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海馬汽車

投資海馬汽車

發布時間:2021-05-02 07:40:34

『壹』 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於2007年7月17日在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孫忠春,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工業園開發建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開發、試制試驗等。
法定代表人:孫忠春
成立時間:2007-07-17
注冊資本:43157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981000004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航海東路1689號

『貳』 海馬股份,海馬汽車和海南馬自達之間是什麼關系

首先海馬汽車應該是海馬股份的子公司,從這個列表可以看出來:
【3.關聯企業】
【關聯企業】
┌——————————————┬———————┬—————┬———┬——┐
| 關聯方名稱 | 關聯關系 |所佔權益( |比例( |是否|
| | | 萬元) | %) |控制|
├——————————————┼———————┼—————┼———┼——┤
|海南汽車有限公司 | 控股股東 | 47360.00 |57.31 | 是 |
|海馬商務汽車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海南金盤實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鄭州輕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海南金盤飲料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100.00| 是 |
|海南金盤物流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海馬財務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90.00 | 是 |
|海南金盤置業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61.75 | 是 |
|上海海馬汽車配件銷售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51.00 | 是 |
|海南金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一汽海馬動力有限公司 | 控股子公司 | - | - | 是 |
|海南一汽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受同一主要投資| - |50.00 | 否 |
| |者個人、關鍵人| | | |
| |員或與其關系密| | | |
| |切的家庭成員控| | | |
| | 股參股 | | | |
└——————————————┴———————┴—————┴———┴——┘

另外這是一個關於海馬股份,海馬汽車和海南馬自達之間是什麼關系在網路上的一個比較好的回答,現在復制過來以供參考:
海南馬自達、海馬、馬自達、一汽馬自達、長安福特之間的關系
懸賞分:200 - 解決時間:2007-11-21 14:32

提問者: 匿名
有點長,耐心點。不過要搞清楚必須得有這個們多文字
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現在屬於美國ford汽車集團.中國的馬自達企業只有海南馬自達,屬於一汽跟馬自達公司的合資企業.一汽跟海南馬自達各參股49%,海南政府參股2%

◎海馬3不是馬自達3,但仍有馬自達影子

海馬是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的簡稱也是產品的品牌名稱,但不是海南馬自達的簡稱,海馬3與馬3在產品和品牌上都沒有任何關系。

為什麼需要特別進行這么正式的解釋呢?因為在海馬3和馬3背後,涉及了一汽海馬、一汽轎車、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等多方關系。還真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楚的呢!

海馬不是海南馬自達

不少消費者認為,海馬就是海南馬自達的簡稱,海馬3自然就是海南馬自達3,也就是馬3。其實不然,海馬3不是馬3,從品牌和產品來講,它們沒有任何關系。

馬自達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系車品牌,其在中國的第一個合作夥伴就是海馬汽車的前身———海南汽車。1990年,剛剛從國外購進生產線的海南汽車正在尋覓產品,恰好遇到馬自達高層在海南參觀,雙方一拍即合。1991年,馬自達邁出了在中國的第一步,與海南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雖然此後海南汽車因為南方汽車項目的原因,雙方只進行了短暫合資,但此後的合作卻一直延續下來。1992年至1997年海南汽車與一汽重組前,海南汽車利用馬自達生產了HMC6470旅行車和6440、老款馬自達323三款產品,但是因為產品沒有轎車許可證,只能在海南省內銷售。1997年,海南汽車為了獲得轎車生產資格和資金,與一汽牽手,重組之後成立了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海南汽車的產品得以全國上市。2001年,普力馬上市,福美來在2002年由海南汽車搖身變為的海汽集團推出。2004年,一汽、海汽和海南省政府三方合作成立了現在的「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對外簡稱為海馬,而此間推出的馬自達產品被稱為海南馬自達。

從2002年推出福美來之後,海馬就沒有再獲得馬自達的後續產品,而在2006年底,馬自達品牌使用權也結束了,在這樣的背景下,2006年8月,海馬宣布單飛,啟用了自己的品牌標示並推出了掛用該標示的福美來2。海馬也就成為了海馬汽車的產品品牌,而今年6月6日推出的海馬3是其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產品,海馬已經不再是海南馬自達的簡稱了。

