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深圳世紀明淵投資公司

深圳世紀明淵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22 08:06:52

A. 中國投資協會生態產業中心是什麼機構

中國投資協會生態產業投資中心
中國投資協會(The Investment Association of China,IAC)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注冊,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中國投資建設領域權威性、綜合性社團組織。其主管部門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配合國家對生態產業規劃投資的重視性,科學地引導和促進生態產業投融資戰略,中國投資協會投資咨詢專業委員會於2014年10月批准成立了「生態產業投資中心」。
中心的業務范圍:
1、依照國家相關政策促進生態產業健康發展,配合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產業、企業發展訴求和對相關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2、推動生態產業投融資合作,對政府和企業項目引導資金、專項資金、項目可研與評估、項目對接、戰略合作進行有效的服務,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3、組織開展生態產業投融資發展的主題論壇、研討培訓、技術推廣、規劃咨詢、新產品宣傳等活動;
4、提供生態產業國際化網路服務平台,促進生態產業投融資行業數據信息建設和信息共享;
5、開展生態投融資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外資在國內進行生態投融資咨詢服務,對我國的企業在海外開展生態投融資提供項目合作和促進服務,承辦國內外生態產業投融資論壇、洽談會、各項培訓會等;
6、完成中國投資協會、投咨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按照以上業務范圍,目前中心開展的主要工作有:
1、充分發揮由國家發改委主管的優勢,及時向會員單位傳達國家生態產業政策、生態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信息;
2、與會員企業就最新生態產業動向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調研,並向政府反饋企業的意見;
3、通過組織論壇的形式,為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良好的平台;
4、進行相關課題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重大政策提供服務;
5、進行重大產業政策的跟蹤調研和評估,及時向政府部門提供信息;
6、建立生態產業專家人才庫,為會員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就企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咨詢;
7、充分發揮信息、渠道和資源優勢,通過組織企業間、行業間的交流,推動企業間、行業間的資源整合,促進共同發展;
8、參與協調地區性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9、通過中國投資協會投咨委生態產業投資中心掌握的資源,建立與國際性產業組織、國際重要經貿機構之間交流的平台;
10、建立中國生態產業數據中心,為會員和各類戰略性生態產業投資主體提供生態產業市場信息,引導生態產業發展建設和投融資活動;推薦戰略性生態產業投資項目,介紹合作夥伴,招商引資,拓展戰略性生態產業投資渠道,協助做好招投標工作,提供市場預測、分析、促進經濟合作。

B. [緊急求助]關於2007中國股市【200分獎勵】

看了本版面上的所有答案(連接的沒看):
1 5樓的答案有幾個點子還是適合論文專所用,其他的都屬沒有多少實際論證及論點。
2 一篇股票論文其實也不難,樓主抓住以下幾個點:第一,拿大盤K線分三次分析(論文不是重在概述而是論點論據);第二,抓出其中一個波段分析下;第三,抓一隻比較有代表性的個股來分析下,如中石油可以做為一個教材,但應該很多人都會再抓。
3 把結構提綱列好,就很容易了,網上材料很多。

