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基金近幾年排名的問題
《福布斯》中文版本周發布了2011中國基金排行榜,納入計算的908隻公募基金和434隻非機構化私募信託產品中,共有50隻公募基金和20隻私募基金列入榜單。這是《福布斯》中文版第8次發布中國基金排行榜。排行榜顯示,偏股型基金中,國泰金鷹增長、大摩資源優選混合及華安寶利配置分別在股票型基金、激進配置型基金和標准混合型基金中拔得頭籌;債券類基金中,富國天利增長債券獲得第一;私募基金榜上,朱雀2期以3年63.18%的收益率名列榜首。。從今年的數據和排名結果看,居於領先位置的均為大中型基金管理公司,大公司占據人、財、市場口碑的先發優勢,這對小公司及後來者帶來嚴峻的考驗。值得關注的是,在偏股型基金經理45強中,華夏基金王亞偉以最近5年748.90%的總回報毫無懸念名列第一。而榜單前10強當中,來自陽光私募的基金經理占據7位,分別為孫建冬、田榮華、何震、馬宏、趙凱、張益馳、江暉。由於今年該榜單首次以近5年總回報為最重要的權重指標,因此對於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准。榜單顯示,鵬華普惠基金經理冀洪濤、鵬華價值優勢基金經理程世傑雙雙入圍。冀洪濤管理的基金普惠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5.96%、55.97%、281.61%、124.34%,。程世傑管理的鵬華價值優勢基金最近一年、三年、五年以及最高連續6月回報,分別為6.52%、-3.8%、171.39%、100.1%。有業內人士分析,一家基金公司有多名基金經理入選,實際上反映出基金公司長期穩健的綜合投研實力。 長期走勢較好的股票型基金有華夏旗下的優勢、復興、廣發旗下的聚瑞、南方基金旗下的隆元、銀華旗下的富裕、優勢、優選等基金。可在投資中參考選擇。
⑵ 基金收益率排名看哪個時段最佳
基金有不同類型,只能將同類基金進行比較。對於業績比較,不應單純版的看基金權的近期業績,而應該將其短期及長期的業績表現結合考慮。具體操作時,可採用專家推薦的「四四三三法則」:
第一個「四」:篩選出一年期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者;
第二個「四」:選取其中兩年、三年、五年(成立不到三、五年的則按其最長的時段計)和今年以來業績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的基金,
第三個「三」:將前兩步篩選出的產品,六個月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者;這是一個非常有效和實用的方法。
第四個「三」:前三步篩選出的產品,三個月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者。
⑶ 如何比較各基金的收益率
累計凈值不能准確反映基金的收益,
因為基金分紅時可以選擇現金,也可以選內擇分紅現金的自動再投入容,
如果選擇現金的,也可以選擇過幾天或者過幾個月手動再申購
累計凈值是一個簡單還原,如果不要求精確計算是可以用的指標
基金的收益率跟基金經理有關,如果基金經理換了,自然收益率就有變化
所以在團隊不變的前提下考慮累計凈值,時間設定可以隨機定起始點,
不同時間點基金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基金上半年好,下半年不好
都是有可能的。 值得分析的地方是 哪些基金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漲幅大
哪些基金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跌幅小,這樣分析才有意義。
具體數據可以參考各類基金排名網站,比如好買網,等等
⑷ 2018年指數基金公司分紅排名
2018年僅剩下最後一個月的時間,基金業績年度排名爭奪戰也進入白熱化的階段。縱觀2018年整專年的基金業績情況,可以屬說是屍橫遍野。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日,僅有貨幣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正,權益類基金幾乎全軍覆沒。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9.02%,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1.88%,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4.62%,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為4.42%,貨幣型基金平均收益為3.46%。
