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合金投資環比增加

合金投資環比增加

發布時間:2021-05-04 04:28:51

㈠ 福特重振:韓愷特放權,陳安寧救火

2006年,穆拉利從比爾·福特手中接過了CEO之位,那一年,福特虧損了127億美元。上任三年後,這位將波音從「9·11」的陰霾從拯救出來的「救火隊長」,最終成功帶領福特扭虧為盈,福特也因此成為了經濟危機中唯一一家「獨善其身」的美國汽車巨頭。

2017年,韓愷特履新福特CEO,和當年的穆拉利一樣,留給韓愷特的是福特股價不斷下滑的「爛攤子」,但和當年不一樣的是,在韓愷特的「救火」過程中,中國市場成為了福特全球戰略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福特,困局。

福特在華崛起是從2011年開始的,正如筆者開篇所說,那一年福特走出了經濟危機的泥潭,對於中國市場也有了全新的規劃。

2011年4月,時任福特汽車亞太和非洲區總裁的韓瑞麒在上海車展上公布了福特中國的「1515」戰略,計劃在2015年之前為中國市場引入15款車型,全年產能提高至120萬輛,年銷輛突破百萬輛,授權經銷商數量超過680家……可謂是雄心勃勃。

從結果來看,在福克斯、蒙迪歐、嘉年華、翼博、翼虎等新車的助推、產能和經銷商極具擴張的情況下,2015年福特在華銷量突破110萬輛,「1515」戰略中吹下的「牛皮」也都順利達成。

不難發現,隨著「福特2.0」戰略的推進,福特在中國市場的情況正在逐漸改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福特總銷量達到14.6萬輛,環比上季度增長了11.8%。同時,根據福特財報來看,去年福特在華的年度營業損失降至7.71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的營業損失相比上一年同期減少了61%。而這只是福特此前改革銷售渠道後的成果,等到銳際、冒險家開始發力,以及國產探險者、飛行家等車型上市之後,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勢必會大幅反彈,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樣,「福特2.0」戰略下的產品已經擁有了相當不俗的競爭力。

寫在最後

無疑,福特當前已經認識到了在中國本土化做得不足的問題,並且已經決心「洗心革面」,從任命本土管理層到本土化研發,再到本土化產品,福特中國的改革很徹底,成果很斐然,未來更可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2010年鋼鐵價格走勢 求高人指點

首先回復你的網站要求,請登陸自由鋼鐵網,價格更新及時,無須注冊,瀏覽是免費的,看一下就知道是你想要的,

進入4月份以來,螺紋鋼、線材等建築鋼材市場再度升溫,價格一路走高,交易較為活躍,貿易商心態良好,對後市表示看好。專門從事建材貿易的浙江富昌鋼鐵物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掌富預測,4月份整個市場價格不可能下跌,5月份的價格還會推一推,螺紋鋼價格將會突破去年的最高價位。

陸掌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天杭州市場的螺紋鋼價格繼續穩步而漲,每天的上漲幅度在10-20元/噸,現在杭州市場上的沙鋼產ø16mm-ø25mm,Ⅱ級螺紋鋼價格大都攀升到4370元/噸,而且仍在向上高走。

「銷售情況也不錯,一般中型鋼貿公司的日銷量在800噸,而大戶人家,每天的銷售都在1500-2000噸。」陸掌富說,這說明下游終端需求正在逐漸釋放,支撐現貨市場價格的堅挺走高,根據目前的運行情況,可以預見今天螺紋鋼價格很可能會突破去的最高價位。

陸掌富說,去年國內現貨市場上的螺紋鋼價格最高時上升到4620元/噸,今年的螺紋鋼價格會沖破這個最高紀錄,極有可能沖高到4800元/噸。

為什麼說今年的螺紋鋼價格會沖破去年的4620元/噸紀錄,甚至沖高到4800元/噸?對此,陸掌富總經理分析幾個因素:

一是今年的下游終端用戶對螺紋鋼等建築鋼材的需求量上升,而且進入施工高潮期。「金三銀四」的消費旺季已經拉開序幕。尤其是進入4月份之後,隨著氣候的轉暖,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相繼開工,如在杭州地區,最近又有一批建設工程項目開工新建,對建築鋼材需求量很大。

二是鋼鐵原料市場價格上漲,成本推動的動力很強。時下,鐵礦石、焦炭、廢鋼、鐵合金等原料市場價格持續攀升,且居高不下,最近現貨礦的價格已經猛漲到170美元/噸左右,而去年同期價格僅為每噸六七十美元。原料價格節節攀升,鋼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按照目前每噸鐵礦石1250元左右的價格計算,粗鋼噸製造成本在4000元左右,以此價格,加上鋼企利潤,螺紋鋼現貨市場價格在4400元/噸左右。目前的現貨市場價格還低於生產成本,顯然不協調,從成本角度看,仍的上升空間。

三是庫存量在逐漸下降,供需矛盾逐漸趨於平衡。現在杭州市場上的螺紋鋼庫存量已經下降了,從原先的78萬噸左右減少到現在的70萬噸左右,而且還在繼續下降。據最新的庫存監測顯示,目前全國建材庫已經連續4周下滑。庫存量減少,需求量增加,這有利於後期螺紋鋼價格繼續穩步上升。

陸掌富說,從上述幾方面因素來看,後期螺紋鋼市場價格還有上漲空間。至於能沖高到多少,那要看後市的供需情況,不管怎麼樣,去年的4620元/噸價位是可能突破的,甚至有可能攀升到4800元/噸。其實期貨市場的螺紋鋼價格已經達到這一價位了。如現在的螺紋鋼期貨報價已經達到4800元/噸左右。所以說目前現貨市場的4370元/噸左右的價位連成本都沒有達到,顯然還存在上升的空間,一波新的價格上升浪潮可能正在向螺紋鋼襲來。

陸掌富說,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加上鐵礦石價格上漲帶來成本上升推動,螺紋鋼價格後期面臨著一輪新的漲勢,現貨市場的螺紋鋼達到4800元/噸是完全有可能的。預見在5月中旬之前,螺紋鋼價格還不可能下跌,而且繼續震盪上升,6月份這後,也許可能小幅震盪回落。