C. MAL十度空間股票官方網(總部加拿大)有這樣公司嗎

城市功能區是實現城市職能的載體,集中地反映了城市的特性,是現代城市存在的一種形式。
城市的定位決定了城市的功能特性,城市的能級越高,對城市功能區的要求就越高。城市功能區都表現出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功能區是城市功能細分的結果。本部分對功能區的基本理論和實踐進行了闡述,主要內容有:
功能區是實現城市職能的載體;
充滿活力的特色功能區 ;
特色功能區是區域比較優勢的根基和體現 ;
具有借鑒意義的特色功能區。
要點:
1、 功能區是實現城市職能的載體,城市功能區的形成過程是產業或者城市功能要素在特定的城市空間集聚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城市政府對城市的定位和城市功能的布局有著直接的關系。
2、 功能區具有極高的集聚和擴散效應;有較強的社會經濟效應;功能區間的競爭是現代區域競爭的主要形式。
3、 具有特色的經濟功能區是城市經濟功能細分的結果,由特色功能區所形成的比較優勢,是區域競爭優勢的核心。
4、 各具特色的功能區範例。
5、 具有借鑒意義的特色功能區。
一、功能區是實現城市職能的載體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早期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社會分工和社會交往(經濟和非經濟的)的依賴日漸增強,客觀上要求社會物質資源和空間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實現多種社會功能集成的「城市」由此產生。
一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現代城市,是由多個特點清晰明確的功能區組成的。城市的職能就是由這些功能區充分地發揮自己作用來實現的。從動態的角度講,城市功能區的形成過程是產業或者城市功能要素在特定的城市空間集聚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城市政府對城市的定位和城市功能的布局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城市功能區的四大特性
城市功能區,是能實現相關社會資源空間聚集、有效發揮某種特定城市功能的地域空間,是城市有機體的一部分。
城市功能區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1、城市功能的載體
功能區是城市功能的載體,是實現城市功能的空間集聚形式,是現代城市運行的方式。城市是由多個功能區有機組成的,城市的功能,就是所有功能區功能的集合體。產業集聚和功能優化是城市功能區的本質特徵,每個功能區,都有自己所承擔的主要功能,確保自己所佔有的資源稟賦優勢充分發揮,也使整個城市在多元功能整合的基礎上進入更高的運行層次。
2、明顯的聚集效應
聚集效應來源於企業的外部經濟和范圍經濟,正因為聚集能降低彼此運行的成本,提高運營的效率,所以產業組織或產業群在地域上的聚集構成了城市空間的結構形態。城市的集聚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要的資源轉換中心,將匯集和吸引的資源轉換成各種產品、貨物和信息知識產品;二是價值增值中心,在資源要素的轉換過程中,創造出新價值;三是物資集散和流轉中心;四是資金配置中心;五是信息交換處理中心;六是人才集聚中心。
城市功能區的聚集效應表現為與核心功能相關的社會資源的密集分布,即表現為對諸如人才、信息、資本、物質要素、技術等社會資源的高勢能吸納和高效率利用,是城市集聚效應的最集中的體現,可以在相對有限的地域空間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產出。
3、輻射擴散效應
城市功能區通常具有較強的輻射擴散能力,相關區域、相關產業都會受其影響。功能區的輻射擴散功能在於:一是擴張自身市場性權利的作用范圍;二是構築更大空間的集聚協作體系;三是擴散功能區的優勢能力,如技術、管理、觀念、資金等,向周邊地區滲透,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但這種擴散能力的大小也是有差別的,與行政區和居住區等非經濟功能區相比,產業區、商務區等經濟功能區具有更強的輻射擴散能力,會推動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演化與發展。
4、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
經濟功能區的主導產業通常都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多層次、長產業鏈的特徵,經濟功能區是區域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現實表現,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是區域主要的收入來源。如以電子、電訊為主要產業的渥太華電訊谷(加拿大),以高科技產品及元器件發明生產為主要產業的班加羅爾(印度),都處於區域經濟增長的領先位置,而且在功能區內擁有研發、生產、貿易等較完整的產業鏈條,表現出良好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擴散能力。非經濟功能區的高效益反映在社會效益上。行政功能區內行政機關密集,方便處理社會事務,提高了城市運行的效率。
在全球化、知識經濟、信息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地區經濟發展更加依賴功能區產業群的創新動力,更加依賴由功能區作為載體的區域競爭力。由功能區形成的獨占性比較優勢是區域競爭優勢的核心。打造強勢經濟功能區、確定地區經濟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的地位,發揮比較優勢,是後發展國家或地區尋求超常規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二)城市功能區的空間布局
進入20世紀後,西方發達國家,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速度加快,土地資源變得緊張,用地功能競爭激烈,城市內部出現了工業、商業、行政、居住區前所未有的功能區空間布局結構。越來越多的學者,尤其是美國學者,對城市結構提出各種理論,解釋城市結構的發展過程和形成方式,解釋功能分區的特點和分布規律。正是功能區的出現和發展,才促進了城市結構的優化。因此城市結構的特點,就是一個城市內部功能區分布和發展的特點,而從功能區的角度進行研究,城市結構理論也就是城市功能區的分布和發展理論。
歸納起來,基本的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模式主要有三種:
同心圓模式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E?W?伯吉斯於1925年最早提出同心圓城市地域結構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圍繞單一的核心,有規則地向外擴展形成同心圓結構。 這一理論實質上是將城市的地域結構分為中央商務區、居住區和通勤區三個同心圓地帶。中央商務區主要由中心商業街、事務所、銀行、股票市場、高級購物中心和零售商店組成。中央商務區的外層是居住區。而通勤區位於居住環境較好的郊區,分布著各種低層高級住宅和娛樂設施,高收入階層往返於城郊間的通勤區。
北京建國來的功能區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基本上是同心圓模式,內城是整個城市核心地區,居住區大量分布於二環到五環之間,而遠郊地區則分布著別墅、townhouse等低密度住宅。但北京的同心圓模式沒有特別清晰的功能分區,核心地區聚集著城市的多種功能(行政中心,歷史文化中心,商務中心、商業中心等),而由於時間距離等原因,城郊間的通勤不是富有的遠郊居住者的主流選擇。
扇形模式
美國土地經濟學家H?霍伊特通過對142個北美城市房租的研究和城市地價分布的考察得出,高地價地區位於城市一側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扇形范圍內,成楔狀發展;低地價地區也在某一側或一定扇面內從中心部向外延伸,扇形內部的地價不隨離市中心的遠近而變動。 城市的發展總是從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線或沿阻礙最小的路線向外延伸。也就是說,城市地域的某一扇形方向的性質一旦決定,隨著城市成長扇形向外擴大以後也不會發生很大變化。
按照霍伊特的扇形理論,城市地域結構被描述為:中央商務區位居中心區;批發和輕工業區沿交通線從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由於中心區、批發和輕工業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居住區呈現為由低租金向中租金的過渡,高房租卻沿一條或幾條城市交通幹道從低租金區開始向郊區成楔形延伸。
多核心模式
美國地理學者C?D?哈里斯和E?L?烏爾曼在研究不同類型城市地域結構情況下發現,除了CBD為大城市的中心外,還有支配一定區域的其他中心的存在。這些核心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 某些活動需要專門性的便利,如零售業地區在通達性最好的地方、工業需要廣闊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
(2) 由於同類活動因素集聚效果而集中。
(3) 不同類活動之間可能產生利益沖突。
(4) 某些活動負擔不起理想區位的高地價。
他們認為,越是大城市,核心就越多,越專業化。行業區位、地租房價、集聚效益和擴散效益是導致城市地域結構分異、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
這一理論認為:城市是由若干不連續的地域所組成,這些地域分別圍繞不同的核心而形成和發展。中央商務區不一定居於城市的幾何中心,但卻是市區交通的焦點;批發和輕工業區雖靠近市中心,但又位於對外交通聯系方便的地方;居住區分為三類,低級住宅區靠近中央商務區和批發、輕工業區,中級住宅區和高級住宅區為了尋求好的居住環境常常偏離城市的一側發展,而且他們具有相應的城市次中心;重工業區和衛星城則布置在城市的郊區。
北京目前和今後的發展更傾向於這種多核心模式。CBD、中關村、金融街等幾個具有明顯聚集擴散效應的功能區,足以成為城市的區域核心。多核心模式是城市功能進一步細分的結果,是不同資源環境滿足不同城市功能的結果,是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
(三)經濟功能區與非經濟功能區
功能區的分類標准有很多,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根據與經濟的相關程度,分為非經濟功能區和經濟功能區。
非經濟功能區是指行政區、居住區等與產業活動無直接關系的聚集區域。
經濟功能區是一個區域的核心發展能力所在。經濟功能區有自己的主導產業,有較強的發展能力、經濟控制能力和聚集擴散能力。在現代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經濟功能區不僅要滿足本城市的功能需求,而且會在更大區域的產業分工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滿足區域乃至全球化不同經濟功能的需求。
按照主導產業的不同,經濟功能區可細分為產業區、商務區、商業區和旅遊區等。
二、充滿活力的特色經濟功能區
特色經濟功能區是在各經濟功能區基礎上,以具備某種鮮明特色而獲得獨占性比較優勢和發展能量的經濟功能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功能區的進一步細分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從根本上說,這種區域功能的變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競爭激化、市場細分的客觀反映,是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的結果。
特色經濟功能區已經在我國的經濟土壤中萌發成長。在市場經濟環境里,它們充滿了活力和競爭力,表現出極強的生存優勢。
(一)特色產業區
特色產業區是產業區發展細化的結果,是某種新興或強勢產業集聚發展、規模膨脹在空間上和經濟上的體現。北京最典型的特色產業區就是中關村,作為特色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賦予其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強大的發展力。
特色產業區在西方國家發展要更早更成熟,如美國的矽谷。
1951年位於美國舊金山市南面聖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斯坦福大學在其校園內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化的科學研究園——斯坦福研究園(Stanford Research Park)。斯坦福研究園最後發展成美國最著名的高科技產業區——「矽谷」,聚集了惠普、英特爾、蘋果等世界級的高科技公司。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區的矽谷擁有極強的創新和發展能力。很多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高技術產業和產品來自於此,三次技術革命——70年代的半導體、80年代的PC,90年代的internet,也都發生在矽谷。矽谷及其周邊上市科技公司的總市值高達5000億美元,逼近整個法國股票市場的總和。矽谷僅電腦和半導體的生產製造,就佔了美國工業成長的45%。
特色產業區需要發展環境的支持。舉例說,高新技術產業區如果沒有科研和人才的豐富資源和良好環境,將難以形成規模,難以健康發展。
特點:
1、一定的產業集聚基礎。
2、良好的發展環境,包括產業環境、金融環境、政策環境等。
3、豐富的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
4、較完善的市政交通、商務配套設施。
5、創新文化的大行其道。
(二)特色商務區
現代經濟生產要素向高級服務業的大規模轉移,高級化、專業化的服務業在國際城市高度集中,導致對商務辦公空間的需求迅速增長,工業化時代形成的「生產型」城市地域結構向「服務型」城市轉化。由區域政府主導開發的中央商務區常常以城市副中心的形式出現,不僅形成了現代商務活動的聚集區,也分化了過於集中的城市空間結構。
20世紀70年代起,原先高度集中在中心商務區的商務辦公活動開始分化,城市空間結構也呈現出多中心模式或網路模式發展的趨勢,特色商務區應運而生。特色商務區,是面向更狹窄的客戶群體,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環境、設施及服務的商務區。
與普通的商務區相比,特色商務區內的主流公司在主營業務、公司規模、公司性質、技術水平和人才需求等方面更具關聯性或相似性,有著比較一致的環境需求。
北京的金融街大體上可以看作為一種特色商務區。在金融街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北京市商業銀行以及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中保集團、平安保險公司、華泰保險公司等國家級金融機構和中國電信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網通公司等300多家著名企業,基本形成了以金融機構、通訊、網路公司為主,法律、咨詢、評估等配套服務機構為輔的新的金融商務區。
特點:
1、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基礎;
2、良好的商務環境,處理大量信息的通訊網路能力;
3、積極的產業政策與制度環境;
4、便利的內外部交通;
5、龍頭企業聚集和高度集中的專家隊伍及專業人才;
(三)特色商業區
特色商業區,是一種特殊的商業活動區,具有某種鮮明特色,並且這種特色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佔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從產生特色的原因看,特色商業區又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環境特色型
顧名思義,這種特色商業區的不可替代性來自其獨一無二的環境和區位優勢。如有著悠久傳統和黃金位置的王府井步行街,營業面積31萬平方米,年銷售額40多億元,是北京市規模最大、大型綜合商場最多、老字型大小雲集的市級商業中心。王府井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北京的標志之一,成為北京形象的一部分,具有一種難以抗衡的競爭優勢。
前門商業街也屬於環境特色型商業區。
前門商業街有8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京城最大的商業中心,一些老店,名店至今尚存.在店鋪布局、建築形式、經營特色和品種等方面都體現了強烈的傳統文化色彩。但近年來,由於受交通、停車等條件限制,加上附近文物古跡眾多,危舊房多,前門商業區改造難度較大,和其它商業中心相比發展較慢。目前商業主要分布在前門大街兩側和大柵欄地區.現有營業面積8.3萬千方米,銷售額7.4億元, 以中小型網點為主,大型網點少。
2、產品特色型
產品特色型商業街區,是指在某些產品或服務上具有獨到性和極強競爭優勢的特色街區,如北京的馬連道茶葉街、三里屯的酒吧一條街、東直門內的簋街等。
老簋街是1997年初步形成的。當時有148家商戶,其中餐飲業商戶有45家,開始形成餐飲特色。它東起二環路東直門立交橋西端。2000年9月28日,北京市商委把這條大街命名為「餐飲特色街」。由於早年半夜上市,民間稱其為「鬼街」,後被稱為「簋街」,形成紅門臉紅燈籠的特有街景。
2001年因危舊房改造和市政道路改造,簋街只剩「半壁江山」。2002年8月,新的簋街重張。為了重振江山,簋街45家餐飲商戶經商達成共識,為這條特色餐飲街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簋街每天的龍蝦消耗量都在18000~20000斤,大約相當於全北京總消耗量的1/3,解決了5萬~6萬人的就業問題,總產值以年均15%的高速增長,2000年的利稅額已經佔到整個東城區私營餐飲業的1/10,路邊小餐館里的廚師月收入逾萬元。簋街,作為特色餐飲街,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特點
(1)一定的市場對產品的認同基礎;
(2)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好;
(3)在一定區域內具有環境或產品服務的不可替代性;
(4)具有較強的產業集群或消費集中效應;
(5)政府政策支持。
(四)特色旅遊區
特色旅遊區,是指將物質、精神或文化等要素與旅遊緊密結合,賦予其更豐富的含義,從而實現吸引遊客,刺激旅遊消費目的的旅遊區。
將旅遊與文化,特別是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旅遊區,目前是特色旅遊區發展的主流。如代表美國文化的迪斯尼樂園、代表中國宋代文化的杭州宋城等,都因將文化深植於旅遊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國家旅遊規劃與發展財務司司長魏小安在《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一文中指出,「對旅遊者來說,旅遊活動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活動,但對於旅遊經營者來說,旅遊業則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活動」。
特色旅遊已經成為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未來,特色旅遊區將爆發出更大的活力和競爭力,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特點:
1、當地旅遊資源質量和歷史文化的淵源,比較優勢明顯;
2、擴散作用強,周邊區域及相關行業將受到輻射;
3、對資源整合能力要求高;
4、對旅遊品牌的打造與傳播;
5、旅遊市場的成熟。
三、特色功能區是區域比較優勢的根基和體現
在經濟發展的中早期階段,區域間的競爭僅僅基於區域本身的資源稟賦優勢,產業聚集的水平不高,區域分工只是你生產糧食、我生產布匹的簡單分工方式。簡單分工的重要特點是,區域功能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產品類別的不同。
但隨著貿易的區域擴大和產業規模、水平的發展,提供某一種產品的比較優勢已經無法被唯一的一個或幾個區域獨享,太多的功能區具有這種優勢,市場也能容納眾多的功能區提供同一類產品。面對更加專業化的競爭對手,浩瀚的市場信息,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光靠成本低廉是不夠的。
特色功能區就是適應這種形勢發展起來的。特色功能區一定具有功能區的優勢——明顯的集聚效應和良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它卻能比生產效率相同或更高的普通功能區佔領更多的市場,根源就在於特色功能區打造出的鮮明的區域特色使其獲得了更多的市場注意(誰能將信息傳遞給更多的需求者,誰就能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利益);同時,劃分更細的產品市場也取得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多的有效客戶。
所以說,特色功能區是區域比較優勢的根基,一個特色功能區的強弱也是該區域比較優勢的具體體現。
要增強一個區域競爭力,不僅要建設功能區,還要使功能區所承當城市功能和提供產品或具有某種特色,這種「特色」從城市功能的角度講是一個城市長期發展必不可少的;從產品或服務的角度講,其形成的優勢短時間是不可替代的。在大都市功能區打造的過程中,尋求功能特色才能適應專業化、信息化的現代市場的需要,才能形成獨占性的、不可替代的比較優勢。因此,全力打造特色功能區是地區經濟發展形成比較優勢的根基,也是區域超常規發展的一個現實途徑。
四、具借鑒意義的特色功能區
上海新天地——特色商業街區
上海新天地位於上海市中心地帶、緊鄰繁華的淮海中路南側,1999年初開工,2000年6月全部建成,總佔地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萬平方米,是由石庫門建築與現代建築組成的時尚休閑步行街。
「石庫門」是具有典型上海風格的傳統建築,它的設計外牆為歐式聯排房,而內部保留天井、客房、廂房等江南民居特色,是一種美觀雅緻的中西合璧住宅。其帶有兩個銅質大吊環,配以厚實花崗岩的門框的烏漆大門,蘊含了東西方藝術巧妙融合的美感,曾深得上海人青睞,稱之為「石庫門」。在舊上海,擁有一幢獨門獨院的石庫門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它們的主人多是江浙一帶的社會名流和上海本地的富有階層。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石庫門最風光的時代,居住者多為當年上海的中上層人士。石庫門里曾走出過陳獨秀、魯迅、茅盾、周信芳、劉海粟、胡蝶、鄒韜奮等文化名人,還曾被作為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址。
為了真實體現上海歷史文化,同時使新區滿足上海國際城市形象的需要,美國舊城改造專家本傑明?伍德設計事務所和東方文化背景的新加坡日建設計事務所以及同濟大學設計院的共同配合,分別以不同視角剪裁石庫門里弄。石庫門建築群的外表保留了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使人感覺彷彿時光倒流,置身於20世紀20年代。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按照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和情感特點設計,成為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
新天地的石庫門里弄處處體現21世紀的舒適和方便,自動電梯、中央空調、寬頻互聯網,一應俱全。消費者上網可以迅速查詢商店的商品價格和餐廳、酒吧的菜單以及電影院上演的電影,並可以預定座位,還可直接網上瀏覽,觀賞新天地露天廣場及餐館內的文化表演。
新天地已經成為上海的焦點和形象。各路明星、藝術家、企業家、銀行家、駐滬外交官紛紛前來遊玩,國際模特兒大賽、時裝表演、日本鬼太鼓座表演、著名影星的電影新聞發布會等時尚文化活動,也都選擇在上海新天地登場亮相,兩年的時間里共組織了300多場活動。招租的對象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現有98 家租戶中,85%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新天地投資高達10多億元,在只租不售的經營策略下,從表面上看資金回收困難。但由於「新天地」的品牌效應,帶動了周邊地價的提升,從最開始的每平方米7000元-10000元,到現在的每平方米17000元-25000元。其「翠湖天地」項目一期售磬,二期有2000人排隊。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的高檔社區,會給投資者帶來極大的收益。「新天地」實際上是投資者的一張拿地王牌,帶著這張王牌香港瑞安集團已經闖入了杭州和重慶。
特點:
1、舊城改造與國際大都市形象建設相結合。
2、獨特的傳統建築革新方法對歷史做出合理取捨。面對歷史保護的兩難境地,新天地採取了一方面刻意維護建築外立面的歷史痕跡,另一方面又大 膽創新建築內部構造和設施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將體驗歷史文化與商業價值緊密結合。
4、市場資源整合能力強。
5、成功運作使新天地成為上海市的亮點,並以其濃郁的地域性贏得了世界性,以其環境的可識別性、情景性和環境的適宜性使區域價值得到提升。
6、在「新天地」以外的大規模高檔住宅區尋找投資資金盈利點。
杭州宋城——特色旅遊區
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最大的宋文化特色旅遊區,由杭州世界城宋城置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宋城是以反映兩宋文化內涵為特色的主題公園,整體設計參考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展現宋代都市的繁榮景象,同時引進西方的藝術處理手法,增強景觀的包容力和沖擊力。宋城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南宋風情苑區等幾個特色鮮明的游覽區域,從不同的角度營造宋代都市氣氛。
宋城開始建設於1994年,1996年5月18日正式開園,總投資1.6億元。「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的口號在西湖畔一炮打響,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至今共接待遊客逾千萬,年均門票收入6000萬元以上。
宋城置業有限公司的旅遊資源整合能力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發展空間。他們以旅遊業為主導,帶動房地產開發、高等教育、文化傳播、電子商務等,取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特點:
1、滿足現代人尋根、懷古的心裡需要。
2、將傳統文化作為旅遊的底蘊,增加了旅遊的特色,也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產業化。
3、整體運作,市場主導。
4、旅遊資源深度整合。旅遊開發與房地產相結合,通過旅遊帶旺房地產;同時創辦旅遊大學、舉辦會展博覽等,將已有優勢充分發揮。
總部經濟——特色商務區
總部經濟是指企業總部完全商務化,在中心城市商務環境優良的區域實現多總部集群分布,提高總部運作效率,而生產加工部門則安排在成本較低的周邊地區或外地。總部經濟可以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吸引跨國公司和外埠大型企業集團總部聚集,從而形成合理的價值鏈分工。總部經濟對於一個區域的發展有五種效應:一是稅收供應效應,總部在哪裡,一般結算中心就在哪裡,部分稅收會留在總部所在地;二是產業效應,總部入住一個區域,會帶動產業集群效應產生,帶動地區第三產業發展;三是消費拉動效應 ,總部不僅會帶來一系列生產活動,還會產生一系列消費活動;四是就業乘數效應,商務服務產生的就業和生活服務出書的就業往往能帶來新的就業;五是社會資本效應,一個地區總部越聚集越會吸引社會資源和其相關的社會資本繼續進入,形成更大的產業集群效應。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總部經濟已成為許多國家(地區)所追求的新的經濟形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地區),都把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放在發展本國(地區)經濟的重要地位。
廣州東山區是總部經濟特徵非常明顯的一個區域。2002年該區總部經濟直接創造的企業利潤達101億元,佔全區企業利潤的七成多。同時也成了稅收的主要來源,總部數量雖僅佔全區企業總數的2%,但納稅額卻佔了全區地稅總收入的八成。與此呼應,去年東山區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九成多,從業人員比重超過八成。
截止到2001年末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25家以總部的名義在中國內地開辦了各級代表處、辦事處、中國總公司,其中50%以上設在了北京。北京的中關村(豐台)總部基地,也於2003年4月啟動。總投資約為45億人民幣,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6萬平方米,預期3~5年全部建

