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指期貨的推出有什麼意義
股指期貨的推出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推出這樣一個投資品種
答; 股指期貨的推出短期可能會對股市產生較大影響,但長期來看,將有利於保持股市的「多空平衡」和穩定發展。
從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等地區或國家的股指期貨推出情況來看,推出前,股市將上漲,推出後,股市將下跌,運行一段時間後,股市將保持獨立走勢。如果股指期貨在下半年推出,市場有可能出現上述走勢。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滬深300中的權重股將成為投資者戰略性的長線投資品種,這樣一來,市場整體的價值中樞將逐漸上揚,從而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財富效應。同時,股指期貨也可以改變市場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使投資者在熊市中也可能獲利。
股民轉戰期貨的優勢
期貨市場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投資市場,他對投資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投資者的介入門檻比較高,但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由股市轉戰期市的投資者成功率比較高,我們通過對期貨市與股票市場的比較和分析股民在期貨市場的成功案例發現股民轉戰期貨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
股票市場在我國起步比期貨市場要早,發展較快。因此股票在我國的普及率比較高,股票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投資者認識股票也較早,對股市的研究也比較深入,對股市的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掌握的比較透徹。因此股票投資者對風險投資市場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期貨市場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股票市場大同小異,只不過是一些分析方法的具體運用而已。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都屬於資本市場,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反應是基本相同的,比如說2005年年初國家出台比較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股市從4月7日1783點開始回調,同時期貨市場在4月中旬各品種也相續展開回調行情。在股市我們經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比如K線圖、KDJ、MACD等一些技術分析指標在期貨市場中同樣得到廣泛運用。因此具有一定股票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轉戰期貨市場可謂是輕車熟路。
二、期市與股市具有互補性
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雖然同屬於資本市場,但由於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不一樣使得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具有互補性。在我國股票市場中沒有做空機制,因此股票在漲的時候股民才有行情可做。而跌的時候就沒有行情可做或者被套。但期貨市場不一樣,期貨市場中有做空機制,漲的時候有行情,跌的時候也有行情可做。作為我們股民朋友我們就可以在股票市場下跌的時候從股票市場撤出來轉戰期貨。在股票市場展開上漲行情的時候又可以從期貨市場撤出來重回股票市場。資本市場說白了也是一個概率市場只有得到的機會多獲勝的概率才大!我們作為風險投資愛好者如果兩個市場都參與就不會錯過市場給予我們的每一個機會。也許會有投資者說:「我一個市場還做不好呢,還做兩個市場!」就是因為我們在一個市場中沒有做好我們才更應該想到另一個市場,增加一個市場,增加一份機會!
三、投資期貨有助於做好股票
期貨市場目前上市的品種有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鋁、橡膠、燃料油;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棉花、白糖;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玉米、豆粕、豆油。這些商品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原材料,要麼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產品,通過這些商品價格的漲跌就可以很直觀的得到上市公司業績的好壞。又因為期貨市場商品的價格具有預期性,對股票的操做更具有指導意義。比如,在今年上半年期貨市場中各商品大副上漲的過程中我們就建議我們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大膽買進江西銅業、山東鋁業、蘭州鋁業等股票。投資者具此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因為銅、鋁是這些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必定會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可觀利潤,那麼這樣的股票上漲是無疑的了。據傳年底股指期貨將要在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中國內地股市缺乏賣空機制的現狀,為機構投資者規避系統性風險提供工具。
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兩兄弟,他們有很多的共同點,也具有良好的互補性。作為我們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地學習、運用這兩個市場,為我們的投資收益添光溢彩!
