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運作流程的流程
1投資者資金匯聚成基金。
2該基金委託投資專家---基金管理人員投資運作。(1)投資者、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通過基金契約的方式建立信託協議,確立投資者出資(並享有收益、承擔風險)、基金管理人受託負責理財、基金託管人負責保管資金三者之間的信託關系。(2)基金管理人員與基金託管人(主要是銀行)通過託管協議確立雙方的責權。
3基金管理人員經過專業理財,將投資收益分予投資者。
在我國,基金託管人必須由合格的商業銀行擔任,基金管理人必須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擔任。基金投資人享受證券投資的收益,也承擔虧損的風險。

『貳』 風險投資運作的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
風險投資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每個投資過程都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具體過程大致可分為選擇、協約、管理和退出四個階段。
(1)投資選擇
其主要工作是投資方案的取得、篩選和評估,並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從眾多沒有或只有少量經營歷史記錄的創業企業中選出最具獲利潛力的投資項目既是核心,也是風險投資有別於其它投資形式的特色之一。
一般的投資公司在審查投資項目時,重點放在財務分析與物質保證方而,投資收益率或凈現值是項目取捨的關鍵因素,其本質是減小投資風險,保證投入資本與收益的安全回收。而風險投資公司在選擇投資項目時,財務分析屈居次要地位。因為大多數風險創業企業面對的市場是未知的,市場預測和財務預測的准確性難以得到保證,風險創業企業的科技含量和創業者素質則成為項目選擇的首要條件。
一般情況下.風險企業的創業者既是企業的經營者,又是技術的持有者,因此往往成為風險企業能否得到風險資金的關鍵,而風險投資公司在對待風險上往往持積極態度,希望化高風險為高收益。
(2)協約階段
風險投資公司在完成項目的選擇之後.就需要與確定的被投資風險創業企業進行實質性的討論,共協商投資的財務、監管、控制、退出、投資方式、知識產權、投資條件等有關權利和義務,最後形成有法律效力的合資文件。
a.投資的安排。風險投資公司根據對被投資企業未來價值的預測來確定他們投資的金額和換得的企業股份比例。一般選擇參投的方式進行投資,以得到企業證券作為投資條件。
b.投資的控制機制。為了降低風險,保障股權,通常還在協議書中明確股權的保障方式,如技術折股價值的確定、科技成果的界定、戰略合作夥伴的選擇、股東結構、董事會席位的分配、經理的人選等。
c.資金投入、撤回的時機與方式。除風險創業企業投入用於啟動的種子資金外,通常風險投資還需與風險創業企業對未來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進行的增資進行協商。此外,風險資本的回收年限,風險投資公司出售持股的時機與規范,被投資公司股票上市的時機與方式,或是被投資公司無法達到預期財務目標時所應承擔的責任也都是影響雙方合作的重大事宜。
d.參與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對企業經營者的激勵方式。對於風險投資公司參與風險企業決策及協助經營管理的范圍與程度應加以確認。
(3)投資管理階段
風險投資管理階段,是風險投資運作的實質階段。在合同簽署完畢後,風險投資公司按協議將資金投入風險企業,參與被投資企業經營管理。通過各種機制,發揮價值增值的作用,協助企業改善業績,擴大生產、銷售和產品開發,提高效率和生產率,投資者提供最大的回報。
通常風險投資公司擁有市場研究、生產規劃、經營戰略、財務、法律等各方面的管理專家,並且在社會上有廣泛的信息與關系網路,不僅可以為風險企業提供各種咨詢和服務,幫助企業建立規范的管理體系,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必要時,還可替企業物色所需的專業管理人才。風險投資公司對風險企業的投資管理,有助於提高創業成功率,減少投資風險,降低風險創業者創業失敗風險,有利於激發科技人員創業的熱情。
風險投資公司參與風險企業的管理,可利用自身的智力和資金優勢與風險企業的技術優勢加以結合,把低價值的創業企業變為高價值的成熟企業。
(4)退出階段
無論風險投資對企業起了多大的促進作用,其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仍是早日收回投資,同時取得高額的回報,這是風險投資公司循環運轉的關鍵環節。經過若干年,無論風險企業取得成功還是面臨失敗,風險投資公司都會從風險企業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據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外部金融環境的不同有以一下3種方式:
a.公開發行上市。這是風險資本退出的一種主要方式。風險投資資公司可將其持有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中套現,收回投資和收益。但要做到這一步,風險企業必須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結構健全,具有持續成長的潛力,並符合政府、法律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只有少數的風險投資項目能以這種方式完成。
b.兼並與收購。由於企業業績成長預期、時機選擇以及其他因素,企業不能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無法公開出售股票期權,最終以收購的方式作為風險資本的退出方式。風險投資公司將所持風險投資企業的股份轉讓給其它投資者。
