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聯想對外直接投資

聯想對外直接投資

發布時間:2021-04-24 02:18:18

A. 聯想的發展史

聯想集團從成立起初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就始終處於一生二、二歸一的生存、發展態勢之中,所以筆者簡稱為柳氏基因「一二一」。要知道「一二一」基因的由來必須先了解聯想的發展歷程。

聯想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投資二十萬元成立的,成立日期大際為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公司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之初也就是倒騰些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電冰箱等,活生生就是個倒爺。1985年後倪光南帶著他的「聯想式漢字系統」加盟公司,代理IBM微機及至代理AST微機,決定走AST之路,從此才真正開始了聯想電腦之路,從代理走到自主生產;

1988年柳傳志與香港導遠公司電腦系統有限公司和中國技術轉讓有限公司各投資30萬港元香港成立香港聯想公司,1989年公司正式把聯想兩個字給了自己,把原公司更名為「聯想集團公司」,因而就有了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之分。此時聯想已經擁有香港北京兩個研究中心,三個生產基地,北京東北旺、深圳八卦嶺、香港柴灣;

1990年5月。聯想將200台「聯想286」送到全國展覽會上,一炮打響,一個星期後進軍北京計算機交易會,一舉拿到1200餘萬元的訂單;

1994年2月14日聯想在香港掛牌上市;

1997年2月3日,聯想集團公司全體董事在北京聯想總部大樓505室召開會議,擬定決議如下:

--把北京聯想和香港聯想合並為中國聯想。

--具體做法是,把北京聯想業務的主要部分通過資產評估,以該部分資產購買香港聯想股票

--整合後的北京聯想將成為香港聯想的絕對大股東,所佔股份由原來的42%上升為60%以上。

董事會將合並後的公司大權賦予柳傳志,他成為中國聯想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

2001年夏天開始,聯想集團因楊元慶和郭為而一分為二,分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聯想集團控投公司作為「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母公司依然存在,其中擁有「聯想電腦」57%的股杈,神州數碼51的股權。柳傳志和李勤分別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的董事長。聯想控股就是由1984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士院計算支柱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演變而來的,中間還曾更名為「北京聯想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6億美元的公司股票收購IBM在全球的個人計算機業務,此外還將IBM個人計算機的5億美元的債務轉到自己名下。聯想在一夜間成為世界第三大個人計算機廠商,擁有至少13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和7.6%的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佔有率。

以上就是聯想發展簡史。

B.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FDI)的企業有哪些 成功的例子 和失敗的例子

成功及失敗的例子還是比較多的,只能說一些較為知名的吧:成功的有:華為、力帆摩托、聯想、海爾等,失敗的則有TCL、平安、上海一汽等。具體的經過,你可以用企業名字網路一下。

C. 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

1、吸引新的需求來源。一個公司經常會發展到其增長在本國受到限制的階段,可能的原因是激烈的競爭。即使沒有太大的競爭(比如中國兵器裝備公司),它在本國的市場份額也許已接近潛力頂峰。因此一種可能的解決途徑就是考慮有需求潛力的國外市場。許多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中國、非洲國家等都被認為是具有吸引力的新的需求的來源。因為這些國家的消費者過去在購買國外企業生產的商品方面受到了限制,一些商品市場尚未完善,從而為跨國公司的進入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2、進入有超額利潤的市場。假如行業內的其他企業證實在其他市場可以取得超額收益,跨國公司也許會決定到那些市場上銷售。它也許會打算降低目前過高的價格
3、利用壟斷優勢。如果企業擁有其競爭對手所不具有的各種資源和技能,就有可能變得國際化。(比如馬士基航運公司在航運方面具有壟斷資源優勢,使得馬士基航運有投資其他國家港口的沖動)如果一個特定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並將這一優勢成功的在本國市場上加以利用,它也可能試圖在其他國家市場上加以利用 。
4、對貿易限製做出反應。由於過多出口商品到其他國家會損害當地就業形勢,當地政府往往對進口做出限制。而對外直接投資能夠促進就業,因此也能規避政府對於貿易的限制。這也是一種防禦策略。 1、從規模經濟中充分受益。試圖為其主導產品拓展新的市場領域的公司因規模經濟而提高其收益和股東財富。
2、利用國外的生產要素。各國間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會有很大的不同,跨國公司常試圖在勞動力和土地價格相對便宜的地方設立生產點。台灣、韓國的生產商將生產地點轉移到中國就是一個例子。
3、利用國外的原材料。基於物流成本的考慮,公司總是避免進口某一國家的原材料,尤其是當其計劃再將生產加工好的產品返銷給該國的消費者時,更可行的方法是在這些原材料所在國進行生產加工。比如諾基亞在中國建立VMI中心。
4、利用外國技術。各公司都競相在國外建廠或購買國外已建成的工廠來學習國外的技術,這些技術接著又會在全球子公司普及以完善生產程序。例如聯想收購IBM 。
5、對匯率變動作出反應。當企業覺察到某種外幣會貶值時,它也許會考慮對該國進行直接投資,因為原先的費用支出相對降低了。這和對外間接投資不同,因為對外直接投資需要較長的周期。因此,判斷某種外幣會升值時,常會採取對外間接投資策略。