㈡ 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股指期貨對現在的股票市場有啥影響啊
現在最大的特點是股指期貨出來後已經成為機構套期保值和翻倍掙錢的工具了。以前大盤跌的時候機構會承受損失,而現在股市持有的籌碼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下空單盈利抵消股指下跌帶來的損失。而散戶就無法避免這個損失了。而如果做多市場的時候機構可以做多股指期貨。股指上漲的過程中。機構掙雙份。
現在的機構已經擁有比個人投資者更多的優勢。
以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戰爭基本上以機構獲勝。而現在。機構的武器更鋒利了。個人投資者如果投資技巧不提高。很難適應新的玩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㈢ 如果退出股指期貨對小盤,成長性公司的影響
真正成長性的優質小盤股終究要得到更好的估值,股指期貨並不影響市場對成長股票的價值發現。但是目前許多所謂的成長性大多是概念炒作,屬於莊家和散戶的博弈行為,那些成長的依據是莊家挖掘的炒作題材。
人們為什麼要參與小盤股炒作呢?即使人們清楚,某些概念炒作終究是曇花一現。究其原因,是人們需要波動空間,需要投機的機會。散戶和莊家構成一個生態環境,莊家製造空間,散戶相信自己能夠全身而退。當然,最終誰勝誰負卻很難說的清楚。
當股指期貨出來後,一切將發生變化。
具備大盤分析能力的大戶和中戶可能選擇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比小盤股炒作簡單,看對大盤就能賺錢,而且可以雙向操作。比起與小盤股莊家博弈,股指期貨對於技術高手勝算更大。而坐莊小盤股的私募,如果真的有點本事,也可以選擇評本事吃飯,在股指期貨創造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靠當黑嘴混飯。可以預期,當股指期貨上市後,小盤股莊家面對的將主要是散戶,中戶和大戶中的一部分分流到股指期貨。如此一來,在小盤股坐莊就不容易了。
再說機構,有了股指期貨後,機構投資大盤股將更安全,當機構意識到熊市來臨時,可以在股指期貨套期保值,而不需要出貨砸盤。如此一來,機構將主要投資大盤股,小盤股基本上沒大資金參與。
這就是市場的普遍預期:股指期貨上市後,大盤股活躍,小盤股變冷。其原因是機構更傾向於大盤股,投機為主的中大戶分流到股指期貨,小盤股莊家失去最肥的對手盤。
㈣ 股指期貨推出後對股市的影響和作用
在股指期貨推出前,機構逐漸增強對標的指數成份股的選擇偏好是存在的,這會導致部分資金版逐漸偏重於權重權股的配置,但這種轉移應該是在權重和非權重股投資機會相當的情況下做出的轉移選擇,機構不會為了買權重而買權重,只會在類似條件下給權重股偏多關照而已,因此這種傾向應該是存在但難以顯著的。但市場情緒會逐漸自我強化這種效果,很可能在投機盤的非理性推動下,強化這種期指推出前的權重股溢價效應。
由於期指推出前的權重股溢價包含了過多情緒化的投機因素,因此我們預期權重股在股指期貨上市前夕出現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投機資金兌現離場主要的主要動力仍將是市場意識的自我實現。因為在有限的、可參考的國外歷史案例中,期指推出後現貨指數下跌的概率偏大,目前這種小樣本案例得出的結論已經在多數機構的市場推介中逐漸被投資者認可。
標的現貨指數的中長期走勢由標的指數基本面所決定,不會因衍生產品的推出而改變趨勢。衍生產品只是建立於現貨產品基礎上的搏弈工具,三者的決定順序一定是「基本面——現貨指數——指數衍生產品」。更何況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數量只有300隻,雖然成份股在所有A股中有較為顯著的代表性,但終究只是整體現貨市場的一部分。
㈤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股指期貨對股票現貨市場資金的影響分析
股指期貨交易將會導致股市資金的分流,對股票現貨市場形成沖擊。筆者認為這種影響即使有,也只是局部與短期的,從整體與長期角度看,股指期貨的開展只會促進股市交易的活躍與價格合理波動,從而推動股市更加健康發展。從國外股指期貨的研究來看,Kuserk 和Cocke(1994)等人對美國股市進行的實證研究表明,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後,由於吸引了一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規模和流動性都有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國際股指期貨的實踐看,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有長期推動作用。以美國為例,上世紀80年代推出股指期貨交易後,充分發揮了股指期貨避險作用,使投資者在1987
年股災中的損失得到緩解,並很快便迎來了牛市。事後,很多經濟學家指出,假如1987年危機發生時沒有股指期貨,其後果不堪設想。在缺乏股指期貨之類對沖工具的情況下,一旦股票指數處於相對低位,場內投資者人人自危,爭相出逃,場外投資者持幣觀望,不敢入市。正是這種行為的普遍化造成了我國股市目前的「漫漫熊市」。開展股指期貨交易,有利於吸引場外資金的進入,特別是保險資金、社保資金、外資等大資金的入市。股票市場上資金充裕,股票需求旺盛,必然會推動股票,使股市走出「熊多牛少」的怪圈,有助於我國股市長期健康發展
股票市場借空機制與股指期貨推出關系的分析
我國股市不能融券,沒有借空機制,因此,股指期貨交易功能難以發揮,要開展股指期貨,必須首先解決股票市場借空機制的問題。從國外市場人士對借空機制與股指期貨定價關系分析看,基本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缺乏借空機制會影響股指期貨的錯誤定價;另一種是缺乏借空機制不會影響股指期貨的錯誤定價。筆者認為,在我國,有無借空機制不構成開展股指期貨的必要條件。首先,有無借空機制在一定程度
上會影響市場套利的效率,但不會對股指期貨市場的正常運作造成根本性的障礙;其次,當市場參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事先已經擁有大量股票頭寸時,借空機制對套利交易沒有影響,而我國的現狀是機構投資者擁有大量的股票,因此,借空機制的影響將十分有限;再次,建立借空機制需要一定的條件與過程,從國際市場的實踐看,香港、韓國等開設股指期貨時均沒有借空機制,香港1994 年允許部分成份股借空,1996年才取消成份股借空限制,但借空交易量比較小,1999 年占股票交易總額的3.5%;韓國在1996年9月才允許做空,但根據1998年統計利用借空機制進行指數套利的交易量非常小,不到股指期貨交易量的1%。這說明允許借空有一個條件與過程,並且它的作用不能片面誇大。可見,在我國開展股指期貨交易的初期,沒有借空機制對交易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今後可隨著股指期貨的發展與條件的成熟,逐步建
立借空機制以提高股指期貨市場的效率。
㈥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市有何影響請詳細分析一下!
