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解!!東盟貿易區中廣西有利的區位因素
大力發展邊貿這是最大的有點 通過邊貿拉動廣西的經濟發展
政策因素:國家頒布《開發環北海經濟圈》 有政策支持
地理位置:廣西位於我國西南邊陲,毗鄰東南亞,利於發展對外邊貿
市場因素:靠近珠江三角洲 香港 澳門等經濟發達地區 市場廣闊
交通因素:省內交通便捷,鐵路 公路 航空 海運等交通運輸方式一應俱全對外有多條國際鐵路 公路 支持邊貿發展
其他因素:廣西人口比較多 經濟欠發達 換句話說廣西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地租低利於招商引資
B. 中國與東盟十國的關系,東盟十國為什麼要加中國廣西
中國-東盟博覽來會,是舉自辦場地固定在廣西南寧而已,並不是廣西單獨加入了東盟,對接方還是中國與東盟。
東盟十國就是東南亞十個小國家,成員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
(2)東盟是廣西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擴展閱讀: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在發布會上表示,本次博覽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主題,首次設立「一帶一路」專題展區,邀請沿線國家企業參展。
繼續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等舉辦國際產能合作系列活動,展示高鐵、有色、電力、通信等重點合作項目。
今年有組織的專業觀眾數量將超過10000人,經貿對接活動超過80場。首次設立智能製造裝備展區,集中展示無人機、智能機器人、3D列印、智能消費電子等,推動本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C. 東盟為什麼在廣西
1、最近東盟的省份有廣東、雲南、廣西、海南。廣東的經濟非常發達,而東盟國家的經濟其實蠻落後的,廣東與他們的合作其實不是很多。
2、海南是國家唯一的一個省份經濟特區,在政策上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如果再把東盟貿易區的許可權給他們,別的省份又有意見了。
3、雲南交通不是很便利,地處雲貴高原,最重要的是它不近海。
4、廣西雖然落後,但是是西部大開發省份,同時有屬於東部沿海省份,最重要的是近海。北海、防城港、欽州等城市近海,交通便利。據悉,北部灣海域的石油資源可以和波斯灣相媲美。
5、仔細分析,其實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最終的目的並不是在於發展經濟。為什麼這么說,首先,東盟各國經濟落後,和中國的貿易其實不是很頻繁。你想一想看,落後的國家在一起能很快搞出什麼經濟發展來?其次,與東盟各國的主要經濟貿易往來是越南(基本上越南佔了80%左右),而越南與廣西、中國交流頻繁。最關鍵的是,國家搞這個東盟貿易區主要是政治因素。其實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你想想看,與東盟各國搞好了關系,國際上的投票吖,或者別的什麼就會得到支持了。雖然咱們得不到發達國家的支持,要是拉攏了發展中國家,以後做事也方便嘛。這也是和中國為什麼老是捐款給非洲的貧困國家也是一個道理的,目的就是得到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世界局勢總是在變的,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壯大,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會受到重視的。原因還有很多的,只是不好說出來。以上只是個人的分析。
D. 東盟總部為什麼在南寧
因為南寧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且位於華南、西南與東盟三大經濟圈結合部,背靠國內廣闊腹地,面向東盟十國市場,同時具備了沿海、沿邊、沿江三大優勢,是中國與東盟國家間重要的溝通合作平台、交通物流樞紐和經貿來往橋梁。
(4)東盟是廣西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擴展閱讀
中國——東盟博覽會明年起有望在南寧舉辦,作為廣西和西部第一大港的防城港要將大港口的概念拿到明年的博覽會上,為博覽會發揮作用、做好服務。處於中國、東盟兩大市場結合部的防城港正在努力構築中國和東盟雙交流平台,構築服務大西南和東南亞的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將物流配送輻射到東盟各國。
每年在南寧市舉辦這個博覽會,將會吸引大量高級官員、大企業家來南寧考察投資、搞商品展銷、經貿洽談等,同時吸引大量外資,使大量資金、信息技術匯集廣西,進而讓廣西真正成為中國和東盟十國交往的重要門戶,給兩地的民間文化交流提供一個平台,從而給廣西帶來巨大商機。
E. 請問東盟對廣西的發展前景有何作用
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及九大論壇、第二屆泛北部灣合作論壇成功舉辦,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由共識走向實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經濟區開放開發生機勃勃,預計生產總值增長17%以上。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引進區外境內資金實際到位突破1000億元,增長74.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7.9%。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9.2%,其中出口增長42.3%。
