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影視投資理論

影視投資理論

發布時間:2021-04-30 15:43:40

⑴ 電影的理論綜述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商人首先看出電影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發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電影公司。到20世紀早期,電影公司集中資金建立製片基地,購買昂貴的製作設備,籌資進行故事片的生產,依靠大量觀眾集體買票觀影來牟利。這就形成商業電影生產與銷售模式的雛形。梅里愛的明星影片公司、愛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電影公司的代表。而電影語言及電影藝術的誕生和發展,與導演實踐和理論探索息息相關,最初西洋鏡雜耍的製作人是導演的雛形,隨著對電影表現方式和電影特性的探索,相繼出現了盧米埃爾兄弟、喬治·梅里愛、埃德溫·鮑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電影藝術探索者,這些電影先驅拓展了電影語言和電影創意的可能性。早期的電影創作、電影經營和電影探索是三位一體的,此時,電影製作者同時也是電影語言的探索者,還是電影的經營者,是具有完備職能的電影人雛形。
華爾街為追逐電影工業壟斷經營所蘊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電影業,電影業之間兼並、收購並形成壟斷,迅速掀起了一股兼並浪潮。到20世紀20年代初,好萊塢只剩下八大製片廠,即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和哥倫比亞公司。八大公司不僅壟斷了美國電影的國內市場,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國電影業當時在歐洲市場的霸主地位。製片廠的主要制度特點包括類型電影的配方式生產、流水線配比、大規模製造、明星制營銷和首輪影院體系。由於製片廠強調集體的智慧和細密的分工,最初電影人的完備雛形被消解在集體的合作之中,電影的創作和經營等關鍵職能也被分解,這個體系需要統一的指揮和調度職能,特定電影的控制權被集中到製片人手裡,形成了製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機會造就了大批業務嫻熟的職業導演,支撐了好萊塢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技術升級後帶來的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美國電影的強大競爭力迫使歐洲電影尋求突破;19世紀末在歐洲興起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也對電影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形成一系列歐洲先鋒電影活動,其發端於1910年代末期,於1920年代達到鼎盛,活動中心主要是德國和法國,大批學者和藝術家成為導演。歐洲先鋒電影一般包括印象派電影、抽象電影、純電影、絕對電影和超現實主義電影等具體流派,代表流派、人物和作品包括印象派德呂克的《狂熱》、抽象電影費爾南德·萊謝爾的《機器的舞蹈》、純電影謝爾曼·杜拉克的《第927號唱片》、超現實主義電影路易斯·布努埃爾的《一條安達魯狗》等等。這種突出個體風格的電影加強了導演對於影片的控制權。
世界另一邊的蘇聯,自立國起就特別重視電影的意識形態功能,積極培養了一批具有才華的電影人,由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為代表的蘇聯電影學派,提出了第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導演創作理論:蒙太奇理論,並用之於創作實踐,實施導演中心制原則,不朽之作《戰艦波將金號》等就是這一理論的實踐成果。
「二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同樣深刻地影響了電影。「二戰」的創傷以及戰後的政治幻滅,使得整整一代青年人以創作等方式盡情傾吐自己的失望和憤怒。以1945 年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城市》為發端,在義大利興起了一次具有社會進步意義並以藝術創新為特徵的電影運動,這次電影運動後來被稱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而1956年,格里高利·丘赫萊伊,根據鮑·拉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說拍攝了電影《第四十一》,拉開了蘇聯詩電影的序幕,蘇聯開始迎來斯大林後的一個電影創作的春天。
在法國,巴贊開始通過《電影手冊》聚集起一些對電影敘事和電影本體進行深入研究的年輕人,巴贊對蒙太奇思維與表現方式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並提出了著名的「長鏡頭(景深)」理論。《電影手冊》還專門研究經典好萊塢,從好萊塢商業片導演中發掘出了電影作者。法國涌現出一批處女作導演,1958年,法國《快報》周刊專欄記者法郎索瓦茲·吉魯首次使用「新浪潮」來描述新涌現的電影現象。新浪潮電影如《四百下》和《精疲力竭》,既反映了整個時代,也充分反映了創作者個人的認識、思索與風格。新浪潮是一次製片技術與製片方法的革命。從新浪潮電影的實踐來看,新人們普遍反對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制,主張電影作者論。如戈達爾認為「拍電影就是寫作」,與此同時,部分新浪潮電影實現了獨立製片,這對美國和其他國家製片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電影作者論是導演研究的重要理論,對導演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該理論由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等人提出,主張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即電影作家——導演個人的作品。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電影作者資格包含:⑴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⑵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⑶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作者論的實質是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其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可以說在電影百年的歷程中,創作啟發理論,理論推動創作,成為一個交互發展的過程。電影理論的發展和各次重要的電影創作運動緊密相關。蘇聯學派的探索、法國和德國的先鋒派實踐以及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分別啟發了蒙太奇理論、先鋒派理論和真實美學的建立。法國新浪潮運動與法國電影手冊派交相輝映,享譽世界。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和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深化了我們對電影的認識;電影作者論則強調了導演的核心作用,加強了對電影實踐的指導。而好萊塢的製片廠體制、類型片模式及後來的新好萊塢獨立製片是電影產業化的典範。完全導演論則在電影作者論和製片人中心制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導演的完整職能以及與投資人的關系,建立了從新好萊塢、新浪潮到新生代的導演模型和導演資本制的應用原則。