海馬3與馬3不沾邊

海馬和一汽合作,一是希望得到產品的生產資格,二是希望得到一汽的資金和產品支持,第二個願望不但沒達成,還為馬自達和一汽的接觸搭了一座便橋(因普力馬和福美來的成功以及此後一汽轎車引進的馬自達6的熱銷,馬自達看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與一汽合資成立了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並宣布此後推出的馬自達產品均由該公司銷售),這是海馬沒有想到的。不過對此海馬早有準備,在與馬自達合作的十多年中一直在學習,利用這么多年積累的知識和技術,海馬的第一款自主產品———海馬3問世了。

再來說說馬自達3,長安福特去年6月推出了馬自達3,要說馬自達為何會和長安福特牽手說來就話長了,簡而言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福特是馬自達的大東家,而長安福特是福特在中國的重要一顆棋,基於戰略考慮,長安福特馬自達由此誕生。把馬自達3放在長安福特生產顯然會讓一汽不滿,另一方面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擁有馬自達後續所有產品的銷售權,所以長安福特馬自達生產的馬3要由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銷售,也讓長安福特心裡感到有些別扭,馬3去年年中上市之後不到4周就停產的「奇跡」也就不難理解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馬3停產很可能是多方利益不易調和而造成的。今年1月,馬3復市,依然是長安福特生產,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負責銷售,而據稱長安福特也將著手建立馬自達產品的銷售網路,馬自達2將在年內落戶其南京工廠。一汽和馬自達的下一步將怎樣合作現在還是個謎。

事實上,在馬3的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出海馬已經被遠遠地遺忘,海馬確實與馬3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關系。

海馬3的馬自達血緣

海馬3不是馬3,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海馬之所以給自己的第一款產品取這個名稱,是想表明自己的馬自達血統或者說沾馬3的光。海馬3和馬3都是緊湊型運動轎車,都是323(福美來)的升級換代產品,有相似的外表和尺寸,但也僅此而已。

從一定程度上講,海馬3和馬3還是有那麼點血緣關系。據海馬市場部部長湯斯介紹,海馬3的發動機雖然是自主產品,但是也是運用了普力馬1.8L發動機的技術,而在產品個性上也延續了馬自達產品的特點。而當記者問及為何給第一款自主產品取名海馬3而不是海馬1或者海馬2、是不是有意要借馬3的光時,他笑而不答,言稱「巧合」。或許,這樣的命名是惟一能讓海馬3和馬3建立起聯系的紐帶,而海馬正需要利用這種消費者的誤解來提升產品的關注度,這就是海馬希望達到的效果吧!

26回答者: 燒窯哥哥 - 助理 四級 2007-11-10 15:09

『叄』 海馬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海馬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車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總資產61億元,年銷專售收入過百億元。海馬屬股份控股公司包括: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口)、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金盤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已經形成完整的整車研發、配套、製造、銷售、服務體系,成為國內中級轎車市場的主流品牌及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中堅力量。2007年,海馬股份啟動鄭州汽車項目,通過重組、擴建和新建,在鄭州建立整車生產、銷售基地。

『肆』 海馬停產啟示錄:投入產出失衡,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2月18日,海馬汽車對外披露公司最新產銷情況。數據顯示,1月份海馬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30輛和1147輛,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對於產銷情況的進一步收窄,海馬汽車回復,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導致經銷商延遲開門、工廠延遲開工等原因。但細心的媒體發現,海馬汽車1月份的630輛產量實為小鵬G3的生產數據。這間接表明現階段海馬已經從原來一傢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汽車企業徹底淪落為一家代工工廠。

作為已經在汽車行業耕耘30年,幾度代表著海南經濟向好的上市車企,海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瀕臨出局的海馬對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展又有著怎樣的警醒?

