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土耳其發展投資銀行

土耳其發展投資銀行

發布時間:2021-04-25 04:41:42

1.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多少個意向創始成員國

亞洲基礎設施來投資銀行簡稱亞自投行,目前共有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其中亞洲域內37個,亞洲以外的20個國家,57個國家分別是:亞塞拜然、孟加拉國、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約旦、哈薩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喬治亞、泰國、土耳其、阿聯酋、烏茲別克、越南、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奧地利、丹麥、法國、芬蘭、德國、冰島、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馬爾他、巴西、埃及和南非。

2. 土耳其當地房產前景如何值得投資嗎

中國人喜歡投資,特別是房產類的投資,目前土耳其又成為了新的黃金口,所以,25萬美金的土耳其購房項目能夠成為今年歐洲最火購房項目之一,中國買家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畢竟超過買家半數以上的這個數目可不是蓋的。

3. 土耳其金融危機2001

土耳其爆發的這兩次金融危機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去年11月的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形式是銀行業危機,即由於銀行資產流動性不足所導致的信用危機。今年2月份的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即土耳其政府在無法維持盯住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備已導致里拉對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如果將兩者聯系起來分析,後一次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前一次危機的延續。土耳其此次發生金融危機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經濟、政治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共同作用的結果。

去年11月土耳其爆發了金融危機,貸款利率飛漲,股票價格暴跌,在土政府的干預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幫助下,危機暫時平息。然而時隔3個月,土耳其便又遭受了新的金融危機,政府被迫放棄盯住匯率制後,投資者大量搶購美元,里拉幣值暴跌,外匯市場受到巨大沖擊
危機演化情況
土耳其爆發的這兩次金融危機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去年11月的金融危機主要表現形式是銀行業危機,即由於銀行資產流動性不足所導致的信用危機。今年2月份的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即土耳其政府在無法維持盯住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備已導致里拉對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如果將兩者聯系起來分析,後一次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前一次危機的延續。
第一次危機:去年11月中旬,土耳其國內盛傳某些國外金融機構從土耳其抽出了大量資金,出於對銀行體系安全性的擔心,國內外投資者紛紛提現,各地銀行的現金開始短缺。由於出現全國范圍內的擠兌風潮,土耳其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回購國債的方式,為銀行部門注入了大量現金,數額達60億美元,遠遠超過1999年底與IMF達成的控制貨幣發行規模的協議。為了遵守有關協議,11月30日,土耳其中央銀行不得不宣布停止向市場投放現金,這導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猛漲至1200%的水平,超過1994年貨幣危機時期的記錄。投資者受到高利率的吸引,從股票市場中撤出大量資金,投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從而導致股市暴跌,伊斯坦布爾股票交易所的全國100指數從11月6日收盤時的14369.45點跌到12月4日的7329.61點,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下跌幅度達到50%。外匯需求方面,自2000年11月中旬開始的兩周內,投資者的外匯需求達到66億美元,而中央銀行大約拋出70億美元以應付外匯需求。12月3日,中央銀行官員披露,該國24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僅餘188美元。為了避免出現進一步的危機,主政府請求IMF緊急援助,後者允諾提供77億美元的貸款。之後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危機得以暫時平息。
