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國基金上市失敗的案例

中國基金上市失敗的案例

發布時間:2021-04-24 15:08:01

❶ 中國基金公司 為什麼不上市

他們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資產了,比如
華夏基金 是中信證券的資產
南方基金 是華泰證券的資產
博時基金 是招商證券的資產
幾乎全都是

❷ 買基金老顯示原始交易不成功案例

建議你到眾祿網買基金,手續費是4折優惠。他們推薦的基金收益也很高。2014年給我推薦的工銀金融地產股票型基金上漲了102%。2015年推薦的寶盈新價值混合又上漲了220%以上。很牛吧。。

❸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成功投資、退出的案例(中國本土,公開上市退出,收益較高的案例)

的確比較多,介紹幾個典型案例:
1、PE投資無錫尚德,投資人獲利50倍
2、機構投資者投資金鳳科技,獲利30倍
3、軟銀、高盛投資阿里巴巴獲利34倍
4、凱雷投資攜程收益14倍

❹ 基金公司有沒有倒閉的案例嚴重虧損的那

中國的股票市場都是大鱷的操縱呢,試問基金又怎麼會有機會倒閉呢!!!現在是只有經營部不善的基金,沒有倒閉的基金的!暫時還沒有發生基金倒閉的現象啊,即使倒閉,也像樓上所講,基金不可以從賬戶拿錢出來的~!

❺ 基金營銷失敗案例

基金歷來都是『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現在新基發行困難,與流動性緊、市場低迷有很大的關系。
單只基金的募資規模更加慘淡,無論是中大型基金公司還是小型基金公司,其近期成立的新基金募集份額不斷創下新低。還有多家基金公司因為募集規模不盡人意,而多次公告延遲募集時間。基金募集難盡管有其他種種問題,但是最直接的原因是,A股市場賺錢效應的喪失。
海富通穩進增利分級的首發規模僅為2.2051億元,剛過不少於2億元的下限,而當初預定募集目標為30億元,僅完成募集目標的7.35%。金元比聯保本經延長募集期後才募集2.7767億元,僅為募集目標20億元的13.88%。
華泰柏瑞信用增利是唯一一個兩度延期的基金,募集期達到47天。

❻ a股歷史上有沒有上市公司的合並失敗的例子

太多了。

川化股份和瀘天化。

❼ 國內十大企業失敗案例

飛龍、三株、秦池,曾經是中國企業界燦爛的明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輝煌一時。曾幾何時,它們相繼黯淡隱去,給人們留下無盡的思索。

回顧飛龍、三株、秦池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特點:第一,抓住了好的契機。飛龍、三株迅速興起的大背景是人們社會觀念的轉變和對身體健康、生活質量的關注;秦池則是奪取央視「標王」,抓住了全國人民的「眼球」。第二,利用電視等大眾傳媒廣泛宣傳,迅速成名,飛速擴張。飛龍廣告投入巨大,1991年為120萬元,1992年為1000萬元,1993年為8000萬元;產出則更為驚人,從1990年注冊資金僅為75萬元的小企業,飛速發展到1995年累計銷售收入20億,利潤達4.2億元。三株強有力的媒體宣傳攻勢,推動三株口服液一夜成名,在農村甚至被稱為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葯,銷售額急劇飆升,公司成立僅三年,銷售額就達到80億元,資產達48億元。而秦池在奪標後的第二年,銷售額高達9.5億元,此盛況至今仍為秦池人津津樂道。

飛龍、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規模很小、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它們的飛速發展羨煞許多同業,這同時也為自己埋下了日後覆亡的禍根。第一,沒有明確的戰略意圖。德魯克認為,企業戰略就是企業的發展藍圖,沒有戰略的組織就好像沒有舵的小船,會在原地打轉。盡管看起來,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戰略,吳炳輝在新華社年會上曾經宣稱,三株到二十世紀末完成900億到1000億元的利稅,成為中國第一納稅人,言猶在耳,三株卻已轟然倒下。第二,沒有形成獨特的、不易復制、難以替代競爭優勢。三家企業的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捨得花大錢打廣告,卻捨不得做產品研發,形不成核心競爭力。這不僅是飛龍、三株和秦池的弊病,更是中國眾多流星企業的癰疽。飛龍、三株、秦池的競爭手段何其相似,建立起龐大的營銷隊伍,不遺餘力地打廣告,短時間聲名鵲起,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大增。從長期來看,這種競爭手段毫無秘密可言,極易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第三,沒有危機管理意識,缺乏危機管理機制。表面上看,飛龍、三株和秦池的猝敗是由極偶然的因素引發的:公司上市運作暴露了飛龍的弊病,一場人命官司擊倒了三株,秦池則源於新聞單位揭密秦池酒勾兌的流程,但從深層次分析,偶然事件打倒一個龐大企業,則反映出該企業內部管理體制不健全,沒有危機管理意識和危機處理機制。

