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閻焱成功史
閻焱——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CEO 。
作為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團隊的領頭人,閻焱曾給投資人帶來97%的年回報率,是2001年以來全世界投資回報最高的基金之一。
祖籍河北,1957年生於安徽。
1975年入安徽安慶潛山縣插隊三年。
1977年,閻焱考入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畢業後進了當時三機部下屬的合肥的一家工廠。
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費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
1986年,閻焱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獎學金,隻身赴美。
1990年底,圓滿結束普林斯頓學業的閻焱進入了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的大門,成了一名專事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
1992年底,加盟美國當時知名的「思想庫」「HUDSON INSTITUTE」,成為該機構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研究美國對北亞和中國的外交政策。
1994年底,加盟AIG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管在東北亞及大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
2001年,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及執行董事總經理
2004年至今,軟銀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夥人
投資偏好:
擁有廣大的消費者市場而又具有可擴展性服務的企業;消費電子行業;以晶元為代表的半導體業。
2005年來投資項目
銀河網路電台(1000萬美元) 2006-03 在線影音
58分類網(1000萬美元) 2006-02 互聯網
磊客網(1000萬美元) 2005-12 互聯網
再次投資世芯電子(33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元
投資士康(100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元
再次投資移數通(750萬美元) 2005-12 移動增值
浩天(1250萬美元) 2005-11 移動增值
太合傳媒(上千萬美元) 2005-10 傳媒娛樂
與GGV/Mobius/Bessemer共同投資博客網(900萬美元) 2005-09 互聯網
投資傑得微電子(1100萬美元) 2005-09 半導體晶元
與凱雷投資順馳(4500萬美元) 2005-08 互聯網
投資銘萬(1000萬美元) 2005-08 電子商務
歡樂傳媒(2000萬美元) 2005-07 娛樂傳媒
橡果國際(3500萬美元) 2005-01 電視購物
與華登投資青牛軟體(3150萬美元) 2005 通信軟體
263集團(1400萬美元) 2005 網路通信
投資ATA(1400萬美元) 2005 考試服務軟體
㈡ 軟銀和軟銀賽富的關系是什麼
軟銀集團在1981年由孫正義在日本創立並於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路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軟銀賽富由閻焱先生和其合夥人領導的賽富目前管理總規模近4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包括若干美元和人民幣基金,是亞洲最大的風險投資和成長期企業投資基金之一。賽富管理的資金來源於世界頂級投資人,包括歐美著名大學投資基金、公共養老基金、家族信託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人。
軟銀和軟銀賽富的關系:
1、簡單說就是,軟銀集團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軟銀中國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幫爸爸做中國投資戰略布局,賽富曾經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但是已經不認軟銀集團這個爸爸了,解除了父子關系。
2、最開始,軟銀賽富和軟銀中國都是軟銀集團的子公司。
3、軟銀中國和軟銀亞洲。軟銀中國成立於2000年,主要是軟銀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戰略投資布局,而軟銀亞洲,也叫軟銀賽富,成立於2001年,是軟銀和美國思科一起出錢做的,主要用於投資亞洲的企業。
