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的對沖基金與中國的基金有何區別
區別一:戰略不同。
美國的對沖基金:美國基金的玩法多,比如有隻專注於做多的且長期持有的基金,只做空基金,多空基金及基於量化的高頻交易基金。
中國的基金:中國的基金基本只做多。
區別二:資產配置的種類及地區不同。
美國的對沖基金:美國對沖基金的資產配置更加國際化以及多樣化。
中國的基金:中國的投資機構基本集中在中國市場以及在中國公司的債券及股票投資上面。
區別三:地位不同。
美國的對沖基金:美國的很多公司股權不集中,即使是公司創始人持股比例都很少,外面的基金基本上持股10%左右就可以在董事會有強的話語權及投票權。
中國的基金:在中國,創始人的家族絕對控股,要麼就是國家絕對控股。
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有嚴格的資格限制,美國證券法規定:以個人名義參加,兩年內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如以家庭名義參加,夫婦倆最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如以機構名義參加,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
1996年作出新的規定:參與者由100人擴大到了500人。參與者的條件是個人必須擁有價值5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證券。而一般的共同基金無此限制。
對沖基金的操作不受限制,投資組合和交易受限制很少,主要合夥人和管理者可以自由、靈活運用各種投資技術,包括賣空。衍生工具的交易和杠桿。而一般的共同基金在操作上受限制較多。
⑵ 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量子基金的創始人之一。他叫什麼名字
是索羅斯管理的基金,主要是做對沖基金的! 量子基金是全球著名的大規模對沖基金,美國金融家喬治·索羅斯旗下經營的五個對沖基金之一。
量子基金是高風險基金,主要借款在世界范圍內投資於股票、債券、外匯和商品。量子美元基金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注冊,它主要採取私募方式籌集資金。據說,索羅斯為之取名"量子",是源於索羅斯所贊賞的一位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海森堡提出"測不準定理"。索羅斯認為,就像微粒子的物理量子不可能具有確定數值一樣,證券市場也經常處在一種不確定狀態,很難去精確度量和估計。量子基金(QuantumFund)和配額基金(QuotaFund):都屬於對沖基金(HedgeFund)。其中前者的杠桿操作倍數為八倍、後者可達20倍,意味著後者的報酬率會比前者高、但投資風險也比前者來得大,根據Micropal的資料,量子基金的風險波動值為6.54,而配額基金則高達14.08。
量子基金由雙鷹基金演變而來。雙鷹基金由索羅斯和吉姆·羅傑斯於1969年創立,資本額為400萬美元,基金設立在紐約,但其出資人皆為非美國國籍的境外投資者,從而避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1973年,雙鷹基金改名為索羅斯基金,資本額約1200萬美元;1979年,索羅斯將公司更名為量子公司。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成為資產總值近60億美元的巨型基金。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萬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億美元,增長了3萬倍。
量子基金成為國際金融界的焦點,是由於索羅斯憑借該基金在20世紀90年代所發動的幾次大規模貨幣狙擊戰。這一時期,量子基金以其強大的財力和兇狠的作風,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興風作浪,對基礎薄弱的貨幣發起攻擊並屢屢得手。
⑶ 在美國,以公司名義和以個人名義持有房產有哪些差別
在美國投資房產,可以以個人名義,也可以用公司名義。使用何種名義持有房地產,一般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是該房產的用途:是否用於自住,還是用於出租從而產生現金流;第二是持有的時間:是否在不久將來打算賣掉,還是長期持有期待升值;第三是投資人的身份:是否是美國稅務局民(不同於移民法律規定的美國公民);第四是債務:是否考慮資產保全,或房產債務與個人分離。
用個人名義買的好處在於:手續相對簡單,手續費用較低。如果買方在購買房屋後短期內可以獲得綠卡或者工作簽證,且購買自住房子時,一般建議選擇以個人名義買房。
用公司名義投資房產,一般有兩種形式:1)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簡稱LLC) 和 2)股份有限公司(C-Corporation, 簡稱C-Corp)。以公司名義購買房產,相對於個人名義而言辦理手續會相對復雜一些,而且會產生必要的注冊和運營維護(比如公司年檢,報稅)的成本。但從風險規避的角度來講,尤其是投資房,使用公司持有房產可以達到風險隔離的目的。即,投資者僅需要對其在房地產投入的資金為限,承擔有限的個人責任,如負債,或其他可能產生的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投資者的其他未投資到房產的資產不必承擔連帶的投資風險,投資人個人其他資產得到保護。