3月份市場價格已經上漲到一定的高度,進入4月份後,下游終端用戶建築工地需求將放大,對市場成交有較好的支撐,市場庫存將進一步降低。但同時風險也存在,價格瘋漲,許多商家封庫待漲,中小戶在高位囤貨,也使得操作上風險加大。一但市場有風吹草動,中小戶跑的較快,而且價格又出現調整的可能。預計4月份國內建築鋼材市場價格將呈依然呈上升趨勢,但中間也有波動調整。

1、建築鋼材產量:

從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鋼筋產量934.10萬噸,同比增6.7%,日均產量33.36萬噸,環比增0.59%。2月份全國線材產量759.60萬噸,同比增14.30%,日均產量27.13萬噸,環比增0.76%。

從鋼廠產量來看,3月份鋼廠進行檢修的較上月有所下降。從目前鋼廠生產情況來看,3月份螺紋鋼計劃生產總量640.15萬噸,比2月份增加4.86萬噸,其中華東地區生產量所佔比例依然最大。本月鋼廠出口比例與上月基本持平,鋼廠直供數量比上月上升,螺紋鋼的國內投放量比上月略有上升。

3月份線材計劃生產總量370.6萬噸,比上月增加0.3萬噸。線材出口情況與上月基本持平,鋼廠本月直供數量比2月略有提升,並且對市場的投放比例較上月略有上升。總體來看,3月份鋼廠高線和螺紋鋼資源對市場投放量有所上升,但上升的比例不大。其中高線的供應壓力小於螺紋鋼,而且3月份鋼廠對於商家的合同訂量基本正常,對於後期市場壓力不大。

2、建築鋼材社會庫存情況

據有關統計,全國主要城市的螺紋鋼、線材有小幅下降的態勢。2010年3月19日全國29個重點城市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897.63萬噸,比上周下降1.79%;其中建築鋼材社會庫存量為943.5萬噸,比上周下降0.75%;月同比增長37.2%。其中上海地區螺紋鋼庫存為82.81萬噸,周環比增長1.97%,月同比增長42.73%,北京螺紋鋼庫存在56.08萬噸,周環比下降5.74%,月同比2.23%,廣州螺紋鋼庫存68.2萬噸,周環比下降1.59%,月同比增長36.05%。全國線材庫存總量為187.27萬噸,周環比下降1.12%,月同比增長47%。其中,上海地區線材庫存12.91萬噸,周環比下降1%,月同比增長52.98%;北京線材庫存在9.04萬噸,周環比下降10.26%,月同比增長0.52%,廣州線材庫存在25.3萬噸,周環比下降3.07%,月同比增長30.61%。

分析國內建築鋼材社會庫存狀況可見,隨著各地終端需求的繼續釋放以及價格大幅拉漲後,市場成交有所放大,中小貿易商出貨意願的增強,國內建築鋼材庫存量開始出現下降,尤其是主導城市北京庫存下降速度較快。北京庫存減少了4萬噸,降幅超過5%,天津下降3%,廣州下降2%,四大主導城市中只有上海增加了1.6%。29個城市中有14個城市庫存出現下降,數量比上周增加了4個,兩個城市持平,13個城市庫存依然在增長。庫存目前有小幅下降,但去庫存化依然任重道遠。加上價格瘋漲後,多數商家惜售不出,鋼廠到貨繼續中增加,將對價格繼續上漲難度加大。

3、原燃料價格依然上漲

進入2010年三大壟斷巨頭推高漲幅的消息不絕於耳,從15-20%、40%、60%又擴大至80%以上,近日又傳淡水河谷確定全球現貨定價鐵礦石漲幅100%,必和必拓繼續力推全球「鐵礦石現貨指數」,三大礦山還通過「惜售」、控制海運等方式使鐵礦石變得奇貨可居,獲取暴利。近期鐵礦石將取消長協礦以現貨訂價的消息,更是刺激市場價格的再次上漲。同時鋼坯價格也連續上漲。截止3月23日唐山普碳150方坯3800元,低合金150方坯3830元,均上月同期上漲380-400元。後期鋼材的生產原料價格都進入上漲通道,鋼廠想向下游轉移上漲的成本,這已是大勢已定,鋼材的價格上漲將受成本推動將上漲。

4、鋼廠對後期出廠價格繼續上漲

目前鋼廠生產企業對出廠價格大幅上調和緊跟現貨追漲為主。寶鋼在對4月份平盤開出後,而建築鋼材鋼廠的出廠價格則大幅上調,沙鋼對4月份出廠價格大幅上調250元,永鋼4月出台的價格政策,將線材、螺紋鋼價格上調150-170元,而河北鋼鐵集團在3月份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對3月份的出廠價格追漲290-300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主導鋼廠對於後期價格上調的意願,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的預期推動鋼廠對於後期出廠價格將繼續以上調為主。

5、商家拉漲意願較強

由於商家對於鐵礦石上漲以及對節後市場預期較高,加上流動資金較為寬裕,囤貨的積極性比較高。由於春節期間的原因,節後前國內建築鋼材庫存居於歷史高位。但商家對於節後市場預期較好,拉漲心態較強。隨著建築鋼材工地陸續開工後,以及鐵礦石談判刺激鋼廠出廠價格的上漲,使市場價格在3月份逐漸拉漲,成為轉折點,後期市場將繼續創新高。

6、市場需求將旺盛

目前天氣轉暖,工地開工備料使建築鋼材需求日漸增加。往年備料從3月中下旬開始;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國家投資力度加大,立項、資金到位晚於常年,一季度還處於「盡快下達列入預算追加的刺激經濟投資」階段;當年4月中旬需求啟動鋼價進入上升通道。2010年基本建設不新批項目,以續建項目為主,施工進度只受季節影響,但目前乍暖還寒,大規模采購似乎還未出現。但後期市場需求將較為旺盛,從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了解到,近期北京繼3月15日拍賣6宗地塊之後,17日北京市再度迎來土地拍賣高峰,豐台區、通州區、大興區、朝陽區、海淀區的7宗地塊最終成交76.3億元,其中價格最高的朝陽區望京地塊被保利地產以50.4億元收入囊中。

