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倉位高點,預示著市場頂部來臨;基金倉位低點,便是市場築底信號。」不知從何時起,基金倉位便被市場視作投資的反向指標,在過去的四年間,這一指標得到了市場的印證。
1 低倉位VS底部
根據財匯資訊的統計數據,自2006年以來,在股市上升期,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季報倉位逐漸攀升,而在股市到達階段頂點時,基金倉位也都創出歷史新高。
上一輪大牛市從2006年開始啟動,基金倉位也由此開始逐漸攀升。2006年底,基金倉位平均為79.34%,成為當年基金季報倉位高點,在隨後的2007年裡,基金倉位一直維持在77%以上,到2007年三季末,基金倉位更升高至80.72%,成為歷史高點。與此同時,上證指數也從2006年初的1160點,一口氣漲到2007年10月16日6124點的歷史高位。
6124點之後,滬指便一路下跌,並於2008年10月28日最低探至1664點。與此同時,基金倉位從2007年底的80%逐步下降,2008年四個季度的倉位分別是75.33%、71.78%、68.50%和68.81%。基金倉位變化與大盤走勢完全吻合,同時,2008年底在基金倉位達到歷史低位後,市場便出現了反轉,又開始了新一輪牛市。
2009年同樣如此,基金倉位從一季末的76.94%一路上揚,直到2009年底達到86.64%的高位。市場也在2009年四季度達到階段性頂部。市場人士表示,基金倉位反映的是基金經理對當時市場的基本態度,基金經理若看好市場自然會加倉,看空便會減持股票。只可惜,在基金經理一致看好時股市往往見頂,而一致悲觀時往往見底。基金倉位成了判斷後市的一大反向指標。
當然,這一反映基金操作風向的指標,也被基金公司作為判斷市場情緒的依據之一。深圳某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倉位反映的是市場平均水平,這對個體基金還是具有參考價值的,比如市場平均倉位是80%,作為個體,我可以把倉位做到70%或90%。」
2 股基熱賣VS見頂
「股債蹺蹺板」效應對於基金發行市場同樣奏效。前一段時間股市轉淡,基金公司對新發基金的品種選擇也悄然轉向。
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今年二季度以來,先後已有7隻債券基金成立,目前還有3隻債券基金正在發行。此外,根據證監會網站的公示,截至7月23日,已經受理的基金產品募集申請中還有6隻債券基金。而在更早之前,債券基金的發行已經暫停了4個月。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對本報表示,基金公司在申報產品時的確會考慮市場情況,而且債基和股基之間首發規模的差異也的確與股市運行狀態相關。
在過去幾年裡,債券基金的發行情況似乎也與股市走勢表現出關聯性。在2006、2007兩年股市大牛市中,新成立的債券基金總共只有10隻,而且首募規模都很小,平均只有約40億份。而同期股票基金的發行卻如火如荼,2006、2007年成立的股票基金分別為43隻和34隻,平均首募規模分別為45億份和50億份。
這樣大的差距在2008年熊市來臨後發生了逆轉,全年共有40隻股票基金成立,35隻債券基金成立。而在2009年又一個牛市裡,股票基金成立數量已驟升至75隻,債券基金成立數量則降到19隻,並且均集中在上半年股市連續下跌、反彈尚未確立時期。
債基熱發、股基熱發均成為可以參考的股市運行的另一反向指標。
3 超配防禦類
弱市偏防禦,牛市重進攻。資金寬裕時買大盤權重,資金短缺時買小盤成長性股票。經歷兩輪牛熊的洗禮,這幾乎已成為基金行業投資的一個普遍規律。
以4月16日之後的下跌為例,本報記者研究發現,在本輪下跌中,所有指數中只有兩個指數出現了持續性上漲,一是醫葯指數,一是中小板指數。
比較2007年「5·30」到1664點和1664點以來兩個階段的醫葯指數和上證指數的上漲幅度後不難看出,在大盤出現持續性上漲時,醫葯指數的漲幅明顯小於上證指數,而當大盤處於震盪期或者下跌期這樣的方向不明時期時,醫葯指數的漲幅則大幅高於上證指數。
一位市場人士解釋,這種現象背後,以基金為代表的資金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弱市基金更青睞防禦性行業,一般在降低倉位的同時,會重倉醫葯、消費等防禦性行業。」
比如今年上半年的下跌。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偏股型基金對醫葯股的配置比例達到了9.38%。醫葯行業的標准配置僅有4.6%,超配比例達到1倍。而在今年一季度末,醫葯股的配置比例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只有5.28%。
每當這種狀況持續,結果就有可能朝著另一個方向轉換。
「當某個行業的資金進入過多時,其估值必然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時候往往防禦性行業的防禦性也不強了,成為高風險行業。」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對本報記者表示,不是行業本身有風險,而是二級市場存在風險。
這種風險已經開始影響到A股市場。譬如,6月下半月,醫葯股和中小盤股票出現了一輪暴跌。之後,雙雙在7月5日開始重新企穩反彈。但是,金融、地產等板塊也於7月2日開始發力。尤其是地產指數,7月2日以來漲幅達27.99%,大幅高於醫葯和中小板指數的漲幅。
② 股票基金的分析反映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常用來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有標准差、版貝塔權值、持股集中度、行業投資集中度、持股數量等指標。低周轉率的基金傾向於對股票的長期持有,高周轉率的基金則傾向於對股票的頻繁買入與賣出。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③ 什麼是股票風險基金回報率是多少
