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保險業的"國十條"
可以.但過去在政策上有一些障礙,目前已經或正在轉變。
03年底修訂的《商業銀行法》中,第十二條也沒有禁止保險公司設立商業銀行。
但是,該法第十一條規定:設立商業銀行,應當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 只是,在過去,這種部門管理的審批制為「分業經營」體制下保險機構設立商業銀行增加了難度。詳見:http://www.trustlaws.net/FinancialLaw/List.asp?SelectID=1448&ClassID=118&SpecialID=
而且,最近保監會還發布了《關於保險機構投資商業銀行股權的通知》(保監發〔2006〕98號),對保險公司入股商業銀行做出了更細致的規定。
其實,保險公司入股商業銀行早已不足為怪,平安保險和中國人壽等保險機構近年來已參股、控股了多家商業銀行。根據信託法律網(http://www.trustlaws.net)了解,平安保險已經收購了深圳商業銀行89.24%股權,中國人壽正在涉足廣東發展銀行和農業銀行的收購和股改。
在過去,有保險公司「曲線」(如平安保險利用旗下信託公司收購福建亞洲銀行,從而組建現在的平安銀行)入股商業銀行的事。
根據信託法律網(http://www.trustlaws.net)的分析,隨著現在政策越來越寬松,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之間的相互入股已成為綜合經營(金融混業)的應有之義。
Ⅱ 中央擴大內需的"國十條"是什麼謝謝。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增加千億元投資,即後來大家簡稱的「國十條」
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解決住房問題的起始是安居房,同時擴大對廉租房的供應,以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民生等社會大局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農村問題,如基礎建設,這是一直困擾城鄉差距的重大問題。同樣的公民,不一樣的生活配套,不一樣的生活現狀。這條政策,作為「國十條」的第二條,符合十七大的會議精神,可以看出這是對十七大精神的執行。
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路網不僅是財富連通的源泉,也是國家GDP增長的原始動力。如此一條政策,首先解決和填補了通路的城市空白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金融海嘯的影子吹走,而且會把由於工業倒閉帶來的失業人口找到工作出路。可謂箭無虛發,一箭雙雕。
四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物質和精神同樣重要,在滿足物質需求之後,解決精神需求和醫療問題以及教育設施建設,也是擴大內需的一種方式。可以想像如此一來,城鄉差別逐漸縮短,對於實現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
五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環保問題,不僅是我國的獨有問題,也是發展中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不可迴避的問題。當我們面臨不可再生的資源逐漸呈現短缺跡象,當我們因破壞生態平衡而遭遇自然報復,環保的課題上升成為世界聚焦的人類話題。
六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國際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如何讓我國立於世界國家常青之林,高科技的進步正是一個體現方式。
七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國是四川,中國是一個大家庭。如今,當物資稀缺對於災區的重建設置了種種障礙,這條政策不僅僅是給重建地震災區帶來了至高無上的精神慰藉,也是對於災區最大的物質支持。
八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准,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准。
我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農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鄉差距的主因,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體現。這樣的惠農政策,是對農村問題的直接解決。
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當我國工業面臨世界經濟危機,改革創新或者企業升級才有出路。另外,為了企業增值稅改革付諸千億資金,實實在在的鼓勵。
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Ⅲ 新國十條的內容是什麼
一是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
二是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發揮責任保險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
三是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四是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拓展「三農」保險的廣度和深度。
五是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發展,推動保險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加大保險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
六是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深化保險行業改革,提升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充分發揮保險中介市場作用。
七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加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八是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全面推進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的保險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氛圍。
九是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險監管協調機制,鼓勵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購買保險服務,研究完善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稅收政策。
新國十條《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有序健康發展。

(3)國十條投資擴展閱讀
新國十條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對商業化運作的保險業務,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對具有社會公益性、關系國計民生的保險業務,創造低成本的政策環境,給予必要的扶持。
對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積極作用但目前基礎薄弱的保險業務,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二是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全面深化保險業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引進先進經營管理理念和技術,釋放和激發行業持續發展和創新活力。增強保險產品、服務、管理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市場主體差異化競爭、個性化服務。
三是堅持完善監管、防範風險。完善保險法制體系,加快推進保險監管現代化,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市場秩序。處理好加快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Ⅳ 國十條中的每一條分別對應著什麼消費還是投資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增加千億元投資,即後來大家簡稱的「國十條」
