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利率的增長會導致投資減少
從短期來看,這次央行突然加息主要的原因一是CPI過高,導致居民存款的負利率、導致大量居民儲蓄存款流到銀行體系外循環;二是國內房地產價格的居高不下。
對國內房價的高企,加息對開發商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購房的需求者來說,如果民眾購房時把利率風險考慮在內,購房民眾就會量力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抑制購房需求的作用。如果能夠達到其目的,那麼房地產的風險與泡沫也就能夠逐漸地消融。但要做到這一點,央行得通過利率的不斷變化來強化民眾購房的利率風險意識,來影響民眾購房預期。
2.其次,從長期來看,國內早與國際經濟一體化了,就今年來看,中國經濟進出口貿易的依存度早已十分高了(佔GDP70%以上)。因此,當整個世界金融市場利率都進入上升的通道時,如果國內利率水平逆國際市場而為不升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同時,二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經濟一直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上升通道,但由於政府管制,國內利率水平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
如果把這十年兩類參數分別做兩條曲線,在世界各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找不到這樣一種曲線走勢。這也就說明了以往我國的利率完全處於扭曲的狀態。從長期來看,國內利率的市場化就是要扭轉這種利率機制,加上我國的經濟仍然會長期持續增長(一般來說,經濟增長率為8%,利率應該達到10%水平),國內利率從低水平向上走是必然趨勢。可以說,只要我國的經濟增長得以持續,只要我國利率市場化,利率進入上升通道完全是市場之邏輯。
3.再次,從制度的層面上來看,盡管國內利率市場化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利率市場化需具備有效的金融監管、宏觀經濟穩定、完善的微觀基礎等。但管理層早就意識到國內利率機制的嚴重缺陷,如民間信貸利率與管制下利率差異性、企業對利率變化不敏感、金融資產定價機制缺乏而讓大量的金融資源浪費(如銀行大量不良貸款)、金融發展成了國內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等,而這些問題解決,利率市場化是最為重要一步。可以說,無論是近年來金融體制的改革,還是最近加息及利率調整的差異化,國內利率市場化步伐正在加大。
而利率的市場化,國內利率一定會進入上升的周期。
處於利率上升時期金融市場,不僅表明整個金融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上升,民眾與企業在金融市場的投資機會的增加,以及金融企業的風險定價機制逐漸在形成,同時也表明人們經濟行為所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如何來化解這些金融風險,我們的投資都得把利率上升風險考慮在內並有所准備,利與弊擺在我們面前,就在於我們如何來判斷與決策。
『貳』 美聯儲加息對美元的影響:美元會上漲嗎
Jim Paulsen稱,人人都覺得,美聯儲加息,美元就會走高,但實際上,美國經濟復甦以來,美聯儲一共加息五次,但每次的結果都是美元走低而非走高。
富國銀行資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認為,美聯儲加息的依據將是通脹率的預期,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則反映出通脹率的變化。通脹率是影響美元走勢的最大因素。
Paulsen預計美聯儲明年將多次加息,並預測美元將走低。
據了解到,市場的普遍預期是,美聯儲將會加息,美元需求將上漲,而當前全球范圍內的低利率環境,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則會進一步推動對美元的需求。
盡管預期美元將會下跌,Paulsen仍舊認為,全球市場美元需求上漲將引發更大規模的積極推動作用。
『叄』 關於美元走勢與利率的關系的疑惑
利率(Interest)
利率,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是資本的價格,而資本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利率的變化;凱恩斯則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貨幣的代價」。馬克思認為,利率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是借貸資本家參與剩餘價值分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現在,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利率水平對外匯匯率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利率是影響匯率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知道,匯率是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相對價格。和其他商品的定價機制一樣,它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所決定。外匯是一種金融資產,人們持有它,是因為它能帶來資本的收益。人們在選擇是持有本國貨幣,還是持有某一種外國貨幣時,首先也是考慮持有哪一種貨幣能夠給他帶來較大的收益。而各國貨幣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場的利率來衡量的。某種貨幣的利率上升,則持有該種貨幣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資者買人該種貨幣,因此,對該貨幣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該種貨幣的收益便會減少,該種貨幣的吸引力也就減弱了。因此,可以說「利率升,貨幣強;利率跌,貨幣弱」。