D. 我在的公司有三大股東,三股東意見分岐,有茅盾。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上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所謂道教,是以中國古來的薩滿教的咒術信仰(鬼道)為基礎,在其上重迭地、復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儀禮與思想,吸收了老莊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學,並吸收了佛教的業報輪迥和解脫,乃至濟度眾生的教理、儀禮等,在隋唐時代大體上完成了作為宗教教團的組織、儀禮和神學體系,以同"道之不滅"合為一體作為最高理想的中國民族(漢民族)的土生土長的,傳統的宗教。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於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了解,對於復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於道教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的鎮壓與五斗米道北遷有極大關系.曹操對於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採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眾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葯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系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現已失傳.在<<道藏>>傷字型大小<<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水字型大小.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為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葯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為基礎的來構造道教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靈寶派,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系.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道教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誦禮贊,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為道者三奇.其內容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存神煉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於公元406年,為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為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融合,成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也成為奉持三洞經典為特徵的新道教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著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於公元456年.歷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為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於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煉丹術,醫葯學用之於實踐,為道教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楊曦為第一代宗師,以<<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供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志著自葛洪以來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舊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的完成.陶弘景還完善創立了道教的神仙體系,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說.即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靈寶天尊說靈寶經;太清道德尊說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道教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陶弘景將錯綜復雜的神仙系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真靈位業圖>>.將道教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 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於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裡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與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為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斗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唇槍舌戰與辯論.盡管這樣,但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於三者都可以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道教變革,從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系,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眾中的影響,完成了從民間宗教向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改造舊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謙之新天師道和樓觀道派.
在北方十六國像張忠,王嘉以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為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眾的鬆散道教集團很多.這對於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卷收錄於道藏力字型大小)宣布革除舊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家禮法來清整道教組織.反對濫傳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別強調要以齋功為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後,寇謙之已經准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為帝王師的願望,以使道教成為官方的正統宗教.由於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謙之善於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崔浩得到寵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佛教與道教同時發展壯大,但由於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著北魏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征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家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決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高僧玄高事件.後由於崔浩失政被誅殺,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與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提倡佛教,從此新天師道團消亡了,於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於關中的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為中心,傳播於關中地區.在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王嘉,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等為代表正式形成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韋節,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在學術上形成了注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天師道的傳統.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關繫上,辯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歷了道教被廢除,但是道教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為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時由尼姑養大,自稱我興由佛法.對佛教非常重視.規定三教的次序是佛為先,道為次,儒教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統治中,道教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呂洞賓,鍾離權成為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眾生稟賦於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眾生即是道,道中有眾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來抑制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佛教下風.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眾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眾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為的,然而眾生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干擾,則漸漸耽於物慾.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干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岐,特別是以什麼葯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葯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煉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宗教觀念的核心.道教神仙思想的變遷同樣反映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演變.唐代安史之亂至北宋初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道教內容的改變和道士成份的改變.此時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這樣幾類:一是隱於山中,不求聞達,如唐初的潘師正.二是精究方術,全性保真,或煉丹合葯.如劉商(為中山靖王之後).三是身情異術,逃於形骸,和光混俗,隱於市井的.如孫登.唐未五代的社會動亂,給修道之人的隊伍中又增添了兩類人:其中一類是仕途無望,歸隱山林,到道教中找寄託.有的是辭官不做,逃於世外,這類人有羅隱之,鄭雲叟等.另外一類人專修道教之方術之人,以求在亂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貧弱.詳情查看<<太平廣記>><<江淮異人錄>>等.唐末五代所出現的這兩類追求道教的人物,而又對後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代表就是被傳為神仙的呂洞賓.唐末五代以後人們對道教的追求則較多的帶有實用目的,內儒外道的道士無形中使道教滲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這種結果造成的影響,為南宋道教全真派的形成准備了條件.其神仙思想就是:神仙可成的思想發生動搖.第二是神仙的出世與神仙的救世變成神仙不高高在開界,神仙可下世救民於苦難.這也影響到了道教金丹思想向內丹思想轉化的過程.在全真教里神仙已不再是遠離世外超出凡間的了,而是可以變化升舉,長生永駐的幻人物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少了,人性的色彩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時代宗教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這種思想也同樣表現在宋代形成的呂洞賓信仰中.由於呂洞賓信仰在宋代的廣泛影響,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來.全真教南宗創始人張伯端,北宗創始人王重陽,建立起他們與呂洞賓的師承關系來.內丹術全讓全真派佔去,正一派只餘下傳統的鬼神崇拜與符咒之方術了.這一時期也出現的八仙的傳說.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變,事實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現正是這一更新的結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叢林,使道教開始有了統一教團組織和明確的傳法世系,元代以後道教基本被劃為正一與全真兩大派.從此也就結束了前代道教散亂蕪雜的存在方式.
宋遼金元時期,四百餘年間,道教進入了一個發展變革的新階段。這一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相當尖銳,民族矛盾尤為突出。道教的興盛,發達,與貫穿這一時代的民族矛盾關系至深。
繼唐以後,宋代是中國道教的又一個繁榮時期。宋代又是中國歷史上外患內憂的時期,農民起義高達113次之多,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宋代道教不僅沒有爆發過宗教性的社會騷亂,而且穩步走向繁榮,這與宋代皇帝對道教的態度和宋政府道教管理有密切的關系。此外這一時期新的神被大量引進。媽祖由福州走向海外,文昌帝君等,新的教派林立,如茅山,合皂山,大虎山的三山符錄,是宋朝規定授錄地點,成為符錄派三大宗派。總體來說,宋朝各代對道教是信而不疑的,這對道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央集權的政府內設立中央道錄院,地方道正司,加強對道教的管理,設立宮觀內部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了對宮觀設立的審批與限制。設置了道冠職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職官體制最復雜,最完整的時期。規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齡,第二是家長同意,第三是不違法背俗,第四是必須禮師。又規定了道教的等級即紫衣師號等級制度。規定真人只用於封神,金門羽客,高士是指志行高尚之士,煉師是指一般道士。師號是政府代表皇帝賜給僧道的稱號,它具有賜的政治特徵,道號是為學道或好道之人的別稱,自行隨意而取的稱號。綜上所知,宋王朝採取是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限制宮觀數量,防止社會直接生產者減少。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道教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外丹經過了數百年的實驗,至唐末,終於使人們認識了外丹成仙說的荒唐,在此條件下,內丹成仙說乘時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據的內容成為了道教煉養術中的顯學,並形成了以修煉內丹為主的教派-主要流傳於南宋的金丹派及興起於金朝的全真道。
內丹的傳承第一代為鍾離權,如<<混元仙派圖>>,以下第四代是兩宋內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系出於劉海蟾門下:李練,張仲范,藍元道(養素先生),馬自然,張伯端,張繼先,王庭揚,劉列,陳仲虛,小鄭真人,麻衣道者,陳摶等。其中陳摶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張伯端為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為<<悟真篇>>,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被後人尊稱為南宗五祖,一述張伯端一系,主張一已清修。內丹的盛行,使傳統的丹鼎道教改變了其貴族專利品的性質,成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要吧普遍接受的東西,從而產生了內丹派前所未有的群眾性教團南宗,全真道,這是丹鼎道教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概觀張伯端內丹學,大略以禪道結合,先命後性為特徵,主張從傳統內丹修命之門入手,修命時強調須用先天精氣為葯物,煉精氣須用元神所主生真意為主人,也就是由道入禪。
希望採納

E. 關於保險

1.對職工而言社會保險現在通常說的是"五險一金",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國家規定的是:住房公積金不低於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所以說交住房公積金對職工很劃算啊!
"五險"方面,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2.在單位工作,社會保險應當由單位去辦理,職工個人提供個人的身份證和照片就可以了,你的檔案在唐山,你是外地在北京工作的,你完全可以辦理辦理社會保險 .對上班職工來說,辦理社會保險沒什麼具體限制條件.
壽險到底是什麼?
壽險對人類而言:是每個人對他自己及家庭應盡的責任以及是一種支付人生必需費用的手段。
一、壽險是在盡責任(一個人對他自己及家庭應盡的責任)
每一個人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最簡單的,我們是上輩人繁衍下來的。我們生來就有父母、祖父母,將來我們也終究會有妻子兒孫。人一生短短幾十年,就生活在這種親情循環中。我們身不由己的來,同樣最終又身不由己的去,來時赤條條一無所有,去時一縷青煙終於也煙消雲散。既然如此,我們活著時剩下的就只有那份責任了。
我們是在父母最恩愛的時候孕育出來的——愛的結晶。因為這份與生俱來的愛,人類的責任就世代相傳,與生命同在。我們在嬰兒時期身不由己地接受父母長輩對我們的責任的同時,實際上也無可推脫地背上了對他們的責任。這種責任與生俱來,死後還留存於世,逃不掉,甩不脫。生生世世,歷代相傳直至永世。
那麼人類的這份責任是什麼呢?
對自己、對父母、對妻兒、對朋友、對社會。
對自己——很多人都認為人對自己沒有責任,那是錯的。在人所有的責任裡面,對自己的責任乃是最重的。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有「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意思是說:只有把天下看得比自身還輕的人,才可以擔當天下之任,只有愛自身超過勝過愛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千萬別誤會此中的「把自己看得比天下重和愛自己勝過愛天下」並不是教導老子天下第一的論調。而是說:要珍惜自己,要愛護自己,不要讓天下的身外之物浸染腐蝕自己。這樣,才可以為天下人辦事。在一個人所有的責任中,對自己的責任是首先而又首要的。沒有一個對自己都不會負責的人,會對其他人、對天下負責任的。
為自己盡職盡責,想一想自己的日常,你都安排和預計了嗎?人沉淪於紅塵中,實在是渺小和脆弱的。我們有太多的恐懼害怕。
我們害怕:
1、 生病時無人照顧
2、 貧窮時沒有援手
3、 失業時無從接濟
4、 孤寂時無友陪伴
5、 怕無法照料家人
6、 怕失去尊嚴
7、 怕老年人無人奉養
你有這么多的恐懼感,但大多時候,你卻仍然戴著假面具笑談於人生,以告訴別人你是生活的強者。我知道其實你跟所有的人一樣,對很多美好的東西有著渴求,你希望:
1、 幸福與安定的生活
2、 受朋友、家人的尊重和愛戴
3、 有能力照顧家庭
4、 擁有健康的人生
5、 在財產上有安全感
6、 老年時無憂
7、 在生命危難中無慮
對自己盡責就是保證自己一生無論在何時何種情況下都能應付人生出現的種種危機和風險,以便讓我們有機會履行其它的責任。
對父母——沒有人能逃避這份責任,也不應或者不許。父母給我們的責任是隨著我們的出生而來,隨愛而來,隨希望而來。對於含辛茹苦無私奉獻養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無疑是有責任的。這份責任是:1、奉養雙親 2、使父母不受辱 3、使你的父母享受美名 (註:這美名是你帶來給他們的)
簡簡單單的三條,這一生,你能為你的父母永遠做到嗎?不要回答,而去想,怎麼做,怎樣去做。
對妻兒——首先是對妻子。你與她曾素昧平生。一絲所謂緣分讓你名正言順擁有她。你把她從一個不知世事的少女變成一個婦女,變成一個母親。讓她和你一起負上另一份責任。你不覺得你對她是有責任的嗎?這份責任是:保護她,愛她,與她一起白頭到老,在你有生之年照顧她,不讓她遭受苦難。無論貧窮、富裕,永遠不會變心,永遠相互照顧直至生命的終點。
可以知道,你對妻子的責任就是你在婚禮上手撫聖經發的誓言:這份責任,無從逃避,也無法逃避。唯有可選擇的是如何去實現自己的誓言,而去盡這份責任。
對子女——人類的責任真是循環往復,當我們為人父母,又在重復上輩父母對我們初始至今的所有責任。或許此時,我們才能感悟到父母之愛,子女之孝,然而他的一生,又帶給了我們多少責任。他的成長,他的教育,他的婚嫁,他的創業,這一切的一切,足以讓為人父母者辛勞一輩子了。但當我們雞皮鶴發時,又能否讓我們為之嘔心嚦血的子女回報為我們盡一份責任呢?
對朋友——朋友相對於父母妻兒,唯一的區別在於沒有血緣關系的維系。人生在世,更多的是朋友,朋友是以信義維系的。一個能為朋友獻出一腔熱血的人必是真君子。朋友間的責任是相互的,他們不是回報也不是饋贈,而是相互的信任和付出。真朋友間的信任是無限的、徹底的。真朋友間的付出是無私的,是不需要回報的。
對社會——人類社會是一個聚合體。人生存在於這個社會,如同於父母親朋。社會對我們亦有如同養育之恩的生存關系。我們要感恩,要有心回報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一個真君子視自己與社會之關系密為魚水。切記,對於社會,它培育造就了我們,對它的那份責任是天職。
談了這么多,人生既有如此眾多的責任要去盡,特別是對自己和家庭的那份責任,以自己健康的身體和收入能力當然可以做到。你可以和你的家人說:只要我活著,我就可以完成這份責任。這里是有條件的,你必須活著,必須健康,必須能為自己盡職,才可以對家人盡責。但當你為人子,為人父母,那份責任卻是不能有如此這樣的假設和條件的。不管你是生是死,這份責任永遠存在的。只不過是不能盡而已,但不能盡並不等於沒有責任。那份責任依然存在。而壽險正是這份責任,這份你逃不掉的責任。
一個明智的家庭,他(她)對家庭的責任是指:「使家眷免於飢餓,不至無家可歸;使子女完成必要的教育,不至於失學;使父母安享晚年,不至於老無所養;使家庭財產完整,不至於受損。」你要明白,這就是你綜合的家庭責任。這份責任沒有「如果、萬一」、「沒有隻要——就——」等的條件。不允許推脫,不能假設,沒有期限,沒有條件。人只有假借壽險,才能做到這一點。壽險可以將「只要我活著,我就可以照顧家庭」中的條件除掉,不管我是否活著,我都可以盡責任照顧家庭。而壽險正是這些沒有條件的責任。