c.公司清產。被投資的風險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宣布破產,進行公司清算,風險投資的高風險就反映在高比例的失敗上。
(5)總結
當風險投資家確認投資不可能再有所發展或者成長過於緩慢,難以在一定時期取得高額回報,就會果斷退出,將退回的資金用於下一輪投資,如造成損失只能由成功的投資項目來彌補。風險投資的退出是風險投資過程中一個不可缺的關鍵環節,只有當風險投資能夠順利地退出,才能為投資者帶來他們所預期的投資收益,才能使他們對風險投資產生興趣,提供資金。只有在風險資金從前一次風險投資項目中退出後,它才能夠被再次利用到新項目中,使總量確定的資金、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能夠得到循環利用,不間斷地推動以高利技、創新企業為中心的風險投資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業其能持續地發揮其催化和促進作用。
『叄』 基金運作流程
投資基金來運作流程簡圖
源
投資基金運作流程:
1.投資者資金匯集成基金;
2.該基金委託投資專家——基金管理人投資運作;
其中,
(1)投資者、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通過基金契約方式建立信託協議,確立投資者出資(並享
有收益、承擔風險)、基金管理人受託負責理財、基金託管人負責保管資金三者之間的信託
關系。
(2)基金管理人與基金託管人(主要是銀行)通過託管協議確立雙方的責權。
3.基金管理人經過專業理財,將投資收益分予投資者。
在我國,基金託管人必須由合格的商業銀行擔任,基金管理人必須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擔任。基
金投資人享受證券投資基金的收益,也承擔虧損的風險。
『肆』 股權投資運作流程是怎樣的
一個完整的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流程通常包括項目收集、項目初審、項目立項、簽署投資備忘錄、盡職調查、投資決策、簽署投資協議、投資後管理、項目退出等主要階段。
『伍』 私募投資的運作流程
項目選擇和可行性核查 - 由於私募股權投資期限長、流動性低,投資者為了控制風險通常對投資對象提出以下要求:
優質的管理,對不參與企業管理的金融投資者來說尤其重要。
至少有2至3 年的經營記錄、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和潛在的成長性、並有令人信服的發展戰略計劃。投資者關心盈利的「增長」。高增長才有高回報,因此對企業的發展計劃特別關心。
行業和企業規模(如銷售額)的要求。投資者對行業和規模的側重各有不同,金融投資者會從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的角度來考察一項投資對其投資組合的意義。多數私募股權投資者不會投資房地產等高風險的行業和他們不了解的行業。
估值和預期投資回報的要求。由於不像在公開市場那麼容易退出,私募股權投資者對預期投資回報的要求比較高,至少高於投資於其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回報率,而且期望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投資有「中國風險溢價」。要求25-30%的投資回報率是很常見的。
3-7年後上市的可能性,這是主要的退出機制。
另外,投資者還要進行法律方面的調查,了解企業是否涉及糾紛或訴訟、土地和房產的產權是否完整、商標專利權的期限等問題。很多引資企業是新興企業,經常存在一些法律問題,雙方在項目考查過程中會逐步清理並解決這些問題。
投資方案設計、達成一致後簽署法律文件 - 投資方案設計包括估值定價、董事會席位、否決權和其他公司治理問題、退出策略、確定合同條款清單並提交投資委員會審批等步驟。由於投資方和引資方的出發點和利益不同、稅收考慮不同,雙方經常在估值和合同條款清單的談判中產生分歧,解決這些分歧的技術要求高,所以不僅需要談判技巧,還需要會計師和律師的協助。
退出策略是投資者在開始篩選企業時就十分注意的因素,包括上市、出讓、股票回購、賣出期權等方式,其中上市是投資回報最高的退出方式,上市的收益來源是企業的盈利和資本利得。由於國內股票市場規模較小、上市周期長、難度大,很多外資基金都會在海外注冊一家公司來控股合資公司,以便將來以海外注冊的公司作為主體在海外上市。
監管 - 統計顯示,只有20%的私募股權投資項目能帶給投資者豐厚的回報,其餘的要麼虧損、要麼持平。所以投資者一般不會一次性注入所有投資,而是採取的分期投入方式,每次投資以企業達到事先設定的目標為前提。實施積極有效的監管是降低投資風險的必要手段,但需要人力和財力的投入,會增加投資者的成本,因此不同的基金會決定恰當的監管程度,包括採取有效的報告制度和監控制度、參與重大決策、進行戰略指導等。
投資者還會利用其網路和渠道幫助合資公司進入新市場、尋找戰略夥伴以發揮協同效應、降低成本等方式來提高收益。另外,為滿足引資企業未來公開發行或國際並購的要求,投資者會幫其建立合適的管理體系和法律構架。(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在國外,金融投資者大多以優先股(或可轉債)入股,通過事先約定的固定分紅來保障最低的投資回報,並且在企業清算時有優先於普通股的分配權 (中國的《公司法》尚未明確優先股的地位,投資者無法以優先股入資)。另外,國外私募股權融資的常見條款還包括賣出選擇權和轉股條款等。賣出選擇權要求引資企業如果未在約定的時間上市,必須以約定價格回購引資形成的那部分股權,否則投資者有權出售公司,這將迫使經營者為上市而努力。轉股條款是指投資者可以在上市時將優先股按一定比率轉換成普市的成果。
PE的主要特點如下:
1. 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 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2. 多採取權益型投資方式,絕少涉及債權投資。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反映在投資工具上,多採用普通股或者可轉讓優先股,以及可轉債的工具形式。
