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萬億什麼時候放出來刺激中國經濟
不確定。七萬億是地方政府刺激經濟發展的信貸投資計劃,以刺激經濟發展,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用途以水利、鐵路、公路基建為主,支持地區重點產業發展。
② 4萬億投放時間
4萬億投放時間:
2008年12月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中國政府迅速、及時做出反應,於2008年11月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一系列擴大內需的刺激措施。
2008年「4萬億投資」政策效果評價:
首先,政府投資效率低下。比如說,四萬億經濟剌激計劃中對鐵路尤其是高鐵建設項目的資金安排比例過大,造成了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建設在一時間大幹快上,一些質量安全隱患現在正陸續暴露出來。不僅如此,鐵路建設項目的攤子鋪開後,現在要收也很難,收緊了很可能會遺留下許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欠民工工資的問題,而不收緊則很可能是吞食資金的無底洞。所以,現在看來,當時應該打開部分壟斷行業壁壘,引進有效率的民間投資充分參與市場化競爭,而不是靠政府投資,盲目上一些效率低下的項目來拉動經濟增長,要知道,這些政府投資項目連還本付息都困難,更別說回報率了。
其次,直接導致產能過剩和通貨膨脹。中央政府投資4萬億的錢從哪裡來?中央政府每年都是赤字,這4萬億可能大部分是印出來的。正是因為如此,到了2009年底以後,我國的CPI才會連創新高。根據11月末數據,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是82.55萬億元。更要命的是,4萬億投資計劃,使得很多行業本該下馬的產能又重新上馬,造成產能過剩現象更加突出,目前我國的鋼鐵行業的過剩的生產能力達到2萬噸;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8.7億噸,已經遠超實際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條生產線還將新增生產能力6億噸......。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在24個行業中有19個行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在歐美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中國的多餘產能可以通過出口來消化,而現在靠內需來消化這些產能顯然不可能。
再次,「4萬億投資計劃」使得社會流動性泛濫,導致2008年房地產調控成為真正的「空調」,讓我們再次錯失了一次良好的「去泡沫」的機會。其實,2008年如果房地產調控得以堅持下去,把房價上漲趨勢給穩住,那麼所付出的代價要遠比現在要小得多,現在無論房價上漲還是下跌都將給社會和經濟帶來問題。不僅如此,正因為「4萬億投資計劃」出爐,使得地方政府也依法刨制,各地也開始跟著大上項目,大搞政績工程。如今中國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負債規模已經高達10.7萬億。可以預見,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和房地產泡沫破滅,都將給2012年中國經濟埋下不小的隱患。
最後,造成了國進民退。這4萬億投資計劃中有95%的資金流入了國有企業,民營經濟難以參與其中,而大型央企和國企在拿到政府投資資金之後,迅速加大擴張力度,這對民間投資產生了擠出效應,民營經濟出現凋敝,做實業很難掙到錢,又加快了資金的流出。而現在要想靠民間資金投資來拉動經濟之時,發現民企老闆對此積極性普遍並不高。如果消費不旺,民間投資又跟不上,中國經濟明年出現滑坡可能性不能排除。
③ 今天央行宣布投放7萬億人民幣是真的嗎
你理解錯了,不是發行錢,而是投資,投資未必就是發行錢,而是政府牽頭讓大家一起參與來做工程。如果是增加7萬億的流通貨幣,那麼再大的國家, 也就馬上完蛋。市場上需要多少流通貨幣都是有數的,哪怕增加幾百億的流動量,都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央行放水是階段性的,市場流動性差的時候,可能做逆回購來緩解。
④ 政府七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何時決定
1、首先非常重要的現狀:中國經濟規模,經濟總量非常龐大,但是中國國內可流通的現貨貨幣並不多,中國的貨幣主要體現在實物貨幣上,比如房地產,房地產一直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一個房子會引發市政、建材、家電、汽車、裝修。。。。蝴蝶效應。中國近10年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房地產即代表了投資,也代表了內需。房地產一上,就會牽動銀行,地產商把土地質押給銀行,銀行把錢借貸給房地產商,地價與房價越高,貸款的資金也就越多舉個例子,你的房子100平價值300萬,質押給銀行起碼可以貸出120萬一上吧,如果只有100萬的市值,也不過貸出30、40萬,銀行的錢都在房地產上或房地產所引發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或者伴生品的業務上,加上因為對房價進行了宏觀調控,原本寬松的貨幣政策突然收緊,比如說存款准備金率,央行收緊貨幣,銀行就要收緊貸款,原本正常的信貸或者企業的循環信貸也有很多違規信貸,突然銀行不給了,很多企業尤其是地產以及中小民意企業就傻眼了,破產、轉型、跑路還有跳樓的就多了。每到年底,最奇特的現象就是銀行資本回籠,為了達到回籠的目的,各個銀行就被迫的瞎搞,銀行間拆借利率的高企,前兩年淘寶的於額寶就在這中間賺了不少銀行間的不義之財。說到底,銀行確實沒錢。央行收緊也是被迫的,一方面要給過熱的經濟尤其是房地產經濟降降溫,另一方面海外資本釜底抽薪,李嘉誠等倉惶出逃,人家帶走的是美元,對應的資本走了,人民幣也應該相應的減少,撤走一萬億美元外資,你就得減少6萬億多的人民幣,原本這不算太大問題,問題是中國錢都在樓市當中,那麼中國究竟在樓市有多少資本那,前一陣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各地新區(大概是開發區一類的)即可容納27億中國人,這基本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可以擁有兩套住房,如果中國均價按5000元一方算,我不清楚能不能算清楚。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房地產非但沒有死,貌似中國的製造業,還有實體經濟差不多要撐不住了,經濟一片蕭條,相當的企業離開大陸市場遠奔海外或者被迫轉型,銀行的呆壞賬增加很快,因為缺錢,經濟不能正常運作,就會陷入到惡性循環中。
所以,所謂7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是有現實依據的,就是給銀行充血,充足的流動性和資本的保障性,讓死水一潭的經濟活起來。但是願望是好的,現實是冷酷和殘忍的,銀行不喜歡民營企業、更不要說中小企業,還有現在的無數的創業的小微,小店鋪,換言之,就算喜歡你,這樣一個大資本吞噬小蝦米,大鯨魚鯨吞小魚群的現狀,破產了,生意不好了,銀行的錢你拿什麼來還?