有限責任公司LLC(公司投資者為個人的情況下)是比較流行的美國地產持有方式。其稅務後果為單層征稅,即可以美國個人稅的方式進行。投資者也可以在合理地范圍內,就LLC經營該房產的成本如房屋的折舊費,維修費,管理費等進行抵稅。另外,成立LLC的手續成本也是相對成立股份公司來講比較低。由於股份公司C-Corp是需要雙重征稅,所以一般來說,利用股份公司C-Corp持有往往並不能單純的減免投資人稅務,但如果考慮到未來房產在轉讓或者出售時可能出現的遺產稅、贈與稅問題,股份公司也可能是投資人考慮的形式——具體的稅務規劃問題,需要對個案進行分析,才能得出符合投資人需求的方案。
⑷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資人
世界十大投資人出名
1 沃倫巴菲特——美國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團企業的塑造者,一個全球公認為現代「久經磨練」的經理人和領導人。一個比傑克韋爾奇更會管理的人,一個宣稱在死後50年仍能管理和影響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資組合經理人,是麥哲倫100萬共同基金的創始人,是傑出的職業股票投資人、華爾街股票市場的聚財巨頭。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師」。
4 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
5 喬治索羅斯號稱「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以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令華爾街同行望塵莫及。
6 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
7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
8 麥克普萊斯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以價值投資著稱.
9 朱利安羅伯遜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險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規模,僅次於國際知名金融炒家索羅斯所創辦的量子基金。
10 馬克莫比爾斯 1999年被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指派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團隊負責人
⑸ 江恩時期美國有哪些投資家
沃倫·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資產超過500億美元。巴菲特再捐市值19.3億美元股票。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達到創記錄的263萬美元。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州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⑹ 各國對證券投資基金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在不同的國家,投資基金的稱謂有所區別。英國和中國香港稱之為「單位信託投資基金」;美國稱為「共同基金」,日本和中國台灣則稱為「證券投資信託基金」。這些不同的稱謂在內涵和運作上無太大區別。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形成獨立的基金財產,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
(6)美國有個投資家叫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證券投資基金的特點:
1、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集合投資制度: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積少成多的整體組合投資方式,它從廣大的投資者那裡聚集巨額資金,組建投資管理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和經營。在這種制度下,資金的運作受到多重監督。
2、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信託投資方式:
