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澄清難擋合並預期 潛在的央企聯姻有哪些
1、重組整合是國企改革的方式之一。今日媒體報道「央企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減至40家」,而晚間國資委發布聲明「央企合並報道未經核實」。雖然我們無法判斷最終政策方向,但未雨綢繆的研究還是必要的,畢竟南北車的合並也是傳言、澄清反復幾次,最後終於合並。此前我們曾撰寫《國企改革系列專題1-5》,對國企改革進行了詳細分析。早在2006年國資委就明確提出央企必須做到行業前三,達不到要求的強制重組。2006年12月5日,國資委發布《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後,在股權分置改革和中國經濟重工業化背景下,央企展開一波以大規模資產注入和重組為特徵的整體上市浪潮。央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優秀企業 以強並弱」、「科研院所並入產業集團」、「非主業資產向其他中央企業主業集中」、「央企與地方企業重組」等五種模式進行了大規模整合。
2、國內:增量發展變為存量組合。從央企集團公司情況來看,電力煤炭、航天軍工、機械、航運、地產、有色、石油石化、鋼鐵等重資產周期行業占據了顯著地位。反映在股市中,石油石化、建築、電力及公用事業等周期性重資產行業中的佔比均超過70%。其中多數行業已經從增量發展進入存量博弈階段,面臨產能過剩、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窘境,通過重組整合有利於優化資源、改善競爭格局,從而起到改善央企經營狀況。
3、國際:央企的「國際化」視野。隨著「一帶一路」的開啟,中國企業走出去必由之路。在一些傳統領域,中國企業在規模、技術等方面往往處於劣勢。以石油石化行業為例,美孚14年利潤規模是中 石化、中石油的3.6倍、1.76倍,盈利能力也遠高於後者,強強聯合有利於實現規模效應、優勢互補。而諸如高鐵、核電等優勢領域,重組整合利於克服在國 際市場競爭中同行業兩個企業互相沖撞,相互擠壓的的副作用,在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維護了國家利益。
機械龍華:機械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我們認為央企改革合並的預期對機械行業投資機會的把握在於以下三點:1)大型寡頭壟斷央企之間的合並可能及可能引發合並的核心促發因素把握;2)如果大型寡頭壟斷央企出現合並需要關注的系統內附屬公司的投資機會把握;3)弱勢央企被整合可能所引發的投資或投機機會。
1、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上市公司發言人在數次否認合並傳聞後,在2014年4季度開始步上合並之路,近半年來的中國「神」車狂飆突進式的上漲帶動了市場對大型央企合並的無限預期。這里我們建議投資者認真思考導致大型央企的合並的核心「理由」。南北車的合並理由應該是為了國際市場的合力突破;而南北船是否需要合 並,全球民船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減少競爭、避免內耗雖然成為需要,但是市場總量和利潤率有限,而近幾年國內軍工和國際軍貿機會的逐步展現成為南北船不可不爭的巨大利益,該機會市場及利潤巨大,而如果南北船布局不均導致無法大致平均分享軍工軍貿利益的情況下,不排除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的合並可 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大型寡頭壟斷央企如果出現合並,前提條件是必須中國最高領導階層的強力推進方可望推動。
2、南北車合並將帶來集團下屬H股南車時代電氣和A股時代新材,尤其是H股的投資機會。我們預期南北車將在15年中期完成合並。一旦中國中車掛牌,南車時代電 氣將與中國中車體內的北車「芯」和北車的IGBT業務等等形成同業競爭,這是任何證券交易所所不能無視的,投資者可參照中國南車此前對下屬公司南方匯通所作出的限期解決同業競爭的公告及其帶來的對股價的影響進行判斷。如果南北船合並建議關注下屬公司風帆股份的響應機會。
