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能有效控制投資組合的凈值回撤
(1)倉位調整:快一拍—快半拍—准時拍—慢半拍—慢一拍
這是巴羅快樂投資口訣中「四版三二一」倉位管理法則的權向下運用。
牢記:永遠不可能賣在最高點,只要賺錢賣的都沒錯;
快一拍吃不到大肉,慢一拍會虧掉大肉,要盡量做到快半拍、准時拍;
快半拍是在敏感位置、預警圖出現時就減倉至9成;
准時拍是在跌破10日線時,繼續減倉至7成;
慢半拍是在跌破30日線時,繼續減倉至4成;(目前沒有止跌現象,逢高繼續減倉直至保留4成底倉)
慢一拍是確定牛市結束時,清倉。
對個股而言,除非它有明確的、很快能發生的股價催化劑,否則一律調整倉位,沒有例外,做錯了也要做。
(2)、衍生工具對沖:做空股指期貨、融券做空
判斷大盤風險日益臨近,又對手中個股抱有很大期望,實在不願減倉,應運用衍生工具來對沖系統性風險。
如5月4日收盤8347點開始對沖中證500,則至5月7日收盤7911點可盈利5.22%,如果1手則盈利436點即87200元。可有效減低、對沖現貨的風險。
融券對沖:如果是可以賣空的證券,只要融券賣出相同數量的股票即可。如果不是標的證券,融券賣出與其相關性較高的可以賣空的股票即可。
B. 投資控制要遵循哪些原則
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財稅(財會、財務、會計、審計、稅務)在線學習網站,今天為大家介紹以下知識:
投資控制的原則:
(一)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要求企業力爭以最小的控製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所花費的成本與由此而產生的經濟效益之間要保持適當的比例,即投資控制所花費的代價不能超過由此獲得的效益。因此,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的過程中,要樹立成本收益的觀念,避免控制的繁瑣與復雜。那種不顧企業實際,過分強調所謂的「嚴密」控制,不但浪費企業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還會導致員工產生厭煩情緒,不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二)風險控制原則
投資風險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和特定時期內,客觀存在的導致投資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無處不在,因此,一個企業的贏利能力與其防範風險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規避風險、控制風險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贏利能力。資本追逐利潤,利潤伴隨風險;利潤越高,風險越大,這是一條鐵的規律。所以,企業要想取得預期的投資收益,就應對投資風險進行控制,投資風險控制的基本手段有風險迴避、風險抑制、風險自留、風險集合、風險轉移等。
(三)合理性原則
任何企業的投資控制活動都要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投資業務的效率、效益和安全。因此,在對投資活動進行控制時,既要考慮到控制制度設計的經濟性,又要考慮執行時的效益性。控制時要注意節省費用,更要強調控制制度嚴密性與完善性,應盡量減少過繁的程序和手續,簡化書面作業和避免重復勞動,使控制工作簡化、效率提高,節省費用、增加收入。
(四)適用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投資控制必須符合管理者的需要,對其經營管理有用。由於企業的性質、行業、規模、組織形式和內部管理體制及管理要求等方面往往存在差異。所以,企業應根據經營的特點和內外環境的實際情況,恰當地設置適用的投資控制措施、手段及程序等,才能發揮應有的控製作用,滿足管理的需要。而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採用別的企業的成功模式,應在借鑒的基礎上,採用適合企業投資業務特點的控制方式。
(五)有效性原則
投資控制的有效性原則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1.企業對投資活動所採取的各項控制手段和方法在實施過程中應具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2.企業應定期檢查投資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及時加以處理,並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完善措施。
(六)預見性原則
