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的教育哪個省份比較好
北京 上海
㈡ 中國重視教育的省市
我在EF上班,目前英語教學方面投資最大的大陸城市:
1. 上海
2. 北京
3. 天津
4. 深圳
5. 廣州
6. 杭州
我司統稱的「一線城市」
廣州錢多但是在一線排名中相對靠後,部分因為廣州文化比較看重實際經驗,當地的家庭生意比較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埋頭學習並不等於將來就有錢。華南地區最有錢的通常是家庭企業的老闆們。
更靠北的幾大直轄市 - 北上津 相對來講更重視教育成績,畢竟在這樣的直轄市當中要和權利人事建立關系,教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
㈢ 全國教育最好的省份是哪個。。我說的是省份。
最好的是江蘇省,好大學很多。南大,東大,河海,南理工,南林,南農,礦大等等
還有湖北省,武漢七校都實力非凡,陝西單從大學方面自然也名校輩出,西安交大,西安電子,陝西師范,長安大學,西北大學都響當當的牌子,山東教育發達,主要是中學教育,當然大學也不太遜色,山大,海大,石油大學都是很好的大學
但論硬體好的當然是廣東省,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㈣ 中國哪一個省份的教育最好
教育一定程度跟經濟掛鉤,經濟發達地方教育普遍發達,所以全國來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教育普遍比較好
㈤ 全國哪個城市最重視教育,家長捨得在學生身上花錢上培訓班的
肯定是北京噻
不過要說效果那湖北做好
㈥ 為什麼這一代中國人在教育投資方面近乎瘋狂
「六·一」兒童節將至,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投資最近進行的微信調查(下稱「調查」)發現,96%的家長會帶孩子出遊、吃大餐或者以家庭日的形式慶祝。有 92%的父母亦會送禮物給子女,當中有 30%會贈送文具(在所有選項中最高)。另外,42%家長表示他們最重視子女的課外學習(遠高於「課內學習」的 4%),顯示他們願意投入資源於子女教育相關的用品和服務。
子女教育成家庭投入重心 近 近 7 7 成中國家長期望孩子取得高學歷
隨著在教育方面物質、精神的雙重付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成就也寄予了更高期望。調查顯示,受訪中國父母中有 67%期望孩子將來能取得本科以上學歷。
中國家長同樣注重與孩子進行精神上的親密溝通。調查發現,92%父母表示子女會經常或偶爾和他們討論對未來的構想。 家長有可能了解到子女所想,於是從教育協助他們達成目標,砸錢為孩子報讀課外興趣班、輔導班等。
因此,中國投資者對子女的教育儲備亦頗為重視。調查指出,中國有 83%家長將 20%至 60%的家庭年收入作為孩子的教育儲備,甚至有 4%父母會投入 6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
「愛的供養」不僅反映在子女教育投入上
中國家庭圍著後代轉的屬性在其它方面也有體現。調查顯示,85%的父母將家庭年收入的 20%至 60%用於供給子女,而在此項上的花費超過家庭年收入 60%的家庭甚至也達到 4%。由此可見,中國父母「愛的供養」不僅反映在子女教育投入上,更可能貫穿子女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不過,調研發現,中國父母「養兒防老」思想有所松動,受訪對象中有一半不期望子女照顧他們的退休生活。由此可知,在供養子女方面,中國父母並不衡量投入和產出比,終其一生都在圍著他們轉。
事實上,這種無私供養的犧牲精神對中國家長的投資行為影響至深。施羅德投資早前發布的《2016 全球投資者系列報告》亦指出,家人是中國投資者投資的主因之一,有 32%的中國投資者表示「支付子女或孫輩的教育費用」是其投資的主因,高於全球的 20% 。報告更發現,24%的中國投資者的投資主因為給「子女或其他親屬提供收入」,略高於全球水平(23%)。
施羅德投資提醒,為更有效地保障及滿足子女的教育需求和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中國父母應放棄依賴日常收入應對子女教育開支和退休儲蓄的傳統觀念。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應綜合制定滿足家庭各階段整體需求的財務規劃,定期回顧調整。只有通過穩健的多元投資組合配置,才能在實現子女教育和退休目標的同時,減少對家庭整體財務狀況的影響。
㈦ 現在家長最捨得投入的是什麼小孩教育
就是孩子的教育,早教,課外輔導,文體特長
㈧ 全國教育最強的省份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教育水自然也是參差不齊。哪個省是我國的第一教育大省?先來看9大教育強省的排名。

第二名,湖北:人傑地靈,名校雲集。有全國知名的中學,更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等著名高校。
第一名,江蘇:自古江南,文化底蘊雄厚,小初高的教育銜接的非常好,34所985院校江蘇有兩所,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112所211工程院校,江蘇有11所,不得不說中國教育第一省,江蘇實至名歸!
㈨ 為什麼越是學歷高的人越捨得往孩子的教育上投資
學歷越高,自身內心對於教育的認可度高,自然是喜歡對自己和孩子進行教育上的投資的
㈩ 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資佔多大比例
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教育規模龐大,199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生達到2.77億人(普通學校在校生數2. 166億),教職工隊伍有1300多萬人。盡管用相對少的資金支撐著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但教育經費需要的 數額也是巨大的。
建國以後,一直到1978年,國家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從沒有 超過8%。國家預算內教育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投資總額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於長時間教育經費基數太 低,辦學資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質基礎十分薄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把發展教育確定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投資的絕對 量比較快的速度增長。若不考慮物價影響,1994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總支出達到1174.7億元〔1〕,比1989年的5 03.9億元增長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長26.6%。1994年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支出達到884.0億元,比1980年的10 8.2億元增長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億元增長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長24.4%。預算內教育支出占國家財政 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