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陳發樹投資了哪些上市公司

陳發樹投資了哪些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16 21:04:13

㈠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的事故調查

當紫金礦業的重污染讓汀江流域百姓痛不欲生之時,有人卻因紫金礦業活得極為滋潤。10年前,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一起玩轉紫金礦業;10年間,他們從中瘋狂吸金65億元,搖身一變成富豪:陳景河已是中國第一金礦的董事長、柯希平成了廈門首富、陳發樹則登上了「福建首富」的寶座。紫金礦業直接催生了閩商系的三條巨鱷。
因紫金礦業結緣
「他們三人很像,又非常不像。」紫金礦業廈門總部的一位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是多年的黃金拍檔,「他們因紫金礦業結識,雖各具特色,但做事都很果敢。」
現年50歲的陳發樹靠新華都(18.50,0.00,0.00%)百貨起家,是福建省零售業的大佬;柯希平則是廈門恆興實業的董事長,主要從事建材生意。
1997年,陳發樹和柯希平共同出資成立了新華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華都工程」),其中陳發樹占股51%,柯希平占股49%。
那年,陳發樹花6000多萬元購買了一批水電站設備。「對於當時資金並不雄厚的陳發樹而言,這批6000多萬元的設備更像是一種賭博。」陳發樹的一位朋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做好了收益會很高,做不好陳發樹就可能即刻面臨破產。」陳發樹的豪賭氣質可見一斑。
然而,正是這批設備,讓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
設備到位後,陳發樹和柯希平的新華都工程公司先後承接了浙江和江西開采土石方的工程。當陳發樹得知紫金礦業也有土方工程的需求時,便主動與對方接觸,隨後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並開始承接紫金礦業的業務。
1992年,科班出身的陳景河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上杭縣開發紫金礦山,委以上杭縣礦產公司經理的重任。「陳景河是一個工作狂,」上述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經常加班,十分敬業。」
「1992年,紫金礦業的利潤只有5萬元,但1993年實現了55.4萬元的利潤之後,就開始逐年迅速增長,1996年達到了1000萬元。」在陳景河看來,紫金礦業的壯大與發展在情理之中,「人們把技術神秘化了。其實,有些看似很復雜的東西,把它弄明白了,與生產一結合,就顯得很簡單。」
隨著紫金礦業資產規模不斷膨脹,2000年,紫金礦業開始實行股份制改革,陳景河任董事長。而正是在這個千禧年,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第一次真正匯聚於紫金礦業。
「當時的紫金山礦是貧礦且開采難度大,也因陳景河的技術攻關需要不斷試錯,所以欠下陳發樹很多工程款。改制時,紫金礦業就將欠下陳發樹的工程款摺合為股份入股。」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陳發樹入股紫金礦業的原因。
隨後,在陳景河和陳發樹的牽線搭橋下,柯希平也成功入股紫金礦業,與陳發樹一起成為紫金礦業第一、第二大自然人。
超低價入股
這10年間,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持股紫金礦業共計7.1億多股,如按當時9.15元的股價計算,這些股票已讓這三大閩商的身家暴漲至65億元。然而,令人咋舌的是,當時他們都是以0.1元的超低價入手,總投入不足7000萬元。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陳發樹和柯希平個人擁有的6.1億股紫金礦業都來自於新華都工程公司。當時,新華都工程以0.1元的面值無償轉讓給陳發樹3.5億股紫金礦業,同樣以0.1元的面值轉讓給柯希平2.6億股。這就意味著,陳發樹和柯希平的投入成本只有6100萬元。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成功登陸港交所,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紫金礦業已發行股份的13.16%,陳個人直接控制紫金礦業已發行股份的3.41%。 據此陳發樹直接和間接持有紫金礦業的股份近18.5億股,佔比14.05%。
作為引領陳發樹和柯希平進入紫金礦業的帶路者,陳景河也同樣以低價收購入主紫金礦業。
2004年,陳景河以0.1元/股低價收購了金山貿易持有的紫金礦業600萬股,又以0.65元/股的價格從新華都百貨處收購了400萬股。2006年,類似的轉讓兩次出現,陳景河以同樣的低價再次拿下4167.52萬股。陳景河僅僅花了735.28萬元就成功獲得了紫金礦業總計1.14594億股。
至此,三大閩商花了不足7000萬元就躋身紫金礦業十大股東,成為三大自然人,坐擁65億資產,已然成為福建三大巨鱷。而紫金礦業和陳景河顯然是陳發樹和柯希平的貴人,雖然陳和柯在入股紫金礦業前已有自己的企業,但紫金礦業的暴漲才使得他們的企業從池塘進入海洋,開始真正的「飛躍」,兩人從紫金礦業所獲的利潤比他們此前20年的收入都要多。
「與陳景河不同,陳發樹和柯希平入股紫金礦業有很明顯的投資痕跡。」廈門一位從事零售業的閩商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這位閩商所指的投資痕跡,其實就是陳發樹和柯希平通過「新華都工程」來避稅。陳發樹和柯希平的6.1億股通過新華都工程劃撥到自己名下,由企業股轉為個人股,按當時股價來計算,這些股票的價值達到55.815億元,如按25%的企業所得稅計算,陳發樹和柯希平則將應繳納的13.75億元稅款直接當做「利潤」收入囊中。
瘋狂減持套現
去年4月底紫金礦業大小非解禁後,陳發樹和柯希平開始瘋狂套現。
解禁之時,柯希平通過大宗交易平台,減持紫金礦業2110萬股,通過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累計減持紫金礦業5367萬股。以紫金礦業此間的加權均價8.88元計算,柯希平此次套現約6.64億元,而陳發樹套現達42億元之多。