D. 聯想投資的關於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Legend Holdings Ltd.,簡稱「聯想控股」)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名科研人員創立。2008年,公司的綜合營業額1152億元,總資產644億元,歷年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稅收126億元,公司員工總數近3萬人。
聯想控股採用母子公司結構,目前涉及IT、投資、地產等三大行業,下屬聯想集團、神州數碼、聯想投資、融科智地、弘毅投資五間子公司。
聯想控股作為聯想系企業的旗艦,承擔公司總體資金管理,以及子公司戰略方向的統一協調與指導等戰略功能。目前,公司直接投資業務已全面開展。聯想控股主要進行核心運營資產的投資,希望以資本為平台,通過價值創造,在多個行業內打造出一批領先企業,貢獻於中國經濟。聯想控股也在積極進行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推動和早期科研成果的孵化。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聯想控股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化道路;立足中國本土市場,在和國外企業競爭中取勝,促進了民族IT產業的發展;成功實施了國有股份制改造;打造出了一支出色的人才隊伍,探索出以「管理三要素」為核心的具有聯想特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並成為核心競爭力。
秉持「產業報國」的理想,聯想控股正致力於成為一家值得信賴並受人尊重,在多個行業擁有領先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投資控股公司。

E. 怎麼獲得聯想創投投資人的聯系方式

現在一般都是請中間人或者找中間機構,但是會產生很高的費用,最靠譜的辦法你可以用秒見VC,直接在線約見投資人,省去FA的高額報酬。

F. 聯想收購ibm pc符合哪些國際投資理論

聯想,這個中國IT業巨頭在本周宣布斥資12.5億美元和19%的聯想集團股份收購全球知名IT巨人IBM的個人電腦業務。短短的數分鍾內,這個消息通過互聯網傳遍了世界。雖然此前已有聯想就IBM欲出售個人電腦業務進行談判的消息,但是,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人們還是受到了相當的沖擊。

不過,股市卻反而下挫,沒有應期買單歡呼這次勝舉。大部分分析師認為聯想能否有能力整合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中的渠道、人力資源、跨文化知識管理等資源存在的疑問。而此前的華爾街日報上,就中航油虧損5億美元的重大問題上,國際投資者普遍對中國企業的管理能力普遍存在著質疑。而聯想只有一小部分業務來自於海外,其中大部分還是集中在東南亞國家。沒有國外管理和國際市場打拚的經驗。還有一個原因是,交易的一部分是以股權方式進行的。持有聯想股票的人手中的股份被一定程度的稀釋了。不過,也有分析師對此持樂觀態度認為:短期內的股價下挫是可以了解的,就長期而言,股價最終還是會回升的。

聯想在近年經歷了一連串的事件,業績不是太理想。最近又因在多元化的擴張中,在手機業務上產生了很大的虧損。聯想需要收縮業務,集中精力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主營業務---個人電腦。從全球產業PC產業價值鏈來說,中國處在中下游。主要進行部件組裝、外設生產及銷售。關鍵的電腦部件如CPU、操作系統則需要從美國進口。早前,憑借中國廉價的勞動力,許多國外產商已經就近在中國設置工廠或委託外包生產。再加上個人電腦的組裝生產,技術和資本的行業進入門坎很低。在人們消費力低的形勢下,競爭十分激烈。聯想要想增加業績,將需要為每一單位的市場份額付出很大的成本。

