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對單個企業的投資額不得超過基金資產總值的20%怎麼理解
北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快速注冊手冊
本手冊所指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方式募集的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非證券類投資基金。投資基金可以實行公司制、合夥制(以下簡稱基金型企業)。本手冊所指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企業)是指接受投資基金委託,規范管理運營投資基金的公司(企業)(以下簡稱管理型企業)。
管理型基金企業設立條件
1.公司制管理型企業「北京」作為行政區劃允許在商號與行業用語之間使用。合夥型企業「北京」作為行政區劃必須放在商號和行業用語前面。
2.管理型企業名稱核定為: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或北京**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3.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於3000萬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不低於3000萬元;
4.單個投資者的投資數額不低於100萬元(有限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5.至少3名高管具備股權投基金管理運作經驗或相關業務經驗。
6.管理型企業的經營范圍核定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管理、咨詢。(管理型企業均可申請從事上述經營范圍以外的其他經營項目,但不得從事下列業務:1、發放貸款;2、公開交易證券類投資或金融衍生品交易;3、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4、對除被投資企業以外的企業提供擔保。)
7.管理型企業和投資型企業不得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但是所有投資的未上市企業上市後,所持有的未轉讓部分及其配售部分可不在此限 。
基金型企業設立條件
1.名稱應符合《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允許達到規模的投資企業名稱使用「投資基金」字樣。
2.名稱中的行業用語可以使用「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字樣。「北京」作為行政區劃分允許在商號與行業用語之間使用。
3.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於5億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不低於1億元;5年內注冊資本按照公司章程(合夥協議書)承諾全部到位。
4.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不低於1000萬元(有限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5.至少3名高管具備股權投基金管理運作經驗或相關業務經驗。
6.基金型企業的經營范圍核定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基金型企業可申請從事上述經營范圍以外的其他經營項目,但不得從事下列業務:1、發放貸款;2、公開交易證券類投資或金融衍生品交易;3、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4、對除被投資企業以外的企業提供擔保。)
7、基金型企業不得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但所投資的未上市企業上市後,所持有的未轉讓部分及其配售部分可不在此限。
②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基金,難道基金能夠穩賺不賠

其實要避免以上幾種心態,做好基金定投還是很簡單的。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常用的基金定投策略——止盈法。止盈,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對自己的盈利設定一個上限。可能很多人會困惑,賺錢哪還有嫌多的?其實道理很簡單,長期定投就是採用多次等量的資金投放,使自己的收益可以逼近股市或者基金的波動趨勢。但是如果時間過長不離場,就會錯過很多中間的上漲波段。正確的做法是給自己設定一個盈利上限(大多數15%),每次達到這個上限都清空自己的持倉,然後從下一個波段重新開始。這樣一來,每次清空都能保證利潤落袋為安。即使基金走跌,由於自己是從零開始,持倉很少,虧損自然也會降低。日積月累,贏利也會積少成多。
③ 投資基金10000塊,一年能掙多少
好幾個一萬
④ 哪種基金是專門投資基金的
基金復中的基金簡稱FOF,是以制基金為投資標的的基金類型,它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投資范圍只限於其他基金。
目前國內主要基金公司基本都有發行FOF基金,凡是基金全稱中有(FOF)字樣的都屬於基金中的基金。
FOF基金同樣有風險,投資需要謹慎。
⑤ 有了多少資金才能投資基金或其他
10萬即可,主要還是要看投資項目
⑥ 投資基金是什麼
一般基金主要投資大盤藍籌股,而計算上證指數時,大盤藍籌股也佔了很大的權重,所以基金的下跌、上漲與股市上證指數的下跌、上漲一般是同漲同跌的關系。 投資基金起源於英國,卻盛行於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新霸主,一躍從資本輸入國變為主要的資本輸出國。隨著美國經濟運行的大幅增長,日益復雜化的經濟活動使得一些投資者越來越難於判斷經濟動向。為了有效促進國外貿易和對外投資,美國開始引入投資信託基金制度。1926年,波士頓的馬薩諸塞金融服務公司設立了「馬薩諸塞州投資信託公司」,成為美國第一個具有現代面貌的共同基金。在此後的幾年中,基金在美國經歷了第一個輝煌時期。到20年代末期,所有的封閉式基金總資產已達28億美元,開放型基金的總資產只有1.4億美元,但後者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資產總值上的增長率都高於封閉型基金。20年代每年的資產總值都有20%以上的增長,1927年的成長率更超過100%。 然而,就在美國投資者沉浸在「永遠繁榮」的樂觀心理中時,1929年全球股市的大崩盤,使剛剛興起的美國基金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隨著全球經濟的蕭條,大部分投資公司倒閉,殘余的也難以為繼。但比較而言,封閉式基金的損失要大於開放式基金。此次金融危機使得美國投資基金的總資產下降了50%左右。此後的整個30年代中,證券業都處於低潮狀態。面對大蕭條帶來的資金短缺和工業生產率低下,人們投資信心喪失,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投資基金業一度裹足不前。 危機過後,美國政府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制定了1933年的《證券法》、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之後又專門針對投資基金制定了1940年《投資公司法》和《投資顧問法》。《投資公司法》詳細規范了投資基金組成及管理的法律要件,為投資者提供了完整的法律保護,為日後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恢復強勁增長勢頭,投資者的信心很快恢復起來。投資基金在嚴謹的法律保護下,特別是開放式基金再度活躍,基金規模逐年上升。進入70年代以後,美國的投資基金又爆發性增長。在1974年至1987年的13年中,投資基金的規模,從640億美元增加到700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基金業也突破了半個多世紀內僅投資於普通股和公司債券的局限,於1971年推出貨幣市場基金和聯儲基金;1977年開始出現市政債券基金和長期債券基金;1979年首次出現免稅貨幣基金;1986年推出國際債券基金。到1987年底,美國共有2000多種不同的基金,為將近2500萬人所持有。由於投資基金種類多,各種基金的投資重點分散,所以在1987年股市崩潰時期,美國投資基金的資產總數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在數目上有所增加。 90年代初,美國股票市場新注入的資金中約有80%來自基金,1992年時這一比例達到96%。從1988年到1992年,美國股票總額中投資基金持有的比例由5%急劇上升到35%。到199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個人投資僅占股票市值的20%,而基金則佔55%。截至1997年底,全球約有7.5萬億美元的基金資產,其中美國基金的資產規模約4萬億美元,已超過美國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總額。從1990年到1996年,投資基金增長速度為218%。在此期間,越來越多的擁有巨額資本的機構投資者,包括銀行信託部、信託公司、保險公司、養老基金以及各種財團或基金會等,開始大量投資於投資基金。目前,美國已成為世界上基金業最發達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