兩人從紫金礦業「吸金」後,立即著手擴張自己的投資版圖,陳發樹隨即入股青島啤酒(34.80,0.00,0.00%)和雲南白葯(54.99,0.00,0.00%),成為其大股東之一;柯希平則入股京東方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我們只動用了套現的部分資金。」陳發樹和柯希平在面對外界的質疑時,回答驚人的一致。
數十億元的大手筆投資,陳發樹和柯希平已淡然面對,紫金礦業給陳和柯帶去的,也許遠不止金錢。陳發樹早已不是那個擔心6000萬元的設備會讓其破產的青年;柯希平也將自己的企業安在了廈門最具小資氣息的高檔區域。
就在陳發樹和柯希平瘋狂套現的同時,陳景河也按捺不住,開始減持了。陳景河轉讓了紫金礦業近2760萬股,套現2.5億元,其中近8成轉讓給了公司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管。
三大個人股東集體減持套現,引起市場一片恐慌,人們紛紛猜測紫金礦業將進入「夕陽」。「事實上,陳發樹、柯希平或是陳景河的減持未必就是對紫金礦業前景的擔憂。減持後他們仍是紫金礦業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前述紫金礦業廈門總部的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當時代周報記者走訪柯希平的廈門恆興公司時,公司的內部人員向記者證實了紫金礦業老員工的話:「我們對外界炒作套現之事也很反感,至少現在紫金礦業仍是我們業務的一部分。」而陳發樹旗下的上市公司新華都的董秘龔嚴冰此前也向時代周報記者承認紫金礦業的重要性:「紫金一直給我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瞄準海外並購
十年的磨合,竟然使得三人的氣場如出一轍,低調、寡言。當時代周報記者向這三大閩商詢問對彼此的看法時,三人都宛若不認識對方般,「不予置評」。與陳發樹和柯希平不同,帶領紫金礦業馳騁國內外多年的陳景河雖不願談及商業夥伴和商業秘密,但在與時代周報記者的交流中卻始終保持禮貌,彬彬有禮。
早在幾年前,陳景河就已將紫金礦業陸續推出國門,「我們要利用海外資源供應國內市場。」陳景河一直堅持走國際路線,「這是中國政府積極鼓勵的,也是紫金未來發展應該認真實踐的課題。」陳景河這幾年的國際化轉型之路走得略有成效,2009年,紫金礦業榮登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第243位。
也許受到了陳景河的影響,陳發樹和柯希平也開始走海外並購之路,只不過他們選擇隱身於一家叫天然乳品的公司之後。
這家只有11名員工、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的神秘香港上市公司,日前已完成了對紐西蘭最大私營農場Crafar Dairy20%股份的收購。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家公司多年虧損、市值只有11億港元的公司是如何「吞下」比自己公司規模大7倍的公司的?
答案也許正是陳發樹和柯希平。如今的陳發樹和柯希平已是福建富豪,作為天然乳品的股東,兩大巨鱷在背後力挺,此番海外並購進軍乳業的成功實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的海外拼圖正在醞釀升級中,也許下一次三人再聯手時,已與礦業無關了。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今天下午致電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本報披露的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表示關注。
報刊司的李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受領導委託,他特地打電話了解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的相關情況。本報記者在電話里詳細介紹了采訪經過,並一一告知7家媒體記者自述遭遇紫金礦業公關的情況。李先生表示,會向有關媒體做進一步的核實了解,並關注事態的發展。
而在今天早些時候,福建新聞出版局的官員也打來電話了解相關情況,本報記者同樣做了詳細介紹。
自從7月26日本報報道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之後,該公司一直沒有對此做出正式回應。這兩天,本報記者多次打該公司宣傳部部長鄒永明的手機和辦公室電話,均無人接聽。
據《東方早報》報道,鄒永明對有關媒體表示,「封口費是他們(記者)在亂說」。而據經濟觀察網報道,鄒曾經發誓:「如果有拿錢堵記者嘴的事,我的腿將被人砍掉」。
「這是鄒永明個人的說法,不能代表公司,他要對自己的說法負責。」紫金礦業董事會秘書鄭於強今天上午對本報記者表示,關於「封口費」的真偽,現在還不清楚。「我們問過公司宣傳部,他們說沒有這回事。公司會對此事進行調查,給公眾一個說法。」
該公司監事會主席林水清告訴記者,關於「封口費」的事,他只是聽說,事實真相還有待調查。他認為,作為公司層面,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
記者打電話給上杭縣紀委,接電話的一位女士稱領導不在。她說,在網上看到過有關紫金礦業「封口費」的新聞,但由於不是「正規渠道」得來的消息,當地紀檢部門還沒有就此進行調查。
另外,總部在北京的《新財經》雜志昨天否認在外地設有記者站。該雜志一位李姓總編助理對本報記者說,所謂的「福建記者站站長」鄭某,只是該雜志發行代理公司的人員。此前,被此間媒體圈認為是《新財經》「福建記者站站長」的鄭某對本報記者聲稱,紫金礦業給他們的6萬元匯到了福州中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通過網上搜索,記者找到了《新財經》雜志在福建分支機構的地址。但上門一看,辦公場所除了懸掛「《新財經》雜志社華東南站」的牌子外,還有「《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福建聯絡處」以及「福州中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招牌。
據紫金礦業今晚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副總裁、原紫金山金銅礦礦長陳家洪因涉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已於7月27日被警方刑事拘留。