IBM在個人電腦業務上,據說虧損已經很久了。另外在其他品牌如戴爾、HP的圍追堵截下,要想提高業績已經很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IBM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了聯想,將具備了不同尋常的意義。已經並非僅僅像惠普和康柏合並的那樣,只是出於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聯想,IBM繞過了中國因為國家安全而對外國電腦及軟體系統采購的限制。通過,聯想的政府資源,IBM可以輕易的得到令其垂涎已久的中國政府的大批采購訂單。而且,IBM還握有聯想19%的股份,只要政府采購聯想的設備是,意味著就有19%的是落入IBM的口袋的。這樣,IBM買其個人電腦業務,不但優化了資產,還打開了中國龐大的市場。

聯想,在早前曾經有過一場著名的柳倪之爭,圍繞著技工貿還是貿工技的問題。當時,這個問題反映了中國大部分IT企業的困境和尋求突破的努力。最終,貿工技成了主流。築就了今天的聯想集團,當然也成就了聯想在中國PC市場的赫赫威名和實力。從這個基本戰略上說,聯想做技術研發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聯想在列印機和主板的研發及大型計算機的研發成功都是這一戰略的根本體現。不同尋常的是,它選擇了IBM。早前宏基和三星都有收購國外業務失敗最後放棄的經驗,而聯想在國際化上又不如上述這兩個企業。因此成了人們心中的懸疑也是很正常的。兩個企業都在各自的國家和市場取得了成功,企業文化自成一體。如何合並雙方的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資源,將成了最大的挑戰。

說起亞洲的IT產業,兩個新興而又相似的國家是中國和印度。中國已經形成了世界IT最大的市場,而印度正逐步成為軟體代工的強國。中國的突破是以市場換技術開始的,大批的企業都是代理國外品牌開始的。從聯想到四通都是從代理開始,然後逐漸開始自己組裝自己的品牌。當然,主要是銷售市場很發達。也因為這樣,技術含量不高。所以,大批的後起之秀都開始模仿。再說因為關稅壁壘的限制和便宜的人力資源,國外公司紛紛在中國境內設置工廠,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為許多公司貼牌組裝創造了基礎。再說印度則因為和歐美同是英語國家,大批人才都是從歐美留學回來的,在文化上很容易與歐美公司的同行溝通。於是,形成了軟體代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有大批的企業因為沒有技術,都在銷售這塊市場中惡性競爭。國家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就是重塑產業價值鏈。

其實,此前也有中國在開發PC關鍵技術的消息。但是,這是一個高技術和高管理水平的行業。沒有深厚的技術儲備,想要一下子研究出中國人自己的CPU等關鍵部件來,簡直是不可能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購買一個國際研發中心,再注入中國的人力資源。但是,這又有了一個問題,現有的PC產業已經相當完善了,你要想讓別人買你的CPU等部件,憑什麼?憑價格,不可能的。開始的成本過高,再降價,簡直是自尋死路。聯想收購IBM以後,就不同了。大家都知道,IBM向來在產業鏈上以自成一體和完善著稱。從研發到品牌,從生產到銷售,簡直無所不包。在國際IT研發市場上,專利向來是許多公司的護身符。現在,中國不但得到國際市場的市場份額、人力資源等,還有研發中心,品牌。最重要的是,中國擁有了個人電腦的豐厚的技術積累和專利。還有IBM先進的管理模式。國家再把這些東西分拆拿到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中,完全可以重塑一個IT個人電腦的產業鏈。一舉扭轉中國PC處境尷尬的處境。

因此,有理由對聯想此次的並購持樂觀態度。在高端伺服器和軟體系統上有IBM的幫助和合作。在個人電腦戰略上有了豐厚的技術儲備家底和全球市場。

G. 聯想的方式有哪些

一、對比聯想
對比聯想是由對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相反特點的事物的聯想。如杜甫的詩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運用的就是對比聯想。中學課文中的對比聯想很多。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用充滿無限樂趣,令人無限嚮往的百草園來反襯對比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再如《蘇州園林》,作者採用對比聯想的寫法來突出事物的特徵,效果極桂。介紹布局,將蘇州園林內亭台軒榭的布局與宮殿住宅相比,突出了蘇州園林講求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特點。對比聯想的方面很多,幾乎所有強調情境變遷的習作都用得上。