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解決住房問題的起始是安居房,同時擴大對廉租房的供應,以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民生等社會大局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農村問題,如基礎建設,這是一直困擾城鄉差距的重大問題。同樣的公民,不一樣的生活配套,不一樣的生活現狀。這條政策,作為「國十條」的第二條,符合十七大的會議精神,可以看出這是對十七大精神的執行。
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路網不僅是財富連通的源泉,也是國家GDP增長的原始動力。如此一條政策,首先解決和填補了通路的城市空白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金融海嘯的影子吹走,而且會把由於工業倒閉帶來的失業人口找到工作出路。可謂箭無虛發,一箭雙雕。
四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物質和精神同樣重要,在滿足物質需求之後,解決精神需求和醫療問題以及教育設施建設,也是擴大內需的一種方式。可以想像如此一來,城鄉差別逐漸縮短,對於實現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
五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環保問題,不僅是我國的獨有問題,也是發展中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不可迴避的問題。當我們面臨不可再生的資源逐漸呈現短缺跡象,當我們因破壞生態平衡而遭遇自然報復,環保的課題上升成為世界聚焦的人類話題。
六是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國際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如何讓我國立於世界國家常青之林,高科技的進步正是一個體現方式。
七是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國是四川,中國是一個大家庭。如今,當物資稀缺對於災區的重建設置了種種障礙,這條政策不僅僅是給重建地震災區帶來了至高無上的精神慰藉,也是對於災區最大的物質支持。
八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准,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准。
我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貧富差距。農村的低收入水平是城鄉差距的主因,是貧富差距的問題體現。這樣的惠農政策,是對農村問題的直接解決。
九是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當我國工業面臨世界經濟危機,改革創新或者企業升級才有出路。另外,為了企業增值稅改革付諸千億資金,實實在在的鼓勵。
十是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初步匡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Ⅳ 國務院發布保險業"新國十條"(全文)
一、保險新國十條具體內容
(一)保險新國十條頒布事件簡介
今日(2014年8月13日)下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下稱《若干意見》),即業內所稱的保險新國十條。對於巨災保險,《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將要重點研究建立巨災保險基金、巨災再保險等制度,逐步形成財政支持下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制定巨災保險法規。建立核保險巨災責任准備金制度。建立巨災風險管理資料庫。
(二)保險新國十條內容概述
保險新國十條共提出十條內容,包括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
二、保險新國十條六大要點
1、加大再保險產品和技術創新力度
2、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鼓勵各地根據風險特點探索有效保障模式
3、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高農業保險保障程
4、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
5、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
6、明確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
三、保險新國十條全文
四、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等。
保險新國十條有何現實意義
一、保險新國十條的創新之處
(一)保險新國十條的「新意」
《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完成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達到3500元/人的發展目標。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保險新國十條的深刻意義還在於這是國務院層面從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來系統性地定位保險業,是首次對保險業的支持政策做系統性的表述。文件的起草更多的是站在國家角度,而非行業角度;對於業務的發展的表述,亦都是自上而下的。
(二)保險新國十條承保端創新
《意見》中提及多項保險業務的發展,共從10個方面、31項內容闡釋了保險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藍圖。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創新點是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和巨災保險。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業內呼籲多年的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終於落地,且首次對外提出試點實施的時間表,預計2015年將啟動。對於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這也是本報記者近一段時間以來采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
(三)保險新國十條投資端創新
除了承保端的業務推動,保險新國十條還在投資端大力創新。回溯「國十條」下發後保險業的回應,投資端的反應亦較為明顯。
《意見》中強調,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在保證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
二、保險新國十條成險企股市激進的背後推手
保險新國十條的公布當日,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強勢,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分別上漲了1.32%、1.77%和1.90%,新華保險領頭大漲3.57%。整個保險行業板塊上漲1.65%,位列行業板塊首位。
三、保險新國十條致力於公共服務
最值得關注的是,保險國十條從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對保險業進行定位。專家認為,未來保險公司將更多滲入金融體系、社會保障體系、農業保障體系、災害救助體系和社會管理體系中。
從保險國十條關注的重點看,巨災保險、農業保險、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責任保險等領域是未來國內保險業主攻的方向。
四、保險新國十條將開辟更廣闊的未來市場
一位接受采訪的保險公司高管表示,根據保險新國十條的發展目標,至2020年,我國保險深度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3500元/人,而目前保險行業的保險深度為3%左右,密度為1200多元/人。隨著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作用的加大,5%的保險深度有望提前實現。
更令保險公司期待的是,保險新國十條的一些提法,讓商業保險公司有望參與以前無法進入的領域,擴展了保險公司的業務空間。未來,保險公司不僅要在市場上分蛋糕,更大的任務是做大蛋糕。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Ⅵ 房地產「國十條」是哪十條