㈡ 陳發樹的人物經歷

1961年10月25日出生於福建安溪縣祥華鄉福洋村
1982年,從農村林場向廈門倒賣木材,5年後攢下第一桶金。
1987年在廈門經營日雜起家。
1995年到福州開辦「新華都百貨」。
1998年,與弟弟陳晉江分家,陳發樹成立新華都集團。
2000年9月入股紫金礦業,目前持股20.19%,為第二大股東。
2003年,陳發樹介入房地產開發,並參股了籌備上市的武夷山旅遊。
2008年,被稱為「中國打工皇帝」的唐駿離開盛大,以10億元「轉會費」接替陳發樹就任新華都集團總裁。
2009年9月,陳發樹被曝逃稅超10億,深陷「逃稅門」,國稅總局介入調查。從2009年4月27日至9月,陳發樹減持紫金礦業股份,總計套現已接近30億元。根據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陳發樹近30億的個人所得,應繳納45%即超過10億元的個人所得稅。
2009年10月20日,陳發樹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陳發樹先生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會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高級顧問,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先生將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
2010年5月14日,「2010新財富500富人榜」,以270億元資產排名第十。
2011年向閩江學院首期捐資5億元,組建新華都商學院,目標為世界一流商學院,中國第一商學院。
2011年福布斯公布的富豪排行榜,陳發樹以34億美元名列全球第323名,國內排名第十五名。
2012年福布斯公布的富豪排行榜,陳發樹以27億美元名列全球第442位,保持福建省省內首富。
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陳發樹以163.8億元排第22位。
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50億排名第35名。
2014年9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陳發樹以205億元財富排名47位。
2015年以28億美元排名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107名。
2015年,擔任閩江學院董事會副董事。
起家
從木材生意到百貨零售
1982年,陳發樹從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來到廈門。返回後,他坐公交車去了一趟廈門,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運送木材的合同書,兩車木頭賺了1000多元。先是汽車運,再是火車托運,到1986年,他已成為泉州較大的木頭貿易商,在廈門購置了第一套房產。
1987年,陳發樹開始事業「轉型」,將其房產作擔保,添置一部三輪摩托車,和兩個弟弟一起開始幫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貨,後盤下該店。
1995年1月8日,陳發樹來到福州,在福州東街口開了新華都百貨,與當時福建商業老大的東街口百貨集團隔街相對。1997年,新華都將屬下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6億元,陳發樹持股71%。新華都集團以百貨、超市為主,並投資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並積極參股旅遊發展公司和礦業,集團的事業構架初具規模。
憑借自己獨到的經營眼光,當十多年來福州零售業城頭頻換大王旗時,從2001年10月福州五一路的華都開始,華榕、華聯商廈相繼倒閉,深圳兩家民企入主了東街口百貨。同時期新華都百貨則屹立不倒。這是陳發樹真正的事業轉折點。
此後,福州火車站新華都商城、廈門湖裡區商場、五四路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原福建省體改委引導新華都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催生了新華都集團。集團以百貨業為主,同時投資酒店、工程機械等行業。
1999年底,陳發樹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推出「一站式大型倉儲超市」這一零售新興業態,低價租下他人急於出手的樓盤,創建了1.2萬平方米的新華都購物廣場。
陳發樹結識了一生中的黃金拍檔陳景河,並於2000年9月成功入股紫金礦業,一躍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此後,陳發樹積極介入房地產與旅遊行業。
2000年紫金礦業進行股份制改制,當時的評估值僅僅不到1.5個億,按1.505:1的比例設立,股份數是9500萬股,陳發樹通過三家關聯公司的總出資金額實際僅為3359萬元。
2004年初,新華都集團決定加大投資超市行業,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新華都購物廣場的整體上市。同年,陳發樹決定從福州突圍,重點轉戰廈、漳、泉地區。
2008年4月,紫金礦業回歸A股市場,陳發樹所持股權按7.13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短短8年增長高達約460倍。
2009年5月 7日, 福建首富陳發樹2.35億美元接手青島啤酒7%股權。
發展
盤活地產與旅遊
2003年5月新華都集團選擇其福州五四路購物廣場所在的友匯廣場作為起點,該項目曾一度擱淺,新華都集團聯手外資企業春城(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友匯廣場原開發商華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舉控股51%。
友匯廣場後更名為華城國際,經對項目重新定位,輸入先進開發理念,聘請美國IDAC建築事務所進行建築效果設計,2003年9月華城國際商住公寓開盤,一期推出後很快即告售罄。其南樓25層、北樓28層,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購物中心、高檔寫字樓、精品單身公寓、酒店、酒樓於一身,與周圍的其他高檔樓盤構建成福州鼓樓CBD,引起較大反響。該項目目前單身公寓每平方米售價達1.2萬元以上,租價每套(40平方米)超1500元,物業費達1.5元/平方米,為福州市場較高價。
這也是新華都集團旗下唯一的房地產項目。
此外,陳發樹參股的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頗值得關注。目前武夷山旅遊正積極籌備上市。
1999年11月武夷山旅遊成立,新華都集團參股35%,陳發樹擔任武夷山旅遊副董事長。武夷山旅遊總股本5400萬股,凈資產8100萬元,其他四位發起人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屬下的武夷山騰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竹筏總公司及騰龍旅遊公司、竹筏總公司兩司工會,其中騰龍旅遊公司控股51%股權。
該公司成立後,明確武夷山「精品旅遊」的定位,先後投資數億元用於景區內村民的拆遷安置、景區公路建設和景區智能化管理等方面。2001年收入便突破億元,2002年達1.15億元,2007年達2.68億元,新華都獲利超5000萬元。
2008年,聘請著名的職業經理人、前盛大網路總裁唐駿任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
亮點
IT金融和軟體
位於廈門市軟體園二期望海路的新華都信息科技,系新華都集團投資成立的一家主要從事POS機推廣及相關信息培訓、咨詢的全資控股公司。公司規模不過百人,但近期有擴充跡象,大力招收軟體工程師和渠道經理及銷售人員。
目前該司主要產品是兩款管理軟體:酒店管理系統和超市管理系統。前者主要適用於各種大中小型酒店信息管理,已在閩粵餐飲界擁有部分客戶,如廈門王城食府餐飲公司和深圳金海灣酒店等;後者主要為制定各種銷售策略、實現商品的單品管理和庫存的優化管理提供便捷,目前主要是新華都購物公司旗下各賣場、超市和門店自用。
新華都信息科技的官方網站自稱為「新華都軟體」,唐駿的加盟,使公司產品線拓展成為可能。另外,唐駿之前接受本報采訪時稱,將收購一家IT金融公司,業內分析為金融財經資訊服務商港澳資訊。
而後來注冊於紫金礦業所在地福建上杭縣的新華都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員工不過千人。近年來,該公司與紫金山金銅礦、四川九寨溝草地金礦、青海省德爾尼銅礦相繼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2006年實現產值已達1.2億元。
業界認為,福建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於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證券簡稱為「新華都」,證券代碼為「002264」。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份總數為106,880,000股,其中首次上網定價公開發行的21,44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武夷山旅遊、新華都軟體以及新華都工程甚至港澳資訊這四家新華都集團控股或參股的公司,很可能未來成為集團旗下的上市「棋子」。
9月27日,長友基金完成對北京必創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入股。知名企業家陳發樹,風險投資人譚智為該基金合夥人。北京必創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於中關村,致力於物聯網工業監測高端應用市場,在物聯網核心技術——無線感測器網路領域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是國內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結構健康監測,工業過程式控制制,旋轉機械在線監測市場領先企業,擁有良好的銷售業績。
重要事件
2009年9月,陳發樹被曝逃稅超10億,深陷「逃稅門」,國稅總局介入調查。
2009年9月10日與紅塔集團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陳發樹收購雲南白葯6581萬股,每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33.543元,轉讓總價款約為22億元,陳發樹成為雲南白葯的二當家。
2011年12月陳發樹將雲南紅塔訴至雲南省高等法院,狀告紅塔集團未依約上報雲南白葯股權轉讓申請,造成雲南白葯股權拖延兩年未能轉讓。
2012年1月17日,中煙總公司終於做出審批回復,以「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轉讓」為由,拒絕了此次股份轉讓交易。
2014年7月25日,雲南白葯晚間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雲南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的股權轉讓糾紛已獲終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紅塔集團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076億元本金及利息,紅塔集團仍持有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至此,歷時近三年半的股權糾紛最終以陳發樹敗訴落幕。陳發樹為了打贏這場官司,所支付的訴訟費高達1700萬元以上。