3、央企整合建議不僅要關注大型寡頭壟斷央企的合並,也要關注弱勢央企的被整合可能。一般而言,重組過程中,被收購被整合的公司反而是股價上漲最好的標的。比如小型央企: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特小型上市公司金自天正;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公司中北方創業等。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央企改革進度不達預期。
石油化工鄧勇:關注石化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今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A股股價雙雙漲停,主要是受到關於中石化中石化合並的媒體報道所刺激。而關於幾大石油石化集團整合的報道在今年二月也出現過。
改革將是2015年石化行業投資主線之一。我們在2015年年度策略中提到,改革將是石化行業的重要關注點。
業務整合與互補更重要。我們認為三大石油石化集團之間簡單合並的可能性不大,我們更希望能看到石化公司業務上的整合,從而實現產業鏈上的互補。
三大石化公司的經營業務各有側重。中石油的業務主要側重於上游油氣開采,2013年中石油原油產量12625.52萬噸;天然氣產量793.51億方,約占 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70%。中石化主要側重於下游煉化業務,2013年中石化原油加工量23195萬噸,約佔全國原油加工量的45%,同時憑借其遍布全國 的加油站網路,中石化在2013年內的成品油總經銷量達到1.8億噸,佔全國油品總經銷量的60%。中海油的業務主要是側重於上游,2013年公司原油6684萬噸。
關注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在中石化「專業化分工、專業化上市」的整體思路下,中石化通過單一業務板塊的整體上市等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我們認為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石化旗下上海石化、泰山石油、四川美豐;中石油旗下天利高新、大慶華科、石油濟柴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上海石化:1)業績彈性大。09年油價反彈時,單季度盈利9億元以上;2)股權激勵考核盈利為2015年凈利潤21億元;3)低油價有助於石化行業景氣回升,公司受益於行業景氣度復甦。
天利高新:1)積極參加中石油的混改,期待通過與其合作,延伸產品鏈;2)油價反彈,產品盈利改善。
風險提示。油價下跌、管理層是否穩定、改革進度低於預期。
建築趙健:建築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建築這邊主要是兩鐵合並預期,兩鐵出身不同,中鐵的大股東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後變更為鐵道部基本 建設總局,所以中鐵也經常被稱為鐵工。鐵建的大股東是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前身是鐵道兵,組建於1948年7月,隸屬中央軍委管理。1982年,鐵道兵成建制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9年,兩家公司脫離鐵道部,成為獨立企業法人,也成為競爭對手。
從國內業務來說,兩者合計佔到鐵路建設市場超過80%,基本上勢均力敵,但沒有南北分治這種關系,而是競爭犬牙交錯,鐵建的地上業務佔比略高,中鐵的地鐵隧道市場份額更高,佔到一半左右。我們認為,如果合並,相對業主鐵總,將形成一對一的關系,而采購量也更加巨大,利於工程盈利能力提升。
從國外業務來說,鐵道部時期,曾有過區域劃分,但並未真正實行,即便如此,兩者在海外的直接競爭並不激烈,兩者同時投標的情況也不算多見。而兩者如果合並,尤其是和中車組成聯合體後,將更有利於國際市場的開拓。也就是說,國內提升盈利,國外擴展份額。
另外,具體到國企改革,我們再強調一下一直重點推薦的隧道股份,公司的盾構製造+地鐵隧道施工能力全國領先,作為國盛的下屬老牌國企,激勵、混改等國企改革 措施也在情理之中,考慮到國盛目前對改革的積極態度,我們認為隧道未來不會缺席,而一旦實施,其盈利能力釋放空間也將非常巨大,繼續推薦。
鋼鐵劉彥奇:鋼鐵行業央企改革之機會把握和相關投資機會探討
與鋼鐵(冶金)相關央企9家:其中生產配套服務的有5家,分別是五礦集團(鋼鐵服務)、中鋼集團(鋼鐵服務)、冶金科工集團(冶金建設)、鋼研科技集團(冶金技術)、冶金地質總局(礦產勘探),鋼鐵生產單位4家,分別寶鋼集團、鞍鋼集團、武鋼集團、新興際華集團。