第二次危機:今年2月,在金融危機的隱患尚未消除時,又爆發了一場政治危機,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在治國方略上多次發生爭執。消息傳出後,投資者紛紛擔心主政局的不穩將可能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凍結原先許諾的貸款,其信心隨即動搖,這就給土耳其金融市場再度造成混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猛漲至2500%。另外關於土部分國有銀行將出現支付危機的傳言,又使得投資者在市場上搶購外匯。土耳其中央銀行為了維持穩定匯率,動用外匯儲備買進里拉並將隔夜拆借利率提高,然而在投資者進行恐慌性拋售和利率狂漲的情況下,土耳其有限的外匯儲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於是,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在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後宣布,放棄自2000年初開始實行的固定匯率制,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措施立即引起土耳其外匯市場的劇烈動盪,美元對里拉的匯價從前一天的1:65萬飆升至1:120萬,而土耳其央行建議的匯率浮動幅度為1美元兌換83萬至115萬里拉。一時間,在外匯商店門口等待兌換外匯的居民排起了長隊。
危機影響
土耳其金融危機爆發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擔心是否會引發另一場國際金融危機。從實際情況看,這場危機除了對俄羅斯、波蘭、阿根延等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信心有一定影響,使上述國家證券市場出現輕微震盪外,並沒有向其他新興市場擴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遠不及1997-1998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新興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中都進行了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控制赤字和避免匯率的波動方面實施了較為有效的措施,所以此次受到的影響不大。
由於土耳其與歐盟在地理位置和經濟關繫上十分密切,且正積極准備入盟,這次金融危機對歐洲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市場對歐洲各國銀行、尤其是德國銀行在土耳其資本市場的投資感到擔憂。據統計,目前歐洲國家在土耳其有240億美元左右的投資,是美國的4倍。據國際清算銀行估計,德國商業銀行約持有120億美元的土耳其債券,占其所有國外資產的1%。不過由於土耳其經濟總量不大,加上其外債規模只有數百億美元,對國際外匯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影響很小。
從目前情況看,土耳其金融危機已近尾聲;導致危機的重要因素----僵硬的匯率制度已廢除。匯率實行自由浮動後,里拉的貶值只是向實際匯率回歸,其結果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出口競爭力,同時適度地抑制進口需求的增長。IMF、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也都表示支持土政府實行浮動匯率制措施,它對於穩定里拉和美元的匯率至關重要。當然,能否順利渡過難關,除了外部援助外,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政府的團結和改革措施的落實。日前土政府對經濟主管部門進行了重大改組,任命土耳其籍的世界銀行副行長凱木爾一德爾維什為經濟部長,負責各經濟部門的協調工作。這表明了政府將經濟改革進行下去的決心。
危機原因
土耳其此次發生金融危機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經濟、政治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共同作用的結果。
(-)宏觀經濟不平衡。l、經常項目赤字高企。90年代的10年中,上年均GDP增長達到5%,然而從1999年經濟增長放緩,非法組織的恐怖活動使旅遊收入銳減,土耳其的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陷入金融危機,使土耳其在俄的建築承包市場萎縮。另一方面,兩次大地震給土耳其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同時震後重建導致了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迅速,使得進口需求上升。自1998年底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度上漲,而石油製品占土耳其進口額的比重達13.2%,致使主經常項目支出增加。2000年1至8月貿易收支逆差為232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高達86億美元。在國內需求上升和油價上漲兩方面的壓力下,經常項目赤字占的比重從1999年的0.7%上升到2000年的5.2%(約108億美元)。2、通貨膨脹嚴重。與許多新興市場一樣,土耳其經濟增長歷來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從1987到1999年間,通貨膨脹率都在50%到100%之間。根據1999年末同IMF達成的協議,土耳其政府應該在 2000年將通貨膨脹率從年初的65%降到年底的20%,在3年內將通脹率降到一位數。但2000年10月份的統計數字表明,通貨膨脹率為44.4%,通脹壓力仍然很大。3、債務壓力沉重。由於長期以來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上升,近兩年來土債務增長迅速。1999年底止同IMF達成了削減財政赤字計劃,但其國內外債務總和為110億美元,佔GDP的比重仍達50%左右。