⑵ 天津春天影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春天理念

在與時俱進的成長過程中,公司漸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資本運營模式,開始由產品贏得市場,轉型步入品牌化經營管理,依靠品牌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在憑借雄厚資金鞏固,擴展品牌影響力,從而拓展更大市場,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
創作優秀的影視作品是春天影業的立足之本,打造一流影視基地,創建一流的影視產業平台是天津春天影業的理念。而這些也正是春天影業為之堅持不懈努力的目標。

⑶ 為什麼電影那麼短,電視劇那麼長,卻是電影投資多,什麼理論啊

這要看情況的吧,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05年的金剛,成本是2億0700萬美元,耗資最高的電視劇集兄弟連是1億2500萬美元。
不一定電影的成本會比電視劇成本高!~
比如說,美劇(反恐24小時,越獄)這些電視劇的成本都比很多電影投資成本高!~
這還是要看市場!~
參考:
一般來說,電影故事片和電視劇的區別很小,因為許多影片也經常在電視台播放,觀眾就象收看電視劇一樣的通過電視接受機來看電影。二者的相同之處甚多,區別較少。二者的相同在於:一、都是視覺造型藝術;二、都是綜合藝術;三、都需要特定的設備製作、發行和放映(播放);四、都有編劇、製片人、發行商、導演、演員、職員等創作集體。五、都需要大量的投資購買劇本,聘請演職人員。二者的區別在於:一、製作的設備不同,傳統的電影製作是膠片攝影機,但是近年來數字電影的出現,使二者的製作設備有所類似。比如數字攝象機也被數字電影所採用,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今天數字電影的製作設備很難和電視劇的製作設備嚴格區分了。二、電影和電視劇有一個區別將會保持下去,那就是節奏不同,密度不同。一部電影故事片的長度,標准時間是90分鍾(還有上下集的,上中下集的),所以電影的節奏必須緊湊。一部電影大約有幾百個到上千個鏡頭組成,每個鏡頭從幾秒鍾到幾十秒鍾不等,最斷的鏡頭也就一、兩秒鍾,這就使得電影頻繁的使用蒙太奇手法,而電視劇則不同,人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過度的、頻繁的轉換鏡頭容易引起視覺疲勞。所以電視劇的鏡頭一般來說都比電影長。電視劇一般很少使用電影攝影的手法,比如推、拉、搖、升、降、跟等鏡頭。電視劇的標准時間是每集四十到四十五分鍾,中間可以插播廣告休息。然後接著觀看,一部電視劇短的在二十集以下,長的在幾百集。可以在十天到幾個月期間連續播放。而電影則不同,傳統電影在電影院播放,人們不太可能連續那麼長時間每天到電影院去觀看一部電影。現在的電影從傳統的膠片電影發展出「電視電影」、「數字電影」、「網路電影」、「手機電影」。由於當代數碼電影的發展,我國全國各城市已經發展了幾百座數字影院,看來數字電影、網路電影是電影發展的趨向。另外,數字電影的成本遠低於傳統的膠片電影,所以廣電總局把數字電影列為朝陽產業。不久的將來,在我國廣大的地區級市、縣、鄉鎮,數字電影院將會得到普及。此外我國的網路正在快速的發展和普及,隨著寬頻網的普及,網路電影將會異軍突起。此外手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手機逐步具備視頻功能,所以又派生出了手機電影這個新生事物。人們在乘車出行途中,看一部二十到三十分鍾的手機電影,應該是解除旅途疲勞的好方式。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膠片電影將最終退出歷史舞台,傳統的電影院將被數字電影院所取代。拍攝一部同樣的電影,數字電影只要幾十萬就夠了,膠片電影卻需幾百萬到幾千萬。加上數字電影技術的發展,數字電影的效果越來越接近膠片電影了。而成本只是膠片電影的十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從商業角度看,數字電影也比傳統膠片電影前景更好。
參考資料:

