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夏基金業績光環不再 這塊金字招牌能守住嗎
從2012年開始,隨著公募基金業標桿性人物范勇宏以及明星基金經理王專亞偉的離去,華夏基金陷屬入了尷尬的境地—其曾經最為人所稱道的業績光環不再。王亞偉曾經掌舵的神話般的明星基金華夏大盤精選的業績也一落千丈,截至9月14日,該只基金近年以來總回報為-11.3%,在1198隻同類產品中排名第743,而其三年期總回報為20.96%,在529隻同類產品中排名第445。
華夏基金過去幾年經歷了一些人員變動,基金業績也有一些波動。華夏基金盡力選拔內部年輕人充實上來,經過近段時間的努力,基金的業績有所改善。數據顯示,華夏今年發行的多隻基金收益都接近或超過10%,如華夏大中華、華夏消費升級、華夏軍工安全和華夏經濟轉型。
不過,華夏基金仍然守住了自己的行業地位。數據顯示,華夏基金公募規模為5162.4億元,僅次於天弘基金。
② 你好:請問2011年銀行基金、紙黃金還是實物黃金適合理財呢,要是基金或紙黃金應買哪一種適合
這幾種投資方式有各自的特點:
基金主要是要看股市的行情,股市行情好,基金也就效益好。(不過現在業內對基金的負面評價比較多,說基金的管理機制不合理,導致基金管理人無能或無作為)
紙黃金適合普通投資者,起點低,手續簡單,相對其他方式來說風險較小(因為黃金的長期預期肯定是看漲的),但是由於單價較高,所以資金投資規模較大,你投資個幾萬下去,短期內也就是盈虧個幾百,所以相對的就是收益不會像股票那麼高,屬於一種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如果你不是准備長期投資(比如留給下一代)的,本人不建議你購買實物黃金。因為實物黃金變現比較困難(賣的時候比較麻煩),而且會有較高的手續費(相對於紙黃金),不適合中短期的投資。而現在各家銀行提供的黃金服務都是一樣的(不論是紙黃金和實物黃金,報價和黃金含量都是一樣的)所以主要是看你自己方便了。
白銀也跟黃金差不多,但是風險較黃金來說較大(黃金有保值功能,而白銀沒有,就是說白銀不一定肯定是漲的),但同時炒作空間就比較大,8元左右一克,幾萬元就是幾千克了,1元/克的漲幅就是幾千元了,所以相對於黃金而言收益空間就比較大了。紙白銀現在好像只有工行有這個業務。
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樓主你自己的投資偏好了,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這是鐵律!以上是幾種投資方式的拙見,選擇權還是在樓主你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