我們必須回味我們剛才說過的那句話「倘若以我們健康的身體和收入能力,當然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問題在於,在人生之中,意外和疾病是那樣身不由己和不識時務。人生有太多的萬一,我們無法預料、承受。
1、為意外而投保:意外不是我們想要的。意料之外的事的發生,實在是我們萬一的不幸。有意外發生,我們就將不能為自己和家庭盡那份責任。你會講,意外在你身上的概率很小。我同意,但舉一個很現實明白的例子:上海市每年死於交通意外的人數在1萬以上。每年遭受各種意外侵襲造成傷害的概率在千分之三。這個比例,或許你認為很小,很好,讓我給你做一個游戲:有一隊一千人的隊伍,而你是其中一個,然後每人發一把槍,明確地告訴你,這里只有一把槍有子彈。每個人拿起槍對自己的腦袋,請問,面對這千分之一的危險率,你敢扣動扳機嗎?而且這樣的游戲每年來一次。面對這每年一次扣動的扳機,你有把握可以逃過幾次?
2、為疾病而投保:幾乎對所有的人而言,疾病一詞就跟呼吸一樣。有呼吸就會有疾病,有生命就會生病。疾病給人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為疾病而投保只是每年用一點點的費用來換取當我們身患疾病時的大筆醫療費用。
3、為教育而投保:子女的成長是無可阻擋的,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讀完大學,但教育費用無疑是巨大的。這筆費用是要延續長達十幾年,倘若我們有萬一,子女的教育就會中斷。除了壽險之外,又有何種方式能讓你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供子女受完高等教育?
4、為養老而投保:人一生奮斗不止是不可能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六十以後他就要退休。但退休未必就是不需要生活費用。當我們為子女盡了幾十年責任後,送走堂上二老,這份責任是為自己留存的,那是一份老年時生活的尊嚴,而非單純養老金。
總之,人一生面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而又各不相同的。而壽險決不僅僅在上述各項對各位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如壽險對於儲蓄的幫助,壽險可以保護財產,壽險可以幫你建立安定的人生,可以幫你贏得創業的時間,體現生命尊嚴和價值,保護企業,作為良好的投資。分述如下:
1、 幫助儲蓄
有權威的調查結果表明:國民有大多數的人會儲蓄,並確認儲蓄有其相對的重要性。我們知道人們之所以要儲蓄,第一大動機是為求得某種程度的保障。如:為子女籌集教育金;為疾病儲備醫療費;准備失業時的救濟金;准備養老金;預備急用等等。第二大動機是為求得暫時性的歡樂。如:買車、買衣服、旅行以及一些奢侈消費等。
調查表明:誰都相信儲蓄是必要的,但又誰都確認,靠零碎存錢,要把錢存到一定程度是困難的,且很少有人會做到專款專用。即經常不能實現當初儲蓄的目的。理由是:
① 長期儲蓄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因為不強制,很容易半途而廢,並且很多人欠缺特定的儲蓄計劃。有始無終加上本身收入不多,而使儲蓄迫於停止也是常有的事。
② 很值得重視的是:光靠儲蓄很容易使當初的意願流產。譬如你願意因為要養老而儲蓄,但半途會因為自己要買車、買房而挪用了本來用於養老的錢,使當初的計劃成為泡影。
壽險之所以有助於儲蓄是因為保險費交納下所帶動的半強制下的類似儲蓄行為,幫助你樹立起堅強的意志力來完成自己的保障。另外,壽險險種強烈的特指功用,可以幫助你做到專款專用,每一個當初儲蓄的設想都得到落實。如此看來,壽險對於儲蓄,甚至於整個家庭財務竟然起到了如此重大的幫助。無形之中,壽險成了你家庭的財務顧問和分配管理師。
2、 壽險可以造就財產並有效保護財產
大家都知道壽險以人的壽命作為標的,是可以用幾十元錢換來一萬元的造財工具。當一個人要想為積累100萬元而打算每年花5萬來儲蓄時,不算利息的簡單計算要20年,並且有一個條件,你必須要活著,並以每年5萬遞增。而壽險不同,可能你只要用1萬元,馬上可造就100萬元財產,並且可以遞增。
壽險的造財由此可知。而壽險對財產的保護亦可簡述如下:我們知道,處在快節奏和高稅收時代的人,我們在生後的財產都是要以現金來交稅的。我們都希望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會被稅吃掉,而保險理賠金是法定免稅的。
3、 壽險可以幫你建立安定的人生
要是沒有壽險,客戶的生活水準大概要降一半。因為,他要考慮生病時的費用、子女教育費、養老費。因為這些費用,他便要儲蓄,要儲蓄就非得降低現在的生活費用和水準。人們渴望安定的人生,人們渴望得到經濟上的安定,獲得幸福,老了可以無後顧之憂,對家屬能很好地照顧,並能保持健康,贏得尊重。為了這份安定,他寧願低就和付出。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請在下列情況中選一項:
①收入雖低,但工作穩定、持久;
②有某種程度的收入且該工作可能會持久;
③收入相對很高,不過萬一不小心,前功盡棄,早不保夕。
調查表明48%的人選①,這充分說明人渴望安定性。而壽險正是憑借個人力量獲得安定的最有效的方法。人為生存而工作,每個月我們把錢帶回家是為了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人死後,郵差送來他生前准備好的東西(錢)。如果太少,家眷就會陷入困境。
4、壽險可以幫你贏得創業的時間
或許,你已經信誓旦旦向你的妻兒老小保證花20年時間來創業,在你退休前賺到你想要的錢。我理解你的雄心。我知道你需要這20年來賺到足夠的錢讓你和你所愛的家人生活幸福。講得坦率一點是你需要這20年,但你能否保證你活夠這20年。如你現在40歲、60歲時,你計劃賺到600萬,每年要賺30萬。實現這個計劃,必須你的壽命允許你活60歲。壽險可以幫你,拿出一點這筆錢的利息,你立即擁有這600萬,然後每年分期付款,歸還這筆貸款。而且我向你保證,萬一你活不到60歲,這筆貸款和利息的連本帶利都不再需要你歸還,而歸你家人所有。你不必拘於這20年時間,完全無後顧之憂,這就是壽險可以幫你的。
5、 壽險可以體現生命尊嚴和價值
人的生命固然是無價的,但這世上很多東西都必須現實地用錢來衡量。在人們很多財產中,生命價值佔有很重要的部分。我們一生創造了很多的財富,但是如果死時,我們一文不值時,豈不是對自己莫大的諷刺。隨著中國大陸險種設計上的進步,生命尊嚴提前給付條款已然出台。壽險即使對於純死亡之險來說都不再是死後才能拿錢了。當我們要告別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提前支付我們的保險金,活得有尊嚴,以便死時也能瀟灑從容。
另外,經濟社會的人都很現實。你是否有把握,一旦你毫無價值地死去,你能保證從你患病住院到離開這一段時間,床前有沒有孝子陪伴。長病無孝子,我真的不敢奢望,更何況我們死去沒有東西遺給他們。但倘若你有壽險,情形就可能不大一樣,壽險可以幫你找到一個孝順的人,雖然他本身不能成為孝子(在這一點上)。這樣看來,壽險對人的保護真是到了無微不至,忠誠至死的地步。
6、 保護企業
跟保護家庭一樣,壽險也一樣可以保護我們的企業,特別是股份制企業。舉例如下:甲、乙合開一個公司,各出資100萬。倘若他們的人壽都長命百歲,那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倘不幸,二年以後,甲在企業穩步前進中不幸萬一,這個企業面臨的問題如下:繼續存在,若是甲太太有繼續經營的念頭。但倘若她不想幹下去,乙先生又要如何還給甲太太50%的股份?即使他能拆出這100萬,對於這個公司而言,影響是巨大的。壽險可以幫你,在你們公司成立時及後,可以出少量資金為甲、乙先生各購買100萬人壽保險。無論哪一方出險,都無礙於這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又不會影響他們家屬的生活。

7、 壽險可以作為良好的投資
告訴你的客戶,他的投資諸如:股票、債券、房屋、汽車等等非常的不錯。但上述投資方式的特點是:波動性,市場的不穩定性。所以風險性很高,回報又不確定。而壽險是一種長期投資,且不受經濟景氣變化的影響,且你知還有穩定的回報。
為了投資成功,你必須具備:①金錢;②過去的經驗;③對將來有深度的注意力和觀察力;④運氣。對於任何一種條件的欠缺,就可能導致投資失敗。委託保險公司,投資的風險因加入保險而消失或說你無須負擔這份風險。
除了上述七點,壽險可作為抵押物而獲得專用的貸款。受益人可隨你而指定,體現了你對財產的決定權,年金方式的享受保證你在生存期間的生活無憂。
綜上所述,壽險包含了兩個義務:對自己和對家人(別人)。對於保險的看法應該是:自助(投保)達到人助(保險功能)達到他助、天助。倘若為太太及子女投保,則能成為自己年老時的保障。換句話說,為了對家眷完成責任而投保,結果也是對本身完成義務和責任。
其實,壽險對於家長來講,對家眷的保護是最重要的。
自己去後,留給家眷唯一最好的東西是錢,「人死了--要錢何用」,這是氣話。但你曾知道,又有多少人在他們的親人走後無奈地在找錢。丈夫死了,妻子在哭。沒有保險的人是抱著枕頭在哭,而買了保險的妻子是抱著一張支票在哭,心情絕對是不一樣的。所謂人死了要錢何用,只是針對死去的人說的。如果你沒有為家人積夠錢而匆匆而去,你對你的老父老母,海誓山盟的那一位以及你們愛的結晶,你對這一幹人承諾的話,豈不要隨風而散。你的父母將無從依靠,晚年凄涼;你的妻子將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特別是你可憐的兒子,或許不得不停學,小小年紀便去打工或去另一個家庭,叫另一個人做爸爸。即使你已長眠地下,當作何感想。
壽險是一種責任無疑,這份責任你逃不掉,摘不下,用壽險做幫助,讓你更好地承擔起這份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壽險是一種人生費用的支付手段
生存於世上,無可避免,不論如何都需要某種費用。雖說因人而異,但支出是肯定的。對於這種人生的費用,你根本無法選擇付與不付,因為人生的費用從你一生下來到死,一直必須支付,這筆費用與生命息息相關。可以說,生命不息,費用不止。我們在努力奮斗,目的無非是支付人生所必須的費用。因為生活是需要費用的。這些費用是:
出生時的撫養費
青少年時代的教育費用
創業基金
婚嫁基金
醫療費用
平常家用
突發事件下的急用
重振基金
養老基金
最後一筆費用(喪葬費)
人生有這么多的費用,你想想看,有哪一種費用你逃得了。請問你有選擇的機會嗎?當你:
面對可愛聰明的未成年而需要呵護的幼小子女,你不覺得他今後幾十年的成長一絲一毫都離不開你的關愛嗎?
當你面對愛你的賢淑妻子,你不覺得你把她從一個姑娘變成一個婦女、母親,要付多少責任?
當你面對為你操碎了心的堂上二老,你不覺得你要為他們送終,讓他們有生之年無後顧之憂?
你有這么多的責任,而盡這些責任,費用是必須的。你無從逃避,你根本沒有機會逃,如果你是一個真男人、真女人。別無選擇,你將義不容辭的承擔起這一切,不管你願不願意。而壽險絕對是可以支付這些費用的,而且是最簡單的。人生在世,本來就有被迫而無法逃避的費用,不管你投保與否。將來有一天,誰都要採用某種方法,由某一個人支出那筆款項。對於支付,其實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而可選擇的只有支付的方式了。當你需要時,壽險可以支付這些費用。否則,在將來非得由某一個人支付不可。
(1)對於死亡時的費用
人生自古誰無死,惟留丹心照汗青。
當然我們可以不必苛求名垂青史,但求死時坦然而無牽掛。任何人都不可避免支付這筆費用。你可以不付責任,對妻兒的痛苦視若無睹,但費用仍需支付。若不在生前自己預備好,就只好把債務留給苦命的妻兒了。而這筆費用,不管是一萬元還是二萬元,均需現金支付,而代之以壽險,只要交納2-3%保險費就夠了。
(2)教育金的給付
子女的成長,無可避免需要教育金。籌備這筆費用當然有多種方法,如子女半公半讀,找一個工作賺點錢。不過,這種方法並非不要費用,只是改變了支付人而已。教育金若非你不在孩兒時點滴積存就勢必要在某一時期一次性大筆支出。倘若你有萬一,可憐的孩子就要望大學門而興嘆了。用壽險可以幫你把這筆費用分攤成十年或更長時間交納,這筆保險費的支出並非保險本身,而是教育本身。
(3)退休後的收入
退休後雖然不工作了,但沒有人會說:此時在不需要費用了。倘若不積極在年輕時積極准備,則在年老時必須要工作來換取費用。一生不要做二次兒子,養子防老已不可靠。老年生活最難過的、最傷自尊心的莫過於要靠施捨。無論是國家救濟還是靠子女奉養,都令人難受。壽險則可以支付這筆費用,你願意聽一下嗎?
諸多的人生費用,我們不能盡述。壽險使這種支付變得簡單、穩妥。投保壽險不可能讓你發家致富,但卻是人生費用最可靠的支付手段和方法。
壽險到底是什麼?你終會發現,壽險最終竟然不是一種消費而居然是人生必不可少、無可選擇的一種支付方式而已。
說了這么多,你終該了解,世上倘若沒有壽險,我們的生活水準必會大大降低,每個人成功的機會也必受限制。社會責任的概念低落生活必會不安定,死亡率提高,說不定強權統治就會出現,個人的自由也必受限制。這樣,原來作為保障個人安定的壽險,其最大的貢獻竟然是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壽險原是為保護家庭而發售的,同時也穩定了社會。壽險也是為了保障兒童們的將來而發售的。保險費是數以萬計的人共同繳付的,由此可以推動我們的商業、建築業。當我們歸土後,此事在繼續為千萬人造福。那麼這就是我們對最大多數的人做了最大的善事了。我們永遠不斷地在追求人生的自由及幸福。換句話說:
保險正是人生永恆不變的伴侶。

F. 因姿色過人,被村民留下強制結婚,上世紀女人販子為什麼把自己賣了

因為她要讓自己活下去,可以維持自己正常的生活,所以無奈只有把自己賣了。

G. 請問關於日資企業在大連的詳細資料歷史,過程,現狀,分析等。一些有用的文章或網站也可。-50金幣

轉產中國 日資企業把大連當第二故鄉

今年以來,日資企業紛紛轉產中國,大連市日企增長近40%。要在中國建第二個歐姆龍的歐姆龍(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皆川泰平說,大連會成為與北京、上海、深圳並列的被跨國公司看好的中心城市。 10月25日,日本歐姆龍公司在大連軟體園設立了日本電子企業的第一家中國研發中心。這標志著具有全球感測技術領頭羊位置的電子大鱷全面布局中國的一顆重要的棋子落定。歐姆龍(中國)集團公司總裁皆川泰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選擇大連作為他們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是因為大連已經成為中國北方一個重要的中心城市,與北京、上海和深圳一樣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 歐姆龍是在1991年在大連設立獨資公司的,而後又在上海、北京、深圳設立了相應的公司。今年4月,該公司在中國成立了僅次於日本本部的「中國本部」,要在中國市場上唱主角,創建第二個歐姆龍。據歐姆龍(中國)集團公司的總裁皆川泰平介紹,這家公司在中國設立了多個中心,上海是歐姆龍中國的總部,同時也是歐姆龍中國的營銷中心,大連是研發中心,深圳有歐姆龍的產品加工中心,在香港,歐姆龍還有自己的情報管理資金運作中心,北京是歐姆龍的品牌管理中心。皆川泰平先生說:「中國很大,有很多發達的城市,這一點與美國很相似,中國的國土是日本的26倍,在這么大的國家辦企業當然要在不同的中心地帶設立不同的職能。大連作為中國北方最開放的城市,逐漸形成為北方的中心城市。」這幾年,大連的高科技發展尤其是軟體業的發展已經走在全國的前面,在新技術領域里,大連是一個走在前面的城市,這也是歐姆龍選擇把研發中心設在大連的一個理由。 由於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趨顯現,大連吸引外資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連市工商局注冊分局統計的數字表明,今年以來,大連共吸引日資企業的投資達190戶,占今年新設立外資企業的33%,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7%。值得注意的是,在日資新設立的企業當中,有64.2%的企業採用的是獨資經營的形式進駐大連的。據了解,日資企業大量轉移大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國內的經濟環境不好,加上大連的北方中心城市的位置,這塊土地上的日資企業也越來越多。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止2001年底,日本對華實際投資為278.6億美元,在大連的實際投資為42億美元,也就是說,日本每投資中國100美元,就有13美元是落戶在大連的。日商在大連的投資企業數已達2054家,佔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實際使用外資額為42.1美元,佔全市實際使用外資額的39.5%,占第一位。這一切用不可雄辯的事實向人們宣告:日商是大連最大的投資者。

2002年上半年,在大連開發區投資的日本企業項目為397家,已經建成投產的企業約180多家,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71家,一億美元以上項目6家,投資總額達到37億美元,占開發區投資總額的32%,投資額位居所有在大連開發區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之首。而回首日本企業投資大連開發區,是從80年代初期開始的。1984年是日本對華投資的第一個高峰年,但是到大連來投資的並不多。1987年,隨著大連開發區第一家日本獨資企業萬寶至馬達有限公司的成立,便由此拉開了日本對連投資的序幕。1988年,中日兩國政府間締結投資保護協定,便迎來了第二個日本對華投資高峰年。1988年8月18日,日本獨資企業大連原田工業公司成立,總投資額25億日元。

訪談觀點:

競爭的核心就是投資環境的質量 哪兒的投資環境好 競爭力強 哪兒就能吸引更多的外資

招商引資也要注重外力 注重方式創新 這樣才會取得實效

大連是到了這樣一個時候了 就是創造機會 制定一些政策 以此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來連投資

訪談:

大連原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宮崎博

記者:原田工業呢是在80年代末,那時候來大連建廠的,也算是來大連比較早的日資企業了。那麼你們當初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考慮來大連建廠的?
宮:當時正好趕上中國在搞改革開放這樣一項政策,那麼大連離日本第一個是地理位置比較近,再一個就是大連政府人員對招商引資非常熱心,由於他們的熱心打動了我們,我們覺得到這個地方投資對於今後企業的發展等各方面將會是非常有利的。

記者:原田工業是在89年就正式投產了,到現在為止已經十幾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幾年當中,你們的生產和經營情況怎麼樣?