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的初期,應通過對企業內、外環境以及以前年度的經營情況的分析,來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爭取主動,提前實施積極、有效的控制,來防止影響投資活動順利進行的不利情況發生,而不能等到問題出現後,再來考慮控制的問題。
(七)協同性原則
投資控制的協同性原則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對不同持有期限的投資,即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以保持企業資金的流動性。
2.企業對不同對象的投資,即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的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以控制企業的投資風險。
3.企業投出資金和借入資金之間要相適應,應避免不顧籌資的能力而盲目投資,致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八)實事求是原則
企業進行投資活動的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應是真實可靠的。為了保證投資活動的信息收集、分析、決策等過程准確可靠,企業應盡量使用科學、合理和有效的方法,來避免主觀臆斷和憑經驗辦事。
(九)彈性控制原則
投資控制的彈性是指在對投資業務進行控制的過程中的可變程度,這是靈活性和有效性的保證,可以避免僵化,單純為了控制而控制。企業應根據各項投資的具體情況對投資的控製程序、環節、內容進行調整和修改。
(十)全面控制原則
投資控制的全面控制原則包括兩個方面:
1.對投資活動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即對投資建議、可行性論證、投資決策、投資投出與管理、投資記錄、投出資產處置、監督評價等每一個環節都實施嚴格的控制;
2.全員控制
即對每一位參與投資業務活動的員工都要進行控制。企業的員工既是施控的主體,又是受控制的主體,使每一參與投資活動的員工,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到執行人員都受到相應的控制,才能保證企業的投資活動有序進行。
(十一)控制點原則
企業的投資控制目標,需要通過若干相應的控制因素予以實現。要使這些控制因素發揮作用,企業應根據某些容易產生錯誤或進行作弊的業務環節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而那些容易產生錯誤或進行作弊,因而需要控制的業務環節,通常稱為控制點。投資控制的控制點有:審批、審核、核算、保管等。投資控制的目標主要是通過對相應控制點的控制來實現的。
(十二)相互牽制原則
相互牽制原則是指一項完整的投資業務活動,必須分配給具有互相制約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分別完成。即在橫向關繫上,至少要由彼此獨立的兩個部門或人員辦理,以使該部門的工作接受另一個部門或人員的檢查和制約;在縱向關繫上,至少要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環節,以使下級受上級監督,上級受下級牽制。
(十三)崗位分離原則
投資控制的設立是與企業的管理模式緊密聯系的,企業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設立工作崗位,並賦予其責、權、利,規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責任和權力是崗位責任原則中的關鍵因素,有什麼樣的崗位責任,就要賦予此崗位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權力,不應出現崗位責任不明確、權力不清楚的現象。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需要分離的職責主要是:授權、執行、記錄、保管、核對。具體表現在:
(1)投資預算的編制與審批;
(2)投資項目的分析論證與評估;
(3)投資的決策與執行;
(4)投資處置的審批與執行;
(5)投資業務的執行與相關會計記錄。通過不相容職責的劃分,各部門和人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避免一個人控制一項交易的各個環節,以防止員工的舞弊行為。另外,還必須注意讓員工理解其各自的責任,一方面要讓員工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即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另一方面要讓員工明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履行職責的重要性。
(十四)協調配合原則
