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京東數科將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背後發生了什麼
4月2日,京東數科宣布在與智聯雲業務完成重組後撤回上市申請。從向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到最終撤回申請,京東數科用了半年時間。去年9月1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已經受理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同時披露了京東數科招股說明書。半年期間,京東數科經歷了高層變動和業務重組的重大變化。2020年12月21日,京東數科宣布任命原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為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任命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為京東數字科技CEO。今年1月11日,京東宣布將雲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後,正式成立京東科技子集團,李婭雲將出任京東科技子集團CEO。
據第一財經了解,新成立的京東科技,與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一樣,為京東系子集團。此前,京東零售、京東數科、京東物流被稱為京東「三駕馬車」,這一變動意味著京東數科的地位被京東科技代替。對於京東科技今後的發展方向,京東金融改名已經表明其發展戰略方向將發生重大調整,加入智聯雲業務,增加的是公司的科技板塊業務,未來可能還會有其他科技板塊加入。業務重組後的京東科技未來發展面臨幾點挑戰:一是人員和業務融合是否順暢;二是盈利點目前不夠明顯、行業競爭激烈;三是能否真正做到脫離京東商城產業鏈獨立運作。而京東科技是否會後續選擇上市,王蓬博預計「(今年)下半年有可能,看業務整合情況。」
『貳』 4月29日申購科創板基金的未中簽資金什麼時候退返回賬戶
新股申購不要資金,中簽才繳款。所以沒有什麼退款。新股申購沒有傭金、版過戶費、印花稅等費用。只存權在中簽之後股份賣出的正常交易費用。
其實和任何打新股一樣,最終的收益取決於兩點,一方面是發行價,就是大家的成本,另外一點當然就是新股被炒作的高度。
由於是第一批科創板企業,所以新股受到追捧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第一點上,科創板發行定價採用市場化的詢價方式,取消發行價格23 倍市盈率的限制,通過面向專業機構的網下詢價,由發行人和承銷商協商確定,這也有助於縮小新股發行定價與二級市場估值的差異,使定價回歸合理水平。
加上第一輪科創板的爆炒預期,網下的市場化詢價有可能先被抬高而壓縮了二級市場的炒作空間。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網上投資者根據其持有的市值確定網上可申購額度,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
同時,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500股,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但最高申購數量不得超過當次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的千分之一,且不得超過9999.95萬股,如超過則該筆申購無效。
『叄』 我買入1.5萬元科創板的基金,咋才成功買入五百多塊啥意思就幾百塊,這不是開玩笑嗎
由於科創板基金認購火爆,超過發行總額,只能採取按比例配售方式,所以你成功買入五百多塊,放心剩下的錢會很快返還到你賬上的。
『肆』 撤銷滬A指定的時候有中簽的科創板股票並且已繳納申購款項,撤銷後重新指定看不到了
你可以找你這個客戶經理為你處理這樣就OK的啊
『伍』 科創板什麼時候開市交易,科創基金天天跌
大概7月份第一支科創板股票上市
『陸』 怎麼買科創板公募基金怎麼操作
投資科創板是有門抄檻的,1、投資者襲賬戶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於50萬、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2、持有市值達到10000元人民幣。之所以設立這些門檻,是政府不希望沒有投資經驗的小散去參與,因為風險很大,所以在投資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備,利用wind、風險早知道APP等這些軟體搜集好風險信息,保護自己的投資安全。
『柒』 下一批科創板基金什麼時候出來
沒有非常具體的時間表。
科創板正式推出 2019年上半年可能性較大
『捌』 科創板交易規則
科創板上市公司(簡稱科創公司)應適用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一般規定,《持續監管辦法》與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持續監管辦法》。
1、明確科創公司的公司治理相關要求,尤其是存在特別表決權股份的科創公司的章程規定和信息披露。建立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行業信息和經營風險的披露,提升信息披露制度的彈性和包容度。
2、制定寬嚴結合的股份減持制度。適當延長上市時未盈利企業有關股東的股份鎖定期,適當延長核心技術團隊的股份鎖定期;授權上交所對股東減持的方式、程序、價格、比例及後續轉讓等事項予以細化。
3、完善重大資產重組制度。科創公司並購重組由上交所審核,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注冊制;規定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須符合科創板對行業、技術的要求,並與現有主業具備協同效應。
4、股權激勵制度。增加了可以成為激勵對象的人員范圍,放寬限制性股票的價格限制等。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根據科創板特點,優化完善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等退市標准,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
(8)科創板基金撤單擴展閱讀
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要加強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將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的銜接;推動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釋,建立健全證券支持訴訟示範判決機制;根據試點情況,探索完善與注冊制相適應的證券民事訴訟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