(二)銀行體系不健全。土耳其與許多新興市場一樣,雖然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但就整體經濟結構而言,銀行業仍然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經濟中的各種深層次問題集中表現在銀行系統。l、銀行集中度過高,市場競爭有失公平。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實行金融為國家發展政策服務的策略,國有銀行占據了國內銀行業市場的主導地位。據1998年數據顯示,國有銀行的總資產佔全國銀行總資產的40%,存款佔全國存款余額的41%。私人銀行部門也具有高集中度的特徵,最大的4家私營銀行所持資產佔全國銀行總資產的25%。銀行市場壟斷性結構的直接後果就是效率低下:少數大銀行通過相互達成協議,阻止進入者進入市場,控制價格,以獲取超額利潤,而不是考慮如何提高自身的運營水平。2、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金融監管不力。土耳其中央銀行對於出現了嚴重問題的銀行,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國有或私有銀行,不是採取清理整頓直至令其退出的方法,而是用再貸款等手段進行資金支持。這樣做不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自我約束的動力。3、政府與銀行的關系過於緊密。許多銀行通過各種方式與政府有關部門和官員建立非正常關系。同時以低於市場水平的實際利率向政府推薦企業貸款,結果造成許多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過高。
(三)匯率制度不合理。土耳其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固定匯率制,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上提供 115億美元貸款計劃的一個條件。其內容是將里拉同美元和歐元組成的一攬子匯率掛起鉤來,每月根據預定的批發物價目標作相應調整,一年內的最大調整幅度為15%。即所謂的「蠕動盯住匯率制」。然而土耳其一方面要以數量有限的外匯儲備來支持匯率的穩定,另一方面又將反通貨膨脹作為更高的目標,這同固定匯率政策是不一致的,必然導致匯率短期決定機制和長期決定機制之間發生背離,即反通脹和保持匯率的穩定兩者之間難於協調。從現實情況看,2000年土耳其的通貨膨脹水平遠遠高於年初既定目標,因此里拉的實際匯率上升。根據去年12月4日的外匯牌價,里拉的名義匯率水平雖然比 1999年底降低35%左右,但由於通貨膨脹率達到 45%左右,里拉的實際匯率水平上升了10%左右。里拉實際匯率上升刺激了進口需求增加,使得經常項目赤字擴大。一面是緊縮的國內財政政策,另一面是大幅增長的國內需求,固定匯率制導致土耳其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處於兩難境地。可以說放棄固定匯率制是走出困境的必然選擇。IMF總裁克勒最近承認,固定匯率制度的應用范圍是有限的,而且應該以嚴格的改革計劃作為基礎。他認為實行中央銀行進行一定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效果會比較好。但土耳其實行浮動匯率制後要想取得效果,仍取決於其宏觀經濟的改善和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
(四)政治局勢不穩定。土耳其這次爆發金融危機,其主要根源固然是國內經濟形勢惡化和制度缺陷,而導火索則是政治上的不穩定。l、何時加入歐盟前景仍不明朗。土政府歷來將加入歐盟作為其重要目標,然而此問題一直久拖不決。去年11月中旬,歐盟將土耳其和平解決塞普勒斯問題及與希臘的愛琴海領域紛爭作為其加入歐盟談判的先決條件,土耳其予以斷然拒絕,甚至威脅降低與歐盟的關系層次,這給其加入歐盟投下了陰影,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2、90年代以來,土耳其一直由各黨派組成的聯合政府執政,政府內部對於包括經濟調整在內的各項政策經常不能達成一致,導致措施貫徹不力。近來隨著能源部等政府部門腐敗丑聞的敗露,總統塞澤爾同總理埃傑維特之間在反腐敗等問題上的意見分歧不斷擴大,塞澤爾指責埃傑維特對腐敗官員的調查不夠積極。兩人的矛盾在今年2月19日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公開化。埃傑維特為抗議塞澤爾的批評,拂袖而去,會議不歡而散。這一事件再次引發投資者對土耳其政局的憂慮,對政府經濟改革政策喪失信心,金融市場隨後出現動盪。
=================================================================

