和數量信息反饋(對公司的相對價值分析)。
信心管理和危機處理。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不能只是單純基於對公司財務表現、產品、服務的評判,他們也關心公司治理、公司的社會角色等多元因素。因此保護和提高公司的聲譽,進行信心管理在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同時,當危機發生或預計危機將出現時,必須有迅速、有效的危機處理方案。
根據投資者反饋的信息以及他們對公司經營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參與公司發展戰略和策略的制定。
對投資者關系管理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投資者關系管理隊伍,提高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