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P投資:LP和GP是什麼意思
LP是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出資人。很多時候,一個項目需要投資上千萬乃至回數個億的答資金。(大多數投資公司,旗下都會有很多個不同的項目)而投資公司的GP們並沒有如此多的金錢或者他們為了分攤風險。
GP是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
大多數時候,GP, LP是同時存在的。而且他們主要存在在一些需要大額度資金投資的公司里,比如私募基金(PE,Private Equity),對沖基金(Hedge Fund),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合夥人的出資方式:
(1)合夥人出資以後,一般說來,便喪失了對其作為出資部分的財產的所有權,合夥企業的財產權主體是合夥企業,而非單獨的每一個合夥人。
(2)合夥人在合夥企業清算前私自轉移或者處分合夥企業財產的,合夥企業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第三人。
⑵ 基金按照投資投資對象不同分為哪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基金按照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貨幣市內場基金。容
1. 股票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基金,預期風險收益水平較高。
2. 債券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國內債券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收益率相對穩定,長期預期收益高於貨幣市場基金。
3. 混合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同時投資於股票、債券市場,但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比例既不屬於股票基金,也不屬於債券基金的,即為混合基金。
4. 貨幣市場基金:基金投資於安全且具有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年收益率較低,但風險也很低,申購贖回相當靈活,甚至可與活期存款媲美。
⑶ 在基金的核算角度,gp和lp的投資金額應該分別怎樣核算
這個就要從具體投資的項目,風險角度去看,去分析,通過合理的分配,在核算GP和LP的比例,通常都是2比8的比例。
⑷ LP方式進入私募基金的LP方式是指的什麼
私募基金的組織形來式一般採取有限源合夥公司制。合夥式基金包括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和一般合夥人(General Partner)。前者(LP)類似於公司股東,以其所投資的金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但不參與基金的日常經營管理,其收益為公司的利潤分成;後者(GP)是專業的基金管理人,作為法人代表負責組建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日常經營管理,收益為管理費和利潤分成,利潤分成為公司利潤的20%。私募基金按投資行業劃分,可分為商業銀行業務和風險投資業務。
⑸ 私募股權基金中GP和LP的區別是什麼
私募股權基金中GP和LP的區別主要是:
1、概念不同。LP是指limited partner(有限合夥人),是為風險內投資公司提供資金的,即出容資人;GP是指general partner(普通合夥人),是負責運營、管理基金的,包括尋找投資機會、管理投資組合公司、設計和實施退出方案等。
2、出資額度不同。LP是風險資本的主要提供者,在有限合夥制風險投資機構當中,LP的出資比例一般為99%;GP的的出資比例為1%。
3、承擔的責任不同。LP以出資額為上限對投資公司和企業承擔有限責任;GP則對投資公司的選擇和管理負有無限的責任。

私募股權基金中,LP和GP之間的關系是:
首先是合作夥伴關系。大多數正常的情況下,LP和GP是相互綁定在一起的,需要共同面對投資流動性的問題。
其次,LP主要是激勵GP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管理當中;GP是按照盡可能最好的估計對公司進行估值。
網路:私募股權基金
網路:有限合夥人
網路::普通合夥人
⑹ 私募股權基金中GP和LP的區別是什麼
私募股權基金是從事私人股權(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基金,追求的不是股權收益,而專是通過上市、管屬理層收購和並購等股權轉讓路徑出售股權而獲利。
私募股權基金特點介紹:
私募資金
私募股權基金的募集對象范圍相對公募基金要窄,但是其募集對象都是資金實力雄厚、資本構成質量較高的機構或個人,這使得其募集的資金在質量和數量上不一定亞於公募基金。可以是個人投資者,也可以是機構投資者。
股權投資
除單純的股權投資外,出現了變相的股權投資方式(如以可轉換債券或附認股權公司債等方式投資),和以股權投資為主、債權投資為輔的組合型投資方式。
風險大
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首先源於其相對較長的投資周期。因此,私募股權基金想要獲利,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不僅要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還要為企業帶來利益,這註定是個長期的過程。
