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能夠戰勝指數

基金能夠戰勝指數

發布時間:2021-05-08 19:45:25

Ⅰ 尋找幾天前知道看到的一個回答,回答者有數據說明在中國市場,主動基金可以贏過指數

淺談開放式基金投資--主動型的股票基金還是被動型的指數基金?(

如果通過基金來投資股市,就面臨一個選擇:是選擇主動型的股票基金還是選擇被動型的指數基金?關於這一點大家是見仁見智,一直爭論不休。我仔細看了一下雙方陣營的觀點,發現分歧的根本在於,大家選擇的證據相差太遠:有的拿國外的數據跟國內的比,有的拿長期的數據跟短期的數據比,有的拿A段時間的數據跟B段時間的數據比,等等,不一而足。這一方面證明了大家不在同一個基礎上討論同一個問題,所以結論才大為矛盾;另一方面也證明了,主動型的股票基金和被動型的指數基金的確都有存在的必要,不同時段、不同市場和不同的投資者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換句話說,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准答案,要證明其中一種比另一種好,就必須先闡明自己的前提。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在A股市場,只要不是單邊上漲或接近單邊上漲的階段,無論中長期,一般而言還是主動型的股票基金更好。下面以我國最早的三隻開放式基金為例——華安創新、南方穩健、華夏成長,因為他們歷史最長,有最多的歷史數據可以利用。被動型的指數基金歷史很短,無法對比,但這不算什麼問題,就以上證指數代替好了(滬深300指數的歷史也很短,無法對比).
一、2002.5.22~2003.5.21,一年整,期間市場大致走了個正弦曲線,最終上證指數漲幅為-1.98%,同期華夏成長為2.93%,華安創新為0.63%,南方穩健為3.33%;
二、2002.5.22~2004.5.21,兩年整,期間市場經歷了三次起伏,最後基本回到原點,上證指數漲幅為-0.12%,同期華夏成長、華安創新和南方穩健的漲幅分別為:12.84%、7.64%、17.77%;
三、2002.5.22~2005.5.23,三年整,期間市場經歷了漫長的熊市,上證指數漲幅為-31.55,同期三隻基金漲幅分別為:2.41%、2.67%、12.95%;
四、2002.5.22~2006.5.23,四年整,期間市場經歷了漫長的熊市和大牛初期,上證指數漲幅為2.56%,同期三隻基金漲幅分別為:54.44%,62.89%,71.17%;
五、2002.5.22~2007.5.23,五年整,期間市場基本是漫長熊市加上之後的單邊上漲,上證指數漲幅為160.29%,期間三隻基金漲幅分別為253.27%、259.88%、279.28;
六、2002.5.22~2008.5.22,六年整,期間市場經歷一次大熊和一次大牛,上證指數漲幅為122.8%,同期三隻基金漲幅分別為:321.07%、300.1%、313.21%;
七、2002.5.22~2009.5.22,七年整,期間市場漲漲跌跌,經歷了多輪牛熊轉換,最終上證指數漲幅66.04%,同期華夏成長的漲幅為281.57%,華安創新的漲幅為237.57%,南方穩健的漲幅為207.15%。
八、2005.10.17~2007.10.16,兩年整,期間市場基本上是單邊上漲,上證指數漲幅為438.47%,滬深300漲幅為554.75,同期三隻基金的漲幅分別為420.11%、386.7%、405.47%。
可以看出,只有市場接近單邊上漲的時候,主動式股票基金才會落後指數,即使如此,如果僅就上證指數而言,主動式基金落後的並不太多;只是相比較滬深300指數而言,主動式基金落後稍大一點,不過經過兩年的單邊上漲,倉位大部分時間保持在60%~80%之間的主動式基金跟同期市場指數的表現相比應該說是相當不錯了。去掉這種罕見的長期單邊上漲階段,我們看看從一到七這七個一般狀態——非單邊上漲狀態,期間主動式基金都戰勝了指數,而且時間越長,戰勝指數越多。
結論:除非運氣好,趕上了單邊上漲,否則長期投資A股還是主動式股票基金比被動的指數基金更好些。如果考慮到單邊上漲是小概率事件,而市場震盪運行或者震盪上升是大概率事件,那麼基本可以說:長期投資A股,就應該選擇主動式股票型基金。
補充說明:
我們不得不承認,主動式股票基金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有些主動式基金業績的確太讓人失望了。但了解基金的人都知道,華安創新、南方穩健和華夏成長只是三隻普普通通的主動式股票基金,連它們長期都能戰勝指數,又遑論更好的基金比如華安宏利、華夏大盤、華夏紅利、上摩中國優勢、上摩阿爾法、廣發聚豐、廣發聚富、廣發穩健、易基策略、易基平穩、興業趨勢、嘉實增長、嘉實成長、富國天益等呢?當然,主動式基金的表現不太容易把握,可能時好時壞,而且風格容易漂移,這也許是仍然有很多人選擇被動式指數基金的重要原因之一吧——這種基金的表現最起碼是穩定的,不會隨著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等的不同而不同。
2009.5.25補充數據:
從2002.1.22到2007.10.15,上證起點1358.69,終點6030.09,整體處於一個大的上升過程,期間上證指數漲343.82%,三隻老基金分別漲442.49%、434.05%、512.24%,再次證明了即使在一個大的上漲區間,只要不是單邊上漲或准單邊上漲,主動式基金戰勝指數仍是大概率事件;
從2002.1.22到今天(2009.5.25),一共7年多的時間,基本上是我國開基的歷史(最早的華安創新成立於2001年9月21日,其次是南方穩健,成立於2001年9月28日,成立後還要有三個月的建倉期,正式運作正好是從2002年1月開始),期間上證指數上漲92.1%,三隻開基分別上漲296.32%、250.18%、226.05%,全部大幅度戰勝指數。
所以,最起碼就我國開基的歷史來看,除去小概率的單邊上漲和准單邊上漲階段,主動式基金都戰勝了指數,而且時間越長或者震盪越厲害,主動式基金的優勢越明顯。所以,要是長期投資(五年以上)或者不確定大盤是否會單邊上漲,最好選擇主動式股票基金。當然,主動式基金魚龍混雜,不能隨便買一隻基金就算了的。不過,總體來說,爛基金還是少數,少數爛基金的表現不能作為全盤否定所有主動式股票基金的理由。