行政體制改革積極推進,各級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和電子監察系統建立並運行。企業國有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累計完成改制708家。「鄉財縣管」改革范圍擴大到41個縣(市、區)。廣西北部灣銀行、鐵路投資集團、交通投資集團等投融資平台抓緊組建。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穩步推進,擴大差別電價實施范圍,合理制定水資源費收費標准。文化體制改革試點扎實開展。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進一步落實。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農村信用社、金融保險、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糧食流通、科技、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據南寧海關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突破20億美元,同比增長90.4%,其中進口7.4億美元,出口14.7億美元,分別增長42%和1.3倍,進出口增速排全國第4位。東盟已連續10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夥伴。邊境小額貿易仍為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方式,2008年上半年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達10.4億美元,增長90.3%,占同期廣西與東盟貿易的47%;一般貿易保持了去年以來強勁增長的態勢,上半年進出口10.2億美元,增長76.4%,占同期廣西與東盟貿易的45.7%;加工貿易進出口6817.7萬美元,增長1.1倍。今年上半年,廣西口岸自東盟國家進口水果23.2萬噸,同比增長2.1%,占同期全國進口東盟水果總量的28.7%,貨值7806.4萬美元,增長65.2%,進口量繼續居全國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廣西口岸進口東盟水果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越南仍為廣西口岸進口東盟水果最大貿易夥伴,進口量22.9萬噸,增長2.2%,占東盟水果進口總量的98.6%。二是私營企業為東盟水果進口主力軍,進口22.7萬噸,增長5%,占水果進口總量的97.4%。三是憑祥為最主要的進口口岸。自憑祥口岸進口東盟水果22.6萬噸,佔97.4%。四是西瓜占東盟水果半壁江山。廣西共進口西瓜11.7萬噸,占東盟水果進口總量的50.4%。龍眼、火龍果和香蕉進口量分別達6萬噸、2.7萬噸和1.5萬噸,分別增長39%、72.1%和1.2倍。
F. 中國東盟給廣西發展帶來了什麼
近年來,在雙邊睦鄰友好關系順利發展的基礎上,我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關系取得了新的進展。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東盟已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是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且雙邊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自1990年以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2003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歷史性的7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
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張曉欽說,自由貿易區通過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等措施,將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大的市場規模,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通過政府間的談判與協商,有利於建立更加開放、便利的投資機制,為企業之間開展合作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發展環境。因此,中國—東盟博覽會作為我國第一個以自由貿易區為依託的博覽會,是在中國和東盟雙邊關系不斷發展、經貿合作政策不斷出台、投資機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舉辦的,有政府的推動保障,有雙方的協定為引導,將會隨著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而不斷創新和發展。
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副局長鄭軍健認為,博覽會的特點是雙向的,有利於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博覽會不僅要擴大我國對東盟國家的出口,也將促進東盟對中國的出口;不僅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動國內企業到東盟投資辦廠,開展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同時也為東盟企業來華投資創造機會,提供便利。"
根據《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早期收獲"計劃,中國和東盟國家最遲在2004年初開始下調農產品的關稅,到2006年約600項農產品的關稅降為零。其中,中國和泰國已經從去年10月1日開始對蔬菜和水果的188項稅目產品實施了零關稅。
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創造的涵蓋中國與東盟兩個大市場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吸引著世界參展商和采購商的目光。記者10月初從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獲悉,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已經有2500餘家企業報名參展,申請使用展位已經超過4420個。參展范圍涉及機械設備、家用電器、電子信息、醫葯保健、汽車及摩托車、五金礦產、化工原料、輕工工藝、服裝紡織等11個行業200多種商品。
"泛珠三角"合作打造"加速器"