1 股指期貨推出將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結構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股指期貨是資產管理業務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風險管理工具。一般而言,分散投資可以有效化解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對於系統性風險而言,則需要進行風險對沖,而股指期貨就是非常好的對沖工具。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結構。
首先,有利於國內資本市場的深化。目前國內股票現貨市場沒有做空機制,所以投資者只有在上漲的市場中才能獲得盈利。而股指期貨具有雙向交易機制,投資者不僅可以在上升的市場中獲利,也可以在一個下跌的市場中獲利。正是由於股指期貨具有買空賣空的雙向交易機制,因此一旦股指期貨推出,市場便增加了通過做空市場獲利的交易動力。這就改變了以往投資者只有通過做多市場才能獲利的市場結構,從而增加了國內資本市場的深度。
其次,有利於國內資本市場的廣化。一些國內機構投資者,如社保基金,保險基金,企業年金可以利用股指對沖風險,以實現資金在風險和收益上的合理匹配。而一些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會利用股指期貨操作的杠桿進行套利、投機活動。對於海外資金來說,有了避險工具,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動力會進一步增加。眾多場外資金,場外投資者的入場,大大拓寬了國內資本市場的廣度。
2 股指期貨推出將改變市場交易策略
股指期貨推出所引起的資本市場結構的這種改變,必將導致投資者交易心理與交易行為的變化。部分投資者試圖在股指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之間進行套利交易;部分投資者會試圖從股指期貨做多或做空交易中獲利;部分投資者會試圖在股指期貨和現貨之間進行風險對沖,從而實現投資者自身資產的保值期望。
以香港市場為例,我們看出在上述交易策略中,主要以投機交易為主,以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為輔。我們認為,在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初期,可能會出現較多的投機行為,但套期保值,套利的比例會逐漸增加。
3 股指期貨不會改變我國A股市場的長期運行趨勢
當前 ,在經過一輪制度變革的市場中,國內股指反復創出新高,市場股票大都處於相當高的估值狀態。從國外的經驗看,我們認為:
第一,在當前的市場高估值背景下,股指期貨如果推出,市場可能會產生較一致的做空力量,市場會面臨股指期貨投機性做空而帶來的大幅波動,這將不是監管層所樂意看到的。所以,在股指期貨的推出前期,極有可能通過調整,形成一個相對較小的分岐,只有這樣,股指期貨才會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基礎。
第二,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將很可能對A股市場產生比較明顯的資金分流效應。事實上,當我們分析當年的權證時,我們發現在權證推出前後,短期內A股市場的成交金額有下降的現象。同樣,在股指期貨推出後短期內,現貨市場可能將面臨一定的調整。在股指期貨推出的前幾個月,現貨市場短期的波動率可能會有所增加,但推出後短期內波動率會有所下降。
第三,國外的經驗表明: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與否,將不影響現貨市場的長期運行趨勢。我們認為,在公司業績水平有望維持高增長,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當前格局不會因股指期貨的推出而被打破。
㈦ 股指期貨推出,對散戶有什麼影響呢
股指期貨推出後,參考國際上金融市場的通常走勢,一般是推出當日版股市要漲。但權隨後(時間難以確定多長)一般都會作連續下跌走勢,這是因為股指期貨具有現貨市場不具備的做空也賺大錢的機制。
作為散戶,在期貨推出前科買進滬深300指數股,短期持有上漲就跑。最好在期貨推出初期出空手中股票,規避大幅下跌的高風險。此後特別不能輕易買進滬深300指數股,那是打壓期貨指數、大資金賺大錢的工具。
㈧ 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影響 股指期貨作用於股市,可以影響股市短期走勢,但不能決定股市中長期方向,股市中長期走勢始終都是以宏觀經濟發展的狀況來決定的,只有國民經濟不斷走強,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強,其他任何的短期題材與消息,都只能對股市形成局部影響或短期影響,包括股指期貨在內。首先,對於股指期的實質必須有清晰的認識。股指期貨是一款基於股市的金融衍生產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與股市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系,但與股票是有本質區別的。股指期貨是一種合約,自身是沒有價值的,合約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結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價格,那是對應滬深300股票指數的價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個「虛擬」價格,而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價格,因為,「滬深300指數」本身就是一組「數」,數字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而,沒有價值的價格,實質上就是人們頭腦中的一個「概念」,打個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鏡子的經驗吧,股指期貨指數與滬深300股票指數就是鏡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實物,在這一系列聯系之中,那個「實實在在」的實物就是「滬深300股票指數對應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這個是真的有價格的,因為那300支股票的價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擁有這些「全部股票」的話,那麼,無疑,你將是這個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時代、何何地方「絕對」的「首富」,因為,那代表著你擁有中國效益最好的300家企業,其價值不菲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股指期貨指數,是一組「數據」,其價格與價值只是「水中月、鏡中花」,而股票卻是實實在在有價格和價值的,其所代表的價格與價值就是上市企業的「全部財富」。