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抄期貨的下場

抄期貨的下場

發布時間:2021-04-18 16:34:16

1. 為什麼大家都說做期貨賠錢。

交易這塊兒來說,大多數人的虧損是必然的,這一點無法改變。即便是期貨市場上有對沖風險一說,但這也只不過是轉移了風險,而不是消滅了風險。

畢竟這個市場不生產資本,它只是資本的搬運工,通過期貨這一工具,讓資金到它應該去的地方,這就是資本運作。

很多人說到這一點,總是覺得他們是賭的,運氣使然而已,自己虧錢是運氣不好。如果你堅持這么看,我不再多做反駁,下面的包括以後的什麼東西也不必看了,對於靠運氣為生的人來說,這些東西都是虛的。

對於認為有一定技巧和策略的來說,這些盈利的必然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在裡面,他們用這些方式和策略為自己贏得了投機市場的一席之地。

這些人裡面,有技術做的好的,每天賺個小錢,常年累積下來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有做基本面的,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跟蹤一個品種的趨勢,扛住壓力和虧損,最終贏得了大的行情。

(1)抄期貨的下場擴展閱讀:

交易特徵

雙向性

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在熊市中,股市會蕭條而期貨市場卻風光依舊,機會依然。)

費用低

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足交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2. 做期貨的下場,誰知道

參考和訊期貨上的一篇熱貼:
期貨你做的最慘時候是什麼樣子?
http://futures.bbs.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1888123&bid=6

3. 炒期貨虧了以後是不是血本無歸

那倒不是血本無歸
期貨現在都有風控存在
不會到爆倉那一步
08年到現在幾乎就沒出現過這情況了
做期貨有什麼問題均可咨詢

4. 炒期貨的悲慘下場

炒的好榮華富貴,炒的不好傾家盪產。一般的人都是後者

5. 有人炒期貨有從幾千炒到幾百萬的真實事件嗎

沒有。

期貨的本質是與他人簽訂一份遠期買賣貨物(或股指、外匯、利率)的合約,以達到保值或賺錢的目的。如果認為期貨價格會上漲,就做多(買開倉),漲起來(賣)平倉。如果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就做空(賣開倉),跌下去(買)平倉。

(5)抄期貨的下場擴展閱讀:

炒期貨應該注意的問題:

1、善用理財預算

不能把生活所需的資金作為資本,不要有得失的心理,不能過分緊張,不能沒有節制。如果投資者自己沒有約束,他們就不一定會用自己的流動資金作為期貨交易的資金,因為資金的壓力會誤導投資策略,增加交易風險,造成更大的錯誤。

2、善用免費模擬帳戶

期貨交易的新手要有耐心,一步一步地走,不要急於開立真實的交易賬戶,投資者可以先嘗試模擬賬戶的體驗,然後再開真實的交易賬戶。至於如何開戶,恆指圈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對期貨有更多的了解之後再做決定。

3、期貨交易不能只靠運氣和直覺

期貨交易中賭徒的心理是不可取的。這樣的獲利只會給你帶來短期的回報,從長遠來看,這將使你付出更多的代價。

4、利用止損單降低風險

一方面,止損減少了損失,另一方面,它也是盈利的,因為如果損失沒有及時停止,損失將更大。

5、量力而為

期貨投資者必須了解資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自不量力的操作,最終導致失敗。



6. 炒期貨的悲慘下場,我第一次炒期貨贏了20萬,接下來一直賠,請問什麼原因

炒期貨最忌盲目和賭性

一直賠,那就停下來
休息或是換個操作模式
第一次盈利20萬,估計是版重倉一直放著
但期貨權行情肯定是會變的
如果一直這么操作,到後面肯定是虧損出局
做期貨可以交流比較
現在螺紋鋼一手的費用也只要3塊7毛多
點開用戶名就可