鋼鐵相關央企可能只能保留兩三家。目前央企有113家,央企最終整合成多少家或者需要多少時間很難判斷,如按照媒體所講最終整合為40家,鋼鐵行業可能最多隻能保留兩到三家。其中外圍綜合服務一家,生產性一家或者兩家,因此上述目前9家央企可能都會涉及。
涉及公司。假設生產性鋼鐵央企只整合成兩家,北方南方將各保留一家,北方可能以鞍鋼集團為主體,可能會推進早已掛牌的鞍本集團整合,加上潛在的,產量估計可達 5000-6000萬噸,南方假如寶鋼武鋼整合,產量將達8000萬噸。整合以後將直追安米級別,統一購銷,減少區域競爭,將會產生一定的效益。
交運姜明:「義務澄清」難擋重組預期,投資優選集裝箱和中海標的
澄清公告是義務披露,無法證偽重組傳聞,因為決定權不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六 家公司股票因重組傳聞大漲,澄清公告更多是義務披露,首先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團要對傳聞正面回應;其次是配合交易所相關規定,提醒二級市場投資者相關風險,所以各家公告的形式內容上如出一轍,都是強調控股集團、上市公司層面都未均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信息,我們可以通俗的解讀為:1)上市 公司不知道重組的事;2)控股集團也不知道這事;3)各控股集團、上市公司之間也沒談過重組的事。由於央企整合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國資委(中遠集團董事長在 媒體之前的采訪中也有類似表述),上述公告無法改變市場對航運企業重組的預期。
重組預期並非無中生有,建議投資者高度重視。航 運央企重組傳聞其實在2010年之後就一直在坊間流傳,大多關於「中遠」和「中海」繫上市公司,背後邏輯主要是:1)兩家航運集團船隊大、體量足,連續虧損可能引發國家層面對航運企業的戰略布局;2)市場重合度高,雙方強強聯手、改善經營存在理論可行性;3)因歷史發展原因,雙方集團及旗下公司高管、經營 層主要領導很多都具備兩家公司的工作履歷(目前中海和中遠集團一把手都曾在對方公司擔任過高層職務),具備整合的基礎;但過去的整合傳聞影響范圍有限,資本市場上也遠不如鐵路改革的預期和炒作,但對於本輪重組預期,我們建議投資者要高度重視,因為無論從國家戰略、央企改革、行業現況以及高層執行力等層面來 分析,央企航運公司的重組會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實施的時間點很可能並不遙遠。
交運虞楠:傳統航空首推東航,國企改革乃錦上添花
國企改革具備條件和示範效應。1)我國民航業自上一輪整合後基本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傳統行業「靠天吃飯」特徵明顯,2010年以後行業伴隨著經濟調結構經歷了連續4年的盈利下滑;2)規 模效應和國際競爭力仍有很大增長空間。目前三大航集團運力規模有1500架客機以上,但和國際龍頭公司相比規模效應並不突出(美國聯邦快遞一家就有700 架飛機)。國際線自13年開始大幅增長,但目前國際知名度仍處於起步階段。此外,我國人均乘機次數仍處於歐美60-70年代水平,近兩年隨著消費升級動力 增強也有利於航空行業進一步做大做強。3)標的來看,我們認為東航和南航若有改革預期可能更能發揮協同效應。兩家公司均是天合聯盟成員,部分代碼和航線共享,協同效應比較強。從基地分布以及航線布局看,東南部區域購買了強,也是航空出行的密集區。國內和國際航線需求空間和增長潛力遠大於中西部區域。
基本面看,東航預期差很強,二三季度彈性十足。1)航空淡季運營強勁,公司是代表標的。春運後國際航線增速持續強勁,達25%左右。日韓市場持續發力為公司淡季不淡奠定基礎。2)浦東機場新跑道投放,時刻資源和流量進一步釋放,公司作為佔比40%的基地航空,受益最直接。3)軍演負面影響消除,旺季彈性釋放又進一步。去年旺季華東區域軍演公司影響最大,今年料影響不在,旺季同比盈利彈性有望加速釋放。4)中期迪士尼效應錦上添花。產品合作具備先發優勢,區域市場流量聚集效應將進一步增強明年輔助收入提升的空間。
強生控股,久事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東上海久事集團旗下產業包括ATP1000網球大師賽、F1中國站等大型國際賽事項目、上海國際賽車場、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產業,此外還有一些房地產投資子公司。根據公開新聞,久事集團國資改革的方案已獲得市領導肯定,而強生作為久事集團唯一的上市子公司,集團將體育資產或公交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 概率較高,如改革成行,強生控股預計受益明顯。