7、國內高產能、高庫存狀況將成為常態

自去年以來國內市場「高庫存」的現象十分突出,鋼鐵行業正處於「增量減收」的怪圈中。雖然高產能、高庫存狀況將成為遏制後期價格持續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要忘了庫存也是把「雙刃劍」,商家更多希望庫存增加情況下價格走高。另外,我們發現,今年節後的庫存分布結構與往年不同,呈現出一種分散的模式,由於在資金面寬裕和成本推升的預期之下,二級和三級經銷商普遍留有庫存,布局春季行情。

今年以來,全國鋼材需求呈現旺盛增長勢頭。從數據指標來看,1—2月份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1.1%。後期建築鋼材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

3月份的建築鋼材市場瘋狂拉漲後,而鋼廠出廠價格也大幅跟漲,市場價格已經接近歷史的高位,上漲的動力乏力,進入4月份市場將面臨小幅的調整,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跟進,市場價格經過短暫的整理過後,市場有望繼續上升。4月份市場銷售的旺季,預計4月份建築鋼材市場價格將有震盪攀升的態勢。

㈢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3)合金投資環比增加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㈣ 中美貿易摩擦將如何影響有色金屬期貨

SMM網訊:中美貿易摩擦,雖然從有色金屬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實質上的影響並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貿易摩擦中貿易部分的影響,以及其對平衡表的影響。
貿易摩擦在有色金屬行業中對鋁產業鏈的影響最大。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外匯等市場。
從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和國內的提高關稅回應,可以看出貿易摩擦短時間內不會平息,大概率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期間的影響或呈階段性脈沖式影響,對基本面行情判斷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中美鋁行業貿易摩擦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鋁產業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直接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二是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鋁需求的減弱。
(1)直接影響
從直接影響來看,鋁材產品直接出口美國占消費比例約為1.86%,而目前內外比價處於低位,將有利於出口的增加,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貿易關稅的加征對鋁產品的出口影響並不算大。 美國提高鋁進口關稅,其核心邏輯在於美國不斷提升的鋁產品進口依賴度。
根據WBMS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鋁產量僅為74萬噸,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國鋁材進口量超過600萬噸,就美國鋁材供應而言,進口依賴度高達88.9%,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升高。美國進口鋁產品以原鋁和初級鋁加工產品為主;以2017年美國鋁供應來看,從主要來源國進口原鋁474.5萬噸。由於金屬鋁特有的物理性質,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建築、電力、機械製造等行業,同時長期作為關鍵材料使用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國家核心領域。因此,愈發提升的進口依賴度,對於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造成一定潛在風險。美國政府針對進口鋁產品的關稅加征,主要是想引導本土鋁產業復甦,提升美國國內鋁冶煉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而對於中國鋁出口來說,原鋁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關稅,也就是說明我們國家並不支持原鋁的出口。而鋁材等需要經過加工的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稅,因此出口主要以鋁材的形式。雖然貿易摩擦的陰雲一直高掛,但是低位的滬倫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訂單大幅增長,特別是除美國以外的正規鋁材和變相出口鋁材訂單大幅增加。海關數據顯示,4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超過45萬噸,環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為48.5萬噸,為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鋁市場供應缺口明確,而且不確定性也依然存在。具體而言,海外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停產依然持續,基於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鋁供應減量將影響電解鋁原料供應;去年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生產氧化鋁640萬噸,今年計劃削減一半產能,影響320萬噸氧化鋁。再者,俄鋁事件仍有可能再度發酵;美國財政部只是表示美國將延長對俄鋁制裁下的業務暫停至10月23日,並沒有明確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鋁目前390萬噸電解鋁產能,1050萬噸氧化鋁產能,9萬噸鋁箔產能;2017年電解鋁產量為370.7萬噸,銷量395.5萬噸;若到三季度結束俄鋁仍未取得美國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後暫停製裁的決定,海外電解鋁價格或再度上漲,預計滬倫比值或將再度下探,推動國內鋁製品出口。 因此,預計年內我國鋁材出口將同比增加,美中貿易戰對我國鋁出口一塊影響不大。
(2)間接影響
從間接影響的角度來看,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合計價值5060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佔26.9%,醫療設備佔6.4%,電視機及顯示器佔4.5%。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需要鋁製品組裝,美國對這些產品出口加征關稅,或將影響這類產品的出口,從而傳導到鋁行業,對電解鋁終端消費或將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對國內宏觀經濟影響。然而,我們認為中國有充分的條件減弱貿易戰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具體到國內鋁消費來看,鋁終端產業包括房地產建築、交通運輸、電力、包裝等行業。隨著年初至今的房地產、基建方面施工工地開工、電網建設進展有條不紊,疊加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房地產、基建、汽車方面對電解鋁消費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車方面,雖然汽車產量增速逐漸放緩,但依然對汽車用鋁量的增長保持較樂觀的看法,一是汽車產銷量在多年高增長的情況下,同比基數變大:2017年全年汽車產量2907萬輛,與2016年的2800萬輛相比增長107萬輛;二是汽車輕量化對鋁合金的需求增長的支撐,使得汽車行業對鋁的需求增速依然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同樣,房地產方面,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數據仍然處於穩定增長,將有效提振鋁的下游消費。 從消費結構角度來看,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人口優勢。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消費潛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仍有能力保持穩定增長。改革開放40年來,工業化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崛起,但是中國的消費相對滯後;鼓勵國內消費,既讓中國老百姓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也有利於應對美國貿易摩擦甚至貿易戰。中國有潛質成為世界新的消費中心,加快推進城市化,是鼓勵消費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中國按照常住人口計算的城市化率僅為56.8%,未來30年,中國會有超過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國內旺盛的消費需求,可以降低對外需的依賴,給國內經濟帶來合理而又更高質量的增長。中國要從出口大國轉變為消費大國,需要通過改革和創新,如城市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能的減稅、放開進口等措施。
中美摩擦對其他有色品種的影響
鋅: 中國鋅錠出口量較小,2018年1-3月累計出口量僅3500噸,在過去四年裡,出口至美國的鋅錠月均出口量在300-600噸左右。鋅錠在中美貿易規模十分低,此次貿易摩擦對鋅錠以及鋅合金影響微乎其微。出口量稍多的體現在鍍鋅板上,2017年鍍鋅板出口數量為932萬噸,主要出口至韓國、越南等國家,出口量分別為135萬噸以及115萬噸,2015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鍍鋅板60萬噸,但同年美國鋼鐵企業代表向美國商 務部請求發起對中國的鍍鋅板產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後出口量一路大滑。鍍鋅板主要應用於汽車外殼。今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再增稅25%,實際上7月6日後實際美國進口車的關稅為40%。預計貿易戰對鋅的影響或將從終端汽車上間接體現。
銅: 我國為精煉銅的凈進口國,整體中美貿易摩擦對銅價的實質影響不大。
鎳: 中美貿易戰主要對中國鎳下游消費產生較弱影響,以不銹鋼行業為例。2017年中國不銹鋼出口量395萬噸(佔中國總產量的15%左右),出口至美國的佔比僅1.5%左右。美國不銹鋼產量275.4萬噸,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產量來填補中國進口量的缺失。而至於美國針對進口商品額外關稅征稅對中國國內不銹鋼需求的減弱影響存在,主要表現在對電子產品、醫療設備、電視機等主要加征關稅類商品的不銹鋼用量端產生一定壓制,繼而影響全年國內不銹鋼消費量,再傳導到鎳需求端。但是今年全年國內及海外原生鎳供應缺口確定,鎳價仍然長期處於上漲通道內。 目前美國對中國未來或將加征4000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的關稅,而中國去年全年進口美國商品僅1300億美元。中國接下來如何接招,值得關注。在全球化的今天,貿易摩擦沒有贏家,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貿易關系惡化,不僅會傷害到中國,也會傷害到加拿大、西歐等美國的盟友,也包括美國的企業。未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將不斷擴大並呈常態化,中國應按照既定的節奏,以人民為中心,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堅決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經濟,加快中國現代經濟體系。而國內有色產業發展可統籌考慮國內產業發展與海外生產能力布局,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國內產業政策和國際貿易政策,對出口目的地進行戰略性調整,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積極開發南亞、東南亞及東歐市場。

