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衡量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
私募基金: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指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後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並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為以下種類: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自2014年2月7日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工作啟動以來,截至今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13895家,備案產品16402隻,管理基金3.89萬億元。
具體單只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需要去證券基金業協會查詢某家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規模。
私募基金如果不是陽光私募基金,是無法評估和衡量的,因為業績不透明,同時缺乏監管。陽光私募基金的評估則是一門極其專業的科學。
評估標准:
A.硬指標:各種指標下的業績及凈值排名和綜合排名(請參考中國私募網中募指數排名)
B.軟指標:陽光私募公司成立的時間;陽光私募產品發行的時間;陽光私募基金經理既往從業經歷及可查考的歷史業績;陽光私募公司及其單支基金規模大小;投研團隊人數及核心投研人員學歷,從業背景;投資理念及操作風格;股東結構及管理框架;相關指標;投資時的市場狀況。
2. 私募基金募集規模限制是怎樣的
私募基金募集規模限制是:
我國對於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沒有限制性規定,僅對合格投資者的人數進行了規定。
據了解,在監管規模上,規定了相對低的門檻。要求證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億元的機構應當到基金業協會進行登記。
這些機構不僅包括目前的「陽光私募」管理機構,還包括PE、VC等機構,只要其管理的產品中,投資於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債券、基金份額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的規模累計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即應當進行登記。
同時,為了避免不良機構通過登記進行增信,登記機構需具備實繳資本1000萬元以上,最近三年沒有違法違規記錄,並且要求有相應資質的人員。
考慮到私募基金運作形式相對靈活,投資者具有一定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而且私募基金不公開向公眾發行,外部風險較小,從暫行辦法來看,證監會對私募基金的監管明顯區別於公募基金。
據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暫行辦法》主要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記條件、合格投資者標准、基金宣傳推介、基金備案、從業人員管理等法律明確要求的事項進行了規定和細化。此外,對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防範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嚴禁侵佔、挪用基金財產、欺詐客戶以及「老鼠倉」行為等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應當遵守的底線規范作了規定。
對於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日常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資運作等不作限制性要求,由基金管理人根據自身情況、基金合同約定自主安排。
然而,私募股權基金的運作方式是股權投資,即通過增資擴股或股份轉讓的方式,獲得非上市公司股份,並通過股份增值轉讓獲利。
而股權投資的特點包括:
1.股權投資的收益十分豐厚。與債權投資獲得投入資本若干百分點的孳息收益不同,股權投資以出資比例獲取公司收益的分紅,一旦被投資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獲利可能是幾倍或幾十倍。
2.股權投資伴隨著高風險。股權投資通常需要經歷若干年的投資周期,而因為投資於發展期或成長期的企業,被投資企業的發展本身有很大風險,如果被投資企業最後以破產慘淡收場,私募股權基金也可能血本無歸。
3.股權投資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私募股權投資在向目標企業注入資本的時候,也注入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各種增值服務,這也是其吸引企業的關鍵因素。
在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同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拓展采購或銷售渠道,融通企業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協調企業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的關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務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亮點和競爭力所在。

(2)私募基金增加規模方法擴展閱讀:
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的規范:
1、 規范了私募基金的募集主體資格。募集機構主體資格確定為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國證監會注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且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
基金業協會表示,此舉能夠摒除市場上雜亂無序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避免監管真空造成日益加劇的詐騙及非法集資隱患,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利益。
2、規范了私募基金代銷的責任歸屬。明確私募基金由管理人募集設立,並作為第一責任人,承擔基金運營過程中的相應責任,特別強調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受託人義務和投資者適當性確認的相關責任。