1

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事實上,今年1月海馬汽車的產銷下滑與自主業務停產,只是海馬汽車在企業經營受損、汽車業務收緊變化後的一個小縮影。因為在經歷了2017、2018兩年集團利潤虧損,海馬汽車的發展就已經被傷到「元氣」。

2016年,海馬汽車的發展進入巔峰。當年公司一舉創收破200億的大關,成為當時國內為數不多汽車業務產值過千億的自主企業。可就在次年,海馬汽車就迎來了始料未及的寒冬與低谷。

2017年,海馬的汽車業務產銷情況出現斷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車年累計產銷分別為45011輛、47756輛,同比下降51.15%、48.46%;相關數字甚至在2018年進一步增大,同年海馬汽車累計銷量為67570輛,同比下降51.88%,年計劃僅完成目標的37.5%。

有關海馬此前的發展態勢,相關行業人士給出的原因是由於,自主汽車的低利潤加上此前公司在地產業務投資佔用資金產生的連鎖影響。隨後,海馬汽車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臨被迫退市的風險。

此時海馬汽車雖然還在開展自身的乘用車業務,甚至不惜投資6.1億元用於擴充新能源轎車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種改善對已經凸顯問題的海馬而言已無濟於事。迫於經營壓力的影響,海馬開始與小鵬汽車簽訂了代工協議,徹底淪為代工企業的序幕。

至於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關情況的海馬員工猜測,可能與海馬自主生產汽車的高成本運營有很大關系。資料顯示,其自主研發的車型海馬3,耗時42個月研發,累計投入4.95億,累計賣出18萬台,但單車平均研發價格高達2777元,超過長城旗下主銷車型單車研發成本的2倍之多,單車利潤卻僅能維持在1000元左右,高運營成本讓海馬一度懷疑過自身在汽車業務的未來與前景。

與小鵬合作的代工收益,讓海馬感覺到明顯優於曾經「自產自銷」運作方式。這種短暫的「海市蜃樓」現象也讓海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來。一位業內人士向我們透露:一輛新能源企業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馬與小鵬約定的年產5萬輛的代工目標來看,海馬短期內是能彌補自身在企業運營上所遇到的危機。

然而經營頹勢的不可逆與市場環境的不達預期還是讓海馬汽車走到了崩潰的邊緣。2019年,國內汽車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惡化,缺乏研發能力的海馬在相繼推出的幾款新產品F5、8S後均未受市場認可;加之小鵬汽車交付能力的不足,雙方約定的產能標准未達預期,海馬汽車最終在2019年底迎來其汽車業務發展的最低谷。

根據此前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9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2.89萬輛,同比下滑52.06%;累計銷售汽車2.95萬輛,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鵬汽車旗下G3車型的全年累計銷量為16608輛,也就是說在2019年,海馬汽車自主業務的生產情況僅維持在1.3萬輛左右;年總產能僅為此前與小鵬約定產能的57%。

自主產品受挫、代工預期不溫不火。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大環境的不確定以及處在*ST行列的經營壓力,停產自主產品、裁員縮減、維持代工現在成為海馬被迫選擇的出路,「一輛海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在面對商場大起大落後擺出的最後倔強。

2

代工的模式還能維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車業務的觸底並沒有讓海馬就此喪失「復盤」的勇氣。根據海馬汽車1月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在2019年扭虧為盈。其中,公司全年預計盈利9000萬元至1.3億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車預言家發現,2019年公司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公司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凈利潤的7億元,也就是「變賣家產」所得。根據預告顯示,2019年內公司包括轉讓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閑置房產、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准備收回以及政府補助等。出售產業讓海馬成功的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並有望撤銷深交所對其股票的退市風險警示。

但對於這樣的續命方式,相關行業專家卻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車主業務,其未來發展仍將面臨多重挑戰。簡言之,停產自主、繼續代工海馬早晚還是死路一條。畢竟目前代工方式還無法讓海馬實現經濟過度或謀求轉型的可能。

詳細了解後我們發現,就在小鵬汽車與海馬宣布合作代工後不久,小鵬就宣布自建工廠的意圖,並明確回應了自建工廠對自身業務的必須性。今年2月14日,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肇慶市工商局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正式登記成立,有關注者認為這是小鵬在對工廠建設所做的准備。盡管小鵬汽車對此回應是為了完善供應鏈布局,為公司產品發展做充分籌劃,但此舉目前並不排除小鵬在生產端可能與海馬合作出現裂痕的可能。

假設與小鵬分手,如果重新尋找新代工夥伴,代工前景的不確定性仍舊是海馬無法逃避的核心問題。現階段由於國內新能源市場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場實際需求小於企業產能,致使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無法盈利,意味著與新勢力合作代工,海馬還將面臨規模論的困惑。相比新企業的不確定性,傳統車企的市場份額較高,但由於自身產能過剩,也沒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對於海馬而言並不長遠。

