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劉芹投資小米

劉芹投資小米

發布時間:2021-05-02 22:20:32

A. 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讀後感怎麼寫

?
機遇不是運氣,機遇是你對創業環境趨勢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奮更重要!只是絕大部分的機遇只是被動的被利用起來。只有少部分創業者是主動的去判斷和捕捉機會。

孤獨,是每一個創業者與生俱來的。

做公司早期創始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面對員工的時候,很難向他去解釋,公司可能只有三個月發工資的錢,甚至三個月之後發工資的錢從哪裡來,我都不知道。你無法和他們去分享這個事實。你同時還得和他們講,你在干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而事實上,你連明天干什麼都不知道。

第二,你也無法和你的投資人去分享這件事。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有勇氣去聽到真實的現狀。你也無法站在聚光燈下,向媒體去分享你的創業故事。你講的都是你的光鮮亮麗,而事實上,你的壓力無法得到分擔。

這種孤獨是一個創業者與生俱來的。而且越是成功的創業者,在工作上孤獨感更大。為什麼?如果你不成功,你可能失敗了以後換一個辦公室,兩年時間干一番新的事業。如果你成功了,你被成功所累,你有了光環。人人都認為你應該繼續更成功。這種光環使得你的孤獨感更強。

所以投資人的認同,以及讓創業者放下這種所謂的包袱,是創業者本質上最需要的。其實投資者給你投一檔錢,這不重要。投一檔錢真的是因為跟你投緣,是對你的認同。

只是投資者把這種認同,用一個實實在在的,三個月之後要發的工資這筆賬送給他們。因此,你看那些真的很優秀的投資者,他們內心深處是極其尊重創業者的。

他們從內心深處明白,他們之間的位置,不是一個居高臨下的俯視態度,他們是平等的,甚至是創業者擁有更高的位置。因此,你作為一個創業者,真正需要找到的是能夠認同你的投資人,而不應該是一張支票。我是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人,但是我熱愛創業。我知道怎麼能夠幫助中國的創業者獲得成功,這是真正的財富。這是主流社會真正價值的所在。所以,認同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創業需要有價值的東西。

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奮工作更重要。

我要講一個故事。我在2003年就認識了雷軍。在2010年投資小米之前,我們兩個有大約六七年作為朋友的交往經歷。這個故事我忘記是發生在哪一年,也許是在2007年,也許是在2006年,也許是在2008年。

有一次,我忘記是什麼原因,雷軍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說:「我一直認為你做投資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你能告訴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為什麼投資能做得非常不錯呢?」

我當時給了他一個答案,「我相信我極其的勤奮。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奮的話,你一定能做一個非常好的投資者。」我本來以為這個答案至少能得到雷軍的部分認同,結果我沒想到,他給了我一個讓人驚訝的反饋。這個答案就是天道並非一定酬勤。

這個觀點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刺激。我後來慢慢明白了,可能勤奮是必要的,但是勤奮是遠遠不夠的。

這件體悟,也許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另外一個有趣故事,是一本書。這本書豆瓣上可以找得到,叫《異類》。在豆瓣的書評里,有這樣一段介紹:在《異類》一書中,作家格拉德威爾對社會中那些成功人士進行的分析,讓讀者看到了一連串頗感意外的統計結果:英超聯賽大部分球員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紐約很多著名律師事務所的開創者竟然都是猶太人後裔,並且他們的祖輩大多是在紐約的服裝行業謀生。

為什麼會有這些奇怪的統計結果?