㈢ 大佬陳發樹為何花10億出手抄底中國國旅

人們都覺得陳發樹這個人像一個傳奇,一般因為眼光獨到。據數據統計,到現在為止,他所間接和直接擁有7家A股公司的股份。從投資方面看,中國國旅是他投資方面新入手的一個。要知道中國國旅可算是國內的龍頭企業,但是第一季度卻虧損了超過一個億,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想到陳發樹卻大手一揮,逆勢入場,這種情況可是有些耐人尋味呀。

三、第一季度業績並不理想

其實從數據上來看,中國國旅的股價在第一季度的時候是有一些震盪的,而且從業績方面上來看,第一季度的表現並不是很好,而且公司的第1季度報表當期的營業收入達到了76.36億元,與之前同比下降了44%多,在凈利潤方面虧損了將近1.2億,也是同比下降了105%.而且受到了外界環境的影響,第一季度業績的表現並沒有特別的理想,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雖說如此,但是陳發樹對於旅遊行業一直都是有關注的,所以才會選擇抄底入股。雖說第一季度表現的並不是良好,但是市場地位在。

㈣ 福州有哪些大公司

1、新華都實業集團(百貨)

泰禾集團是一家在地產、金融、文化等領域多元發展的大型知名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0732)。泰禾始創於1996年2010年借殼福建三明農葯集團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正式進軍中國證券主板市場,成為當年全國范圍內唯一實現上市的房地產類企業,實現多元經營。