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在外匯市場均衡時,持有任何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應該相等,這就是:Ri=Rj(利率平價條件)。這里,R代表收益率,i和j代表不同國家的貨幣。如果持有兩種貨幣所帶來的收益不等,則會產生套匯:買進A種外匯,而賣出B種外匯。這種套匯,不存在任何風險。因而一旦兩種貨幣的收益率不等時,套匯機制就會促使兩種貨幣的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說,不同國家貨幣的利率內在地存在著一種均等化傾向和趨勢,這是利率指標對外匯匯率走向影響的關鍵方面,也是我們解讀和把握利率指標的關鍵。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巨大,大大超過國際貿易額,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極大發展。利率差異對匯率變動的影響比過去更為重要了。當一個國家緊縮信貸時,利率會上升,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利率差異,將引起短期資金在國際間移動,資本一般總是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這樣,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人,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走勢偏好。從美國國庫券(特別是長期國庫券)的價格變化動向,可以探尋出美國利率的動向,因而可以對預測美元走勢有所幫助。如果投資者認為美國通貨膨脹受到了控制,那麼在現有國庫券利息收益的吸引下,尤其是短期國庫券,便會受到投資者青睞,債券價格上揚。反之,如果投資者認為通貨膨脹將會加劇或惡化,那麼利率就可能上升以抑制通貨膨脹,債券的價格便會下跌。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美國在存在著大量的貿易逆差和巨額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元依然堅挺,就是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資本從日本和西歐流人美國的結果。美元的走勢,受利率因素的影響很大。
『肆』 歷史告訴你美國加息對美元造成什麼影響
1、有利的一面:
美元走強。基本面的改善意味著美國的貨幣政策將與其他經濟體差異越來越大,國際資金在息差的影響下流向美國,增加對美元的需求,進而導致美元升值。資金流入美國。一國利率的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金為了逐利會紛紛流向該國,歷史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2、弊端:
加息導致的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上升,會吸引其他資金流入貨幣和債券市場,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投資。加息導致的美元升值不利於美國,尤其是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出口。
註:美聯儲加息,會使美國儲戶的存款利息提高。因此,國際投資者更願意持有美元,國際熱錢紛紛湧入美國。這反映在外匯市場,就表現為美元走強,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因此其他貨幣較美元相對貶值。
(就好像供求關系,美元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商品,對美元的需求上升,美元自然升值)美元走強後,有利於本國進口,相同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外幣,因此外國商品相對於美元也是貶值了。

(4)正利率對美元投資的會增長嗎擴展閱讀
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的影響:
短期來說,美聯儲加息會促使美元上漲,人民幣兌美元方面會有短線的下滑,但中國人民銀行認為,美元上漲,人民幣依然穩定,理由如下:
1、中國經濟增速雖然相對放緩,但從全球橫向比較仍屬較高水平;
2、中國仍保持一定規模的貿易順差;
3、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境外持有的人民幣資產規模將逐步增加;
4、中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
美聯儲加息有利於美元匯率上漲,通常市場都會提前走出預期,如果美國經濟狀況不是很樂觀的話,加息公布之後美元會下跌,這就是買預期賣事實,對於中國來說,美聯儲加息影響不是很大。
因為只有離岸人民幣參與國際外匯交易,在岸人民幣影響很小,對於中國來說,只有真正能影響到國際競爭力的事件,才會真正影響到中國,比如美國的稅改,其目的就是要把企業和資金引向美國,以此來提高美國就業和整體經濟,這對於中國是有影響的。
『伍』 為什麼美國CPI上升會有可能上調利率為什麼上調利率對美元來說是利多
首先你得想想cpi為什麼上升,物價上漲既和自身的供需情況有關,還與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有關,美元發行過多導致市場中流通的貨幣量增加,原來100塊錢的東西對應10000美元是合理的,但是現在因為貨幣發行多了導致100塊錢的東西對應20000美元了(假如),那100塊錢的東西自然漲到200才能與自身價值相匹配。
國家不可能允許cpi無節制的增長的,既然市場中流通的貨幣太多了,那麼我就提高利率,吸引一部分資金,為什麼能吸引呢,因為有的人看到利率提升了,把錢存在銀行里利息收入提高而且銀行信用還好,所以就會使一部分資金流回銀行,導致市場中的貨幣減少,促使物價回落。
物以稀為貴,如果流通的美元少了,那麼美元的內在價值不就上去了嗎,所以說利多美元。