我可以給大家再提供幾個例子。我昨天上網又查了幾個:富豪榜里有幾個成功的創業者,我給大家報一報年齡啊。李彥宏1968年11月出生,雷軍1969年12月出生,周鴻禕1970年10月份出生,丁磊1971年10月出生,馬化騰1971年10月出生的。稍微不一樣點,馬雲1964年10月出生。

我再給大家一個例子,我是中歐98級的。98級中歐的畢業生很有意思。我回中歐的時候,聽到這樣一個笑話。很多同學和老師說,你們98級的畢業生,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基因。你看,你們班上做風險投資的特別多,比如劉芹,比如石建明,比如紅杉資本的計越,CDH的陳文江,還在中國文化創業基金的陳杭。比我們再高一級是97級的也有幾位。

為什麼都是97或者98級的呢?是我們的基因有什麼特殊之處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其實有時候光有勤奮是不靠譜的。機遇很重要。但是作為創業者,機遇是很難捕捉的,重要的是你要去發現這個機遇。

其實喬布斯和比爾蓋茨都是1955年出生的原因,在他們大學畢業和輟業的時候,PC行業剛剛開始。為什麼PC互聯網的創業者1969年,1970年,1971年這個年齡群最多,是因為剛好互聯網熱潮,是他們剛好那一年參加工作兩年到三年。你太早畢業了,像雷軍是軟體的這一代,他已經被他的「金山軟體」給纏住了。你太晚出生,你還在大學裡面,你根本沒有機會去思考創業的機遇。

我1998年從中歐畢業,緊接著1999年剛好互聯網浪潮爆出。不是因為我多麼聰明,不是因為我多勤奮,因此機遇更重要。但是機遇不是運氣,機遇是你對創業環境趨勢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奮更重要!只是絕大部分的機遇只是被動的被利用起來。只有少部分創業者是主動的去判斷和捕捉機會。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另外一個觀點「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奮工作更重要!」

偉大創業者的靈感來自於一些你所忽略的細節。

在座的各位,可能聽過我在其他地方的演講。我曾經提到,創業最重要的願景,要回答三個關鍵性的很「虛」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向哪裡去?」

但是我想今天我不展開講其他問題。今天我想專攻一點,這三個問題其實一點都不虛一點都不空一點都不大。因為我們最關鍵的問題都是從蛛絲馬跡的核心細節所捕捉出來的。所以要小中見大。

我給大家分享一兩個例子。在2007決定投資UCweb,很多人不理解你為什麼要投資UCweb這個手機瀏覽器。因為它有價值。它在瀏覽器上面放了一個所謂的分類導航目錄,就是所謂的網站導航。

我想不出來,為什麼在美國,是雅虎首先出現——這是一個人工分類的導航列表——而後谷歌出現,把整個的雅虎價值給打沒了。但在中國,卻是先有了網路,但是很多年以後,才出現了一個叫hao123的導航頁,為什麼?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雅虎一個最原始的人工分類列表,曾經極大規模地推動美國互聯網發展。而被谷歌這樣一個搜索引擎公司輕而易舉地取代了。而在中國,我們一直強調中國有叫「後發優勢」,我們卻是在網路搜索引擎出現後,為什麼又會出現一個人工分類的hao123?

這就存在一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核心細節。這說明在中國我們有大量的網民,是不知道怎麼用拼音的,不知道怎麼用鍵盤的,甚至是不知道怎麼用搜索引擎的。拉丁字母打一個字做搜索非常簡單,而中國用拼音寫漢字輸入到搜索框是很困難的。

這說明,第一,流量在互聯網里是很核心;第二,流量的實現不一定純粹是中國照搬美國。

2007年,沒有安卓,沒有iPhone。2007年,是塞班的時代。塞班的特點,是用手機鍵盤輸入漢字,更加痛苦。用手機鍵盤,要去按住搜索框更加痛苦。所以我們發現我們的答案很簡單,UCweb在2007年塞班的無線互聯網時代是流量聚合核心。

這就是我們2007年投資UCweb最核心的一個觀點。這個決策的核心點,來自於我們對hao123一個不起眼的現象的思考。所以我想在這里講到,作為一個創業者,當你在規劃你的創業願景的時候,不要去捕捉一些概念,要去理解你的核心市場的那些核心細節。小中見大。很多偉大的創業者的靈感是來自於一些你所忽略的細節,一些蛛絲馬跡的細節隱藏了大量的有益的洞察力。

洞見力是你有一個願景的源發點。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創業者,無論是周鴻禕,雷軍,馬化騰,他們所有都有著極強的洞察力。這些洞察力全是來源於被常人所忽略的蛛絲馬跡中所捕捉到。

三人行,必有我師,更重要的是與誰行?

