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息下降,對投資有什麼影響
在經濟學理論上說,利率下降會刺激投資,但同時也會造成流動的貨幣數量增加,從而推動物價上漲,引發通貨膨脹。所以,利息是否下降,下降多少取決於多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
2. 利率影響投資,利率指的是什麼
利率定義: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
3. 利率,稅率和匯率,哪個更重要
目前第三次上調准備金率大勢已定,中國正在向貨幣政策回歸。那麼存在一個問題,是先調利率還是先調人民幣匯率?
這里首先要明確中國的前提:一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由來已久:二是中國經濟出現「潮湧現象」:
國研網預測,2010年流動性生成機制將發生較大的結構轉換。以新增貸款派生存款為主的內生貨幣創造佔比將由2009年的超高水平回落;而以人民幣升值、外貿復甦為主的外匯占款增加將彌補2010年新增貸款量下降所減少的流動性損失,並將形成2010年流動性的主要補充力量,
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教授曾引入「潮湧現象」形容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由於後發勢力的存在,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升級時,企業所要投資的是技術成熟、產品市場已經存在、處於世界產業鏈內部(而非前沿)的產業,企業對哪一個產業是新的或者是有前景的很容易「英雄所見略同」,於是紛紛湧向相同的某個產業。[1]
由於企業投資過度集中,難免出現產能過剩,於是企業又紛紛湧向下一個產業,再產能過剩就再湧入下一個產業……企業這樣一波接一波地湧向相同的某個行業,就出現了產業升級過程中的「潮湧現象」。
由於流動性過剩,中國的經濟正處於「潮湧現象」。
一是房市存在「潮湧現象」,房地產泡沫不勝枚舉。
二是股市存在「潮湧現象」,以創業板為甚。在2009年各大銀行的突擊放貸中,流入股市的資金規模恐怕更大。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將關緊資金的閘門,阻止當前資產泡沫化過度發展,防止其威脅到經濟的整體健康。
三是產業存在「潮湧現象」,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信息產業和互聯網泡沫。
無論是國際的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新醫葯等),還是國內的新興產業(比如物流、旅遊和消費品等),「潮湧現象」導致中國實體經濟投資領域呈現「非理性繁榮」。
四是區域存在「潮湧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蔡仿指出,從2000-2007年的情況來看,東北和中部地區的全要素生產率(體現技術進步)的增長率和貢獻率都高於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
這種發展路徑某種程度上違背了各地區在資源稟賦上的比較優勢,可以看做是一種非理性的「潮湧現象」。
由於流動性過剩,引發產業過剩、房市過剩、股市過剩、區域過剩。因此,中國似乎存在一個流動性陷阱,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著房市、股市、產業和地區。
「潮湧現象」還說明高投資並不一定會帶來高回報。按照凱恩斯解釋,如果儲蓄大於投資,將會產生有效需求不足,從而引發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他將自己的論證建立在三大心理定律的基礎上,即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性偏好問題。
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貨幣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呈現的不同特徵。
人們不禁要問,調整准備金率有力度夠嗎?
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是中國的特徵。並且處於二大的預期:一是通貨膨脹,二是就業。
鑒於中國仍然處於人口參與率較高且長期持續的狀態,鑒於工業化和城市化仍然將長期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內容,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三高格局將在我國長期持續的流動性過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結合必定無疑。
目前通過提高准備金率以收縮貨幣和信貸減少外匯占款壓力,也使商業銀行間的不均衡發展擴大。真正能通過貨幣乘數起到明顯收縮貨幣作用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能得到應有的收縮,而乘數作用較小的中小銀行卻剛性地大力收縮,弱化了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狀況,不利於貨幣政策效率的提高。
如果「潮湧現象」持續不退是由存量投資項目造成的,用加息來抑制投資增長就無效。加息只對抑制新上項目有效,而對存量投資項目是無效的,因為對於投資人來說,廢棄已經發生大量建設費用的項目,其損失遠比加息所形成的財務負擔要大得多。
世界各國的實踐證明,對於已經出現的資產泡沫而言,利率手段的效果是不明顯的。用利率手段來抑制效果也會極為有限,因為中國外匯儲備仍是美國的第一債務國,加息會對國際「熱錢」流入形成新的刺激,迫使中國央行繼續投放更多的貨幣,卻導致了增加貨幣供給,是得不償失的。
應對流動性過剩,採用加息政策,中國進場的熱錢和產業「閑錢」會轉向短期套利的投機行為中,這反而增加人民幣增值的壓力,惡性循環;應對「潮湧現象」,啟動稅收政策,會更加影響結構調整還沒有到位的中國實體經濟的復甦進程。
中國的利率、稅率和匯率應該是相互關聯的。雖然人民幣匯率上升有N個不利,權衡之下,人民幣匯率轉為浮動的重要性更大。
中國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已越來越緊密,貨幣政策調控下的財政政策,中國經濟才能「硬著陸」。
4. 投資利率與投資利稅率有啥不同
投資利潤率,指項目達到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對生產期內各年的利潤總額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應計算生產期年平均利潤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其計算公式:
