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 股票操盤手回憶錄 JAR或者txt下載
小說式的回憶錄有
《基金經理》(趙迪 著)http://wenku..com/view/cf3cacffc8d376eeaeaa310e.html
《操盤手》 (花榮 著)http://wenku..com/view/48ca412de2bd960590c67723.html
《揭秘操盤內幕》(作者不詳)http://wenku..com/view/321a876a561252d380eb6ef6.html
憑我的從業經歷判斷其中《揭秘操盤內幕》應該不是當事人寫的,不過看看也無妨。其他兩部內容多是些拉關系,調研,對付老鼠倉,解決危機,生活感情之類的,很少涉及到具體股票的操作,因為保密就是一個操盤手基本的要求。你想成為專業投資者看了會有所幫助,但如果你是個散戶業余投資者那用來打發時間也無妨。
⑵ 有什麼好看的證券方面的小說 ,基金經理這部看過,還不錯,就是商戰,股票大戰的,揭露黑幕的
金權,國際銀行家,貼身經理人,金融帝國,極品白領,洗劫天下。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屬於精品。文章都很精彩。
⑶ 什麼是股市天才
最詳盡的事件投資實用指導最實用的價值投資案例分析華爾街鼎鼎大名專的基金經理,喬爾·格林布屬拉特擊敗了道指20年。本書是大師的心經,向你揭秘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你將會發現一些獨特的投資機會,而這恰恰是投資組合經理、商學院教授和頂尖的投資專家經常錯過的、未知的領域,這也是個人投資者打贏華爾街精英的一個巨大優勢。這里是您個人財富地圖的特殊領地,可以獲得極大的利潤。《股市天才:發現股市利潤的秘密隱藏之地》是投資天才淺顯卻不失深刻的實戰手冊,不講述基本投資理念,而是講如何通過不尋常的特殊事件和投資品種來投資,當上市公司發生如分拆、並購、破產、重組等特殊事件時,往往會出現可以獲取巨額盈利的投資機會。本書被很多投資大家推崇,本書篇末的滾雪球一說,後來成為知名的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書中還精選了16個投資案例研究,通過實例啟發你的投資心智。讀完此書,你會發現,所謂天才,不是生就的,而是練就的。通過自己的分析,正確地為特殊事件中的公司股票做出評判,才能真正獲得巨額收益。
⑷ 俄國的黑猩猩怎麼被人們稱為「股神」
俄羅斯黑猩猩炒股炒成「股神」
通常人們一想到投資理財,就會首先考慮將錢交給銀行或基金經理打理。你可能做夢也想不到,俄羅斯一隻黑猩猩去年竟選擇「親自理財」,它通過一種主人安排的「特殊方法」,自己從30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了8家公司,將它名下的100萬盧布(摺合人民幣23.25萬人民幣)財產全部購買這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結果它的股票投資去年已翻了近3倍,投資年收益率竟比俄羅斯國內94%的基金年收益率還高!
親自理財黑猩猩抓鬮買股票
俄羅斯媒體13日報道,現年5歲的魯莎是莫斯科市一家馬戲團的黑猩猩,它的主人是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傳奇馴獸師萊夫·多羅夫,魯莎由於表演賣力,廣受歡迎,到去年為止,它名下已擁有100萬盧布的私人資產。魯莎的主人決定幫魯莎將這些錢進行投資,讓黑猩猩魯莎自己來選擇它的「投資組合」。魯莎的馴獸師和管理員馬克西莫娃首先將3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稱分別寫在了30個立方體方塊上,然後擺到魯莎的面前,對它說:「魯莎,你今年打算將你的錢投資到哪些公司的股票上?」
魯莎若有所思地擺弄了一番這些方塊,從裡面挑選出了8個方塊。這8個方塊上寫著的上市公司名稱包括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俄羅斯極地黃金公司、伏爾加汽車廠、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儲蓄銀行、蘇爾古特石油公司等。
馬克西莫娃按照魯莎的挑選結果,將它的100萬盧布財產全都購買了這些公司的股票或優先證券。
翻了3倍收益率超基金經理
令俄羅斯金融專家和股票分析家們目瞪口呆的是,黑猩猩魯莎的「投資組合」竟是這樣成功,它的資產去年竟翻了近3倍,魯莎的投資年收益率竟比俄羅斯國內94%的基金的年收益率還要高!這意味著那些投資專家和基金經理的理財水平彷彿還沒有一隻黑猩猩高!「黑猩猩投資專家」魯莎不僅讓俄羅斯金融專家們感到臉紅,也讓那些經驗豐富的俄羅斯股民自愧不如。
俄羅斯《金融雜志》編輯阿尼西莫夫質疑說:「每個人都為此感到震驚,那些基金經理憑什麼獲得那麼高的獎金?他們的惟一獎勵也許就是該將他們全都送進馬戲團!」
專家揭秘黑猩猩放長線釣大魚
據悉,魯莎的股票投資組合之所以收益驚人,一是因為它購買的股票中包括俄羅斯儲蓄銀行,在克里姆林宮去年的大規模救市政策支持下,俄羅斯銀行板塊的股票翻了整整6倍。
不過魯莎卻遺漏了俄羅斯電訊行業的股票,因為該板塊的股票去年漲了2.4倍!不過,由於魯莎選擇了石油公司和俄羅斯極地黃金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的股票也至少漲了1.5倍,所以魯莎的總投資收益仍然非常高。第二,魯莎的股票投資收益高,顯然也跟它做「長線」、沒有像很多股民那樣喜歡來回買賣折騰有關。
(據《中國日報》報道)
「親自理財」投資股票賺了3倍的俄羅斯黑猩猩魯莎被封為「股神」。
⑸ 什麼是量化交易,未來前景如何知道的講講。
量化交易,有時候也稱自動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避免在專市場極屬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在股票市場上,量化交易早不是什麼新聞,在國外,七成的交易都是通過計算機決策的,在國內這個數字也接近五成。
過去的股票市場都是靠交易員手動敲鍵盤來操作的,難免一失手成千古恨,這種行為被戲稱為「胖手指」,相比之下,量化交易則如同點石成金的「仙人指」。量化里最美的童話就是「旱澇保收」,牛市也好,熊市也罷,都能大賺特賺。
量化交易的優勢:1. 嚴格的紀律性 2. 完備的系統性 3. 妥善運用套利的思想 4. 靠概率取勝