二、接近聯想

接近聯想是指相鄰的事物因時間或空間的接近而引起的聯想。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有段文字:「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時,當你扛著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坐在辦公室前開始這一天工作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在幸福之中呢?」這一組排比句寫的事情都發生在清晨,是因時間相同而生發的聯想。

又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結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魯迅從看到「照相」想到「抑揚頓挫的話」,這是由照片與說話者皆藤野引起的接近聯想,藉以抒寫自己對老師的敬愛,老師對自己的激勵。作文中,圍繞中心運用接近聯想抒寫生活,可以使事物更具層次感,並能准確地表述較為復雜的情感。

三、相似聯想

相似聯想是由對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同該事物性質形態相似事物的聯想。如《綠》中寫到「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栽你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為眼,我將贈給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帶」與「眼」分別顯示舞女與盲妹的活力,人們又愛把「綠」視為生命的象徵,形態與特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者巧由潭的綠波顫動,聯想到「帶」的飄舉和「眼」的流轉。這樣的相似聯想自然、優美、精巧。學生在寫作寓情於景,或具象徵意味的作文時,通過相似聯想,便很容易完成由物及人的思維過渡。

四、追憶聯想

追憶聯想是指由現實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引起人們對經歷過的生活、見聞、知識等的回憶。徐遲寫作《在湍流的漩渦中》,對周培源從30年代到70年代的經歷,先是按時間順序寫,像記「流水帳」一樣。後來,他丟棄長達兩萬三千字的原稿,抓住「一剎那」,把事件集中在一個晚上,以回憶加以展開,通過追憶聯想的方法,將材料組織得緊湊凝練,最終以七千字的篇幅,表現了人們堅定的斗爭精神與豐富的內心世界。《祝福》先寫祥林嫂在爆竹聲中死去,再回憶她的一生,也是用追憶聯想的方法。追憶聯想,多表現為倒敘,對於歷時長、頭緒繁的事件,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省去一些與主題關聯不大事件的敘述,而且可以突出某些情節,使行文更顯緊湊。

五、因果聯想

因果聯想是由原因想到結果,或由結果想到原因的思維方法。《荔枝蜜》就用了因果聯想的寫法:「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跌下來。」「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後來是因為喝了「忙得忘記早晚」的蜜蜂釀造的荔枝蜜,才「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是由於了解蜜蜂用短促的一生「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就像辛勤的農民「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一樣,所以「我」才由討厭蜜蜂,到「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作者以此組織材料,達到了較好的表達效果。學生在作文中常要敘述一些和自己喜、怒、哀、樂相關的人和事,如果能運用因果聯想進行展開,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推測聯想

推測聯想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推測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種聯想方式。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最嚴厲的書塾。」進書塾是知道的事情,只是不知為什麼要進這「最嚴厲的書塾」,所以才從童心出發展開推測聯想,「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罷,也許是因為站在井欄上跳了下來罷。」作者運用聯想推測原因,將小孩復雜的心情生動地再現出來。

推測聯想在散文創作中運用較多,因為它提供給作者一個嶄新的敘述角度,將事物的背面再現出來,同時也以能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人格化、情緒化的推斷和抒情,進而營造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莊周夢蝶」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七、連鎖聯想

連鎖聯想是指運用聯想的方法把幾種事情一環扣一環地串連在一起,也可以從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進行兩種以上的聯想。如白居易的《荔枝圖序》中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從「殼」到「膜」,再到「瓤肉」和「漿液」,由外及內展開聯想,從而將荔枝的形態描摹得錯落有致。再如《荔枝蜜》由荔枝樹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想到蜜蜂的勞動,再由蜜蜂的勞動想到農民的勞動,層次分明,有條不紊。連鎖聯想,最能調動學生已學習過的知識,由此及彼,極有利於拓寬寫作思路。

