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指數基金的 每個季度的 重倉股 會改變嗎 還是就是死的,那個公司都快倒閉了 還持有它的股票呢
^_^ 指數型基金對應的標的物,指數組合裡面的股票都會做調整,增加好的刪除差的。所以不用擔心說某公司倒閉了還在指數組合裡面待著哦。
另外,上市公司不會一夜之間倒閉的,要經過起碼2年的逐步警告加上ST *ST等牌子,最後實在太差才摘牌的哦。
我剛有回答你了,指數型基金不是買足了指數組合裡面所有股票的,也是精選幾個投資的。所以當然有變化啦。
㈡ 為什麼不讓買基金重倉股
不讓買基金重倉股的原因:
基金的資金似機構非機構,似散戶非散戶性質,大都是跟庄盈利而自己一般不做莊。既然不做莊就存有一定風險,而有風險最好去做莊,可基金的賬戶是不能隱蔽的,不但不能隱蔽而且每季度還要公布持倉情況,包括所持個股的股數,都要大白於天下。這就違背了股市運行的自然規律。除非基金操作時能保密其賬戶,那將另當別論,但在當前是不可能的。
其實,真正的原因還不僅僅在此,更深層的原因主要是基金大規模進入了某隻股票,會干擾甚至會趕走原先內在的莊家。道理很簡單,一旦基金重倉進入某隻股票,兩周後持倉情況一公布,散戶又進入一大批,這可就為難了老莊家,用自己的錢為基金抬轎子決不會甘心,只有往下砸,若能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就這樣,往往好端端的一隻股票因基金的進倉趕走了莊家,股票變成象沒有娘的孩子一樣無人照看,最後結果是不管什麼藍籌股也好,明星股、成長股也罷,全是「三個和尚沒水吃」,死路一條。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除非管理層對基金的管理網開一面,放鬆一些監管條款,讓基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這樣才能對股票市場的運行有一定的幫助。否則,基金越多,個股麻煩越大,指數越難漲。
㈢ 指數基金是長期持有還是頻繁買賣
通常所說的基金是指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無論哪種,均適版合長期持有而不是頻權繁交易,指數基金雖然隨股市漲跌,但不適合頻繁交易,原因為:
第一買賣費率高;
第二贖回時間長,浪費機會和收益;
第三基金短時間持有收益一般不理想;
目前市場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最需要重視的有兩點:一方面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的基金,找到這樣的指數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另一方面是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㈣ 都說基金重倉股不能買,為什麼
不讓買基金重倉抄股的原因:
基金的資金似機構非機構,似散戶非散戶性質,大都是跟庄盈利而自己一般不做莊。既然不做莊就存有一定風險,而有風險最好去做莊,可基金的賬戶是不能隱蔽的,不但不能隱蔽而且每季度還要公布持倉情況,包括所持個股的股數,都要大白於天下。這就違背了股市運行的自然規律。除非基金操作時能保密其賬戶,那將另當別論,但在當前是不可能的。
其實,真正的原因還不僅僅在此,更深層的原因主要是基金大規模進入了某隻股票,會干擾甚至會趕走原先內在的莊家。道理很簡單,一旦基金重倉進入某隻股票,兩周後持倉情況一公布,散戶又進入一大批,這可就為難了老莊家,用自己的錢為基金抬轎子決不會甘心,只有往下砸,若能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就這樣,往往好端端的一隻股票因基金的進倉趕走了莊家,股票變成象沒有娘的孩子一樣無人照看,最後結果是不管什麼藍籌股也好,明星股、成長股也罷,全是「三個和尚沒水吃」,死路一條。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除非管理層對基金的管理網開一面,放鬆一些監管條款,讓基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這樣才能對股票市場的運行有一定的幫助。否則,基金越多,個股麻煩越大,指數越難漲。
㈤ 現在入市,買股票好還是買指數型基金好
既然炒股是你不熟悉的領域,那麼我建議還是不要去做比較好。。那樣的風險太大了。。而且股票遠遠比基金要復雜得多~~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不大的話,買基金是為了保值的話,可以考慮一些債券基金或者是貨幣基金。。 一般這些基金一年下來的收益超過銀行利息,問題還是不大的~