[轉載需保留出處 - 上海有色網] 中美貿易摩擦對有色金屬的影響

㈤ cpi有何意義

CPI 是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上,稱零售價指數,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考察城市工薪居民購買的特定系列商品價格平均值的一個統計指標。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CPI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應商品質量的改進或者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

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E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PPI是什麼意思?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Procer Price Indexes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GDP簡介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PMI 是什麼意思?

PMI即采購經理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英文縮寫為PMI。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有五大特點:

1.具有及時性與先導性。由於採取快速、簡便的調查方法,在時間上大大早於其他官方數據。2.具有綜合性與指導性。PMI是一個綜合的指數體系,涵蓋了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其綜合指數反映了經濟總體情況和總的變化趨勢,而各項指標又反映了企業供應與采購活動的各個側面。

3.真實性與可靠性。PMI問卷調查直接針對采購與供應經理,取得的原始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經過匯總並採用科學方法統計、計算,保證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

4.科學性、合理性。根據各行業對GDP的貢獻率確定每個行業的樣本比重,並考慮地域分布和企業不同的類型來確定抽樣樣本。

5.簡單、易行。

PMI計算出來之後,可以與上月進行比較。如果PMI大於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一般來說,匯總後的製造業綜合指數高於50%,表示整個製造業經濟在增長,低於50%表示製造業經濟下降。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在過去40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高潮六個月以上,領先商業低潮也有數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是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它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與GDP一同構成我國宏觀經濟的指標體系。目前,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體系共包括11個指數: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綜合指數,計算方法全球統一。如製造業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通常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
如何看待GDP與CPI、PPI的背離

核心提示:大規模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速不可能持久,因為,消費這架馬車不啟動,投資催生的生產能力不能最終被消化,必將出現庫存上升、產品滯銷、企業效益下降,最終造成生產力的大浪費和大破壞。

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介紹了上半年我國經濟的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9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環比 下降0.5%)。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7月16日 新華網)

從一般經濟學原理上講,一個健康的經濟運行體,GDP增長與CPI、PPI應該是正相關的,具有一致性。一般來說,通縮必然最終帶來經濟衰退,通脹與經濟高增長伴生。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經濟體,經濟發展的變化與物價水平、工業品出廠價格變動都基本保持一致性。

而中國從今年2月份以後,GDP增長與CPI、PPI變動一直處於嚴重背離狀態。GDP一季度同比增長6.1%,上半年同比增長7.1%,而CPI一直在下降通道,分別下降1.6%、1.2%、1.5%、1.4%和1.7%;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9%,並且1-6月,同比降幅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1-6月分別下降3.3%、4.5%、6.0%、6.6%、7.2%和7.8%。

這說明,我國國內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沒有從根本上啟動起來。要看到眼下價格仍處在下降的現實,居民消費意願不強,總需求仍顯不足,經濟增速不但背離物價走勢而且仍低於潛在的增速,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生產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鋼鐵行業生產能力利用率僅為73.1%,鋁冶金為65.7%,鐵合金為70.4%。PPI大幅下滑就是集中反映。在消費不振,總需求不足情況下,對外貿易又出現了持續大幅下降的情況。上半年,進出口總額9461億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億美元,下降21.8%;進口4246億美元,下降25.4%。

眾所周知,拉動經濟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當前我國的情況是,消費不振,沒有根本啟動;進出口貿易繼續大幅下滑,沒有根本改善。三駕馬車中兩架都有問題,三條腿出現兩條短腿。這就充分說明,今年以來GDP增速完全是投資拉動的。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元,增長33.6%(6月份增長35.3%),加快6.8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3223 億元,增長32.7%,加快9.5個百分點。

GDP增長與CPI、PPI變動方向的背離,暴露的是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

一個健康的經濟體,消費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一般佔到三分之二以上,大規模投資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突發性應急措施可以,但絕不能作為長久之策。否則,將會帶來嚴重經濟問題。這種問題在中國已經有所顯現。

大規模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速不可能持久,因為,消費這架馬車不啟動,投資催生的生產能力不能最終被消化,必將出現庫存上升、產品滯銷、企業效益下降,最終造成生產力的大浪費和大破壞。