「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我想大家都懂的。但是實際上「三人行,必有我師」裡面最關鍵的是:你跟誰在一起往前走。

我為什麼想提這一點?因為在早期的時候,我們一般談創業都說,我們多看看你的團隊,你的團隊執行力,團隊的重要。

到底怎麼來判斷一個團隊?有很多人都在問我,我曾經和有的朋友談過。我說:「我看你娶什麼樣的老婆,我看你找什麼樣的女朋友。」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你跟什麼人交往,決定了你的優秀程度。

什麼樣的人是你的創業的合作夥伴,決定了你的創業團隊的quality。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要學會跟身邊的人去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我在自己創業的過程中,和我那些投資了很多年的創始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那麼在今天如果我不考慮創業,你在組隊的時候,你是願意組一群你很容易說服和崇拜你的人做你的創業團隊,還是盡可能找甚至比你還要優秀的能夠扶持你創業的?

其實我們判斷一個創業者是否有優秀的團隊能力,其實就是看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交往。

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更重要的是與誰行!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業內赫赫有名。他在2010年和我談時說,他想建立一個不一樣的創業公司,「我想把我的股權大量分散出去,因為我需要足夠多的,盡可能的多的,足夠優秀的人。我們小米前十個月沒幹事,只干一件事:找人。」

其實很多人覺得找人很難,其實首先要問問你,你是不是深刻地認識到,「三人行,必有我師。」誰做你的老師。人人都做你的老師,你跟誰行?所以在這件事情上,第一點,你要盡可能的找到你能夠得到最優秀的,而且優秀程度決定了你團隊有多優秀。而不是你如果足夠優秀,你要找比你差的,這是很多創業者願意去找一些容易被說服的比較普通的人的誤區。

很多人說,我搞不定那些優秀的人。我同意,搞定優秀的人很難。但是這是我送給大家的另外一句話,「領導力來源於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空杯心態和知行合一。」在這一點上,其實很多人認為領導的魅力,來自於你的成就,你的名氣。我認為都不是。

真正的領導力,首先你要領導一個團隊,你要領導自己。你要做一個公正與公平的領袖和領導者,你首先要對自己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是一個極難的事情。

所以到今天,我從不認為我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我只願意說,我是一個很熱愛投資和創業的投資者。好的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不但看清自己,也不看高自己。當你對自己不偏不倚非常誠實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都聚到你身邊。因為他們認識到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領袖。

第二,空杯心態。對於很多優秀的成功商人,特別有想法的創業者不是靠你聲音大,是要學會能夠放下能夠傾聽,聆聽是比什麼都重要的素質和能力。要學會坦盪,簡單。所以對於一些優秀的團隊,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不管理的意思是說讓他們變成自驅動的團隊,每個人都能很好的管理自己。高效的團隊來自於自驅動,而不是來自於KPI指標

第三,怎麼做到「守正出奇」?做減法是一個創業公司最重要的素質。很多時候,特別在互聯網行業,追求極致。互聯網是一個以點概面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口碑點可以改變整個行業格局的地方。把公司所有的資源,賭在最核心的點上,是極其難的一件事。這是我講的最後一點。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ves8283,更多驚喜等著你哦!

其實互聯網是一個每天都會出現顛覆與創新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但是我也想講,現在互聯網行業裡面我看到很多優秀的人沒有辦法做成大事。原因是因為他們奇兵不斷,怎麼能夠做到守正出奇是一件極難的事。

怎麼能夠做到守正出奇,這是我與周鴻禕交往時,所觀察到的。周鴻禕是個有爭議的人,但他在互聯網流量這個理解上,是極其深刻的,他以前也是做流氓軟體的。他反思了什麼才能回到一個守正出奇的狀況。

我想我今天不展開,只希望大家思考比較一下,在奇虎之前的周鴻禕,和奇虎之後的周鴻禕是不一樣的。我覺得什麼叫守正出奇,是互聯網行業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在座有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你們都非常有創造力,但是怎麼能夠把你們的創造力放在一個更搶眼的位置。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做產品,而不要做生意。不要只做流量的轉換收入,而不做核心用戶價值。好的公司都是能夠創造真正的長期價值。很多人說,小米手機就是一個會炒作的公司,會做營銷的公司。有幾個人真正理解,小米是這么具有極客精神的公司?