一家之言啊,可能好多地方說的不對,多交流。
『陸』 為什麼本國利率升高會吸引外國資本流入
國外資本流入,是為了更多的套取利潤,這些都是熱錢。他們不一定投資,要看該國的經濟政策。
日美都是0利率,因為他們需要印製大量貨幣讓經濟復甦,而這些貨幣在全球追逐利潤,人民幣高速升值,他們通過外貿或投資的方式進來,蹲在銀行里獲取利差和升值的利益,等人民幣停止升值或美國因為自身利益收攏美元時,就會再次通過中國的外資公司或地下錢庄回到美國。
需要指出的是巴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利率也很高,有些達到10%,因為他們需要全球的資金發展建設。因為熱錢流入,外匯占款發行貨幣的體制引起通脹,我們想當然的就加息,結果給外國資本進入銀行吃利息,而實體產業因為高利率舉步維艱,如果做實業一年有10%利潤,而民間借貸都平均達到10%,還有誰做實體產業?熱錢也看中這點,給中國的實業大量放貸,而不直接進入實業內投資,然後等政策轉向在低價或者用債務融資收購中國的企業,豈不是一舉兩得。
『柒』 中國加息後美元為什麼會上漲
中國加息不一定是美元匯率上漲的主要原因,但二者確實可能有所關聯。
中國加息,平抑物價,收縮國內流動性,會給國內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是2008年以來的第一次加息,是國內刺激政策退出的第一步,後面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退出性動作。加上近期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讓市場可能對中國經濟形成放緩的預期,增加了投資的不確定性。而美國利率仍保持寬松,基本面相對穩定,因此市場資金尋求美元資產避險。
『捌』 真實利率大幅走高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在我看來,這一現象有些蹊蹺。盡管利率的走勢和之前預期的一樣,但當時我還認為:房地產市場會開始迅速恢復,當地政府可以開始錄得財政盈餘,汽車銷售量會創下新高,而美國整體經濟則會以更快的速度走出流動性陷阱。現在,除了汽車銷售量多少符合預期走勢之外,其餘的情況都沒有發生。房地產市場處於停滯,州政府和本地政府依舊在努力縮小預算差距。一種解釋是,這表現出美國現在「儲蓄短缺」。這簡單的四個字背後隱藏著很深的意義,它可能是人們儲蓄減少但也可能是更多投資造成的。最終,儲蓄和投資緊密相關,更多借貸者的結果看上去就和更少儲蓄者一樣。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這么想?首先,真實利率的上升是一種根據。但單單憑借這一點理由依舊比較模糊。這可能也是由美國國債風險溢價上升所造成的。然而,美元同時也在上漲,這意味著真實利率的上漲正在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美國市場,而不是美國對海外市場缺乏興趣。現在,假設美聯儲正在考慮逐漸削減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經濟的基本面依舊和兩年前相同的話,那麼收緊貨幣政策會導致經濟復甦減緩,需求減少,通脹回落。作為回應,美聯儲則會再次實行寬松,結果就是經濟受到損害。在以上所有的情況發生過之後,出現的反而應該是更低的真實利率。所以,可能經濟的基本面已經迅速轉好,我們確實正在迅速突破流動性陷阱。但如若真是如此,那麼我們會看到企業盈利的回升,聯儲只有在事情比預期更好的情況下才會調高利率。但是盡管股市今年表現優秀,其近期走勢卻較為反復。這又讓我們對於企業利潤率的迅速轉強產生了些許懷疑。通過以上排除法的推理,真實利率上升可能的解釋還剩下兩個:1. 對房地產按揭貸款上漲的顯著預期,意味著更多人將要買入房產。在按揭貸款面前,其他任何東西都像是毛毛雨一樣微不足道。2. 家庭儲蓄率的大規模下降預期,消費將有所上升。然而,消費並非由進口增長造成,否則會對美元產生下行壓力。因此其主要由本土產品的消費推動。與此同時,該增長的強度又不足以抬高通脹預期。盡管第一個原因是有可能的,但為什麼利率上升唯獨在現在才出現?有關房地產復甦的趨勢已經出現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我們也會因此看到由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而推動的供給領域提振。粗略觀察發現,包括能源、基礎金屬、石油化工和農產品的產量已經預示著這一趨勢的來臨。而中國的增速減緩則會加劇供應過量的情況,這也就意味著真實收入將上升,從而推低預防性儲蓄率。如果這一情況屬實,我們將會看到勞動人口總量的上升以及單位勞動力成本加速上升,但因受益於原材料成本的下降,總體成本增加卻將保持溫和。這與90年代末期美國經歷的經濟增長相似,當時亞洲的增速銳減,且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玖』 請教一個經濟學問題。。。。。。。。。高利率導致美元走強美元利率帶動世界性的利率上漲求解釋
首先: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元利率就是美元的世界利率。
美元利率反映了美國國內對美元的需求程度,私人企業、政府因為赤字對美元的需求增強,必然導致美元利率的上漲。資本是逐利的,美國國內美元利率的上漲會導致國際美元流入美國,直接導致國際美元的供給減少,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供給減少,直接導致美元走強。
其次:美國國內的高利率,會導致其他國家的資本向美國流動,相應國家必須提高利率,在避免國內美元流向美國,這又導致了其他國家的高利率。
專業問題請聯系我:158467443
『拾』 影響美元長期利率的因素
"美元長期利率低企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是指美國經濟增長緩慢,投資與消費增量少,對貨幣(美元)的需求不旺,導致貨幣的對內價格(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在短期內會使套利資本(低利率貨幣兌換成高利率貨幣)外流,短期內對美元在市場上有大的沖擊,使美元匯率下降。在遠期,隨著套利期限的臨近,又會使套利資本迴流,引起遠期對美元資金的需求,導致遠期(長期)美元利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