寫作時,常常會同時運用到多種聯想方式。而在語文的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將作者的一些創作思維剖析給學生,並組織相應的仿寫訓練,勢必能改善學生的聯想能力,幫助他們最終克服畏難的作文心理。從這方面看,多掌握幾種聯想方法是相當有意義的。

H. 聯想投資的資源與優勢

聯想自1984成立以來,創造性適應了中國的商業環境,走通了「貿工技」的道路,在科技成果如何轉化成產品,再變成錢的各個環節都積累了經驗,總結出一套相對系統的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管理體系。在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聯想控股成功了實現了企業股份制改造。
聯想投資的主要成員都是原聯想的高層管理人員,是聯想發展的建設者,有平均超過17年的管理經驗。他們對於在中國環境下如何把企業做成功,以及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環節的關鍵要素的認識可以幫助好的中小企業少走彎路。這些經驗是聯想投資為被投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基礎。我們也清楚,任何成功是不能復制的,我們在幫助被投企業成長過程中強調方法論和經驗的傳遞,同時更注意對中小企業管理經驗總結與提煉,這樣才會為被投企業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先生,親自參加投資決策委員會,同時還在投資方向、投資標准、服務策略以及關系網路建立等方面給予直接的指導和支持。 聯想對於國家的貢獻、在業界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認可,使得我們與各級政府建立和維持了良好的關系和廣泛的人脈。
聯想投資與中國科學院、聯想研究院有著天然的聯系,使我們能夠深刻地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和行業發展趨勢。
聯想成員企業有著上千家供應商、8000多家分銷代理商、近千家緊密的行業客戶,並且與國際、國內知名廠商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夥伴關系。這將為我們帶來廣泛而優秀的項目源,也是我們為被投企業拓展業務,提供服務的資源。被投企業將有機會分享聯想集團與神州數碼的本土運營經驗。
聯想投資還聘請精英人士和專家作為顧問,他們是聯想投資業務發展的重要資源。
聯想投資憑借多年積累的獨特資源能夠為被投企業提供資本以外價值。

I. 聯想怎樣轉為民營企業的

你好!

設立香港聯想——從國有到民營的突破口

1988年在香港成立的合資企業——「香港聯想」,使國有的計算所公司有了一個「外商」、一個「外資」作盟友。

1988年4月,「北京聯想發展」(即計算所公司)、貿促會下屬的中國技術轉讓公司(技轉公司)與港方導遠公司(呂譚平等四位港商)成立合資公司——香港聯想。原始股本90萬港幣。其中北京聯想投入30萬、技轉公司投入30萬,兩家國企共持股67%,港方持股33%。雖然仍是國有企業控股的合資企業,但港商按「外商」入股,技轉公司是國家在香港注冊的中資機構按「外資」入股,已為柳傳志實現從100%國有到民營三分天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香港聯想的業務主要靠兩方面支持:一是依託北京聯想在國內的保底市場,每年北京聯想要賣出數以萬計的微機,可以拿到AST微機(或其他微機)的總代理。北京聯想把這個總代理讓給香港聯想來做,當然能有很好的利潤。二是有技轉公司的巨額貸款,當時北京聯想在香港還借不到錢,港商以30萬為限,沒有再投資的義務和能力。總代理需要巨額資金的支持,香港聯想的區區90萬元股本金只是象徵性的。只有技轉公司在香港既有實力、又有信譽,能提供外匯貸款。這樣,香港聯想就迅速發展起來了。

香港聯想的創業支柱是「中資」而不是外商

現在的聯想人幾乎都不知道,曾為聯想集團提供外匯援助的「中國技術轉讓公司」。但它在香港聯想發家史上所做的貢獻卻非同小可。毫不誇張地說,香港聯想可以沒有呂譚平,換個張譚平、王譚平都行,但是不能沒有技轉公司。在全香港乃至整個海外,當時的北京聯想要「外商」或「外資」提供如此無私、無償地支援,找不出象技轉公司這樣的第二家公司。

道理很簡單,因為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先生是該公司的董事長。不但香港聯想的巨額貸款靠技轉公司提供。它還為柳傳志、倪光南等等北京聯想的領導和骨幹提供了十幾個多次往返香港的簽證。在當時此種簽證極為難得,如果沒有此項特供的稀缺資源,香港聯想根本辦不起來。