他把市場上所有資源,想辦法提供給用戶,最好的價值,最好的性價比,最好的體驗。他創造的粉絲,和他的產品分不開。所以守正出奇,是互聯網行業創業裡面很重要的一個點。

B. 小米產品的利潤真的很薄嗎

之前一直對小米的低價存在疑慮,認為會不會是炒作的嫌疑?或者只有幾款的手機確實薄利,但其他產品利潤也會可觀,畢竟「商人無利不起早嘛」。最近在聽了羅胖的跨年演講後,對小米認知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甚至於近期想換蘋果的電腦,最終都選擇了小米。

羅胖在今年的跨年演講上說本打算與小米合作在得到公總號上賣小米音響,小米欣然答應,並承諾利潤五五分成,最後一看一個音響的利潤猜一元錢,費勁巴列吆喝一遭,最後每個才拿五毛錢,是在是....

由此可以看出,羅振宇這么一說,顯得小米確實低價,那它憑什麼賺錢呢?



(圖片源自網路)

通過小米的布局看到,小米手機甚至小米數碼產品只是小米戰略布局的一部分,以小米數碼打響營銷市場的認知戰,佔領市場,而通過其他的服務區賺取更高的利潤。

不管怎樣,感謝雷軍,小米成為讓中國人活的有尊嚴的一個手機品牌,他紅米手機等對於二三線城市和更多中年人最為適合的手機選擇。

C. 五源資本募得130億雙幣基金,劉芹將如何堅持他的「超配」原則

因為劉芹本身擁有極強的投資能力,並且具備豐富的投資經驗,所以他的基金才能獲得超配。根據媒體報道,劉芹創立的五源資本近期完成了130億人民幣融資,可以說這是中國風投界近期規模最大的融資了。作為投資界的經驗老手,劉芹在創立五源資本之後,迅速取得了卓越的業績。其中最近一個案例,是其投資的快手完成了IPO上市,由於劉芹在早期就參與到了快手公司的募資,所以他這次通過IPO,獲取了上百倍的收益,他持有的快手股權價值超過了一千億人民幣。

D. 影響小米手機發現的社會文化因素有哪些

2010年4月6日,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與其他七位創始人喝了一碗小米粥,開始「鬧革命」。此後的3年,小米狂飆突進,一騎絕塵,迅速成長為年銷售額近300億的品牌。這種異類生長讓很多傳統品牌的經營者們大跌眼鏡,「用互聯網思維解讀小米」也成為潮流,模仿小米的營銷術更成為一種顯學。

琪哥也曾迷戀於解讀小米背後的互聯網玩法,但很快發現大部分學習小米的傳統企業「只談術而不研道」,迷戀於手段,而不深究背後的思維邏輯與組織架構。

致命的問題在於,小米的品牌快崛起僅僅是靠營銷或者互聯網思維么?按照這一思維邏輯,如下碎片化疑問又該如何解答:

智能手機市場已是蘋果與三星的兩強爭霸格局,蘋果可以用粉絲經濟或軟硬一體化來簡單闡釋,勉強可以與小米放在同一語境下,但如何解讀三星的強勢?

小米的品牌宣言是「為發燒而生」,但大量購買用戶並非發燒友群體,他們為何買小米的產品?

像華為這樣的傳統強勢品牌也在經營粉絲群體「花粉」,其忠誠度與熱情超乎大家想像,但華為的營銷或粉絲經營遠不及小米,又是什麼讓粉絲追隨一個轉型中的傳統品牌?

