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項目投資方案怎麼寫
一、項目背景
根據現目前人們對生活的需求,需要快速、方便、味道好的進餐需求,如果在一個商圈中心開一個快餐店,給各個階層的白領人員、服務人員以及一些出遊的消費者提供快餐,會給人們一種方便、實惠、快捷的體驗。
(一)位置
將該快餐店的選址選擇在商圈的中心,旁邊有寫字樓和各種商場。
(二)風險分析
1、政策風險
國家對食品的要求,不能有添加劑等,都會對食品有影響。對此,應該按照國家的規定來執行,讓顧客吃得放心,自己經營也安心。
2、市場價格的風險
介於現目前的通貨膨脹的現象,導致經營成本增加,從而所獲得的利潤減少;人們對價格的接受能力,是不可能和市場價格同步;還有租金的變化,可能會有所提高,這些都會影響到經營所得到的利潤。
對此,可以考慮是否適當提高銷售價格,或者適當減少分量,不改變銷售的分數來減少成本,穩定利潤。
3、經營環境的風險
該快餐店所處位置在商圈的中心,如果有其他的商圈的成立,會導致人流量的分散,周邊的市場會出現萎縮。適當實施一些促銷活動,來吸引新老客戶前來消費。
4、經營的風險
用人不當,市場定位不當造成的風險,客戶消費的偏好變化,接受程度等都會使經營受到影響。
提出雙方均可以接受的報酬,並簽訂勞動合同來避免因用人不當而引起的損失;對於客戶的變化,需要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來改變銷售策略。
5、復制風險
快餐的可復制強,可能造成同行的競爭的學習。不但在用餐的食品飲料上改進,還需要提高服務的質量和環境等等,從而來從眾多的同行中能夠脫穎而出。
二、相關報表
(一)固定資產投資估算
1、裝修費用。
快餐店面積為35平方米,廚房區域為10平方米左右,另25平方米作為就餐區域。單位造價150元/平方米,則:裝修費用估算價值=1500*35=45000(元)
2、設備購置。
根據需要需購置一台櫃式空調,價格大概在3500元;安置五個就餐桌,大概需要300元/套;另需要購置各種烹飪用具及調料,需要18000元,則設備購置估算價值=3500+300*5+18000=23000(元)
3、安裝工程費用。
天然氣、自來水所需費用5000元。
4、預備費用估算。
在次僅對基本預備費用進行估算。根據本項目的特點,基本預備費用可取以上費用的3%計算。即:基本預備費用=(4500+5800+5000)*3%=459(元)
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
一裝修費用
基礎裝修 45,000.00
二設備購置
櫃式空調台1 3,500.00
就餐桌套5 1,500.00
烹調用具及調料 18,000.00
合計 23,000.00
三安裝工程費用
天然氣、自來水 5,000.00
四預備費用估算
基本預備費用 459.00
五合計 73,459.00
(二)收入預測
根據該店的所處地位在步行街中心,旁邊有一寫字樓和各種商場,可給白領、商場服務員和其他人員的提供所需的餐飲,預計早上有50人進餐,中午有200人進餐,晚上有150人進餐,根據早上每個人5元的費用,中午和晚上每個人10元的費用,可以得出每天的收入=50*5+200*10+150*10=3750(元),列表如下:
序號項目人數價格日收入月收入年收入
1早餐505250.00 7,500.00 90,000.00
2午餐200102,000.00 60,000.00 720,000.00
3晚餐150101,500.00 45,000.00 540,000.00
合計3,750.00 112,500.00 1,350,000.00
(三)總成本費用估算
根據本餐店的所處位置,人流量,就餐情況,國家規定的用工政策等,本快餐店的月成本費用為,年成本為,列表分析如下表:
總成本費用估算
序號項目月成本費用年成本費用
1直接成本 50,625.00 607,500.00
2工資及福利 14,300.00 319,200.00
3租金 19,740.00 236,880.00
4折舊費 383.33 4,600.00
5攤銷費 165.98 1,991.80
6其他費用 166.67 2,000.00
合計 85,380.98 1,172,171.80
總成本費用各項目分析如下:
1、工資及福利。
根據本店的經營情況,需要7個人,2名廚師,2名服務員,1名收銀員,2名雜工。
序號項目人數每月工資年工資
1廚師2 8,000.00 192,000.00
2服務員2 2,500.00 60,000.00
3收銀員1 2,000.00 24,000.00
4雜工2 1,800.00 43,200.00
合計 14,300.00 319,200.00
2、直接成本。
根據該店所處地位,人流量大小,估計在早上大概有50人左右,5元/人;中午大概200人。10元/人;晚上150人,10元/人,則收入為=50*5+200*10+150*10=3750(元)根據餐飲行業的歷史數據參考,直接成本大概為總收入的45%,則直接成本=3750*45%=1687.5(元)
