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00463基金凈值多少
華商雙債豐利債券源A(000463)凈值1.2166
凈值日期、單位凈值、累計凈值、日增長率、申購狀態、贖回狀態
2018-03-08 1.2140 1.6290 -0.41%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2018-03-07 1.2190 1.6340 0.00%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2018-03-06 1.2190 1.6340 -0.25%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2018-03-05 1.2220 1.6370 -1.77%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2018-03-02 1.2440 1.6590 -1.89%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2018-03-01 1.2680 1.6830 -0.31% 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Ⅱ 基金單位凈值
累計凈值是指該基金從成立以來的凈值;
分紅要看合同業績的,不一定說低於1元就不會分紅的!
Ⅲ 基金968006凈值
建議你到基金買賣網查詢,這是專業的基金網站,數據比較准確一些。。
Ⅳ 161024基金凈值是多少
單位凈值1.2060,累計凈值1.6120。(2020.2.28)
基金,實際上就是把眾多不懂金融投資,但同時又內想賺取更多收益的普容通投資者的資金匯集起來,然後委託給專業的機構(基金管理公司)去管理和運作,幫投資者賺取更高的投資收益。
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會利用他們的金融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將集合起來的資金去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
所以,基金的兩大特點,一是專人管理,二是所有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降低投資門檻。
另外,為了保障資金的安全,這些投資者匯集起來的資金會交給基金託管人保管,這個基金託管人一般都是銀行。

Ⅳ 基金凈值到底是多少
每一隻基金每一天凈值都不一樣,時刻子在變化
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放式基金的單位總數每天都不同,必須在當日交易截止後進行統計,並與當日基金資產凈值相除得出當日的單位資產凈值,以此作為投資者申購贖回的依據。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每天都會發生,所以作為交易依據的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必須在每天的收市後進行計算,並於次日公布。
Ⅵ 購買基金的單位凈值
每份基金單位的凈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的單位份額總數。

Ⅶ 為什麼006479基金1成立凈值就是2以上
那是因為基金經理的能力強,管理的好,業績翻倍,你的收益也翻倍,所以這個基金經理和公司選股擇時能力都不錯。qui te amo。
Ⅷ 160706基金凈值怎麼查詢
買賣基金到底應該怎麼查詢凈值?
基金交易中一個重要的原則是「未知價原則」回。什麼意思呢答?就是你申購/贖回基金的時候,實際的成交價格是距離你操作時點最近的一個尚未知曉的單位凈值。
舉例來說:
A在周一13:00申購基金1萬元,那麼他最終會按周一晚上的凈值確認份額。如果周一晚上的凈值是1.000,那麼他就得到1萬元÷1.000元/份=1萬份。
過了兩個月,A在周二10:00看到最新的基金凈值到了1.14,A想要把基金贖回來,於是他提交了贖回申請,全部贖回1萬份份額。最終他到手的金額是以周二晚上的凈值為准。如果周二晚上的凈值是1.15,那麼他就得到1.15元/份×1萬份=1.1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申贖基金的重要時點是交易日15:00。在交易日15:00前的訂單,以當天晚上的凈值確認,在交易日15:00後的訂單,以下一個交易日晚上的凈值確認。
凈值漲了,就能賺錢,凈值跌了,就會虧錢,這個「基金凈值」與廣大基民們真是息息相關。
Ⅸ 基金 凈值的疑惑
前半段沒錯,並且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不是貴和便宜的問題。要是不明白的話,換一種說法:你有5萬塊存銀行一年定期儲蓄,(1)開一張5萬的存單,(2)開10張5千的存單,到期時收到的錢有差別嗎?
後半段錯誤。1元的基金不一定因為業績差,有3種情況:(1)高凈值(比如2元)的基金實施了拆分,比如原先的每份拆為2份,你手上的1萬份變為2萬份,但每份的凈值就由2元變為1元了,拆分實質上對於財富增減沒有意義,但是因為許多基民有喜歡申購低單位凈值基金的心理,基金為了吸引大家申購,就主動或被動地迎合了基民心理;(2)新發行的基金都是按1元面值發行的;(3)有的基金管理水平較差,導致凈值落後於別的基金。
由此可以得出後半段的第1個錯誤:低凈值不見得是因為過去業績差。只有第(3)種原因是業績差,但目前的市場3種原因中(1)、(2)種佔了多數比例。
後半段的第2個錯誤在於:雖然基金管理人的水平存在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很難用過去的業績區分。美國基金業幾十年的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學者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過去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不一定好,過去差的未來不一定差。
所以,(1)買基金不要只看基金凈值,要看它過去的業績;(2)業績也不能只用絕對收益衡量,要看它承擔了多大的風險;(3)過去的業績也不能完全用作未來業績的指示。
要想有大一點的把握的話,就需要對(1)基金契約(募集說明書)上定位的類型(積極型、平衡型、指數型等);(2)這家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的風格;(3)其歷史業績體現出來的能力——作進一步的了解,選擇適合你的風格偏好的基金,並且把基金作為你所擁有的資產的一部分長期持有,不要太期待獲取最高收益。
另外,如果一隻基金換了基金經理,對這只基金是不是還適合你的偏好,要不要繼續持有要重新評估,因為不同的人風格和能力可能有很大差別,雖然基金公司大方向的把握會縮減這種差別。
基金是長期投資的品種,最好的基金管理人也不能保證年年排名第一,收益率能夠連續5年保持在前1/3的基金經理就是大師級的人物了,極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