小米的早期投資人、晨興資本的劉芹最近的一場訪談,或可提供一些線索,他說:「晨興資本的投資主題在過去十幾年幾乎沒有變過,就是尋找中國消費方式變遷和互聯網技術創新帶來的變革的結合點。」

換句話說,在一個產品豐饒的時代,比拼功能與技術的翻新已不再是殺手鐧,品牌需要將「用戶」變為「選民」,找到這些群體,並將他們被壓抑已久的參與感、平等感釋放出來。小米的快崛起,可能不單純在於互聯網思維,而是抓住了消費與技術大遷移中選民覺醒的機遇。

E. 為何小米手機股價暴跌,這說明有人在拋售嗎

小米手機價格在暴跌,

並不是因為人們在拋棄小米手機,

只不過小米降價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

吸引更多的市場投入。

F. 相差1000元,榮耀10與小米6X應該如何選擇

榮耀10非常不錯,內置屏下隱藏指紋,更有人臉解鎖等時尚功能。以下是手機配置參數:
1、屏幕上:屏幕尺寸是5.84英寸,解析度FHD+1080x2280像素,屏幕清晰,玩游戲、看視頻更爽。

2、攝像頭:後置攝像頭1600萬(彩色)像素+2400萬(黑白)像素,F/1.8光圈,支持自動對焦(深度對焦/相位對焦/反差對焦),前置攝像頭2400萬像素,F/2.0光圈,支持固定焦距,自拍更加細膩。

3、系統:榮耀10手機採用EMUI 8.1(基於安卓8.1系統),性能較高的麒麟970+八核處理器,多應用同時運行無壓力,游戲運行更流暢。

4、電池:電池容量3400mAh(典型值),標配5V/4.5A充電器,兼容4.5V/5A充電,支持(超級快充5V/4.5A)理論充電時間約1.3小時,系統優化,功耗更低,電池更耐用更持久。

建議登錄華為官方商城了解更多產品信息。

G. 雷軍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小米CEO雷軍給劉芹打了一個電話。

「我一直認為你做投資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你能告訴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為什麼投資能做得非常不錯呢?」

他給了雷軍的答案:「我相信我極其的勤奮。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奮的話,你一定能做一個非常好的投資者。」

他本來以為這個答案至少能得到雷軍的部分認同,結果他沒想到,雷軍給了他一個讓人驚訝的反饋。

這個答案就是:天道並非一定酬勤。這個觀點當時給了他非常大的刺激。

所以,不要過度迷戀「天道酬勤」。

在勤奮的路上,還要「深度思考」。

我們既需要低頭走路,更需要抬頭看天。

我們拒絕不加思考的「莽撞前行」,我們需要「深思熟慮」後的厚積薄發。

請關注職業規劃師許悠然,更加職場思考,一一為您呈現。

我是職業規劃師許悠然,更多職場心得與攻略,一一為您呈現。微信公眾號:悠然成長派

H. 他的創業,為什麼能得到丁磊的助攻雷軍的護航

去年,40 歲的何小鵬踏上了二次創業之路,進入造車領域。在此之前,他有過一段長達 13 年的創業經歷,並成功將 UC 賣給了阿里,實現了財富自由。在第一次創業的過程中,何小鵬認識了不少互聯網大佬,比如雷軍、李學凌、丁磊,也經歷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他的創業往事,順便看看當年互聯網領域的潮起潮落。

2003 年,32 歲的丁磊以 75 億人民幣的身價問鼎中國首富,當時比他小 6 歲的何小鵬,剛從華南理工畢業 4 年,還是亞信的一名員工,過著一邊羨慕著自己老闆每個月能賺 5 萬塊,一邊蹲在家裡馬桶上用手機耗費大量流量龜速上網的生活。