宮:當初我們是在89年的6 月10日開業的,同年的9月份開始正常生產。開始生產的產品大部分是一些半成品,那麼在大連生產的產品運回日本後呢,再進行加工,最終把完成品提供給客戶。最近三年呢,因為中國可以說是一個世界製造業的集散地,我們的總部也遵照這樣一個想法,把日本的一些生產都帶到大連來,這樣的話,最近我們在大連的生產都是以完成品的形式提供給日本。

(隨著大連原田工業公司落戶大連,緊跟其後,日清、JMS、富田、精工電子、孔翎羽絨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先後以合資、獨資的形式落戶大連,帶來了日本企業到開發區投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如果說80年代日資企業來連投資還有些拘謹,有些慎重,在經歷了十幾年的觀望和實踐之後,他們便開始放開了手腳,投資、合資可謂投資動作頻頻。大連東芝公司是1996年由大連大顯公司作為唯一中方投資者,與日本東芝公司成立的彩電生產合資企業。隨著中國逐漸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大連東芝公司已成為東芝公司最重要的海外生產基地之一。2001年初,他們又將數碼和寬頻彩電生產線轉移至大連,此舉,無疑是一場革命。)

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總經理 松浦純一

記者:現在大連東芝廠不僅是生產的數量增加了,同時也將這個生產技術標准要求很高的16:9的寬頻彩電和數字彩電全部轉移到大連生產了。那是不是說大連東芝廠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東芝總部的要求呢?

松:如果您指的是技術水平,我們認為我們已經完全達到了日本本社的要求,但是我們也有欠缺的地方。以前我們在數碼電視機最主要、最關鍵的印刷機版的生產完全在日本本社來生產,然後再運到大連進行組裝。但是從今年8月份到9月份,我們將要在大連的工廠內進行生產印刷機版,在技術之外,我們覺得在質量方面,我們也完全達到了本社的要求。

記者:隨著3月6日第一台數字彩電的下線,可以說大連東芝廠生產的彩電已經在日本市場上銷售了,那這時候,大連東芝廠的規模是怎麼樣的?

松:因為我們是中日合資企業,大連大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他們有我們的一條生產線,包括大顯那條生產線在內,我們年產量是150萬台,其中70%出口日本。

記者:那現在這樣的一個生產量,達沒達到我們預期的標准?

松:因為在我們公司成立之初,我們沒有想會把日本的生產線轉移到大連,所以當初設計能力是100萬台,現在因為日本的生產線已經全部轉移到我們(大連)公司來,所以現在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50萬台,相比成立之初的目標,我們是遠遠超過了。

(一位美國客商曾經這樣說過:「日本人辦企業是十分精明的,他們像海歐一樣,哪裡有魚就向哪裡飛。他們願意在大連投資,再投資,那就說明這里的投資環境很好,非常好。」的確,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精明的日本企業家,2001年,日本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在連取得營業執照,投資總額為1.2826億美元。)

大連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 添野守

記者:通世泰建材是一家獨資企業,那麼你們為什麼會想到在大連建廠呢?

添:首先是這樣的,大連優質人才比較多,會日語的人也比較多。另外呢,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特別優秀,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周主任跟我在日本就已經相識,是老朋友了,所以在他極力的推薦下,我們就做出了在大連建工廠的決定。

記者:您覺得開發區為外企提供的環境怎麼樣?

添:比如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建立工廠的時候,在申請這個項目時是有規定的,如果資金超過300萬美元時,必須到北京政府去申請,作為我們公司來講,自己去辦這個事情比較困難,所以說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付一鳴副主任,他當時在韓國出差,特意從韓國趕回來,替我們辦了這個事兒,所以我們也非常感動。另外一件事是跟自來水公司的聯系。因為我們公司建工廠是要建宿舍的,在宿舍那片大地的下面有一根自來水管兒,如果不把它移到別處的話,可能就會對我們建宿舍產生影響。這個時候,開發區管委會和自來水公司給了我們很大關照,幫我們解決了這件事兒,使我們工廠的工程進展的很順利。

(在全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排名中,大連開發區日資企業6家,佔1%強;全國出口創匯最大200家企業,開發區日資企業有2家;2001年度大連市納稅企業50強,開發區日資企業佔10家,達到五分之一;開發區工業企業銷售額20強,日資企業佔15家。可以說,日資企業在大連開發區招商引資過程中,起到了示範和帶頭的作用,起到了榜樣和拉動的作用。那麼究竟是什麼吸引了如此眾多的日資企業,他們在連的投資都有著什麼樣的特點呢。)

(采訪:大連市外經貿局局長 鍾善恩)

記者:在大連投資的日資企業它不僅數量很多,而且它們的經營狀況都非常好。那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日資企業雲集大連呢?

鍾:因為大連和日本歷史上的這種淵源,這是客觀歷史上形成的原因,另外呢,大連和日本距離比較近,和日韓之間交通也比較方便,那麼大連日語人才也比較多,所以這樣,日本的企業紛紛在大連建立生產型企業和加工出口企業,數量都比較多。還是以生產型和加工出口這樣的企業為主對。

記者:它們的投資都有哪些特點呢?

鍾: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生產零部件為主的企業,那麼在這兒加工零部件,零部件再返回去到日本企業再組裝成整機。那現在呢,隨著中國的入世,近幾年呢,整機企業在逐步增加,比如說佳能,最近又准備在大連建立生產基地,把彩色激光列印機要准備到大連來,東芝彩電的這個基地建設,實際上這兩年已經形成了,這個日本國內的彩電生產線已經全部挪到大連來生產了。

記者:他們在投資策略上有什麼變化嗎?

鍾:改革開放這些年以來呀,起步的時候,日本的投資主要是 或者是勞動密集型的比較多,那麼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規模也相對小一些。那可能是考慮到我們中國國內的勞動力比較便宜。對,它是開始的時候呢,它主要是按照政策性的投資,覺得用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作為它投資的一個主要考慮的一個東西,但是隨著現在這幾年的中國國內的經濟實力的增加,中國對外開放的逐步形成,日本現在由原來的政策性的這種投資就變成注重環境的投資。大連的環境建設現在也很好,城市建設也好,軟環境建設也不錯,所以呢,日本企業把這個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的、整機的這樣企業,而且呢有些像佳能、東芝、YKK這些大企業呢,它逐步在原來的投資基礎上再擴大投資,而且擴大投資額每個企業都在上億美圓以上就是追加投資追加投資,那麼形成了這些大企業在大連的生產基地,這個基地它面向的是全國的,甚至有些是面向亞太地區的。

(如果說,1998年以前日本企業還是試行投資過程,在數量和質量上還停留在低水平,這主要是基於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擔心。而1998年以後,隨著中國和大連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投資環境的改善,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在這一背景下,伴隨著日圓升值,包括日本企業立足於長遠的眼光,瞄準擁有12億人口的中國大市場,日本企業的大連投資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質和量上都有擴大和充實,投資額和項目都大大加大了,投資行業也變得多樣化起來。尤其是大連工業團地的正式進入,拉動了日資企業到大連投資的熱潮。)

記者:在這個大連的開發區有一個叫「日本工業團地」的地方,它那裡有46家日資企業,那當初為什麼要建這樣一個工業團地呢?

鍾:當初建立這個工業團地呀是因為開發區剛剛開始建設,為了發揮各方面特別是日方在招商引資當中的作用,這樣我們就開辟了工業團地,吸引了日本的企業能夠更好地到開發區來進行投資。

記者:那當初剛開始的時候,吸引的日資企業多嗎?當初的情況開展的容易嗎?

鍾:也不是很容易的,倒不是說工業團地這個建設搞的有問題,它主要還是日資企業剛開始對中國的這種改革開放的政策或者是它有個認識的過程有個認識的過程。那當初肯定開展工作也挺難的是比較難的。

記者:剛開始那幾年,你們的發展情況怎麼樣?

宮:當初呢,我們的生產大概有現在的四分之一左右,連續幾年呢,公司是赤字的。最近呢,特別是去年,我們公司實行了計件生產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截止到去年為止,我們的累計赤字全部消化了以後,我們又有了盈利,而且去年呢還為國家上繳了稅金。

記者:我們知道,在今年的這個6月份,你們又在大連這個廠增資了將近1000萬美圓左右,這個增資的額度也比較大。

宮:這次增資是在大連市外經貿委和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使我們通過了增資申請。這次的增資,主要是考慮到我們將來在國內市場,不光是搞汽車天線,而且還有其它一些電器產品的生產。所以作為一個前期的准備呢,我們就進行了這次增資。

(盡管開發區在1988年掀起了一次投資熱潮,但幾年過後,這次熱潮卻如泡漠般消逝殆盡,一度時間,開發區的日資投資企業開始走向滑坡,使發展陷入低谷。)

記者:我們知道開發區前幾年的發展,雖然說還有一定的發展,但是不是發展的很理想,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那您覺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鍾:從客觀上講,前幾年正好趕上亞洲金融危機,這樣對日韓、東南亞地區的這些國家呢,投資國就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從主觀上講,就是我們沒有及時的調整思路,就是那麼針對當時的情況,如何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啊,如何從其它方面再去做些工作,這個招商引資的力度看起來不夠,思路上沒有完全調整過來,這恐怕是當時我們工作沒有跟上去的主要原因。

(采訪:大連市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周海斐)

記者:前幾年,開發區的發展速度並不是很快,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周: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一個呢就是先期進入的一些大的企業比較多,全國的擴大的區域范圍應該說越來越廣,外商可選擇的餘地比較大,所以這一方面也是我們開發區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第二個呢,就是在投資環境建設方面,覺得我們沒有與時俱進。盡管外商投資心理比較成熟了,那麼引進的產業結構也發生變化,由過去比較初級的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發展到現在的高科技的或者是產品更加高級化了,因此它要求各方面的投資環境和條件也越來越高。但是在九五期間,坦率地講,我們的基礎設施還是八五期間的基礎,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另外一個呢,就是在投資者的服務方面,我們也沒有適應形勢發展的一種新的服務。

(痛定思痛,在徘徊了一段時間後,大連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開始調整思路,再次加大了招商力度,一度消沉的開發區開始呈現出生機。)

記者:有人說現在開發區從去年開始,就這一兩年啊,發展速度有了回升的這樣一個勢頭,有人說這是發展的第二個高潮。那您覺得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這樣的一個高潮,究竟是什麼激活了開發區的發展呢?

鍾:從客觀上講啊,中國的入世對提高外商在中國的投資信心,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那麼由於前幾年的這個金融危機,就迫使一些發達國家進行了一些產業結構的調整,那麼有些產業需要轉移,正好趕上這兩年呢日本、美國、歐美這些國家,特別是日本,它有些產業需要往外轉移,因為往外轉移又趕上中國入世了,所以自然而然,中國又是最大的首選地。那麼主觀上講,這恐怕是我們現在開發區最近一兩年發展上比較快的一個主要原因。主觀上的,一個呢,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開發區的發展工作,剛才說了要給它做改革下放,讓它真正的享有市級管理許可權。另外開發區本身呢,它又在改善投資環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一站式審批,還包括其它的零部件配套園的建設等等,包括如何為外商投資企業創造更好的服務條件,做了很多的工作。那麼再一個呢就是開發區和市裡有關部門又抓住了現在中國入世和日本的產業結構轉移的這么一個大好時機,加大了招商力度。

記者:那麼現在大連開發區的這些日資企業的經營情況怎麼樣?

周:應該說我們大連開發區的這個日資企業98%以上都獲得了比較理想的經濟效益,有這樣幾個數字表明,他們納稅的數字,在整個企業中間,日本企業是比較突出的。我們大連的工業企業有34家,納稅大戶超過2000萬以上的,我們開發區就佔了一半,第二個標志就是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日本企業不斷的增資,有的是像佳能公司最初是56億日圓,經過8次增資,增加到400億日圓,有的建了一個工廠,又建第二個工廠,比如說YKK連續建了四個工廠,歐姆龍也建了兩個工廠,日本的三洋,跟我們冰山的合資企業,在開發區就有11家,就是建設了11家合資企業。那麼他們的這種投資熱情和一再增加投資,說明了這個日本企業在開發區的經營是非常成功的。

記者:那麼在這個具體的招商引資上你們曾經做過幾次大的招商?