量化交易的風險性:首先是一二級市場「級差」風險,其次是交易員操作風險,最後是系統軟體的風險。
滿意請採納答案,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提問。
⑹ 滬港深基金經理港股背景大揭秘 哪些基金符合配置要求
本身規模較大、並且境外投資產品較為豐富的基金公司,往往對具有一定港股投資經驗人員的配備比較充足。此外,一些中型和小型公司,往往只發行了一兩只滬港深基金,在人員配置上其實壓力也不大。而對擁有滬港深基金較多的公司,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
⑺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100萬人產生一個」、「年薪百萬、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在《非誠勿擾》徵婚時,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體系更為靈活,基金經理有可能拿到更豐厚的報酬,這就難怪連匯添富原總經理林利軍這樣的公募老總都「奔私」了。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募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一般情況下,公司會拿走業績的20%,而其中的1/5則屬於投研團隊。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為例,該公司的產品組合規模約為20億美元,若賺1個點便是2000萬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萬美元,投研團隊則將獲得其中的80萬美元,由於研究團隊與投資團隊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團隊實際可拿到40萬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員,最後拿到手的獎金也千差萬別,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賺錢,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資提交在股轉系統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道出了隱情。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費、投資顧問費、浮動業績報酬、認購費等。浮動業績報酬即通常所說的提成,通常為單位凈值超過面值或約定業績基準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錄得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其中浮動業績報酬部分佔比最高約為4.18億元,凈利潤2.73億元。其中,僅「支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一項就達到9503萬元左右,佔到上半年凈利潤的34.8%,按朱雀投資上半年總人數66人計算,人均半年收入就達到了約144萬元。
不過,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遠高於後台員工。同樣,即便都是做研究員,收入情況也是兩極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資是1萬塊的人很多。最後獎金是看你薦股的好壞與賺錢的程度。這種體制也是大多數私募採用的,導致牛市賺很多錢,熊市比較難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溫權(化名)也告訴本報記者,投研薪酬採用的是市場化的計算準則,人與人不一樣,差距甚至達到十倍。以研究員的年終獎來說,論能力和貢獻從10萬到近百萬都有。「工作兩年內的話,一般是20萬~30萬一年的總薪資。研究員也沒那麼好做,百里挑一。」他說。
「一個點拿40萬美元,年終獎一般就是這個。當然也還要加上平時的base(基本工資)。」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般月薪就是發定薪,年末根據考核業績來發獎金,而重陽投資則是相對另類。
「重陽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資很高,應屆生做研究員的月薪就是2.8萬~3萬元,資深的就更高了,指數級別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業績掛鉤,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現怎麼樣,然後決定給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員說。
「一部分私募相對比較現實,就是承包制,掙錢的時候就海掙,不掙的時候就沒了。掙了錢就拍屁股走人,因為後面如果是熊市的話就白幹了。」溫權表示。
「至於公募,一個普通研究員進來也就是2萬元,畢業只有1年的話,2萬元都拿不到的。在賣方做了兩三年後在買方做1年,研究員大概是2.5萬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經理是3萬~4萬的月薪。不包括年終獎。」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本報記者透露。
晉升考核
百萬年終獎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比拼在還沒畢業時就已經開始。
深圳一家規模超百億的私募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團隊10人,收到簡歷約2000份,參與首輪面試的人數達到100人。
基金經理這一層面的考核就更為復雜嚴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陽光私募為例,基金經理的考核主要有兩項:投資研究及對組合收益的貢獻——是否大比例超過指數基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私募的投研進階為「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投資委員會委員」,一路下來大約需要8~10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要3~5年,而公募則相對體系化,幾年的基金經理助理之後再往上就是基金經理。