式中: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總成本費用+其它業務利潤 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遞延資產+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
評估時。利潤總額—般可以從損益表取得,總投資可以從投資估算表取得。
投資利潤率指標反映項目效益與代價的比例關系。當項目投資利潤率高於或等於行業的基準投資利潤率或社會平均利潤率時,說明項目是可以接受的。在將投資利潤與基準經濟效益指標比較時,應注意口徑的一致。基準經濟效益指標可從《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中查得。
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稅總額或項目生產經營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總投資的比率。其汁算公式為:
式中:年利稅總額=年利潤總額+年銷售稅金及附加
投資利稅率高於或等於行業基準投資利稅率時,證明項目可以採納。投資利稅率和投資利潤率不同,它在效益中多考慮稅金。這是因為在財務效益分析中,為了從國家財政收入的角度衡量項目為國家所創造的積累,特別是一些稅大利小的企業,用投資利潤率衡量往往不夠准確,用投資利稅率則能較合理的反映項目的財務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使用投資利稅率指標,更具有現實意義。
5. 利率變動對投資影響有哪些
利率是投資和儲蓄趨於均衡的因素,投資與利率呈反比關系,即利率降低、投資增加,反之,利率上升、投資減少。凱恩斯則認為利率不可能僅對儲蓄本身或等待本身的報酬,因為貨幣能滿足人們的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的需要,貨幣具有流動性偏好,從而利率由流動偏好函數與貨幣數量函數決定。麥金農等經濟學家從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貨幣資本與實物資本呈互補關系假說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認為,投資與利率之間存在正向關系,即在發展中國家適當提高利率水平,有助於增加儲蓄,從而能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在目前這種轉軌時期,中國的投資需求是否缺乏利率彈性,利率是符合傳統經濟學關於市場完善條件下的投資理論,還是符合麥金農等經濟學家對市場不完善條件下投資行為的分析,或者對中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來說利率是中性的,目前還很難有統一的認識。
低利率是造成內部失衡、投資增長過快,消費增長速度相對來說比較低,對於經濟的穩定,對於收入的分配都是不利的。中國的利率低最主要還是儲蓄高和項目的管制問題,使得國內的資金不充裕。所以要解決利率的問題關鍵就是要完善市場,這個市場不僅包括國內資本市場,也是全球一體化的市場,只能流進不能流出。在進行制度創新、消除傳統體制的不良影響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讓市場利率機制在投資規模決策和投資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沒有市場化的利率機制,即使有了適宜的制度環境,改善投資狀況仍將是一句空話。
6. 利率對消費與投資的影響
利率下降,對於居民來說,利息收益下降,不如消費
對於企業來說,貸款成本利息降低,增加貸款促進投資。
所以利率和 消費與投資成反比
7. 增加財政支出和降低稅率對收入,利率,投資的影響
財政支出,也屬於支出,降低稅率屬於降低成本的范疇,單純理解這兩個條件,是直接影響利潤的,和收入無關,收入起決於你的經意能力。
至於利率,有點模糊,這里的利率是指銀行的?還是債券的?還是其他金融工具的?
最後,投資,這個所包含的意義更為廣泛,無法正面回答
你如果能完善下你題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希望能幫到你~
8. 利率和產量如何影響投資
一般來說,在一定時期內,根據正常強度下的國家的生產技術水平,國民收入是既定的,則貨幣的交易需求是穩定的。因此主要是貨幣的投機需求(資產需求)和貨幣供給共同決定了均衡利率。
① 由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貨幣的需求量與貨幣交易需求中國民收入和貨幣資產需求利率存在如下關系:
即貨幣需求量與國民收入成正比,與利率成反比。如果用坐標的縱軸代表利率,橫軸代表貨幣需求,就可以得到一條斜率為負的貨幣需求曲線,如圖9。
由圖可知,貨幣需求中交易動機是關於收入Y的增函數,而投機動機是關於利率水平的減函數。
② 貨幣供給量分為名義貨幣供給量(M)和實際貨幣供給量(M/P;其中P表示價格水平,實際貨幣供給量即為名義貨幣供給量剔除價格因素後的貨幣供給量),在凱恩斯的貨幣供求理論中將貨幣供給量視為外生變數,由中央銀行控制,在上述的直角坐標系中,貨幣供給函數圖象表現為垂直於橫軸的一條直線,如圖9所示。
那麼現在就可以藉由貨幣供求函數圖象來分析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的實現。必須聲明的一點是,我們此時分析的貨幣市場利率均衡,是沒有考慮產品市場均衡狀況的一種簡化分析,如果要在封閉市場條件下結合產品市場來考察貨幣市場均衡利率的變化,需要用的漢森-希克斯模型,即IS-LM模型,當然若果要進一步分析開發市場條件下的情況需要用的IS-LM-BP模型,我們現在只針對貨幣市場進行簡化分析。從圖象上可以看出貨幣需求函數和貨幣供給函數的交點E就是達到貨幣供求均衡的點,在這一點實現了均衡貨幣供給量和均衡利率。在這一點的左邊貨幣需求量小於貨幣供給量,此時利率下降,直到均衡利率水平,同時可以發現貨幣需求量隨著利率下降而增加,與貨幣供給量相等實現供給均衡。在均衡點的右邊,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此時利率上升,直到均衡利率水平,同時貨幣需求量隨著利率上升而減少,與貨幣供給量相等實現供給均衡。
9. 稅率和利率有啥間接關系
稅率高了,政府的收入就高了,如果政府把這部分錢用來投資了,那麼就會擠出私人投資,也就是發生了擠出效應,利率會提高。反過來說的話,稅率高了,人民收入就少了,消費就少了,帶動產出的能力就會下降,那麼投資就會下降,與之對應的利率就會上升。所以間接關系是稅收高,利率就高。不過這些假設非常牽強和脆弱,一般來說,稅收屬於稅務,利率屬於財政,二者沒有必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