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負利率"已成趨勢 還有哪些投資最有"期待值
目前,在全球「負利率」局面漸成趨勢的大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長期走低已經是大勢所趨。那麼,除了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之外,在「負利率」的環境下,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哪些品類值得投資,成為了眼下大家普遍關注的焦點。但實質上,投資的機會也是此消彼長,除了固定收益類產品之外,也有不少投資品類的「期待值」正在上升。在此介紹幾種,不妨作參考。
傳統固定收益類產品:鎖定互聯網銀行、中小銀行
根據記者從各家商業銀行了解,雖然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一直往下走,但也有少數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在5%以上。
以微眾銀行的理財產品「陽光年年盈」為例,年化收益率為5%,投資門檻為1000元起,相比常規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較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屬於萬能型保險,最低的保證收益率為3.5%,也就是說5%只是預期收益,雖說兌付的機率較高,但仍有不確定風險。該產品購買後有15日的猶豫期,保單生效的500日內贖回費用高達2%,但500日後可免費贖回。
而根據融360統計,在7月份新發的理財產品中,收益率排名前三的銀行分別為渤海銀行、泰安銀行及齊魯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4.27%、4.21%、4.17%,穩健型投資者也可關注。
「從不同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看,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的收益最高。由於國有銀行發行的低收益保本類理財產品比例較大,為此收益相對降低。在收益率繼續下降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可購買中小銀行的產品。」融360理財分析師王夢升表示。
黃金:可選擇實物金或與黃金掛鉤的ETF
通脹預期在中短期內依然強烈,雖然「負利率」讓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下降,但這時候黃金卻迎來了投資機會。今年以來,金價上漲了近30%,不少錯過上半年機會的投資者都扼腕嘆息。但實質上,下半年黃金仍有投資機會。
「在未來半年和一年的時間內,我們看好黃金,原因有兩點:第一,今年美國再加息預期非常小;第二,地緣政治的影響使得黃金避險需求增大。」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鍾奇在日前舉行的廣發銀行財富論壇上對記者表示,黃金走勢和美國的實際利率關系最強,而全球的實際利率都往下行,這種下行趨勢將倒逼美國往前走。
鍾奇預計,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如果美國不加息,黃金可漲至1450美元左右;但如果美國加息,才是黃金大牛市的開始,金價不排除沖擊2000美元的可能。
「黃金股和黃金資產在未來以及未來的一年中有非常強的資產配置作用。」鍾奇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有兩種方式參與黃金投資:如果是風險偏好大的,可選擇黃金期貨、與黃金掛鉤的股票等;如果是風險偏好低,則選擇實物金作投資較為穩健。
具體到投資產品而言,對於風險偏好低的「小白」客戶來說,工行、微眾銀行、京東金融的實物金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如京東金融的「京生金」,是一款定期的互聯網黃金投資產品,用戶申購後,不管金價漲跌,每天均會增長黃金克數,投資的實物黃金的價格也低於實體店。
據悉,「京生金」第一期推出60天、75天、90天3個期限的定期產品,投資者年化生金率分別為1.78%、1.98%及2.18%。與普通的實物金相比,「京生金」更劃算的地方在於,用戶的收益將來自兩塊,除了因金價波動產生的收益外,還有實物金「生金」的克數收益。
例如,投資者購入年化生金率為3%、期限1年的產品1000元,成交單價為250元/克,則投資者成交數量為4克,到期將獲利的黃金收益克數是4*3%*365/365=0.12克。如果到期黃金單價為260元/克,到期本金與利息收益總計1040+31.2=1071.2元。
與黃金掛鉤的權益類產品,則有黃金ETF或其他與貴金屬投資掛鉤的股票、基金產品,比如華安易富黃金等,屬於規模較大的ETF,目前通過微眾銀行等網路渠道購買,可免申購費用,贖回費率也較低。
海外投資:可開始嘗試布局
在人民幣匯率承壓的大環境下,再加上投資目光的「出海」趨勢日受關注,就投資價值而言,越來越多投資者考慮「走出去」投資,但卻苦於找不到投資的方向或產品。海外投資值得關注的領域到底有哪些?
僑外投資集團總裁丁穎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下,海外有兩個領域具備不錯的投資機會:「第一個,是海外不動產投資。針對不同投資項目而言,我認為海外的不動產投資,特別是歐洲房產投資擁有非常好的機會。在海外房產投資類型中,海外學區房將成投資熱寵,其中包括美國、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塞普勒斯、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優質房源。第二個,是通過身份獲取實現資產增值,取得綠卡不僅是海外投資其中一個重要收益,還能確保你在海外擁有比非綠卡持有者更多的投資機會。」
此外,除了獲取身份、購置房產之外,國內的投資者也有更「接地氣」的方式參與到海外市場的投資,比如購買外匯類理財產品、購買QDII類產品或基金等~
㈡ 投資收益為負數,有什麼原因
總的來說是你IQ不夠EQ太低好好想想吧!投資都是風險大於收益,虧本很常見。
㈢ 中國對外投資凈收益虧損原因
從另一方面思考問題,對外投資收益即對外資本收益,是衡量該國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地位重要指標。中國對外投資凈收益虧損,說明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地位不高,整體上還屬於被剪羊毛的處境。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話語權弱是導致虧損的決定性因素,而話語權的就是是大宗貨物的定價權、專利權、還有各個資本帝國的勢力范圍。
㈣ 中國怎麼解決基金投資負收益
基金投資者風險自負,難道你賺錢的時候認為是靠的自己,虧錢的時候就要別人來買單?