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助理前,有四關要過:做研究寫分析報告,去調研寫調研報告,還要寫一些行業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為基金經理助理後,除了繼續做研究,還要過模擬組合及薦股這兩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基金經理。
「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評標准,全部量化後打分,每個季度考評一次,連續兩年表現優秀,考評都不錯,就可以上來了。」一位接近該私募的投資人士介紹稱。
同時,一些私募投資人士也表示,創業後通常找的團隊成員是此前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業內人士。「我現在這兩個研究員都是我自己帶過的,用著也放心。」溫權表示。
不過,在一個固定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投資經理,對其他體系會有較長的適應過程。「一些研究員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業績來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業內人士指出,重陽投資不同於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對研究員的考核時間周期較長,這種模式也適合長期考核。
「不同的培養體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體系比較獨特,在其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研究員必須在這個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單打獨斗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亦表示。
搭建團隊
招了兩名研究員後,溫權發行了他「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倉位沒敢太高,剛剛開始建好安全墊。」溫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投研團隊以其為核心,兩名研究員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職研究總監時的下屬。
上半年來,像溫權這樣「奔私」一度成為基金業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斷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趨緩。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離職的基金經理達51人。7月份至今,離職基金經理數減少為79人。
「團隊很重要,要找到合適的團隊。我並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結局可能不是很好。這是當時沒有去私募的一個考慮。」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方面,鑒於市場周期波動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管理費受產品設立的節奏、數量和規模影響,與現有產品贖回、清算退出、業績表現等也相關。而管理規模、業績表現還受到諸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市場情緒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時,是不是要「奔私」創業,基金經理們的思量不同。一旦創業,意味著無法像此前那樣一心專注於投研,租辦公場地、聯系發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團隊更是核心。
鑒於不同基金經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初始團隊搭建時,基金經理通常圍繞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若著眼於未來的建設顯得異常重要。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今年可能賺了幾千萬、一個億,你並不能保證明年不會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過團隊的私募老總也表示,做公募時著急出成績,會挖熟手;但創立私募後,考慮的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急於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績。
⑻ 如何判斷基金調倉方向
最近很多小夥伴會發現,明明白天看的基金估值是漲的,晚上實際凈值一更新,竟然是跌的,本來想加倉的沒加上,本來不應該賣出的卻賣出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金經理調倉了,但會公布基金重倉股的季報卻沒有及時公布調倉信息。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基金持倉是上一季度的數據,而基金的最新持倉是非公開信息,所以我們不可能通過公開信息得知具體的調倉結果。
不過公開信息里,我們還是可以尋得蹤跡的,比如基金經理一般會透露新一季度看好哪個題材或者行業,附帶給出原因,以及最新的調研方向。這些都是重要的參照信息,我們可以結合基金經理過往的投資風格和偏好來具體分析。
1、如何判斷基金調倉了?