從以上三家企業的興衰我們可以看到,企業間的競爭猶如越野賽跑,一個企業要想在長期的競爭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制定出一個長遠的發展思路,一個適合本企業的、迥異於他人的發展戰略。

張瑞敏認為,一個企業沒有發展戰略,就是沒有發展思路,沒有思路也就沒有出路。企業的發展戰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燈塔,為企業指明前進的方向。德魯克認為,對發展戰略已不是「是否需要」重視,而是「如何重視」及「重視程度」的問題。企業戰略在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中國企業的現實來說,戰略在企業運營中似乎是可有可無的東西。1998年,700家上市公司,僅20%有戰略規劃部,15%為其它部門代替,55%的公司根本就沒有戰略,戰略僅是偶然從公司決策層中產生,而戰略規劃在眾多的非上市公司中更是少之又少。

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是否存在一個普遍適用的戰略呢?正如管理方法、領導方式具有情境性質,戰略也必須因環境而異。無論一個戰略制定得多麼完善,它未必對所有公司都適用,也不是對某一公司的任一時期都適用。波特說過,每個公司都從不同的起點開始,在不同的背景下經營,並且擁有基本上是不同種類的資源,沒有適用於所有多種業務公司的最佳戰略。

只有在分析具體企業的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行業背景)和企業內部資源擁有狀況及利用能力基礎上,制定出的戰略才是切實可行的。另一方面,戰略的制定過程也非文字游戲或簡單模仿,戰略必須與眾不同,以此區別於其它企業,並為企業員工注入凝聚力、向心力、自尊心和自豪感。這意味著企業必須仔細選擇一組不同的經營活動來傳達一套獨特的、與企業戰略相配套的公司理念和價值觀念,形成企業難以被模仿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戰略,或者戰略和公司經營行為兩張皮,輕微的,造成企業平庸的業績表現,嚴重的,可能把企業拖向破產的泥沼。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許多企業認識到戰略的重要性,紛紛聘請外腦為企業把脈,有的甚至重金聘請國外咨詢公司來做戰略,但真正的實施效果卻差強人意。有人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國外公司不了解中國國情,制定出的戰略水土不服。我認為這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則是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問題。一個戰略的制定、實施和評估並非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往往是十年、八年的時間期限,牽涉到的人、事廣泛而復雜。因此,戰略的成功並非是做好一件事,甚或者幾件事,而在於做好鏈條上的每一件事。

有了好的戰略及戰略執行,成為企業界天空常駐的恆星,也並非難事。

❽ 有沒有什麼基金會失敗的例子或者企業做慈善而被拖垮的例子啊拜求答案!!

好像沒有。像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不是名氣越來越大嗎!公司也越來越強嗎!當今的中國並不缺錢,缺的是德!真正講道德,講責任的個人和公司都越來越少了!像雙匯那麼大的企業,都亂搞!出了問題不但不深刻反省反而一直找借口,開會時竟高呼「雙匯萬歲」!。相比中國人最恨的日本鬼子,人家的問題大米代理商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後謝罪自盡。試問中國的奸商們有這個勇氣嗎?

❾ 平準基金的失敗案例

日本的平準基金運作並不理想。日本政府曾經為了對抗國際投資基金內的影響,最近十年容間在股市下跌時動用郵政儲蓄基金入市購買股票,以扭轉股市的跌勢。但效果並不明顯。
平準基金切實發揮所期望的效果,關鍵在於平準基金所面對的股票市場是否是一個完善的市場,市場所處階段的宏觀經濟面是否良好,是否支持股市有一個向上的走勢。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得到滿足,平準基金何時介入、如何介入將是個難題,把握不好將會加劇市場的不規范、延緩市場的自我修復與發展時間。結果可能是既不能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又將使平準基金本身虧損累累。

❿ 投資國外基金失敗的案例

拿中投做反向指標吧,投資黑石,摩根士丹利,全部虧損,就是一冤大頭。

閱讀全文

與中國基金上市失敗的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