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2.企業獲利能力。 3.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4.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B. 投資者更應關注哪些財務指標
很多投資者一開始都比較關注凈利潤率,認為只要這個指標高才是好公司。其實作為財務投資者不應僅僅關注凈利潤率,而更應該注重凈資產收益率,因為只有凈資產收益率才代表所有者的投資回報率。但是也不能僅僅只看凈資產收益率,如果企業的債務成本太高,就同時必須注意企業的息稅前投入資本收益率,因為它代表了企業用多少投入資本才換取了息稅前的利潤。
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2.企業獲利能力。 3.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4.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C. (3)企業「凈資產與「資產有什麼區別對於證券投資者來說,應更關注哪個指標,為
資產,一般指總資產;凈資產,是在總資產的的基礎上減掉負債而剩下的部分,對於投資者來說,關注的點應該要根據不同的行業選擇,一般來說,考慮凈資產的要多一點。
D. 選擇企業債券投資品種時所要考慮的指標有哪些
在目前我國債來券一級市場源上,個人投資者可以認購的債券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一是憑證式國債;二是面向銀行櫃台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可在這兩個品種發行期間到銀行櫃台認購;三是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可委託有資格的證券公司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直接認購,也可向認定的國債承銷商直接認購;四是企業債券,個人投資者可到發行公告中公布的營業網點認購;五是可轉換公司債券,如上網定價發行,則投資者可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系統上網申購。
希望採納
E. 債券一般看哪個指數
純指數
在債券市場中,投資者可以根據所需要投資的債版券種類來觀察相關的債券指數權。例如:投資者投資國債,那麼投資者就可以關注000012國債指數的變化。如果投資者投資企業債就可以關注399481、000013這兩個企債指數。如果投資者投資公司債就可以關注399923公司債指數。
這些債券指數可以反映債券市場價格總體走勢的指標體系,體現出當前相關債券平均價格相對於基期市場平均價格的位置,和股票指數的影響是一樣的。如果相關債券的債券指數出現上漲,那麼很有可能表示該相關債券走勢也出現了上漲。反之,如果相關債券的債券指數出現下跌,那麼很有可能表示該相關債券走勢也出現了下跌。但是,債券指數計算的是相關債券的平均值,並不能完全影響到所有的相關債券。
F. 股東和債券人各關注企業財務狀況的哪些方面
一、銀行等債權人關注的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
1、銀行等債權人關注的財務報表是現金流量表
因為資產負債表告訴我們的是企業有多少資產,即企業的家底如何?盡管企業在向商業銀行申請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要求企業提供足額的抵押物,而靠收回或變賣抵押物等實物資產償還債務並不是銀行等債權人所需要的。
而現金流量表告訴我們,企業在一定期間現金的增減變動情況,讓報表使用者知道現金流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關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如果該指標為大於1,且企業當期的現金凈流量主要來源於此,那麼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就會增強,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因此現金流量表更多反映的是企業的經營風險和企業現金的變現能力,銀行等債權人關注的是企業是否有足夠的現金償還債務,且其債權能否足額收回。

2、銀行等債權人主要關注的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表(財務杠桿)
資產負債表=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該指標在50%—60%之間比較合理,當然還有考慮行業、產業和競爭環境等。
(2)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在1—2之間相對合理。
(3)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該指標在0.5—1之間相對合理。
(4)利息收入倍數
利息收入倍數=息稅前收益/利息支出
該指標越大越好,越大說明償還利息的能力越強。
二、投資者關注的財務報表
1、投資者首先關注的是利潤表
利潤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賺了多少錢,以及未來的賺錢能力。而投資者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投資者可以通過利潤表,知道企業利潤是如何實現的,是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規模、提高產銷量、提高售價、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運營能力實現盈利,還是靠變賣企業資產等方式實現盈利等反映利潤實現的不同結構。
如果企業的利潤來自於企業的經營利潤,那麼企業的經營狀況較好,且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也會不錯,且具備持續賺錢的能力。
而如果企業的利潤來自於出售子公司、變賣企業實物資產等,則企業的經營狀況很是糟糕,且企業的未來也令人擔心,則不具備持續經營的能力。
2、投資者其次關注的是資產負債表