4、但是現在軟銀賽富已經不再屬於軟銀集團了。為什麼呢?因為軟銀賽富的幾個中國董事想要投資決策權,所以他們就在第二期資金募集的時候單飛出來了,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也退出了賽富。
5、所以現在就是,軟銀集團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軟銀中國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幫爸爸做中國投資戰略布局,賽富曾經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但是已經不認軟銀集團這個爸爸了,解除了父子關系。
㈢ 小名片的投資人是誰
小名片八個月時間完成由北大創投、泰有資本、洪泰資本、基因資本、考拉資本的多輪融資,融資金額近 1億元。投資人是閻焱、俞敏洪、盛希泰、曹允東,孫陶然,都是業內知名一線投資人。
㈣ 閻焱的投資項目
銀河網路電台(1000萬美元) 2006-03 在線影音
58分類網(1000萬美元) 2006-02 互聯網
磊客網(1000萬美元) 2005-12 互聯網
再次投資世芯電子(33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元
投資士康(1000萬美元) 2005-12 半導體晶元
再次投資移數通(750萬美元) 2005-12 移動增值
浩天(1250萬美元) 2005-11 移動增值
太合傳媒(上千萬美元) 2005-10 傳媒娛樂
與GGV/Mobius/Bessemer共同投資博客網(900萬美元) 2005-09 互聯網
投資傑得微電子(1100萬美元) 2005-09 半導體晶元
與凱雷投資順馳(4500萬美元) 2005-08 互聯網
投資銘萬(1000萬美元) 2005-08 電子商務
歡樂傳媒(2000萬美元) 2005-07 娛樂傳媒
橡果國際(3500萬美元) 2005-01 電視購物
與華登投資青牛軟體(3150萬美元) 2005 通信軟體
263集團(1400萬美元) 2005 網路通信
投資ATA(1400萬美元) 2005 考試服務軟體
㈤ 閻焱的成功經驗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風險投資無疑是在沙子裡面找金子,這取決於風投家的個人實力。要做好這個伯樂,作為國內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家,閻焱的經歷能給立志成為風投人的創業者許多有益的啟發。
總結閻焱成功經驗,可以尋找到一系列的關鍵詞:早期投資、感覺、誠信、信心、膽量。這些關鍵詞,猶如一把把旺火,鍛煉出了閻炎這塊好鋼。
閻焱很少失手。原因之一是他與很多VC喜歡做項目早期投資不同,他主要投後期,80%以上是投資已經盈利的公司,只有10%投早期的。所以相對來講,當他投盈利公司本身的時候,那些不太成功的都已經被淘汰掉了。
投資早期有許多不可控因素,這是閻炎一般不投資項目早期的一個原因,但也取決於基金的規模。假如基金規模比較大的話,比如有6億多美元,那麼單個項目的投資規模就會要求比較大,否則,一個項目投一兩百萬美元,要投三四百個項目,沒辦法去管理。從軟銀巨大的基金規模出發,他們要求每個項目投資也要有相應的規模,要求不少於1000萬美元。而早期項目,資金需求大都不多,因而資金需求量較大的晚期項目就成了軟銀的首選。
曾經變換多重身份的生活履歷對閻焱後來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盡管商學院可以教給學生很多理論和案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能成為好的投資家。很多好的知識,是很難從課堂上教出來的。做學問做到高端的時候,只能靠天分去悟。很多時候是憑感覺對一個項目進行判斷,但是在這之前,要有很多理性的東西作基礎,比如建立財務模型,每一個字、每一種假設都要通過驗證。剛入行時,閻焱做得很累,那時計算機還沒普及,他是拿張大紙趴在地上用大格子畫模型,經過了很嚴格的訓練,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也正是因為經過了這樣的訓練,看問題才會很准。
㈥ 賽富投資基金-閻焱所提的耶魯大學資產配額相關理論書(波士堂上所講的),還有一本是巴菲特文集
《資產配置的藝術》
作者簡介:
戴維·M.達斯特是摩根·斯坦利個人投資者業務的執行董事與首席投資官,負責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制定,也是摩根·斯坦利投資集團和創始人兼首任主席。作為
一名充滿活力和受歡迎的演說家,達斯特還著有《債券全書》及《債券與貨幣市場手冊》。作為耶魯大學和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達斯特曾經留校作為訪問教員,並
在金融類出版物上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包括Barron's、《歐洲貨幣》和《貨幣管理者》。
