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想的汽車之家網站投資多少錢建設成
我只知道他的現在市值38億美元。一個做五指cms的苦逼程序員給你的答復。
『貳』 阿里收購了哪些公司
和阿里近期收購以窮游、蝦米為代表的一批小網站相似,酷盤也屬於個人用戶數量級別龐大,但商業模式並不明晰的企業。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雲公司擁有自己的雲存儲業務,其本身既有面向個人用戶的產品,也有面向企業用戶的產品。但在產品線調整中,阿里雲個人存儲版塊被弱化,主攻企業級業務。
9月25日上午,阿里巴巴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已正式收購個人雲存儲軟體酷盤,在公告中顯示,未來酷盤團隊將協同阿里集團的用戶體系和數據應用場景,共同打造「個人雲」服務。
阿里巴巴與雲存儲應用酷盤的收購談判行已結束,阿里巴巴已成功收購酷盤,並且將很快公布消息,收購後的酷盤仍將保持獨立運營,預計消息將很快公布。
據悉,阿里巴巴與酷盤的並購談判已持續很久,今年5月,酷盤CEO顧志誠就表示,酷盤正尋求C輪融資,目前正在和幾家談融資事項,洽談中有一家為阿里巴巴,但一切並未最終敲定。
酷盤成立於 2011 年,由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和網際快車 CEO 黃明明共同創辦。2011 年曾獲DCM領投的B輪投資,共計 2000 萬美元。之後黃明明出任酷盤董事長,一年前黃明明淡出公司管理,基本退出酷盤,目前酷盤內部運營由顧志誠負責。其公布的數據顯示,酷盤目前擁有 1500 萬用戶,其中超過 300 萬的移動端用戶。自 2012 年起,酷盤戰略重點轉向移動設備。
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後,酷盤CEO、暴風影音前創始人顧志誠將和及其團隊一起加盟阿里巴巴集團。
不過,酷盤和阿里巴巴均未透露太多融資細節。據記者了解到的消息,此次收購價格低於B輪融資時的估值。而酷盤方面接受這個交易,主要也是看到網路和騰訊在這個領域不斷做大,因此對於酷盤來說並不是一個理想的交易。同時,10T 空間的最新空間策略在今天凌晨正式開始執行,也就是跟阿里剛剛推出的「來往」進行綁定,只要注冊「來往」,就送 10T 酷盤空間。
收購理由:和阿里近期收購以窮游、蝦米為代表的一批小網站相似,酷盤也屬於個人用戶數量級別龐大,但商業模式並不明晰的企業。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雲公司擁有自己的雲存儲業務,其本身既有面向個人用戶的產品,也有面向企業用戶的產品。但在產品線調整中,阿里雲個人存儲版塊被弱化,主攻企業級業務。因此阿里對個人雲存儲起家的酷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目前國外最為成功的雲存儲平台當屬來自北美的Dropbox,酷盤無論是在服務方式、設計理念方面,還是盈利模式方面,都與Dropbox極為相似。在經營模式上,Dropbox一直走著"免費試用+高級服務收費"的路線。但對於早已習慣了互聯網"免費午餐"的中國用戶而言,模仿Dropbox,似乎難以在國內形成主流。
這是國內中小雲存儲公司遇到的同樣問題,用戶最依賴的資源分享功能,需要雲存儲公司為此付出大量的伺服器硬體和帶寬資源。這樣的燒錢業務很可能將絕大多數的創業公司淘汰出局。加之相關部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正在增大,曾經顯赫一時的115網盤就在這方面遭遇了危機。因為,對於酷盤來說,能賣掉就好。
『叄』 黃明明的介紹
連環創業者轉型做投資人正變得越來越普遍,黃明明即是最新一例。他曾經和蔡文勝創辦265導航,最後賣給了Google。隨後收購網際快車,投資創建酷盤,並擔任酷盤董事長。最近,黃明明的新事業方向是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我願意成為第一個相信創業者夢想的人。我的投資不僅是提供早期資金支持,更主要的是成為創業者的合作夥伴,和創業團隊一起選定方向,打磨產品,介紹資源,但絕不添亂。」黃明明說。

『肆』 黃明明的投資只投人
在黃明明眼中,早期公司的商業模式並不重要,關鍵還是人。在同樣的時段,同樣的商業模式下同時起步的兩家公司,最後的結果也會有天壤之別。
「比如我幾乎在同一時間,同時投資了兩家汽車類的網站,如今的發展大相徑庭。其中一家就是汽車門戶的領軍者——汽車之家,已經成長為年銷售額過9億元、未來估值很可能超過10億美金的優秀公司。這與我們當年引入和創始人李想極為互補的CEO秦緻密不可分。而另外一家我投資的同類公司以300萬美金被收購。這中間的差距顯而易見。」
」我希望找到的創始人首先真的是有夢想,想做成點事。純粹想賺點快錢的人,我不是特別喜歡。「
對於投資回報,黃明明作為天使投資人,他沒有具體的預期。」想也沒有用,交給老天來定。你投出去了,就當這筆錢不會回來了,這個心態非常重要。只要看準了創始人,我就不會在乎發展過程中的風風雨雨。比如我投資過的一家游戲公司,發展過程跌宕起伏,中途很多投資人都走了,我堅持當初對創始人的信任沒有離開。最後公司被收購,我獲得了超過50倍的回報「。

『伍』 季逸超的社會評價