證券投資基金與一般金融信託關系一樣,主要有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三個關系人,其中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訂有信託契約。但證券基金作為金融信託業務的一種形式,又有自己的特點。
如從事有價證券投資主要當事人中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託管機構,它不能與受託人(基金管理公司)由同一機構擔任,而且基金託管人一般是法人;基金管理人並不對每個投資者的資金都分別加以運用,而是將其集合起來,形成一筆巨額資金再加以運作。
3、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
證券投資基金存在於投資者與投資對象之間,起著把投資者的資金轉換成金融資產,通過專門機構在金融市場上再投資,從而使貨幣資產得到增值的作用。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者對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負有經營、管理的職責,而且必須按照合同(或契約)的要求確定資金投向,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收益最大化。
4、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證券投資工具:
證券投資基金發行的憑證即基金券(或受益憑證、基金單位、基金股份)與股票、債券一起構成有價證券的三大品種。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券完成投資行為,並憑之分享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承擔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風險。
⑺ 美國股市投資有個人投資者嗎我看都是機構啊!是否不允許散戶投資股市
可以啊!國內不少人玩美股的。
⑻ 投資美國房產VS國內房產,到底有什麼區別
對於國內房產投資來說,主要看中的莫過於城市地段、基礎設施和相關教育資源的配置。回報率方面往往有較大的兩極分化,四線城市房價低廉而升值速度緩慢,大城市在2017年仍具有較高的回報率。在美國的購房過程中,則具有較多細節需要考慮,這對身處國內的美國房產投資者尤為關鍵。
不論買家准備在美國買什麼類型的房屋,小木屋、科德角(Cape Cod)、法式建築、維多利亞風格建築(Queen Anne維多利亞),還是加州牧場風格的房子……都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基本原則選擇房屋,以保證自己的房產可以增值。雖然這三個原則不是百分百的真理,也不是美國買房的硬性規則,但它們可以幫助中國買家減少損失,少走很多彎路。
1. 發展原則:為什麼要買街區上最便宜的房子之一
評估師可以告訴你,進展的原理是,由於鄰近更好的屬性,較小值的屬性會得到增強。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在街區買一套比較便宜的房子,因為周圍的房子越貴,這所房子也就越值錢。
例如,假設買家找到了一處理想的社區,這個社區的房子售價從22.5萬美元到27.5萬美元之間。而地產經紀人告訴買家,此社區里有一處房產售價在17.5美元,該地區最便宜的房子之一。那麼這所房子就是上文中所說的,值得買的一處房子,因為它會隨著周圍房產的價格而提升自身售價。
但是,買家在決定買這樣一處房產前,需要先徹底了解,為什麼這所房子這么便宜?如果房價低廉的原因是可接受的,房屋缺陷可彌補,那麼購買此處房產將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如果房價低廉的背後原因是使人無法接受的,房屋的缺陷是不可彌補的,那買家應該果斷拋棄這個選擇,轉向下一處房產。
可彌補的房屋缺陷
在理想的社區里,有一處便宜的房屋,而該房產房價低的原因是因為自身一些小的缺陷,可以進行彌補,那麼此處房屋值得買家購買。
例如,裝修、浴室改造、廚房需要安裝新灶台和櫥櫃、升級房屋電子系統……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彌補的,也不會花費買家太多成本。房子沒有經過裝修,需要買家後期粉刷、美化和進行簡單的裝飾,就可以達到該社區其他房子的條件,那麼買下這所房子會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再或者,這個房子是這片街區里,唯一隻擁有兩間卧室的房子(其他房產擁有三間及以上數量的卧室),所以售價較低。但它有一個大的儲藏間,買家可以在需要時改造這個儲藏間,使其變成第三間卧室,那麼購買這所房子也是一筆合算的交易。
無法彌補的缺陷
如果房子有大問題,那麼即使價格便宜,也要慎重考慮是否值得購。誰會想要一個位於垃圾場旁邊的房子?或者是一處無法重修的破舊住宅?也許這樣的房子很便宜,但對於買家來說,往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比如,房子的位置很差,那麼買家無論花多少錢都無法改變這個條件。或者,買家為了修補房屋漏水問題,必須為房子換新屋頂,而這項花費至少需要12.5萬美元,再或者買家需要為房子修新的地基,新的管道……等等,這些項目都需要花費巨額價錢,這樣總的費用算下來,對買家來說並不劃算,街區上最便宜的房子,加上後期維修費用,可能比這片街區最昂貴的房子花的錢數都要多。