題外話:如果政府真的支持民眾創業,支持中小民營企業,應該學西方整一部個人破產法出來,撐不住就讓人家破產好了,而不是跳樓或跑路。
2、第二個因素幾乎與房地產也有密切的關聯度,這就是中國32萬億的地方債的問題,這10年的房地產開發熱如雨後春筍,各地政府爭先恐後,把開發房地產作為政績來搞,要麼就是高污染,高危,高能耗的企業上馬,而不是民眾的福祉與經濟的科學持續的發展,這樣一搞,地方就欠了無數的債,透支了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債,如果地方政府倒閉了,那就鬧出了笑話,所以一定量的資本支持地方,也有助於地方政府職能的履行,機構的正常,人員的穩定,公務員隊伍的穩定社會才可以穩定,目前中國社會地方與群眾發生嚴重的對立,很大因素在於地方債搞得地方當局著急了,著急就不得不不擇手段,這樣就會侵害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後果非常嚴重。
⑤ 央行宣布釋放7萬億啥意思,通脹么
央行釋放7萬億 對我們投資理財有什麼影響
一、利好股市、利好樓市
邏輯跟降息降准一樣,市場上水多了,就愛往股市、樓市裡流。
至於說對銀行股有多大利好, 則有三點:1、是個利好。2、利好有多大,全看央行如何拿捏,就是說,還要看。3、但至少,它讓那些擔心銀行壞賬的人變得挺可笑:呵呵,你以為國之大行是你們幾個合夥湊錢弄出來的放貸公司呢,沒看見央行正在那裡晃鈔票嗎?
二、P2P、銀行理財產品等等的收益率還得降
當市場上錢少時,用錢的成本上升,你買理財產品的收益就會上升。那反過來,央行放水,市場上的錢多了,理財產品的收益就會下降。
看看P2P、銀行理財、還有其他像貨基、保險啥的,收益都在逐步的下降。所以,想買理財產品的話,優先選收益率高、期限1年以上的長期產品比較好,盡量不買期限短的,該出手時就出手。
三、生活消費將更加活躍,多跟銀行借錢。
放水,意味著利息在不斷減少,聰明人應該把存在銀行的錢更多的拿去投資、拿去消費,盡全力的跟銀行借錢,用有限的資源調動盡可能多的現金。
⑥ 央行釋放7萬億資金 距離房價暴漲還會遠嗎
10月10日,央媽低調釋放的一則信息,因其想像空間巨大,可釋放的能量比核彈還猛烈,以至於有市場人士驚呼:「忘掉降息吧,央行已拔出倚天屠龍劍!」 、「央行釋放七萬億,中國式量化寬松到來!」
我們先來看看存貸比的取消意味著什麼?在過去,存貸比是制約銀行信貸的強有力杠桿,也就是說,即使在中國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的情況下,銀行體系內資金充裕,有了存貸比的制約,銀行的錢也無法進入實體經濟領域。於是,央媽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降息達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目的,解決實體經濟融資貴的問題;通過降准釋放流動性給實體經濟,解決其融資難的問題。
而降准降息對樓市構成實質性利好,毋庸置疑,無論是開發商、購房人,開發資金、購房資金成本都在下降,這點自2015年6月取消信貸比以來,樓市上漲的態勢就能一覽無余。對購房需求的刺激也非常明顯。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先後5次下調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開發商、購房人的貸款成本已經大大下降,這對於樓市是實實在在的大利好。在隨後7、8、9月的趨勢政策利好面前,機會就像是小偷,來無影去無蹤,走的時候方知損失慘重。
也因為如此,買到房的人不免暗自得意,房價一夜暴漲20萬也不足為奇。而沒有買到房的人也不免黯然神傷,房價漲了,眼睜睜的看著錢打水漂,而更令人抓狂的是,「負利率」這個小偷也趁火打劫,在你毫不察覺的情況下,讓你存銀行的一萬塊錢,一年就縮水25元!
那麼有得出個真理,銀行往往是跑不過通貨膨脹,錢會「越存越少」。這信貸比取消,釋放的7萬億元人民幣,一夜之間,人民幣貶值近2%,如果你有1000萬,一夜之間損失了一輛寶馬1系,如果你和我一樣,只有100塊,可能早餐沒有了。人民幣貶值是切膚之痛,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未來的錢是國家說了算,買東西一定要選擇分期付款,比如說買房子做固定資產,投資才會越來越賺得多。所以為了保障我們的錢不「被偷」只有選擇——投資——買房。
⑦ 2016年國家投資7萬億消息屬實
不屬,昨天電視,今日央廣都在分析辟謠,你沒注意?
⑧ 為什麼今年7萬億的投資比不上2008年4萬億
通貨膨脹,另外投資的方向也有關聯。2008年的投資屬於建設,今年的屬於補救。
⑨ 國家真的投入了7萬億進去嗎 會引起通貨膨脹嗎
不是國家,是地方政府呀
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