在一次移動開發者會上,網際快車CEO、酷盤投資人兼董事長黃明明見到了季逸超。黃明明後來發微博說:「真乃英雄出少年!告訴他我是他的粉絲,我高中的時候充其量也就是賣賀年卡。」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熱門游戲《二戰風雲》的出品方北京數字頑石無線科技有限公司CEO吳剛等都驚嘆於季逸超和他的「猛獁4」。更有一些知名公司和投資人找到季逸超,希望並購季逸超的項目或者給他投資。
但季逸超明確拒絕了一切投資。「如果有投資,就意味著要盈利。我在瀏覽器的宣傳語里明確寫了,拒絕一切廣告,我不願意出現任何廣告。」季逸超說,以後他可能會選擇創業,但一定不會再做瀏覽器。

『陸』 一張估值千億合影背後的資本江湖
誰是汽車圈最苦逼的人?2019年這項人設落在了李斌的頭上。萬萬沒想到,2020年李斌非但沒有摘掉這頂"最慘人設"的帽子,還拉來了兩個造車兄弟——何小鵬和理想,"最慘三人組"正式出道。
6月7日,一張李斌、何小鵬、李想簇擁而坐的照片在朋友圈流傳,何小鵬發朋友圈並配文"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在何小鵬的微博上,他更是在三人合影的旁邊,配上了"黑豹、鋼鐵俠、雷神"以及"三英戰呂布"的圖片,頗有兄弟齊心的意味。
而資本市場也早已經為這三位自稱"苦逼"的男人明碼標價。蔚來目前的市值是66.41億美元,小鵬的估值被炒到了近40億美元,理想的估值也飆升至200億元,三家企業的估值加起來近千億元人民幣。
從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發展來看,這絕對是中國新造車運動發展過程中具有會師意義的照片。
早在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初期,便有不少聲音表示,最後勝出的企業不超過三家。經過量產、融資幾輪淘汰賽下來,果然還在苦苦堅持的企業可用一隻手數下來。
與其說支撐它們堅持下來的是產品和運營模式,不如說它們都擁有著強有力的資本推手。
資本喂養
據汽車頭條APP計算,從天使輪融資到當前最後一輪融資,小鵬汽車一共經歷了9次融資,共收獲將近200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蔚來汽車從2015年A輪融資到最近的一次債券融資,一共經歷了十四次融資,收獲了超過500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理想汽車從最初的天使輪到如今的C輪融資,一共經歷了7次融資,共收獲了40億人民幣左右的資金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部分融資並未公布具體的融資數額,因此汽車頭條APP對小鵬、蔚來和理想的融資數額是粗略估算的結果。
除了小鵬、蔚來和理想之外,威馬也是活躍在造車新勢力一線的企業。威馬走到現在,同樣是資本大手助推的結果。
站在這些造車新勢力企業背後的,究竟是哪些投資高手呢?
在造車新勢力融資早期,BAT三大巨頭便已經深入滲透。其中最先站隊的當屬騰訊。作為蔚來汽車的六大創始人之一,騰訊在一開始便對蔚來汽車進行了投資。
而在蔚來後續的融資中,騰訊又進行了多次跟投,深度參與蔚來汽車的造車之路。騰訊參與了蔚來2015年的A輪融資、2017年的戰略融資、2017年的D輪融資以及2019年的債券融資。
在蔚來汽車的C輪投資中,網路也開始參與到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融資之中。而後,網路資本又投資了威馬汽車的B輪融資,深入到造車新勢力陣營當中。
隨著阿里巴巴對小鵬汽車的A+輪以及B輪融資的投資,BAT三大互聯網巨頭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正式展開了較量,形成了阿里巴巴+小鵬、騰訊+蔚來、網路+威馬的格局。
除了BAT之外,劉強東也是造車新勢力企業的重要夥伴。京東不僅參與了蔚來早期的融資,劉強東的妻子章澤天也多次為蔚來站台。章澤天曾出席過蔚來耗資8000萬的發布會,試乘了蔚來EP9,這些蛛絲馬跡的背後均是資本力量的呈現。
雷軍也與造車新勢力企業保持著緊密聯系。眾所周知,雷軍是蔚來汽車的創始投資人,同時也投資了小鵬汽車。
在私下裡,雷軍與李斌、何小鵬的交集也頗深。2015年造車新勢力企業剛剛萌芽的時刻,雷軍便與李斌有過聯系。幾年之後,雷軍回憶稱"那時候,一談造車感覺像是騙錢似的。"
對於何小鵬而言,雷軍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投資人這樣簡單,更是"人生導師"一般的存在。
何小鵬曾表示:"人生需要導師,創業的路上也需要貴人,對我而言,雷軍就是這樣的導師和貴人。無論是UC,還是小鵬汽車,雷軍都是我的天使投資人,也都給了我很多正確的建議。"
當然,這場中國汽車歷史上轟轟烈烈的一次造車運動,還吸引著更多投資機構的青睞。翻看過去幾年中小鵬、蔚來、理想的投資者時,高瓴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紅杉資本、順為資本、明勢資本、梅花創投等投資圈"大佬"紛紛參與到這場造車狂潮中。
其中,高瓴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順為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IDG資本投資了小鵬、蔚來;紅杉資本投資了蔚來;明勢資本一直堅持對理想進行投資。