海博股份,密切關注重組進程和動態。公司去年6月已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農房集團100%股權和農房置業25%的股權。公司計劃在本次資產重組的同時非公開 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總額不超過本次交易金額的25%(即不超過26.76 億元)。重組後公司的主營業務轉變為兩個部分,即地產和冷鏈物流,農房集團主營業務為別墅等高端房產開發,其中70%左右產業都在江、浙、皖等地的二三線 城市。在重組方案已經確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目前農房集團高端房產存量較大,在當下經濟新常態環境中,關注高端物業銷售情 況;2)農房集團向養老地產進軍,目前老齡化趨勢在上海尤其明顯,政府也在探索並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我們判斷該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3)良友集團 擬與光明集團合並,良友集團旗下有較多物流和地產業務,我們判斷倘若兩者合並,良友集團現有的物流和地產業務將大概率注入到海博股份。
錦江投資,改革方向尚不明朗。錦江集團在國企改革中被劃歸為競爭類企業,擁有錦江股份、錦江投資兩家A股上市公司。其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錦江股份已經完成戰略投資者的引進。目前錦江投資的改革方向尚不明晰,但我們判斷錦江投資從資產整合、員工激勵等角度也有較大概率受益於國資改革。
軍工徐志國:軍工整合大勢所趨,中航工業最具代表性,長期關注航天、電科系
從全球范圍來看,軍工資產整合是大勢所趨。上世紀90年代,美國軍工企業由50多家經過並購整合,形成目前如洛馬、波音等主要的五大軍工集團。
我國軍工資產整合是必然趨勢,中航工業集團整合最具代表性,望成未來各板塊借鑒。我國軍工產業具有較強壟斷性,國家層面並不完全鼓勵競爭,我們認為未來通過整合做大做強也是大趨勢,2008年中航工業一集團、二集團合並成為如今的中航工業集團即是明確信號,且最具代表性,我們判斷未來各板塊有望借鑒類似模式進行整合。
2. 錦江之星的業務
錦江之星客運物流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
以上海錦江國際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錦江投資」)為主體,從事客運、物流產業。所屬錦江汽車服務公司擁有8700多輛中、高檔客車,在上海同業中綜合接待能力最強。合資經營錦海捷亞國際貨運公司,國內、外網點近百家,其無船承運業務位於全國第一。
錦江之星旅遊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
以上海錦江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錦江旅遊」)為主體,擁有上海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上海旅行社有限公司3家國際、國內旅行社;設有網點分公司、會務旅遊分公司、票務中心等,上海地區建有60個營業網點;合資經營「上海錦江國際HRG商務旅行有限公司」和「上海錦江國際JTB會展有限公司」。其出入境旅遊名列上海同業首位。
錦江之星地產是集團基礎產業之一。
從事特色房地產開發、土地儲備;受託管理集團酒店資產和投資企業。與海內外金融投資機構、房地產專業策劃機構、大型娛樂跨國集團建立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
錦江之星實業是集團相關產業之一。
從事肉類食品加工和深精開發;倉儲冷庫經營;物業經營管理;國內外貿易;產權交易,以及包括都市工業園區和創意園區開發在內的綜合實業。擁有「上食」等著名品牌,合資經營「荷美爾」品牌。
