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公司的股票在牛熊市中的表現以及如何走出低迷,和公司業績如何
跟李嘉誠學熊市生存之道
2008年11月14日 14:33 股票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 【列印】
投資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交易規則,基本面或者技術面都可以,只要是實踐至今勝率頗大即可。千萬不可人雲亦雲,從5500點開始就不斷有業內名人或經濟學家出來唱多,理由大多是估值優勢。當下依然如此,主流聲音無非談PE已經進入歷史最低區間,而忘記了PB尚有很大距離才能見到歷史底部,同時市場整體回暖和PE無直接關系,而是取決於經濟見底預期,何況明年整體盈利下降,PE就有走高的風險。所以無論是PE、PB或者其他指標投資者都要客觀看待,這些不是你們入市的唯一理由。
蕭條中什麼最安全?李嘉誠、李兆基可以告訴你,他們都經歷了四次大蕭條,知道只有低資產負債率和充裕的現金才能在蕭條中生存下來。最近的一期瑞銀投資報告中也寫到,現金為王,只有現金才可以為市值提供安全的保障。如果某些公司手持大量現金或者高流動性資產,在未來沒有大規模資產支出的情況下,其就為公司股票的市值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我們為何不學習這些大金融家大機構的生存之道呢?蕭條中什麼最安全?現金。熊市中你現金數量遠高於持股市值,未來牛市你資金增長當然快於,熊市重倉的人。做企業如此,投資更該如此,未來總是美好的,和你無關的美好卻是悲哀的。
㈡ 投機跟趨勢,投資看牛熊,期權是投機還是投資
期權是一種工具,在抄底和逃頂的時候都有較好的效果。(鷹眼期權)
㈢ 股票上的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1、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股票市場上買入者多於賣出者,股市行情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多頭市場股價變化的主要特徵是一連串的大漲小跌。
2、空頭市場(Bear Market)亦稱熊市,價格走低的市場。當部分投資人開始恐慌,紛紛賣出手中持股,保持空倉觀望。此時,空方在市場中是佔主導地位的,做多(看好後市)氛圍嚴重不足,一般就稱為空頭市場。證券市場上是指總體的運行趨勢是向下的,其間雖有反彈,但一波卻比一波低。在這樣的市道中,絕大多數人是虧損的,當然空頭市場中也不乏機會,但機會轉瞬即逝,不易捕捉,在空頭市場中的操作尤其困難。當然除股票外,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都可以進行做空來獲利,而且下跌的更快,獲利更快,做空才是王者操作。
㈣ 如何選擇長期投資的股票
一、公司有競爭優勢
有些投資者在選擇股票進行投資時,通常只關注股價的高低,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有競爭優勢的公司,往往具有超出行業同等水平的盈利能力。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也就意味著更大的獲利空間。
價值投資者但斌一直以來都是貴州茅台的忠實投資者,自2003年開始,如今已經持有貴州茅台十幾年的時間,在大盤經歷牛熊的大起大落時,貴州茅台卻保持著相對穩健的走勢,作為中國頂級白酒 的代表,其在市場的穩固地位,決定了其股票的吸引力及長期投資價值。
二、所處行業有發展前景
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前景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選擇長線投資的股票,所處行業要符合國情需要,符合政策支持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注政策動向,結合行情的發展和個股時機情況分析後,再進行選股。
三、選擇細分行業龍頭股
龍頭公司是一個行業里的標桿性企業,通常情況下,龍頭股具有先於板塊啟動,後於板塊回落的特性,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強。但一般行業龍頭股盤子都比較大,且受到大資金的關注,很難出現好的長線投資機會。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細分行業的龍頭股進行投資。
