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具體是什麼
買股票買的不光是價格,而買的是企業的股權,選擇優質上市公司,專買入並長期持有,不考屬慮短期股價的波動,而是多注重公司的發展。中國也有很多好的上市公司,有的人買了並長期持有,不去頻繁操作,在股價下跌的時候,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壞,依然再買點。長期堅持下來,其實收益翻番數倍。同樣,有人買了股票,虧損累累。可能沒有選擇好的上市公司,或者連那個公司是干什麼的都不清楚,跟風操作,頻繁進出,聽小道消息,能不賠嗎?因為他是「炒股」,而不是「投資」,「買股」。我身邊的朋友中,買過同樣的股票,有的幾年下來堅持價值投資,收益不菲,而有的到現在還欠很多的錢,因為他總是根據技術指標分析,耍小聰明。建議你有機會看看巴菲特的書,還是很有學習的價值。
② 如何理解真正的價值投資
本人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追本溯源下,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創始人,後由巴菲特發揚光大,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主要有四個:
第一,對股票的理解,股票的本質是對企業的部分所有權,企業本身是有內在價值的,投資股票實際上是投資公司。
第二,對市場的理解,市場不總是有效的,它提供的只是價格,而從來不會告訴你真正的價值是多少,所以要把市場當作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另外,市場是所有參與者的集合,是人性弱點的放大器,即市場先生。
第三,安全邊際,投資是對未來的預測,而未來是不能完全確定的,那麼我們做投資決策時,就必須預留足夠的空間,即安全邊際,這是價值投資最重要的理念,也是保障本金安全的一種思維方式。安全邊際也是有層次之分的,第一層次來源於價格,就是足夠便宜,即常說的用1美元買價值5美元的東西,第二層次來源於企業,能夠不斷創造價值的企業是長期持有的最大保障,第三層次來源於資產配置,分散股票的系統性風險。
第四,能力圈,是巴菲特對價值投資理念的繼承和發展。巴菲特對「能力圈」是這樣解釋的:「投資者真正需要的是對所選擇的企業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通曉每一家或許多家公司的專家。你只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范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能力圈范圍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圍。」
③ 價值投資的創始人是誰其核心內容是什麼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
巴菲特把價值投資提煉後有六項原則;
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則
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179879936
這個群旨在為熱愛生活並且想通過理性投資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人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我們不提倡過度的投機與拋棄其它愛好完全投入的投機;我們希望在不斷學習、實踐、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尋找一個更容易被理解和應用的投資邏輯與方法;我們非常希望通過分享您的思考使得我們自己對投資有更深的理解;本群剛建立,期待您的加入;如果是單純的猜測漲停板的人士就不用加入了;
④ 什麼是價值投資它的意義是什麼和短期投資有什麼分別
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⑤ 價值投資的代表有哪些
創始人:本傑明·格雷厄姆、大衛·多德
代表人物:沃倫·巴菲特、菲利普·費雪、彼得·專林奇、塞思·卡拉屬曼、約翰·鄧普頓、約翰·涅夫。
從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排名就可以發現,其中價值投資者佔了絕大多數。
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排名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涅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⑥ 價值投資的歷史
這種投資戰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過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的CEO沃倫·巴菲特的使用和發揚光大,價值投資戰略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的美國受到推崇。和價值投資法所對應的是趨勢投資法。其重點是透過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價/帳面比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

⑦ 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有什麼區別
投資一般會參考兩個指標:技術指標和企業的基本面
趨勢投資源於道氏理論更注重的是技術指標,趨勢一旦形成,順勢而為。道氏理論認為股票價格運動有三種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這一理論認為一旦股價變動形成一種趨勢,便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此時投資者也應該順應趨勢保持自己的投資地位直至市場發出趨勢轉變的信號。
價值投資更注重的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和未來的成長空間,發現企業的成長性,然後投資。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過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的CEO沃倫·巴菲特的使用和發揚光大,價值投資戰略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的美國受到推崇。和價值投資法所對應的是趨勢投資法。其重點是透過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價/帳面比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
目前現在更多的是兩個指標一起看,基本面看趨勢,參考技術面,找接入的時機。
⑧ 價值投資的代表有哪些
創始人:本傑明來·格源雷厄姆、大衛·多德
代表人物:沃倫·巴菲特、菲利普·費雪、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約翰·鄧普頓、約翰·涅夫。這種投資戰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過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的CEO沃倫·巴菲特的使用和發揚光大,價值投資戰略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的美國受到推崇。和價值投資法所對應的是趨勢投資法。其重點是透過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價/帳面比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