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期貨以小搏大的交易,為什麼要大資金50W左右。股票才是大資金大投入的吧。玩期貨 如今求推薦品種。
B. 期貨以小搏大,應該操作哪個品種
可以做的品種比較多,大商所、鄭交所的所有品種都可以做,上海期貨交易所除黃金和銅以外的品種也都可以。只是可以玩的方式很多,長線,短線,日內都可以。日內波動幅度來講的話,其實相差不多,比如1萬資金按照交易所保證金可以做4手豆粕,豆粕日內波動價差在50元左右,抓住日內的頂和底,就是2000元的價差;可以做4手PVC,PVC日內波動是100元左右(1手5噸),也是2000元;
LLDPE日內波動200元(5噸一手),但是只能做2手,也是2000元,一手橡膠,橡膠波幅在400左右,但是風險不可控,波幅是在2000元;強麥可以做8手,日波幅10塊錢,大概要低一些,在800元;螺紋鋼可以做2手到三手,波動60元,也是2000元左右,所以其實差別不大的
C. 期貨 以大博小 成本
以大博小等於是冒大的風險去換取微薄的利潤所以不可取,期貨是以小搏大的,6萬空銅,
如果遇到極端行情它漲到10萬如果遇到連續漲停怎麼辦,進場之前要設好止損點,並嚴格執行,順勢而為吧。同意樓上的說法覺得你那做法非常之雞肋...........如果您及時止損,並且反手做多,到10萬平倉盈利4萬,然後平掉多單,做空單跌到3萬賺6萬,這樣即不用重倉被套,一反一正還賺7萬,您覺得哪種方法更安全一些呢?
D. 期貨交易
現在這個社會很現實的 ,你想得到你的,你就要付出一些的
自己是新手想做期貨,找個好的老師很重要的
人家也不是白白幫你的 ,你想啊,白白幫你的,這個世界上有嗎,大家都是在信任的基礎上達到雙贏,我估計是彼此所得的 ,
但是,仍然希望,你能找到好的老師,
E. 選擇以大博小出其中一個 看了上面的對比的經驗

F. 股指期貨中的以小博大是什麼意思
期貨交易中都涉及一個保證金制度 及一般期貨 你不需要全額投資,你只需要支付 它所規定的保證金比例 就可以了,舉個例子 比如100W的產品 保證金規定10%。你就只需要擁有10W塊 你就可以使用100W的資金進行博弈,是股票的10倍。這種以小博大的模式回報雖然誘人 但也代表者高風險,一旦判斷失誤 損失慘重 以現在2900多點來算 我們股指期貨保證金是15%,大盤只需要跌掉或漲300個點 你就爆倉了。。。風險太大。。。
G. 期貨 以大博小 成本求大神幫助
不成立啊。以大博小。你沒想過要多少資金么,假如你空6W的銅,那麼銅的價值等於6000塊錢,意思是你拿6W塊錢去買6000塊錢的東西。但是你是以小博大的話。買價值6000塊錢的東西僅僅只需要600塊錢,你投6W塊錢去買600塊錢的東西,你覺得你會被拉爆么。
H. 野鶴:期貨交易的真諦「以小博大」==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
期貨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我想這是每一個參與期貨的交易員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期貨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我這里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我們所談的保證金的杠桿作用,而是在期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期市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佔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以小博大的期貨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所以,人性是期貨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准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期貨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准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期貨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泛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范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挨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I. 什麼是期貨交易中的確定性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所謂交易中的確定性,大體上都是「統計確定」,也就是說不是真的確定,而是大概率的確定。通常情況下,交易中的相對確定性,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產生:
通過設計並嚴格執行科學的資金管理系統,可以使最大虧損,盡可能的限定在某個空間以內;
通過多種套利交易方式、若干對復雜的套利組合,雙向頭寸彼此軋平,盡可能的把多餘的不確定不可控的波動率鎖住,賺取偏離價值規律的部分波動率;
如果是單邊投機的方式拼殺在這個市場中。不過度的預判未來價格,只著眼於管控風險。把做交易的過程,當作管理風險的過程。那麼盈利的過程就是風險管控的成功的過程。即盈虧比在相對長的時間內整體保持在大於1的狀態。這也相當於做到了「統計確定」。
憂郁的對沖,博客相關博文,可供參考。
J. 期貨如何做到以小博大
杠桿效應 期貨保證金交易的,也就是說拿1元能買到10元的商品,能夠放大資金的利用率,相反也放大風險,要是合理使用倉位 合理操作,相對風險還是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