協調配合原則是指在投資控制過程中,各部門或人員必須相互配合,各崗位和環節都應協調同步,各項投資業務的程序和辦理手續需要緊密銜接,從而避免扯皮和脫節現象,減少矛盾和內耗,以保證投資控制活動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協調配合原則,是
對相互牽制原則的深化和補充。貫徹這一原則,尤其要求避免只管牽制錯弊而不顧辦事效率的機械做法,而必須做到既相互牽制又相互協調,從而在保證質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實現既定的投資目標。
(十五)程式定位原則
程式定位原則是指定位應根據各崗位業務性質和人員要求,相應地賦予投資任務和職責許可權,規定操作規程和處理手續,明確紀律規則和檢查標准,以使職、責、權、利相結合。相互牽制是基礎,協調配合是升華,因而,協調配合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很高,企業的投資控制制度是由人建立的,也要由人來行使,如果企業行使控制監督職能的人員在思想道德上、心理素質上、技能上和行為方式上未能達到實施控制的基本要求,對控制的程序和要求含糊不清,連最基本的崗位責任也不能執行到位,那麼,再談協調配合顯然已不能勝任。
(十六)整體結構原則
整體結構原則指企業投資的各項控制要素和各部門的子控制系統必須有機構成,形成企業投資控制的整體框架。按照系統網路原則的要求,各項控制點應在企業管理模式的控制之下,設立要齊全且點點相連、環環相扣、不能脫節。各個控制點的設立必須考慮到控制環境、控制活動對它的影響。控制環境和控制活動構成了企業的氛圍,它主要包括員工的誠實性和道德觀、崗位匹配能力、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和經營風格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等,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其對投資控制的實施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而,建立必要的風險評估、信息溝通和監督機制,隨時適應新情況,適時調整不適合的控制點,以保證整個網路下的控制點連成一片,協調順暢地發揮作用。
(十七)信息反饋原則
信息的反饋是否及時,直接關繫到控制的有效性。企業在對投資進行控制時,應事先確定與控制有關的人員在信息傳遞中的任務與責任,並規定好信息的傳遞程序、收集方法和時間要求等事項。然後,根據信息反饋過程及各階段的特徵,在企業內部設有嚴密的記錄和報告等控制環節,使各控制主體能夠及時了解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不失時機地行使權利,履行責任,調整投資活動,有效地實現控制目標。
(十八)權責明確原則
企業要實現既定的投資目標,必須制定一套符合企業管理需要的組織方案,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分工責任。職責與職權必須協調一致,要履行一定的職責,應具有響應的職權。只履行職責而無職權或許可權太小,則其職責承擔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必然受到束縛,最終也不可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相反,只擁有職權而不負任何責任或責任程度極小,必將導致濫用權利和「瞎指揮」,甚至產生官僚主義等。
(十九)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是指企業對投資業務的控制,要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不能與有關的法律法規相抵觸。企業在對投資控制時,要嚴格遵循國家為了規范企業的投資行為而頒布的相關投資法規,規范企業的投資活動,使企業的各種投資的交易手續、程序、文件記錄以及賬面的反映和財務報表的披露等均符合國家的投資法規,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活動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
(歡迎收藏或關注,不然以後找不到哦!資料來源:中華第一財稅網首席專家賀志東主講課程供稿人: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
C. 怎麼理解利弗莫爾次級回升,自然回升,上升趨勢,下降趨勢,自然回撤,次級回撤
