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不能夠持久
拿高鐵說。我覺得從國民經濟角度說高鐵是很失敗的。國家通過投資拉動型經濟創造了大量的廢GDP。高鐵每公里花多少錢我忘了,我看過相關統計,就是高鐵的營運收入和投資差是負值,就是說像高鐵、高速公路這種短期內無法實現收益的公共設施是不能真正帶動我們的國民經濟的。以前蘇聯就是這樣,80%的GDP是沒有經濟收益的軍工,最後買不起麵包餓死了。好在我國認識到了消費拉動型才是真正的王道
Ⅱ 美國如何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國家通過宏觀的投資,來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提升本國的就業率,拉動下屬或上游各個產業的發展,從而盤活整個國家實體經濟的發展,繼而大量資金繼續湧入各個行業,因為有利潤,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資本促進實體的發展,實體拉動資本的投入,整個經濟市場就會涌現出繁榮昌盛的場面。理論上是這么回事。
Ⅲ 消費投資怎樣拉動經濟增長
宏觀經濟中的社會總需求和供給模型說明了商品的整個生存周期,
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商品消費,商品再生產是一個循環過程,
對於經濟增長主要在兩個方面,供給消費需求的商品增加和固定資產的投資,而只有消費增長是可持續的,政府的固定投資只起輔助作用,因為購買力的增加只有在消費增長是直接的。在國家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國家鼓勵儲蓄,就會增加銀行利率,相應的貸款利率也會增加,貸款規模相對減少,企業成本增加,商品生產規模減小,商品供給減少。
整個過程比較復雜,舉個例子,粗略說下:
如果消費需求保持10瓶牛奶
去年經濟體內總共生產了12瓶牛奶,而消費需求是10瓶牛奶,就是說多生產了2瓶,這就是產能過剩,這樣商品到消費者手中可能比較便宜,因為供給大於需求,相同數量的錢能買到的商品可能增加,國家鼓勵儲蓄,買東西剩下的錢就增加了,這些錢被銀行轉向其他消費需求和行業,這樣就實現了供給和消費的調節。
個人儲蓄存款的增加也標志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加
國家的收入來源主要在三個方面,稅收,行政事業收費,國際金融投資(賣地皮沒算)。固定資產的投資主要由國家承擔,對消費起間接做用。
還是上面的例子,比如國家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原先1瓶牛奶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成本增加了2塊錢,現在1塊錢就可以了,這樣也間接的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所以消費需求,投資都可以拉動經濟增長。
但是宏觀調控的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現在企業的流動性資本,就是說存款的增加,由於產能過剩而形成資本沉澱是一個問題,但是個人消費能力卻下降了。
當前的經濟增長主要由政府投資和消費以及促進出口貿易來推動,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通貨膨脹指數持續增長,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最後解釋下通貨膨脹指數(CPI)
個人存10元錢,月息1塊錢,貸款月息 2 塊,10元成本商品利潤 3 塊,完成一個商品流通周期,你有 11 塊錢,但是原先10 塊錢成本的商品,你購買時要 15塊,商品價格的增長率就是CPI 呵呵,這就是經濟增長
聲明下:
以上只是粗略的解釋整個過程,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實際情況可能比較復雜
個人認為,國家要提高個人尤其中低收入者的購買力,另外要企業消費和投資他們的沉澱資本,這才是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就寫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什麼是拉動經濟增長的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1、內需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2、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Ⅳ 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有什麼弊端
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過去出口是沒問題的,目前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世界經濟都不景氣,中國產品的出口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在我國,受幾千年來的文化、思想意識等影響,人民消費意識遠遠比不上西方國家,所以,在內焦外困的環境下,為確保經濟增長,必須用投資來拉動。
那麼,投資過熱將會導致什麼後遺症呢,簡單分析一下:
1、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產出,而產出的產品最終是為了消費,投資增長過快,將會逐步扭轉投資和消費的關系,長期來看會影響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2、在經濟領域,個人投資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出資引導拉動個人投資,來填補投資不足的缺陷,從而促進經濟增長,但如果投資的過快增長缺乏社會需求的支持,將會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進而導致大批企業破產,工人失業,銀行死賬無法填平,引起經濟的大起大落。