土耳其爆發金融危機
信貸危機是根源 改革還需下猛葯

這幾年土耳其的改革是從金融業開始的,具體改革措施包括設置獨立於政府行政之外的監管機構,找出並解決金融業所存在著的深層次問題等,不過雖說土耳其政府為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作了巨大努力,但從總體看僅這些努力還遠遠不夠,有些問題甚至還未觸及到問題的表層。
在一番努力之後,土耳其一些大規模私人銀行多多少少的確得到了鞏固,但仍然有不少金融機構深受著自身壞賬的困擾,不幸的是,近來土耳其銀行存款利率的大幅攀升,更是使這些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陷入萬劫難復的惡性循環之中。對一些金融機構來說,提高支付能力已不再只是提高流動性問題,它簡直需要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土耳其政府沒有看到這一點,所以這也正是為什麼土耳其政府已對本國金融業大量注入資金卻至今難見成效的重要原因。對金融市場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說,他們所抱的希望是土耳其政府能夠正確處理潛藏在危機後面的深層次問題。有跡象表明,土耳其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正在使問題向好的方面轉化。
近來,由於提高利率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土耳其政府已經決定不再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加貨幣供應量的要求向銀行業大量注入資金。不僅如此,土耳其政府還一反過去對某些壟斷企業私有化問題只限於一味討論或爭吵的做法,來個快刀斬亂麻,將壟斷巨頭———土耳其電信實現了部分私有化。
土耳其政府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大額緊急貸款援助也抱有很大希望,盡管本屆土耳其聯合政府不是沒有裂痕,但從總體上看應該是一屆穩定的政府,並且這些年來一直銳意改革,所以理應得到外界的支持。眼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土耳其政府提供額外的資金援助,至少能夠幫助土耳其政府維持它的爬行盯住匯率制度,從而有助於緩解土耳其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土耳其政府能否就金融援助的真正用途看法達成一致,按照IMF的要求,基金所提供的援助將主要用於清理銀行業壞賬。但目前土耳其市場利率居高不下增加了銀行業遭受危機的風險,甚至有可能導致一些一直穩健經營的銀行在危機前也無法倖免。
長期以來,土耳其眾多銀行以實際利率的水平向土耳其政府提供貸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土耳其政治的不穩定和人們對貨幣貶值的極度擔憂。但自今年1月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80億美元貸款支持,土耳其政府開始實施三年改革計劃以來,這種銀行和政府之間的游戲規則已經逐漸對眾多投資者失去了吸引力。政府的三年改革計劃包括大幅降低通脹率的目標和限制政府大量借貸的目標。
土耳其政府將明年預算目標的重點放在了限制通貨膨脹上,以求到2002年底將本國的通貨膨脹率降至一位數以內。「2001年的預算目標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讓理性占據上風。」一位土耳其的銀行家這樣說。
現在,對已經執政18個月的本屆政府來說,重要的是推動本國銀行實施新的改革計劃。由於政治上的原因和國會休會的原因,這一份改革計劃已經被擱置和延誤了不少時間。土耳其政府對銀行的改革計劃,說到底就是促進本國銀行業的改組和合並,並迫使那些沒有支付能力的銀行不要再混跡於銀行業,另謀出路。有消息說,土耳其國內幾家著名銀行,都已經換了招牌,有了新的掌門人。與此同時,土耳其法院還採取了斷然措施,逮捕了一些以家族為背景的有問題銀行的主要當事人,並且凍結了這些銀行的資產。土耳其政府甚至下令拘捕中央銀行的前負責人,因為該負責人很可能涉嫌幾家有問題銀行的不正常交易行為。土耳其當地一位政治經濟學家在報刊上載文呼籲,「現在最重要的是反腐敗。」這一呼籲被認為是體現了土耳其國內的民意。
在打擊銀行犯罪活動的同時,土耳其政府還加強了與國內私人銀行的接觸,並向私人銀行許諾將對土耳其國內四家重要的國有銀行私有化。有人認為,這四家銀行在土耳其的銀行體系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政府是否真的要將這四家銀行私有化依然是個不大不小的謎。
不久前,土耳其政府向國內10家銀行提供了約60億美元的融資,為的是充實這10家銀行的自有資本。並且許諾給予這10家銀行較強的獨立性,成立相對獨立的監管機構和理事會。一位土耳其銀行界人士這樣說,政府的這一舉動很可能意味著政府將對直接管束銀行的行為來個「金盆洗手」,從此銀行業將會有更大的獨立性。
土耳其政府的強硬改革路線又重新激起了外國貸款人對土耳其零售銀行市場的興趣,這些外國貸款人實際上早就把眼光盯在了土耳其的零售銀行市場,盡管土耳其金融零售業如抵押放款、消費信貸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等尚處在很不成熟的階段,但在這些外國貸款人的眼裡,卻處處充滿了盈利的商機。最近,土耳其一家中等規模的銀行EkonomiBankasi銀行就宣布,它將與美國的花旗集團展開有關合並事宜的談判。
土耳其政府正在考慮如何為銀行合並浪潮提供一個寬松的稅收環境。有消息說,現在已有80家土耳其國內銀行有可能享受到稅收方面的優惠,條件是這些銀行要走合並之路。「土耳其經濟不需要這么多銀行,也無法負擔這么多銀行,」土耳其政府總理埃傑維特在接受土耳其電視台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過去我們犯了很多大錯誤,現在我們要糾正這些錯誤,盡一切努力將事情做好。」