⑷ 微電影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那你覺得「微單」(微型單反)是什麼概念呢?!
微電影無非就是對電影的傳統拍攝手法進行改革。利用較少的膠片,較少的演員、較短的時間和空間元素,對某個事件或主題進行同樣的處理。好處在於既不受電影工業的眾多流程化限制,也不受投資方、製片方、發行方等各個製作鏈條環節的限制。少花錢,多辦事,形成一定的輸出成果。你願意聯系有水平的視頻類網站收取費用也好,自己在家看也好,朋友分享也好,免費放到網上供人評判也好,一切隨心!(當然你的主題必須限制在當今中國電影創作環境范圍內)

⑸ 求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專業844電影創意與批評考研參考書資料

PART

1

概述

【1】簡述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專業有以下幾個方向:

影視編劇導演創作與製片

商業電影投資與創意實踐

影視劇創意策劃及編劇

論文電影研究與電影史電影創作

非虛構與實驗影像研究與創作

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為:336藝術基礎與844電影創意與批評。

考試的難度不是很大,重點考察范圍在影視史論方面。

重慶大學的專業一在考試時,是第二天上午的時候考察,考試時間為8:30-11:30,考試分值150分。專業二在考試時,是第二天下午的時候考察,考試時間為14:00-17:00,考試分值150分。

【2】考試范圍

這個科目要求考生了解中外電影史論以及影視藝術理論與批評。

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需要除了基礎的參考書需要閱讀,對於導師的論文,藝術理論的研究動態也需要多多關注。

【3】真題解讀

題型以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為主。考題的難度其實不是很難,都是比較基礎的內容,貼合時事。

PART

2

必讀參考書

這門科目官方沒有給出大綱跟參考書,但根據近年來的考題、考試要求,以及考上的同學的復習情況,同時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們歸納總結出來了下面的參考書。

《中國電影史》鍾大豐 / 舒曉鳴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4年

本書核心內容是通過電影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及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聯系來探討電影藝術本性。

PART

3

補充參考書

《中國電影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少白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 大衛·波德維爾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影藝術詞典》許南明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美】大衛·波德維爾、克莉絲汀·湯普森著,曾偉禎譯,後浪出版公司,2015年版

《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 達德利·安德魯 李偉峰譯

PART

4

輔導資料

輔導資料包含以下這些: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三駕馬車系列·中國電影史論》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三駕馬車系列·世界電影史論》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三駕馬車系列·必備題庫》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影視理論與批評》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商業電影投資與製作》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商業電影投資與營銷》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影視劇本創作-劇本結構》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影視劇本創作-人物塑造方法》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新媒體影像》

《北京大學844電影創意與批評·新媒體題庫整理》

目前,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專業844電影創意與批評考研資料已更新完畢。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順利!在這里,我們可以讓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讓你一次圓夢,可以讓你的人生沒有遺憾,才思歡迎你!

⑹ 我是一個炒股的在群里本來是跟老師學技術,後來不講股講電影投資了說了一個什麼開國將帥感覺不對勁啊

免費的群跟天上掉餡餅一樣!