公司成立以來,為努力成就業內專業典範,實現成為出行者對專業、超值、簡約、安全、舒適的經濟型酒店的首選,公司堅持以專業的水平、務實的精神、真誠的服務,精心塑造錦江之星品牌,不斷創新產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追求簡約又時尚、不求奢華但講究品位的風格,在服務中始終關注客人的住宿體驗,將產品的服務內涵與客人的基本需求完美的結合,其特點為健康、安全、舒適的酒店產品,專業、真誠的酒店服務和清新、淡雅的酒店形象。始終保持產品的性價比處於同行最高,為我們的客人提供一個「品味自然健康、享受簡約舒適」的經濟型酒店產品。公司在發展中堅持國際化的經營管理方向,不斷將國外著名經濟型酒店集團有益經驗與錦江之星的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與發揮,建立了「質量管理標准系統、管理服務操作標准系統、運營支持保障系統、市場營銷支持系統、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人力資源支持系統,對各連鎖店進行支持與服務,以保障連鎖運營質量,維護提升品牌形象。
公司設有以專門培養經濟型連鎖酒店各類管理人才的錦江之星旅館管理學院。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為1000家。公司將繼續以高起點、高目標、高水準、高速度和更加專業化的運作積極推進錦江之星的事業發展,為打造錦江之星成為一個消費者信賴和忠誠的經濟型酒店連鎖國際品牌而不懈奮斗。

3. 上海和錦江的關系是什麼
錦江國際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企業集團之一。集團以酒店、餐飲服務、旅遊客運業為核心產業,並設有酒店、旅遊、客運物流、地產、實業、金融六個事業部。注冊資本20億元,總資產170億元。「錦江」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上海最具影響力服務商標」,列200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53位、上海地區第5位。 截止2008年12月底,錦江國際集團投資和管理465家酒店,客房總數超8萬間(套),分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20個城市。在全球酒店集團300強中排名第17位,列亞洲第一位,獲「中國最具影響力本土酒店集團」稱號;擁有上海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上海旅行社有限公司等3家國際、國內旅行社和「錦江汽車」8700輛中、高檔客車;合資經營「麥德龍」、「肯德基」、「新亞大家樂」、「吉野家」等著名品牌;控股(或間接控股)「錦江酒店」(2006HK)、「錦江股份」(600754,900934)、「錦江旅遊」(900929)、「錦江投資」(600650,900914)4家上市公司;合資組建錦江國際HRG商務旅行有限公司、錦江國際理諾士酒店管理學院、錦江國際JTB會展有限公司、錦江德爾互動有限公司等。
錦江酒店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
以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錦江酒店」)和上海錦江國際酒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錦江股份」)為主體,擁有錦江國際酒店管理公司及華東、北方、華中、南方、西北、西南六大區域性公司。專業從事星級酒店和「錦江之星」連鎖經濟型旅館,以及餐飲業的投資與經營管理。
截止2008年12月底,錦江酒店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20個城市經營管理全資、控股等酒店465家(含「錦江之星」連鎖經濟型旅館),客房數80000餘間/套,名列全球酒店集團300強第17位。餐飲業擁有合資經營的「肯德基」、「大家樂」、「吉野家」等著名品牌,中、西快餐列上海第一。
擁有中瑞合作錦江國際理諾士酒店管理學院及上海錦江國際旅遊管理學院,從事中、高級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訓。
錦江客運物流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
以上海錦江國際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錦江投資」)為主體,從事客運、物流產業。所屬錦江汽車服務公司擁有8700多輛中、高檔客車,在上海同業中綜合接待能力最強。合資經營錦海捷亞國際貨運公司,國內、外網點近百家,其無船承運業務位於全國第一。
錦江旅遊是集團核心產業之一。