就在海馬淪為代工廠的消息發出後,媒體關注到目前海馬汽車中牟工廠已經停工,該工廠主要生產愛尚EV等新能源車型已經全部停止,中牟工廠員工大部分「被離職「後,少數未離職員工已經被調配至鄭州工廠工作;此外,海口工廠在年前開始裁員,「海馬要涼」成了當天輿論關注海馬事件給出的最多評價。

3

海馬們的「拐點」

從10年前海馬合資改自主到3年前營收破百億,海馬自主的轉型之路雖稱不上經典案例與範本也絕不算轉型失敗的「反面教材」。那為什麼短短兩年內,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馬汽車與馬自達的合作之路結束。自此公司開啟了自主之路,「福美來2」成為當年決定「單飛」的海馬汽車推出的一款全新產品,也成為海馬汽車由合資品牌轉向自主品牌的一款過渡性產品。

不過研發能力薄弱也成為單飛後的海馬向外界暴露出的關鍵問題,這是由於此前與馬自達的合作中,海馬主要以生產的身份參與其中,沒有自身研發設計能力,這項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擾海馬汽車發展的一個關鍵。

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海馬汽車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為2.54億元。但同期相比,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15.04億元、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則是達到了37.19億元。研發能力的差距使得隨後海馬陸續推出的產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也為後來產品徹底喪失競爭力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原因在分析人士來看,則可能與海馬汽車近年來「三心二意」的經營理念有關。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海馬就形成「汽車、金融、地產」三大業務板塊,並先後參股海南銀行,海馬地產板塊則以「園林、安全、服務」為市場定位,在鄭州、武漢等地投資開發樓盤。

直到今天,這種發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於海馬汽車內部。截至2019年其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海馬汽車、海田金控以及青豐置業。其中海田金控為海馬集團金控板塊,總資產100多億元,全資擁有海馬財務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額貸款公司、深圳海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控股參股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職過海馬的員工在評價其隨後的發展問題時就曾直言,海馬在非汽車領域的布局,影響了其對汽車研發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後期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下降,缺乏了市場的競爭力。他曾這樣說:「之前汽車行業發展快的時候,海馬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發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產等產業,技術都是老本,當其他產業回報不如預期後,汽車業務也就徹底不行了。」

如今來看,海馬的沒落並非全然來自於市場競爭的無情。曾經先期基礎的薄弱、後期戰略的失利都是海馬汽車面對發展時受到過的困惑;但相比於其他行業看重投機者快進快出的果斷,汽車行業似乎更關注相關企業高持續與高技術持續投入的特點,可能這才是像海馬這類的企業入局之後最該正視的關注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海馬為什麼要投資12億建造電動車車廠

海馬上一款月銷量過萬的車型,還是2016年推出的SUV車型S5,而S5也一直傲居在海馬的重點車型目錄上,並推出二代、青春版等延伸車型。2016年,海馬還盈利2.3億元,S5在其中所佔份額不小。2017年,海馬開始啟動聚焦品類戰略,聚焦SUV和強動力,尤其突出聚焦年報中反復提及的「當家花旦」S5。


海馬汽車表示,在S8之後,海馬將於年底推出一款為多口家庭量身定製的七座多功能家庭車VF00.2020年開始,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全新可變平台電動汽車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三種續航車型將相繼投放市場。但到了2020年,電動車補貼已全面退坡,海馬彼時才重點推出新能源汽車,顯然時機已晚。

『陸』 海馬汽車是國產還是合資 質量相對國產又作何比較0

海馬汽車是國產,現在的海馬汽車質量比國內其它品牌算是中上了。
在06年時成為自主品牌,之前一直是以日本馬自達合資,技術及生產線都是日方提供。

1988年,海馬建廠於海南省海口市。開始了第一次創業。1998到2005的第二次創業中,海馬與戰略夥伴合作,走出了一條「開放、合作、學習、發展」的路子, 海馬夯實了自我發展的基礎。從2006年起,海馬人開始了第三次創業。

(6)投資海馬汽車擴展閱讀

1、1991年,海南汽車沖壓件廠就開始小批量試生產mazda 929 station wagon旅行車。8月,海南汽車製造廠與日本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三方草簽合同,成立了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日方共占股份25%,其中馬自達汽車以929 station wagon旅行車的全套模具、夾具作為出資。