也正是對賺錢赤裸裸的渴望,以及對上網體驗的不爽,再加上當時何小鵬向惠普投簡歷跳槽無果,讓他決定拉著自己的亞信同事梁捷一起去創業,做了 UC。

憨直的何小鵬後來曾親口說過 " 我創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出於『貧下中農』的『嫉妒』 "。大學畢業時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讀研。在畢業後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他也曾試過 3 個方向,分別是炒房、博彩和創業。前兩個方向都努力過,也取得了部分成績,但何小鵬最後還是選擇了創業。

其實亞信這家公司說來也挺傳奇,曾經也做郵箱,是丁磊的競爭對手之一,後來還走出來兩撥創業者,一撥是何小鵬、梁捷他們,做了 UC;另外一撥人馬後來跟了張小龍做出 Foxmail,以及微信。

梁捷之前在亞信一直做得就是大規模郵箱系統的研發,所以何小鵬他們 2004 年創業後,做了 UC mail 和 UC web 兩個產品。盡管 UC 的郵箱業務因為市場表現不佳最終被放棄,但它的歷史意義深遠,因為它在當時成功引起了首富丁磊注意,也才有了後來的精彩故事。

丁磊當時發現一款不錯的郵箱競品,一打聽是亞信的人出來創業,還沒有正經的辦公室,就約何小鵬他們出來喝酒,還豪爽的把自己在網易的辦公室借給了這個 " 潛在的競爭對手團隊 "。

王欣出獄當晚,姚勁波、何小鵬、李學凌為其接風洗塵

曾經為了賺更多錢而創業的何小鵬,如今不用再為錢而煩心了。他造車後說:做自動駕駛要花很多錢,但錢對我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排不進前三。

現在的何小鵬正走在雷軍走過的創業之路上,他能在未來成為汽車行業的雷軍嗎?何小鵬給自己的造車夢留了 10 年的時光,不過或許 2 年之後,我們就能從他和馬斯克的正面競爭中得到答案。