以上海錦江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錦江旅遊」)為主體,擁有上海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上海旅行社有限公司3家國際、國內旅行社;設有網點分公司、會務旅遊分公司、票務中心等,上海地區建有60個營業網點;合資經營「上海錦江國際HRG商務旅行有限公司」和「上海錦江國際JTB會展有限公司」。其出入境旅遊名列上海同業首位。
錦江地產是集團基礎產業之一。
從事特色房地產開發、土地儲備;受託管理集團酒店資產和投資企業。與海內外金融投資機構、房地產專業策劃機構、大型娛樂跨國集團建立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
錦江實業是集團相關產業之一。
從事肉類食品加工和深精開發;倉儲冷庫經營;物業經營管理;國內外貿易;產權交易,以及包括都市工業園區和創意園區開發在內的綜合實業。擁有「上食」等著名品牌,合資經營「荷美爾」品牌。
錦江金融是集團基礎產業之一。
為集團核心產業發展提供金融資本的支撐服務。擁有全國酒店賓館行業唯一的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培育和發展與集團主營業務相關的基金項目。
4. 錦江集團旗下酒店品牌有多少家
截止2021年4月,錦江集團投資和管理酒店旗下擁有維也納國際、郁錦香、康鉑、凱里亞德、麗柏、麗亭、麗怡、歐暇·地中海、7天系列、IU、派、錦江都城、白玉蘭、錦江之星、維也納系列品牌、希爾頓歡朋、麗楓系列、喆啡、希岸、ZMAX系列、非繁城品、麗芮等29個品牌。
截至 2020年5月底,錦江國際集團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二位,亞洲第一,錦江酒店(中國區)擁有已簽約酒店近12000家,約125萬間客房,覆蓋全國470多個城市,擁有1.6億會員。
錦江酒店(中國區)於2020年5月成立,設立上海、深圳雙總部。錦江酒店(中國區)主營錦江國際集團在中國市場的中高端及輕中端酒店產業,聚焦「有限服務型酒店」細分領域

(4)錦江投資資產擴展閱讀:
錦江國際集團是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酒店旅遊企業集團之一,注冊資本 20 億元。擁有酒店、旅遊、客運三大核心主業和地產、實業、金融等相關產業及基礎產業;控股(或間接控股)「錦江酒店」(2006HK)、「錦江股份」(600754、900934)、「錦江投資」(600650,900914)和「錦江旅遊」(900929)四家上市公司。
集團三大核心主業營收佔比超過90%,初步形成了以酒店為核心的旅行服務產業鏈。「錦江」是具有80多年歷史的中國民族品牌,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著名商標,獲中國商標金獎,品牌價值超過415億元。
5. 關於600650錦江投資的問題!
前期大跌不是莊家的洗盤,而是上海本地股炒作的退潮。上海本地股從8月啟動,一直走勢強於大盤,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炒作之後,炒作熱點退潮,資金凈流出,股價出現了明顯的大幅度的下跌,你可以去看看上海本地股的走勢,基本都是一致的。
近期大盤回暖,個股普漲,板塊輪動,後市該股還有炒作的機會。其K線圖上,沿著5日均線穩步上行,即將面臨的是30日均線的壓力,而後是60日均線的強大壓力位。這兩條均線附近可能會出現振盪。其MACD中期趨勢,白線反穿黃線掉頭向上,預示短期的反彈行情,由於沒有反抽上零軸,所以並不能認為是該股的反轉。
該股的業績基本與去年持平,基本面良好。
經營范圍:車輛服務、旅遊服務(非旅行社接待業務)、商務服務、賓館、物業管理、俱樂部、商場(煙、酒)、辦公用房出租、房地產開發經營、洗滌制衣、投資舉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
主營業務:賓館、物業管理、俱樂部、商場 、房地產開發經營、車輛服務、洗滌制衣
該股由於是上海本地股,涉及上海地區賓館,旅遊等等行業,在10年世博會之前,還會有反復炒作的機會,建議樓主關注其波段的炒作機會。
6. 上海資產整合的龍頭股票是哪些
集團資產平台相關個股:
錦江集團:錦江股份(600754)、錦江投資(600650)華誼集團:氯鹼化工、三愛富回、雙錢股份答
百聯集團:百聯股份(600631)、友誼股份(600827)、上海物貿(600822)
光明集團:光明乳業(600597)、金楓酒業(600616)、海博股份(600708)、上海梅林