四、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
這兩個指標是判斷股價估值的硬性指標,通常是越小越好。市盈率低,則表示投資者可以用相對低的價格買入,但市盈率低通常也意味著市場對股票的預期低,所以要結合公司業績、未來收益等情況具體分析。市凈率越低,股票投資價值越高,這個指標對於重資產企業更具參考價值,但需注意的情況是,當公司出現資產折舊虧損的情況時,也可能使市凈率變低。
五、股東戶數
通常情況下,股東戶數減少,意味著人均持股量增加,股價後期上漲概率大;如果股東戶數明顯增加,則可能是主力在出貨,散戶開始接盤使得股東人數增加,或者是某隻股票價值被發現後的搶籌,這時已經沒有太多長線投資的價值。
六、在相對低位買入
並不是投資發展好的企業就一定會獲得好的回報,長線投資的前提是在一個相對低位的價格買入,只有相對低的成本才能保證一定的獲利空間,也才能讓投資者更有持股的耐心。
七、長期投資並不意味著長捂不動
在長線投資的過程中,投資者關心的是公司業績的增長以及股價的上漲,而只有堅定的投資理念以及足夠的耐心,才能獲得長線收益。但這並不以為這買入後就長捂不動,一旦股價走高,達到理想價位,或者公司基本面出現變化,就應該及時賣出,把握住收益,控制住風險
㈤ 投資的真諦
一,我是做投資的。而且正在向專業發展。
二,與你不同的是,我沒有把投資或投機分的那麼開,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到股市上證明哪種投資理念正確。股市上沒有政治家或道德家。只有贏家與輸家。從你的話語里我看出你還沒有得到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的正確理念,建議你多看看巴菲特的有關交易方法,據說他本人也與人合作出書了。中國人的價值投資,據我觀察,大多數都是在發現了幾只長期上漲的股票後就認為價值投資可以賺錢,盲目模仿別人的持有時間,而沒有明白其正確方法。往往都是在牛市後期公司利好滿天飛時開始在次高位買入被迫長期持有。
三,價值投資就是在股價低於其實際價值時,分批買入,而此時股價也許還會下跌,但價值投資者是高興的,因為還可以買入更多便宜籌碼。而且越跌越買,我要問你的一個問題是:你在買招商銀行,萬科A等是否有足夠的價值依據?而巴菲特買股時是有依據的。巴菲特絕不會在一個價格超過其價值時買入任何一個有價值的股票。當發現一個有價值股票時,他會耐心等待其價格低於價值時才開始買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相對於短線投機來說,不過是一個長期投機而已,說到這你也別怕,因為無論你做什麼投資,要想獲利,其本質是必須投資在機會上。
四,市場是否成熟,不一定就絕對的不能價值投資。美國安然公司也作過假賬,而且破產。令許多美國退休人員為求穩妥投資的養老金化為烏有。民主制度的的台灣也有大貪污犯陳水扁,天下烏鴉一般黑。
95%的人虧損還有人投機,這是人性使然。股價超過其凈資產十倍你不是還照樣買入投資嗎?只要你認為將來股價會更高你自然就會買,但這並非價值投資。價值成了口號而已。
五,十五年前買入萬科持有到現在的除非是萬科的固定股東。普通投資者憑什麼可以判斷那麼久的未來?順便說一下,萬科十五年漲了20-30倍,一是這十五年正趕上中國的改革開放。全國大興土木,房地產業自然興旺,而以後十五年你敢保證房地產會保持過去的發展速度嗎?如果進入衰退期將是可怕的,日本一衰退可就是接近二十年啊!二,它的上漲更多是靠股本的擴張。現在盤子這么大了,你認為還會擴張多少?
中國股神段永平在問巴菲特價值投資需要持有的期限時,巴菲特說是四年,而段永平自己的體會是三年。【註:段永平經典價值投資是在一美元之下買入網易股票,五十多美元拋出,還有個案例是買入美國一家股價五美元而凈資產高達五十美元的股票,明顯價格低於價值。後來該股漲到一百美元,段永平在八十美元左右拋出】。而你的萬科准備持有多久?30到40年?為什麼不持有一百年?
六,如何有信心長期持有有價值的股票是價值投資的難點所在,也是區分普通投資者和大師的分水嶺。即使如此,巴菲特持有中國石油也沒賣在最高點。
最後告訴你一句:段永平在問巴菲特是否做過短線時,巴菲特說:「我都七十多的人了,什麼沒做過啊。」其實巴菲特在小資金起步時也是做短線的,後來資金大了。做長線更能使收益最大化,而不是為了偏執的證明價值投資的正確。投資就是投資於機會!