2、海馬的發動機廠總投資12.5億元人民幣、年產發動機15萬台的海馬汽車發動機項目目前已經建成,樣機已於4月份一次性點火熱試成功,這標志海馬汽車已經掌握了汽車製造核心的發動機製造技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發動機研發、製造與整車生產能力的汽車企業。

3、海馬目前已與110多家利益共享的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配套體系。一批在國內有知名度、質量穩定、商務優惠的供應商已加盟我公司配套體系,為打造海馬汽車精品奠定了基礎。

4、在工藝裝備方面,公司先後從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瑞典等國家引進當今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柒』 車都賣不出的海馬竟然賺錢了

近幾年,車市在高速發展之際,迎來了自己的調整期,部分自主品牌面臨巨大的經濟周轉壓力。根據海馬汽車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海馬汽車2019年度營業收入為46.9億元,與2018年相比減少了7.06%,凈利潤為0.85億元,與2017年和2018年的巨大虧損額相比,實現了扭虧為盈的佳舉。

顯然,海馬自知售賣房產雖然輕松好用,可並非長久之事,用產品打動消費者以及投資者才是硬道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海馬汽車在智能化工廠上投資了多少錢

20億

『玖』 海馬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投資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准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為合理規劃和布局公司汽車產業生產基地,有效整合資源,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公司結合自身發展和市場需求,以全資子公司——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在鄭州新建15萬輛轎車生產基地;以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馬汽車」)為投資主體,在海口開工建設第三工廠;同時,公司與全資子公司——海南金盤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盤物流」)共同出資,發起設立海馬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馬財務」)。現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投資概述
在鄭州新建15萬輛轎車生產基地,項目新增投資141,286萬元;在海口開工建設海馬汽車第三工廠,項目具體投資情況另行公告。上述事項已經公司董事會六屆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
海馬財務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公司出資4.5億元,金盤物流出資0.5億元。該事項已經公司董事會六屆二十一次、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公告,詳見2008年3月20日、4月3日《證券時報》。
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在鄭州新建15萬輛轎車生產基地和設立海馬財務事項不需要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海馬汽車第三工廠項目待投資方案確定後,屆時按公司章程規定履行審批程序。
二、投資項目的主要內容
(一)在鄭州新建15萬輛轎車生產基地情況
1、主要建設內容
新建汽車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工藝生產線,以及相應試驗和公用動力等輔助生產設施等。
2、主要產品及建設規模
項目主要產品為小排量經濟型轎車。項目建成後,將形成雙班年產15萬輛轎車的生產規模。項目建設規模達到行業經濟規模。
3、投資構成
項目新增投資141,286萬元。所需資金全部由公司自籌解決。

『拾』 海馬董事長景柱的回歸對海馬汽車有什麼影響

5月16日,海馬汽車董事會發出公告,選舉景柱為公司董事長。據了解,這是景柱自2013年辭任海馬汽車董事長職務後的再次回歸。去年,海馬汽車全年銷量67570輛,同比下降51.88%,景柱提出啟動海馬汽車第四次創業,以「十新」再造海馬汽車計劃。據悉,今年7月,由超過2000人的設計研發團隊,歷經4年時間打造而成的「強動力智能SUV」海馬8S將正式上市。

根據資料顯示,景柱從1988年「闖海」結緣海南汽車產業,從主導試水與國外汽車品牌達成合作;從成為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先行者,到探索「產學研三統一」……31年來,景柱從一名技術員成長為知名企業家,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和汽車產業發展,但也遇到了體制掣肘、產品投資失敗、汽車板塊虧損等種種棘手問題。

四是開展新營銷。他希望通過「電商為魂,線上線下」改變汽車的銷售模式,從B2B轉型B2C。市場方面聚焦營銷專區,佔領品類心智。員工也將實行平行合夥制,導向員工深耕專區,提高收入,而非心念提拔。與此同時,4S店由銷售承包商轉型為服務承接商,從營銷產品轉型營銷出行。

在景柱看來,新趨勢也創造了新機遇。汽車行業在「新四化」浪潮中將迎來新的變革,海馬也將實現「自覺與自新」,景柱表示,他將帶領海馬跑一場馬拉松,實現「細分心智爭第一」。

閱讀全文

與投資海馬汽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