3、租金。
租金分為租用餐具費用和場地租賃費用。
每天的餐具費用=560*0.8=448(元)
每月場地租賃費用=35*180=6300(元)
4、折舊費。
根據設備購置費用,按五年算計提折舊費=23000/5=4600(元)(不計殘值)
5、攤銷費。
攤銷費用=(32959-23000)/5=1991.8(元)
6、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包括清潔費用,治安費用,門前三包費用,物管費用等等。預計每月2000元。
(四)損益分析
根據投資收入和成本費用,可以得出
序號項目金額
1營業收入 1,350,000.00
2營業成本 607,500.00
3營業稅金及附加 76,950.00
4經營費用 564,671.80
5利潤總額 100,878.20
6所得稅 25,219.55
7凈利潤 75,658.65
(五)現金流量分析
按照一個季度為單位來計算現金流量,列表如下:
序號項目Q1Q2Q3Q4Q5
1現金流人337,500.00337,500.00337,500.00337,500.00
1.1營業收入337,500.00337,500.00337,500.00337,500.00
2現金流出93459.00316937.39316937.39316937.39316937.39
2.1建設投資73459.00
2.2流動資金20000.00
2.3經營成本291,395.00291,395.00291,395.00291,395.00
2.4營業稅金及附加19,237.5019,237.5019,237.5019,237.50
2.5所得稅6,304.896,304.896,304.896,304.89
3凈現金流量-93459.0020562.6120562.6120562.6120562.61
4累計凈現金流量-93459.00-72896.39-52333.78-31771.16-11208.55
5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93459.0026867.5026867.5026867.5026867.50
6所得稅前累計凈現金流量-93459.00-66591.50-39724.00-12856.5014011.00
三、盈虧平衡分析
以生產能力利用率(BEP)表示的盈虧平衡分析,
年固定總成本=總成本費用-直接成本=564671.8
年營業收入=1350000(元)
年可變成本=年直接成本=607500(元)
年營業稅金及附加=76950(元)
BEP=564671.8/(1350000-607500-76950)=85%
四、敏感性分析
變化率固定資產投資經營成本營業收入
115%16%10%35%
210%17%13%29%
35%18%15%23%
40%19%19%19%
5-5%20%23%15%
6-10%21%27%12%
7-15%22%32%9%
從上表可以看出,同樣變動率下,對方案凈現值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營業收入、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投資,即營業收入是最為敏感的因素。
五、結論
計算指標: 所得稅後所得稅前
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 19%27%
財務凈現值(FNPV)(ic=3%):93,979.73150,617.36
投資回收期(從建設期算起): 5.55 4.48
通過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可以看出此投資是可行的,從投資回收期可以看出在5.55個季度,即5.55*3=16.65個月收回投資,取得盈利。
拓展資料:
作用
項目投資計劃書一方面是為了獲得項目融資,另一方面,也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技術評價、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三個部分。技術評價主要是根據市場需求預測和原材料供應等生產條件的調查,確定產品方案和合理生產規模,根據項目的生產技術要求,對各種可能擬定的建設方案和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論證,從而確定項目在技術上的可行性。
經濟評價是項目評價的核心,分為企業經濟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企業經濟評價亦稱財務評價,它從企業角度出發,按照國內現行市場價格,計算出項目在財務上的獲利能力,以說明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