上市迷途
各個領域的資金入場造車運動後,終於催生出了初期的結果。如今,蔚來、小鵬和理想均實現了量產交付,趟過了造車路上的第一道坑。
不過,汽車特殊的生產周期、高度復雜的品質工藝,重資產的玩法都極度考驗資本的耐心。即便是這三家企業,目前依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盈利遙遙無期。
何小鵬曾在朋友圈發出感慨:"做一個超高難度,巨大投入,基本上無競爭的創業,基本上沒有辦法是初次創業者有能力駕馭的,同時因為風險巨大對一個大企業內部孵化也的確不應該因不滿足股東利益。但是在中國已經成功的企業家我也認識不少了,無論是科技、金融、地產還是汽車,基本上無人願意真正個人投入在一個可能要經歷巨大失敗、經濟損失、多年嘲諷和很可能無法規模盈利的事情。大家都努力在產品(內容)和人(企業)之間做流通效率和生產關系和服務體系的優化,很少人真正從最源頭最底層做事情。期待將來我們有更多更天真的連續創業者。"
在利益權衡之下,不少資本選擇了退出對造車新勢力企業的投資。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
高瓴資本是蔚來大的重要投資人,它的撤資一時間讓蔚來陷入了負面口碑之中。蔚來汽車在股市上的表現一直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實現盈利遙遙無期等話語層出不窮。
事實上資金匱乏一直伴隨著造車新勢力企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即便是如今"倖存"下來的蔚來、小鵬和理想,依然在為這個問題頭疼。
正如何小鵬對三人合照的點評道出了如今造車人的心聲:三個苦逼,在憶苦思變。而萬變不離其宗,補充資金缺口,是生存求變的唯一出路。
在此之前,蔚來已經通過在美股的上市打開了一個新的資金入口。在蔚來之後,其他造車新勢力企業上市的消息也此起彼伏。
近段時間,企查查的信息顯示小鵬和理想IPO的動作越來越明顯。在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多達17名投資人從公司退出,包括藍馳創投、梅花創投等多家投資合夥企業。
同時,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和中金公司執行總經理殷曉斌,作為原董事雙雙從公司董事會退出。車和家公司的注冊資本也由變更前的9.15億元減少為6.83億元。
2020年5月13日,車和家再次發生工商變更,多達18名投資人從剛公司退出,車和家的注冊資本由7.25億減少為4.34億,同比減少40.2%。此外,理想原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新帆公司資本金減少為29000.657萬元人民幣,減少了71%。
另一邊,小鵬汽車幾乎執行著與理想汽車同樣的操作。2020年5月18日,小鵬完成股東變更,包括何小鵬、夏珩在內的27名股東全部退出,變更後僅僅留下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股東。
對此,理想和小鵬的回應是"公司優化組織架構"。不過,這被不少分析師解讀為搭建VIE架構,這是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標志動作。此外,注冊資金的減少同樣被解讀為為上市做准備。
這些確切消息的背後,一些流言已經在汽車圈傳開。據知情人透露,小鵬汽車向美股市場秘密提交IPO文件,整體上市計劃預計會在今年7月至9月之間完成。
路透社報道稱,理想汽車也已正式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高盛為此次牽頭交易的主要銀行。
造車運動行進至此,理想和小鵬IPO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它們依託資本的力量,從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企業中脫穎而出,實現用戶交付並取得了還算不錯的銷量成績。
然而資本市場的環境正在悄然改變。幾年前,造車運動風起雲涌之時,憑借著幾張PPT便可融得上億資金的時代已經過去。資本認清了造車是一件漫長的消耗運動,並且冒著極大的風險。
此外,"瑞幸事件"的發酵或讓中概股面臨著嚴苛的監管要求,將加大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不確定性。
更大的背景是,在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本應常規的市場化監管行為被美國政府增添了過多其他因素。
或許,這是造車最好的時代:站在新能源風口上的馬斯克光芒四射,多項利好政策的推出,就業剛需的助推,且恰處於智能網聯風口之中,這都讓造車新勢力企業成為資本和地方政府的"座上賓"。
但這或許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成也資本,衰也資本。前行者已然感慨: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