⑸ 一個基金一年的凈利潤率能達到百分之多少
統計顯示,即使是業內位居領軍地位的南方基金,其去年凈利潤為1.5億元,管理費收入為4.2億元,凈利潤率(假設其管理費收入和主營業務收入接近,下同)約35%。 但這一水平只能算中間水平,同樣位居十大基金公司之列的華夏基金,其2006年凈利潤僅8039萬元,而其管理費收入達3.5億元,凈利潤率僅23%。博時基金凈利潤1.55億元,管理費收入3.56億元,凈利潤率達42%。 博時和華夏的利潤率差異達19%。 同等規模基金,為何不同公司凈利潤率差距如此之大? 利潤消耗途徑 "基金公司的收入結構是,投資總監以上的高層收入很高,但下面的員工收入很低。實際上就是考察可替代性,如果這個人的可替代性強,那麼收入就會相對很低。"某基金規模位居業內前三分之一水平的基金公司人士說。 上述人士所在公司屬於中外合資基金,總經理由外資聘請。據其介紹,其公司總經理收入絕對是數百萬人民幣級別的,但"具體數字不得而知"。 這並非最高的,業內盛傳,某合資金公司總經理一年總收入甚至達到3000萬元,但這一數字並非全為薪酬,而是體現為加入各項補貼等之後的總收入。 這家公司對員工的豪爽同樣在業內"聞名"。業內傳言,其年末會設立各種獎項獎勵員工,獎金甚至會達到百萬級別。 員工高收入成為這些基金公司利潤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消耗利潤的另一原因是高昂的經營成本。 "一些合資基金公司員工會有輪流出國'深造'的機會,甚至開會也選擇去國外,名義上是到大股東那裡'取經',實際上很難脫離借機出國旅遊嫌疑。"業內人士說。 這種闊綽並非大基金才有。某管理資產規模去年不到百億的合資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其公司人員收入水平相對業內水平而言並不高,但常有出國或者到香港開會的機會。這家公司去年的費用是利潤的兩倍,凈利潤為虧損數千萬。 這都是基金業內的豪門盛宴,與之相比的是一些基金公司的"寒酸"。 中海基金2006年管理費收入為857萬元,但凈利潤卻達585.72萬元。華富基金2006年管理費收入僅380萬元,但凈利潤卻達811.68萬元。 "凈利潤高於管理費,這應是基金公司本身有部分投資收益彌補了費用支出。"業內人士分析。 在掙扎求存階段和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基金公司之間,成本支出差異由此凸顯。 股權分散的利與弊 "基金公司之間利潤差異懸殊,歸根到底在於大股東對於基金公司的控制力。"一家基金公司高層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認為,大股東和管理層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如果大股東強勢,則肯定會著力提高利潤率,但如果管理層強勢,則管理層會更傾向於為自己謀求更多的福利和收入。 以某兩家基金公司為例,它們規模接近,而且同屬某券商,但這家券商對於兩家基金公司卻是一參一控。 據記者了解,被券商控股的基金公司研究員總收入僅券商參股基金公司同行的二分之一。 而年報顯示,這家券商控股的基金公司凈利潤率為44%,而參股的基金公司凈利潤率則僅為21%。 "一直以來監管部門都希望基金公司股東之間能形成制衡,從而避免基金公司為大股東輸送利益,這就使基金行業內普遍形成強勢管理層狀況。"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強勢管理層雖然避免大股東控制,但同樣存在缺陷。 "高管給自己制定高額薪酬以及派發高額獎金是弊端之一,另一個弊端則是高管涉足老鼠倉的概率增加。"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⑹ 請問各位老基民朋友:每年基金公司平均年收益排行在什麼地方可以查看到: 謝謝
你可以登錄晨星網查看排行榜,裡面也有很多技術分析數據幫助你從技術面選擇基金。包括不同時期的排名、收益率、風險度以及風格偏好等等。
⑺ 在哪裡可以查詢到近幾年來基金年回報率排行榜
天天基金網,找到基金工具——基金排名
和訊網,找到數據——排名
每個基金的情況直接點擊,或者找到官方網站了解產品的具體內容。
⑻ 公募基金收益排名最新出爐,你家基金有沒有上榜
公募基金分為貨幣,股票,混合,債券四類,不同類別投資方向和收益不同,專均是通過向大眾屬募集資金,抱團運行,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公募基金的收益特點就是享受市場整體的回報,基金的超額收益不可能長期脫離業績基準,規模越大,基金獲取市場平均利潤的可能越大;基金四權分立、信息透明、風險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