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投資會導致經濟高增長么
高投資,只會帶來表面上的繁榮。而且投資還分行業,把大量的錢投資到地產,地產一時會出現假性繁榮,然後在快速發展後,進入快速衰退。
② 怎麼理解 投資佔GDP 的比重過高,消費需求的增長就受到影響
我們從GDP的計算公式:GDP=C+I+G+(X-M) ,(其中C是消費,I 是國內投資,G是政府購買,X是出口,M是進口)可以看出,當GDP一定時,等式右邊的各項是此消彼長的,假定後兩項不變,則前兩項中的"I「增加,"C」就必然減小。也就是說:給予人們消費支出的錢(收入)被投資支出(或曰儲蓄)擠占啦,即個人可支配收入中用於消費的部分減小啦,消費需求必然就受到了限制。
換句話說,投資必須適應消費需求的增長。當消費需求增長時,投資也要相應的增長,否則就會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就會導致物價上漲。但是投資如果過大,擠佔了應該用於消費的那部分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不但不能夠增長,還會因為生產過剩而把投資需求拉低下來,是得不償失的。
③ 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是中國經濟的問題還是優勢
好處是短期的,問題是長期的。
高儲蓄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收入的大部分要用於支付未來必然發生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無力增加其他的消費。
高投資是因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是貨幣主義學派刺激經濟的手段,效果,呵呵。。。
寬松貨幣政策下的高增長帶來的短期的繁榮表象和隱藏的問題(通脹等)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④ 怎樣通過投資使GDP增長
投資與GDP增長關系的分析及政策建議
一、投資與GDP增長的理論關系
(一)西方經濟學關於投資與GDP關系的主要觀點
凱恩斯學說著眼於國民經濟短期的穩定運行,認為通過擴大政府投資可以彌補私人投資和消費的不足,從而達到提高國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新古典綜合派發展了凱恩斯學說,提出總需求是由消費、投資、出口共同決定的。從短期看,可以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投資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新凱恩斯主義的哈羅德—多馬模型強調了投資在供給方面對於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作用,認為高投資率可帶來高經濟增長率。索洛和斯旺建立的新古典增長模型認為,較高的投資率對短期的經濟增長確有促進作用;但是長期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於技術進步。上世紀80年代,羅默和盧卡斯的內生增長理論用包括人力資本投資、研究與開發費用等在內的投資新概念,替代了傳統意義的投資概念,再次得出高投資率帶來高經濟增長率的結論。從上述西方經濟理論的主要觀點看,擴大投資對於促進GDP增長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本形成總額的概念及其關系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統計概念,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相關費用的總稱。按管理渠道可以分為,建設和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及其他投資。
2、資本形成總額是國民經濟核算概念,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資產減去固定資產處置和存貨處置,具體包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是指各核算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去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關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商品房銷售增值+礦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資本+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資本-扣減項
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形成總額的關系。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支出法GDP中資本形成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轉化為資本形成總額的過程中,主要增項包括三個:(1)投資統計口徑以外的,小於50萬元及其他零星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商品房銷售增值、礦藏勘探形成的固定資本和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資本(不包括投資統計口徑中已計入的土地開發投資)。(3)存貨。
此外,還需要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進行必要的扣減,主要是:(1)購置舊建築物、舊設備和土地所花費的投資。這部分投資只是用於資產價值的轉移並沒有增加新的資產。(2)固定資產投資的其他費用中不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等。
(三)投資率、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貢獻率和拉動率
1、投資率是指按支出法計算的資本形成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表示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出中有多少份額用於投資。具體公式是:
投資率=(資本形成總額/GDP)x 100%
2、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指當年固定資本形成額年度實際增量占當年GDP實際增量的比重。該指標是從需求角度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GDP增長之間的關系。具體公式是,
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當前固定資本形成年度實際增量/當年GDP實際增量)x100%
3、固定資產投資對GDP的拉動率等於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率乘以 GDP增長速度。該指標和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之間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把「佔GDP增量的百分比」,變成了「增長速度中的若干百分點」。
上述三個指標都反映了投資與GDP之間的關系。投資率反映了當年投資總量與GDP總量之間的比例關系,貢獻率和拉動率則反映了當年投資增量與GDP增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投資貢獻率在本質上決定於投資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對投資率的分析也適用於投資貢獻率。
⑤ (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高位回落
2008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仍保持在高位運行,但在年中見頂後開始步入下行通道,且呈現出加速回落的態勢,環比增幅逐月平均下降1.8個百分點以上。從同比增幅年內變化來看,1~2月為32.9%;1~6月為33.5%,達到近4年來的最高值;1~8月雖然降至29.1%,但也遠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從9月開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幅開始遠低於上年:1~9月增幅為26.5%;1~11月為22.7%。2008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約30580億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下降達9.3個百分點(圖18)。由於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國內房地產普遍觀望情緒的沖擊,企業投資趨向疲軟和謹慎,第四季度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全面低於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兩者差距呈逐漸擴大的態勢,全年相差5.2個百分點,這必將嚴重製約到宏觀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

圖19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住宅投資增長率(自年初累計)
⑥ 為什麼高投資率和高儲存率會促進經濟的增長
簡單了講,一個社會每年生產出很多產品(在宏觀經濟學里,分析消費和投資時產出沒有區分消費品和投資用品),要麼用於當期消費,用掉就沒了。要麼用於二次投資,為後期產出提升積累資本。一國資本積累來源除本國儲蓄外還包括進口,但本國儲蓄肯定是最重要最可靠的資本來源。相反,一國儲蓄也未必全用於本國國內投資,還可用於出口。
⑦ 中國經濟的增長高度依賴投資,而投資恰又正是造成產能過剩的淵藪
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國外的投資商進來投資,需要交稅,經濟增長了,但是投資得多了,我國自己產的產品就銷不出去,堆積在那,就形成了產能過剩
望採納,謝謝
⑧ 為什麼高投資推動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
你的答案里沒有 主要因素是 不斷增長的出口 中國經濟只要靠 三駕馬車 一 出口 二 投資 三 消費 投資只要指政府投資,民營投資比重太低 限制太多 物價高 工資低 社會保障薄弱 所以消費也基本刺激不起來 所以只有出口還好 否自就沒有這么高的增長率了
⑨ (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的趨勢仍將持續一段時期
固定資產投資是影響資源消耗的重要因素。跨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從而對資源性產品保持較高的增長需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從2003年以來,出現了新一輪固定資產快速增長,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圖57),在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下,投資增幅從2003年的27.7%下降到2006年的23.9%,2007年又出現反彈,應該說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著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快速增長。從未來發展的趨勢來看,投資繼續高速增長的各種體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加之企業近年來自有資金較充足,因此投資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特別是2008年初南方大雪、凍雨之災破壞了大量基礎設施,急需恢復重建,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維持較快增長速度,仍將保持在20%以上的較高水平。
圖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率變化趨勢

2007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必然加劇資源消耗快速增長,將進一步拉動鋼鐵、水泥、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煤炭等能源和原材料及建設用地需求的增長。另外,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拉動鋼鐵工業、石油開采及加工業等的發展。從我國消費結構升級來看,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對國土資源的需求將保持旺盛的態勢。
⑩ 投資率越高,從而經濟增長越高嗎
不是,有投資消費曲線,投資為100時0增長,
消費100時也是0增長。根據不同經濟體,適用的投資消費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