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文簡寫MBO是指什麼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購」的縮寫。經濟學者給MBO的定義是,目標公司的管理者與經理層利用所融資本對公司股份的購買,以實現對公司所有權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的改變,實現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經營者合一的身份主導重組公司,進而獲得產權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由於管理層收購在激勵內部人員積極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狀況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而它成為20世紀70-80年代流行於歐美國家的一種企業收購方式。對中國企業而言,MBO最大的魅力在於能理清企業產權,實現所有者回歸,建立企業的長期激勵機制,這是中國MBO最具鮮明的特色。
從目前來看,國內進行MBO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解決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問題,促進國企產權體制改革;二是解決民營企業帶「紅帽子」的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企業向真正的所有者「回歸」,恢復民營企業的產權真實面目,從而為民營企業的長遠發展掃除產權障礙:三是幫助國有資本從非競爭性行業中逐步退出;四是激勵和約束企業經營者的管理,減少代理成本。由此可見,MBO被賦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從國內外的MBO實踐中可以看出,MBO並非適合所有的企業。實施MBO的企業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企業要有一定的管理效率空間;其次,企業處於競爭性較強的行業,如家電和一些成長性較好的高科技企業;第三點是企業要有優秀的管理層團隊,這也是MBO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MBO的內涵
管理層收購MBO在證券市場發達的國家曾經風靡一時,在國外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在中國,MBO近些年才開始試行並逐步興起。由於MBO在明確產權、強化激勵等方面可以對企業管理、尤其是對管理者產生積極作用,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准備著手實施MBO,我國更有專家將2003年定為MBO年。目前,我國已有宇通客車、粵美的、深圳方大、佛塑股份等上市公司試行了MBO方案。
MBO在西方發起的動因主要是解決經理人代理成本等問題,意在解決公司的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及企業的資產結構。而我國的產權制度不同於西方的產權制度,這就決定了中國MBO的動因和特點決然不同於西方。同時,MBO在西方的興起也是因為可以綜合應用各種完善的融資工具的結果,而我國證券市場目前還缺乏有效的融資工具,因此在中國現階段的MBO操作與國外的MBO操作必然有著明顯不同的特點。本文試圖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分析MBO理論及其操作實踐,力圖詮釋我國本土化的MBO方案,希望對MBO感興趣的企業能夠從中獲益。
管理層收購,又稱「經營層融資收購」,國內一般譯為管理者收購、管理層收購或管理層融資收購,即為管理層利用杠桿融資對目標企業進行收購,具體來說是指目標公司的管理者或經營層利用借貸所融資本或股權交易收購本公司的股份的行為,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進而達到重組本公司目的、並獲取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傳統並購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並購方式,是企業重視人力資本提升管理價值的一種激勵模式。通過收購,企業的經營者變成了企業的所有者,完成由單純的企業管理者到企業主人的轉變。MBO的實行,意味著對管理作為一種資源價值的承認。通常,上市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出資成立職工持股會或上市公司管理層出資成立新的公司作為收購主體,一次性或多次通過其授讓原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國有股份,從而直接或間接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MBO通過設計管理層既是企業所有者又是企業經營者的特殊身份,希望企業在管理層的自我激勵機制,以及在高負債的外部約束下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說,MBO最重要的目標是「做大蛋糕」,管理層在「蛋糕」的增量中利用融資杠桿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給MBO融資的一方也在增量「蛋糕」中獲得高額回報。
管理層收購的基本出發點是解決企業內部激勵機制問題,降低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託代理成本。解決內部激勵、降低委託代理成本的方式有許多種,而MBO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一直在探索解決國有股減持的方法,MBO在我國是近兩年出現的新生事物。直觀來看,在目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內部激勵不足和扭曲的情況下,管理層收購不可避免地成為解決我國國有企業激勵不足的一種選擇。在我國國民經濟改革的大環境下,可能會更有成效。
根據被收購公司不同的資產結構、經營層的收購意願,以及被收購公司原股東的轉讓意願,MBO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a.經營層收購股東的公司
b.經營層收購母公司下屬的子公司
c.經營層收購母公司下屬的業務部門
d.經營層收購母公司
什麼企業適用MBO
MBO作為一種嶄新的並購技術,並非適用於所有的企業類型。在實際應用中,企業需要綜合考慮自身的行業屬性、歷史沿革、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等因素,全面評估收購的可行性,以保證收購的順利進行和收購後企業的成功運作。