翻新便宜房子的好處
基於發展的原則,在街區上最便宜的房子往往也是最穩定保值甚至增值的。舉個例子,假設買家剛剛花了17.5萬美元買了一棟房子,而這棟房子位於平均房價在25萬美元上下的社區中,那麼25萬美元與17.5萬美元之前相差的7.5萬美元,就是該買家可以花費在房屋翻修上的最大的預算。
在這個例子中,只要買家用低於7.5萬美元的價格翻新了房屋,使其達到周圍房屋的標准,那麼在買家再次出售該處房產時,就可以一次性收回買房以及翻修房屋的所有花費。因為在這種條件下,這所原本「最便宜」的房屋,已經擁有了與周圍房產一樣的地理位置、社區環境、並通過翻修使房屋本身質量提升,所以再次出售時,可以賣出與其他房屋同一水平的價格。
遵循這條原則,在一處好社區買一套較便宜的房子,可以幫助買家提高在未來幾年房產升值的可能性。
2. 回歸原則:為什麼不買街區上最貴的房子
回歸原則是經濟發展原則的對立面。
如果買家買的是街區上最貴的房子,那麼當重新出售該處房產時,會受到回歸原則的懲罰——房屋售價會因為周圍房價較低而不得不降低。
對於普通買家來說,買一片街區上最貴的房子,只是用來炫耀生活中的地位,那麼是非常劃不來的。更明智的投資應該是用同樣的價格,另外選擇一處更好的社區,並在新的社區里買一所比周圍房價更低一些的房子。
在投資的角度,街區上最貴的房子往往也是投資回報率最低的房產。假設買家在平均房價15萬美元的社區里,買了一棟25萬美元的房子,從估價師的角度來看,這棟房子已經是價格過高了。如果買家再花費5萬美元為這棟房子做了進一步改建,比如裝修了新廚房,那隻會增加問題的嚴重性——房屋投入金額太大,在重新出售時難以收回成本,被迫虧損。因為基本可以確定,一個新廚房不會為一棟房子增加30萬美元的價值。
房屋就像杯子。當在杯中裝滿水時,會溢出。同樣的道理,當買家對住房做了過度的改建(是否「過度」,是基於改建後的房屋成本,是否大額度超出了周圍類似房屋的銷售價格),房子本身通過重新出售可以為房主帶來的利益就會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買家一開始買的是附近最便宜的房子,但買家花費了太多的錢改建這處房子,使房屋成本價格遠超周圍房屋的平均房價,那麼買家最終花費在這棟房子上的,依然是這片街區上最高的價格,從而使本身可以得到的利益大大縮減。
3. 一致性原則:為什麼獨特的房屋往往是最不合算的
發展原則和回歸原則都是基於一致性原則。如果買家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房屋價值,提高投資回報率,那麼買家的房子也應該符合附近其他房子的規格、建築時間、房屋條件和風格等因素。這就是一致性原則。
這一原則並不意味著買家的房子必須與街區的其他房子完全相同。然而,它應該符合所在社區的現行標准。例如:
房屋規格:買家要注意,自己房屋規格大小、高度不應該與周圍房屋有太大差異:不能太大,不能太小,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如果自家房屋比周圍的房子要矮小,那就使用「發展原則」作為指南,把它改建到與其他房子的大小一致,這樣有助於增加房子的價值。反之,如果買家在普遍是兩居室或三居室房屋的社區里,試圖為自家房子里增加一間超大的第四間卧室,這會使該處房產違反回歸原則,從而增大房屋成本,縮減重新出售時的交易利潤。
周圍房屋的建築年齡:很少在老社區里看到新建的住在,也很少會在新開發的社區里看到歷史悠久的舊房子。無論以上哪種情況,都是不協調、格格不入的。即使買家在買房的價格上得到了很好的交易,但是自家房屋與街區的其他房子的不一致,很可能會在買家試圖賣掉這棟房子時,為買家帶來被迫降價或賣不出房的困擾。
房屋本身條件:房屋本身的狀況對其價值的影響是巨大的。毫不奇怪,如果與街區上其他的房子相比,買家購買的房子十分破舊且沒有任何附加價值,那麼這棟房產的價格逐漸下降也是正常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買家自身的房子比附近其他房子好得多,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即使這處房產的規格、建築時間和風格與同社區其他房子並沒有很大差別,但房子建築材料、工藝和家用電器的質量大大超過了現行的社區質量標准,這種情況與買家過度改建住房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會造成房屋成本上升,但房屋實際交易價格被壓縮,從而影響到房主的利益
風格:房子的建築風格並不重要,只要它與周圍流行的建築風格相符合就好。例如,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買家不會希望在一個滿是賓夕法尼亞荷蘭殖民房屋的街區買到這個街區唯一的一所維多利亞風格建築,反之亦然。
這一定意味著買家非得使自己的房產變成在街區上其他房子的平淡無奇的復製品。買家可以遵循從眾原則,通過自己房子的裝修、油漆和傢具來表達個性。
希望文章的內容能幫到大家。
⑼ 中美普通家庭在投資上有何差別