周:我們採取的是叫兵團式的招商和小分隊招商相結合。那麼兵團式的招商就是一個規模大的這種宣傳活動為載體,以把我們的形象推出為主,那麼還有一個叫小分隊出去叫敲門招商,就是到一個企業一個企業有針對性的進行洽談。去年我們曾經派出了8批小分隊,效果還是不錯的。另外一個呢,我們也考慮,要進行市場化的運作。比如說,通過中介機構來進行介紹項目,跟它進行合作,我們最近跟全世界最大的咨詢公司美國的 遠東公司攜手簽署了共同招商的協議,這個我想發展前景也會很好的。因為我們知道, 公司掌握了世界500強三分之二企業的資源,就是500強三分之二企業是它的重要客戶,所以瞄準一些大的項目,用項目推薦方式去做工作,又有中介機構的協力,那麼這樣,我覺得我們招商會有新的起色。

(目前在大連投資的日資企業不僅數量多,而且投資效益也非常好。一些企業都紛紛增加投資,擴大生產。事實證明,經過中日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大連工業團地項目經過十年的發展,如今在2。17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已經擺滿了項目。但是,今後開發區的路將如何走,這一深刻的課題又擺在了人們面前。)

記者:作為一個外資企業,在大連建廠投產,您覺得在這么多年的經營和發展當中,有什麼比較難的、困難的事兒?

松:第一就是大連周邊的零部件供應廠家遠遠不夠。再有一點,就是如果在進出口方面、通關的速度能夠提高一點,我想一定會有很多企業會對大連感興趣,願意來大連投資的。

宮:作為提供零部件的中小企業如果進入開發區的話,一定要有政策上的保證,讓他們能夠自立,從各方面給他們提供一個生存環境,這樣的話,他們會有興趣過來。

記者:對這方面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添:另外一個有待於改善的是電腦網路系統的運用。比如說,進出口業務上單據和發票的處理,盡量能夠使企業和海關商檢這些政府機關用網路進行聯絡,是這些票據的處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完成。

鍾:通關環境我們去年抓了一下,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市政府非常重視抓。我們是從原來的進口是用3-4天時間,那麼現在已經縮到了2、2天,那麼出口這快兒呢,是原來4-5天,現在已經縮到2、5天了,2天半。但是按照這種速度和上海比較,上海1天就可以(那我們還是)還是有差距的。所以說現在如何把大連的投資環境真正和南方達到同步,而且超過他們的這個水平的話,我們相信,三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會很快就選中大連來進性投資。

記者:那您走訪過全國很多的地方,包括上海、北京、廣州這樣一些大的城市,您覺得他們這個和我們相比,我們覺得和人家有差距,要追趕這個差距,大概還需要多久?

鍾:應該不會很長。首先有個信心。雖然北方地區由於受舊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由於受國企的拖累,造成了我們前期時間經濟的這種相對滯後,但是東北畢竟是一個物資資源非常豐富的這樣一個地區,它的這個工業基礎,特別是石化工業,這個重工業啊,加工業方面,它是非常發達的,它的技術人才的儲備情況都應該比南方強。所以說我想啊,北方的經濟發展在扶強做大上,這個優勢完全是超過南方的,東北虎只要醒過來的話,我想應該是希望它不要睡的太久不要睡的太久。

記者:那今後開發區的路應該怎麼走呢?

周:我想今後呢,我們還是遵循我們的發展理念,把投資環境作為我們的推動第一業務發展的重要的一項工作去抓。我們提出一個理念就是今後開發區的競爭啊,核心的競爭就是環境的競爭,只有環境好了,當然這個環境是綜合性的,不光是你城市搞的漂漂亮亮,還有一個就是包括政府的服務,職能轉變,能夠按照國際慣例辦事,再一個就是社會人文,我們叫三個環境,一個是基礎設施的環境,一個是投資的軟環境,還有一個就是社會人文環境能夠更加使外商在這里生產比較順利,有利可圖。同時呢生活比較舒適,所以環境啊,始終是我們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對象,就是把我們的環境搞的更具競爭力,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現代化信息手段,下半年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工作目標,就是通過半年的時間,要把我們開發區的舒適化建設大大的推進一步,真正成為全國最佳的投資區。

(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新的一輪競爭即將開始,當世人將目光匯聚中國之時,這里已不在僅僅是廉價勞動力的生產製造國。在次關頭,大連在思考,在抉擇。如何贏得更大的市場,分得更大的蛋糕,已刻不容緩的擺在了我們面前。近日召開的「東軟國際化戰略交流會」讓人們看到了大連未來在與日本合作軟體項目上的廣闊前景。)

(采訪:遼寧省副省長 夏德仁)

記者:夏省長,目前在大連落戶的日資企業特別多,僅在開發區的日本工業團地就有46家日資企業落戶在那裡,同時呢這些日資企業的經營狀況都非常好。那麼這里我們想請您談一談,在今後的日子裡,大連如果想做的更好,想吸引更多的外資,必須在哪些方面加強一些工作呢?

夏:我覺得現在大連在吸引日本企業方面已經做出相當大的成績,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下步的工作我覺得應該從3個方面入手。一個方面就是要做好已經在大連投資的這些日本大企業的工作,希望他們能夠做強做大,成為這些大企業全球化戰略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二個方面的工作,現在大連市應該是到了這樣一個時候了,就是創造一些機會,制定一些政策,來吸引日本的中小企業到達連來進行投資。我覺得日本中小企業有這么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為這些大企業作零部件配套,我覺得這些企業對這些大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次采訪當中,很多的日本企業家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就覺得零部件的廠家不夠)對對對。那麼這個中小企業還有一部分企業它屬於高新技術企業,希望到大連來吸引一些人才,利用大連目前大學比較集中,人才比較集中這種優勢呢,來把他們的一些產業轉移到大連來,我覺得這是第二個方面的工作。第三個方面的工作就是現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世紀,進入一個新經濟階段,那麼日本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它的新興產業IT產業、軟體產業、信息服務業發展非常迅速,我覺得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就是大連應該吸引更多的IT產業、軟體產業的公司到達連來進行投資。我覺得信息服務面向日本,這是大連今後發展的一個重點。所以這三項工作做好,我覺得今後這個日資企業會在過去這些年的工作基礎上再上一個台階、有更大的發展。

這個是所有的名錄,不過要錢的
http://cache..com/c?word=%C8%D5%3B%D7%CA%3B%C6%F3%D2%B5%2C%B4%F3%C1%AC&url=http%3A//www%2Ei63%2Ecom%2Ecn/BJFAX/a0b79%2Ehtm&b=0&a=21&user=

H. 管理類的前輩和朋友幫幫忙啦!感激不盡!

《管理學》
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謂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便達到既定的組織目標的過程。
計劃職能的概念及內容
計劃一直被定義為「對預想的未來及使其變為現實的有效方法的設計。」「對未來進行考察並制定行動計劃」,計劃包括確定目標和制定全局戰略任務,以及完成任務和目標的行動方案。計劃就是一個組織要做什麼和怎麼做的行動指南。
目標管理的概念
它是採用行為科學理論以及人性的參與管理的方法,是各級主管和部屬匯集協商,制定共同目標,確定彼此的成果責任,並由自我控制、自我評核,藉以激勵組織成員責任心與榮譽感,發揮工作潛能。
領導的概念及內容
領導的實質是影響別人,領導是一種影響過程,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通過該過程來影響、激勵和引導人們執行某項任務,以達到既定目標的一種行為。
熟悉: 完整計劃的編寫
計劃的編寫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序可以遵循,大體的思路是按照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步驟來對一項活動開展的。
領導各理論流派的觀點思想
一、 領導方式理論
代表人物:萊溫
他根據權利定位於誰,經領導方式分為三種類型:
1、 專制型。權利掌握在領導者個人手中,一切由領導決定。
2、 民主型。權利定位於群體。
3、 放任型。權利定位於每個成員個人。領導只作任務布置,既不監督執行,也不監察完成情況,而是放任自流。
二、 領導行為理論
領導行為理論是研究關於領導行為及其結構,組成要素和實際效果的理論派別。其中代表性的理論有:
(一) 利克特的領導方式
他們把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分為兩種:
以工作為導向的領導方式。這類領導這里用自己合法的決定報酬和強制權密切地注視和掌握著職工工作的進度,以及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
以職工為導向的領導方式。這類領導對職工的生活、福利等極為關心。具體說,他們對工作小組的建立與發展,對職工參與管理,職工本人的生活福利,對職工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及其工作的滿意程度都很關心。
(二) 領導行為四分圖
他們把領導行為歸納為「抓組織」和「關心人」兩大類。這兩大類組合可以得到四種不同的領導行為。
(三) 領導方格理論
三、 領導權便理論
領導=f(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便是權便理論的實質。代表理論:
(一) 菲德勒模型
他認為,任何領導行為都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無效的,關鍵要看它是否與環境相適應。領導者必須是一位具有適應能力的人。
(二)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
科曼提出,該理論認為,有效的領導行為要把工作行為、關系行為和被領導者的成熟程度(北定義為:個體完成某一具體任務的能力和意願的程度)結合起來考慮。生命周期理論認為,如果被領導者從不成熟趨於成熟,領導行為從D(高工作、低關系)—C(高工作、高關系)—A(高關系、低工作)—B(低工作、低關系)。
(三) 路徑—目標理論
它由羅伯特—豪斯提出,他認為領導方式一般有四種:
1、 指導性方式。要給下屬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2、 支持性方式。對下屬友好,平易近人,關心下屬的生活福利。
3、 參與性方式。與下屬商量,吸取下屬的意見。
4、 成就性方式。樹立具有挑戰性的組織目標,相信並鼓勵下屬去實現目標。
(四) 領導者參與模型
該理論特點在於,把領導方式同職工參與決策聯系起來,按職工參與決策的不同程度,經領導方式分為五種類型。其中有兩個非常關鍵的環境變數,即決策質量和決策的可接受程度。
《人力資源管理》
掌握: 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企業對其范圍內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有效開發,科學使用的過程。
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的功能
職能:
1、吸引:需要什麼人,要有什麼技能
2、錄用:錄取
3、保持:保持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4、發展:通過員工知識、技能的提高增強他們的競爭性
5、評價:員工考核
6、調整:晉級、升降、崗位輪換
工作分析的概念及內容
工作分析就是獲取有關工作信息的過程。信息的內容包括:
What 工作內容
When 工作時間
Where 工作地點
How 怎麼完成
Why 為何要做
Who 崗位人員
For what 為誰做(工作的上下左右關系)
熟悉: 人員招聘的程序
程序:HR規劃植物說明書—〉招聘計劃—〉招募—〉選拔—〉錄用—〉評價—〉HR規劃說明書—〉……
人員培訓與開發的方式及內容
一、 講授法:最基本,最經濟,適用大規模培訓,易操作成本低,知識易系統掌握
二、 討論法:激發興趣,雙向交流,知識和經驗共享,表達、分析、解決能力得到提高,適用於受訓者層次較高,人數較少。
三、 案例教學法:個人獨立思考,集體討論,其真實性,實用性有助於解決類似問題,對獨立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有提高。
四、 情景模擬:親驗式,生動直觀,操作性強。
五、 網路培訓法:節約成本時間,信息量大,前期投資達,缺少面對面交流。
六、 個別指導法 :針對性強,師傅水平影響徒弟水平。
《基礎會計學》
掌握:會計及相關的基本概念
會計的定義 會計是一個對經濟業務以貨幣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統;
會計又是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規劃、組織、控制和指導,促使人們權衡利弊得失,講求經濟效果的一種管理活動。
會計的分類
按業務范圍不同
企業會計:工業、商業等
公共會計:CPA
政府會計:預算會計
按信息使用者不同
財務會計:對外
管理會計:對內
會計的對象
• 企業、事業、機關團體等單位能夠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又稱為資金運動。
• 會計目標(目的)
-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
-會計信息應當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
-會計信息應當滿足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的需要。
• 會計要素是企業經濟活動所形成的,它們是會計的對象的具體形式,也是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
• 會計要素就是會計賴以開展的必要因素。
• 資產
-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而非預期的;
-資產能夠為企業所支配;
-資產的本質是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 負債
-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實義務;
-負債必須是是已經發生或存在了的;
-負債的清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 所有者權益
-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所有者權益由投資者原始投入和原始投入的增值兩部分構成,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從金額上表示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
• 收入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入從企業日常的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活動中產生;
-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也可能表現為企業負債的減少;
-收入能夠引起經濟利益的流入,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 費用
-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所有者利潤分配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資源;
-費用最終會減少所有者權益。
• 利潤
-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在數量上,利潤等於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差額,如果費用大於收入,就發生了虧損;
-利潤會增加所有者權益,虧損必將使所有者權益減少。
• 資產、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平衡關系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左方反映企業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右方反映對企業經濟資源的要求權,即權益部分;
-權益又分為債權人權益與所有者權益;
-經濟業務的發生,不會破壞該平衡關系。
• 收入、費用與利潤之間的平衡關系
收入-費用=利潤
-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會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確認
-按照一定標准將某一項目作為某一會計要素加以記錄並列入會計報表的過程;
-包括初次確認和再確認。
• 計量
-以貨幣或其他計量單位計算各項經濟業務和結果的過程;
-會計計量包括計量單位和計量屬性兩個方面。
• 記錄
-把確認和計量的會計信息登記在相關賬簿的會計行為。
• 報告
-在日常記錄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會計信息加工整理,為各有關單位和個人披露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過程及其結果的一種會計行為。
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 會計主體
-涵義: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
-內容:會計只是計算、記錄、報告特定的會計主體經營活動或財務收支活動及其結果。
• 持續經營
-涵義: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停止和清算;
-假設:在企業沒有明確的反證要終止經營活動時,應認為它可以按現有的規模、條件、目標繼續它的經營活動。
• 會計分期
-涵義:是指將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等長的期間,按照劃分的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表;
-內容:會計應定期揭示經營情況及結果。
• 貨幣計量
-涵義:以貨幣作為會計要素的計量單位
-內容:會計記錄的數據以及根據這些數據整理、匯總、加工生成的會計信息,都可以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
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 客觀性
• 相關性
• 明晰性
• 可比性
• 實質重於形式
• 重要性
謹慎性
• 及時性
• 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要求
• 權責發生制原則
• 配比原則
• 歷史成本原則
• 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

會計科目和賬戶的使用
1 會計科目與賬戶
2 復式記賬
1.1 會計科目
概念
-會計科目是為了進行會計核算而對會計對象進行分類的標志或項目,是設置賬戶和賬務處理的依據;
-將具有相同內容的會計要素歸為一類,並對之進行命名;
-設置會計科目是進行會計核算的起點。
1.1 會計科目
分類(按經濟內容)
1.1 會計科目
分類(按詳細程度)
1.2 賬戶
概念
-賬戶就是對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進行連續系統的記錄的一種工具。
-賬戶由賬戶名稱和賬戶結構兩部分組成,會計科目就是賬戶的名稱。
1.2 賬戶
含義
◇設置依據:根據會計科目設置
◇基本特徵:具有一定格式
◇主要作用: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的工具之一