當然,這個「全部財富」指的是「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全部」,而不包括優先股與「債權」的資產部分,這是另外一個論題,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講的「實質」區別其實是這樣的,由於股票是有價值的,因而股票的價格最終仍然是由這一「價值」決定的,這符合一般商品價值與價格的經濟規律,符合馬克思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價格始終圍繞價值呈現波浪起伏變化,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商品的內在實質,因此,股票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創造財富的能力,而股票的價格則是短、中、長期各種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股票的價格可以因為「股市本身的運行狀態」而產生與價值不相符的「價位」,但是,其基本走勢卻一定是受「價值」決定的,即受「創造利潤」與「社會貢獻」、「歷史使命」等決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貨呢,正是「股市運行軌跡」的另一種「再現」,只不過,由於法律法規的因素,對入場門檻進行了限制和入場者可以利用「杠桿」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貨市場更加的高深莫測、劇烈波動,如果用戰略戰術理論來形容股市與股指期貨市場的話,那麼,股市無疑就是戰略方向的長遠規劃,而股指期貨市場則無疑是具體戰役的決斗,是風火硝煙、刺刀見紅的過程,這里再一次論證了股市與股指期市的辯證關系,股市決定了中長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起到縮短和延長短期波動的作用,至於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樣發揮這一作用的,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實質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過對滬深300指數未來走勢的看法不同,從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劇烈」波動,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正是這個「劇烈」,道出了股指期貨的實質,股市是基於宏觀經濟的走勢而向前運行,而股指期指是基於股市的運行狀況進行「資本」的拼殺,股市裡的一點小小的波動,在股指期市裡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動盪,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趨勢將要轉變的「意象」,不過,也僅僅只是一種意象而矣,並不是真的會「轉變」,但正是這種「多變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稜兩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測」的韻味,或者是「魔咒」,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的一種情況,再用一句話來概括,股市是經濟發展狀況的「展現」,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資本「博弈」的「展現」,是不管經濟發展好與壞,都可以「生財」的「道具」,哪怕經濟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縮水兩倍,所有的股票投資者都成為「輸家」,而在股指期貨市場里,只要你「買對了方向」,那麼,你還可以成為「贏家」,這便是股市與股指期市的實質區別之所在。這里似乎只是一句話,當然,這一段話也只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明確了「實質」的所指到底是什麼,隱約中,我用了一個很意思的詞,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資,但股指期貨則只能是「博弈」,請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貨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股指期貨是股市的一種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貨到底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大部分的人們卻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國、在股指期市推出剛好一年的現階段,是這樣的,當然,當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們越來越多時,逐漸地,「問題」可能會不再成為問題,不過,現在仍然是一個值得大家「搞清」的問題。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勢決定於股市,因為,股指期市自己是沒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於股市,但是,由於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參與者都是真正的大老闆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貨的標的對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開盤早於股市,收盤晚於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勢有提前股市「進程」的情況,因而,有引領股市短期走勢的「態勢」,特別是大盤風向處於或臨近變盤的階段,更顯出股指期市的這種「引領」效應。股指期市加劇了股市上下波動的「幅度」,延長了「即定趨勢」的「波長」,因而形成單日內上下震盪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勢上推高上漲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長盤整及漲跌周期時間的特徵,使股市呈現出與未推出股指期貨前「不太一致的走勢特徵」,比如,按經驗或者相關股市「法則」,本該漲到位了的,出現「漲後再漲」的情況,本該跌到位了的,出現「跌後再跌」的情況,而盤整周期的延長,更是表現得相當明顯,使一個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用一句股市行話來說,就是「助漲助跌」,但我理解的這種「股指期貨現象」,卻不僅止於助漲助跌。第三,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帶給了股市哪些重要影響。