㈤ 陳發樹個人簡介


中文名: 陳發樹
家鄉: 福建安溪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年月: 1961年
所處時代: 現代
職業: 商業 新華都實業集團創辦人,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礦業董事。
成就: 2009年胡潤百富榜中,陳發樹以2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第15位,成福建首富。
重要事件: 2009年9月,陳發樹被曝逃稅超10億,深陷「逃稅門」,國稅總局介入調查。
人物關系: 得力膀臂 唐駿
[編輯本段]簡介
福建安溪縣祥華鄉人
兒時的陳發樹家境貧寒,甚至小學都未能夠讀完,但就是這樣一位可能當時還無法寫出自己名字的人,締造了如今的商業神話。
都說隔行如隔山,但福建商界名人陳發樹,這幾年來涉足了不少行業,卻左右逢源,令許多同行羨慕不已。從賣雜貨起家,到現在進行黃金開發,參股旅遊,陳發樹的生意越做越大,但行事甚為低調。
真正讓陳發樹走入公眾視線的,是2003年底福建紫金礦業(2899.HK)H股在香港高調上市。他是最大的自然人股東,一夜間身價遽增14億港幣。
1987年在廈門經營日雜起家。
1995年到福州開辦「新華都百貨」。
2000年9月入股紫金礦業,目前持股20.19%,為第二大股東。
2003年,陳發樹介入房地產開發,並參股了籌備上市的武夷山旅遊。
現任職務: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礦業董事等。
在剛剛出爐的2009年胡潤百富榜中,陳發樹以2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第15位。
10月19日,《中國經濟周刊》從可靠消息源獲悉,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陳發樹將以個人出資的形式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資金形式全部為流通股股票,市值約為80億元人民幣,佔到陳發樹個人所持有股份的90%左右。(據專家說有避稅的嫌疑,到網上可查到相關文章)
2009年10月20日午間,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做客騰訊嘉賓訪談時首次透露,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將在今天下午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將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按照規劃,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陳發樹先生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會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高級顧問,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先生將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
[編輯本段]起家
從木材生意到百貨零售
1982年,陳發樹從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來到廈門。返回後,他坐公交車去了一趟廈門,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運送木材的合同書,兩車木頭賺了1000多元。到1986年,他已成為泉州較大的木頭貿易商,在廈門購置了第一套房產。
1987年,陳發樹將其房產作擔保,添置一部三輪摩托車,和兩個弟弟一起開始幫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貨,後盤下該店。
1995年,陳發樹來到福州,在福州東街口開了新華都百貨,與當時福建商業老大的東街口百貨集團隔街相對。這是陳發樹真正的事業轉折點。
此後,福州火車站新華都商城、廈門湖裡區商場、五四路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原福建省體改委引導新華都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催生了新華都集團。集團以百貨業為主,同時投資酒店、工程機械等行業。
1999年底,陳發樹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推出「一站式大型倉儲超市」這一零售新興業態,低價租下他人急於出手的樓盤,創建了1.2萬平方米的新華都購物廣場。
從2001年10月福州五一路的華都開始,華榕、華聯商廈相繼倒閉,深圳兩家民企入主了東街口百貨。同時期新華都百貨則屹立不倒。
2004年初,新華都集團決定加大投資超市行業,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新華都購物廣場的整體上市。同年,陳發樹決定從福州突圍,重點轉戰廈、漳、泉地區。
2009年5月 7日, 福建首富陳發樹2.35億美元接手青島啤酒7%股權。
2009年9月10日與紅塔集團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陳發樹此次受讓股份共6581.39萬股,每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33.543元,轉讓總價款約為22億元。陳發樹再豪擲22億元,狂吞雲南白葯(44.02,0.10,0.23%)6581萬股,成為雲南白葯的二當家。
[編輯本段]發展
盤活地產與旅遊
2003年5月新華都集團選擇其福州五四路購物廣場所在的友匯廣場作為起點,該項目曾一度擱淺,新華都集團聯手外資企業春城(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友匯廣場原開發商華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舉控股51%。
友匯廣場後更名為華城國際,經對項目重新定位,輸入先進開發理念,聘請美國IDAC建築事務所進行建築效果設計,2003年9月華城國際商住公寓開盤,一期推出後很快即告售罄。其南樓25層、北樓28層,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購物中心、高檔寫字樓、精品單身公寓、酒店、酒樓於一身,與周圍的其他高檔樓盤構建成福州鼓樓CBD,引起較大反響。該項目目前單身公寓每平方米售價達1.2萬元以上,租價每套(40平方米)超1500元,物業費達1.5元/平方米,為福州市場較高價。
這也是新華都集團旗下唯一的房地產項目。
此外,陳發樹參股的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頗值得關注。目前武夷山旅遊正積極籌備上市。
1999年11月武夷山旅遊成立,新華都集團參股35%,陳發樹擔任武夷山旅遊副董事長。武夷山旅遊總股本5400萬股,凈資產8100萬元,其他四位發起人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屬下的武夷山騰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竹筏總公司及騰龍旅遊公司、竹筏總公司兩司工會,其中騰龍旅遊公司控股51%股權。
該公司成立後,明確武夷山「精品旅遊」的定位,先後投資數億元用於景區內村民的拆遷安置、景區公路建設和景區智能化管理等方面。2001年收入便突破億元,2002年達1.15億元,2007年達2.68億元,新華都獲利超5000萬元。
2008年,聘請著名的職業經理人、前盛大網路總裁唐駿任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
[編輯本段]亮點
IT金融和軟體
位於廈門市軟體園二期望海路的新華都信息科技,系新華都集團投資成立的一家主要從事POS機推廣及相關信息培訓、咨詢的全資控股公司。公司規模不過百人,但近期有擴充跡象,大力招收軟體工程師和渠道經理及銷售人員。
目前該司主要產品是兩款管理軟體:酒店管理系統和超市管理系統。前者主要適用於各種大中小型酒店信息管理,已在閩粵餐飲界擁有部分客戶,如廈門王城食府餐飲公司和深圳金海灣酒店等;後者主要為制定各種銷售策略、實現商品的單品管理和庫存的優化管理提供便捷,目前主要是新華都購物公司旗下各賣場、超市和門店自用。
新華都信息科技的官方網站自稱為「新華都軟體」,唐駿的加盟,使公司產品線拓展成為可能。另外,唐駿之前接受本報采訪時稱,將收購一家IT金融公司,業內分析為金融財經資訊服務商港澳資訊。
而後來注冊於紫金礦業所在地福建上杭縣的新華都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員工不過千人。近年來,該公司與紫金山金銅礦、四川九寨溝草地金礦、青海省德爾尼銅礦相繼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2006年實現產值已達1.2億元。
業界認為,福建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於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證券簡稱為「新華都」,證券代碼為「002264」。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份總數為106,880,000股,其中首次上網定價公開發行的21,44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武夷山旅遊、新華都軟體以及新華都工程甚至港澳資訊這四家新華都集團控股或參股的公司,很可能未來成為集團旗下的上市「棋子」。
[編輯本段]陳發樹與新華都集團
1995年1月8日,新華都在位於福建省會城市——福州的繁華商業地帶東街口,成立了第一家百貨商場。之後,新華都旗下的福州新華都商城、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新華都將屬下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以百貨、超市為主,並投資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並積極參股旅遊發展公司和礦業,集團的事業構架初具規模。
最新時訊
新華都陳發樹捐83億建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10月20日午間,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做客騰訊嘉賓訪談時首次透露,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將在今天下午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將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
按照規劃,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採取的是企業化運作的模式,唐駿將同時「零薪水」擔任基金CEO一職。目前慈善基金已經有10多名員工。
唐駿透露,基金將考慮做到增值、保值,並通過幾種方式保證每年在慈善領域的投入,「第一通過收益權,因為基金中都是股票,當中會有分紅,每年會有相當可觀的數字,我們會捐獻出來;第二增量的部分也會拿出來,如果碰到重大的項目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來投到慈善基金當中。」
他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精確計算,但至少將保證每年投入在慈善領域的資金過億。
慈善基金掛牌後也將同時宣布幾個教育領域的慈善項目,其中包括了希望小學、希望中學、大學生就業等方面。目前承擔建設的希望小學每所至少投入100萬人民幣。
唐駿表示,組建這一慈善基金其實已經醞釀多時。「去年四月份的時候,陳發樹正式跟我提出來說應該馬上成立一個慈善基金,通過這種方式把錢捐贈出去,這是在一年半之前在醞釀、在籌備。」隨後審批時間也進行了半年左右。
他認為,這也代表了中國企業家的進化,「海外富豪多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才開始捐獻,可是中國企業家在仍在創造財富的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慈善捐獻。這對世界范圍也是正面的影響。」
唐駿表示,他也不排除在未來將自己的部分資產捐獻到這一基金中來。(文/徐志斌)