2.1 復式記賬的基本原理
理論依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會引起資產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之間至少兩個項目發生增減變化,且增減金額相等;
-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必須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賬戶中作等額的雙重記錄,以全面反映資金的變化;
-資金運動存在著相互依存的內在聯系,復式記賬如實地反映資金增減變化的客觀情況,記錄資金的來路和去向及其相互關系。
2.1 復式記賬的基本原理
意義
-復式記賬法可以如實的反映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
-復式記賬法能夠防止和檢查會計數據的錯漏;
-復式記賬法對現代會計核算方法的發展起了催化作用。
2.2 借貸記賬法的基本概念
概念
-所謂借貸記賬法,就是用「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原則,在賬戶中記錄項目增減變動情況和結果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2.2 借貸記賬法的基本概念
歷史淵源
-借貸記賬法起源於13世紀的義大利;
-到了15世紀,義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的名著《數學大全》從理論上闡述了借貸記賬法;
-我國運用借貸記賬法始於1908年創辦大清銀行;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我國所有企業均採用借貸記賬法。
2.3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資產類賬戶
2.3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負債、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2.3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成本類賬戶
2.3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收入類賬戶
2.3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
2.4 借貸記賬法下的記賬規則
2.5 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
含義
-經濟業務在登記賬戶前預先確定的應記賬戶名稱、方向和金額的一種記錄形式。
2.5 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
編制方法
-收到投資者投入資本500 000元存入銀行。
2.5 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
編寫要求
2.5 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
分類
◆簡單會計分錄:由兩個賬戶組成的會計分錄。
◆復合(復雜)會計分錄:由兩個以上賬戶所組成的會計分錄。
2.5 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
兩個概念
◆賬戶對應關系:復式記賬時一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幾個賬戶之間的相互依存系。
◆對應賬戶:存在著對應關系的賬戶。
2.6 借貸記賬法下的試算平衡
含義
-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記賬規則的要求,通過匯總計算和比較,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確性、完整性的技術方法。
• 財產清查
1.1 財產清查的意義
概念
-財產清查,是通過對會計核算單位的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債權、債務、有價證券等的盤點或核對,查明其實際結存數與賬面結存數是否相符,並查明賬實不符的原因的一種會計核算方法。
1.1 財產清查的意義
賬實不符的原因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人為的和自然的因素,使企業、事業等單位的各項財產物資的賬面結存數和實結存數往往不一致 。
1.1 財產清查的意義
作用
-確保賬實相符,使會計資料真實可靠;
-改進保管工作,保護財產安全;
-挖掘財產潛力,加速資金周轉。
2.1 財產清查前的准備工作
組織准備
-制定清查計劃;
-學習有關文件;
-清查過程中檢查、督促工作;
-對財產清查的結果進行處理。
2.1 財產清查前的准備工作
業務准備
-會計人員進行賬證核對、賬賬核對;
-財產物資的管理與保管人員結出實物賬余額,並整理各項實物;
-准備好各種必要的度量衡器具;
-取得銀行存款、銀行借款和結算款項的對賬單以及債權、債務的函證材料;
-准備好各種清查使用的表冊。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現金的清查
-現金的清查主要是採用實地盤點的方法;
-首先確定庫存現金的實存數,將現金實存數與現金日記賬的賬面余額進行核對,以查明賬實是否相符,並根據盤點結果,填制現金盤點報告表。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現金的清查
-現金清查時,出納員要保證到場,以明確經濟責任;
-檢查企業是否遵守現金管理制度規定,有無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收據、白條抵充現金等情況;
-「現金盤點報告表」必須由盤點人員和出納員共同簽章才能生效。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銀行存款的清查
-銀行存款的清查主要是採用與銀行核對賬目的方法;
-將本單位的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開戶銀行對賬單進行逐筆核對,以查明賬實是否相符。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銀行存款的清查
-企業的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應與銀行對賬單的余額相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兩者往往不一致,其原因包括:
(1)雙方本身記賬有誤
(2)存在未達賬項
-在查明雙方記賬無誤後,企業應重點審查未達賬項。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銀行存款的清查
-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於結算憑證傳遞的時間不同,出現了一方已經登記入賬,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關結算憑證,而未登記入賬的款項。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實物資產的清查
-各項實物資產的清查一般採用實地盤點法;
-即進行實地盤點並登記「盤存單」和「實存賬存對比表」。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實物資產的清查
-實物資產的清查一般採用實地盤點法;
-即進行實地盤點並登記「盤存單」和「實存賬存對比表」。
2.2 財產清查的實施
債權債務的清查
-各項債權債務主要採用詢證核對法進清查,即採取和對方單位核對賬目的方法;
-確認本單位的賬簿記錄准確無誤後,再編制「往來款項對賬單(詢證函)」,送往對方單位進行核對;
-對方單位核對相符後,在回單聯上加蓋公章退回,表示已核對。如發現數額不符,則在回單聯上註明不符情況,或另抄對賬單退回,以便進一步核對。如有未達賬項,需要雙方進行調節。
3.1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概述
處理要求
-查明發生差異的性質和原因;
-積極處理多餘物質;
-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調整賬簿,做到賬實相符。
3.1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概述
賬務處理
-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用來反映和監督各單位在財產清查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的盈、虧、毀損及其轉銷情況;
-該賬戶下設置「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分類賬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3.2 現金清查結果的處理
處理方法
-如果發現現金長款或短款,一方面調增或調減現金的賬面數,另一方面先將長款或短款的金額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
-待查明原因報經批准後再將長款或短款的金額從「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轉出,轉入相關賬戶。
3.2 現金清查結果的處理
存貨清查結果的處理
盤盈的賬務處理
-存貨盤盈時,應將盤盈數記入「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賬戶的借方,同時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的貸方。
-待報經批准後再從「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轉入相關賬戶。一般來說,盤盈的存貨應沖減企業當期的管理費用。
3.3 存貨清查結果的處理
盤虧或毀損的賬務處理
-存貨盤虧或毀損,應將盤虧或毀損數記入「原材料」、「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等賬戶的貸方,同時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的借方。
-待報經批准後再從「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轉入相關賬戶:屬於自然損耗產生的定額內合理的損耗,經批准後即可記入管理費用; 屬於超定額短缺的,能確定過失人的應由過失人負責賠償;屬於保險責任范圍的,應向保險公司索賠,扣除過失人或保險公司賠款和殘料價值後,記入管理費用;屬於非常損失所造成的存貨毀損,扣除保險公司賠款和殘料價值後,記入營業外支出。
3.4 固定資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盤盈的賬務處理
-發現盤盈時,應按盤盈固定資產的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減去按該項資產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按規定批准後,將盤盈凈值從「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3.4 固定資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盤虧的賬務處理
-發現盤虧時,應按盤虧固定資產的凈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按已提出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原值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按規定程序批准後,按盤虧固定資產的原值扣除累計折舊後的凈值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過失人及保險公司賠償款,應將凈值扣除賠償款後的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同時按過失人及保險公司應賠償款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按盤虧固定資產的凈值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3.5 債權債務清查結果的處理
處理方法
-企業無法收回的應收款和無法支付的應付款,不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進行核算。而是在報經批准後,直接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會計處理。

資產
6.1.1 固定資產概述
固定資產的概念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徵的有形資產:①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②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6.1.1 固定資產概述
固定資產的確認
-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6.1.1 固定資產概述
固定資產的計價
-原始價值,指企業在購置、投資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某項固定資產, 並使其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而必要的支出。
-重置完全價值,指在當前生產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下,重新購建同樣的全新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
-凈值,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扣除已提累計折舊後的余額。
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

6.1.1 固定資產概述
固定資產的核算
-固定資產
-累計折舊
-在建工程
-工程物資
-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6.1.2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
購入需要安裝固定資產
-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先通過「在建工程」賬戶核算,安裝完畢後再轉入「固定資產」賬戶。

6.1.2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先通過「在建工程」賬戶核算,再轉入「固定資產」賬戶。

6.1.2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
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
-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6.1.2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
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能取得相關單據的,按照發票單據價格和企業承擔的相關稅費確定入賬價值;不能取得相關單據的,按照協議價或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確定。

6.1.2 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
盤盈的固定資產
-盤盈的固定資產,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後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折舊的內涵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其是權責發生制原則的體現。
固定資產的損耗形式
-有形損耗
-無形損耗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折舊的范圍
-所有的固定資產均應當計提折舊,但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折舊的影響因素
-固定資產原價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壽命
-折舊方法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折舊方法
年限平均法
年數總和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加速折舊法的優點
-符合穩健性原則和配比原則,降低固定資產使用風險;
-固定資產使用成本(折舊+修理費用)比較均衡;
-推遲納稅;
-有利於固定資產更新。
6.1.3 固定資產的折舊
折舊的計提
-企業應當按月提取折舊,並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當期損益;
-正常情況下,固定資產折舊是按期初固定資產的原值為基礎計算當月的折舊額;但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應按其可收回金額和尚可使用壽命計算其折舊額。
借:製造費用(生產部門折舊)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折舊)
其他業務支出(經營性出租資產折舊)
貸:累計折舊
6.1.4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
後續支出的處理
-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後續支出,應予以資本化;
-否則,予以費用化,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6.1.6 固定資產的期末計價
固定資產減值
-固定資產減值指其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
-在資產負債表日進行判斷。
借:資產減值損失-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6.2.1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分類
無形資產的定義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可辨認性標准
6.2.1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分類
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6.2.1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分類
無形資產的分類
-按使用壽命分類
6.2.1 無形資產的確認與分類
無形資產的分類
-按存在形式分類
6.2.2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可以有條件的資本化為資產;
-投入的無形資產按投資合同或協議價格作為入賬價值。
6.2.3 無形資產的取得
企業取得無形資產,應按其確定的成本計入無形資產賬戶

6.2.6 無形資產的處置
出售:企業出售無形資產的凈損益記入當期營業外收支;
出租:企業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分別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
報廢: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應將其報廢並轉銷,未攤銷減值轉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7.1 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
7.1.1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通常是為了滿足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

7.1.2 應付票據
應付票據是指企業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開出並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7.1.3 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7.1.4 預收賬款
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按照合同規定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