⑺ 材料一 貝爾德在沿襲電影理論的基礎上,經過了上百次試驗,1926年,他多年的夢想——發明「電視」實現了


(1)電影理論的發展;貝爾德的科學探索精神;政府的政策保護;商人的資金贊助。
(2)功能:傳播資訊。特點:覆蓋面廣、時效性和現場感強。
(3)變化:由黑白電視機為百姓家庭高檔消費品變為彩電為更多的百姓家庭所擁有。原因: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電視能開闊視野,豐富精神生活,加快信息傳遞等。

⑻ 大衛·里恩的電影理論

大衛·里恩有著古典英國紳士的堂堂儀表,那稜角分明、條縷清晰的面容,讓人一見而頓生觀賞希臘雕塑的巍峨肅穆之感。他生於倫敦南郊克羅伊登一個市民家庭,雖然不是什麼書香世家,但他自小受到良好、完整的教育,狄更斯的小說是他幼時的最愛,英國、歐洲大陸新舊文學的典籍伴他一路成長,文藝修養的確是淵源流長。狄更斯不僅是里恩早期電影的文學源泉,也對他一生的創作思想產生了影響。在他早期作品裡,能看到「批判現實主義」,洞察的冷峻,揶揄的深沉,更多的是對人本身的關懷;與狄更斯相似,他很注意觀察兒童,並且觀察與表現的角度很獨特,狄更斯讀者在他影片里總能讀到似曾相識的兒童「趣味」。
1927年,中學畢業後,里恩踏入位於倫敦的高蒙電影製片廠,以做片場雜工告別了學生時代。他先後做過場記、導演助手、剪輯,曾經讀過的大量古典文學只能裝在心裡,電影技術的一切知識他都是從實踐得來。在剪輯台上,里恩找到了用武之地,幹得得心應手,才能逐漸為人矚目。從1931年他第一次操刀《這些迷人的人》到1984年《印度之行》,里恩共執掌剪輯了24部影片,1938年《皮格馬里翁》的成功,為他贏得了聲譽,當時有「英國第一剪輯師」之稱。戰爭時期,英國電影的主旋律是為國防服務,主導一切的是紀實色彩強烈的紀錄性電影,一批青年影人有了冒升的機會。1942年,里恩與諾埃爾·考華德合導了《我們服役的海洋》,用紀實風格為皇家海軍大唱贊歌。這頭炮雖然不怎麼響,卻也不怎麼壞,里恩嚴肅、真實的手法受到肯定,導演的位子算是正式坐定,考華德也成為他多年的合作夥伴,長期為他編劇。1945年,第三部作品《快活的幽靈》得到一項奧斯卡獎:最佳特技攝影。這是一出以荒誕形式展現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喜劇,與日後作品的滄桑之感完全不同,卻奠定了里恩影片中產階級情趣的基調。這種情趣在早期的一個巔峰表現就是1946年的《相見恨晚》,以兩個中年男女的婚外戀情,帶出了英國電影罕有的徘徊於情感與義務之間的纏綿,這回更了不起,竟獲得了首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並列),還在2002年英國《帝國》雜志影迷網上投票評選的十大浪漫經典影片中名列第一位,這對於我們印象中古板的英國人來說,實在是大出意外。對里恩而言,好運開始了。
不久,里恩先後把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奧立佛·退斯特》搬上銀幕,兩部影片的成功,使里恩升入英國電影具有代表性的巨匠之列,在中國也使狄翁作品以《孤星血淚》、《霧都孤兒》之名為人緊記,原名再無人提起。正當人們期待里恩將狄更斯的小說一一搬上銀幕時,他埋頭拍了幾部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霍布森的抉擇》、《夏日的瘋狂》等,其間《突破聲音的障礙》禮贊英國軍人對職責和科學的獻身精神,某種程度上預示了他以英國軍事行動為經拍攝史詩片的意圖。
1957年,在斯里蘭卡叢林中拍成的《桂河橋》高居當年賣座片首位,是里恩創作的分水嶺,首先,在製作方式上,轉入了跨國製作大規模歷史巨片的模式,此後,里恩的影片均為好萊塢投資,英美影界跨國合作;其次,作品的思想內容轉向英國殖民歷史的反思和東西氛方文化沖突的探索。里恩的眼界超越了狄更斯所代表的該國歷史文化,逸出了中產家庭的小天地,在經歷了二戰後「日不落帝國」的衰落,置身於美蘇兩大陣營「冷戰」和美蘇兩大新帝國崛起的現實,里恩對歷史和政治產生了興趣,印度、緬甸、阿拉伯、沙皇和列寧、斯大林的俄國,紛紛進入了他的視野。繼《桂河橋》之後,《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戈醫生》並稱為里恩的史詩三部曲,在商業發行上一個比一個成功,俘虜了「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之外全世界的觀眾,里恩步入了電影事業的頂峰。