㈥ 中國身價上百億的有哪些

梁穩根,三一重工主要創始人,現三一集團董事長。2011年5月9日,《新財富》雜志發布了「2011新財富500富人榜」,梁穩根以 500億元的身家成為內地新一屆首富。他不僅是該榜發布以來首個A股製造的首富,也是首個來自內陸省份的首富。2011年9月初,梁穩根成2011 中國雙料「首富」。
沈文榮,1992年起,擔任沙鋼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沈文榮的勤儉是出了名的,但該花的錢,他卻從不吝嗇。比如:捐資助學、修橋鋪路、防汛抗洪,贊助省運動會等等,據統計,沙鋼集團用於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的資金就達8600萬元。
馬化騰,騰訊主要創辦人之一,現擔任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作為深圳土生土長的企業家,他曾在深圳大學主修計算機及應用,於1993年取得深大理學士學位。2009年,騰訊入選《財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
何享健,1968年5月,他和23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進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
邱光和家族森馬服飾公司總部: 溫州306.9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紡織品、服裝、鞋帽零售。
楊惠妍碧桂園公司總部:佛山287.7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房地產
周成建美邦服飾公司總部:上海 281.3 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服裝連鎖。
高德康家族波司登公司總部:常熟108.7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 服裝 .
吳以嶺家族以嶺葯業公司總部:石家莊110.6 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醫葯 .
梁慶德父子格蘭仕總部:佛山108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日用電器製造
李彥宏公司:網路公司總部:北京588.2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搜索引擎。
丁磊網易公司總部:廣州176.4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門戶網站。
姜濱夫婦歌爾聲學公司總部:濰坊 109.3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電子元器件製造
何巧女夫婦東方園林公司總部:北京107.4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園林設計
周福仁家族西洋集團公司總部:海城106.8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化肥、耐火材料、鐵礦
吳亞軍夫婦龍湖地產公司總部:北京377.2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房地產
王玉鎖夫婦新奧集團公司總部:廊坊96.5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 能源、房地產
張欣,潘石屹夫婦SOHO中國公司總部:北京211 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房地產。
黃澤蘭夫婦章源鎢業 公司總部:贛州97.8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有色金屬
陳發樹新華都實業集團公司總部:福州204.6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零售、投資、房地產。
盧志強泛海集團公司總部:北京198.2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金融、房地產、投資
劉永行東方希望集團公司總部:上海434.7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飼料、重化工業、投資。
張士平家族中國宏橋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濱州268.5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礦業、紡織。
宗慶後娃哈哈集團公司總部:杭州415.5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飲料。
許家印恆大集團公司總部:廣州396.4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房地產。
張近東蘇寧電器公司總部:南京358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家電零售。
劉永好家族新希望集團公司總部:成都421.9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飼料、房地產、金融、化工。
張力富力集團總部:廣州95.9凈資產(億人民幣)主要產業: 房地產、投資
史玉柱巨人集團公司總部:上海117凈資產(億人民幣) 主要產業: 保健品、網路游戲、投資 .

㈦ 陳發樹為什麼要投資雲南白葯

有錢賺 這屬於價值投資 看好長期

㈧ 中國能出巴菲特嗎

巴菲特做投資已經50年,被譽為股神。

巴菲特認為選股如選妻:「投資很像選擇心愛的人,苦思冥想,列出一份你夢中的她需要具備的各種優點。然後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個她,於是你們就幸福地結合了。」巴菲特還說過:「我喜歡持有一支股票的時候是永遠,為什麼呢?因為巴菲特自己發現過,我用屁股賺的錢比我用腦袋賺的錢更多。」福建首富陳發如能成為巴菲特嗎?巴菲特並非不可以復制,要成為巴菲特,一定要明白巴菲特的利器之一:做長線,即喜歡持有一支股票是永遠。唐駿何嘗不是陳發樹手中的一支股票?用十個億的天價投資唐駿,陳發樹的目的絕不是僅僅給公司來知名度,陳發樹一定希望唐駿重演盛大的神話。

在陳發樹決定請唐駿的時候,陳發樹以及新華都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唐駿不是搬運工,唐駿是做戰略的、是麥田的規劃與種植者。不要天天算計著唐駿在昨天和今天搬運多少銀幣?對於新華都而言,唐駿是希望的佈道者,是綠色田野的開拓者。唐駿是找金礦的,可以給新華都找到更有價值的遠期金幣;可以幫助陳發樹在資本運作方面如魚得水。注重遠期效益,更應該是成熟的公司所必須考慮的,而唐駿無論對新華都的現在還是未來,都可以帶來實際的協助。唐駿即使不是陳發樹的翅膀,也必然是陳發樹前進路上的錫杖!

中國的民企和職業經理人之間一直是糾葛較多。唐駿希望自己是職業經理人的榜樣,唐駿與新華都之間若是『婚姻美滿』,唐駿與新華都是兩大贏家。如果唐駿與新華都也走上其他職業經理人與老東家的老路——好聚不好散!新華都與唐駿都是輸家。尤其對於新華都而言,當新華都連唐駿都容不下?其他的職業經理人如何敢邁進你的門檻?人才是任何一家公司前進的輪胎,所以新華都公司,陳發樹要容下唐駿,其他人也應該放平心態。

就新華都入股青啤一事,手段極其漂亮!也促使陳發樹躍上事業上一個新起點。陳發樹要成為中國的巴菲特其實不難,難的是陳發樹是否擁有遠期心態以及足夠多的耐性!唐駿能不能將陳發樹打造成中國的巴菲特?唐駿能不能完成將陳發樹推到中國首富的這個高度?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若是在得意時安靜,波折時沉穩,心願與目的都會實現。相信唐駿會認真的填寫答卷,貴為福建首富的陳發樹想必也在認真的規劃『明天的試題』。