4萬億投資的部分實施和7.4萬億信貸的大投放,正在催生並吹大資產價格泡泡。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56.9萬億元,同比增長28.5%,比上年末加快1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19.3萬億元,增長24.8%,加快15.7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M0)余額3.4萬億元,增長11.5%,回落1.2個百分點。這么大的信貸投放,這么快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已經使得剛剛觸底、非常虛弱的實體經濟難以承受和消化,出現了過剩流動性,導致了信貸的溢出效應。這些過剩流動性流到了股市樓市,溢到了股市樓市。因此,吹泡泡(貸款進入股市樓市吹起資產泡泡)和發票票(發貨幣)支撐不起中國經濟,並且可能釀成金融風險。僅僅資產價格膨脹和泡沫,還不能簡單地說成是通脹。因為,它比通脹危害更大。通脹必然伴隨著經濟過熱增長、消費高漲,而資產價格膨脹只能帶來經濟金融風險,最終導致滯漲惡果。

資產價格膨脹和泡沫產生的財富效應又吸引實體經濟資金進入股市樓市,吸引國際熱錢大量流入股市樓市(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突破2萬億就是證明),進而又促使資產價格加劇膨脹,這是一個非常危險惡性循環。

因此,必須要想方設法通過投資拉動民間內生投資力量啟動,必須要切實提高消費對經濟拉動的貢獻度,必須使得大量投資進入實體經濟里,嚴格把握資金投向。這樣才能使得我國經濟走出經濟危機陰影的步伐更加扎實一點。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凡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都可以統計為該項)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國民生產總值(只能統計擁有中國國籍的資產統計)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比方說,我國的居民通過勞務輸出在境外所獲得的收入就應該計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GDP是按國土原則核算的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比方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創造的增加值就應該計算在GDP中。
GNP與GDP的關系是:GNP等於GDP加上本國投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再減去外國投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以2001年為例,當年我國GDP為95933億元,GNP為94346億元,兩者差額為1587億元,也就是說2001年,外商來華投資和來華打工新增加的價值之和比中國人在國外投資和勞務輸出新增的價值之和多1587億元。
從1985年起,我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正式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運行結果進行核算。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方法,並採取國家統計局統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級政府統計局分別核算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分級核算方法。現在講經濟總量一般用的是GDP指標。

外匯占款是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一般來說,貿易順差、外資使用以及海外熱錢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匯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

㈥ 業績預增慨念股該怎麼投資

業績預增概念股

編者按:隨著中報披露進入高峰,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告也逐漸浮出水面。據統計,在已經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238家公司中,有171家預報實現凈利增長或扭虧,佔比達71.85%。分析指出,隨著三季報預告分批出爐,業績超預期出現反轉的上市公司將迎來交易機會,目前是布局的好時機。

238家三季報業績預告 超七成預喜

隨著中報披露進入高峰,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告也逐漸浮出水面。據同花順(行情,問診)iF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14日,滬深兩市一共有23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報實現凈利增長或扭虧的公司有171家,佔比達71.85%。

預喜的個股中,有34家預計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大可到達100%或超過100%;這當中,大富科技(行情,問診)、大慶華科(行情,問診)、愛康科技(行情,問診)、和鑫富葯業(行情,問診)最大預增幅度超過1000%。

目前為止,大富科技三季報預增幅度最大,達到驚人的8693.52%。公司預計,2014年1月至9月實現凈利潤變動區間45872.37萬元至48422.37萬元(上年同期550.66萬元),同比增加8230.43%至8693.52%。公司稱,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和通信市場的大規模啟動,公司銷售收入穩定增長,主營業務凈利潤將大幅上升。

己經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錫業股份(行情,問診)、西部證券(行情,問診)、牧原股份(行情,問診)、安控科技(行情,問診)、西部資源(行情,問診)、涪陵電力(行情,問診)、福建南紡(行情,問診)和明星電纜(行情,問診)等8家表示2014年三季報業績「不確定」。

238家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扣除171家凈利實現增長或扭虧的以及8家業績「不確定」的公司;剩下的59家三季報業績預告欠佳。其中,合金投資(行情,問診)、深圳惠程(行情,問診)和中海海盛(行情,問診)等14家三季報「首虧」。www.southmoney.com

路翔股份(行情,問診)是己經披露的業績預減的公司中降幅最大的一家。公司預計2014年1至9月實現凈利潤-5800萬元至-5300萬元,按此算,較上年同期劇減53853.48%至49219.56%。對於利潤驟降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於全面退出瀝青業務轉型到更有前景的鋰業行業戰略規劃所致。

統計顯示,醫葯生物、化工和電子元器件等是目前業績預喜比重最高的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樣本覆蓋面積較廣,綜合這些行業已發布的三季報業績預告情況,有助於了解相關行業的大致情況。

業績預增股布局正當時

8月5日以來,盡管大盤高位震盪,但不少業績預增的個股還是繼續走出上漲行情。如三季度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936%-1297%的愛康科技 (002610),8月5日以來的八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26%,其間滬綜指是下跌近0.76%。

東方證券分析師在接受《投資快報》記者采記時指出,一般來說,同一行業中出現多家公司同時預告業績增長,說明這個行業的的整體成長性相當不錯。

「隨著三季報預告分批出爐,業績超預期或者出現反轉的上市公司將迎來交易機會,目前是布局中報行情的好時機。」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基金等主力機構在二季度建倉、籌碼集中度相對較高的三季報預增股。

有券商研究員對《投資快報》記者表示,業績預增可以作為一條投資線索,不過,最終能否選出牛股,還要配合其他條件。市場總體情況是否持續走好、業績是否可以持續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選擇預增股時,上述研究員建議投資者要剔除去年同期基數過低的公司。

其實,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部分個股預增其實難副其名。記者發現,不少高預增源於去年基數較低。同時,從利潤來源上看,部分公司凈利潤出現大幅預增是由於轉讓股權帶來的一系次性收益。

不過,有業內資深人士提醒投資者,在挖掘預增品種的同時,不能只看重預增幅度,更要看重行業趨勢和成長延續性。

重點關注環比增長的公司

市場玩的就是「超預期」,因此,相比增長已成定局的公司,那些三季報業績同比、環比增長都有驚喜的公司,更有望獲得機構的青睞。如二季報業績下滑或增幅有限、但三季報預計大幅增長的公司中,或許就有「黑馬」。

統計顯示,三季報業績預喜的171家公司中,僅有32隻個股預告凈利潤環比增長,其中,沃華醫葯(行情,問診)、證通電子(行情,問診)、新世紀(行情,問診)和眾信旅遊(行情,問診)等4隻個股預告凈利潤環比增幅至少超過100%。