I. IPO申請文件,但千億背後仍有三大歷史問題沒

「小米上市」對於外界而言,沒有驚喜沒有意外。但是對於小米來說,恐怕是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今天,關於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文件,獲得了中信里昂、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的聯合保薦,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這條消息引發了業界的熱議。
雖然具體上市的時間,並沒有得到小米的確認。但是從各種消息來看,小米掛牌上市也就在6月底至7月這段時間了。
小米利用「同股不同權」打頭陣,預計集資至少100億美元(785億港元),成為今年集資最大新股。在香港上市後,會考慮以CDR(中國預托證券)在內地上市。
從2010年4月1日到2018年5月1日,共向超過5500名員工(董事和高管除外)授出但未行權股份2.22億股,行權價為0-3.44美元,歸屬期為1至10年。而根據小米今天在香港提交的招股書,5500員工分得500億股權,人均近1000萬,上市半年後解禁。
疑問一
虧損如何解讀?
對於小米上市,一直有個未解之謎:小米的巨額負債究竟是怎麼回事?
據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
不過,招股書有兩項數據值得注意:第一、2015年至2017年,小米集團分別產生虧損人民幣76億元、利潤人民幣491.6百萬元及虧損人民幣439億元;
第二、截止2017年12月31日,由於就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大額公允價值虧損,小米集團有凈負債人民幣1272億元及累積虧損人民幣1290億元。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一點。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向員工發放股份等因素,小米2015年小米凈虧損3.0億元、2016年凈利潤19.0億元,2017年凈利潤53.6億元。
實際上,「優先股公允價值虧損」並非真的虧損,在小米正式上市後,此前所產生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將會轉換成普通股,由債券轉為股權,因此不會發生任何公允價值虧損。
針對小米招股書中出現負債、虧損等關鍵數據,和港股實行的國際會計准則有很大的關系,即部分負債(計入「虧損」)來自於「可轉換優先股」的發行。
互聯網公司通常會有多輪融資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比如美圖。2016年美圖上市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其超過60億的巨額虧損一度引來廣泛關注和質疑。其實其中一大部分虧損數字是優先股公允價值提升帶來。
在國際會計准則下,這種優先股會體現為『對股東的負債』,其公允價值的上升會記錄於公司賬面的虧損。但實際上,公司並未沒有這樣的虧損發生,對公司實際運營也沒有影響,這筆所謂的『負債』數字在上市那一刻就會消失。」
小米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解釋道,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於合並資產負債表指定為負債,而公允價值增加於合並損益表確認為公允價值虧損。由於所有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將於後轉換成普通股,因此不會產生任何公允價值虧損。
也就是說,隨著小米公司的不斷增值,優先股也不斷增值,而這些增值的部分,在財務裡面就記為了虧損。2017年的虧損是由於港交所對於優先股權益的計算規則所致,並非實際虧損。
疑問二
最掙錢和最值錢業務會否影響估值?
既然小米事實上並沒有虧損,那它又是靠什麼掙錢的呢?
小米2015年至2017年總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
從15年到17年,小米海外收入猛增,分別是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截至今年3月,小米手機用戶每天使用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1.9億。不管是用戶規模、活躍度和使用時長等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互聯網公司水平。
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占總收入比在2015年達80.4%、2016年達71.3%、2017年達70.3%。另外,因毛利率較高,互聯網服務已成為小米盈利的重要來源,但互聯網服務部分佔總收入比仍然比較低。
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占總收入比分別達到4.9%、9.6%、8.6%,該部分收入主要來自於廣告服務及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包括游戲)。
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4.7%。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毛利率分別為64.2%、64.4%、60.2%。
也就是說,小米最掙錢的業務是智能手機業務,最值錢的業務是互聯網服務。
從互聯網服務超過60%的毛利率看,顯然這一塊業務非常值得期待。然而,小米目前手機產品占營收70%以上,是主要收入來源。雖然雷軍稱小米的硬體凈利潤率永不超過5%,但是互聯網服務的客源也主要來自小米的硬體產品。
互聯網服務如雷軍所期待,成為小米估值的爆點。但智能手機業務的毛利不高,又是主要收入來源,又為市場所擔憂。
疑問三
「同股不同權」構架,雷軍表決權比例超過50%
從去年營收業績來看,小米應該是不缺錢的。急忙上市對於股東分紅和權利有所影響也是外界所關注的。
當前,小米的四位自然人股東分別是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聯合創始人、品牌戰略官黎萬強,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生態鏈負責人劉德和聯合創始人、副總裁、MIUI 負責人洪峰。董事會主要成員為雷軍、林斌、黎萬強、許達來、劉芹。
具體數據上,雷軍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萬強持3.2375%、黃江吉(已離職)持3.2375%、洪鋒持3.2207%、許達來持2.9312%、劉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已離職)、王川(小米電視掌舵人)持1.1149%、晨興集團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
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按照港交所新政,小米董事長雷軍和小米總裁林斌擁有「超級投票權」的A類股票,相比普通股,投票權最高可達一股10票。而其他人持有的為B類股,每份可以投1票。對於保留事項,均按一股一票計算。
這就是所謂的「同股不同權」也叫AB股。不過,作為高投票權股票一般流通性較差,一旦流通出售,即從A類股轉為B類股。也就是說,通過雙重股權架構,雷軍的表決權比例超過50%,為小米集團控股股東。
如雷軍所說:「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小米的確成功從一家手機公司變成一家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盡管這樣,千億收入的背後仍然存在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小米的征途確是星辰大海,現在剛剛才走出第一步。小米能否改變幾億人的生活,成為全球幾十億人生活的一部分,也令人充滿好奇~

