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權基金的范圍
迄今為止,全球范來圍內已設立了源SWFs的36個國家和地區中,由資源輸出國或大宗商品出口國利用相應的出口收入創建SWFs的,有阿聯酋、科威特、沙特、卡達等OPEC產油國,以及俄羅斯、挪威、汶萊等非OPEC產油國、美國阿拉斯加等盛產石油的獨立地區,同時還有銅礦出口國智利以及鑽石出口國波札那等;由長期以來存在持續貿易順差的東亞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利用國際收支盈餘創建的主權投資基金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中國等。

2. 如何選擇香港的基金
香港的基金市場已發展了三十多年,主要的特色是國際化,在這一點上,香專港零售基金屬市場發展的進程跟國內不盡相同。
要想獲得收益,還是本國資金的證券較好,當然,如果想分散以下風險,進行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香港基金進行投資。
香港的不同基金投資風格差別較大,有的投資於股票,有的投資於債券,有的投資於中國,有的投資於亞太,還有的更從全球來進行配置。
3. 有朋友了解香港的基金嗎
香港是個自復由市場,沒有漲跌停製板,基金分類不象國內,那裡分得很細,比如石油基金、基建基金、金融基金等等。各國都有基金管理者,管理水平也不相同。今年排名第一,說不定明年是倒數第幾,蘊涵的風險也很大,投資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並且香港有非常多衍生品,更要注意基金投資衍生品的條例和運作水平了人民幣計算的基金估計也有很多,有些可以直接用股票帳戶買的。就象國內的LOF基金。到幾家香港有業務的證券公司問問吧,先了解清楚,我知道就這么多。
4. 香港有哪些基金公司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19年全年易方達基金以4047.87億元的非貨幣基金規模專位居榜首;華夏基金非屬貨幣基金規模3437.02億元排名第二;博時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3270.39億元位列第三。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還有廣發基金和匯添富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分別達3184.45億元和3104.48億元。
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有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
5. 中國的主權基金規模有多大,有哪些和國外的主權基金對比如何
倫敦國際金融服務局(IFSL)日前發布統計報告稱,去年全球主權基金管理的資產版達3.3萬億美元權,IFSL估計,3.3萬億美元的主權基金中,中國的主權基金資產為3770億美元,佔11%。阿聯酋擁有8750億美元,占總量的27%。新加坡和挪威分列第二和第三,分別為5030億美元和3800億美元,佔15%和12.
6. 中國主權基金是指什麼
中國主權基金指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用於對外進行市場化投資的資金。主權基金之所以現在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們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並且主力並非發達國家,而是一些因油價上漲獲益匪淺的中東產油國和擁有大量外貿盈餘的新興市場國家。
中國關於主權基金的做法:
面對西方「金融保護主義」的咄咄逼人,一味地迴避消極,聽任歐美設置投資壁壘,肯定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如何妥善應對,考驗著我國政府與SWFs的金融政治智慧。
首先,充分認識清楚「金融保護主義」的政治性,尤其 政府投資工具。要考慮西方政治更替可能會導致「金融保護主義」升級的可能性。
面對「金融保護主義」,切不可等閑視之,不要以為不投資美國就能輕易地佔有主動性,摻和了政治因素後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其次,加強解釋工作,釋放誠意,強調商業性目標,適度增加透明度,不要盲目謀求控股,以緩和「金融保護主義」抵觸情緒。
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中,我國實業公司並購國外資源性公司經常遭遇嚴重抵制,自然我國SWFs的投資行為也一樣會遭遇抵抗。
因此,有關方面要加強解釋工作,釋放誠意,做好「金融保護主義」的安撫工作。

(6)香港主權基金多少擴展閱讀:
主權基金,一般認為,SWFs具有兩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由政府擁有、控制與支配的,二是追求風險調整後的回報最大化目標。
從SWFs的資金來源看,既可以是一國政府通過特定稅收與預算按可能的風險移動路徑分配形成的,也可以是資源出口收入或非資源性貿易順差等方式積累形成的,但通常是和如何管理多餘外匯儲備分不開的:
以亞洲為例,中東產油國和中國、東南亞國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若僅僅出於維護對外支付職能、維護幣值穩定的目的,亞洲各國並不需要如此多的外匯儲備;
從經濟效率的角度講,過多持有低收益率的外匯儲備,也是一種金融資源浪費。因此,多餘部分的外匯儲備逐漸不再投資於傳統的高流動性資產,而轉換成主權投資基金,通過專家管理來選擇更廣泛的投資工具、構造更有效的資產組合以獲取風險調整後的高回報。
近年來國際上的一個趨勢是把官方外匯儲備的多餘部分(即在足夠滿足國際流動性與支付能力之上的超額外匯儲備資產)從央行資產負債平衡表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政府投資機構。
即主權財富基金,或委託其他第三方投資機構進行專業化管理,使之與匯率或貨幣政策"脫鉤",只追求最高的投資回報率。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這一模式的先驅,中國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是此模式最新也最重要的案例。