國民經濟評價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出發,按照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和社會折現率,計算項目的國民經濟效果,以說明項目在經濟上的可行性。社會評價是分析項目對國防、政治、文化、環境、生態、勞動就業、儲蓄等方面的影響和效果。
B. 怎樣選擇福利投資方案
有些企業盲目地開展「福利競賽」,力求提供與競爭對手相當或更高的福利水平,並為此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然而,這種福利水平往往既不能反映員工的選擇,也不符合企業的發展目標。福利並不只是一項運營成本那樣簡單,但很多管理人員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在許多企業中,都是由首席財務官下達每年的福利成本目標,再交由人力資源部門加以實施。最終,業務部門主管只會看到福利開支不斷增加,但看不到相應的回報。我們建議採用一種更為主動的方式:僱主應根據員工的選擇來定製自身的福利投資方案。一些領先的企業已經在實行這種模式。如今,企業在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之前,往往會使用先進的工具來進行市場調研。與此類似,企業也應該運用這些工具來定義員工這一「客戶」群體,再按照員工的需求定製福利待遇,並加以推行。如果將這種做法連續推行幾年,並根據投資回報(ROI)目標不斷加以調整,將有助於企業為知識型員工提供更高的報酬,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僱用大批一線工人而帶來的成本,從而實現日益重要的人才投資目標。視員工為客戶當企業可能調整福利政策的消息在員工里不脛而走時,員工往往會表現出擔憂和惶恐不安。企業應該像對待消費者那樣採取謹慎的態度,同時,採用市場調研的方法來了解員工隊伍並對其加以細分,再評估每一個細分群體對可能的福利變化的反應情況。企業在改進福利政策時,應該使用調研所揭示的員工重視的主題,對福利調整措施進行「品牌」立意。接下來,企業應利用不同的品牌主題有的放矢地去針對相關的員工群體,積極解決那些反對調整的員工所關心的問題,同時,強調受到其他群體歡迎的福利調整的各種好處。這些工作也應該像企業推出新產品時那樣,採取營銷宣傳的形式,著重強調政策調整中為員工所看重的各個方面。電子郵件、網站、印刷品信件以及公司新聞稿,均應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說明政策調整的性質、調整的理由依據以及調整所能帶來的改進。這些宣傳溝通的內容還應當直言不諱地指出某些員工群體反對的方面,同時列舉大多數員工所支持的積極方面,從而對政策調整加以綜合說明。此外,還應設立一條福利「熱線」,通過電話和網站,讓員工有機會提出問題並傾訴擔憂。這一重要的工具有助於企業實時獲得員工反饋,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效地加以解決。福利待遇不僅應對內推廣,對外也應當進行宣傳。對於那些在社區中較為活躍的公司,若福利政策調整處理得當,將有助於奠定或增強其作為首選僱主的地位。而處理不當,則可能觸怒當地的激進分子和立法機構。從投資回報看福利政策企業應將福利視為對員工的一種投資,其目的是激發員工隊伍的工作熱情,進而實現甚至超過企業的發展目標。那些按照這種方式定義福利,而不是將其視為一項運營成本的企業,將在吸引、激勵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方面獲得顯著的競爭優勢。為制定有效的福利戰略,需要首席執行官、企業高管甚至董事會共同確定福利開支的投資回報目標。這些目標因公司而異,但一般都包括員工的生產效率與福利、人才管理、社區認知、工會關系和成本等若干要素。從嚴格意義上說明福利投資與回報之間的因果關系並非易事,且通常無法做到:兩者之間牽扯到很多可變因素,而且回報遠遠滯後於支出。最近對僱主的一項調查表明,對福利的投資回報進行某種定量的評估,總比沒有評估好得多,而這正是大多數公司的現行標准所缺乏的。例如,這種指標和目標有助於企業評估其福利投資多年來的總體效果。員工滿意度可通過年度調查加以考量。同樣,管理層也可以制定生產效率和員工挽留方面的目標,前者如每位員工因健康狀況不佳而缺勤的天數,後者如重要員工團隊的更替比率等。與福利指標一樣,企業還得重新審定評測基準。例如,一家大型工業企業對評測基準的方法提高了成本,降低了工會員工的工資增長速度,降低了員工的滿意度和工作熱情,盡管該企業的福利水平實際高於市場的平均福利水平。在認識到問題所在後,企業高管為福利投資制定了更為清晰的目標:支持並獎勵效率。該企業的高管還與工會領導開展對話,指出企業的總體薪酬在利潤中所佔的比重比較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福利成本不斷攀升,工資水平將相應地降低。