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成立企業慈善基金成立後有什麼好的運作模式
成立慈善基金,這需要專業的金融策劃公司和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做。
我先簡單專的給你說屬一下:
首先 你發起基金,作為出資人,鋪底資金有要求的,然後成立專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這支基金,既然是基金,當然應該有自己的基金投向,基金的組織形式無外法人組織和非法人組織,即公司制或者有限合夥,作為愛心事業基金,一方面做慈善,但同事為保證其正常運營,必要的運作費用也是應該事先計提的。
關於基金運作的策略、基金運用方式、投的方向,所投對象的審查,等等,那事情多了去了。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若真希望了解的更加清楚。可以細聊。
2. 從利潤分配中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等的比例是多少
除了法定盈餘公積,其餘都的比例都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發展需要經由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自行決定
1、法定盈餘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按照稅後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
2、任意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有企業自行確定沒有法定標准。
3、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才有的,計提依據是董事會的年度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八條 合營企業獲得的毛利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繳納合營企業所得稅後,扣除合營企業章程規定的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凈利潤根據合營各方注冊資本的比例進行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 第八十七條 合營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分配原則如下:
(一)提取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企業發展基金,提取比例由董事會確定。
(二)儲備基金除用於墊補合營企業虧損外,經審批機構批准也可以用於本企業增加資本,擴大生產。
(三)按本條(一)項規定提取三項基金後的可分配利潤,如董事會確定分配,應按照合營各方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3. 企業慈善行為將會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
據報道,2017年3月,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已獲表決通過,在原第九條規定的允許企業捐贈進行稅前扣除的基礎上,增加了允許結轉到以後三年扣除的條款,這意味著企業開展公益捐贈行為將享受到更大的稅收優惠。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助理黃真平指出,高校能給予捐贈者的「回報」形式並不多,常見的有捐贈人冠名建築、講席教授席位、獎學金,或者授予校董等榮譽職位。強烈的市場需求和供給的稀缺性也是導致企業大額捐贈流向一流高校的原因之一。
4. 一個公司出資成立一個基金會能獲利嗎
基金來能否獲利是要看公司的投自資運營、是一種間接
的證券投資方式。
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
保管,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
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和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可簡稱為封閉式基金,又稱為固定式證券投資基金,是指基金的預定數量發行完畢,在規定的時間(也稱「封閉期」)內基金資本規模不再增大或縮減的證券投資基金。從組合特點來說,它具有股權性、債權性和監督性等重要特點。
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可簡稱為開放式基金,又稱為變動式證券投資基金,是指基金證券數量從而基金資本可因發行新的基金證券或投資者贖回本金而變動的證券投資基金。從組合特點來說,它具有股權性、存款性和靈活性等重要特點。
所以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運作過程、既能從中獲利也會一敗塗地……
5. 公益基金會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公益基金會沒有全國性的,都是地方上的,盈利模式就是投資,甚至風險投資(股票證券},委託理財,購買國債。
6. 為什麼有的基金會分紅
有兩種基金一種封閉性不分紅還有開放性是分紅的
7. 企業慈善公益和員工利益股東利益可以協調嗎
近年 來,我 國 慈 善 捐 贈 事 業 發 展 迅 速,《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 2013年我國慈善捐贈總額989億元,其中企業捐贈約佔70%,企業是我國慈善捐贈的主要力量。然而,對於企業是否應該從事慈善活動,仍存在很多爭議。如2017年杭州的一家基金會公益活動如視頻所報道http://v.ku6.com/u/27137410這些參與企業的員工就頗有微詞。一種觀點認為企業慈善行為會造成企業資源濫 用,產 生 代 理 成 本,進 而 損 害 股 東 利益;另一種觀點認為企業慈善行為不僅會產生社會利益,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慈善行為對企業財務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面對爭議,研究專家試圖從利益相關者理論為捐贈行為尋找合法性的證據,該理論認為,企業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支持,並與之參與,企業慈善行為有助於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利益相關者關系,進而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與合作。然而,現有文獻大多從外部利益相關者視角研究慈善捐贈與企業績效之間的作用機制,如消費、公眾媒體系等很少關注企業慈善行為在建立和維持與內部利益相關者———員工關系方面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為員工往往被視為成本增加因素而不是利潤的創造者。
事實上,員工作為企業核心的利益相關者之一,他們的工作不僅決定著產品和服務質量,而且員工的工作態度直接影響到公司整體績效。特別對服務業企業而言,員工所提供的服務方式和呈現的服務水平是創造、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變數,其必然在企業慈善捐贈行為與經濟績效的轉化之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當前,已有一些文獻探討慈善捐贈對員工行為產生的影響。LEV 等認為,慈善捐贈行為對員工工作投入和離職傾向有顯著影響。WATKINS等研究發現,企業慈善捐贈能夠減少員工生理和心理壓力,提升員工滿意度。李祥進等、張振剛等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對員工滿意度、工作績效有重要影響,其中企業與員工的關系質量、組織承起著中介作用等。這些研究為慈善捐贈的員工反應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但許多研究缺乏從企業績效的角度實證驗證這種影響的經濟效果,以及這種影響的行業效應和邊界條件問題。
8. 公益基金會的盈利模式以及是否涉及股權
怎麼說復呢,第一個問,盈利模式有相同制的地方,中國法律法規規定,基金會可以依法實現增值保值,但即使是國外的基金會盈利模式也是不同的。
第二個,的確如此,當然可以通過捐贈來減少遺產稅,因為你捐贈後的起征點不同,交的稅就不同了,特別是那些在起征點附近的,比如你的個人所得稅繳納如果上了一個檔次,交得就很多了,企業的合理避稅也有這種方法。
又:比爾蓋茨情況不太一樣,畢竟他捐的錢遠遠超過了避稅所帶來的收益。
第三個,基金會是沒有股權的,但在國外基金會中存在以股權的形式捐贈,在中國這個問題還在探討,比如福耀玻璃的事情。
要明確的是,只要你捐出來的錢,就不是你的了,雖然可以影響其使用,但資金在一般情況下屬於基金會。
9.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社會公益,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深圳海王集團董事長張思民說,海王在深圳創業起家,20多年來,一路跟著深圳特區成長發展。慈善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企業一定能夠吸引到最好的人才,一定能夠凝聚廣大員工。
他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慈善義舉不但要做,還要加強宣傳,才能達到慈善公益的效果。在這一點上,應該為市民政局點個贊,沒有他們認真的付出、持續的推廣宣傳,那好的慈善行為就無法傳播開來。他建議市政府和各大企業總部加強溝通,深入研究討論,推進更多企業將總部和更多經濟資源配置在深圳,促進深圳的發展。
華南城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梁滿林在發言時表示,熱衷公益、奉獻社會既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他說:「當一個企業在做公益慈善事業的時候,除了被救助的人群得益,企業家自身也是得益者。一個企業或者一位企業家拿出一點點,捐出一部分,就能收獲很大,對個人、對公司、對社會都是很大的得益。」
(9)企業公益基金會扶持企業分紅擴展閱讀: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更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致力於通過提供卓越產品與服務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企業同樣關注通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彰顯其社會價值,這種不斷躍升的責任自律,正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社會期待著更多的責任榜樣,像他們一樣,展開有組織、常態化的公益善舉,以帶動更多的企業恪守責任本位,拓展履責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