中國—東盟博覽會不僅為東盟各國搭建了經濟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將為我國新近啟動的最大區域經濟版塊——"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進入東盟各國開辟了一條捷徑。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曹伯純表示,泛珠三角經濟區位於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接合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及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對於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擴大泛珠三角經濟區合作,共享自由貿易區商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從地理和交通區位上看,廣西在"泛珠三角"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其東接廣東,水陸空三路前往廣州都十分便利;而中國西南出海大通道也已開通,連接了成都、重慶、貴陽、南寧等西部主要城市。目前廣西正在加緊修築經梧州至廣州、經百色至昆明的高速公路。
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貿易區中的物流樞紐的地位十分顯著。廣西是中國惟一一個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東南亞至南寧的各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00多公里,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出海口,也是距離東南亞最近的港口,東盟國家的商品可以從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區。
泛珠三角經濟區各地政府和企業普遍看好中國—東盟博覽會帶來的機遇。今年4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為團長的廣東黨政代表團對廣西進行了為期5天的考察。期間,兩廣企業在廣西南寧簽訂了總投資達486億元的100個項目合同。此舉標志著2003年7月由廣東率先倡導的泛珠三角經濟區建設獲得突破性進展,由過去的務虛階段步入實質性階段。
作為泛珠三角經濟區兩個重要成員——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表示願意推動兩地企業參與中國—東盟博覽會。今年6月上旬,廣西代表團赴香港、澳門推介中國—東盟博覽會。這是泛珠三角經濟區啟動後,區域內第一個到港澳考察的省區代表團。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表示願意在南寧建設香港、澳門商業街。
除粵港澳外的泛珠三角經濟區其他省區如何從中國—東盟博覽會受益?曹伯純指出,"服務東盟,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是廣西承辦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宗旨。廣西將為包括泛珠三角經濟區在內的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供服務的平台。廣西將充分發揮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與華南、西南各省區市進行大合作、大聯合,聯手共建區域大市場,聯手開發優勢資源,聯手推進產業對接,聯手盤活存量資產,聯手開拓東盟市場,最終促進泛珠三角經濟區與東盟經濟圈的對接互動,開創兩大經濟區聯合發展的新局面。
廣西跨越發展安裝"新引擎"
廣西大學商學院的范小俊教授認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定址南寧是廣西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證明。廣西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及巨大的發展潛力將吸引國內外的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該區域聚集,並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廣西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在第一個層面上表現出來的,就是直接拉動經濟增長。首當其沖的是投資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為了推動具有18億人口、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盛會,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相關配套建築設施、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通訊設施、環保設施等等。
其次是消費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將吸引人數眾多的海內外客源到廣西尋找商機、洽談合作、考察學習,強力刺激消費進而拉動廣西經濟的快速增長。
在第二個層面上表現出來的,就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會展業具有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為其服務的相關產業,如商業貿易業、建築業、傳媒業、旅遊業、餐飲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等都會因中國—東盟博覽會的籌辦召開而直接受益。
不僅如此,中國—東盟博覽會還將成為廣西各商家、各產業開拓視野的窗口,把握商機和感受競爭的教育過程,熟悉和運用國際慣例和先進經營管理方法的實踐平台。