7. 炒期貨怎麼炒 投資者講述炒期貨的悲慘下場

新手炒期貨,先要做好風險控制,降低杠桿,先生存下去。期貨走勢大多由供求基本面決定,入場點位可以參考技術分析指標

8. 炒期貨的人最終會有好結果嗎

我曾經2次投資期貨失敗.....
做這個投機生意生存的可能性百分之十,也就是說一個人掙其他九個人的錢。死亡的這九個人都是在一年內倒下的,所以一年是判定你能否在這個市場生存的尺度。即時活下來也要如履薄冰......
既然如此,仍然不能不說他是最具魅力的交易方式。
這是智者.忍者.博學者和善於檢討改正交易行為者的游戲。
最重要的是規則,即 遵守紀律!
以下文章,望有志投生期貨交易的朋友好好推敲:
一、股票市場能夠創造虛擬價值,因此大家可以一起賺錢,而期貨市場是一個耗散市場,賺的錢必定是他人賠的錢,而且還要交昂貴的手續費(每年需交所有資金的15%左右)來養活交易所和經紀公司。 通
行的說法是:凡有人賺到一元,必定有人虧三元,另外兩塊給了交易所和經紀公司。 統計的結論是:在期貨市場,以年計,九成的人虧錢,以三年計,九五成以上的人虧錢。 可以這樣說,期貨是一個表面賺錢容易、實際賺錢艱難的行業。 所以,凡執著於過高盈利者,對這一整體概貌,不可不察!
二. 經常會有人在短期內創造暴利,但無數事實證明,基本上都是曇花一現。創造暴利的操作一定蘊涵著致命的風險,其成敗皆源於此。所以評估盈利一定要以所冒風險為准繩。但絕大部分交易者卻會因急功浮躁、輕狂僥幸而對此喪失理智。關於暴利,我們必須要清晰地看到:動不動就以半倉或滿倉操作的人,如果用自己的錢,至少意味著三點: 1、無知者無畏; 2、缺乏起碼的責任感。 3、可能對交易喪失了耐心和信心;而如果用的是別人的錢,那還有一個道德問題:大潑他人美酒,貪澆胸中塊壘——發財夢。 試想一下,在行情的任何地方,總會有人拚命做多,總會有人拚命做空,還有人拚命做震盪。所以,在任何時段都會有人獲得暴利,於是市場上就充滿了:碰上死耗子的瞎貓在聒噪、在吹牛,一個接一個。滑稽的是:聒噪紅旗永不倒,吹牛主人車輪換。一直能吹下去的人,如果不是天下首富,就是天下厚臉皮冠軍。這一段話,可謂期貨十年浮華錄。
三.快速賺錢、自我實現或沉湎賭博是一般人投資期貨的心理動因。 賺錢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
通過自己的實戰和積累,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和大量的資金成本,且統計的通過率不超過1%; 很多人厭倦了現貨市場上復雜的人際關系,從而喜歡期貨市場的純粹,以為以聰明和任性的個人方式就能實現自我。而事實上要想在期貨市場成功,時時刻刻都需要用理性戰勝天性,最大限度地消滅自我,這種自己收拾自己的斗爭,要比和他人的斗爭,難得多!太多的人喜歡在這個市場表現自我,這可是賺錢之大忌!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做到較高的境界,都和絲毫的浪漫遐想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沉湎於賭博,天下第一高手也會必敗。凡有此好,千萬不要碰期貨。 期貨市場還有很多其他偏頗危險的想法和現象,比如:賺了錢還想賺更多,這叫貪婪。虧錢的時候急於趕本,這叫昏頭。 不相信最終贏錢的人非常罕見,或認為自己比99%以上的人特殊,或者隨便就發現了一個專家或高手,或者相信暴利者的水平和道德,或者相信可以隨便作假的帳單,等等,都叫天真。 胡里胡塗就止損,還認為自己止損很有道理,那叫恐懼。 以為不斷總結並糾正錯誤就能進步直到成功。且不說還有千百個錯誤等著您去犯,沒到一定境界,糾正錯誤只是瞎兜圈子而已。 最後總結一句:凡把期貨投資和任何慾望性的東西(如賺錢、自我及各種理由等)扯到一塊,那都叫胡扯。
四.期貨市場的初段是勤奮和技藝,中段是智慧和心態,高段是人性和道德。懂得洗盡雜念、心如
止水、克服所有人性的弱點才算拿到了盈利的入場券,而登堂入室還必須達到道德的圓滿。 絕大部分人
之所以賠錢,最根本上是沒有過好兩關:第一,不明白走勢選擇的基礎是與所有的人性相抗,只要你是人,在市場面前就會有問題;第二,沒有真正地了解自己,愛財自大,飛蛾撲火。這其實比英雄過美人關難得多,想一想所羅斯,功冠全球,卻一直掙扎在人性的煉獄中,精神壓制、心性分裂,把老婆和女兒都搞得受不了,主動兼免費地拋棄了他。 98%的人賠死在初段,1.9%的人拖死在中段,只有0.1%的人有幸進入高段。所以,沉湎於技藝是非常危險的,即便懂得控制心態也仍是前路漫漫。對此應當深思!有幸進入高段,只是盈利的起點,因為這僅僅意味著找對了方向,算是入門。接下來,如何有效地進行修煉和控制,才是高手過招的永恆課題。人性根植於基因,如能隨便揉搓,和尚修成佛陀豈不跟考大學一樣容易!
以上文章出自正大魏朝政.個人認為寫得不錯!

9. 炒期貨的人是90%以上的人都虧錢嗎

做什麼都要有技術,有知識,要不然就會虧的,

炒期貨的不一定有90%的虧損,有可能是一半一半,

10. 深度分析:為什麼炒期貨的結局只有輸

1、炒股票的結局,70%的人只有輸。 炒期貨的結局,95%以上的人只有輸。
2、這是人性的賭局,對於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正常人幾乎無法克服。
3、要克服貪婪與恐懼,你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來磨練。

閱讀全文

與抄期貨的下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黃金股 瀏覽:116
創業融資計劃書範文 瀏覽:162
兵團工融資 瀏覽:796
中影年年融資 瀏覽:642
股指期貨加1分手續費 瀏覽:224
ff獲得融資 瀏覽:651
購買外匯申請書 瀏覽:85
601258資金進出 瀏覽:50
國際貿易外匯風險 瀏覽:363
華夏基金有2018年度報告 瀏覽:235
上市再融資概念 瀏覽:542
08325股票 瀏覽:15
萬達融資歷史 瀏覽:596
江蘇省科技貸款 瀏覽:966
上市公司融資 瀏覽:273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