電氣集團:上海電氣(601727)、上海機電(600835)、自儀股份(600848)、海立股份(600619)、SST中紡
儀電集團:廣電電子(600602)、廣電信息(600637)、飛樂音響(600651)、飛樂股份(600654)、上海金陵
個人比較喜歡上海物貿 儀電電子 友誼股份
7. 什麼叫「錦江模式」
錦江系一年實現重組目標 「錦江模式」引人注目
--------------------------------------------------------------------------------
http://finance.tom.com 2004年08月19日07時32分來源:上海證券報
集團為龍頭控股多家上市公司模式煥發生命力
就在整體上市炙手可熱的時候,以集團為龍頭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模式也有相當的生命力。
進入中國後頻頻並購資產的世界500強公司萬豪國際集團全球CEO對錦江國際的重組充滿期待,這是因為「錦江系」在最近交出了一份讓人眼亮的答卷:實現了戰略重組目標。
「錦江系」在重組中亮相
錦江國際集團系原上海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新錦江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中國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共持有3家上市公司548798270股國有股。其中,國有股股權比例分別為42.32%、40.48%及50.21%。
2003年8月為充分發揮證券市場籌融資功能和有效發揮國有資本的主導作用和控制力,加快實施集團資產整合,錦江國際集團在上海市國資委的領導下,結合集團產業結構調整需要,以上市公司產業整合與資產重組為突破口,統一籌劃,規范運作,實施了大規模、全方位、多形式的戰略性重組。3家上市公司先後於2003年9月、2004年元月和2004年2月公告更名,「新亞股份」更名為「錦江酒店」;「新錦江股份」更名為「錦江投資」;「國旅股份」更名為「錦江旅遊」。一個全新的「錦江系」就這樣在資本市場上粉墨亮相了。
而後,錦江國際緊緊圍繞實現酒店、餐飲、旅遊客運產業「三個全國第一」和加速實現與國際資本對接的戰略目標,對3家上市公司實施大規模、全方位、多形式的資產重組。
錦江國際集團公司將持有的錦江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錦江酒店」,同時收購「錦江酒店」投資的與主業不相關的18家企業股權及1家分公司資產,使「錦江酒店」形成以酒店業及餐飲業為核心的產業架構。
錦江國際集團公司將經過剝離的上海錦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95%股權(含汽車營運牌照)、上海錦海捷亞國際貨運有限公司45%股權、大眾新亞出租汽車公司49.5%股權與「錦江投資」的「新錦江大酒店」和「錦江之星」等資產、股權進行整體置換,以利「錦江投資」重點發展客運業和貨運物流業,並確立客運與物流為核心的產業架構。「錦江投資」自去年10月啟動重組以來,歷時5個月,於2004年3月26日經中國證監會發審委正式審核通過,進入操作程序及辦理相關手續階段。
確立旅遊主業的「錦江旅遊」受讓錦江國際集團公司持有的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向集團公司轉讓「錦江之星」25%股權。「錦江旅遊」集中發展和經營旅行社業務,並確立以旅行社業為核心的產業架構。此議案經中國證監會2004年1月14日認可批復,並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准。
2004年5月25日,錦江國際重組相繼完成法定程序和有關手續,資產運作總量達到31.1億元、涉及31家企業,順利實現了與酒店、餐飲、旅遊板塊等主營產業的銜接,奠定了實施集團發展戰略的基礎,也實現了集團戰略重組的目標。
上市公司中報大豐收
資料顯示,錦江國際集團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是以優質資產或現金置換上市公司的存量資產,或以主營業務資產置換非主營業務資產,包括整體資產置換、部分資產置換、資產剝離和兼並收購。據統計,3家上市公司重組前,其主營業務收入15.57億元,重組後達43.9億元,增加28.33億元,增幅為182%;重組前,其主營凈利潤5363萬元,重組後達21116萬元,增加15753萬元,增幅為294%。