如果你願意冒點風險,追求長期利益的話,我推薦的是嘉實300,指數基金,。。因為從長期來看,大盤是肯定能漲起來的。。。我們對中國經濟都是有信心的 呵呵 (從09年第一季度嘉實300的業績就可以看出,漲幅超過30%)
嘉實滬深300跟蹤滬深300指數,相關研究表明,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市值一般在達到70%以上時,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市場覆蓋率,並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應市場股價的動態演變,滬深300指數橫跨滬深兩市,其成分股的總市值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81.82%,流通市值占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的69.92%,在對國內股市的覆蓋效果方面要大大優於其他指數,同時經過2008年65%以上的超跌,滬深300的估值優勢相對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還有一個融通深證100,增長能力也是非常不錯。。但是要提醒一下,選擇指數基金,要注意風險哦~
最好祝你投資順利咯~
㈥ 指數基金是長期持有 還是頻繁買賣
適合長期持有,原因如下:
在單邊上漲時,指數基金錶現最好,例如2006年至2007年以及版今年的前7個月,指權數基金錶現優異,也造成投資者追捧指數基金。然而,因為指數基金在熊市中也是滿倉操作,在2008年以及今年8月市場單邊下跌時,業績表現相對落後。因此指數基金較適合相信市場長期向上、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股票或是基金、並且希望降低投資成本的投資者。
如果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需要短期操作,為了讓指數基金發揮好分享短期交易機會的良好工具 的作用,須特別注意以下兩個前提:
1.如判斷市場有短期反彈機會,指數基金可獲取盡可能的高收益
一般的股票型基金同市場短期反彈的相關度都不及指數基金。若判斷短期將迎來階段性反彈,這時,投資者就可以選擇指數基金來抓反彈。
2.短期操作需要投資者對後市有個比較准確的研判,否則就很可能是適得其反。
短期市場的趨勢,只有概率,而沒有確定性,只有長期的投資,才有確定性可言。
㈦ 購買指數基金前十重倉股是不是比直接買指數基金好
話說你買多少重倉股可以契合指數變化呢?估計你沒考慮過吧
你買指數基金是想和指數共漲共跌而已,如果你持股就未必能做到了,或許好,或許差
場外買基金費用高,不如買股票
場內買指數基金,費用低,好於股票
㈧ 指數基金是否就是買了不動長期持有真的不用在經濟周期是做波段嗎
指數型基金在具體的投資運作上具有被動性特徵,導致這類基金具有非常鮮明特點。版
首先股票選權擇「被動」:除了在特定的時點前後按照規定選進、剔除某些必須調換的成份股以外,指數型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全都是標的指數的成份股,基金經理不再需耗精費神研究上市公司。其次,指數型基金投資股票的只數和比例也是被動選擇的。每隻指數型基金對於標的指數的成份股票到底買多少,不是由基金經理發揮自己的專業理財素質經過研究、分析、判斷之後決定的,而是根據相關成份股票在指數計算時所佔的權重大小,照搬到相關基金中配置相應的資金。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指數型基金股票投資倉位同樣不由「選擇」,建倉完成後的運作,指數型基金的股票投資倉位要保持在90%-95%區間內,甚至有些基金倉位要求不低於95%。
這三大特徵就決定了指數型基金鮮明的市場特徵,它只適合有選時能力的投資者進行擇時交易、波段操作。實際上,指數型基金是保險、券商等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最好標的。
㈨ 怎麼知道指數基金持有的股票,指數基金的漲跌會不會被操控
股票軟體上找到你買的指數基金按F10 查看基金資料,大部分都寫的有持股明細。
如果你擔心基金被操控,可以買寬及基金,上證etf 深成etf 50etf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如果你沒有投資基本知識,最好不要買。
㈩ 買場內指數基金和買個股有什麼區別哪個收益更大
指數基金還是基金,基金和個股的區別你知道吧?
哪個收益更大這說不清楚啊,指數基金就是平均水平,個股就看什麼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