3、細化了私募基金募集程序。其中,在合格投資者方面,徵求意見稿規定,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非法拆分轉讓為目的購買私募基金。此外還規定,募集機構應給予投資者不少於一天的投資冷靜期,期滿後方可簽署私募基金合同。
4、在募集專用賬號及資金安全方面,規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私募基金募集前必須與監督機構聯名開立私募基金募集結算資金專用賬戶,實現對募集結算資金的歸集管理。
5、針對當前募集管理權責不分的現象,徵求意見稿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與基金銷售機構簽訂基金銷售協議,協議中應當明確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劃分,且相關內容應當由募集機構如實全面地告知投資者。協議作為基金合同的附件。
3. 私募基金規模大小怎麼看
這位網友問的應該是私募公司的規模吧!關於這點,很多人可能都會存在一個比較大的誤解,就是認為私募公司規模大的話,基金產品規模也大。但每支基金產品在國內只會接受200個賬戶,所以每支產品的規模大小參考意義並不很大。每個私募公司都會有自己不同的基金產品,不同產品背後有不同的管理團隊,管理能力也會各有不同。因此很多時候考量基金公司的時候,還是要從產品策略,操作理念,選股方法等多方面考量,你也可以參考金斧子上對各類私募基金的說明。最近我比較關注的是一家叫亞洲價值資本的投資公司,新浪財經在巴菲特股東會期間舉辦的投資人酒會,有這家私募管理人的特別報道,感覺他們對價投理解蠻深的。他們專注做價值投資,其中很多選股策略是可復制的,產品有一定關聯性和可比性,而且產品信息的透明度相對也較高
4. 私募基金最少多少規模
私募基金理論上200萬就可以成立;但實際運作過程中考慮到管理費
以及託管費等,一般的成立規模都大於1000萬
5. 私募基金是如何從小做大的
一般來說,私募的老闆都是從券商、基金的自營部門跳出來的,回本身就有很多客戶資源。跳出答來之後,就通過信託公司發行私募產品,一開始能發行一兩個,資金規模大約1億左右。然後就招募行業研究員,行政人員。運氣好的話,碰到牛市,做出點業績,排名靠前,就很容易繼續發行新產品。於是產品數從一兩個,上升到十幾個,規模10億元左右。再往後就難了,除非3年穩定盈利,風險控制很好,積累大量名聲與客戶資源。並且躲過熊市的打擊。規模會擴大到50~100億元。
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後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並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為以下種類: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6. 如何設立並運作一家私募基金
設立並運作一家私募基金:
1、在某個投資領域(如股票、期貨、外匯、黃金等)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最好長時間穩定地盈利過。
2、制定包含有資金的募集、投向、分成、風險控制等內容的說明書。
3、有一批支持你的富人,他們給你提供你想要的規模的資金。
4、有一個研究團隊,密切跟蹤市場的變化,制定計劃。
5、有一套精密嚴格的系統,使你的計劃能夠真正執行下去。
6、由於私募處於灰色地帶,應有能力化解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私募基金的組織形式
公司式
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構,運作比較正式和規范。目前公司式私募基金(如'某某投資公司')在中國能夠比較方便地成立。
半開放式私募基金也能夠以某種變通的方式,比較方便地進行運作,不必接受嚴格的審批和監管,投資策略也就可以更加靈活。比如:
(1)設立某「投資公司」,該'投資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有價證券投資;
(2)「投資公司」的股東數目不要多,出資額都要比較大,既保證私募性質,又要有較大的資金規模;
(3)「投資公司」的資金交由資金管理人管理,按國際慣例,管理人收取資金管理費與效益激勵費,並打入「投資公司」的運營成本;
(4)「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每年在某個特定的時點重新登記一次,進行名義上的增資擴股或減資縮股,如有需要,出資人每年可在某一特定的時點將其出資贖回一次,在其他時間投資者之間可以進行股權協議轉讓或上櫃交易。該「投資公司」實質上就是一種隨時擴募,但每年只贖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
不過,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個缺點,即存在雙重征稅。克服缺點的方法有:
(1)將私募基金注冊於避稅的天堂,如開曼、百慕大等地;
(2)將公司式私募基金注冊為高科技企業(可享受諸多優惠),並注冊於稅收比較優惠的地方;
(3)借殼,即在基金的設立運作中聯合或收購一家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最好是非上市公司),並把它作為載體。
7. 私募基金規模一般多大
基金的規模大小來是直接和基金管自理公司的募資能力、品牌掛鉤的。頂級投行、基金管理公司的資金募集能力很強,投資額度的起點就在千萬以上。截至 2018 年 2 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在 100 億元及以上的有 210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50 億-100 億元的 258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20 億-50 億元的 650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10 億-20 億元的 774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5 億-10 億元的 1047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1 億-5 億元的 4093 家,管理基金規模在 0.5 億-1 億元的 2190 家。截至 2018 年 2 月底,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規模的共 19923 家,平均管理基金規模 6.03 億元。(數據來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 ( 2018 8 年第 第 2 2 期))因此,基金規模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按照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的規模可以判斷,大多數私募基金的規模都在1億以內。
8. 如果我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想要擴大私募基金的規模,敦信律師事務所可以提供這項服務嗎
可以的,擴大私募基金的規模,包括了增資擴股、認股協議、入伙協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