在第三個層面上表現出來的,就是加速生產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寧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廣西所具有的發展大通道經濟的優勢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定址南寧所帶來的利好因素,將大大提升廣西整合全區生產要素的速度。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在市場機製作用下日益向以南寧為中心的區域發展、聚集,其輻射效應也隨之增強,由此帶動周邊城市乃至周邊省區的共同發展。
與此同時,國內外眾多企業也將前所未有地關注和聚集廣西。廣西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通道優勢、政策優勢和發展潛力等將吸引這些企業落戶廣西、投資廣西。事實上一些有先見的大企業、知名企業早已開始行動,到廣西投資建廠、設立辦事處或與廣西的企業合作發展。今年以來,美國鋁業公司、沃爾瑪、時代華納和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團、馬來西亞百盛等一大批世界著名企業紛紛前來廣西投資。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由中國—東盟博覽會帶來的巨大輻射效應將在八桂大地充分顯現出來。 (完)
零關稅政策帶來中國和東南亞果蔬貿易繁榮
榴槤、芒果、火龍果、山竹、龍眼……這些從毗鄰廣西的泰國、越南等國進口的水果,近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南寧街頭巷尾的水果零售攤。11月3日開幕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期間,南寧市街頭隨處可見的東盟國家特產,更從心理上拉近了人們對東盟的距離。
2003年10月1日,中國與泰國之間取消了188項水果和蔬菜產品的關稅,媒體稱之為「用農產品輕輕推開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第一扇大門」。這扇大門很快就變得有些擁擠,到2004年第一季度,中泰兩國水果蔬菜貿易額已達1.14億美元,其中進口9963.2萬美元,其中水果3022萬美元,蔬菜6941.2萬美元,同比增長分別接近和超過150%;出口1389.1萬美元。
如此快速的增長,得益於中國東盟之間果蔬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中國荔枝之鄉」廣西欽州市農業專家黃德健說,東南亞出產的榴槤、山竹、紅毛丹等熱帶水果僅在中國少數地區能種植,而中國北方地區的蘋果、鴨梨、葡萄、哈密瓜、馬鈴薯、洋蔥等農產品則是東南亞缺乏的,互通有無成為必然;而雙方都出產的龍眼、香蕉、荔枝、西紅柿等果蔬的上市時間存在季節性差異,「農產品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決定了擴大雙邊貿易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越南最大的水果進出口企業果菜農產總公司負責人范克炯先生說:「越南人很喜歡中國出產的溫帶水果,與過去不同的是,他們對水果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次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北方水果琳琅滿目,顯示出客商打入東盟市場的強烈慾望。新疆亞鑫國際經貿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許洪敏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生產的番茄醬專供出口,此次參展就是為了打開東盟市場。中國和東盟大部分國家都屬於農業國。一些人士指出,與水果相比,中國蔬菜的優勢更為突出,如果說中國是東盟熱帶水果的巨大消費市場,那麼東盟對中國蔬菜的需求市場則潛力無窮。廣西憑祥市商務局官員麥建軍說:「『早期收獲』計劃使中國各農業主產區面臨著調整果蔬種植戰略、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把握東盟商機的挑戰。」農產品成為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亮點,在專門設立的農產品展廳里,展示著品種繁多的各種瓜果菜蔬。在開幕後第一天,中國農墾系統與東盟簽訂了23個合作項目,包括異地合作興建種植、加工項目,表明貿易對投資的推動,涉及金額達165億元。(完)
G. 為什麼要把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放在南寧.還有東盟其他國家的總領事館設在南寧.南寧不是傳銷遍地嗎
優越的地理位置。南寧作為祖國南端城市,相比其他省會城市,他更靠近東盟十國。換句話說,南寧和東盟十國的關系更加密切。
這里有許多東盟國家貿易口,來往著彼此的商品。而且從南寧出發,相比中國其他城市到達東盟十國,時間會更短。
中國西部的大部分省區屬於內陸地區,而廣西正好處於我國西部地區與東南亞地區的結合部,又是西部唯一的既有出海口又與東南亞國家相鄰的省區。
並且已經形成了與東盟國家聯系的海陸空交通網路。
近年來,南寧也連續主辦或承辦了多次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大型活動,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高層論壇、
亞洲博鰲旅遊論壇、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學生用品交易會、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及一系列的專業性會展活動,都取得了成功,積累了主辦大型國際會展的豐富經驗。
因此,中國和東盟各國領袖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將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博覽會的會館設在位於南寧市民族大道東段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它是南寧市的標志性建築,由德國GMP設計公司和廣西綜合設計院聯合設計。
構思巧妙,充分利用地形地勢,依山就勢而建,顯得宏偉壯觀,氣勢磅礴,特別是以南寧市市花為寓意的高達98米的朱槿花造型的建築,其精湛的建築藝術風格,讓人過目不忘。
(7)東盟是廣西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擴展閱讀