「國十條」指: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二)建立考核問責機制。 (三)實行更為嚴格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四)發揮稅收政策對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收益的調節作用。(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應。 (六)調整住房供應結構。(七)確保完成2010年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280萬套的工作任務。(八)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地和融資的監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監管力度。 (十)完善房地產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其要點如下: 第一、停發第三套房貸款
對於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由於政策針對的是第三套房以上的房產,那就意味著這個規定主要針對的是利用銀行房貸大量炒作的投機性購房,對供應量比較緊張的城市樓價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第二、遏制外地炒房者
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這個規定很明顯是為了遏制外地炒房者。
第三、物業稅漸行漸近
發揮稅收政策對住房消費和房地產收益的調節作用。財政部、稅務總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和調節個人房產收益的稅收政策。這一規定將推進物業稅和房產保有稅的出台,促使原有的投資投機者將其房產拋售到市場,增加房產供應。
第四、問責制強化執行力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須認真落實中央確定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採取堅決的措施,同時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要追究責任。這一政策將提高地方政府調控樓市的積極性,有力的降低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商的過度保護。
23
Ⅶ 看網上的眾多評論,為什麼都說新國十條對商務樓投資的影響較小呢
由於新國十條的內容主要是針對的住宅樓的,所以對商務樓的影響較小,反而會因為住宅樓投資的受限,使商務樓樓市火爆,看樣樓主是想投資商務樓吧,給你推薦個不錯的新盤萬科五號公社
「新國十條」出台,商業地產投資走俏,新盤NO.5 BOX升值潛力巨大(轉)
隨著「新國十條」出台,居民樓市不穩,許多投資者把目光轉向商業地產,致使商業地產走俏,萬科·五號公社(NO.5 BOX)是萬科「TOP」系新盤,地理位置優越,周邊資源豐富,並且在「新國十條」的大環境下,投資前景廣闊。
對話城市綜合體,CB
D土地「歸零」後的公園辦公獨棟
城市發展的腳步常令人驚嘆不已,高新技術的進程也讓人始料未及。隨著城市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人們也因此擁有更多閑暇時間去追求理想生活。物質與精神雙雙解放,生活觀念也發生變化,豐富多元的城市生活也對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綜合體應運而生,並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北京,萬科·公園五號正以其稀缺珍貴的地理優勢、獨具匠心的產品設計、國際化的服務理念以及前瞻性的視角,勾勒出世界城市的生活版圖。
美國紐約最繁華的曼哈頓街區洛克菲勒中心、日本東京六本木新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綜合體已成為現代城市建設的資金聚集地。作為萬科在北京的首個「TOP系」新建築,萬科公園五號以高起點、高標準的建設,匯聚諸多高品質項目和優質配套,構建國際級生活新範本,並打造五號公社這一創新力作,以「CBD唯一公園企業獨棟」的品質和格局,生成強大的商務磁場,奠定新型辦公典範。
占據城市「商」中心,盡享國際化資源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成為區域間溝通的紐帶,帶來商務交流的絕對便利。具有20多年豐富開發經驗的萬科集團深諳此道,在CBD核心區建成的萬科·公園五號,緊鄰稱為「財富大道」的西大望路,地鐵6、10、14號線融匯貫通,CBD、三里屯、燕莎三大商圈強力輻射,據守鼎盛商區中心。項目位於CBD、國際傳媒大道和「城市綠肺」朝陽公園的焦點地帶,坐享中央商務圈、高檔購物消費圈和涉外生活圈咫尺之便,優越的地利位置,海聚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使萬科五號公社擁有得天獨厚的多重優勢,最大化合理利用資源,以「公園企業獨棟」概念,創造出新型生態商務區模式,提升商務辦公的舒適性、可持續性,為企業注入新鮮元素和自然活力。
難能可貴優品質,促生新辦公格局
萬科·五號公社為公園五號北側獨樓,7800㎡大體量,全部為loft產品,5.7米層高帶來無限創意空間,坐卧於朝陽公園、團結湖公園和紅領巾公園三大園合圍的優質環境以及公園五號高端社區園林景觀,商務區的時尚元素、公園的綠化景觀、個性鮮明的建築設計,國際化的標准服務,從建築設計、規模、功能、業態組合上都代表著最高級的商務辦公形態。外在建設提供了自在舒適的辦公環境;內在形象帶來強大的商業價值潛力,內外融合產生強大的聚集效應,充滿自然氣息和現代簡約氛圍,助企業提升辦公效率,增強了對企業巨頭、跨國集團的吸引力。
萬科·五號公社以人性化、生態化的輕松辦公理念,為都市精英階層提供舒適、自在、立體的生態商務環境,滿足休閑、辦公、社交等多方位的商務需求,並以不可復制的含金量和價值力,帶來難以比擬的投資前景,開啟CBD生態商務、公園辦公新紀元。
Ⅷ 新國十條對保險資金投資持什麼態度
國務院2014年8月13日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保險業新「國十版條」)提出,在保證安全權性、收益性前提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研究制定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相關政策。鼓勵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允許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夾層基金、並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穩步推進保險公司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探索保險機構投資、發起資產證券化產品。探索發展債券信用保險。積極培育另類投資市場。
綜上所述,新國十條對保險資金投資持支持的態度,對保險資金運用產生導向作用。
Ⅸ 國十條的資金運用
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水平,支持國民經濟建設
深化保險資金運用體制改革,推進保險資金專業化、規范化、市場化運作,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水平。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和預警機制,實行全面風險管理,確保資產安全。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要樹立長期投資理念,按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相統一的要求,切實管好保險資產。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逐步擴大資產管理范圍。探索保險資金獨立託管機制。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資本市場,逐步提高投資比例,穩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規模和品種,開展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和創業投資企業試點。支持保險資金參股商業銀行。支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不斷拓寬保險資金運用的渠道和范圍,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性和穩定性的優勢,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