估值與凈值出現較大偏差
因為法規規定基金只需要每個季度公布一次持倉,比如說一季度結束後,一季度結束後15個工作日內,必須發布季報,基金的季報中就是前10大重倉股信息。
基金估值就是第三方平台根據這些重倉股信息,用數學公式算出一個實時的估算漲跌值,供大家參考。
比如說四季報剛公布的時候,大家會發現,估值的准確度還是比較高的,和盤後公布的凈值漲跌沒有太大的差異,因為經理還沒有調倉。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到了1月份,估值數據仍然是通過四季報也就是12月末的持倉估算的漲跌幅,如果經理私下調倉了,估值的准確度就會非常不準,和凈值的漲跌幅就會出現差異。
但是一般而言,基金調倉了,估值也不會有非常大的變動,一般都在1%左右。
首先,是因為基金的風格決定了它所投資的板塊是穩定的,如果是某一行業的基金,那麼它投資的大部分都是這一行業的股票,變動不會特別大;
其次,基金經理的經理和能力圈是有限的,全市場幾千隻股票,他不可能每一隻都了解,熟悉的股票是非常少的,一般不超過50隻,調倉范圍也就在這些股票里變動。
最後,基金經理不會瘋狂亂調倉,因為他要控制基金的換手率,換手率高了以後,損失的手續費都要投資者買單,不利於投資者的投資體驗。
例如近期,基金抱團股遭遇重挫,順周期板塊則強勢崛起。出人意料的是,不少明星基金的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出現較大偏差,並未如想像中那般「受傷」慘重。這意味著,一些明星基金經理們在開年後已經對持倉進行了調整。
比如由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的估算凈值與實際凈值也出現了較大偏差, 從最新動向來看,睿遠基金近期頻頻調研化工板塊上市公司。還有陸彬管理的去年股票型基金冠軍匯豐晉信低碳先鋒、金梓才管理的財通價值動量,兩位基金經理今年都多次透露對化工和有色板塊的看好,也出現了調倉的跡象。
2、如何判斷基金調倉方向?
在市場高呼機構抱團的情況下,其實有很多基金經理都在暗自調倉,具體的調倉方向可能要到一季報來揭秘,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基金經理的公開觀點以及調研來大致了解調倉的方向在哪些行業和板塊。
(1)基金經理最新觀點
滬上一位基金公司投資總監透露,今年1月份A股頗為強勢,部分標的漲幅遠超預期,據他了解,不少基金經理都調了倉。「一些股票漲得又快又猛,而且市場波動又很大,現在做投資要更加綳著一根弦,基金定期報告公布的四季度末的持倉現在再看意義已不大了。」
不少基金經理表示,自己越來越重視投資組合的平衡性。
百億私募聚鳴投資創始人劉曉龍透露,去年四季度開始加大配置電動車和軍工行業,在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這兩個板塊的漲幅非常驚人,自己在1月上旬適度地做了一些倉位管理,進行了逢高減倉、擇機調倉的操作,兌現了部分收益,並適度參與港股的投資,增配了順周期和低估值板塊,使整個組合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
中郵基金國曉雯最近的公開發言或透露出其調倉方向。她表示,各個行業的龍頭標的仍然是我對未來標的選擇的主要來源,但在市場持續分化演繹的過程中,我們也觀察到,很多質地優異的中小市值標的,在未來可見的3—5年中,利潤有望持續高速增長,並且估值顯著低於行業平均估值水平,我們認為這類標的也將納入重點研究跟蹤的范圍。從凈值來看,其近期公布的凈值領先估值漲幅。
這些觀點可以通過基金公司財富號以及四季報中了解。
(2)基金經理調研方向
相對於基金持倉來說,基金調研可能具有更強的前瞻性,而相對於基金經理觀點,調研直觀的顯示了基金下一個興趣點在哪些企業上,而僅僅只是行業和板塊。
尤其在基金抱團暫時主導了市場的現在,這些數據中線上是有參考價值的。
頭部基金平均水平高於公募基金整體,掌握了更大的資金,也可能成為其他基金抄作業的對象,值得重點關注。
2021這一個多月以來有269家公司接受過公募基金調研,而這269家公司接受調研一共達到了2974次,平均超過10次,其中,參與這些公司調研的基金經理有28位在管規模超200億,這28人加起來的在管規模超過了1萬億元,很有可能是下一個抱團的方向。
3、投資者如何應對?