廣西南寧市是廣西的省會首府,是文化、政治、教育、經濟為最為集中的重要城市。又是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東盟各國將領事館設在南寧,將進一步增加雙方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從2006年至2016年,廣西與東盟的貿易額從109.8億元增加到1835億元,年均增長37.2%,10年實現翻4番。東盟已連續15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夥伴。
2017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1893.9億元人民幣,廣西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最活躍、平台機制最完善、發展潛力最大的先行區之一。
在與東盟的合作中,廣西展現出其它省份無法比肩的地緣優勢。南瀕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毗鄰,擁有1595公里的海岸線和637公里邊界線,珠江水系貫穿全區。
集沿海、沿江、沿邊於一體,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所以上有著巨大的便利性。
自從2004年南寧成為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之後,南寧這座宜商宜居的城市吸引了很多人才前來創業。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於是傳銷這個能吸血於無形的猛獸也跟著進入了南寧。從最早的金湖廣場那五頭大象、再到所謂的1040工程。
到現在的所謂「網路創業」。洗腦方式簡直無孔不入。曾經在南寧市裡就有一群群的「投資客」在南寧的景點內「聽課」。大沙田、良慶、仙葫這些南寧新開發的社區。成為了傳銷的重災區。
他們不擾民,不與當地人產生聯系。每天大門一關外人很難知道裡面究竟在干什麼。直到警方突擊搜查之後才知道這屋裡住著那麼多的人。
從目前查獲的所有與傳銷相關聯的案件來看。沒有一個本地人參與其中。南寧人都是要雙手獲得幸福。哪怕人家只是用雙手幸運的中了彩票。所以身為南寧人被稱為「傳銷之城」感覺很冤枉。
並且南寧這些年也在嚴打傳銷組織。從零幾年一抓幾百人案值幾百上千萬的大團伙。經過南寧警方的嚴厲打擊,很多的傳銷組織已經在南寧被全殲。
H. 東盟對廣西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特別是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建,東南亞華人經濟的影響日益顯現。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約3000萬華人華僑中,居留在東盟各國的華人華僑佔70%以上,其經濟經濟總規模約有1.5萬億美元。有關專家認為,東南亞華人經濟目前正以世界市場為發展空間,以國際產業分工大趨勢為動力,日益拓展更為活躍的開放經濟體系,有力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東南亞地區的華僑華人的絕大多數已加入當地國籍,成為居住國公民,他們在融入當地社會的同時,與祖籍國交往密切,對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和推動居住國與我國的友好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南寧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首府城市,具有雙向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區位優勢。且南寧的東盟會展中心是永久性的,在每一年的博覽會上,南寧人也是東南亞商客帶來最新商品與資訊的第一受益者!正所為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由此可預知,南寧在未來,交通更為發達。交通的便利,有利於經貿,人才流動,房地產升值等,奠定了其成為中國西部城市中極具竟爭力的頭牌,成為西南通道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西南商業,教育,科技等資訊傳播與交流的中心。
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是廣西走上國際經濟舞台的一個序幕,因此,廣西應把舉辦南博會看成是一次重大機遇。
如何抓住這個歷史機遇,高起點、高水準地辦好南博會,以此推動廣西新一輪發展。
南博會不但能促進廣西—批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給廣西帶來強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而且能促進我區產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推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年一度的南博會將使南寧加速成為—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廣西和東盟以及世界其它國家、地區的企業家、投資商打造貿易、投資合作、研討對話、文化交流的平台,為東盟國家企業進入廣西和廣西企業「走出去」架起橋梁,促進雙方商品和服務的雙向流動,使雙方企業共同分享貿易自由化帶來的機遇和利益」。
南博會逼著我們必須把主導產業的科技創新、新成果轉化、標准化水平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把整個產業水平包括會展業的整體水平都提高升級。
在進軍東盟的征程中,廣西所處的地理區位優勢只是潛在的優勢,目前受到有來自國內和國際的競爭。雲南憑借瀾滄江———湄公河這條「黃金水道」也有意成為進軍東盟的「橋頭堡」;廣東雖然與東盟的地緣優勢不是很強,但其擁有湛江等優良港口,擁有—整套與國際接軌的進出口貿易機制,擁有—大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群。此外,而同樣處於東亞經濟中心位置的越南,率先建立了新清自貿區,實行了相當於自由貿易區的投資和稅收優惠政策。時不我待,廣西應及早應對,迎接這一挑戰的到來,政府必須大力培養自己的品牌,從而形成自己區域發展的一種影響力。南博會的市場化運作實質就是政府經營品牌,要想在國內外激烈競爭的會展業中脫穎而出,長久不衰,就必須在打造強勢上下功夫。—是要在大力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加強與有關科研機構和經營企業的交流和合作,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不斷提高主導產業的科技含量。二是要搞強強聯合,借力造勢,在招展招商工作中積極爭取國內外高科技企業以及名牌會展企業參與,藉助國際知名品牌提高南博會的檔次和知名度。