最後引用一下毛偉人的話: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可以參看網易公司對段永平先生花費五百萬人民幣競標與巴菲特共進午餐一事的視頻專訪】
㈥ 牛熊證,牛證漲了就算賺了,熊證跌了就算賺了
都是漲了才賺,牛證是標的股票升時跟著升,跌時跟著跌,熊證相反,標的股票升時熊證跌,專標的股票跌時熊證屬升,認沽證也是這個原理,但認沽證由於時間價值和引申波幅等原因,未必能按設計的方向跟足,會有偏差,有時還會很大。牛熊證由於增設一條回收線,相對偏差是非常小的。 有興趣投資港股牛熊證可以找我開戶,香港連續十年最佳券商,國內券商控股子公司,開戶可投資全球十多個國家的股市,24小時交易的外盤期貨,現貨黃金外匯,最新推出美股中文交易平台和中文行情。
㈦ 請問投資市場牛熊兩動物的歷史起源是怎樣的
「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證券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
「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平衡市」,是指多頭和空頭力量大致相當,在一定時間內,證券價格在一定范圍內上下波動,呈現水平趨勢。一般相伴的成交量都逐漸縮小,直到突破。或稱箱體運行。
牛市、熊市、平衡市 是證券市場的三種趨勢。
牛市:成交量大,一路上揚,均線多頭排列,成交活躍;
熊市:成交量萎靡,股價一路下跌,均線空頭排列,成交萎靡。
說法:
說法一
就目前所有的資料來看,在1785年的英國,一本叫做《小街交易所指引》的書上,已經出現牛和熊這兩個名詞。但是,當時牛、熊的意義跟現在不同,當時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叫做小街交易所,簡稱小街。
從這本書作者的說法,可以看出200多年前牛跟熊的意義比現在明確多了。牛不是指希望股市上漲的人,而是等於今天靠保證金買進股票卻遭到虧損的人。
荷蘭的鬱金香交易所早在17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了保證金制度,但是1785年的倫敦,買股票似乎不用保證金,「牛」可以身無分文,就買進股票,希望在必須繳款前賣出獲利。根據當時的作法,一個人即使全部財產不到10英鎊,也可以在倫敦的證券交易所大買股票,例如,這個人可以在3月時購買價值4萬英鎊、在5月交割股款的股票,融資倍數高達四、五千倍。
這個人在結算前,可以想盡辦法,把自己買進的股票賣出去,解脫肩上超級沉重的負擔。如果整個市場牛群聚集,他就找不到接手的人,就會遭到重大虧損,因此在付款之前,他必須跑遍整個交易所,從一家號子逛到另一家號子,找人接手,他心中充滿希望和恐懼,表情陰晴不定,情緒低落、滿臉不高興、脾氣不好,跟牛的行為差不多,因此這種作手被人稱為「牛」。
在200多年前熊不只是抱持悲觀看法的作手,還是實際放空的人,也就是賣出一批股票或公債,同意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交出他實際上沒有的東西,因此他不斷的要找人,希望低價買進他未來必須交出來的證券,因此對所有不幸的新聞、壞消息、能夠壓低證券價格的謠言等等,他都會很高興,十足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因此,當時要分辨牛和熊很容易,表情沉重、憂郁的人一定是牛,不斷東張西望,拿壞消息嚇人的人一定是熊。牛希望股價上漲,熊希望股價下跌。後來的人可能因此把上漲的股市叫做牛市,下跌的股市叫做熊市。
說法二
據記載,這兩個股市術語出現於19世紀早期美國股市。首先出現的是熊,在1709年就有所記載,最早指因為預計股價會跌就賣掉將來才發行而現在還沒到手的股票,這樣就使得投機商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購入股票。這樣的投機商就被稱為牛皮批發商,源自片語 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慢慢的,這個片語就表示對於股價越來越不樂觀。 為了區分市場的升跌,他們把健步向前的牛作為漲升的象徵,寓意向上的趨勢不可阻擋.而把倔強好糾纏的熊作為下降的象徵,表示下跌結束的遙遙無期.牛市的用法出現於1714年,也是受到了熊市的影響而產生的。
說法三
因為牛是往上攻擊 (牛角往上頂),所以代表多頭市場,代表利多和股價往上走;熊是往下攻擊 (熊掌向下揮)代表空頭市場,代表利空和股價下跌。
說法四
牛發狂的時候是低著頭,角朝天一路狂奔,古代用牛氣沖天來形容這種陣勢.當大多數買家對股市看好而又有大量資金投入的情況下,那麼股市就會一路上揚,氣勢如虹,比如現在的行情.所以用牛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而熊走路總是慢騰騰的,而且還有長達幾個月的冬眠.當對股市出現太多利空消息時,如利率上調,大批買家看跌,大量資金抽出股市,這時股市就在一個水平線上上下波動,幾乎不上漲或上漲很慢,就像熊走路和冬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