2004年8月9日、16日、17日,經重組的3家「錦江系」上市公司分別召開了董事會,發布了2004年中報。根據2004年中報,錦江國際集團控股3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較重組前有大幅提高。其中,「錦江酒店」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752萬元,達到6150萬元,每股收益為0.1019元,凈資產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0.08%上升到3.43%;「錦江投資」凈利潤達到6313萬元,每股收益0.114元,凈資產收益率3.93%;「錦江旅遊」凈利潤為1409萬元,每股收益達到0.11元,凈資產收益率3.30%。
「錦江模式」引人注目
上海交通大學鄭新剛博士認為,「錦江國際的重組模式為地方國資委的重組探索了途徑,目前地方國資委正在組建,但是因為歷史淵源問題,地方國資委在行使職能方面還有所欠缺,特別是整合國有資產問題上一直沒有進展,而錦江國際的重組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將分散的產業通過業務整合,向核心產業集中,發揮優質資產資源效應,提升上市公司資產質量;二是通過核心產業經營利潤的大幅增長和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提高,實現了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益的提升;三是主營業務的增長,使3家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大幅增加。錦江集團的重組模式就是突出主業,做強主業,這與國資委主輔分離策略是一致的。」
而證券研究人士余凱則表示:「現在國資言必稱整體上市,連一些省市國資都要拉到海外整體上市,其實整合產業做強主業實現國資保值增值才是國資的根本目的。」(記者 李小寧)
「錦江系」上市公司2004年中期主要財務指標
公司名稱 凈利潤(萬元) 每股收益(元) 凈資產收益率(% )
錦江酒店 6150 0.1019 3.43
錦江投資 6313 0.114 3.93
錦江旅遊 1409 0.11 3.30
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系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企業集團——錦江國際集團的子公司,是經營管理國內首創、中國最大的經濟型連鎖旅館「錦江之星」的專業公司。公司創立於1996年,注冊資本人民幣17297萬元。「錦江之星」商標為上海市著名商標,是中國經濟型連鎖旅館的馳名品牌。
公司成立以來,以全心全意為客人、讓客人完全滿意為企業服務理念,以共商發展、共創雙贏、回饋社會為企業經營宗旨,以創新發展、鑄造細節、追求卓越為企業精神,創建了簡約精緻、品味高尚、凸顯家居特徵的第三代經濟型旅館;建立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獨立預訂系統和錦江之星網站及會員俱樂部;創編了系統並具有錦江之星特色的管理模式;組建了以專門培養經濟型連鎖旅館各類管理人才的錦江之星旅館管理學院。
公司通過錦江之星品牌經營的方式管理旅館、出售特許經營權,並為加盟旅館提供品牌、銷售、管理、培訓、技術等全面的支持及服務。為促進錦江之星品牌特許經營健康有序發展,公司經營管理的錦江之星旅館按照經營項目統一、服務標識一致、管理標准規范、營銷策略超前、操作系統便捷和連鎖聯網、資源共享的模式為客人提供具有錦江之星品質的服務,其特點為「清潔質優、經濟舒適、安全便捷」。
多年來,公司以誠信務實的作風、與時俱進的精神實踐著與世界同步的經濟型連鎖旅館的經營理念,造就了今天的成就,得到了客戶的滿意、市場的認可和社會的尊重。如今,公司不僅擁有經濟型連鎖旅館的馳名品牌「錦江之星」,而且擁有為滿足一般商務客人和社會大眾需求及以「營養、實惠、時尚」為特色的「錦江大廚」餐飲品牌。至2005年底,錦江之星規模總數達110家(含在建項目),擁有客房15475間,網點覆蓋中國20個省市,分布在全國37個城市;經營管理的資產達15億元。公司近期目標發展錦江之星200家,戰略發展目標為1000家。
公司將繼續以高起點、高目標、高水準、高速度和更加專業化的運作積極推進錦江之星戰略發展的進程,為打造錦江之星成為一個消費者信賴和忠誠的連鎖國際品牌揚帆遠航、走向世界而不懈奮斗。
參考資料:http://www..com/s?cl=3&wd=%BD%F5%BD%AD%D6%AE%D0%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