7.1.5

I. 誰能幫做份論文 我國民企中層管理激勵機制

我國民營企業員工激勵制度研究摘 要:我國民營企業在國內所佔比例不斷增長,所創造的企業效益,社會效益,不斷 增加。與此同時,隨著各個行業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大,民營企業面對的挑戰也越來 越大。在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今天,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選擇高素質和合 適的人才並留下他們逐漸成為我國私營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 因此選擇合適的激勵制度 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高私營企業的行業競爭力成為我國私企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 民營企業;激勵制度;崗位 Research of Private Enterprise Employee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 Name:Wang Chen Ming Major: Financial management Tutor:Liu Xiao Li Abstract: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growing in the country and they created the enterprise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is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to the indivial instry growing, challenges faced by private enterprises is also growing. Today, led by the knowledge economy, competitiv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a talent competition, choice of high quality and the right people and left them to become the key to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So choosing the right incentive system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 improve the in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ecom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Keywords: private enterprise Incentive systems post. Ⅰ 前言 我國的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民營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地 區乃至整個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然而,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 題,林漢川等學者的調查表明,盡管不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是資金不足、 人才短缺、市場需求不足、競爭無序、過度競爭,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實際上, 這所有的根本或核心還在人, 作為企業的主體,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而員工要發揮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根本保障。 一 我國民營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現狀 我國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對於一般員工而言,實行的激勵方式主要是薪酬,即工 資和作為其補充形式的獎金和津貼,對於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核心技術人員而言,主要有 年薪制和銷售提成等形式。在這種傳統薪酬激勵體系下,企業員工、核心技術人員和其 他骨幹人員的收入,所體現的是他們當期對公司所作的貢獻。評定標准主要是當期公司 經營業績和個人業績。這些基本與公司未來沒有關系,即不存在長期激勵。[1]民營企業 中,大多數企業經營管理者,同時是企業的重要所有者。因此,民營企業員工包括核心 技術人員、其他業務骨乾和普通員工等,對其激勵制度仍是傳統的薪酬激勵,沒有其他 長效激勵方式,缺乏長效激勵。從而造成了僱傭對立思想較強、協作契合意識較差、員 工參與少、 凝聚力不大等問題, 由此造成民營企業在高層管理與技術人才不足的條件下, 企業吸引力弱, 企業員工流動頻頻。 我國民營企業初創期由於資金缺乏, 資金來源不足。 為了創業發展,企業主僅從自身利益出發,不考慮員工利益。從而就忽視了對員工的更 多投入即激勵的力度不夠。然而,當企業發展擴大時,對員工的激勵馬上就會變成一個 問題,需要對其激勵機制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調整。人才在現代創業企業中起著絕對關鍵 的作用。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是擺在民營企業面前的一個焦點 問題。民營企業激勵機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已引起了民營企業有關企業家的關注與重 視。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如果有好的激勵機制,企業就能創造出更好的效益,企業的競 爭力也會越強。 二 民營企業員工激勵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當代民營企業員工管理所需資源不足造成對員工激勵的忽視超過半數私人企業將員工視為單一的人力資源成本,並從純物質的角度看待私企員 工,用單純的僱傭關系來解釋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以簡簡單單的物質財富作為促使 1 員工努力工作的單一僅有的手段,對於員工的其他需要和精神成就用消極態度給予回 復。民營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就必須具備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物質資源三種基 本資源。民營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忽視造成員工激勵制度無法建立,民企員工工作關系得 不到足夠的運用,組織的凝聚力和效率的提高與客觀存在的非正式組織毫無關系,有效 的激勵機制建立亦是紙上談兵。由於民營企業無論生產規模、人員、資產擁有量及影響 力方面都小於大企業,使得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難以提供高薪酬、高福利來激勵人才。我 國民營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的培訓機制。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投入不足,培訓理念落後。企 業對員工的系統化培訓很少,員工失去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二)民營企業員工激勵的實施缺少公平的工作環境和合理的制度規范 1 缺乏與員工激勵相匹配的外部環境 由於民營企業地域性強,容易形成排外的企業氛圍。民營企業行業分布廣,對人才 的需求更具多樣性和復雜性,明顯的地域性也不利於企業吸引人才。 2 企業員工激勵缺乏合理的制度規范和保障 民企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明確具體的管理內容, 並且需要保證企業內部不同崗位的 員工都在該制度的管理范疇內且無職位高低之分,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很多民營 企業現在對員工激勵制度產生興趣並嘗試建立。 好的開端並不意味著該種制度在企業中 的真實存在,因為每一樣民營企業制度的實施,都需要民營企業自身的支持。民營企業 管理者對內部員工的獎懲僅憑管理者個人主義風格,並且獎懲程度不對等,獎懲標准不 夠清楚或不確定。由於以上因素,員工激勵不能有效發揮,導致民營企業在社會人力供 給市場或民企內部員工心中地位下降。 3 民營企業員工激勵受平等的工作環境影響 員工平等的工作環境有利於企業員工以個人主動創新精神和強烈的集體積極性投 入到日常工作中。可是國內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的決策管理模式是集中專制管理,民營企 業主以集中專制管理方式管理企業, 視企業員工提出的合理有效的建議為虛無縹緲的浮 雲,直接或間接的打擊了員工投入工作、輔助企業管理的積極態度。同時,員工內心深 處那種渴望參與企業管理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慾望不曾得到滿足或衰減。 部分私企在員工 獎勵這方面採用方式更是不盡人意, 企業因此所獲得的成果則是喪失員工對自己的信任 寄託和期望亟待,企業員工為了局部的利益而心生異議,企業內部團隊合作形同虛設。 2 (三)民營企業激勵方法過於簡易,缺乏深層次的考慮 民營企業激勵方法過於簡易, 1 激勵形勢單一 ,漠視對員工深層次的激勵 在被調查的企業當中,有的主要是物資激勵,忽視了精神激勵對員工的激勵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員工的積極性,產生激勵與需要的錯位。有的私營企業以空洞的精 神激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更難以產生真正的持續激勵。從調查來看,私營企業形成 了以物質激勵—主要是員工工資和獎金為主,輔之以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但這種激勵 機制的執行力度與員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員工的不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 又忽視了精神激勵、情感激勵。 2 激勵措施針對性不強 在訪談調查中,私營企業對員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簡單的粗略估計上, 沒有進行調查研究,沒有真實的調查和科學的需要分析為基礎,結合公司自身的特點來 制定激勵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勵政策缺乏針對性和及時性。從調查分析中可見,激 勵空擋現象和激勵措施不當的錯位現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 。 對激勵機制理解不正確、不配套、 3 對激勵機制理解不正確、不配套、不平衡 一段時間內,人們曾簡單地理解激勵就是獎勵。從現狀調查分析來看,員工對物質 激勵興趣較大,有一種向「錢」看的趨勢。這不能說與私營企業片面理解、執行激勵機制 沒有關系, 與各種激勵機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沒有關系。 一些企業以物質獎勵代替一切, 忽視了對員工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致使干群關系日漸疏遠,甚至緊張。 4 中小企業缺乏核心文化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認同的共同價值觀,是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 企業文化所營造的人文環境對員工的凝聚力,是其他因素無法比擬的。目前,很多中小 企業的管理者素質不高,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不理解。企業文化建設流於形式,沒有形 成具有特色和具有向心力的文化,員工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2】 民營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構建與加強 三 民營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構建與加強 (一)把員工培養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根本 把員工培養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根本上個世紀 80 年代以來,企業從產供銷之間的價格戰時間戰逐漸轉變為以人為主導 3 的潛在資源戰。一個企業的軟實力高低左右著企業內部可以實際支配的資源,在這其中 人成了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 對人的管理方面的激勵理論中註明企業中人才管理成 了重點。人才激勵管理是在工作中用恰當的方式間接指引私企員工確定合理工作動機。 私企計劃在執行實施的同時員工本人也獲得了物質需要與非物質需要的滿足, 同時也有 助於提升工作的思辨能力,想像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從這一點上考慮可以體現員工崗位【 激勵管理與企業之間密不可分的利害關系。 3】因此, 將員工培養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根 本觀念需要在企業成長中長期貫徹執行,視員工為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這樣才能使員 工追逐於企業的成長並且在企業發展中肯為其出謀劃策。如果員工感受不到企業的重 視,員工無論在企業工作多努力都會喪失工作成就感,待遇公平感,員工對於企業成長 路線和內在企業精神價值就會產生懷疑或是某種方式的不認同, 這就造成了企業整體思 想與員工個體意識的隔閡,企業發展受到員工內在的阻礙。這就是企業在用人方面沒有 妥善考慮員工需求和收益因素方面造成的企業發展負面影響。 並且針對員工需求還應考 慮在企業人力資源分享的每一個細節從僱傭、專業培訓、薪資獎酬體系、崗位專業控制 直至激勵機制,徹底將員工培養執行到每個管理環節。 (二)民企員工崗位管理體系的設立健全完整的員工崗位體系的設立有助於挖掘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促進企業員工激 勵的合理實施。設立相關員工崗位管理體系,從源頭上解決企業招人的素質問題,做到 崗位人員與應聘僱傭人員雙向選擇,杜絕專業與崗位不對口的業餘人員進入企業,努力 向企業工作效能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同時企業中的每個工作崗位都有明確的工作制度的 規定,崗位職責得以明確,避免員工損害企業利益,為企業相關利益安全排除隱患。也 為績效考核員工的結果提供所需依據。 我國國企或私企在人員管理上的不足主要就是相 關崗位員工管理體系即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從實際角度考慮,企業規章制度體 系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靈活性是互相磨合的, 靈活度在體系中所佔用的百分比成為了人 力資源管理制度是否適用的關鍵。 (三)民企薪酬和福利機制的構建與加強在企業中,員工價值的大小可以從員工薪酬中體現出來,因此,合理的薪酬福利機 制具有很大的激勵效果。 1 構建激勵性的薪酬政策 4 (1)提高員工薪酬注意保證公平 從員工角度分析,同事之間的薪酬差距比各自的薪酬水平更具有爭議性,因此,薪 酬機制中對於激勵的要求要以公平為前提。 企業不僅要考慮到給予員工的薪酬要與同行 業薪酬水平靠齊,還要考慮員工對於企業的貢獻價值定薪酬。員工如果感覺薪酬分配不 公平,日常工作就會受到影響。那麼如果僅保證了員工薪酬的分配公平,激勵效果肯定 會存在嗎?研究發現,提高薪酬水平同時也能產生激勵效果,高薪資有利於對外競爭, 員工優越感加強,感性上得到企業的重視,個人工作主觀能動性增強。 (2)注意調節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 薪酬層次的適當拉開可以督促後者,激勵前者。倘若層次距離超過員工激勵心理可 承受范圍,那麼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會受到影響。此外,構建薪酬體系,要考慮到員工的 固定需求,滿足員工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激勵薪酬措施實施起來才會見效。【4】 2 福利制度的設定與實施應嵌入激勵因素 福利制度中具有激勵性質的規定設置應考慮員工需要, 企業給予的員工福利待遇只 能滿足一部分員工的需求,另一部分員工則滿足不了。具有激勵因素的福利制度則能給 予員工選擇福利性質的機會,員工所需福利與個人需要相結合,員工工作績效、工作年 限、 工作職務與福利制度相結合, 在制度上的可行性充分體現出來, 長期激勵效果顯著。 與此同時,企業制度管理者切勿因採用該種制度時間過長忽視對福利質量和項目的管 理。 (四)企業的激勵機制與企業文化相結合企業文化,指在組織的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企業精神、倫理道德、傳統習慣 和行為方式等意識形態和物化精神的總和。激勵理論認為,最出色的激勵手段是讓被激 勵者自覺地行動,充分發揮其特長和潛能。而企業文化正是這樣一種激勵手段,它是員 工在文化認同以後,由內心自我引導產生動機的激勵,對被激勵者能產生巨大的激發作 用。其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引導作用;凝聚作用;約束作用;企業精神激 勵作用;員工創造性的激發作用等。 (五)建立有效的激勵考核制度 建立有效的激勵考核制度績效評估是企業的一個重要激勵手段,有利於充分發揮組織效率,讓考核有了客觀 公正的依據。企業應結合崗位特點,明確崗位職能和責任,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 度。制度必須有利於組織的協調,「末位淘汰制」之類嚴重挫傷員工積極性的制度企業應 5 堅決摒棄。 (六) 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激勵是指通過物質刺激的手段,鼓勵職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正激勵, 如發放工資、獎金、津貼、福利等;負激勵,如罰款、降職等。物質激勵是激勵的主要 形式, 也是目前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種激勵形式。 但在實踐中, 不少單位在使用物質激勵的過程中,耗費不少,而預期的目的並未達到,職工的積極性 不高,反倒貽誤了組織發展的契機。與物質激勵相比,精神激勵滿足的主要是員工的精 神需求。比如運用工作激勵,盡量把員工放在他所適合的位置上,並在可能的條件下輪 換一下工作以增加員工的新奇感,從而賦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戰性,培養員工對工作的熱 情和積極性。再比如,可以運用參與激勵,通過參與,形成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認同 感,可以進一步滿足員工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5】在實際工作中,無論員工處於哪一 層次,也無論其需求有何差異,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和認同的需求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精 神激勵相對而言不僅成本較低,而且常常能取得物質激勵難以達到的效果。將精神激勵 和物質激勵組合使用,可以大大激發員工的成就感、自豪感,使激勵效果倍增。【 5】 (七)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合短期激勵指即時的或一次性的激勵,而長期激勵則指規范性的、期限較長的激勵。 短期激勵具有靈活性和時效性,而長期激勵則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因此短期與長期激 勵的交叉配合,激勵效果最佳。短期激勵的方法有:增加工資、津貼、補貼、獎金、帶 薪假期、培訓機會、旅遊等,長期激勵的方法有:經理人股票期權、員工持股等。另外 , 在企業價值創造過程中存在著2/8 原理,20%的人創造 80%的財富,這部分2 0%的員工對企業來說是稀缺資源,是企業的核心員工。如何留住和激發這部分人的潛 能對企業來說不僅是薪酬激勵的問題,而且與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文化和成長空間息 息相關。這一部分人,他們更看重自身的價值與企業戰略的匹配程度,注重個人的價值 與企業價值的同步增長,所以對這一部分人多採用股票、期權、虛擬股份等長期激勵方 式效果會比較好。 (八)打破平均主義建立起員工之間有效的競爭機制。喚起員工之間的競爭意識是有效激勵的手段之 一。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競爭可以增加50%或更大的創造力。人人都有一種不甘落 後、以落後為恥的心理,而競爭往往可以使員工在成績上拉開距離,從而鼓勵員工的上 進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一個人如果生活在一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中,沒有壓 6 力,那麼他的潛力很大程度上就處於被壓抑的狀態。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其 潛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別人更優越的地位上」或「自己被當成重要的人物」,從心理學上 說,這種潛在心理就是自我優越的慾望。有了這種慾望,人才會努力成長,這種慾望是 構成人類干勁的基本元素。這種自我優越的慾望,在有特定的競爭對象存在時,其意識 會特別鮮明。只要能正確利用這種心理,並設定一個競爭的對象,就一定能成功地激發 起一個人強烈的行為動機。因此,在激勵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讓員工擁有競爭意識, 並能投入到競爭之中,企業的活力將永不衰竭。 (九)建立溝通機制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企業員工有及時了解上級對自己工作完成情況的評價的需 求,也有與他人溝通的需求。員工完成工作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反饋,就會因不知道 當前的工作方法是否合適而停滯不前, 或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業績並不重要而失去主動性 並造成工作效率下降。所以,建立溝通反饋機制十分必要。企業可利用電子信息網路平 台,鼓勵員工發表意見,加強企業各部門縱向和橫向的溝通,使企業決策透明化、民主 化。這樣能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了解員工的真實需求,用好激勵措 施。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李劍鋒.淺談民營企業員工激勵問題[J].現代商業,2010,(1) [2] 馬立強.我國中小企業員工激勵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江蘇商論,2007,(6) [3] 李妍等.我國民營企業激勵機制研究[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0,(2) [4] 方明嬌.私營企業員工激勵機制分析 [J].魅力中國,2010,(1) [5] 彭傲天.淺議中小企業員工激勵問題。河北企業[J].2008,(8) [6] 保羅· S· 麥耶斯.知識管理與組織設計[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 黃靜.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經濟論壇,2006,(19) [8] 佟愛琴.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本界定的重新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2007,(4) [9] 郭建.建立和完善經營者長期激勵機制[J].管理科學,2003,(4) [10]李敏. 現代企業激勵問題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2 [11] 劉金勝. 薪酬管理實務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12] 劉文軍. 宋宏濤. 500 強成功在中國[M]. 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9 [13] 劉正周.論企業組織的激勵機制及其設計[J].當代財經,2000,(06) [14] 楊錫懷. 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7 [15] 楊杜. 現代管理理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6] 黃津孚. 現代企業管理原理(第四版).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2 [17] 許慶瑞. 管理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 周琦. 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政策探討 [J]. 現代管理科學, 2003( 9) [19] 陳萬明, 王延勝, 劉曉玲. 從國外經驗看我國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J] . 商業研究, 2000( 10) [20] 林漢川, 夏敏仁, 何傑, 等. 中小企業 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J]. 中國 社 會科學, 2003(2) 8 致 謝本論文完稿之際,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劉曉利老師,本論文是在劉老師的悉心指 導下完成的。劉老師淵博的知識、深厚的學術造詣、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治學作風給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淺,這些對我將終身受用。在做畢業論文的這兩個多 月時間里,劉老師對我的選題和論文完成提出了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謹向導師 劉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深深的敬意。 最後,衷心感謝在這四年的學習生活中給予我幫助的老師和同學,感謝一直以來支 持鼓勵我的朋友,感謝你們。 9

J. 有沒有小本生意掙錢的

目前國家不斷提到健康中國,在中國面臨很多的危機,癌症病人越來越多,養老的問題亟待解決,就業的問題困擾著很多的人,因此國家提倡健康中國,放開二胎,大眾創業的政策,商機就在這個里邊,保健行業,奶粉行業,提供就業平台的行業就是未來最能賺錢的行業,可以考慮這些方面!

閱讀全文

與深圳世紀明淵投資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