任何投資者都是風險自負,即使是社保基金,政府也不會買單
如果你說從社保基金的角度看,那是投資水平的問題,社保的投資水平算是比較高的,一般不會出現持續負收益,如果出現年度虧損,那一定是大熊市裡出現的,管理層會適時的出一些救市政策
㈤ 稅後境外投資收益是否扣減境內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從境外分支機構分得的稅後利潤計入投資收益。稅法上,先將稅後利潤還原為應稅收入,按照中國企業所得稅政策計算應繳所得稅,如果計算結果高於在國外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則需要補繳。
但還需要查找國家是否和分支機構所在國家簽訂過稅收饒讓協議,如果簽訂過的,也不需要補繳。申報表第9行「投資收益」:填報納稅人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
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應納稅所得額的正確計算,同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稅收負擔。
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與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所得額(會計利潤)往往不一致。當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有關稅收法規不一致時,應當依照國家稅收法規的規定計算繳納所得稅 。
㈥ 海外資金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將會產生什麼影響大量資金選項目做什麼行業一年收益率在百分之400之上
一,海外資金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要分開兩方面來說:
1,以投資為目的:
就是說海外資金進來建工廠、開公司等投資實業的行為。 這對我國經濟的增長是有好處的。
舉個例子,德國寶馬公司進入中國建設分廠,那麼它將帶來相關的技術、人才,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必繳納出口關稅(若在德國將產品出口至中國是需繳納關稅的),省下一筆資金,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價格自然也相對降低,這對消費者是有好處的。另外它帶來的技術、人才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等都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裨益。
2,以掠奪人民財富為目的:
那就是炒作,炒作的對象不限,但一般這些資金都會湧入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
為什麼外資以前不來炒而偏偏現在進來呢?這與RMB的升值有關。
RMB其實是一直被低估的(這里不詳細說了),現在中國政府迫於國際壓力而不得不升值RMB。
舉個例子:當RMB對美圓的匯率為1:8時,我拿著100萬美圓進入中國,按匯率能兌換800萬RMB;再過一段時間當RMB對美圓的匯率為1:7時,我拿700萬RMB去兌換100萬美圓(這是本錢),那麼還剩100萬RMB,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賺了中國政府100萬RMB。
當然,現在外資進來並沒有那麼簡單。外資進來自然要兌換RMB,於是政府不得不印刷大量的RMB以滿足外資的兌換要求,而印刷的RMB過多則造成流動性過剩,最後導致通貨膨脹。
而這些外資進來後便去買股票、買房產,於是中國的股市、樓市被這些資金炒得不斷上升。而在上升到一個高度後,外資馬上把手上擁有的RMB兌換回美圓然後撤出中國市場,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股市、樓市崩潰,造成經濟危機。
還是舉例子吧:
在匯率為1:8時,外資進來1億美金,換成了8億人民幣,在國內炒房炒股,變成了16億人民幣(股市是大庄的天下,對老百姓是不公平的)。然後當匯率變成1:7的時候,它換成美金,就變成了2.3億美金,賺了1.3億美金走。然後它就被拿回國了。這樣,中國的外匯儲備遭受了1.3億美金的損失。也就是說對外國社會財富的索取權減少了。這些索取權可是用國內的社會財富廉價換來的(貿易順差)。也就是相當於國內辛辛苦苦創造的社會財富被外人免費的轉移過去了。
小結:所以說這類外資的大量湧入造成了中國的通貨膨脹,掠奪了大量的社會財富。
二,大量資金選項目做什麼行業一年收益率在百分之400之上?
似乎只有金融行業了~~~~
很簡單,我控制一支股票,在它價值1塊錢時買入100萬股,把它的價錢炒起來,到它價值5塊錢時我全拋掉,這樣我能得到500萬,比當初投入的100萬多賺了400萬。最終受害的只是跟風買入的小市民。
㈦ 個人在國外投資賺的錢怎樣弄回國內
只要提供了相關文件是可以辦理結匯轉入國內的,境內個人超過年度總額回的境外投資收益答結匯,除了應向銀行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外,還應提供需要提供境外投資外匯登記證明文件、利潤分配決議或紅利支付書或其他收益證明。
個人結匯辦理流程:
1、櫃員審核身份證件等相關資料。
2、櫃員查詢及登記外匯額度。
3、客戶確認牌價,支付貨幣。
4、客戶在憑證簽字,確認交易。
(7)中國海外投資負收益擴展閱讀:
可結匯的個人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包括:專利、版權收入、稿費收入、咨詢費收入、保險金收入、利潤、紅利收入、利息收入、年金、退休金、雇員報酬、遺產繼承外匯、贍家款、捐贈款及其他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資本項目收入為居民個人從境外調回的、經國內境外投資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各類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的本金。
個人購匯
居民個人出境旅遊(含港澳游)、朝覲、探親會親、境外就醫、自費留學、其他出境學習、商務考察、境外培訓、被聘工作、繳納境外國際組織會費、境外郵購、出境定居、境外直系親屬救助、國際交流、外派勞務及其他。
㈧ 海外投資的利與弊!求分析
海外房產憑借卓越的升值潛力丶低成本的投資門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尤其是以泰國丶馬來西亞丶新加坡等為主的東南亞新興市場迅猛發展,更多投資者嗅到了商機,逐步將目光轉向這塊財富「大蛋糕」—泰國。
-為什麽選擇海外投資呢?
泰國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泰國經濟正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
還在為錯過北上廣深心疼不已的你,是否考慮過泰國呢?
㈨ 海外投資收益,需要在國內交稅不。如果要交又怎麼交
個人在海外投資收益,需要在國內繳納所得稅,按照比例稅率20%乘以在國外的投資收益所得,減去在國外已經依照當地法律規定繳納的所得稅款,差額即為在國內需要繳納的所得稅。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七條
納稅義務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應納稅額中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扣除額不得超過該納稅義務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9)中國海外投資負收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