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買的基金都跌了,怎麼辦會跌沒嗎
有沒有漲上來的可能呀?-----絕對有,5年熊市不是也翻身了么。
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了,我不敢勸你贖回,因為每個人的投資風格不同。如果是我,會趁反彈全部收回保住利潤保住本金是第一位的。
② 今天上午買的基金,下午跌了,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今天對於你來說,肯定是壞事,因為基金下午跌了。但明天對於你來說,是好事。世間一切事物發展都是平衡的,基金今天跌了,明天肯定會漲上去。
③ 我買的基金一直往下跌 我該怎麼辦啊
1.如果你不急著用錢的話,就不要贖回.
基金是看長期收益的.現在跌,是因為大市不好,總要版有個反應緩沖期權的.
2.你買的一定是股票型的基金,所以股市的波動對它的影響就特別大,如果你如此不能承受風險的話(風險承受指實際承受能力與心理承受能力),那麼建議你,以後不要買股票型,改買債券型或貨幣型----收益小點,但波動不會很大.
3.當然,還要提醒你一點.你現在先靜下心來分析一下你這支基金跌的原因,和別的同類基金比一比,如果是因為基金經理操作不好的話,那麼可以不要這支基金,但也不用急著現在賣,可以等大市好一點的時候再換一支.
你明白了嗎?就是現在不要急.把這段時間當做一個學習的好時機,靜下心來,多了解一點相關知識,就不會這么慌了.
④ 買了基金跌了怎麼辦
割肉離場
適時離場也是投資的一種策略,不過,在考慮贖回前先研究下這只基金的「歷史」,確定是否真的適合贖回,即將自己買入的基金,與同類型基金、業績參考基準比較,考察一下該只基金的業績和基金經理。如果業績表現比較差,基金經理投資不靠譜的話,便可以確定它不屬於優質基金,應該及早贖回、及時止損。
適時補倉
在基金投資中,要學會審時度勢,不管是一次性投入還是定投,只要選擇的基金是優質的,都可以通過補倉,攤平投資成本。但什麼時候補倉呢?
當基金定投虧損的時候,如果基金還是較為優秀的基金,就要堅持定投,等待微笑曲線的到來。但是對於更換基金經理或者業績持續下滑的基金,可以繼續定投,等待股市有一波較好的反彈、能夠解套或者虧損金額較少時,再贖回。
但如果賬戶虧損超過30%,就要考慮加倉了,可以採取台灣基金教母蕭碧燕所說的解套方法,定率加碼法。即當你的單筆虧損達到30%以上的時候,加倉本金的12.5%;第一次加碼後虧損5%,第二次加倉資金為第一次的2倍,也就是25%,以此類推...比如本金10000元,第一次加碼1250元。第一次加碼後虧5%,進行第二次加碼,加碼比列為第一次加碼的2倍,即為2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定率加碼法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資金和強大的心理支撐。如果定率加碼法加倉難度較大,也可以採取其他加倉方法,如通過設定下跌幅度、按照原始資金的1/3或者1/4進行加倉。
基金轉換
如果你覺得自己持有的基金漲的少,而別的基金強勢並且漲的多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轉換基金。所謂的換基金就是同一家基金公司內部進行轉換,比如說你先前重倉的是創業板,但這段時間中證500向好,這時候就可以看看自己投資的基金公司是否跟蹤中證500的基金。
基金轉換比直接贖回被套的基金,再買新基金節省時間,同時還能省去一部分費用,而且強勢基金的盈利部分也可以抵消被套基金的損失。
⑤ 基金買入後連續下跌,是否可以繼續持有
看這個基金以前的長勢如何,如果一直不好,那就趕快賣了止損,如果以前一直很好,就你買那會不好,那就可以等等,甚至可以在他低點的時候在買一些。
⑥ 買了兩支基金,買的時候在漲,一買了就一直跌,為什麼
1、凡事投資都是伴隨這風險,所以既有即會有虧損也會有收益的,主要是看股市的行情和基金投資方向的盈利與否。
2、基金風險介紹:
投資對沖基金可以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性,投資者可以以此降低投資組合的總體風險敞口。對沖基金經理使用特定的交易策略和工具,為的就是降低市場風險,獲取風險調整收益,這與投資者期望的風險水平是一致的。理想的對沖基金獲得的收益與市場指數相對無關。雖然「對沖」是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手段,但是,和所有其他的投資一樣,對沖基金無法完全避免風險。根據Hennessee Group發布的報告,在1993年至2000年之間,對沖基金的波動程度只有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的2/3左右。
透明度及監管事項
由於對沖基金是私募基金,幾乎沒有公開披露的要求,有人認為其不夠透明。還有很多人認為,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投資管理公司相比,受到的監管少,注冊要求也低,而且對沖基金更容易受到由經理人導致的特殊風險,比如偏離投資目標、操作失誤和欺詐。2010年,美國和歐盟新提出的監管規定要求對沖基金管理公司披露更多信息,提高透明度。另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也通過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促使對沖基金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對沖基金也日益透明,公布的信息越來越多,包括估值方法、頭寸和杠桿等。
和其他投資相同的風險
對沖基金的風險和其他的投資有很多相同之處,包括流動性風險和管理風險。流動性指的是一種資產買賣或變現的容易程度;與私募股權基金相似,對沖基金也有封閉期,在此期間投資者不可贖回。管理風險指的是基金管理引起的風險。管理風險包括:偏離投資目標這樣的對沖基金特有風險、估值風險、容量風險、集中風險和杠桿風險。估值風險指投資的資產凈值可能計算錯誤。在某一策略中投入過多,這就會產生容量風險。如果基金對某一投資產品、板塊、策略或者其他相關基金敞口過多,就會引起集中風險。這些風險可以通過對控制利益沖突、限制資金分配和設定策略敞口范圍來管理。
有人認為,某些基金,比如對沖基金,為了在投資者和經理能夠容忍的風險范圍內最大化回報,會更偏好風險。如果經理自己也投資基金,就更有激勵提高風險監管程度。
風險管理
大多數國家規定,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必須是老練的合格投資者,應當對投資的風險有所了解,並願意承擔這些風險,因為可能的回報與風險相關。為了保護資金和投資者,基金經理可採取各種風險管理策略。《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稱,「大型對沖基金擁有資產管理行業最成熟、最精確的風險管理措施。」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持有大量短期頭寸,也可能擁有一套特別全面的風險管理系統。基金可能會設置「風險官」來負責風險評估和管理,但不插手交易,也可能採取諸如正式投資組合風險模型之類的策略。可以採用各種度量技巧和模型來計算對沖基金活動的風險;根據基金規模和投資策略的不同,基金經理會使用不同的模型。傳統的風險度量方法不一定考慮回報的常態性等因素。為了全面考慮各種風險,通過加入減值和「虧損時間」等模型,可以彌補採用風險價值(VaR)來衡量風險的缺陷。
除了評估投資的市場相關風險,投資者還可根據審慎經營原則來評估對沖基金的失誤或欺詐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應當考慮的事項包括,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對業務的組織和管理,投資策略的可持續性和基金發展成公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