利弗莫爾法則——交易秘訣揭密「實踐出真知!」——蘇格拉底。一個成功的交易者應該永遠學習3件事情:.市場時機——什麼時候進入市場交易,什麼時候退出市場交易?正像利弗莫爾的朋友,棕櫚灘賭場老闆埃德·布雷德利經常說的一樣:「什麼時候抓住,什麼時候撒手?」.資金管理——不要賠錢,不要丟掉你的籌碼。一個沒有現金的投機者就像是一個沒有存貨的商店老闆。現金就是投機者的存貨,就是他的生命線,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沒有它,你就不能做生意。不要丟掉你的現金!.情緒控制——在你成功炒股之前,你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策略,要堅持這一策略。在進入股市進行投機之前,每個投機者都必須制定—個周密的戰斗計劃,要使這個計劃跟他們的脾氣相一致。投機者必須控制的最大問題就是他的情緒。記住,驅動股市的不是理智、邏輯或純經濟因素,驅動股市的是從來不會改變的人的本性。它不會改變,因為它是我們的本性。「在你把錢變成你的頭寸之前,你不會知道你的判斷是否正確。」利弗莫爾說:「如果你不把你的錢放在賭桌上,你就絕不會檢驗出你的判斷是否正確,因為你還沒有對你的想法進行檢驗。而我相信,決定股市發展方向的是情緒,而不是理智,就像決定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比如愛情、婚姻、孩子、戰爭、性、犯罪、激情、宗教一樣。人們做事,很少是出於理智。「這並不是說銷售、利潤、世界形勢、政治和技術這類事情對股票的最終價格起不到什麼作用。這些因素最終會起作用,大盤和個股的價格也許會反映這些因素,但是把價格推上極端的往往是人們的情緒。「我相信周期,相信生命的周期和市場的周期。市場的運動周期就像是海浪的運動周期,漲潮的時候,價格就上漲,落潮的時候,價格就下跌。但周期是不可測的,是不可預見的,等待周期——不管是有利的周期還是不利的周期的到來,需要節制、沉著和耐心。不過要記住,成熟的投機者知道,不管市場條件如何,都能賺到錢,如果一個投機者願意和我一樣,不管是跌還是漲,都在股市上進行交易的話。」市場規則「我很早以前就認識到,股市從來都不是平淡無奇的。它是為愚弄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而設計的。我的規則的基礎往往是與人的本性相反的一些想法:.盡快割掉你的損失;.在你建立你的全部頭寸之前,要檢驗你的判斷是否正確;.要讓你獲得的利潤奔跑,如果沒有更好的理由兌現你的頭寸的話;.密切關注領頭羊的表現,不過,要注意今天的領頭羊不一定就是明天的領頭羊;.集中精力炒幾只股票,不要把攤子鋪得太大:.某隻股票的價格達到歷史新高,可能是這只股票將要暴跌的潛在信號;.一次大跌過後,往往出現一些價格便宜的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往往還要下跌,或者在價格上沒有上升的潛力。不要買這樣的股票!.用關鍵點來鑒別趨勢的變化,證實趨勢的發展方向;.不要跟報價單爭論!「在自由市場制度中——價格是浮動的!價格不可能總是上漲,也不可能總是下跌。這對於警惕性較高的投機者是有利的,因為他們在什麼時候都可能賺到錢,不管是看漲的時候,還是看跌的時候。」時機規則·賺大錢要靠「等待」,而不是靠想。在進行一筆交易之前,一定要等到所有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機。要遵守綜合交易法的規則。一筆頭寸一旦建立,下一個困難任務就是保持耐心,等待行情出現之後再進行交易。最楚不住誘惑的事情是盡快實現利潤,或者因擔心失掉利潤而在調整期間增加交易。這種錯誤有可能使投機者付出幾百萬美元的代價。記住,如果你要買進一隻股票,一定要有充分而明確的理由,同樣,如果你要賣出一隻股票,也一定要有充分而明確的理由。正是市場的大起大落,才能使你賺到大錢。.只有在所有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候,才可以投機。沒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投機,都能賺到錢。有時候,你應該完全退出市場。.在一個人犯錯誤的時候,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糾正錯誤,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要盡快減少你的損失,不要猶豫。不要浪費,在股票價格低於心理止損點的時候,馬上拋出。.股票和人一樣,常常表現出不同的個性:進取、保守、敏感多疑、直接、符合邏輯、可預見、不可預見。要像研究人一樣地去研究股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它們對特定環境的反應就變得可以預見了,這對於把握股票行情的時機是很有用的。.千萬不要在股票價格太高的時候買進,也不要在價格太低的時候賣出。.不要把自己的資金全部變成頭寸,更不要長期佔用資金,因為時間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利用股市上偶然出現的好運氣往往是錯誤的。.在市場呈現膠著狀態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實際上是停滯的,不要預測或估計市場將在什麼時候朝著什麼方向發展,這是很危險的。你必須等待市場或股票出現突破。不要估計!等著市場來證實!不要跟報價單爭論。跟著最小阻力線走。跟著證據走。·不要費很多時間猜測什麼因素將推動某隻股票的價格上漲。