成功實施MBO的企業具有如下特徵:
1、競爭性行業。
實質而言,MBO是企業民營化的過程,也正基於此,對於具有壟斷性和資源性的行業,如電信、能源、交通,並不適用MBO,因為這些行業關系國計民生,關系著一個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命脈,不可能將其置於少數人的掌控制之下。相對的,競爭性行業更適於MBO的應用,因為其經營者與所有者合一的特性令代理成本降低、市場反應與決策速度加快,進而令企業更易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國有經濟必須進行戰略性的大調整,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有所不為」為相關企業的MBO提供了可能性。
2、大股東支持。
管理層收購所服務企業的股份,出讓方一般是企業原來的大股東,因此,大股東的支持成為MBO成功運作的前提,尤其涉及收購國有股份時,這種支持更顯關鍵。相對的,若管理層的收購行為未獲支持,將直接增加收購的成本,延緩收購進程,並對MBO後的企業經營造成陰影。
3、管理層對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在MBO實踐中,很少有管理層與第三方競價收購的現象,這多是因為出讓方已與管理層在事前達成默契,而這種默契的基礎是管理層多年來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企業在發展歷程中自然形成了「企業領袖」和「核心決策層」,而這一般也得到大股東(往往也是出讓方)和當地政府的認可。為保證企業經營的連續和穩定,在股權出讓時優先考慮管理層作為受讓方,而且在轉讓價格上也或多或少地體現了對管理層既往業績與貢獻的承認。
4、經營現金流穩定。
MBO作為一類杠桿收購,意味著管理層需要依靠借貸手段籌措收購所需的絕大部分資金,也就意味著MBO之後的較長時間內,管理層需要承擔較大的還本付息的壓力。這就要求MBO的標的企業或管理層能夠掌控的其他經濟資源,在整個還本付息的期間提供相對穩定的現金流量,以保障收購資金的順利償付。我們強調「經營」現金流,意指主營業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以盡量避免投融資業務中諸多不可控因素可能對資金償付產生的風險影響。
除上述內容,企業在評估自身MBO的可行性時,還需要考慮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壓力、財務杠桿的運作空間,以及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MBO的實施方案,個性化的方案與實施環節的細化對MBO的成功更為關鍵。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投資者用以證明其在公司的股東權利和投資入股份額、並據以獲得股利收入的有價證券。 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分享收益,也共擔投資風險。基金按交易方式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基金根據投資對象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型。 藍籌股/績優股:是指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的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稱為「績優股」。 權重股:就是總股本巨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他的股票總數占股票市場股票總數的比重很大,也就權重很大,他的漲跌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很大。紅籌股:因我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作紅色中國,所以香港和國際投資者就把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內地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指標股:是在股市起著聚集市場人氣,領導價格升漲的股票。指標股通常能受到數家大主力的關照,指標股股價一旦發動起來,往往會有一段堅挺而持續的升漲行情,因而在指標股起動初期及時購進,通常總能獲得一段較穩定的差價。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基金重倉股:一種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倉持有並占流通市值的20% 以上即為基金重倉股。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等概念支撐價格。題材股:是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這些題材可供炒作者(所謂莊家)借題發揮,可以引起市場跟風。加權股價平均數:又稱加權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 (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在 QFII 制度下,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QFII )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的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證券市場。QDII:是英文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認可本地機構投資者機制),是允許在資本帳項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內地投資者往海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K線圖:詳見網路知道。陽線與陰線:當天的收盤價大於當日的開盤價時我們稱其為陽線,當天的收盤價小於當日的開盤價時,稱其為陰線。反轉:股價朝原來趨勢的相反方向移動分為向上反轉和向下反轉。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利好:對股價上漲有利的消息或因素。買空:預計股價將上漲,因而買入股票,在實際交割前,再將買入的股票賣掉,實際交割時收取差價或補足差價的一種投機行為。賣空:預計股價將下跌,因而賣出股票,在發生實際交割前,將賣出股票如數補進,交割時,只結清差價的投機行為。長空:是對股價前景看壞,借來股票賣,或賣出股票期貨,等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買回的行為。