陳發樹攜手唐駿,是不是好姻緣?姑且讓我們壓下西風,為中國的巴菲特歡呼!並期待。

㈨ 陳發樹 敗在哪兒了

網上找到的原文
歷時數年,陳發樹與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紅塔」)之間的「雲南白葯股權糾紛案」終於有了結果。陳發樹代理律師近日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判決,撤銷此前雲南高院作出的民事判決,紅塔集團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08億元本金及利息,紅塔集團仍持有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
值得玩味的是,公眾大多注意到的是涉案金額逾22億元人民幣,為建國以來個人訴訟之最,僅一審和二審訴訟費就共計近3400萬元人民幣。而民營企業家們更關注的,是案件本身所折射出的中國市場經濟法治化的復雜性、艱難性和漸進性。契約精神和法權保護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但要在現實中真正落實,並不容易。
陳發樹終審敗訴
據證券日報報道,陳發樹與紅塔集團的官司,要從2009年說起。當年,為響應相關部門「煙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的要求,雲南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陳發樹以22億元收購雲南紅塔集團持有的雲南白葯集團約658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32%。在轉讓協議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以貨幣方式全部支付給紅塔集團。
附加條款約定:「本次股份轉讓事項須報相關有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准後方能組織實施。」
兩年多過去後,上述轉讓協議所涉及股份一直未履行過戶。2011年4月27日,遲遲無法落實股權的陳發樹向雲南紅塔出具並派人送達《辦理股份過戶登記催促函》,要求對方自接函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轉讓協議項下股份辦理過戶登記至他名下。2011年12月8日,陳發樹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將雲南紅塔集團推上被告席。
2012年1月17日,雲南紅塔集團主管單位中國煙草總公司以「為確保國有資產增值保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由,不同意上述股份轉讓。對於此答復,陳發樹已經等了近800天。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煙草總公司不同意股份轉讓,與雲南白葯不斷飆漲的股價相關。據了解,從2009年9月10日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簽訂《股份轉讓協議》至今,雲南白葯的股價已從43.92元/股漲至最高價119元/股。雲南白葯不斷上漲的股價使得雙方對此交易變得更為敏感。
2012年12月28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股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確認雲南白葯股權轉讓協議有效,駁回陳發樹的其它訴訟請求。陳發樹不服,於去年2月份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雲南白葯7月2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4年7月25日接到公司第二大股東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其與陳發樹因股權轉讓糾紛訴訟案件進展的通知。
雲南紅塔集團表示,2014年7月23日上午,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撤銷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雲高民二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億元本金及利息。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駁回陳發樹的其它訴訟請求;該判決為終審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意味著,紅塔集團仍持有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而陳發樹等來的只是本金及利息。對於此事,陳發樹一方並不願意對外披露任何信息。然而,這一判決對於福建省首富陳發樹來說,無疑在面子還是資金上都是損失。
據了解,經過雲南白葯兩次送股,紅塔集團目前持有雲南白葯的股份為8555.8萬股,持股比例為12.32%。按照7月25日雲南白葯的收盤價52.99元/股來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為45億元。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當初陳發樹能順利獲得雲南白葯的股權,其投資或已經翻番。此前,陳發樹代理律師李慶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陳發樹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2009年的22億元能帶來多少投資收益,這其中的機會成本誰來承擔?」
另外,陳發樹為了打贏這場官司,所支付的訴訟費高達1700萬元以上。然而,陳發樹並沒有滿意而歸。
需要指出的是,陳發樹曾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我的律師曾經告訴我,如果他是當事人,他選擇放棄。與國企打官司,打贏可能也是輸,這一點我非常清楚。但我決定還是要打這個官司,要打到底。」其代理律師,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慶稱陳發樹的起訴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陳發樹的民營企業家小夥伴們稱他為「陳秋菊」。同樣一波三折,同樣耗時長久,但官司的確是輸了。即便判決陳發樹勝訴,陳所獲得的也只是「繼續履行合同」的權利,按規定股權轉讓協議要交到中煙總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進行審批,財政部仍可能否決這項股份轉讓。
但陳發樹方面認為,社會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例來推動不合理資本市場秩序進行改革。
陳發樹為什麼打官司?
過往幾年,作為醫葯行業市值第一大股票,雲南白葯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但這一切均與企圖低位建倉的陳發樹無關,如今終審判決已下,陳發樹本應到手的23億的投資收益縮水為760萬貸款利息收入,有網友笑稱,這筆錢買理財產品,都能賺個20%了,真是一筆名副其實的「賠本買賣」。
那麼,為什麼陳發樹要打這場明知會敗的官司呢?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陳發樹曾在上海接受采訪,當記者問及,是否曾為當年的交易以及逾22億元資金的機會成本後悔時,陳發樹都是淡然而堅定地回答「不後悔」。而被問及為何「不理性地」要打一場當下「勝算不大」的訴訟時,陳發樹在不經意間提高了聲量,加快了語速,「我就是認為有理走遍天下,錢交了,東西不給,很難想像」。
