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貸投聯動是什麼意思
銀行投貸聯動的定義以及操作:
投貸聯動的理解:投貸聯動主要是指商業銀行和PE(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在PE投資機構對企業已進行評估和投資的基礎上,商業銀行以「股權+債權」的模式對企業進行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目前主要用於中小企業的信貸市場。比如,產業基金設立之後,對某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銀行再跟進一部分貸款;或者PE基金對某企業進行財務投資,可以優化企業的財務結構,規范企業發展,銀行會及時跟進一部分貸款。也有人做以下兩種理解,其中一種,「投」的主體是VC(風險投資)等投資機構,「貸」的主體是銀行,銀行和VC等深度合作形成聯動。另一種理解,則是商業銀行在給企業提供貸款的同時,能通過合法的形式,享受權益類收益,覆蓋信貸風險。
投貸聯動的作用
PE建立在對一個企業完全熟悉基礎上做出的投資抉擇,能夠增進企業在銀行面前的信用。其二PE可以通過銀行的客戶信息確定其投資的項目,解決了PE尋找優質項目難的問題。同時,銀行的信貸支持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真切地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
而採用這種業務模式,商業銀行不僅僅解決了傳統業務支持企業帶來的風險收益不對等的問題,同時還能獲得豐厚的利潤。因此,隨著直接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投貸聯動模式日益受到眾多銀行的追捧。
❷ 商業銀行怎麼開展投貸聯動業務
在國外的實踐當中,商業銀行「跟貸」模式、矽谷銀行的投貸結合模式以及英國「中小企業成長基金」的創業投資模式較具代表性。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推進和金融市場的創新發展,商業銀行也出現了集團化經營、產業投資基金、投貸聯盟等多種方式。
從監管部門近期表態來看,未來在國內主推的投貸聯動試點模式將可能採取類似於集團化、綜合化經營的模式。
具體操作上,是支持銀行成立類似風險投資公司或基金的方式,對創新企業給予資金支持。由於是銀行自己的投資機構,因此銀行對企業的經營情況會有更多的了解,有利於解決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融資風險,進而實現資本和信貸兩種性質資金的有效對接。
❸ 私募基金現在好像是在。加強管理。那以後想成立私募基金。還能通過審批嗎 私募基金現在好像是在。加
當前金融行業整飭仍在繼續,最新的領域是對私募基金行業管理全面升級。
證監會已經全面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的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使用情況實行調研,銀監會也陸續撤銷商業銀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而中國基金業協會對於私募基金的新管理辦法也在加快醞釀出台,相關人士預計申請備案也將更加嚴格,甚至趨向於審批制。
證監會喊停私募掛牌新三板
針對近期市場有關於證監會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掛牌新三板的消息,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25日表示,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上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頻繁融資,融資金額和投向引起市場的關注和質疑,因此需要加強對此類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監管,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的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使用情況實行調研。
證監會市場部主任霍達表示,設立新三板市場的目的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今年以來,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掛牌數量較多,引起市場和監管部門的關注。暫停了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是考慮到服務實體經濟的新三板定位,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
霍達表示,有的觀點認為,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融資後也是投入到中小微企業,等於間接支持了中小微企業發展,對此,證監會要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掛牌融資金額、投向進行梳理和研究論證,以相應明確這類機構在新三板的掛牌監管安排。
方星海還稱,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掛牌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頻繁融資,融資金額和投向引起廣泛關注,因此需要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
銀監會撤銷商業銀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隨著證監會的調查明確,銀監會的監管動作也在積極開展。
自2015年6月11日監管對私募基金管理業務開閘以來,共有17家商業銀行向中國基金業協會申請並完成相關備案。但是,近日,包括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等在內的17家商業銀行收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這些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將被撤回。
這意味著,銀行未來一段時間,將不能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主體,發行任何包括股權、證券和其他投資基金在內的產品。
此外,銀監會正在推動銀行理財業務分拆和城商行投貸聯動試點,希望在現有商業銀行法下,為商業銀行開展私募業務架設合規框架。
新管理辦法在加快醞釀出台
一位曾借調中基協參與相關工作的地方基金業協會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介紹,明年1月1日施行新辦法確有其事,新出台的一系列規定和以前區別很大,從登記到銷售環節,基本能卡的都在卡。
「2014年2月開始實行登記備案,當時是非禁止准入,登記備案機構很多,但很多企業並沒有真實經營,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大概每1萬家就只有3000多家在運營,還有一些做互聯網或P2P的也借用這個通道,把登記私募當作某種牌照。」這位人士透露。
上述人士指出,今年6月中旬開始,市場急轉直下,出現很多跑路的私募,一些投資者把備案理解成協會背書,這給協會帶來了不小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協會開始收緊。
「從我了解的情況看,備案新規的徵求意見稿中要求,擬備案公司的名稱和業務范圍必須明確,業務范圍不能兼營互聯網理財等其他業務,只有單純股票或股權投資的公司才能獲准備案。」這位人士進一步介紹說,除上述情況外,現在要求高管必須具備基金從業資格,未來還會設置會員的入會標准,對備案私募的實繳資本也可能會進行考核。