與其在這方面花很多時間,不如花時間研究報價單。因為答案往往就在報價單所反映的情況之中,不要企圖弄懂「為什麼」。在所有股市大盤中,都存在著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當時可能不知道這股力量是什麼,但以後就會知道了。所有成功的投機者都應該知道這一點。.股市總是在上漲、下跌和不漲不跌中運行。你可以在上漲的時候賺到錢,也可以在下跌的時候賺到錢——你可以買多,也可以賣空。不管你是買多還是賣空,都沒有關系。你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在市場行情不清,你自己也感到疑惑的時候,就退出市場。.一個危險信號是「一天之內的逆轉」,一天的最高價高於頭一天的最高價,但在一天結束時卻低於頭一天的最低價,而且當天的成交量大於頭一天的成交量。在這個時候就要當心!.如果你炒的股票朝著與你所希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就要盡快賣掉這只股票。這意味著你的判斷是錯的——要盡快割掉你的損失。.在交易之前,要等待,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盡可能多的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候,再進行交易。耐心可以使你賺到錢。.要研究那些價格突然下跌的股票的表現。如果這只股票沒有很快反彈,那麼它就很可能繼續下跌——這只股票本身可能沒有什麼弱點,至於它為什麼突然下跌,而且將繼續下跌,在以後的某個時刻就會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市場正在按照人們對未來的預期而運行,一般來說,市場是由人們對當前事件的認識所決定的。·關鍵點是一種基本行情的開始,是趨勢—種改變,它表明的是應該買進還是應該賣出。如果能抓住這種趨勢上的變化,就能得到最豐厚的回報。.有兩種關鍵點。第一種關鍵點是反向關鍵點,它的定義是「在一次大的行情,即基本趨勢剛開始改變時的恰當的心理時刻」。它是出現在一次長期行情的最低點,還是出現在一次長期行情的最高點,這並不重要。第二種關鍵點是「連續關鍵點」。「反向關鍵點」代表著市場方向的明確改變,「連續關鍵點」證實行情正在出現——它是在下一次上漲趨勢之前的一次自然鞏固。要注意:主要的關鍵點出現時,「成交量」往往大幅度地增加。關鍵點是主要的時機裝置,它決定著什麼時候入市,什麼時候出市。.在一次看漲行情結束時,要看本金的升值率,好的股票,本金一年的收益可狂升到30倍、40倍、50倍,甚至是60倍。一般的股票,本金年升值也應該達到8一12倍。.要認識到,有些投機股票的價格狂升,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順應了趨勢、受到了股民的寵愛」。.「新高」對於時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隻股票的價格達到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它已經供不應求了,它的最小阻力線將猛烈上升。大多數人在看到一隻股票的價格達到新高時,就馬上拋出,然後,再尋找價格比較便宜的股票。綜合交易法——跟著趨勢走,考察主要的市場投機者在交易前必須了解總的市場趨勢——了解最小阻力線,看看這條「最小阻力線」是上升還是下降。這條原則既適用於大盤,也適用於個股。在交易之前,你需要了解的基本事情是,大盤發展的方向,是漲還是跌,或者是不漲不跌。在交易之前,你必須首先認清這一點。如果總的市場趨勢對你不利,你將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進行交易,那就要記住,隨著大溜走,順著趨勢走,不要逆風行船,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報價單爭論。.板塊的表現對把握恰當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股票在運動時,不會單獨運動。如果美國鋼鐵的股票價格攀升了,那麼伯利恆的股票價格遲早也要攀升,Republic和Crucible也將隨著攀升。這個假設很簡單,如果美國鋼鐵的股票攀升是因為美國鋼鐵公司的業績,那麼鋼鐵板塊的其他股票也會因為同樣的原因跟著攀升。.要炒領頭羊板塊中的領頭羊股票。要買某一板塊中市場表現最強勁的領頭羊股票。.盯著市場上的領頭羊,即帶頭上漲的股票。當這些股票的上漲速度減慢,再不能達到一個新高的時候,這往往就是市場轉向的一個信號。領頭羊上漲,整個市場就上漲,領頭羊下跌,整個市場就下跌。.集中精力研究當天表現最突出的股票,即領頭羊,而不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整個行情。如果你不能在活躍的領頭羊身上賺到錢,那你就不能從股市上賺到錢。股市就是賺錢的地方。不要什麼股票都炒,應該把精力和財力集中在幾只比較容易控制的股票上。.在買一隻股票之前,你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果這只股票的行情對你不利,就應該確定一個止損點,只要你買的股票的價格到了這個止損點,就把它賣掉。