在此之前,工會領導並不明白這場零和游戲的特徵,也不清楚它與企業利潤水平的相關聯系。通過這些討論,工會更好地理解了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目標,更清楚地了解了工會成員的選擇偏好,並明白了以前的談判為何沒有給工會、工會會員和公司帶來最佳結果的原因。現在的福利政策綜合考慮了上述因素,使各方都獲益: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勞資關系,提高了生產效率。多年規劃利用前面這些有用的信息,企業可以為自身的福利政策制定清晰的目標,預測員工可能需要的福利項目,並為實施相關的戰略制定多年規劃。而與此相反,大多數企業都奉行逐年「攀比」的做法,使薪酬從較為靈活的工資,逐漸轉向靈活性較差的福利,結果是,僱主更難獎勵有突出表現的員工。鑒於吸引和留住頂級人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對上述問題應給予更多重視。具體的多年戰略應取決於公司的發展主次、財務狀況、勞資關系,以及公司在僱傭對象中的聲譽。鑒於醫療福利的公開注冊周期為一年,這種多年計劃一般為期三年,並逐年增大調整幅度。每年節省的資金通常會在第二年末全部實現。這種分階段的多年計劃之所以理想,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一家大型包裝物品公司即將引入一項福利計劃,讓員工在財務和決策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該公司意識到,這些變化可能會引起員工不滿,因為調查表明,員工都不願承擔風險,且對醫療保險知之甚少。因此,該公司決定分階段進行調整,以便員工有時間了解更多信息。此過程的第一階段只需要進行相對較小的調整,比如引入免賠條件更高但有財務激勵手段的醫保計劃,以提高吸引力。隨著員工逐漸習慣於自主做出醫療保險決策,該公司認為,應該可以推行更實質性的調整,比如推出健康保險儲蓄賬戶和醫療費用報銷賬戶。如今,人才已成為許多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福利則為吸引、激發和獎勵人才提供了大量尚未充分利用的機會。通過在人力資源部門採用新出現的最佳實踐,企業不僅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還能以更高的效率朝著自身的目標邁進。
C. 投資方案選擇的問題
研究期法就是通過研究分析,直接選取一個適當的計算期作為各個方案共同的計算期,計算各個方案在該計算期內的凈現值,以凈現值較大的為優。
等年值法就是按必要的投資報酬率,將投資項目的全部凈現金流量現值或凈現值換算為相當於整個計算期內每年平均發生的等額凈現金流量或等額凈回收額,即等年值就是項目的凈現金流量現值與年資本回收系數(即年金現值系數的倒數)的乘積。等年值法是指根據所有投資方案的等年值指標的大小來分析和評價方案的決策方法。
D. 投資方案
1.為兒子買房
2。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可以考慮各銀行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銀行同期利率要高,但多是五萬起點,不能提前終止。也可以購買國債.
3。買一點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單筆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投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同樣標的的指數基金就要選擇管理費、託管費低的。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
E. 如何選擇投資方案
我說了但沒有理由,你也不會相信呀。
F. 管理學:投資方案選擇。是哪一章內容
猴子fined選擇首先要考察考察好不好,如果合適的話,你再去選擇,那麼這一章是第二章的內容。
G. 兩個投資方案如何選擇
A方案:凈現值×5年期12%的年金現值系數-20=8.84萬元
現值指數=28.84/20=1.442
內含報酬率=28%+0.74%=28.74%
回收期=20萬/8萬=2.5年
B方案 凈現值=10/(1+12%)+9/(1+12%)+7.5/(1+12%)+7/(1+12%)+6/(1+12%)-20
=9.297萬
現值指數=29.297/20=1.46
內含報酬率=30%+1.55%=31.55%
回收期=2+1/7.5=2.13年
各項指標均顯示B方案優於A方案。
提問者是不是新華學院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