目前,預告凈利潤環比增長最大的是沃華醫葯,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5.51萬元,同比增長49.48%;此外,公司預計1-9月實現凈利潤1211.32至1514.15萬元,同比增長100%至150%。按此算,三季度公司預告凈利潤環比增幅達369.54%至555.21%。

黃金和白銀哪一種工業上用的多

白銀在工業上用的多,工業用金佔世界總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電子行業中專,白銀最大的用途是屬在厚膜漿料,典型的是在多層陶瓷電容器中製作絲網印刷迴路,製造薄膜開關、汽車後擋玻璃加熱膜和導電粘合劑等。

白銀具有獨特的光反射率,磨光後的反射率達到100%,可以用在鏡子、玻璃、玻璃紙或金屬上。許多電池、充電電池和一次性電池,都用銀合金作陰極。雖然比較昂貴,但是含銀電池的能量比比其他類型電池更好。最普遍的是紐扣大小的氧化銀電池(其中銀含量為35%),通常用在手錶、照相機和類似的電子產品中。

大量化學反應使用網孔狀和結晶狀的白銀作催化劑。例如在塑料生產中,白銀用作甲醛的催化劑,石化工業中用作氧化乙烯的催化劑。白銀的柔韌性和強度促進了材料的連接(600℃以上稱為釺焊,以下稱為軟焊)。銀釺焊合金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從空調器、冰箱等其他電力設備,到汽車和航天、航空工業。與其他軸承比較,用高純度白銀電鍍的軸承具有更高的抗疲勞強度和負載能力,因此,用於各種高技術和重負荷中。

㈧ 無縫鋼管行業的行情分析

據調查:大口徑無縫管庫存充足,供應穩定,而下游鋼管需求比較疲軟,目前大口徑無縫管市場報價竟然比冷拔管價格低了200-400元/噸,如此情況在近期鋼管市場尚屬罕見。9日新冶鋼273的新機組裝機,大口徑無縫管的產能進一步擴大。相比較於冷拔管而言,熱軋無縫管的銷售壓力較大。如今管坯價格較高成本支撐下管廠利潤下滑,近期訂單不足且恰逢麥收,部分管廠乾脆停產檢修。冷拔管生產線仍在生產,但是冷拔管出廠價格已經隨著熱軋管坯的價格上漲而水漲船高,目前市場上冷拔管基本上售價是在44010元/噸。截至發稿,熱軋管坯出廠價格繼續推推高,一面是管坯成本不斷上升另一面是市場價格上漲乏力,估計這種局面近期還會維持。山東聊城星火鋼管製造有限公司將繼續觀察鋼管、無縫鋼管的價格行情。

㈨ 高速鋼還是高碳鋼硬

高速鋼比較硬。

高速鋼是一種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熱性的工具鋼,又稱高速工具鋼或鋒鋼,俗稱白鋼。

高速鋼製造切削工具,除因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足夠的韌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具有紅硬性。

高碳鋼在經適當熱處理或冷拔硬化後,具有高的強度和硬度、高的彈性極限和疲勞極限(尤其是缺口疲勞極限),切削性能尚可,但焊接性能和冷塑性變形能力差。

高碳鋼優點:

1、熱處理後可以得到高的硬度和較好的耐磨性。

2、退火狀態下硬度適中,具有較好的可切削性。

3、原材料易得,生產成本低。

(9)合金投資環比增加擴展閱讀

鋼,是對含碳量質量百分比介於0.02%至2.11%之間的鐵碳合金的統稱。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

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 13304-91《鋼分類》描述:「以鐵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並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其中的一般是指除鉻鋼外的其他鋼種,部分鉻鋼的含碳量允許大於2%。含碳量大於2%的鐵合金是鑄鐵。其他國際標准如ISO 4948或EN 10020中對鋼的定義也與此類似。

嚴格地說,鋼是含碳量在0.0218%-2.11[1]%之間的鐵碳合金。我們通常將其與鐵合稱為鋼鐵,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其它成分是為了使鋼材性能有所區別。以下以字母順序列出重要的鋼材,他們包含以下成分,現將它們的功能特性一並介紹:

碳(Carbon)

存在於所有的鋼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於增加鋼材的強度,我們通常希望刀具級別的鋼材擁有0.6%以上的碳,也稱為高碳鋼。

鉻(Chromium)

增加耐磨損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蝕性,擁有13%以上的認為是不銹鋼。盡管這么叫,如果保養不當,所有鋼材都會生銹。

錳(Manganese)

重要的奧氏體穩定元素,有助於生成紋理結構,增加堅固性和強度及耐磨損性。在熱處理和卷壓過程中使鋼材內部脫氧,出現在大多數的刀剪用鋼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鉬(Molybdenum)

碳化作用劑,防止鋼材變脆,在高溫時保持鋼材的強度,出現在很多鋼材中,空氣硬化鋼(例如A-2,ATS-34)總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鉬,這樣它們才能在空氣中變硬。

鎳(Nickle)

保持強度、抗腐蝕性、和韌性。出現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於增強強度。和錳一樣,硅在鋼的生產過程中用於保持鋼材的強度。

鎢(Tungsten)

增強抗磨損性。將鎢和適當比例的鉻或錳混合用於製造高速鋼。在高速鋼M-2中就含有大量的鎢。

釩(Vanadium)

增強抗磨損能力和延展性。在許多種鋼材中都含有釩,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釩。而BG-42與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釩。

磷(Phosphorus)

是有害元素,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出現冷脆性,能使鋼的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提高大氣腐蝕穩定性,含量應該限制在0.05%以下。

硫(Sulfur)

通常硫是有害元素,使鋼熱脆性大,含量限制在0.05%以下。但是易切削鋼的硫含量高,可達0.08%~0.40%。

鋼指含碳量小於2%的鐵碳合金。根據成分不同,又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根據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性能鋼。