你必須遵守你自己定的規則!.一個成功的市場交易者只能根據最高概率下注。他應該先買進一小筆頭寸,先試探一下,在買一大筆頭寸之前,首先要檢驗一下你的判斷是否正確。不要想一次就建立全部頭寸——通過試探驗證你的判斷是否正確,時機是否恰當,發現「最小阻力線」。「試探法」也是資金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交易者必須對不可能預見的「意外事件」迅速作出反應。如果它是大賺一筆的意外機會,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如果它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就不要理它,不要往後看,也不要猶豫——趕緊賣掉你的頭寸。●在一次長期上漲趨勢後,要注意成交量會增加,股票價格也會出現波動,這是一個提示,一是個紅色預警信號,它表明這一行情即將結束。它也可能是股票從強手轉向弱手,從職業交易者轉向普通股民,從積累轉向分配的一個信號。普通股民往往認為成交量的猛增是活躍而健康的市場正在進行正常調整的標志,而不是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最高點或最低點。資金管理規則確定止損點——投機者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果股票的波動對你不利,你在什麼地方把它們賣掉。在第一次買進的時候,這一點尤為重要——你必須確定一個心理止損點。你必須遵守你自己定的規則!不要讓損失超過你的投資的10%。隨著開支的增加,損失可能加倍。在證券交易所可以學會這一點——一定要把虧損控制在10%以內。如果虧損超過10%,你的股票就自動被交易所賣出。10%的虧損規則是資金管理的一個重要規則。正如我在前面指出的一樣,這也是一個關鍵的「時機原則」。不要讓虧損超過投資的10%,如果你虧損了50%,那麼你必須掙回100%!.千萬不要追加基本金,千萬不要平攤你的買進成本。.定期將賬面利潤轉變成「實際利潤」。要拿出一部分利潤,把它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比如放在銀行,或者把它換成債券或年金券。現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國王。永遠要有儲備現金。現金就是槍的子彈。我最大的錯誤是沒有一直遵守這一規則。.掌握恰當的時機進入市場:「時間不是金錢,因為有時候,盡管你早早進入了市場,卻不能賺到錢——時間就是時間,而資金就是資金,更經常的情況是,資金在等到恰當的時候進入市場才能賺到錢——耐心,耐心,再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千萬不要著急。」.不要著急。成功的投資者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市場上投資——有時候,你應該持幣以待。如果你沒有看清市場的方向,就不要入市,等著下一次行情的到來。.用「試探法」建立你的全部頭寸。在第一次「試探」之後,不要馬上跟進,要等到第一次「試探」向你表明獲利之後再跟進。不要一下子建立你的全部頭寸,要等著你的第一筆交易、你的第一次「試探」向你表明獲利之後,你才應該跟進,建立你的全部頭寸。具體地說,第一次應該買20%,第二次買20%,第三次買20%。然後,等著市場證實你的判斷是否正確,如果市場證實你的判斷是對的,再買剩下的40%。.在建立全部頭寸的過程中,每次「試探」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哪次試探,只要你買的股票的走勢對你不利,你就等著,或者拋出你的頭寸,千萬不要讓你的虧損超過投資資金的10%。.賣掉虧損股,讓獲利股奔跑,如果所有的因素都是積極的話。資金管理的五條重要規則的總結.保護你的資金——在買股票的時候使用試探系統;.遵守虧損10%的交易所規則;.准備好儲備現金:.留住獲利股——讓你的利潤奔跑,割掉你的虧損。.拿出你50%的利潤,放在安全的地方。情緒控制.情緒控制是市場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要預測市場!在你交易之前,要等著市場給你提示、信號和暗示。只有在你的判斷得到市場證實之後,你才能進行交易。猜測市場等於自殺猜測是貪婪和希望的親兄弟。不要根據估計作出決定,市場總是給你時間如果你等待提示,就會有很多時間供你進行交易。.所有的股票都跟人一樣,帶有不同的個性:進取、保守、敏感多疑、直接、符合邏輯、可預見、不可預見。要像研究人一樣地去研究股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它們對特定環境的反應就變得可以預見了。有些投資者只炒一定價位內的股票。.不要花很多時間去猜測股票的行情。與其花時間去猜測股票的行情,不如多花些時間去研究事實本身。答案就在報價單之中,不要企圖猜測原因,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和報價單爭論。