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尤其是屬於兼並重組的投資行為,投資者在收購的過程中,其收購所有者權益的同時,也收購了企業的資產和負債,因此投資者更多地是關注企業的資產質量如何、債務是否清晰、所有者權益是否存在等相關財務指標。
投資者另外關注的財務指標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是否被高估,負債是否被低估。尤其是負債被低估的情況,即企業有部分負債沒有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上,負債少列示,一定會導致資產或所有者權益的虛增,則加大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總之,債權人和投資者對財務報表的使用是不同的角度,因此對三張財務報表的關注各有不同,債權人關注更多的是現金流量表,而投資者關注更多的是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
G. 選擇企業債券投資品種時所要考慮的指標有哪些
1、收益率
對於債券投資來說,收益率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名義收益率,即票面利率;
(2)直接收益率,又稱即期收益率,是投資者購買債券後的當期收益水平,計算公式為:即期收益率=年息÷購買價格。如,投資者在年初以110元購買某面值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5%,則當年可獲得利息100×5%=5元,那麼投資者當年的即期收益率為5÷110=4.55%。
(3)到期收益率,是把未來的投資收益折算成現值使之成為購買價格的貼現收益率,又稱最終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其中,P為債券價格,C是每年的利息,F為到期價值(一般等於面值),n為剩餘年數,當等式成立時所計算出的r就是到期收益率。如,一個剩餘期限為5年的債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市場價格110元,則通過上面的公式利用試錯法可計算出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為2.83%。
(4)持有期收益率,是指投資者在債券到期前出售債券所計算出的貼現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Pm為賣出價格,m為持有年限(m
一般來說,票面利率和即期收益率對衡量債券投資價值的參考意義不大,投資者在選擇債券投資品種時,主要以到期收益率為評價指標。而投資者在賣出所持有的債券時,則應以持有期收益率為投資效益的評價指標。不過,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所以,二級市場投資者也應關注票面利率。
2、期限
期限對投資者選擇債券很重要。一般投資者會選擇債券的期限與其用錢的時間表相吻合,老練的投資者則會利用期限來增加收益和規避風險。一般來說,期限長的債券市場風險高於期限短的債券。
3、信用質量和擔保
信用質量關繫到本金和利息的安全程度。從理論上講企業債券的信用風險與企業本身的經營狀況直接相關,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證交所上市的都是AAA級的中央企業債,其信譽與國債及銀行存款相差無幾。債券如具有可靠的擔保,可以提高其信用質量。
4、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衡量債券利率風險的大小,通常用久期值來代表。久期值越大,其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就越大。久期值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D為債券的久期值,其餘同上。從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債券利率敏感性的因素有三個:期限、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債券的期限越長、票面利率越低、到期收益率越低,其久期值越大,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越高。
5、交易的活躍程度
交易活躍度高的債券便於很快地買進賣出,價差損失小。交易不活躍的債券則面臨較多的流動性風險,要在收益率上有所補償。我國目前發行上市的企業債券普遍具有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但隨著近期企業債市場規模的擴大、交易費用的降低以及回購交易的開放,相信未來企業債市場的流動性會有很大提高。
H. 投資公司債需關注哪些信息(表)
由於債券發行時就約定了到期後可以支付本金和利息,故其收益穩定、安全性高。盡管投資債券相對於其他投資工具要安全得多,但具體到企業債,因為經濟環境有變、經營狀況有變、債券發行人的資信等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仍然要注意分析不同債券的安全性。債券投資者一方面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價差。不同種類的債券收益大小不同,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例如政府發行的債券,一般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投資,而企業債券則存在著能否按時償付本息的風險,作為對這種風險的報酬,企業債券的收益性要比政府債券高。 上市債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當債券持有人急需資金時,可以在交易市場隨時賣出,而且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債券的流動性將會不斷加強。債券的流動性強意味著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將債券兌換成貨幣,同時以貨幣計算的價值不受損失,反之則表明債券的流動性差。