美國:美國家庭自1980年代以來,金融投資資產比例在不斷的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1980年美國家庭平均有2%的家庭資產用於投資,而目前則達到了24%。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呈逐漸上漲的趨勢,近3年以來漲幅均超過了4千億美元,投資者直接參與股票、債券等市場的比例則相對減少,大多藉助於相對專業的投資機構來進行操作。
中國: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迅速,尤其是國債成為了當年人們理財的首選。但是進入本世紀以來,國債的利息逐漸下降,許多新興理財產品漸漸進入了廣大民眾的視野。尤其是近期以來,個性化理財服務藉助互聯網平台有了長足的發展,理財個性化、專業化成為大勢所趨。
美國:美國普通投資者偏愛權益類資產,據近期相關調查顯示,全美56%的投資投資投入了基金市場,其中42%是美國國內基金,14%是全球性的基金產品,其餘的44%的投資分散在了股市等各個領域。
中國:中國的投資者在這方面和美國投資者的差別比較大。中國投資者的基金、股票比例在長期以來都小於銀行存款的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投資者趨於保守的投資偏好。但是,近期以來,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例在高速上漲,也可以看出中國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在逐漸改變。
⑽ 美國有一位比巴菲特還高明的股市投資者是誰他基本滿倉,提取投資收益的20%做為報酬。
1.最早的應該是查樂斯.道斯1855年是他創辦了<華爾街日報>在他任總編的年裡,他的文章期刊被人們稱為:道氏理論,是公認的技術分析之父,技術分析鼻祖。
2.威廉.德爾特.江恩(1878-1955)
被稱為二十世紀偉大炒家。最好記錄25個交易日內,炒賣286次,有264次賺錢,勝率達92%江恩於1902年24歲時就開始炒股,在這之後的53年投機生涯中,賺取了5000萬美元的利潤,相當於現在的5億多美元。
3.瑞福.尼爾森.艾略特(1871-1948)
波浪理論的創始人。50多歲因病退休在療養院療養時,研究了華爾街75年的資料後,終於在1934年理出一套完整的股市波動理論,並於1938年出版<波浪理論>一書。它以哲學、數字學、神秘學於一身,以自然定律為已任,揭示宇宙的秘密。是將技術分析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顛峰之作。1984年波浪理論繼承人柏徹特,在全美投資賽中,以三個月400%的獲利率,獲總冠軍,從而使波浪理論迅速傳播至今...............
4.喬治、索羅斯(1930到今)
量子基金創始人。被稱為市場驅動者。從1969年以來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每年的營利率為35%僅有挫敗的一年是1981年,近幾年股市低迷他也不走運,經常使用的反向思維,反而害了自己。
5.斑傑明.格拉罕(1894-1976)被喻為華爾街院長和證券分析之父。對投資界最大的貢獻是將明確的邏輯與理性帶到了微觀基本分析中,並成為巴非特等等許多成功投資家的啟蒙宗師。
6.沃倫.巴菲特(1930至今)
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家。從100美元起家,創造過16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在1994年他的身價超過了比爾.蓋次,成為世界首富。他從不主張投機。
7.彼得.林奇(1944至今)
被稱為首曲一指的基金管理者,在他操盤的13年裡,創造了報酬率達2703%的成長紀錄。他認為投資是藝術,要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找投資對象。
8.伯納德.巴魯克(1870-1965)
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風險投資家,一位曾經征服華爾街後又征服華盛頓的最著名受人敬慕的人物。他經歷了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江歷屆認為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幾位賺了錢又能保存果實的大炒家。他指出:除非能把全部精力投入,不然別入市投機。
9.羅伊.紐伯格(1903至今)
美國保護者共同基金的創始人。管理金額高達500億美元,1929年進入華爾街是至今唯一一位經過1929和1987經濟崩潰的投資家。在至今的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沒賺過錢。最後,他將所賺的錢,大部分投入到藝術事業。
10.吉姆·羅傑斯(Jim.Rogers)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他具有傳奇般的投資經歷。從他與金融大鱷索羅斯創立的令人聞之色變的量子基金到牛氣十足的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從兩次環球投資到被Jon T等著名年鑒收錄,無不令世人為之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