《瑞安的女兒》雖然使他一度陷入低潮,聲言再也不想拍電影了,積十年之功,改編現代英語經典小說家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最終為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里恩跨國製作歷史巨片的巨大成功。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幕後的製片人薩姆·施皮格爾,他與里恩合作多年,在英國影人與美國大公司哥倫比亞、米高梅等之間牽線搭橋,使里恩的雄偉構想得到雄厚資本的支持,一個個在市場狹小和影業蕭疏的英國不可能完成的史詩巨構由此催生。巨片的成功,把里恩推向了世界,為好萊塢商人帶來了豐厚利潤,也為英國電影開辟了廣大的市場。至今普通觀眾日常稱道的,都是里恩後期用美國資本拍攝的幾部巨片,置之同時的英美影片中,則英國影片無此宏偉的結構形式,美國影片無此深厚的文化內涵,用美國資金技術之長,揮揚英國人文底蘊和人才優勢,只有一個美英文化交界的大衛·里恩,得天獨厚,才能完成這樣一個文化上共襄盛事的巨匠使命。
1984年,《印度之行》公映並廣獲好評之後,大衛·里恩又投入到另一部史詩片《諾斯特羅莫》的籌備中。這是20世紀有影響的捷克籍英國作家、《現代啟示錄》原作者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代表作,「沒有拍出來的片子總是最好的」,此片如果拍成,很可能在《印度之行》深刻的殖民文化反思基礎上更進一步。可惜就像黑澤明生前念念不忘《三藏法師》、《大海的見證》、《雨過風雲》卻齎志以歿一樣,里恩縱然老驥伏櫪,這時的天下卻已是斯皮爾伯格他們的了,大師們晚年所遇到的市場危機、投資障礙,都要比壯年時也是電影黃金時代的外景地上的拍攝困難難解決得多。《諾斯特羅莫》正在初步攝制中,1991年4月16日,大衛·里恩病逝,最後一部巨作終於未竟全功。
總起來看大衛·里恩一生的電影創作,前期和後期,固然可分為家庭生活片、文學改編片和史詩片不同階段,不同題材與體裁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迥然大異,但細一品味,不分前期後期在精神內涵上又是一脈相承的。里恩還是那個里恩,是人文心懷的、紳士派頭的、英國古典文學和好萊塢戲劇傳統的衛道者和弘揚者。在里恩所有的影片中,始終貫徹著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的追求,關懷一個人是否完整、健全、自由、幸福,是否真正實現了自我:小奧立佛第一位的追求是免於飢寒,之後是擺脫人格的屈辱和獲得慈愛的對待;匹普在追求做個上等人開始嫌貧愛富時,自身的一部分就已發生扭曲而不健全了;一對中年男女傾心相愛又要遵眾清教徒的道德律,在身內和身外之間不斷掙扎和搖擺,這是早期個人的也非常古典的人文精神表現形式。尼柯爾森、勞倫斯不只在自己的個性和修養中,而且要在敵我之間、異質的種族和文化之間,做出是非判斷和行止選擇;日瓦戈不僅有家庭和婚外戀之間的羈絆,還有文學寄託與從命生活之間的抉擇,在沙皇專制暴行和假借革命名義暴行之間的矛盾;到了印度殖民者和當地人之間,在人性的差異之外,還有文化的、政治的沖突,將人文精神和人道關懷表現得更復雜。

⑼ 巴贊的紀實電影理論與愛森斯坦提出的蒙太奇論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可以看到更多的港澳台優秀影視。
文化根植於生活,電影的題材也是來自於平常的點點滴滴,情有可原,也是不能上映的。(只要有一點點色情暴力之類的基本上是無法上線了ˊ_。
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大陸電影覺得很爛呢,視野小,所以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國內電影題材,很少具備話題性,都是屬於不受歡迎而且禁止的。
比如怪力亂神,沒有新思維。一方面是因為我們觀看電影的渠道變多了。
跳不出審批的囹圄,再怎麼好的題材,封建迷信,這些在國內某部門的范圍之內,激進意識形態;ˋ
所以大陸沒有好電影看了你這個問題我還是覺得蠻悲哀的 其實

中國大陸電影可以說有一下幾點特點。總的原因在於分級制度和審批制度,題材不多:投資大

與影視投資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