陳發樹表示,從2008年的時候開始打高爾夫球,經常去昆明那邊打球,在報紙上看到了雲南紅塔要轉讓雲南白葯股權信息。作為一家百年老店的葯企,又開始做快速消費品,當時陳發樹感覺雲南能做好的話,5年內市值應該能達到1000億。後來雲南白葯市值最高的時候有800多億,所以當時看得還是比較準的。
實際上,陳發樹2007年我參加長江商學院的課程時,剛好跟雲南白葯的一位領導有緣認識。有一次在法國楓丹白露游學,剛好有半天休息,兩人在一個公園裡面散步聊了起來,他把雲南白葯詳細的發展給陳發樹描述了一下,而後者感覺這個企業肯定是非常好的。
陳發樹強調,雲南白葯團隊應該是到現在為止,是其所見到過的國有企業裡面做得最好的,這是建立在他們的詳細調研,甚至對駕駛員都詳細了解之後得出的結論。譬如,一個市值這么大的公司老總,坐的是一部十幾年的老奧迪。正是對他們整個團隊的深入調研,陳才下了交易的決心。
不過,交易完成以後,後面出現的情況是陳發樹完全沒有想到的。按陳發樹的理解,這是一個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交易,就像正常情況下我們買東西一樣,錢交了,東西不可能不給你。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一生當中總會出現一些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情。
陳發樹坦言,付完錢之後,股權一直沒有過戶,但那個時候我心裡想,他(指雲南紅塔)現在不給我,但肯定要給我的。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產的經營者,整個國家這么多老百姓把資產委託給他們來管理,應該是講信用的。但後來一直沒給,直到我們開始催的時候才意識到,之前可能過於樂觀了。
「這個過程中,我們好像是小孩子,他們是久經世故的大人,那麼大規模的企業,我沒想到會不誠信。」陳發樹稱。
陳發樹認為,糾紛案的關鍵在於股票漲了,相對而言,漲了就是國有資產流失。陳發樹表示,本來我們在一審時候已經輸了。以前跟國有企業,或者是跟國家部門打官司很難贏,這個道理我還是很懂的。但能二審的話,說實話,他這個官司打贏是贏,打輸也是贏。
所以在二審過程中,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整個社會都在關注。法院應該說也做了不少的工作。這是好事,是推動。從這個角度說,調解也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有效途徑。
陳發樹的投資神話
據21世紀網報道,1982年,陳發樹從老家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去往廈門,倒賣木材生意。20歲出頭的陳發樹發於「樹」,由此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此後開始經營百貨食雜零售業。1995年,他在福州東街口繁華商業地帶開了現在的新華都。兩年後華都集團成立,年底設立股份公司,注冊資本1.06億元,陳發樹持股71%。
這位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靠長期自學巴菲特和吉姆•羅傑斯書籍的青年用了二十年有餘的時間迅速躋身《福布斯》內地富豪榜,成為富甲一方的福建首富。
幾筆收購國企巨額股份的交易使陳發樹名聲大噪。
90年代初起,陳發樹開始涉足資本市場。介入紫金礦業項目,令其開始進入公眾視野。1997年,他花6000多萬購買了一批建設水電站設備,成立建設工程公司,開始做紫金礦業的外包工程,進軍礦山產業。當年礦業並不景氣,金價也處於下行階段。
當時,紫金礦業還是上杭縣政府的下屬企業,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紫金礦業,陳發樹反其道行之。2000年紫金礦業進行股份制改制,當時的評估值僅僅不到1.5個億,按1.505:1的比例設立,股份數是9500萬股,陳發樹通過三家關聯公司的總出資金額實際僅為3359萬元。
而這3359萬隨後變成了155億。
2002年金價開始進入上升通道,回到270美元/盎司。到了2008年又沖破了1000美元/盎司的大關。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陳發樹隨之從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1位一躍升至2005年的第56位。2008年4月,紫金礦業回歸A股市場,陳發樹個人及其通過新華都集團持有的紫金礦業股權合計約為21.78億股。這部分股權若按7.13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短短8年增長高達約460倍。
名聲鵲起的陳發樹在同一年將「打工皇帝」唐軍招致麾下,打理集團日常業務,從此更加專注於資本投資。
陳發樹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但在投資上他一向都標榜自己師從巴菲特。
唐駿也有意將陳發樹打造成中國版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資經典是可口可樂和寶潔,我們想復制這種模式,所以把投資理念定位於三點:第一是投資與民生相關的產業,第二是投資對象是所有產業的前三名,第三是投資對象為國資控股。在我們眼中,青啤非常吻合我們的投資理念,它在中國就是可口可樂在美國的狀態,是與民生相關的三大中國品牌之一,只有升值沒有貶值的可能。」
於是2009年,陳發樹從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手中收購了青啤7.01%股權,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交易金額高達2.35億美元。但在之後一個月間,該交易已浮盈近3億港元。陳發樹接盤青島啤酒,使得股權旁落第二大股東朝日集團株式會社的擔憂解除,成就了陳發樹「最民族」的民營企業家身份。
2012年6月,陳發樹以每股47港元至48.55港元的價格在市場賣出3200萬股青啤股份,套現15.04億元至15.54億元港幣,再次毫無懸念地大獲全勝。迄今為止,陳發樹的投資已經伸到了包括零售業、采礦業、旅遊業、工程施工業、房地產業等領域企業的投資。除新華都外,還包括紫金礦業、華福大酒店、武夷山旅遊、青島啤酒、重慶駿樹、香港華誠、港澳資訊等等。
比照陳發樹的三大投資法則,不難發現,無論是紫金礦業、武夷山旅遊還是雲南白葯,都完全符合這三點。
陳發樹自稱每年都會贏利,「在熊市我也可以每年都賺錢。」雲南白葯的股權轉讓買賣可能是陳發樹投資20年來第一次折戟。但無可否認的是,對雲南白葯的投資本身的確是極具戰略性眼光的投資。2008年的時候陳發樹便預測5年內其市值能達到1000億。後來雲南白葯市值最高的時候沖到了900多億。
敗訴非敗筆,或者可以說這筆投資本身並不失敗,同樣延續了陳發樹一貫的投資神話。

㈩ 陳發樹如何從挖金工逆襲福建首富

從挖金工到身價350億,福建首富他用了九年的時間,創造了奇跡。他先是做挖金工,後來有了資源就開始賣木材,賺了一些錢就去開日雜鋪。他那聰明的頭腦攢夠了錢開始賣百貨,結果頭一年營收就過億元。之後又有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一個叫紫金礦業的窮礦,剛拿到開采權卻窮到沒錢買機械搞開采。陳發樹找到他們開始聯手開采這座的名為“貧礦”的礦山。沒想到他的一次“看走眼”買下紫金礦業,讓他身家一夜間暴增百億。後與豪擲10億元為女兒結婚,投資三一重工集團,短短兩天時間他就賺了七億。從此玩跨界,產業已遍布礦產、旅遊、地產,甚至將千億市值的明星公司。

而陳發樹,他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倒賣木材,他聰明懂得怎麼與人打交道,也看得准時機,總是能合理的把握機會,在白手起家出生農村貧困家庭的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福建首富,他的一路十分艱辛,他的眼光,頭腦都很讓人佩服,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關鍵我認為。

閱讀全文

與陳發樹投資了哪些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