上海地區一家私募孵化機構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申請備案相對之前更加嚴格,時間比較長,實質上已經有些類似審批制,最近明確要求高管和法人代表必須具有基金從業資格,沒有資格肯定直接被拒。
「之後怎麼弄還沒有確定,猜想可能要求企業必須實繳部分資本,人員要求肯定也更嚴,除了從業資格,比如金融行業從業經歷年限等可能都會做一些規定。」在這位私募孵化機構負責人看來,最近出台的新規定對很多新公司都會有比較大影響,可能三分之一公司要調整規劃。
「銀行仍可通過子公司申請私募基金牌照來涉足這塊業務,預計將需要一事一批。」一家商業銀行高層人士表示,上海契石投資咨詢,如果銀行既做貸款業務又做投行業務,且兩者之間沒有防火牆進行隔離,那麼風險很容易傳導。商業銀行子公司在形式上就是防火牆,它使得商業銀行在發展新業務的同時防範風險,並且合法合規。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的升級背後是私募規模大擴張。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34.55萬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68.5%。其中,私募機構管理的私募基金(認繳規模)4.96萬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133.1%。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管理基金23671隻,私募基金行業從業人員達到43.09萬人。
❹ 為什麼在資產配置中,股權投資必不
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財富管理的問題,90%以上是資產配置問題。資產配置時,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這也是多次提到的「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7月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私募基金行業統計報告,全面反映了2015年一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美國私募基金發展情況。
截至2016年四季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注冊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878家,已備案私募基金28290隻,管理總資產11.01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7350億美元,同比增長7.34%;凈資產7.35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3530億美元,同比增長5.04%。單只基金平均規模3.89億美元,平均每個管理人管理私募基金10隻,基金注冊地遍布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從私募基金類型上看,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美國私募基金只數最多的是私募股權基金,共有10305隻,佔比31.24%,其次是對沖基金,共有8877隻,佔比26.91%。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超過這個比例就存在較大的風險,如果要投,一定要尋找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的幫助。
股權投資是大勢所趨
從2016年到現在,私募行業的監管政策不斷出台,至今,整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一法、兩規、七辦法、二指引、多公告。除了嚴監管之外,股權投資領域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政府對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一向持有肯定的態度。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回顧過去五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格局已發生深刻改變。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減緩、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結構再平衡的復雜局面,我國股權投資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也經歷起起伏伏,VC/PE機構經過大浪淘沙後如今也發展的更加成熟,募資策略、投資策略、退出策略都在發生一定的轉變。現如今股權投資市場政策環境不斷得到優化,新投資機遇也應運而生。
2016年政策松綁促「銀行系」與「保險系」大軍進入中國PE市場,例如推行投貸聯動業務、險資新政開閘等。此外,以上市公司為主導的戰略投資者也介入資本市場參與股權投資以此獲取長期戰略利益及財務回報。各級監管層在過去一年裡創造良好條件鼓勵優秀機構做大做強,同時出台多項監管政策規范私募基金運作。這均表明,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將迎來更多創新變革。
隨著股權基金的資金大量流入實體產業有效的支撐國內實體產業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提出了雙創的口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也恰好滿足和支撐國內經濟的轉型。私募股權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其退出方式也變的多元化,除了傳統的IPO之外,還有並購、股權轉讓、管理層收購等方式。在IPO提速常態化的背景下,大大地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周期;其退出方式的多樣化也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國內宏觀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改革,基金的募集方式,投資策略以及退出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與此同時,按照規模來算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權投資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正引發全球風投關注。展望2018年,業內認為,人工職能、互聯網+工業、5G、工業模式的創新、泛娛樂和消費升級等都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市場投資熱點,也有望涌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❺ 投貸聯動的介紹
貸、債、股投資聯動機制的本質是具有不同風險偏好和收益要求的金融機構,圍繞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的差異化投融資需求,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在利益共同體平台上,在信息、渠道、產品、客戶等不同層面展開合作,運用豐富的金融工具,滿足企業多元化需求,為企業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