—個城市像企業一樣是需要經營的。
南寧要想成為現代物流中心樞紐,必須緊緊圍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的新趨勢,在規劃理念、內容、方向、政策、機制和法治等方面求真務實。國際上物流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無不伴隨著製造業和商業的繁榮,沒有製造業作支撐,貿易、物流也會成為無源之水,南寧要想獲得超常規發展,必須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穩定均勢產業,淘汰劣勢產業。對於前來轉化成果的企業,給予優惠的政策,提供最好的條件,構建中國西部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政策服務「特區」,加速產業經濟向高附加值的製造產業轉移,把南寧打造成「世界級製造中心」。
加快城市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政府對此應有超前的目光與規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際競爭的基本單位既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大城市圈。作為大南寧都市圈裡區位優勢最明顯的北部灣地區是廣西發展戰略的主要方向,應積極經營和營造「欽州灣—北部灣發展系統」,吸引東盟和廣東、海南、港澳台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到桂東南和環北部灣地區投資,使「臨港經濟」成為我區招商引資的大熱門,把桂東南地區建設成為「南海發展系統」在北部灣的物流港和物流區。
建立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社會體系。
答案補充 那麼多人要寫?
I. 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什麼在廣西
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指我們和東南亞11國家組成的亞洲最大貿易區。
南寧是每年東盟博覽會舉辦的「永久城市」
為什麼是廣西呢?
1.廣西本身的地理位置,與東南亞緊鄰,並與越南接壤。還靠海
2、廣西本身就是欠發達地區,黨中央也希望通過此次機遇,大力發展廣西。
3、以南寧為中心,防城港、欽州、北海為主要城市,並輻射崇左市
防、欽、北都是沿海城市,有很大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設在廣西,而不是雲南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還有什麼這方面的問題,可以發信息過來,
我是學這方面的,(*^__^*) 嘻嘻……
J. 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物流樞紐。
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物流樞紐地位也十分顯著。廣西是中國惟一一個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廣西有637公里的邊境線、1595公里的海岸線,在中越邊境一線;
廣西擁有12個邊境口岸和25個邊貿互市點,其中友誼關、憑祥、東興、龍邦、水口為國家一類口岸。
東南亞至南寧的各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00多公里,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出海口,也是距離東南亞最近的港口,東盟國家的商品可以從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區。
2003年,廣西與越南貿易進出口總額6·66億美元,佔中國對越南進出口總額的14·4%,占廣西外貿總額的21%。廣西在對越經貿合作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程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10)東盟是廣西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擴展閱讀:
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廣西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直接拉動經濟增長。
首當其沖的是投資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為了推動具有18億人口、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盛會,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相關配套建築設施、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通訊設施、環保設施等等;
其次是消費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將吸引人數眾多的海內外客源到廣西尋找商機、洽談合作、考察學習,強力刺激消費進而拉動廣西經濟的快速增長。
2、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中國─東盟博覽會還將成為廣西各商家、各產業開拓視野的窗口,把握商機和感受競爭的教育過程,熟悉和運用國際慣例和先進經營管理方法的實踐平台。
3、加速生產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寧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
廣西所具有的發展大通道經濟的優勢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定址南寧所帶來的利好因素,將大大提升廣西整合全區生產要素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