3、投資過快增長,資源和原材料哪裡來?投資過快增長勢必要加快各類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時加劇了環境保護的壓力,這就是說「經濟的增長是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這種說法的來源了。
4、投資過快增長,原材料和資源需求量大,價格勢必上漲,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價格上漲了,將會帶動其他物資的價格上漲,上漲到一定程度,就是通貨膨脹了。
以上是4個大方面,其他小細節問題就不一一贅述了。
Ⅵ 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2008年,在我國經濟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由2007年的13%下降到9%,增幅下降了4個百分點,為此國務院決定實施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來擴大內需,確保2009年我國經濟8%的增長率。在前不久召開市人大五屆三次全會確定,為了確保我市經濟平穩增長(GDP49.5億元,增長15%),因此必須加大固定資產投入,以投資拉動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那麼怎樣看待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呢:
一、投資是怎麼拉動經濟的
投資作為一種特殊需求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拉動社會消費兩方面作用。
第一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也有人理解為推動作用)。從本質上看,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有效供給形成的貢獻,即為社會生產提供有效的生產手段上,即形成新的增長點,從而擴大經濟總量,促進社會產品增加,有效供給增加,這是投資最基本特徵。我市這些年來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從很大程度上來講主要就是依靠投資的拉動。2006年全市GDP增長19.94%(用現價計算,下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49%,投資拉動GDP增長18.30個百分點,2007年全市GDP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僅3.76%,投資拉動GDP增長10.8個百分點,2008年年全市GDP增長21.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74%,投資拉動GDP增長17.83個百分點,這就說明了我市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依靠投資的推動。到2008年底,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資累計達到33.7億元,水泥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噸;江聯造船有限公司一期擴改工程完成投資3.3億元,船舶生產能力提高到24萬載重噸;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銅礦二期擴改工程完成投資2.57億元,日采礦能力達5000噸;江西鳳竹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4億元,江西華瑞石化紡織有限公司投資完成2億元,全市紡織生產能力提高到20萬錠。如果這些年我市沒有像亞泥、武山、江聯、鳳竹這樣大手筆的投資,我市經濟怎麼可能實現快速發展呢!因此,投資對經濟的推動,就像是加油站、助力器,主要就我市經濟發展增添發展後勁,推動我市經濟快速發展。這是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的這是投資活動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最本質體現。
表1 2005-2008年投資貢獻率 萬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GDP 255447 17.10 306377 19.94 352403 15.02 429672 21.93
1、最終消費 109530 7.02 112234 2.47 122002 8.70 154046 26.27
2、資本形成 176081 21.44 222813 26.54 255899 14.85 318736 24.56
3、貨物凈出口 -30164 -28670 -25498 -43110
消費貢獻率 19.25 5.31 21.22 41.47
投資貢獻率 83.31 91.76 71.89 81.32
出口貢獻率 -2.56 2.93 6.89 -22.79
消費拉動點數 3.29 1.06 3.19 9.09
投資拉動點數 14.25 18.30 10.80 17.83
出口拉動點數 -0.44 0.58 1.03 -5.00
第二是拉動社會消費(拉動作用)。投資是一種特殊的需求,增加投資必定要體現在對有效需求形成的貢獻,即因投資活動而引起的對社會產品和勞務的需求上,通過有效需求的增加,而拉動經濟發展。這就是拉動作用。投資作為需求拉動是對全社會而言的,它拉動的是整個經濟的總需求,比如,我們要投資建設,就必須要鋼材、水泥、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但是就我們瑞昌市而言,沒有鋼材、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等廠家,我們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就會拉動其他地區相關鋼材、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的消費,因此拉動的是對全社會而言的,整個宏觀經濟的需求。為什麼要拿這個問題拿出來說說呢?