本書詳細講述了如何使用現代資產配置理念和工具在各種市場環境下(牛市、熊市、平衡市)增加回報、控制風險。
本書內容全面、廣泛。無論是希望逐頁閱讀本書的資產配置新手,還是希望使自己在資產配置藝術方面有所提高的有經驗的資產配置者,本書都能提供您最有效應用現代資產配置技術的知識。本書對有效資產配置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包括:
·基本涵義、原則和資產配置途徑;
·大量清晰了、刻畫興入的圖表;
·資產配置的構造與框架;
·資產配收益率分析及資產配置和行為基礎的分析;
·16種主要資產類別的基本風險與收益特徵;
·金融市場分析和調整的一系列途徑;
·關於投資者基本情況、投資前景以及投資領域的在量工作表。
㈦ 閻焱的介紹二
祖籍河北,1957年生於安徽。
1975年入安徽安慶潛山縣插隊三年。
1977年,閻焱考入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畢業後進了當時三機部下屬的合肥的一家工廠。
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費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
1986年,閻焱獲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獎學金,隻身赴美。
1990年底,圓滿結束普林斯頓學業的閻焱進入了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的大門,成了一名專事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
1992年底,加盟美國當時知名的「思想庫」「HUDSON INSTITUTE」,成為該機構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研究美國對北亞和中國的外交政策。
1994年底,加盟AIG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管在東北亞及大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
2001年,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及執行董事總經理
2004年至今,軟銀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夥人
投資偏好:
擁有廣大的消費者市場而又具有可擴展性服務的企業;消費電子行業;以晶元為代表的半導體業。
㈧ 德豪收購雷士的焦點是什麼
昨日一博,無意觸發兩雷相撞,真是(王)冬雷陣陣,雷死(士)人。天意?人願?歸納一天來博友們的爆料和猜測,今日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德豪收購雷士,焦點是什麼?@中國之光網-洪兵 @吳正喆 @徐慶輝LightingXu @LED照明營銷人胡彬 @孟順青 @態度你懂的 @大照明王小鋒 @大照明彭安軍 @大照明唐斌 昨日偶看股市,發現德豪停牌,遂發一博,無意觸發兩雷相撞。有人爆料近期在德豪見過吳長江,有人直言德豪收購雷士,有人說是雙方互相參股。歸納一天來博友們的爆料和猜測,今日與大家探討一下若德豪收購雷士,焦點是什麼? 無意做股評,亦不求專一全面,權作拋磚引玉,我以為焦點有三: 焦點一:德豪收購雷士誰的股份? 德豪若收購雷士,須志在必得,取得絕對控股權,方可為其所用,完成產業整合。收購小股東的股票不太可能,達不到既定目的,似乎只有從大股東中挑選。雷士四大股東:吳長江、賽富閻焱、施耐德、吳建農,誰的股票會被德豪看中,不言而遇,第一股東吳長江22%,若能收購吳的股票,則一錘定音。若收購第二股東賽富,還必須要繼續奮斗,收購第三、第四股東則達不到目的,不知道是否還有其它可能? 焦點二:雷士誰會出讓股份? 吳長江會出讓其雷士股票嗎?似乎不太可能,作為創始人,如果放棄對雷士的控制權,也就等於放棄了對自己一手創立的雷士的信心,其後的雷士何往?賽富閻焱會放棄持股雷士嗎?似乎也不合情理,以此時雷士的股價,遠沒有達到正常的投資回報,放棄了也就等於陪吳玩了一回過家家。但有一種可能是存在的,就是經歷過今廈的雷士風波後,雷士的環境變了,吳在雷士的處境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閻焱也累了,也許此時德豪出一個優惠價,他們都可能成全德豪。如果這樣,買誰的德豪心裡跟明鏡似的,就又回到了焦點一,當然還有其它種種可能,歡迎各位繼續分享。 焦點三:德豪如何吞象? 眾多博友認為收購是可能的,但疑慮最大的是以德豪目前的經營狀況,收購雷士似乎是吞象。但資本從來都是傳奇的創造者,作為上市公司的德豪融資的手段有無數種。最簡單的就是換股,對持對雙方有利嗎?這個問題留給博友們去挖。 這個年末的聖誕,註定了不平凡,也許2012年即將結束時會冬雷陣陣,但相信2013年一定依舊美好! 2012年的日子不多了,也許此事的日子也不多了。親們,熬吧,熬它個水落日出,熬它個外焦里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