不少投資者會選擇抄基金經理重倉股的作業,但是投資者要明確的是,你看到的重倉股是有滯後性的,你無法預測此時價格是否已經高估,基金經理何時拋售等擇時問題。
而選擇買入一位基金經理的產品,絕不是因為他某一隻重倉的股票漲跌,而是他構建投資組合的理念以及由此帶來的收益。所以沒有必要因為凈值的漲跌幅落後估值而盲目贖回,風險是誰都無法避免的,基金經理構建股票組合的意義就在於分散風險,而我們長期持有的意義也在於平滑風險,所以更加建議選擇值得信任的基金長期持有。
一是,不要跟著你看到的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去抄作業。
要知道季報的持倉披露中只有前十大重倉股,而一隻基金的持倉肯定遠不止十隻股票。何況公布的持倉信息是滯後的,一般季報都在季度結束後一個月左右才發布,從基金換手率這個指標上也能發現,當我們看到這些持倉的時候,可能基金經理早就做出調整了。
總之,無論是資金量、擇時調倉還是風控水平,抄基金作業的難度大,成本高,面臨的風險也更大。
二是,盡量去持有配置較為均衡的混合型基金,不要分散的持有太多的行業/主題基金。
道理很簡單,混合型基金在持倉中通常是在多個行業中做均衡配置的,而行業或某個主題基金持股的類型和風格較為單一,一旦出現市場熱點的切換,這類基金的回撤幅度也會很大,就像之前某隻疫苗股票爆雷,導致醫葯基金中線大跌,這種情況就很容易讓投資者失去信心,甚至割肉離場。所以對於大多數基民來說,均衡配置的混合基金包括寬基指數,應該是我們基金組合中權重較大的部分,其他行業/主題基金、窄基指數,只是點綴,輕倉即可。
市場無法預測,合理資產配置卻是很重要的,無論牛市、熊市還是震盪市,都要合理均衡地配置權益基金、債券基金等,這樣可以讓我們的投資更穩健,更持久。 分散投資,既可以參與市場大漲帶來的收益,也能避免因大跌而遭遇的巨額損失,更好地把握組合的長期回報和風險水平。
三是,盡量做到長期持有
有一些經驗的投資者會發現,買基金要賺錢,選對,還只是第一步,如何持有,才更關鍵。 當看著周邊的人購買基金開始賺錢,抱著急於快速致富的預期進入市場,追逐短期漲的快的投資標的,可能往往並不能遂願。不過既然是長期投資,那就比較適合多數人的做法是用「閑錢投資」,並做好中長期持有的打算,用時間來換空間。
建議投資者要盡量選擇長期業績持續性較好、換手率低的產品,基金經理要有承載增量資金的能力,盡量不要選在市場極度火熱的時候大幅加倉。
既然選擇了基金投資,還是要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選擇自己認可和信賴的基金產品,享受資本市場發展的長期紅利。
⑼ 微投是什麼,是不是騙人的
是的,微投是一個帶有一些龐氏騙局性質的交易平台。

所以,該平台並不怎麼可靠,真正的投資是需要長周期才能獲得收益的,所以,真的投資的話,還是踏踏實實去傳統的交易平台進行正常的交易。這樣,不僅安全,而且也能獲得真正的收益。
⑽ 在眾多的基金經理中,如何選出最厲害的那個
對於我們理財的人來說,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因為基金經理是他掌管基金的靈魂,你的收益最終是由基金經理的操作決定的。
那怎樣才能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呢?

3、高學歷
金融本身就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但是如果想當基金經理,沒有高學歷很難入這行。就拿上面的任澤松來說,人家是清華大學畢業的碩士。
金融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行業,如果沒有高學歷和專業知識作為基數,很難對行業和市場行情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更不用說如何看專業的財報和解讀各種報表和信息。
雖然很多時候學歷不等於能力,但是高學歷說明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行業里,接受新事物和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4、豐富的過往經歷
沒有一個剛剛入市的小白一開始就就能當基金經理的。
所以在你挑選基金經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其過往履歷。
只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人才能領會到市場既是一個造富的場所,但同樣也是讓人夢碎的地方。
穿越過牛熊之人,經歷過大起大落之人,才能正真的對這個市場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有了這顆敬畏之心,早基金投資操作中,無形地就為你的財富多增添了一份保障。在基金管理時,也更能理解風控的重要性,也更不會做出急功近利之舉,這也是對投資人的負責。
另外,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的形成,也是通過長期的投資經理中沉澱下來的。甚至可以說,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往往會成為其個人的品牌。
5、聽其言,觀其行
曾國藩識人有三點: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的解釋是: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這三者缺一不可。
與其聽一個基金經理在路演、宣傳中說得天花亂墜,倒不如看看其一貫的言行。
好的基金經理必定會有敏捷的思維、縝密的邏輯和卓越的見識。
沒有這幾點,在市場里也就只能是被割韭菜的芸芸眾生,或者說不會做得多出色。
以上幾點都是我們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必備的條件,如果不滿足,我們投資的朋友們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畢竟保住本就,才能保證在行情來時有盈利的機會,投資人的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