參與管理
一般而言,私募股權基金中有一支專業的基金管理團隊,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市場運作經驗,能夠幫助企業制定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戰略,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進行改進。但是,私募股權投資者僅僅以參與企業管理,而不以控制企業為目的。
⑺ 有限合夥基金用一個銀行監管賬戶可以為不同投資項目分開監管嗎
不可以,只能為同一個投資項目。
⑻ GP與LP收益分配的幾種典型方式
年度管理費,基數不同
股權基金計算年度管理費看似相近,都在2%-3%之間,但實際上並不相同。有的以實繳出資額作為計算基數,有的按認繳出資額計算,有的直接安排了各個年度的管理費點數,也有的更為復雜一些。以下是筆者比較了幾個知名基金關於管理費基數的規定。
基金具體約定評價A基金合夥企業每年按其總實繳出資額的2%向管理人支付管理費。
按實繳出資額繳納管理費在基金以ON-Call的募集機制下,在最初資金未全部到位之前,GP收取的管理費偏少,但在出資額全部投出去之後,GP收取的管理費偏高。
B基金甲方在前三年的委託期內,管理年費為委託資金總額的2.5%;第四年的管理年費為2%;後3年的管理年費為委託資金總額的1.5%。
這種約定考慮到了基金因對外逐步投資故在後期管理的資金將逐漸減少的因素。收取管理費的點數從2.5%逐步降低到1.5%。
C基金管理費用計提標准*2.5%/年,初始費用計提標准=認繳出資額;當有項目退出時,費用計提標准調整為:初始費用計提標准-退出項目的對應初始投資額
這種約定也考慮到了後期管理資金減少的因素,同時採用比較量化的方式計算後期實際管理資金的數量。
D基金投資期內,有限合夥按其總認繳出資額的2.5%/年支付管理費,投資期後,按有限合夥持有項目的取得成本總額的2.5%/年支付管理費,但最低不低於1000萬元。
在一定的投資期內按固定的比例收取管理費,超過投資期後則根據項目對應的投資成本收取管理費。也考慮到了後期管理資金減少的因素,以及管理資金規模與實際投資成本的差異。
管理分紅,方式不同
q 第一種方式:整體分配,先回本再分利
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項目不可能個個盈利。盈利的項目若先行按「二八」原則分配,如遇到項目虧損則可能導致某個項目的投資本金無法全部收回。為了確保分配給GP的投資收益為凈盈利,許多基金約定投資本金必須先回收,確實有了盈利才能分配給GP管理分紅。這種分配方式也稱「先回本再分利」,這種分配方式更為傾向保護LP的利益。在此種情形下GP盈利的周期顯然要推遲了。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就利潤分配約定如下:「在經營期限內應先回收本金,也即普通合夥人在基金全部回收實際出資額(本金)之後方可提取管理績效分成。也即當基金實際取得的現金收入超過基金實際出資額(本金)後,普通合夥人有權按照下列計算方式參與分配投資項目增值部分純利作為其業績獎勵:
期內業績獎勵 = 基金純利 X 20%
基金純利= 基金現金收入-基金實繳出資額」
q 第二種方式:按單個項目分配,預留保證金
按單個投資項目分配,同時GP將其取得的管理分紅的部分預留在股權基金中作為保證金,在其他項目虧損時用於回撥補虧,也是股權基金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分配方式。預留作為保證金一般占管理分紅的40-50%。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約定:「當某個投資項目實現退出,且該項目收入超過項目成本×(1+8%×該項目的投資年數)時,即對超出部分的20%計提為對普通合夥人的業績獎勵,其中50%部分可以予以實際分配,另外50%作為風險准備金留存於本企業並專戶管理,在合夥企業存續期滿時用於業績獎勵清算的差額補償。」
q 第三種方式:按單個項目,並核算單個項目成本
也有個別基金按單個項目分配,但同時核算並扣除單個項目的投資本金、管理成本和之前虧損項目確認的本金虧損部分。
例如某有限合夥協議約定,「對於基金可分配資金中的項目投資收入,應扣除i基金已退出項目的投資本金中按出資比例計算由該有限合夥人承擔的份額;ii此前普通合夥人已經確認的基金持有的虧損項目投資本金損失中按出資比例計算由該有限合夥人承擔的份額;iii該有限合夥人實際出資額中分攤到該項目的管理費用。然後,20%分配給普通合夥人,80%在有限合夥人之間按實際出資比例分配。」
⑼ 在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運營過程中,LP、GP、投資項目之間是什麼關系
LP是有限合夥復人,一般是投制資者,出資方。他們以出資額對股權負責,享有回報的權利,不負責具體事務。GP是普通合夥人,一般就是投資機構,比如私募管理人,是那些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公司內部管理的人。他們也需要出一定資金,主要負責投資管理和運營。投資項目我們可以看作是LP與GP這對「CP」的結晶升級,通常情況下,GP對於項目普遍是遵循2/20收費結構——即為2%的管理費以及20%的額外收益費。君曜資本作為專業的母基金管理人,以專業管理人視角甄選全市場優質資產,為投資者提供稀缺投資機會,重點把握新文化、新消費、新技術的發展大勢,針對不同的細分領域,深度投研,挖掘稀缺資產,為投資者帶來財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