Ⅱ 一個基金如果可以跑贏指數,那能說明什麼問題

我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我國的市場指數通常都是全市場指數,或是市值加權法計算的。換版言之,目前頻頻權被市場引用的市場表現仍然以「大盤股」為其主要核心。因此,當市場熱點出現在中小盤股身上,且持續時間較長時,公募基金往往可以通過重配中小盤股而「超越大盤」。
第二,同時也必須承認,公募基金的投資能力,在整個市場內,包括和一些其他機構相比,整體仍然具有優勢。另外,公募基金在一些市場准入上,包括新股申購上也有一些政策優勢。上述決定了,公募基金確實從中長期而言,相比普通投資者有業績優勢。記得幾年前曾經有研究者做過統計,在A股市場上,長期投資基金(比如持有六年以上),其相比指數、其他投資產品確實有一定業績優勢。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不必拘泥於所投資的基金是否戰勝大盤指數。而更應選擇某一類投資風格中,持續有超額業績的基金經理。畢竟,能夠為資產帶來相對固定的增長,才是基民所關切的。

Ⅲ 數據說話:指數型基金是否真能100%戰勝主動型基金

肯定不是了,只是在幾千支基金中挑選一支好的基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才去購買指數基金。
有部份主動型基金完全超指數基金。

Ⅳ 指數基金真的能戰勝大部分投資高手嗎

不能!
指數基金一般收益率不如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對投資高手來說。擇優秀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收益比指數基金要高得多。只有不會選基的投資者才適合買指數基金。