股票交易振動篩要相信自己的判斷斷,不要因為聽了其他人的勸告就輕易改變自己的判斷。有時候,聽其他人勸告也許會導致錯誤的決定的錯誤判斷。這種錯誤的決定也許還會使你喪失信心,而這很可能就意味著賠錢。.小道消息的來源各種各樣,有的來源於親戚,有的來源於你愛的人,有的來源於一個朋友,他剛在股市上投了一大筆錢,想傳遞他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小道消息也可能來源於一些唯利是圖的人和罪犯。記住:所有的小道消息都是危險的,不要相信任何小道消息!.把希望這個詞從你的交易詞彙中刪掉。希望一隻股票做些什麼事情,實際上就是賭博。如果你沒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去買一隻股票,那你就應該買另一隻符合市場邏輯的股票。希望一隻股票上漲或下降,會導致很多股市上的投機者破產。希望總是和貪婪結伴而行的。.要始終注意你的情緒——賺了錢,不要過於自信,賠了錢,也不要過於沮喪。你必須「沉著」,賺了錢,不要洋洋得意,賠了錢,也不要垂頭喪氣。.市場上什麼也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有交易者,新的交易者沒有對過去股市的記憶,比如1907年的大崩盤或1929年的大衰退,因為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對投機者來說,這些事情也許是新的,但對市場來說,這些事情卻不是新的。.要有一種投機方法,一個進攻計劃,而且要認真執行自己的計劃。不要經常改變自己的計劃。要給自己找到一種控制情緒的方法,要堅持使用這種方法——堅持你自己定的規則。.投機者「不是投資者」,他的目標不是保證他的資金有長期的回報。投機者必須從價格的漲跌中獲得利潤,不管他決定在什麼時候進行投機。.要獨行其事。要對自己的資金作出自己的決定。在股票交易中要注意保密和沉默。不要告訴別人你在哪些股票上賺了錢,在哪些股票上賠了錢。.成功的投資者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股市上投資——有時候,你應該持幣觀望。如果你對市場的走勢沒有把握,那就等待。.在市場對你不利的時候,不要對自己情緒失控。也不要為你的成功而洋洋得意,認為市場是一個很容易賺錢的地方。千萬不要跟報價單爭論,因為報價單就是真理……要與報價單保持一致。.要成為一個超級市場交易者,必須具備4種能力:——觀察能力:不帶偏見地觀察事實的能力;——記憶能力:正確地、客觀地記住重要事件的能力——計算能力:對數字敏感,能夠獨立計算的能力:——學習能力:善於從經驗中獲得知識的能力。.利弗莫爾認為,他之所以能夠得到別人得不到的信息,是因為他頭腦中的潛意識、他多年的市場經驗所致。有時候,利弗莫爾是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走,盡管他當時並不知道確鑿的原因。利弗莫爾相信亞里士多德的話,「我們本身就是我們全部經驗的總和。」.要想取得投機的成功,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貪婪——按照韋伯斯特詞典的定義,貪婪是在所有人當中存在的一種人類的情緒,是「對獲取或佔有的過分願望,是想要得到超過個人需求的一種願望。」我們不知道貪婪的根源,我們只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貪婪。恐懼——恐懼使人心跳加快。具有理智的人感到恐懼時,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而且在他們每次感到恐懼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賠錢,他們的判斷就會出現偏差。希望——當希望出現在股市上的時候,它總是與貪婪連在一起的。一旦進行交易,希望就馬上產生了。人總是抱有希望,希望得到最好的結果,這是人的本性。希望對於人類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但希望與股市上的表親——無知、貪婪、恐懼和扭曲的理智是一樣的。希望掩蓋了事實,而股市只認事實。這就像輪盤賭一樣,告訴你結果的總是那個小黑球,而不是貪婪、恐懼或者希望。結果是客觀的,是最終的,就像自然一樣,是不會改變的。.當心無知——必須研究市場,必須向市場學習,不是漫不經心地學習,而是認認真真地學習。股市因為容易很快地賺到錢,所以吸引人們輕易就把錢投入股市,而不是像把錢投入其他產業那樣謹慎小心。無知的反而就是知識,而知識就是力量。.股市從來都是不明確的。它就是為愚弄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而設計的。利弗莫爾的操作規則往往是與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的。.你不應該每時每刻都在股市上投資。有時候,因為情緒以及經濟上的原因,你應站在市場之外。.在報價單和你買進或賣出的決定不一致的時候要等著它與你的決定一致。