需要指出,目前學術界對於中國正在籌備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功能與作用有各種看法。其中一個普遍觀點是,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可以控制外匯儲備規模與增長速度,有效減少當前中國經濟中的過剩流動性,並緩解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外匯儲備與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只受國際收支變化趨勢、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影響,與外匯儲備資產的具體管理方式或具體管理機構無關。
至少按照已經公開宣布的設計思路,該投資公司並不能管理國內流動性,不能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也不能影響國際收支與外匯儲備變化的趨勢。在貨幣政策方面,它是中性的。
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作為獨立於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專門投資機構,主要通過採用更為活躍積極的投資管理方式,進行風險資產的最優組合,以獲得比傳統外匯儲備管理更高的回報率。
此外,鑒於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計劃吸收兼並現有的匯金公司,因此它的一個附屬功能將是代表國家對國有金融資產(主要是股權資產)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幫助改善國有控股、參股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內部管理與經營效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權基金
7. 香港的基金市場,有哪些出名的基金
中國證監會22日與香港證監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於今年7月1日開展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工作。根據現有制度安排,基金互認的初始投資額度為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人民幣。
符合標准香港基金
有100隻左右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開展的基金互認工作,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獲得認可或許可在對方市場向公眾投資者進行銷售。據證監會初步測算,截至2014年底,符合互認標準的香港基金有100隻左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符合互認標準的內地基金有850隻左右。
按《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暫行規定》,香港基金進入內地需滿足的條件包括:最近3年或自成立起未受香港證監會重大處罰;採用託管制度;基金類型為常規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及指數型;基金成立1年以上,資產規模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不以內地市場為主要投資方向,在內地的銷售規模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不高於50%。內地基金進入香港也需符合對等條件。
規定要求,香港互認基金的管理人應當委託內地符合條件的機構作為代理人,代為辦理產品注冊等事項,且代理人應當是內地公募基金管理人或者託管人。
申購香港基金流程與內地基金相同
經中國證監會注冊後,香港互認基金可以委託內地基金銷售機構進行公開銷售,內地基金投資人可以到相關基金銷售機構辦理香港互認基金產品的申購業務,具體業務流程與申購內地基金產品相同。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在全球資本市場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跨境投資管理和跨境基金銷售活動日趨活躍,內地與香港在金融產品及服務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有必要建立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的平台,促進兩地基金市場的共同發展。且滬港通一直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為基金互認的推出起到了良好示範作用。
他說,內地與香港兩地基金互認的實現,一方面為境內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更加多層次的投資渠道,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管理服務,同時也有助於境內基金管理機構學習國際先進投資管理經驗;另一方面通過境內基金的境外發售,有利於吸引境外資金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為各類海外投資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投資渠道,同時也有助於培育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內地資產管理機構。據新華社
8. 香港的私募基金產品,個人多少起投
無論是投資證券還是投資股權,私募基金都是100w起的。契約基金和有限合夥回都是私募基金的一種形式,答也必須是100w起。但實際上很多公司發行的契約基金是100w起,但有限合夥則起點不定可以低至10萬5萬,並不是因為有限合夥可以打破起投下限,而是一般採用契約基金形式的都會去基金業協會備案,如果有低於100w的投資人則通不過備案,而有限合夥形式大都為了資金使用更方便,沒有銀行資金託管,也不去基金業歇會備案,反正就是沒打算做成標准化的合規產品,所以也不會去遵守100w起的規則。但是並不能就此確定起點低的有限合夥一定會有問題。大部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都會採用有限合夥形式以在資金注入標的的時候順利取得股東地位,這點比契約基金有優勢。目前私募監管正在趨嚴,合規的公司做的有限合夥制股權基金也是100w起投並會去基金業歇會備案。至於說10w起投的股權,除了一些股權眾籌平台外,其他的形式很容易陷入非法集資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