應用歷史

在人類發明煉鐵之後不久,就學會了煉鋼。由於鋼較之最初的生鐵有更好的物理、化學、機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應用。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鋼的應用一直受到鋼的產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鋼的應用才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鋼可以鑄成不銹鋼去味皂來出售。不銹鋼去味皂是一種用不銹鋼打造的特殊鋼塊,永遠不會變小,使用時如同一般香皂的用法,這種不銹鋼去味皂來自於德國 ,它不能去污,但能除臭,沾滿腥味的手,用不銹鋼去味皂洗過30至40秒,能使腥味消失。但通常意義上,此類商業應用並無多大發展前途,因為不銹鋼去腥味的特性並不能持久,一般為半年左右,目前國內電子商務誇張了其功效,此類產品產地一般在國內,但往往被套上德國技術的稱號而牟取暴利。

製取

生鐵中的含碳量比鋼高( 生鐵碳含量為2%-4.3%),生鐵經過高溫煅燒,其中的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由此降低鐵中的含碳量,就成了鋼. 多次冶煉精度更高。

結晶

簡介

從鋼液中產生晶體的過程,也稱液態結晶或一次結晶。隨著熱量的導出,晶體從無到有(形核),由小變大(晶體長大),直至液體全部轉為固體(晶體),完成結晶過程。鋼液的結晶過程決定著鋼錠或鑄件的結晶組織及物理、化學不均勻性,從而影響到鋼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控制鋼的結晶過程是提高鋼的質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溫度范圍

鋼液不是純金屬,而是以Fe為基的含有一定量C、Si、Mn及其他一些元素的多元合金。因此,它的結晶過程不是在某一固定的溫度(熔點)進行,而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完成的。在平衡結晶條件下,鋼液溫度降至其液相線溫度(tL)時開始出現晶體,而達到固相線溫度(ts)時結晶方告結束。此液相線和固相線間的溫度區間,即tL-ts=Δtc。

便稱為該合金的結晶溫度范圍。某一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主要取決於所含元素的性質及其含量,並可由鐵與相應元素的二元或三元相圖來確定。各元素對結晶溫度范圍的影響可近似地看成可加和的。即某一具體鋼種的結晶溫度范圍。

結晶兩相區

鋼液凝固時,在靠近模壁的固相(凝固層)與內部液相之間存在著一個過渡區—兩相區(圖1),即在凝固著的鋼錠內,存在三個區域:固相區、兩相區、液相區。鋼液的結晶即形核和晶核長大過程只在兩相區進行。

鋼錠的凝固就是兩相區由鋼錠表面向錠心的推移過程:當液相等溫線到達鋼錠內某一部位時,結晶開始;而固相等溫線達到某一部位時,該處結晶便告結束,全部轉變為固體。液相等溫線和固相等溫線到達錠內某一指定點的時間間隔,即該點從液相線溫度降至固相等溫線所經歷的時間,稱作該點的本地凝固時間,常以q表示之。本地凝固時間與該處的平均冷卻速度成反比。

由於鋼錠內不同部位的傳熱條件差異很大,因此不同部位的本地凝固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引起結晶組織的不同。鋼錠內液相等溫線和固相等溫線間的距離稱作兩相區寬度,以△x表示之。且有。兩相區窄有利於柱狀晶發展,而兩相區寬有利於等軸晶發展。

形成原因

合金凝固時,由於溶質在固相中和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產生選分結晶(也稱脫溶或液析)現象。即伴隨結晶的進行,在凝固前沿不斷有溶質析出(K<1時),使液相同溶質濃度逐漸增加。在平衡結晶時,溶質在固、液兩相中的均勻擴散都得以充分進行,因而並不產生偏析。但在鋼液的實際凝固過程中,溶質在兩相,特別是在固相中的擴散不能充分進行。

結果析出的溶質不斷在凝固前沿的母液中富集,形成濃度很高的溶質偏析層,此偏析層內熔體的液相線溫度相對於成分未變之母液的液相線溫度有所降低,因而使凝固前沿處熔體的過冷減小。這一現象對凝固組織有很大的影響。極端情況下(固相不均化、液相不混合)凝固前沿出現溶質最大的富集情況。

其溶質的分布可用下式來描述:式中C L(x)為距凝固前沿x處液相中溶質濃度;C0為合金熔體中溶質的初始濃度;K為溶質的平衡分配系數,K=C0/CL導;R為結晶速度;DL為溶質在液相中的擴散系數。設K為常數(液、固相線為直線),且液相線斜率為m,則與凝固前沿溶質濃度相對應的液相線溫度分布可用t L(x) =t0-mC L(x) =t0-mC0(1+1-k/k e -R/DLx)來描述。C L(x)及t L(x)的變化如圖2所示。

可見C L(x)隨距凝固前沿距離增加而減小,t L(x)隨距凝固前沿距離的增加而增高。在凝固前沿(x=O)處。熔體液相線溫度tL與熔體實際溫度之差稱過冷,即Δt =tL-te。當達到穩定態結晶時,凝固前沿處tL=te=ts此時,液相線溫度分布曲線與實際溫度分布曲線所圍成的區域(圖2陰影區)稱組成過冷區。

組成過冷的出現,必將終止原有凝固界面的繼續推進,並且當其凝固前沿前方過冷較大處的過冷超過生核所需的過冷度Δt ﹡ 時,將在凝固界面前方形成新的晶核。這是鋼錠結晶組織由柱狀晶向等軸晶轉變的一種有說服力的解釋。

樹枝晶生長

晶體生長方式,即凝固前沿推進的方式取決於凝固前沿組成過冷的大小。當組成過冷從無到有、由小變大時,凝固前沿將由平滑無組織狀態演變為胞狀直至樹枝狀、內生生長。對於鋼錠的實際凝固條件下,在大部分凝固期間,凝固前沿是以樹枝狀或內生狀態生長,最終得到樹枝狀晶的晶體結構。

晶體總是以原子排列最緊密的面與液相接觸,以使表面能最小。對面心立方晶格的γ一Fe來說,密排面為{111}面,所以開始析出的晶體呈八面體外形。隨著結晶的進行,由於選分結晶在凝固前沿形成溶質富集層,這時晶體便從表面溶質濃度富集較少的部位—八面體的頂端沿[111]方向凸出生長,形成樹枝晶的一次軸(主幹)。

接著,一次軸沿八面體的棱邊——溶質濃度次低處優先長粗。當一次軸表面處組成過冷進一步增加時,又會在一次軸晶體缺陷處形成與一次軸相垂直的二次枝晶——二次軸。隨後還可能形成三次枝晶、四次枝晶等,每個晶干不斷長粗和長出更高次枝晶,直至彼此相遇。最後充滿整個樹枝晶各枝幹間,形成一個晶粒。

