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gdp和投資的關系

gdp和投資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4-22 03:38:09

A. 怎樣通過投資使GDP增長

投資與GDP增長關系的分析及政策建議
一、投資與GDP增長的理論關系
(一)西方經濟學關於投資與GDP關系的主要觀點
凱恩斯學說著眼於國民經濟短期的穩定運行,認為通過擴大政府投資可以彌補私人投資和消費的不足,從而達到提高國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新古典綜合派發展了凱恩斯學說,提出總需求是由消費、投資、出口共同決定的。從短期看,可以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投資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新凱恩斯主義的哈羅德—多馬模型強調了投資在供給方面對於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作用,認為高投資率可帶來高經濟增長率。索洛和斯旺建立的新古典增長模型認為,較高的投資率對短期的經濟增長確有促進作用;但是長期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於技術進步。上世紀80年代,羅默和盧卡斯的內生增長理論用包括人力資本投資、研究與開發費用等在內的投資新概念,替代了傳統意義的投資概念,再次得出高投資率帶來高經濟增長率的結論。從上述西方經濟理論的主要觀點看,擴大投資對於促進GDP增長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本形成總額的概念及其關系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統計概念,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相關費用的總稱。按管理渠道可以分為,建設和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及其他投資。
2、資本形成總額是國民經濟核算概念,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資產減去固定資產處置和存貨處置,具體包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是指各核算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去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關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商品房銷售增值+礦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資本+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資本-扣減項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形成總額的關系。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支出法GDP中資本形成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轉化為資本形成總額的過程中,主要增項包括三個:(1)投資統計口徑以外的,小於50萬元及其他零星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商品房銷售增值、礦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資本和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資本(不包括投資統計口徑中已計入的土地開發投資)。(3)存貨。
此外,還需要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進行必要的扣減,主要是:(1)購置舊建築物、舊設備和土地所花費的投資。這部分投資只是用於資產價值的轉移並沒有增加新的資產。(2)固定資產投資的其他費用中不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等。
(三)投資率、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貢獻率和拉動率
1、投資率是指按支出法計算的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表示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出中有多少份額用於投資。具體公式是:
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GDP)x 100%
2、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指當年固定資本形成額年度實際增量占當年GDP實際增量的比重。該指標是從需求角度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GDP增長之間的關系。具體公式是,
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當前固定資本形成年度實際增量/當年GDP實際增量)x100%
3、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拉動率等於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乘以 GDP增長速度。該指標和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之間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把「佔GDP增量的百分比」,變成了「增長速度中的若干百分點」。
上述三個指標都反映了投資與GDP之間的關系。投資率反映了當年投資總量與GDP總量之間的比例關系,貢獻率和拉動率則反映了當年投資增量與GDP增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投資貢獻率在本質上決定於投資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對投資率的分析也適用於投資貢獻率。

B. GDP和利潤的關系

別想了,完全不搭邊的東西……
學做生意就不要管GDP…… GDP增長過快,也可以意味著經濟危機,不缺這種例子,眼前的土耳其,幾年前的委內瑞拉……
國內生產總值(生產法)=總產出-中間投入(物質產品投入+服務投入)
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總消費+總投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首先GDP通常有3種不同的演算法,自然結果差距之大足以驚人
我記得網路里說,結果相同,我想三種完全不同的公式,如何計算出相同的結果來???? 你這結果不算的,都是抄的吧,或乾脆提前寫好的吧????
生產法是一種減法
而收入法和支出法則完全是加法……
尤其是支出法,我想一個希望GDP高的國家絕對喜歡,買房買車看病上學養老養孩子,基建、投資、一帶一路、煙酒、兩桶油、購買設備、建房建樓等等等等都可以令GDP爆漲…… 還有另外的辦法,比如通貨膨脹(本地貨幣貶值,也就是物價越來越貴),如果打一套組合拳那更加無敵了……
但這樣的GDP居然有什麼意義????反正我是不理解……
利潤這東西就乾脆多了,企業盈虧一目瞭然……