Ⅳ 指數基金戰勝指數,是好事嗎

按照正常的規則,指數型基金應該追蹤其指數,忠實的按照該指數的成份股以及權重比例不同進回行投資。
但是在答國內,除了ETF指數基金之外,其他大部分指數型基金在選股投資時,都會多多少少對其指數成分股進行修改。
通過這些有選擇性的投資以及對指數成份股的修改,可以增加指數型基金的收益。從而實現指數型基金戰勝指數。
最有代表性,也是比較滑稽的就是:易方達上證50指數基金持倉的股票中竟然有深圳交易所的股票,其實這就是基金公司主動調整的後果。
至於這是好事還是壞事?辯證的,如果某人持有該基金,肯定希望他收益越高越好,其實這也是對投資者的負責。

Ⅵ 指數基金能戰勝市場么

1、如果你是一個很懶的人,或者說你沒有時間對上市公司進行研究,那麼,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定要注意,買進後必須長線持有,不要因為某種因素就輕易贖回(即賣出)。
2、如果你具備一定的業余時間,也對公司研究很感興趣,那麼我建議你自己選擇上市公司進行投資,也就是你自己進行股票投資,長期收益一定比指數型基金要高得多。前提是你必須掌握正確的股市「游戲規則」。

Ⅶ 為什麼公募基金戰勝不了指數

公募基金運作有一定的成本,考慮到成本的因素,在復利的作用下,長期來講,在成熟的市場,公募基金一般難以戰勝指數。但從國內的基金歷史可以發現,極個別優秀基金經理和產品,是可以戰勝指數的。

另外,公募基金和指數都有很多細分的種類,不能簡單說公募基金戰勝不了指數。

Ⅷ 指數型基金是否真能100%戰勝主動型基金

備受巴菲特推崇的指數型基金在A股市場並非100%的戰勝主動管理型基金,當然這只是平均來看的,指數型基金中總有那麼幾只中長期都能戰勝主動型,而主動型基金中也總會有那麼幾只一直表現差的。

Ⅸ 為什麼在牛市中主動型基金跑不過指數型基金

我認為這個問題細想就不難:不管在牛市還是熊市中,人性都是最關內鍵因素。
牛市的最容高點和熊市的最低點,都是人心的最後瘋狂鑄就的。所以都是超過正常理智的界限。
在牛市中,主動性基金在指數到達一定位置時,就會從理智和謹慎出發,逐步降低倉位,這樣就失去了比較大的漲幅,造成不如指數型基金的結果。
在平衡市和熊市中,只要基金經理不犯大錯,應該能戰勝指數型基金。 在牛市中,就比較難一些了。

Ⅹ 為什麼會有99%以上的基金經理跑不過基準指數這

本身證券投機就是一種零和博弈,一位投資者掙的錢全部是另一個投資者買單的。而一種比較好的賺錢方法就是運營一個基金收取服務費,市場是波動的,費率則是固定的,而為了爭取到服務費,基金經理比起風控板塊會更注重銷售板塊。何況很多基金經理動機不純,除了圈錢以外並無其他想法,本身也並沒有管理好基金的能力。有一個笑話就是,明星基金經理都是兩頭下注,然後把虧得藏起來,忽悠投資者買單。
再者,即便假定基金經理能夠與指數持平,扣掉服務費投資者能拿到多少?大部分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極低,和私墓,公墓(各種意義上的墳墓)基金獅子大開口的保費完全不能比。
假定我每年投資收益率7%,10年期,費率為0.75% 投100萬 實際你付出的成本終值僅為13.36萬元。假定我每年投資收益率為9.25%,費率為3% 投100萬,實際你付出的成本終值會達到驚人的58.7萬。 而且你像傻瓜一樣為基金經理的年終獎承擔了更多的風險,9.25%的年化收益率只有高風險投資才能做到,7%的風險適中,虧損概率更小。那為什麼你要承擔額外的風險?同樣的收益,你的承擔的「免費」風險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買基金的人都被耍了,是十足的白痴。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基金都跑不贏指數, 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想賺傻瓜的錢,不斷的有人進入這個行業撈一票大的草草收場,虧錢的基金最後都死了,但是新的永遠會填補他們的位置,畢竟中國人錢多人傻,收割戶先到先得。

閱讀全文

與基金能夠戰勝指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