根據生長方式的不同,可得到3種不同形狀的樹枝晶:

柱狀晶。只有一個方向上的一次軸得到突出發展的樹枝狀晶。該一次軸稱為主軸。當組成過冷小時,枝晶狀長大所得到的柱狀晶,二次枝晶不發達,類似於棒狀晶。隨著組成過冷的增加,柱狀晶的高次枝晶逐步得到發展。

等軸晶。各方向都得到較均勻發展的樹枝狀晶。只有內生生長時才形成等軸晶。

粒狀晶。枝晶不發達的樹枝狀晶,也稱球雛晶。只有在散熱強度極小時,如鋼錠和鑄件的熱中心處才可見到粒狀品。

鋼材市場

需求及供給

2012年國內鋼市已出現供需僵持的典型特徵,6月份每噸鋼材價格平均的上下波動幅度不足50元。商家稱之為「不上不下的尷尬市場」;建築鋼市難以實現有效的反彈,下游需求整體萎縮[4]。

據監測,整個6月份建築鋼材市場的表現是漲跌均乏力,有人形象地說,不是「漲盤」也不是「跌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冷盤」。建築鋼的終端采購量還是處於低位,往年的季節性特點基本沒有體現。一些商家反映,鋼市看著好像在築底,「但到底是不是市場的底,心裡卻一點沒底」。

鋼鐵業需求萎縮、供給不減的雙重矛盾,始終無法在行業的一個「大決心」中得以緩解。鋼廠「不痛不癢」的減產,讓人感覺廠家處於被不少顧慮牽制的被動狀態。據最新數據,5月份國內粗鋼和鋼材日均產量雖有下降,但仍高於前4個月的平均日產水平。

6月中旬國內粗鋼日產量的預估值仍在接近200萬噸的高位,說明鋼廠減產、限產的量還很少。高溫多雨的傳統消費淡季將至,粗鋼產量的高位運行,將使得市場的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鋼材庫存也是這樣,雖在下降通道,但周期拉得特別長,主要品種連續18周的減倉幅度尚不足20%。

由於鋼鐵產量釋放無法有效遏制,刺激上游礦價「伺機」上行。6月份以來,內礦價格連續上漲,累計的噸價漲幅已達70元。不過,鋼廠的采購還是較為理性,市場成交不盡如人意。在這種態勢下,後期礦價進一步上漲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進口鐵礦石的報價也在明顯回升,1個月內累計噸價漲幅達5美元左右。礦市的悲觀心態略有好轉,部分鋼廠的采購有所增加。但是,礦價一漲,直接的市場反應就是采購商趨於觀望,「這也是一種天然的制約」。

鋼鐵工業運行

一、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2013年1-6月,全國累計生產粗鋼3.9億噸,同比增長7.4%,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前6個月,粗鋼日均產量215.4萬噸,相當於年產粗鋼7.86億噸水平。其中,2月份達到歷史最高的220.8萬噸,3-6月份雖有回落,但仍保持在210萬噸以上較高水平。

分省區看,1-6月,河北、江蘇兩省粗鋼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8%和13.2%,兩省合計新增產量佔全國2694萬噸增量的42.4%,另有山西、遼寧、河南和雲南等省增產也在100萬噸以上。分企業類型看,1-6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同比增長5.5%,低於全國平均增幅2個百分點,但仍有60%的增產來自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

二、鋼材價格低位運行。2013年1-6月,國內鋼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隨著粗鋼產能大幅釋放,市場供需陷入失衡狀態,鋼材價格步入下降通道,已弱勢下跌4個多月。截止7月26日,鋼材價格指數降到100.48點,低於年初6.6點。鋼鐵工業協會重點統計的八個鋼材品種價格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跌幅5.7%。分品種來看,占我國鋼材產量比重較大的建築用線材、螺紋鋼價格跌幅分別達4.9%和6.7%,中厚板和熱軋卷板價格跌幅分別達5.7%和9.7%。

三、鋼材出口增長較快。國內鋼材市場供需失衡刺激企業出口。1-6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3069萬噸,同比增長12.6%;進口鋼材683萬噸,下降1.8%,進口鋼坯和鋼錠32萬噸,增長50%。將坯材摺合粗鋼,累計凈出口2506萬噸,同比增長17.3%,占我國粗鋼產量的6.4%。從出口價格看,1-6月出口棒線材均價624.3美元/噸,同比下降18%;板材835.2美元/噸,同比下降2.8%。

四、鋼廠及社會庫存高位運行。市場供需矛盾向流通領域蔓延,國內鋼材庫存延續上年末增長態勢。3月15日達到歷史最高的2252萬噸,比上年最高點增加351萬噸,其中建築鋼材庫存1432萬噸,占庫存總量的63.6%。

之後,隨著季節性消費增加,庫存逐漸回落,7月26日降至1540萬噸。市場供大於求也推高鋼廠庫存,3月中旬重點企業鋼材庫存創歷史記錄,達到1451萬噸,同比增長29.7%,6月下旬降至1268萬噸,仍比年初增長29.9%,比2012年同期增長11.4%。

五、鋼廠盈利水平逐月下滑。2013年上半年,冶金行業實現利潤736.9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454.4億元,同比增長22.7%。1-5月份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盈利狀況遠不如行業總體水平,並呈逐月下降態勢,盡管實現利潤增長34%,但也僅有28億元,銷售利潤率為0.19%。5月當月,86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僅實現利潤1.5億元,連續5個月環比下滑,其中34家虧損,虧損面高達40%。

六、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明顯回落。2013年1-6月,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3035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投資2356億元,同比增長3.3%,比2012年同期回落6.1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投資679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大幅回落15個百分點。

相關觀點

相關機構分析師認為,工地開工以及施工進度沒有明顯的加快動向,建築鋼的需求釋放總體仍將處於低位。在需求無法有效啟動的情況下,如果要打破鋼市供需僵持的局面,只有倒逼鋼廠實質性減產,進而拉動原料價格合理回歸,逐步減輕鋼市供需的失衡狀態。在這個實質性進程沒有有效啟動之前,鋼市只能延續震盪築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

閱讀全文

與合金投資環比增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