《國際金融報》 (2000年12月13日第四版)

4.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哪些國家加入

附國家名單(包含已申請國家及正式成員國):

中國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孟加版拉國 汶萊 柬埔寨權 約旦 哈薩克 科威特 寮國 馬爾地夫 馬來西亞 蒙古國 緬甸 尼泊爾 紐西蘭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達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塔吉克 泰國 烏茲別克 越南 英國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盧森堡 瑞士 奧地利 土耳其 韓國 巴西 俄羅斯 喬治亞 荷蘭 丹麥 澳大利亞 埃及 芬蘭 吉爾吉斯斯坦 瑞典 挪威 西班牙 冰島 以色列

未完待續
搜狐財經責編微博,每天最及時的財經新聞資訊http://weibo.com/p/1001603826866220831708

5.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有幾個意向創始成員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目前共有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這57個國家分別是:亞塞拜然、孟加拉國、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約旦、哈薩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喬治亞、泰國、土耳其、阿聯酋、烏茲別克、越南、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奧地利、丹麥、法國、芬蘭、德國、冰島、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馬爾他、巴西、埃及和南非。

6. 土耳其的銀行有哪些

土耳其銀行系統由國營和私營商業銀行兩部分組成。截止2000年底,除中央銀行外,土耳其共有79家銀行,其中61家是商業銀行,18家是投資開發銀行。商業銀行中,4家國營,28家私營,18家是外國銀行,另外11家是政府接管的問題銀行。開發及投資銀行中,3家國營,12家私營,另外3家外國銀行。18家外國銀行中,5家在土注冊,其餘皆是分行。外國銀行在土耳其只佔有極小的市場份額〔約3%〕,但其經營理念的影響卻是極大的。約33家土耳其銀行在海外有自己的機構或合資銀行。GARANTI銀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國〔上海〕設有辦事處的土耳其銀行。
土耳其最早的銀行--奧斯曼銀行〔OTTOMAN BANK〕,也就是現在的OSMAN銀行,是1856年與英國聯合設立的合夥制銀行,資本金為50萬英鎊。
目前有四大銀行 Is Bank, Yapi Kredi, Akbank, Garanti
而Demir銀行於被匯豐收購

7. 亞洲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什麼意思

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已增至30個,包括孟加拉國、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專印度尼西屬亞、約旦、哈薩克、科威特、寮國、盧森堡、馬爾地夫、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紐西蘭、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瑞士、塔吉克、泰國、英國、烏茲別克和越南。
除了已經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的30個國家之外,另外還有16個國家已經提出了申請,分別為法國、德國、義大利、土耳其、奧地利、韓國、俄羅斯、荷蘭、巴西、喬治亞、丹麥、澳大利亞、埃及、芬蘭、吉爾吉斯斯坦和瑞典。
亞洲投資銀行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是一家由中國於2013年10月發起,總部設在北京,定位於國際政府間合作,旨在促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一體化的大型國際投資銀行。

8. 一帶一路270成果有哪些

一帶一路270成果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一、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一)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政府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包括蒙古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克羅埃西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東帝汶、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

(二)中國政府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刑警組織。

(三)中國政府與匈牙利政府簽署關於共同編制中匈合作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與寮國、柬埔寨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雙邊合作規劃。

(四)中國政府部門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文明聯盟、國際發展法律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海事組織。

(五)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希臘經濟發展部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17-2019年合作計劃》。

(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捷克工業和貿易部簽署關於共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規劃及項目實施的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財政部與相關國家財政部共同核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願景與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等文件。