企業債券的流動性往往有很大差別,對於那些資信卓著的大公司或規模小但經營良好的公司,他們發行的債券其流動性是很強的,反之,那些規模小、經營差的公司發行的債券,流動性要差得多。 對於公司債這一新生品種而言,投資者除了了解票面利率、還本期限等信息外,還要對公司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等到期償還能力及行業的變化趨勢等方面予以關注。 信用評級很關鍵 風險是指存在某種不利因素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公司債券投資的風險是指我們債券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收益的可能性。那麼,如何使得我們投資債券的風險具有可知性呢?這個工作已由專業的債券信用等級評定機構替我們完成了。目前,長期債券信用等級分為10個:AAA、AA、A、BBB、BB、B、CCC、CC、C和D,10個級別,其信用等級依次降低,其中的AA和CCC級可用「+」、「—」號進行微調;短期債券信用評級分為6個:A—1、A—2、A—3、B、C、D,6個級別,其信用等級依次降低。 國際通用的各個級別的信用等級所包含的意義差別很大:AAA———最高級,基本保證償還本息;AA———高級,還本付息能力高;A———中上級,具備較高的還本付息能力,但與上面的相比,易受經濟變化的影響;BBB———中級,具備一定還本付息能力,但需一定保護措施,一旦有變,償還能力削弱;BB———中下級,有投機性,不能認為將來有保證,對本息的保證是有限的;B———下級,不具備理想投資條件,還本付息保證極小,有投資因素;CCC———信譽不好,可能違約,危及本息安全;CC———高度投機性,經常違約;C————等級很低,經常違約,有明顯缺點;D———等級最低,根本不能做真正的投資。 根據信用等級的不同,債券通常分為投資級、投機級和垃圾級。一般而言,長期債券BBB以上級別,短期債券A—3以上級別都屬於投資級。資信等級越高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小,對投資者來說收益就越有保證;資信等級越低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大。 投資公司債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要考慮其信用等級。公司債券的信用評級由經證監會認定、具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的資信評級機構制定,信用等級直接影響著發債主體的發債規模、償還能力和市場的接受度,並直觀地反映在公司的資產結構、所處行業和公司的競爭力三個方面。信用等級高的公司債,票面利率將相對較低,而信用等級低的公司債,票面利率相對較高。穩妥的選擇方式是,投資那些信用等級高、公司業績優良、有擔保、票面利率有浮動機制的公司債。 公司債的信用基礎來自於發債公司的資產質量、經營狀況、盈利水平和可持續盈利能力等。資產質量,包括盈利狀況、資產負債比例、現金流量等,直接反映了公司債券按時踐約的能力,是公司債券一個非常重要的信用基礎。盈利狀況是反映資產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個公司沒有盈利或盈利較差,意味著其經營狀況較差,意味著未來一定時間內將發生虧損,將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它所發公司債券也就意味著將會出現不能按期足額償付的信用風險。因此,盈利狀況一直是公司債券投資者考察發行人信用能力的重要指標,公司債券監管部門也將其作為釐定公司債券信用風險的重要標准,把某個最低盈利水平作為發行公司債券必備條件。資產負債比例反映著公司的負債水平,過多的負債將增加公司的財務費用,抵消盈利水平,影響著公司償還債券本息的能力,甚至可能因流動性風險而引致發行人的財務危機,因此,也是公司債券信用的一個重要基礎。一般來講,發債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擁有較強融資能力等要素就成為公司債到期能否償付的關鍵。 風險因素與防範 公司債投資存在的風險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系統性風險,一類為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指會影響債券市場整體的一些因素變化,包括價格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隻影響某隻或某幾只債券產品的風險被稱為非系統性風險,包括變現能力風險、回收性風險、經營風險、違約風險等。 一般來說,風險防範的原則是:對系統性風險的防範,要針對不同的風險類別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最大限度避免風險對債券價格的不利影響;對非系統性風險的防範,一方面要通過投資分散化來減少風險,另一方面也要盡力關注企業的發展狀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料,正確分析,適時購進或拋出債券,以避免這種風險。針對上述幾種不同的債券風險,防範措施也不盡相同: 針對利率風險,可採用購買不同期限債券、長短期配合的方式。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地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 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而防範經營風險、違約風險、回購風險和可轉換風險,就要求我們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等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做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I. 哪些投資者適合信用債 選債要關注哪些指標
富國信用增強債基分三類,即ABC,主要區別在於認購費用、申購費用、銷售服務費收取方式的不同。由於基金費用的不同,A類基金份額和B類基金份額共同計算基金份額凈值,C類基金份額單獨計算基金份額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