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股直接受益
自貿區概念股表現火爆
近期,海西自貿區相關個股已經「小試牛刀」,廈門國貿7個交易日斬獲三漲停,累計漲幅超過60%;平潭發展10月下旬至今也有三個漲停,累計漲幅在50%以上。此外廈門港務、廈門空港、漳州發展等個股近兩周也錄得30%以上的上漲。由於市場預期天津自貿區或很快獲批,天津自貿區概念則從9月開始連續活躍,天津海運、天津港、津濱發展等近兩個月時間上漲均在60%附近。
自貿區對百姓有哪些貼身「利好」?
創造更多創業發展機會,公眾有望享更多優質服務,「特別在金融合作方面,與上海的自貿區不同,預計粵港澳自貿區的地域針對性更強,通過港澳將很多成熟的金融法律法規、管理經驗引進來,開放和先行先試的步子可以更大。這不僅能有助於解決很多居民在自貿區內自由兌換等需求,更有助於更多的企業和民間資金『走出去』。這方面粵港澳自貿區將可望扮演上海自貿區所不能替代的角色。」
此前不少消息都預計,粵港澳自貿區方案將包括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新區、珠海橫琴新區以及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據林江分析,這種格局對珠三角一體化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建設也將發揮較大的促進作用。「珠三角一體化,已經做得較多的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融合,而通過幾個平台共同建設粵港澳自貿區,將有利加快整個珠三角不同城市之間市場機制和體制創新的合作和整合。」
⑵ 上海自貿區怎樣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
2018年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今年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在華欲設合資券商。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海自貿區,一是因為上海有較為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為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方面有政策優惠和便利,三是具有包括海外背景人才在內的人才優勢。
據張紅透露,上海自貿區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
張紅表示,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新加坡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來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國際上的大型、知名金融機構,這些外資項目多是中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
⑶ 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給商業銀行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後,引發了金融改革的強專烈預期,金融機構屬都想搶先分食改革紅利。目前已有10家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以及花旗銀行、星展銀行)湧入自貿區。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上海自貿區建設無疑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商機。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商業銀行在決策是否進入、何時進入、如何進入、進入後如何運作管理之前,必須要對機遇和挑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否則會戰而不勝,甚至一敗塗地,殃及全行經營目標的實現。
⑷ 自貿區文化領域 金融政策有哪些
銀監會
1)支持1家台資銀行將法人總部設在前海的計劃;
2)支持深圳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起設立1家金融租賃公司;
3)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在前海設立專業子公司;
4)支持在CEPA框架下設立1家消費金融公司;
5)在尊重機構自身和屬地銀監局意願前提下,同意1家異地信託公司將注冊地遷至深圳前海。
6)支持深圳市擬設的民營銀行依託股東優勢,運用互聯網技術,探索商業可持續、經營有特色、風險可控制的銀行業務模式;
7)支持具有離岸業務資格的中資銀行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
8)研究考慮在前海增設監管派出機構;
9)對前海設立銀行分支機構提供綠色通道;
10)積極與深圳市加強交流與協調,探索建立銀行業改革創新研究合作機制。
銀監會同意在前海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支持現有的租賃公司在前海設立全資或控股的子公司;支持現有信託公司在前海落戶發展,也同意獲得離岸業務牌照的中資商業銀行在前海的分支機構自動取得離岸牌照、在前海開展離岸業務等。
保監會
1)深化落實中國保監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精神,進一步拓寬雙方合作領域,將支持前海開發開放和深化深港合作作為深圳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內容;
2)豐富和完善深圳保險市場體系,支持在前海設立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險公司等新型保險組織以及航運保險、責任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等專業保險機構。推動前海建設再保險中心,支持設立各類再保險機構及為保險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的專業機構;
3)支持深港保險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深港兩地保險市場在產品、服務、資金、人才等領域互聯互通的方式和途徑;
4)研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設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適當降低香港保險公司在前海設立機構和開展業務的准入要求,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支持更多保險機構利用香港市場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在境外設立機構並開展人民幣保險業務;
5)支持深圳保險機構開展保險資金運用創新,探索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和范圍(前海適用);
6)支持在前海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創新,鼓勵開展與互聯網金融特點相適應的保險產品、營銷、服務以及交易方式創新,培育互聯網保險新業態和新型要素交易平台;
7)支持符合條件的深圳保險機構試點開展短期出口信用險業務,為實體經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提供融資便利和風險保障(前海適用);
8)支持在前海探索保險監管創新,中國保監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建立更為緊密的監管聯動和保險改革創新研究長效合作機制。(前海商圈)
保監會同意在前海試行的金融創新政策有8條(《中國保監會關於深化深圳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前海開發開放的8條政策》),除第5條和第7條外,其餘6條僅針對前海。並同意前海開展保險「深港通」試點,從再保服務率先做起。
支持前海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探索試點跨境貸款,支持前海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支持設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並支持外資股權投資基金在前海創新發展;
支持前海試點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和要素交易平台;
支持境外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國際性或全國性管理總部、業務運營總部
證監會
證監會同意深交所在前海設立私募產品的跨境投融資平台,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內外機構和個人參與投資交易,允許境外的企業到該平台以債券、股權等方式進行融資。
證監會還同意,前海符合條件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探索開展面向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證券期貨業務,同時也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子公司在批準的額度內開展境外直接投資,如離岸不動產、股權、債權等。
此外,證監會支持前海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證券期貨機構在前海開展業務創新簡化審批流程,支持在前海設立專業證券公司、專注於開展私募市場的產品代銷等業務,支持前海作為資本市場監管創新試點的區域,積極探索監管體制機制創新。
⑸ 如何利用上海自貿區金融政策擴大資金來源渠道
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貿區是能夠實現利率市場、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對外開內放、金融產品的創新容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的開放式區域。
金融支持試驗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投資和貿易的具體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二是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使區內企業和個人更加靈活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四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
同時你可以到到海外自貿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比如加勒比自由貿易區屬於全球知名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沒有外匯管制,可以有匯出,允許外資100%所有權,無所得稅遺產稅等等,行業監管也比較寬松,可開展離岸銀行,保險,信託、基金業務,是不錯的金融業務地。
⑹ 關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500分相贈)
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機制
【作 者】洪銀興 劉志彪 [同作者作品]
【叢 書 名】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0重大項目研究成果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 年4月
【內容簡介】
經過20餘年的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浙江和上海)成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本書研究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競爭與合作、產業分工和競爭力、上市公司、城市化以及外資企業的投資戰略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突出了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模式和機制的描述與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結論,這對於該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乃至對於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書對於長江三角洲區域內外的企業和地方政府是不可多得的戰略分析的參考圖書。適合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員閱讀。
【目錄信息】
前言一體化的重要基石在於競爭機制的協調(代序)
第1章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一、引言
二、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特點
三、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四、結論與對策
第2章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競爭與合作
一、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二、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競爭態勢
三、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競爭與合作關系
四、結論與對策
第3章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發展:態勢、模式、機制
一、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基礎及其進程
二、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的現狀分析
三、新形勢下長江三角洲進一步開展區域合作的可能性
四、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目標設定
五、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設計
六、上海在新一輪區域合作與發展中的角色定位
第4章長江三角洲地區與其他地區經濟發展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