就是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是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基金,是投資基金的主要種類。股票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投資集中為大額資金。它主要投資於不同的股票組合,是股票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相對於其他類型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股票型基金的顯著特點就是高風險與高收益的並存;而相對於同樣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點的股票投資來說,投資股票型基金又具有專家理財、分散風險等優勢。 對於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理財品種,然而又沒有時間時時關注於股票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投資股票型基金是您理財組合中高風險高收益品種的最佳選擇。股票型基金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在牛市中是收益最高的品種,一波大牛市會出現50-500%的收益,在熊市中也是最受傷的品種,會出現60%左右的虧損也是正常的事情,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
④ 基金風險有哪些
基金投資主要存在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風險、特有風險及其它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證券市場價格因受到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投資心理和交易制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
導致基金收益水平發生變化,主要包括政策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經營風險、經濟周期風險等。
流動性風險屬於綜合性風險,主要受到證券市場走勢、金融市場整體流動性、基金管理人流動性管理能力、基金類型、基金份額持有人結構及投資者行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在基金管理運作過程中,基金管理人的知識、經驗等,會影響其對信息的處理以及對經濟形勢、證券價格走勢等的判斷,從而影響到基金的收益水平。此外,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手段和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同樣會影響基金的收益水平。
基金投資中的特有風險主要受投資范圍、運作模式等因素影響,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
FOF 等不同類型基金特有風險不盡相同,而定期開放、上市交易(包括 LOF 和 ETF)等不同運作模式的基金特有風險也差別較大。因此,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需特別留意各類基金的特有風險。
基金投資中其它風險主要包括:
(1)因技術因素而產生的風險;(2)因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影響基金運作的風險 ;
(3)因金融市場危機、基金託管人違約等超出基金管理人自身控制能力的因素出現,可能導致基金或者投資者利益受損的風險;(4)其他意外導致的風險等。
⑤ 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
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主要看以下兩個:
1.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指的是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歷史最高點買入基金,在歷史最低點賣出基金,在這個買賣過程中承受的最大虧損值。
通過這個指標,我們就可以判斷買入某隻基金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如果這個最大回撤值遠遠超過了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那麼建議大家還是換一隻基金進行投資。
當然對於基金定投來說,只要你嚴守投資紀律,也就不會在最高點滿倉買入,也不會在最低點全部賣出,所以最大回撤的這事,也就不會在基金定投發生。
關於這個最大回撤值,大家可以在三思投顧APP去查詢。比如下圖中的這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就為43.87%。

不過,最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不管是夏普比率還是最大回撤,反映都是基金的歷史業績表現,所以大家不能只根據它判斷基金是否值得投資。當然雖然過往的業績不能完全預測未來,但這些信息對我們挑選基金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2.如果大家要用這兩個指標去挑選基金的話,記得一定是在同類型基金之間做比較,不能把不同類型的基金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⑥ 股票型基金是個什麼概念,回報率和風險率是多少,周期是多長
說明該基金主要投資股票
回報多但是風險大
小於真正股票的風險
周期不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基金確定
不過一般都是中短期
⑦ 各類基金的風險等級
基金的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資者應該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以便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取得相對理想的收益。
基金的風險等級有兩種分類方式:
1、按風險類型可以劃分,
高風險等級基金類型有:標准股票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標准指數型基金、增強指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股債平衡型基金共7個三級類別。
劃分為中風險等級的基金有:偏債型基金、普通債券型基金(二級)共2個三級類別。
劃分為低風險等級的基金有:長期標准債券型基金、中短期標准債券型基金、普通債券型基金(一級)、保本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A級)、貨幣市場基金(B級)共6個三級類別。