C. 證券投資與GDP得關系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與方法。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總量分析法,結構分析法。二、評價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變數:GDP與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量;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財政收支;國際收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第二節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內容一、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影響的途徑:公司經營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資金成本。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GDP變動(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轉折性的GDP變動;經濟周期變動);通貨變動(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本篇文章來源於《考試中國》[www.kswchina.com] ;原文鏈接地址: http://74.125.153.132/search?hl=zh-CN&q=cache:TVxRtwcxCtsJ: http://ye.kswchina.com/zq/tz/tz/270322.html

D. 投資,消費,需求,GDP之間是什麼關系

GDP=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政府購買=政府凈稅收-政府儲蓄
政府凈稅收=政府總稅收-轉移支付
凈出口=出口-進口
從等式看拉動GDP的因素

E. GDP與投資、消費、財政收入的定量關系

彈性系數是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系的兩個經濟指標增長速度的比率,也就是兩個比率的比率。
像第一個消費支出彈性系數就是GDP增長率與消費支持增長率之比,反映消費支出增長(自變數)對GDP增長(因變數)的作用,表明消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GDP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以此類推,第二個就是企業(個人)投資與政府投資每增長一個百分點能帶動GDP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F. GDP 與投資關系

簡單地用公式表示GDP=C+I+G+(X-M),其中I就是投資(C為消費,G為政府購買,(X-M)為凈出口)。從這個等式可以看出,投資的增加會帶動GDP的增長。

G.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內需,由此投資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尤其在中國前三十年,投資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出口是近十年來的重要引擎。有數據顯示在前二十年,我們投資1塊可以帶動3塊的GDP增長,而現在10元投資也許只能帶動3塊的增長(具體數據不詳,請網路)。
你可以參看一些論文或者書籍。

近十年中國居民投資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http://fass.net.cn/fassNews/fass_readnews.asp?NewsID=2578
書籍:《資本形成、投資效率與中國的經濟增長:實證研究》/張軍

H. gdp和工資有什麼關系

GDP(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按市場價格計算的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人均GDP,是將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相比,得到的人均水平。它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和衡量該國該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工具。
GDP和居民收入的關系要看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如何了,譬如我們國家的話,關系就不是很大,因為我國的GDP大部分是由各種投資堆起來的,居民消費在其中占的比率太低。

I. 經濟發展與投資的關系

在經濟發展當中,我們通常所說的三駕馬車為投資、消費和出口。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三者都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指標。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這三者的關系:

首先,投資,投資對經濟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提升製造業(製造產品),其次拉動消費(製造產品當中所產出的需求),投資當中我們最看重的是產業的進步(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產品的升級)。

其次,消費,消費可以拉動投資,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消費能力吸引著資金參與到投資當中來,生產出更好的產品為消費者服務。

最後,出口,出口同樣的可以拉動投資,不同的是出口賺取的是外匯。而外匯的增加可以提高經濟實力(企業賺取的外匯可以和銀行結算成本國貨幣,而這部分賺取的資金又可以投入到投資當中,形成一種復合式的增長,在經濟發展當中十分重要)。

綜合來說,投資、消費、出口之所以稱之為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其實是因為這三者都是為了製造業服務。而製造業的進步就意味著總生產力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最根本的指標應該是總的生產力指標,而產業進步就意味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進步又反哺製造業進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我看看看科技進步之後如何反哺:

第一,科技的進步促使資金投資製造業升級,再次帶動經濟發展。

第二,製造業的升級能夠讓更好、跟優質、更環保的產品提供到消費端,引導消費增長。

第三,產品的升級同樣的可以增加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增加了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更好的創匯)

綜上所述,經濟發展不單單是GDP數字的增長,更是全部綜合生產力的的增長。投資,消費,出口圍繞著製造業發展,進步,提升。相互作用

閱讀全文

與gdp和投資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