J. 剛買完7x幾天小米就發布6x了

小米6X發布上市,雷軍突然公布一個好消息是什麼? 小米創始人雷軍。攝影:鄧攀 控制利潤、剋制貪婪,這是雷軍在小米內部多次提到過的價值觀。 本來略顯稀鬆平常的手機發布會,被雷軍的一顆深水炸彈瞬間點燃。 昨天下午,武漢,雷軍帶著新品小米6X回到母校武漢大學召開發布會,在活動即將結束時,雷軍透露了4月23日小米董事會的一項決議: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凈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我們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用戶。 性價比一直是小米的代名詞,外界對此並不陌生,但雷軍做出表態的時間點卻十分玄妙。作為一家准上市公司,上市前夕提出嚴格控制凈利潤率是否會降低資本市場對公司的預期? 顯然,也有股東向他提出這個疑惑,雷軍坦言達成共識並不容易,「有的股東顧慮會不會影響公司未來價值。我能理解,很多人都希望獲得20%-30%超額利潤,但我們要做與眾不同偉大的公司,從股東角度來看,好像利潤很少。但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還有互聯網業務,控制硬體利潤有助於讓小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小米投資人、晨興資本合夥人劉芹在朋友圈表示,小米董事會全票通過這項決議,因為這是小米價值觀最重要的體現。 控制利潤、剋制貪婪,這是雷軍在小米內部多次提到過的價值觀。2017年11月,《中國企業家》專訪雷軍時,他曾明確表態,「小米永生永世不會以利潤為中心,都會以米粉、用戶為中心。在小米被質疑的那個時間點,所有人都希望我們賣得貴一點,認為賣得這么便宜,拿出去丟人。不能說我們內部沒有一絲動搖,但是我從來沒有。」 就平均值而言,小米的凈利潤率遠低於行業其他廠商,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在接受澎湃采訪時表示,目前手機行業,蘋果的凈利潤率最高,在35%左右,三星下滑到15%左右,國內手機行業平均凈利潤率約10%。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全球主要手機廠商每部手機利潤排行中,蘋果排第一,三星第二。蘋果手機每部利潤高達151美元,是三星31美元的5倍。其餘排名分別是華為15美元,OPPO為14美元,vivo約13美元,而小米手機每部利潤僅2美元左右。 這種低價高配的定價模式在海外一些國家已經奏效,據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在印度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到31%,成為國內手機在印度的第一品牌。 從這些數字也可以看出,即便雷軍不做表態,小米的凈利潤率也並沒有很高,仍然喊出5%的原因是什麼? 一方面是向市場和用戶表態,另一方面,資本市場能更清晰的認識小米的商業模式,畢竟在雷軍的描述中,小米打的是硬體+互聯網+新零售組合拳,單純地將小米定義為一家手機廠商,並不利於其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認可。 回到產品,小米6X是一款專門為線下渠道准備的產品,一共有4GB+64GB、6GB+64GB、6GB+128GB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1599元、1799元和1999元。在配置上,小米6X採用5.99英寸2160×1080全面屏,驍龍660 AIE八核心人工智慧晶元,內置3010mAh容量電池,支持快充3.0、雙卡雙待等。 這應該是小米第一次旗幟鮮明的「為線下渠道定製」,小米6X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OPPO和vivo的旗艦機。今年年初,《中國企業家》記者在走訪河南省線下渠道時發現,無論是地級市還是鄉鎮,小米銷量最好的手機都是售價799元起紅米5和999元起的紅米5 Plus,而在這兩個價位,OPPO、vivo和榮耀等友商的產品都不多,小米很容易在1000元以下的價位段占據用戶心智。 如何爭奪友商擅長的價位段的用戶?小米6X給出的答案還是性價比,從配置來講,小米6X對標的是OPPO R15高配夢境版和vivo X21,除了小米6X在屏幕尺寸略小,三款手機在晶元、存儲和攝像頭上的配置相差不多,但三款手機價格分別為1999、3299以及3198,小米的性價比優勢明顯。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相比於2016年小米線下市場份額佔全部銷量的32%,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提升到42%,加上OPPO這兩年在線下渠道上推行的收縮和調整戰略,對小米進一步搶占線下市場是個不錯的時機。 在線下實際銷售中,兩個品牌的用戶定位差別很大,OPPO大多數用戶對小米的性價比並不敏感,每款旗艦機也基本都能做到較高的點單率,形成規模效應。從這個角度出發,小米6X的發布,在提升線下產品主力價位段,以及形成自己的高點單率產品都會有益處。

閱讀全文

與劉芹投資小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