長多:是對股價遠期看好,認為股價會長期不斷上漲,因而買進股票長期持有,等股價上漲相當長時間後再賣出,賺取差價收益的行為。補空:是空關買回以前賣出的股票的行為。托盤:指莊家(有大量資金操縱股市的人)把股價抬高。護盤:莊家為了保持股價穩定,而投入資金購買市場上拋售的股票,以保持股價相對穩定。牛市:指股市的上揚行情。熊市:指股市的下跌行情。ST股: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倉位:是指投資人實有投資資金和實際投資的比例。比如你有 10 萬用於投資,現用了 4 萬元買基金或股票,你的倉位是 40 %。如你全買了基金或股票,你就滿倉了。如你全部贖回基金賣出股票,你就空倉了。一般來說,平時倉位都應該保持在半倉 ( 一半股票,一半資金)狀態,以防不測。斬倉:一般來說是忍痛把賠了錢的股票賣掉。補倉:把以前賣掉的股票再買回來,或許是在某隻股票上再追買一些。平倉 :也是指賣股票,一般來說是指沒有賠或賠得不多的。凈資產收益率: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例如:稅後利潤為2億元,凈資產為15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就是13.33%。股票凈資產:公司總資本除以全部流通股數。股價中間的巨大漲跌是由供求關系造成的,靠多方面因數來分析,不僅是股民們的追捧,主要是主力資金的操作。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
Ⅲ 標的與標的物的區別
標的物是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商業買賣合同中的特定名詞,標的物指買賣合同中所指的物體或商品。舉例說明,在房屋租賃中,標的是房屋租賃關系,而標的物是所租賃的房屋。標的和標的物並不是永遠共存的,一個合同必須有標的,而不一定有標的物。在提供勞務的合同中,標的是當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而在勞務合同中,就沒有標的物。
定義
標的是指合同當事人之間存在的權利義務關系
標的物是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
商業買賣合同中會有的特定名詞,標的物指買賣合同中所指的物體或商品。舉例說明,在房屋租賃中,標的是房屋租賃關系,而標的物是所租賃的房屋。
標的和標的物並不是永遠共存的。
一個合同必須有標的,而不一定有標的物。
舉例說明,在提供勞務的合同中,標的是當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而在勞務合同中,就沒有標的物。
基本分類
標的物是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備條款。合
同標的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地有四類:一是有形財產,指導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有形物,如生產
資料與生活資料、貨幣和有價證券等;二是無形財產,指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不以實物形態存在
的智力成果。三是勞務,指不以有形財產體現其成果的勞動與服務,如運輸合同中的運輸行為,委託中的代理、行紀、
居間行為等;四是工作成果,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體現履約行文的有形物或者無形物。如承攬合同中由承攬方完成的工作成果,建設工程合同中由承包人完成的建設項目,技術開發合同中委託開發合同的研究開發人完成的研究開發工作等。
在法律的概念上標的與標的物的關系,事實上此二者是有區別的,只是很抽象罷了。例如買賣汽車,買賣契約的
標的是汽車的所有權,買賣契約的標的物是汽車。
標的物
也可以指有紀念性的東西。如各大學均有標的物。在台灣,台灣大學的標的物之一即紀念傅斯年校長在投資方面,
指的是特定的商品或是契約合同,或股票、債券、期貨、信託、土地、房產等概念。
特殊風景區的景點也可稱之為標的物。於競拍會場或網上拍賣等特殊物品也可稱之。
標的是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備條款。合同
標的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四類:一是有形財產,指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有形物,如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貨幣和有價證券等;二是無形財產,指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法律允許流通的不以實物形態存在的智力成果。三是勞務,指不以有形財產體現其成果的勞動與服務,如運輸合同中的運輸行為,委託中的代理、行紀、居間
行為等;四是工作成果,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的體現履約行為的有形物或無形物。
①靶子。
②目的。
例證:
近代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而實際,正如王安石《上人書》所說,『誠使巧且華,不必適用。誠使適用,亦不必巧且華。要之以適用為本。』」華巧並不算是修辭的唯一的標的。
③「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即經濟法主體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用於合同協議中,其英文翻譯為
subject
matter。
標的物是指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
舉例說明,在房屋租賃中,標的是房屋租賃關系,而標的物是所租賃的房屋。
標的和標的物並不是永遠共存的。一個合同必須有標的,而不一定有標的物。
舉例說明,在提供勞務的合同中,標的是當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而在勞務合同中,就沒有標的物
簡單的說法就是
訴訟標的,是指當事人爭議的要求人民法院通過審判予以解決的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或權利。訴訟標的與標的物不同。前者是指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後者是指當事人爭議的權利和義務所指的對象。
Ⅳ 幫忙翻譯成英語:投資成功的標准:成為巴菲特或找到巴菲特。謝謝。翻譯越簡單越好。
英譯文如下:
Investment success criteria: to be or find Buffett Buffett.