千萬不要認為你是對的,而報價單是錯的。.不要傳播小道消息,也不要聽小道消息,記住,在看漲的時候,股票的價格會上漲,在看跌的時候,股票的價格會下跌。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不用你告訴他們。.一個股票投機者有時候會犯錯誤,並知道自己正在犯錯誤,但他卻仍然在犯,或只是在後來責備自己違反了自己的規則。記住,不要違反你的規則!.千萬不要成為一個「不情願的投資者」,無論多麼好的理由也不要買下跌的股票。.千萬不要買價格回落的股票,千萬不要賣價格回升的股票。.不要用「牛市」或「熊市」這兩個詞。這兩個詞會在一段時間內在人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要用「上漲趨勢」和「下降趨勢」這兩個詞,在人們問你市場將朝哪個方向發展時,只要說「現在,最小阻力線是上升還是下降」就足夠了。我就總是這么說。.投機是一種生意,和其他任何生意一樣,它需要努力,需要智慧才能獲得成功。結論在華爾街或在股票投機中,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過去發生的事情在將來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這是因為人的本性不會改變,正是以人的本性為基礎的情緒使人變得愚蠢。我相信這一點。——傑西·利弗莫爾
D. 投資控制回撤的辦法有那些
一共有四點,大部分投資者,其實都是熱門股投機者,控制回撤希望可以能夠幫到你謝謝。
1大類資產配置和再平衡。
2盡量持有業績周期性弱的公司。
3逆周期買去周期股。
4利用偽黑天鵝事件買入。
E. 期貨如何控制資金回撤
系統的交易法則有嚴格的資金管理。 這裡面有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止損。能很好的控制資金回撤
第一種預期:認為模型會持續有效,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有效,並且模型自身資金曲線特點就是回撤期和盈利期交替出現(趨勢模型是典型)。這種情況下,資金回撤,應該加倉。如果減倉,正好減在資金曲線大幅飆升之前。
第二種預期:認為資金回撤,意味著模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存在失效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就該減倉,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型失效帶來的資金損失。
第三種情況:無法判斷未來一段時間模型是失效還是有效,但是資金回撤幅度超過了心理預期,從而引起了自身風險偏好程度的下降。這種情況,應當減倉,無論減倉是對是錯,系統交易者的行為必須符合自身風險偏好,才能夠堅持交易。
由於大多數時候我們無法判斷模型未來是失效還是有效,而且即使我們對模型深具信心,資金權益的變化,也必然引起交易者自身風險偏好程度的變化,因此第三種情況是系統交易者實際運用最多的一種處理辦法。但是也有一些更加靈活的交易方式,即在資金回撤沒有超過心理預期,並且認為模型未來會持續有效的情況下,允許在一定程度上回撤加倉(即第1種和第3種的結合)。
舉例說明一個成功的系統交易者是如何管理回撤的。下面的做法來自七禾網的《期貨中國專訪理發師:用可控的系統方式做期貨投資》一文。理發師章位福在期貨量化交易圈子裡算是比較有名的,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了,而他運用資金管理主動控制最大回撤的做法更是令人稱道。總體來說,就是,投入交易的資金每盈虧15%,倉位就變動1倍或減少1半。具體來說,其規則有:
1)資金回撤最大不可超過30%,一旦超過30%,至少半年時間不交易。
2)資金持續回撤:總資金若回撤15%,減倉一半,即1/2倉位做交易,若1/2倉位虧損15%,即總資金在虧損15%之後又虧損了7.5%,再減倉一半,以此類推,再虧再減。
3)減倉後的恢復持倉:若總資金回撤15%後,資金權益開始上升,該1/2倉位上升15%,即總資金在虧損15%後又回升約7%時,恢復原先持倉。
4)減倉後恢復持倉,後又回撤:這點理發師沒有特別說明,我個人從上下文意思推斷,若恢復持倉後未創新高,只要又回到總資金回撤15%的地方,仍是毫無理由地減倉一半。
從理發師章位福的做法,我們可以判斷出,理發師章位福,不事先判斷模型的未來有效性,承認了模型有效性的不可預測性,並且其交易方式符合自身風險偏好。在資金回撤15%以後,風險偏好降低了,毫無理由減倉一半再說,如果哪天真的總資金回撤30%,其風險偏好會降低到無法繼續交易,因此至少停止交易半年再說。至於資金回撤多少會引起風險偏好變化,各人有各人的標准,有人認為5%的回撤就受不了了,有人認為20%才需要有所動作,也有人認為回撤40%也沒關系,對於理發師章位福來說,這個值是15%。其標准,各人都可以不同,但有一點肯定的是,資金管理必須和自身的風險偏好相結合,系統交易,才能夠科學、理性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