(九)「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定期舉辦,並成立論壇咨詢委員會、論壇聯絡辦公室等。

(十)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正式開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發布海上絲路貿易指數。

二、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

(一)中國政府與烏茲別克、土耳其、白俄羅斯政府簽署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

(二)中國政府與泰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定。

(三)中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

(四)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巴基斯坦規劃發展和改革部簽署關於中巴經濟走廊項下開展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新建哈維連陸港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鐵路局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鐵道部簽署關於實施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哈維連陸港項目建設的框架協議。

(五)中國商務部與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簽署關於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阿富汗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簽署《信息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交通運輸部與柬埔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有關部門簽署「一帶一路」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文件。

(八)中國水利部與波蘭環境部簽署水資源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瑞士環境、交通、能源和電信部瑞士聯邦能源辦公室簽署能源合作路線圖,與巴基斯坦水電部簽署關於巴沙項目及巴基斯坦北部水電規劃研究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和關於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清單調整的協議。

(十)中國國家海洋局與柬埔寨環境部簽署關於建立中柬聯合海洋觀測站的議定書。

(十一)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有關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蒙古國、波蘭、俄羅斯鐵路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

(十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印度尼西亞-中國高鐵有限公司簽署雅萬高鐵項目融資協議,與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寮國、埃及等國有關機構簽署港口、電力、工業園區等領域基礎設施融資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塞爾維亞財政部簽署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貸款協議,與柬埔寨經濟財政部、衣索比亞財政部、哈薩克國家公路公司簽署公路項目貸款協議,與越南財政部簽署輕軌項目貸款協議,與塞爾維亞電信公司簽署電信項目貸款協議,與蒙古國財政部簽署橋梁項目貸款協議,與緬甸仰光機場公司簽署機場擴改建項目貸款協議,與肯亞財政部簽署內陸集裝箱港堆場項目貸款協議。

(十四)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簽署能源領域合作備忘錄。

三、擴大產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一)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寮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白俄羅斯、蒙古國、肯亞、衣索比亞、斐濟、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馬爾地夫、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波黑、黑山、敘利亞、塔吉克、尼泊爾、塞爾維亞等30個國家政府簽署經貿合作協議。

(二)中國政府與喬治亞政府簽署中國-喬治亞自貿協定文件。

(三)中國政府與斯里蘭卡政府簽署關於促進投資與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四)中國政府與阿富汗政府簽署關於海關事務的合作與互助協定。

(五)中國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

(六)中國商務部與摩爾多瓦經濟部簽署關於結束中國-摩爾多瓦自貿協定聯合可研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啟動中國-蒙古國自由貿易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商務部與尼泊爾工業部簽署關於建設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與緬甸商務部簽署關於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

(八)中國商務部與斯里蘭卡發展戰略與國際貿易部簽署投資與經濟技術合作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加強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合作規劃,與捷克工貿部、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簽署關於中小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越南工業貿易部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關於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

(十)中國農業部與塞爾維亞農業與環境保護部簽署關於制定農業經貿投資行動計劃的備忘錄,與阿根廷農業產業部簽署農業合作戰略行動計劃,與智利農業部簽署關於提升農業合作水平的五年規劃(2017年-2021年),與埃及農業和土地改良部簽署農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十一)中國海關總署與哈薩克、荷蘭、波蘭等國海關部門簽署海關合作文件,深化沿線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

(十二)中國海關總署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簽署促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及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挪威、愛爾蘭、塞爾維亞、荷蘭、阿根廷、智利、坦尚尼亞等國相關部門簽署檢驗檢疫合作協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烏克蘭和亞塞拜然相關部門簽署標准、計量、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領域合作協議,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蒙古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衣索比亞、希臘、瑞士、土耳其等國有關部門簽署《關於加強標准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白俄羅斯、柬埔寨、衣索比亞、寮國、肯亞、蒙古國、巴基斯坦財政部門簽署工業園、輸變電、風電、水壩、衛星、液壓器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埃及、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沙特有關企業簽署電網升級改造、燃煤電站、煤礦改造、輪胎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菲律賓首都銀行及信託公司簽署融資授信額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十五)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哈薩克、亞塞拜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關機構簽署化工、冶金、石化等領域產能合作融資合作協議。