為香港聯想創建和發展作了如此重大貢獻的技轉公司,後來「功成身退」了。除了來自北京聯想的技術、產品和無形資產的投入外,技轉公司作為在香港注冊的「中資」機構,為香港聯想的創建和發展,提供了鮮為人知的幫助。說它是雷鋒式的合作夥伴也不為過。

香港聯想的業績不能歸功於外商

香港聯想作為AST總代理,主要是靠北京聯想的保底市場。香港聯想的微機板卡業務,也是靠北京聯想的技術、人才和技轉公司的貸款,扶持起來的。呂譚平等港商,熟悉香港的投資環境和市場規則,在管理和營銷方面雖有貢獻,但他們並不熟悉這一業務,表現差強人意。有人評論說,如果請個台灣做主板公司的經理來管理,肯定會比呂譚平好。後來,1996-1997二年,香港聯想連續發生巨額虧損(達2.45億港元)。連柳傳志也公開批評說,呂譚平沒有管理大公司的能力。

後來計算所公司改名為聯想集團,截至1995年底,香港聯想的業績主要是靠中科院提供的人才、科技成果及產業化政策實現的。當然,還得靠北京聯想的信譽和技轉公司的貸款,這已經成為無需解說的史實。

香港聯想上市是推進民營方略的轉機

在香港聯想連續三年嬴利,具備了在香港上市的主要條件後,柳傳志抓住時機,削弱國有股份的比例和來自上級主管部門的監控,推進了國有到民營的進程。

香港是一個公司法規健全、按國際慣例運行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決策權、管理權、財務監督權,必須依照股東投入的資金和持有的股權來確定。股東按持股比例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常識。

香港聯想的原始股權結構是兩家國有中資企業控股(67%),如果這樣上市,還是國有控股。為此,柳傳志通過增資對股權結構進行了改造。將一個國有資產控股的公司,按我國1992至1996年間的經濟體制改製成「民營」企業,尚無先例。民營企業只有私營、外資兩類,當時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規,准許「民營」類企業與國營企業合資但不能控股。國營企業必須在合資公司佔大股、掌實權,合作方即使投入現金(含外匯)持有相當份額的股權,外商或私營企業股東要承包合資公司的經營管理權,也須按特例申報並取得政府的批准。

更多可參考:業界社區--聯想如何從國有企業演變成民營集團http://forum.techweb.com.cn/thread-33-1-850.html

J. 聯想投資有限公司的簡介

首期基金規模為3500萬美元。主要集中在大IT領域內的電信及網路、企業應用軟體、IT服務、半導體晶元設計幾個細分行業。截至2003年4月,聯想投資已擁有上海華虹、科大訊飛、卓越網、中訊、光橋科技在內的14家投資組合,投資額度超過了3000萬美金。
第二期基金的目標基金規模為一億美元。以IT領域投資為主,並兼顧非IT領域的機會;投資階段以後期投資為主,早期投資為輔。
本著講誠信,對股東、對員工、對社會負責的原則,依託深厚的產業背景,憑借近二十年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具體運作經驗及總結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企業管理方法,聯想投資願意也有能力作為一個積極主動的投資者,為被投企業的發展提供直接和務實的幫助。
聯想投資希望通過創造成功的企業以此獲得資本增值,以創新機制走出一條中國成功的風險投資之路。
聯想投資以IT領域投資為主,兼顧非IT領域的機會。IT領域重點關注互聯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無線增值服務,外包服務,數字媒體和晶元設計及其它關鍵零部件的機會。管理的被投企業超過30家。卓越已於2004年成功被亞瑪遜並購;同年,中訊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為一個積極主動的投資者,聯想投資通過整合資源及制定針對性的策略,為被投企業的發展提供直接和務實的增值服務。
聯想的投資理念是積極幫助創業企業成長並以獲得資歷本增值的主動投資。聯想投資有限公司將側重在被投資企業的創業期和擴展早期進行投資,在選擇被投企業時將注重企業管理團隊、企業管理基礎、企業戰略規劃及實施能力、產品市場前景等「基本面」的考察。

閱讀全文

與聯想對外直接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