2010年4月19日,我國正式推出股指期貨這一金融衍生品,伴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先後推出,它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愈趨成熟,向與國際運行了一兩百年的成熟市場接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國金融、證券業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貨是個新事物,從國家到個人投資者,都沒有成功運作的親身經驗,需要接受新形勢下新的洗禮,因而,市場主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便充分學習、利用國外成功經驗,對我國A股市場進行了一次「現形教育」,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那可謂是「血的教訓」,因為,2010年4月19日之後,隨著我國股指期貨的正式推出,便吹響了新一輪大跌、深跌、狂跌的號角,使人們來不及「閃躲」,便被一劍刺中了心臟,雖沒有到達「一劍鎖喉」的地步,但已然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了。這便是股指期貨從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於股市的「罪證」,當然,事後許多專家、學者仍然在研究這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聲音莫過於——此輪下跌的「罪魁禍首」其實並不是股指期貨,而是股市自身確實有下跌的需求,只不過,適逢股指期貨的推出,人們便把所有責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貨」的身上而已。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早在2010年初,國家便開始加大對房市、樓市炒作的「打壓」力度,先後發出多道「金牌令劍」,但是樓價、房價依然高企,股價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現了相當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先生的極力「做多」,讓許多人對未來、對股指期貨的推出,充滿了幻想,正是這種「市場大部分人充滿幻想」的理由,讓主力莊家找到了「冤大頭」,從而開啟新一輪「籌碼的兌換」,因此,現在可以明白,依據股市自身運行的「法則」,確實已到了「滿城盡戴黃金甲」、「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貨「惹的禍」。但在我們看來,這也並不能成為「股指期貨」推卸責任的充分理由,因為,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就算是被主力莊家利用,也改變不了「隨著股指期貨正式推出......便開啟了新一輪下跌之旅」的事實,因而,股指期貨對於此輪股市的走勢形成了「事實的影響」,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貨4月合約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現「期指交割日效應」,造成當日股市大跌。這又是股指期貨「反作用」於股市的「又一罪證」。2010年6月後,股指期貨「交割日效應」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作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歸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盤中,應當重視股指期貨作為影響股市短期走勢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別是股市風向有可能出現「轉變」之時,更要注重對股指期貨及滬深300指數走勢的關注。當然,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反作用也並不是全部都是負面的,前面說過,股指期貨具有助漲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盤見底後,開啟新一輪上漲走勢以來,在2010年底能到達3000點之上的高位,這裡面便應該給股指期貨也記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這幾個階段的較長時期的橫盤,也應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至於這個「一筆」,應當是「一筆功」還是「一筆過」,那就要因人而議了,因為,有些人在橫盤市中賺了錢,而有些人在橫盤市卻不賺錢、甚至虧了錢,但不管怎麼樣,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都應當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因為,有股指期貨推出之後,每一次的橫盤,都顯得那麼「矜持」,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層意思在其中的,這里不多說,我的意思就是,這些個助漲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貨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貨在推出之後給股市形成影響的一個「梗概」,當然,並不能完全涵蓋所有,只能是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了,內中更有豐富的「血肉」,仍有待於諸友體會!最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那便是——股指期貨是一款金融衍生產品,源於股市,卻與股市有著本質的區別,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對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別是對股市短期走勢,更具有「引領功效」! 備註: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談體會、共學習、促進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領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體會了,那我上面的話,便自然也是你的了!
㈨ 股指期貨停夜盤有什麼影響
這個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啊。因為你主要的還在這個價格反映在這個上面的啊
㈩ 股指期貨推出有什麼好處跟壞處
期貨沒有好壞只有方向。操作最可能的方向,錯了馬上止損。重點在止損,回股指期貨原則上來說就是答零和游戲。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稱零和游戲,與非零和博弈相對,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也可以說: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雙方都想盡一切辦法以實現「損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結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個社會的利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