3. 一般投資於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業,絕少投資已公開發行公司,不會涉及到要約收購義務。
4. 比較偏向於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形企業 ,這一點與VC有明顯區別。
5. 投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3至5年或更長,屬於中長期投資。
6. 流動性差,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
7. 資金來源廣泛,如富有的個人、風險基金、杠桿並購基金、戰略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
8. PE投資機構多採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的弊端。
9. 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有IPO、售出(TRADE SALE) 、兼並收購(M&A)、標的公司管理層回購等等。

『陸』 什麼叫投資控制工作流程
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就是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以控制循環的理論為指導,定期的經常性的收集工程項目的實際投資數據,進行投資的計劃值(目標值)和實際值的動態比較分析(包括總投資目標和分投資目標等多層次的比較分析),進行投資預測,如發現偏差,則及時採取措施糾偏,以使建設工程的投資目標盡可能的實現。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周期性、經常性的動態檢查和比較分析,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全方位、多層次地對項目投資目標進行控制。在目前的建設實踐中,投資控制則多是點式或階段性,缺乏連續性和經常性。投資控制並非一味強調投資費用越少越好,而是要通過對投資構成的每一項費用進行科學合理分解,努力做到專款專用,杜絕濫用款項、挪用資金,以最合理的投入形成最有效的產出,即在一定的投資目標內最充分地實現項目造型、功能等要求。
『柒』 投資運作主要有哪些要素
影響投資運作主要有5個因素:一投資彈性,二投資收益,三管理和經營控制能力,四投資風險,五投資環境。

企業對外投資是將企業的資金在一定時間內讓渡給其他企業。這種讓渡必須以不影響本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正常周轉為前提。如果企業資金短缺,尚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籌資能力又較弱,對外投資必將受到極大限制。對外投資決策要求企業能夠及時、足額、低成本地籌集到所需資金。
『捌』 基金公司運作流程
投資基金就是匯集眾多分散投資者的資金,委託投資專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資管理專家按其投資策略,統一進行投資管理,為眾多投資者謀利的一種投資工具。投資基金集合大眾資金,共同分享投資利潤,分擔風險,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
流程:
1投資者資金匯聚成基金。
2該基金委託投資專家---基金管理人員投資運作。(1)投資者、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通過基金契約的方式建立信託協議,確立投資者出資(並享有收益、承擔風險)、基金管理人受託負責理財、基金託管人負責保管資金三者之間的信託關系。(2)基金管理人員與基金託管人(主要是銀行)通過託管協議確立雙方的責權。
3基金管理人員經過專業理財,將投資收益分予投資者。
在我國,基金託管人必須由合格的商業銀行擔任,基金管理人必須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擔任。基金投資人享受證券投資的收益,也承擔虧損的風險。
『玖』 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
風險投資的運作包括融資、投資、管理、退出四個階段。
融資階段解決「錢從哪內兒來」的問題。通常,提供風容險資本來源的包括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大公司、大學捐贈基金、富有的個人及家族等,在融資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投資者和管理人的權利義務及利益分配關系安排。
投資階段解決「錢往哪兒去」的問題。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通過項目初步篩選、盡職調查、估值、談判、條款設計、投資結構安排等一系列程序,把風險資本投向那些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創業企業。
管理階段解決「價值增值」的問題。風險投資機構主要通過監管和服務實現價值增值,「監管」主要包括參與被投資企業董事會、在被投資企業業績達不到預期目標時更換管理團隊成員等手段,「服務」主要包括幫助被投資企業完善商業計劃、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幫助被投資企業獲得後續融資等手段。價值增值型的管理是風險投資區別於其他投資的重要方面。
退出階段解決「收益如何實現」的問題。風險投資機構主要通過IPO、股權轉讓和破產清算三種方式退出所投資的創業企業,實現投資收益。退出完成後,風險投資機構還需要將投資收益分配給提供風險資本的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