從整個宏觀經濟層面上來講,投資是國內生產總值(即GDP)的一部份,它不可能大於GDP,投資,但是在一個局地區或一定時間范圍內來講,因為它拉動的是整個宏觀經濟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瑞昌市的需求,從理論上來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大於GDP總量是完全可能的。從現實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呈現跳躍發展趨勢,出現投資總額大於GDP總量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湖口縣,2006、2007和2008年GDP總量分別為13.67億元、23.72億元和38.07億元,而2006、2007和2008年三年的投資總額分別為17.55億元、39.18億元和55.25億元(祥見表2),出現了連續三年投資總量大於GDP總量,所以才有湖口縣經濟的噴井式發展,永修縣也有類似這種現象,所以永修這兩年發展要快於我們。這兩年我市經濟發展滯後了,與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小也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市經濟要在九江進入排頭兵的行列,就必須有投資的跳躍式發展。因此,從投資拉動經濟的角度來講,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達63億元,理論上是可行的,現實上是必要的。
Ⅶ 中國從投資拉動經濟的方式,向消費拉動經濟的方式轉變,是不是意味著,在踐行郎教授所一直推崇的藏富於民
你過於樂觀了。
郎咸平所謂藏富於民,是指將國有資產歸還給百姓,而不是蜻蜓點水一樣的施捨。
不過,政府也在考慮民聲,決議進一步提升百姓收入,但是按照總書記的講話,在2020年,百姓充其量也就跟GDP同步增長,這意味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加大。
提升內需,是不得已而為之,必須刺激消費,否則,經濟高速增長將我從談起!
Ⅷ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什麼
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為:投資,消費,出口。
經濟增長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產品和服務量的增加,經濟學上用來量度經濟增長的是指標是GDP(GNP)或其人均值。「三駕馬車」與我國經濟增長的關系,如下。
1、投資
「投資」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主要包括發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用於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主要變現為:投資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投資拉動率×GDP增長率
這里的「投資拉動率」,又稱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投資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二、新三駕馬車
「新三駕馬車」主要是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新的「三駕馬車」,他們分別是:新型投資、新型消費和「一帶一路」。
1、新型投資主要是指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與產業轉型升級。主要包括三方面:
(1)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包括高鐵、地鐵、城市基礎建設、防災抗災能力、農村的垃圾和水處理、空氣質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等。
(2)已有產能的綠化與產業轉型升級。僅五大耗能行業(有色金屬、鋼鐵、電力、化工、建材),更新一遍高污染、高能耗的產能,就需要大約十年時間,其每年將拉動GDP增長1%。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到來,我國腦疾病負擔可能達到每年上萬億元。
(3)發展養老產業需要大量投資。養老產業是隨著人口老齡化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是為老年人口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其衣食住行用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包括老年用品製造與零售業、養老保健醫療服務業、養老教育服務業、養老精神文化娛樂業、養老人員培訓業等。
2、新型消費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新型消費主要是指文化、休閑、旅遊、健康、教育、信息、環保和新能源等方面的消費。
3、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要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一是西北、東北地區。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Ⅸ 投資為什麼能拉動經濟
如果你是種地的,勞動的成果是大米。自己種自己吃,自己吃不完時就有剩餘,剩餘的這部分大米你養一頭牛或請一個勞工幫你種地就可以收獲更多的大米。剩餘的大米就是投資,生產出更多的大米就經濟的發票。這是最基礎的投資模型。
Ⅹ 如何理解「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拉動經濟增加主要看這個國家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增長。作為農牧業、製造業和服務業,這些項目的啟動、開發還有消費都是靠資金來完成。農牧業靠投資發展生產力、製造業靠資金擴大規模采購物資、服務業靠投資帶動消費,只有資金的投入才能讓產業運行,就像汽車的燃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