(十六)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四、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一)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初步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

(三)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設立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首期100億元人民幣,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合作。

(四)中國財政部與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6家多邊開發機構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五)中國財政部聯合多邊開發銀行將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

(六)中哈產能合作基金投入實際運作,簽署支持中國電信企業參與「數字哈薩克2020」規劃合作框架協議。

(七)絲路基金與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同意簽署關於夥伴關系基礎的備忘錄。絲路基金與烏茲別克國家對外經濟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項貸款(500億元等值人民幣)。

(九)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專項貸款額度(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額度(3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十)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法國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中國-法國中小企業基金(二期),並簽署《股權認購協議》;與義大利存貸款公司簽署《設立中意聯合投資基金諒解備忘錄》;與伊朗商業銀行、埃及銀行、匈牙利開發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土耳其農業銀行、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柬埔寨加華銀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開展融資、債券承銷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一)中國進出口銀行與馬來西亞進出口銀行、泰國進出口銀行等「亞洲進出口銀行論壇」成員機構簽署授信額度框架協議,開展轉貸款、貿易融資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同白俄羅斯、塞爾維亞、波蘭、斯里蘭卡、埃及等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與埃及投資和國際合作部、寮國財政部、柬埔寨財政部、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波蘭投資貿易局、肯亞財政部、伊朗中央銀行、伊朗財政與經濟事務部等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及沙烏地阿拉伯發展基金、土耳其實業銀行、土耳其擔保銀行、巴基斯坦聯合銀行等有關國家金融機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建立基金組織-中國能力建設中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培訓。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工業發展有關合作的聯合聲明。

(十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正式成立。

(十六)中國工商銀行與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奧地利等國家主要銀行共同發起「一帶一路」銀行合作行動計劃,建立「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

五、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一)中國政府將加大對沿線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未來3年總體援助規模不少於6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政府將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用於發起中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合作倡議,支持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共同推動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向沿線國家提供100個食品、帳篷、活動板房等難民援助項目,設立難民獎學金,為500名青少年難民提供受教育機會,資助100名難民運動員參加國際和區域賽事活動。

(三)中國政府與黎巴嫩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2017-2020年執行計劃》,與突尼西亞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突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

(四)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2020年)》。

(五)中國政府與波蘭政府簽署政府間旅遊合作協議。

(六)中國政府倡議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實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四項行動。

(七)中國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簽署援助協議。

(八)中國教育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波黑、愛沙尼亞、寮國等國教育部門簽署教育領域合作文件,與塞普勒斯簽署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協議,與沿線國家建立音樂教育聯盟。

(九)中國科技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共同實施中蒙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在蒙古國建立科技園區和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匈牙利國家研發與創新署簽署關於聯合資助中匈科研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十)中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布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倡議。

(十一)中國財政部將設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十二)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捷克、挪威等國衛生部簽署衛生領域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旅遊局與烏茲別克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旅遊合作協議,與智利經濟、發展與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與柬埔寨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實施方案。

(十四)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土耳其廣播電視最高委員會、沙烏地阿拉伯視聽管理總局簽署合作文件。中國中央電視台與有關國家主流媒體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

(十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新聞部、汶萊首相府新聞局、阿聯酋國家媒體委員會、巴勒斯坦新聞部、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傳媒和公民關系局簽署媒體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

(十六)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汶萊外交與貿易部政策與戰略研究所、以色列外交部、巴勒斯坦外交部、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簽署智庫合作促進計劃諒解備忘錄。

(十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舉辦「一帶一路」專項雙多邊交流培訓,設立「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

(十八)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80多家中國民間組織啟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150多家中外民間組織共同成立「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啟動「增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國際智庫合作項目」。

(十九)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絲路國際智庫網路50多家國際成員和夥伴與中方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路北京共同行動宣言》。

(二十)中國國際城市發展聯盟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亞太區簽署合作意向書。

閱讀全文

與土耳其發展投資銀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