Ⅳ 求ETF和LOF的英文全稱
LOF,英文全稱是"ListedOpen-EndedFund",漢語稱為"上市型開放式基金"。也就是上市型開放式基金發行結束後,投資者既可以在指定網點申購與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在交易所買賣該基金。不過投資者如果是在指定網點申購的基金份額,想要上網拋出,須辦理一定的轉託管手續;同樣,如果是在交易所網上買進的基金份額,想要在指定網點贖回,也要辦理一定的轉託管手續。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經開通的基金場內申購贖回業務,在場內認購的LOF不需辦理轉託管手續,可直接拋出
LOF的主要特點:
[編輯本段]
主要特點有三:(1)上市開放式基金本質上仍是開放式基金,基金份額總額不固定,基金份額可以在基金合同約定的時間和場所申購、贖回。(2)上市開放式基金發售結合了銀行等代銷機構與深交所交易網路二者的銷售優勢。銀行等代銷機構網點仍沿用現行的營業櫃台銷售方式,深交所交易系統則採用通行的新股上網定價發行方式。(3)上市開放式基金獲准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後,投資者既可以選擇在銀行等代銷機構按當日收市的基金份額凈值申購、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選擇在深交所各會員證券營業部按撮合成交價買賣基金份額。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證券投資基金產品,交易手續與股票完全相同。ETF管理的資產是一攬子股票組合,這一組合中的股票種類與某一特定指數,如上證50指數,包涵的成份股票相同,每隻股票的數量與該指數的成份股構成比例一致,ETF交易價格取決於它擁有的一攬子股票的價值,即「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ETF是一種混合型的特殊基金,它克服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缺點,同時集兩者的優點於一身。研究表明,ETF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有助於吸引保險公司、QFII等機構和個人儲蓄進入股市,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而且能夠活躍二級市場交易,增加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Ⅵ 中金所期貨指數IF、IH、IC分別是什麼英文單詞的縮寫
IF:IndexFuture,表示滬深300股指期貨。
IH:I表示股指期貨,H是「滬」的拼音第一個字母,表版示上證50股指期貨。權
IC:I表示股指期貨,C是China的第一個字母,表示中證500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的主要作用:
1,規避投資風險
當投資者不看好股市,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在期貨上做空,鎖定股票的賬面盈利,從而不必將所持股票拋出,造成股市恐慌性下跌
2,套利
所謂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貨和現貨指數基差在交割日必然收斂歸零的原理,當期貨升水超過一定幅度時通過做空股指期貨並同時買入股指期貨標的指數成分股。
3,降低股市波動率
股指期貨可以降低股市的日均振幅和月線平均振幅,抑制股市非理性波動,比如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的五年裡滬深300指數日均振幅為2.51%月線平均振幅為14.9%,推出之後的五年裡日均振幅為1.95%月線平均振幅為10.7%。
4,豐富投資策略
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對沖工具,可以豐富不同的投資策略,改變目前股市交易策略一致性的現狀,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財富管理工具,以實現長期穩定的收益目標。
Ⅶ 請教幾個有關金融的專業術語英語怎麼說
利息歸本:把你的利息變成本金,你的錢在證券公司的資金帳戶上,每年要給你活期內利息,利息歸本容就是把利息給你成為你的本金,好像是三個月一次。
證券買入:就是買入股票、基金、期貨等。股票、基金、期貨等統稱證券。
證券賣出:把手中的股票、基金、期貨等在交易所出手。
證券轉銀行:就是把證券帳戶的錢轉到銀行卡上,現在好像都通著用。
銀行轉證券:從銀行帳戶里轉錢證券帳戶里,方便購買證券
Ⅷ QDIE的投資主體是哪些
QDIE的英文全稱,是Qualified Domestic Investment
Enterprise,意為合格境內投資企業。目前,中國未有法律文件對QDIE內涵作出明確定義,也未就QDIE制度出台任何全國性法規政策。
市場一般將其理解為:在人民幣資本項自由兌換尚未實現之時,符合條件投資管理機構經中國有關部門批准,面向境內投資者募集資金,對境外投資標的進行投資。
QDII:QDIE與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相似,但在主體資格和投資范圍兩個方面均有所突破。
QDII主要面向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機構和全國社保基金等特定機構,投資范圍一般被限定為境外證券投資,具有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QDIE投資范圍更廣,對境外投資的地域、品種、比例等均無特定限制,除了證券類投資標的,還可投資境外非上市公司股權、對沖基金及不動產等。
Ⅸ 請教:"投資方""項目方"標准英語怎麼說
投資方:investor, investor representitive
項目方: project executor
可能有錯,僅供參考。
Ⅹ 投資銀行一部的標准英文翻譯
回答和翻譯如下:
投資銀行一部的標准。
Standards for investment b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