2、按風險得分可分為5類:一般按照基金平均股票倉位和業績波動率兩項指標計算風險得分,然後求均值得到基金產品的風險得分:
風險等級 主要特徵
風險得分>5 高風險 股票型基金
風險得分≥4.5 較高風險 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風險得分3.5--4.4 中風險 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
風險得分2.5--3.4 較低風險 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
風險得分<2.5 低風險 中短債基金或貨幣市場型基金。
⑧ 股票基金風險大嗎
隨著2015年8月8日股票型基金倉位新規的生效,所謂股票型基金,是指股票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不能低於80%。(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規定已成為歷史。)目前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在國內,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貨幣市場基金是指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該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這三種基金的收益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但從風險系數看,股票型基金遠高於其他兩種基金。
2013年以來市場整體呈現結構性行情,成長股表現最為突出。受此影響,截至6月26日,今年以來主動股票方向基金平均獲得了5.68%的收益率,跑贏大盤近20個百分點。其中,成長風格基金業績突出,主要布局於新興產業的基金領銜上半年業績排行榜。基金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成長風格將繼續演繹,相對看好傳媒娛樂、電子等行業。其中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基金、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凈值漲幅達30%。
⑨ 評估基金風險的幾個指標
一、與收益相關指標:阿爾法系數: 反映超額投資回報率(越大越好)
阿爾法系數(α)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按照貝塔系數(β)計算的期望收益之間的差額。代表基金多大程度上跑贏預期收益率
二、與風險相關指標:
1、標准差:反映基金回報率的波動幅度(越小越好)
標准差是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基金的每月收益波動越大,那麼它的標准差也就越大。
標准差越大,基金未來凈值可能變動的程度就越大,穩定度就越小,投資風險就越高
2. 貝塔系數:衡量價格波動情況(牛市及上升階段越大越好,熊市及下跌階段越小越好)
貝塔系數(β)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評估某隻股票或某隻股票型基金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情況。
貝塔系數是一個相對指標。貝塔系數越高,意味著基金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換言之,貝塔系數越高,其風險也就越大
三、與收益風險都相關指標:
1、夏普比率: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越高越好)
夏普比率(SharpeRatio,也叫夏普指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發展出來,用來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的一個指標。
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選擇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擔的風險越小越好,選擇風險水平相同的基金則收益率越高越好。該比率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份風險,可以拿到幾份報酬,該比率越高,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得到的超額回報率越高。
公式: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因此,夏普比率越大,說明該只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就越高,基金的績效也就越好
2、R平方:反映業績變化情況(越接近100阿爾法系數與貝塔系數越可靠)
前面我們提到了貝塔系數,然而它能否有效衡量風險,很大程度上受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相關性的影響。如果將基金與一個不大相關的業績評價基準進行比較,計算出來的貝塔系數就沒有意義。所以考察貝塔系數時,應當同時考察另一個指標——R平方。
R平方是衡量一隻基金業績變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基準指數的變動來解釋,以0至100計。如果R平方值等於100,表示基金回報的變動完全由業績基準的變動所致;若R平方值等於60,即60%的基金回報可歸因於業績基準的變動。簡言之,R平方數值越小,說明業績基準變化與基金錶現的相關性越低。
此外,R平方也可用來確定貝塔系數或阿爾法系數的准確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越接近100,其兩個系數的准確性便越高。
注意:上述5個指標能幫助我們進行基金風險評估,但是,要想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基金公司的情況、基金經理的水平等。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加強投資方面的學習,從而提升投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